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study of transcatheter occlusion in treating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combined with right coronary cusp bulge 被引量:4
1
作者 Wei Ji Zhifang Zhang +5 位作者 Wenchuo Zhao Jie Shen Lijun Fu Lin Shi Yiwei Chen Fen Li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Medicine》 2018年第4期205-211,共7页
Background: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combined with right coronary cusp bulge generally should be treated with surgical thoracotomy, owing to the potential aortic regurgitation. However, the minimally i... Background: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combined with right coronary cusp bulge generally should be treated with surgical thoracotomy, owing to the potential aortic regurgitation. However, the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 of transcatheter closure has alway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cardiologists and patients.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apply transcatheter occlusion in treating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with right coronary cusp bulge and further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through follow-up.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total of 40 children diagnosed as having a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with right coronary cusp bulge, examined using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and cardiovascular angiography,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were closed by placing occluders through transcatheter occlusion treatment. During the operation process, the children underwent angiography and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examinations to check the position of the occlude and the extent of aortic regurgitation. The influence of occlusion on the conduction system was evaluated using a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 The children were followed up after their procedures. Results: All 40 patients were immediately and successfully occluded. Three patients with filament residual shunts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operations. No major surgical complications occurred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the positions of all the occluders were good, the residual shunts in the three patients disappeared, and no new or aggravated aortic regurgitation occurred. Electrocardiogram did not reveal any atrioventricular blocks. Only one patient suffered from an in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Conclusions: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combined with right coronary cusp bulge could be considered for transcatheter occlusion. With appropriate indications and methods, the effect may be favor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rtic regurgitation RIGHT CORONARY cusp BULGE TRANSCATHETER OCCLUSION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下载PDF
Aortic Sinus of Valsalva Aneurysm Isolation by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Outflow Trac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2
作者 Nicholas Olson Scott W. Ferreira +1 位作者 Peter C. Mikolajczak Ali Mehdirad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14年第4期131-137,共7页
Idiopathic mono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nd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 (PVCs) commonly arise from the right and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s (VOT). Their mechanism is most commonly triggered activity fr... Idiopathic mono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nd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 (PVCs) commonly arise from the right and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s (VOT). Their mechanism is most commonly triggered activity from 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s and successful ablation is performed at the site of earliest endocardial activation. Re-entrant mechanisms have been rarely described. We report a case of an otherwise healthy patient who ultimately underwent six electro-physiology studies (EPS) and suffered numerous implantable cardiac defibrillator (ICD) discharges prior to the successfu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of two idiopathic VOT tachycardias. During the sixth EPS, a proximal aortogram demonstrated a left aortic sinus of valsalva (LASV) aneurysm. Subsequntly, a novel and successful RFA strategy of aneurysm isolation was undertaken.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clinical or inducible VT morphologies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VT as re-entrant should raise concerns that a complex arrhythmogenic substrate is present and defining the anatomy with angiography or an alternative imaging modality is essential in achieving a successful ablation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OUTFLOW Tract aortic cusp SINUS of VALSALVA Aneurysm Normal Heart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e-Entry
下载PDF
三维标测下主动脉无冠窦起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田野 殷跃辉 +1 位作者 杨龙 李安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3-475,共3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无冠窦起源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心内电生理标测特点及射频消融疗效。方法:对11例主动脉无冠窦起源房速在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行心内电生理标测及射频消融治疗。术中构建右心房、希氏束及主动脉根部电解剖模型,测量最早... 目的:分析主动脉无冠窦起源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心内电生理标测特点及射频消融疗效。方法:对11例主动脉无冠窦起源房速在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行心内电生理标测及射频消融治疗。术中构建右心房、希氏束及主动脉根部电解剖模型,测量最早激动点与希氏束的距离,在房速最早激动部位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心内电生理检查11例房速皆为局灶起源,右心房激动标测最早激动部位均在希氏束左侧或左后上方,领先冠状窦近端参照A波(21.0±7.9)ms,距希氏束(6.9±3.4)mm。主动脉根部标测房速最早激动部位皆位于无冠窦内,领先冠状窦近端参照A波(35.0±8.6)ms,距希氏束(7.3±4.6)mm;消融终止房速,巩固消融后重复术前诱发条件刺激不能诱发出房速。术中及术后无房室阻滞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房速无复发。结论:无冠窦起源房速消融安全性和成功率高,标测要点为右心房房速最早激动位于希氏束左侧或左后上方时应常规于主动脉根部标测明确是否无冠窦激动最为领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主动脉无冠窦 三维标测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快速解剖映射技术指导下主动脉窦内起源室性早搏的导管消融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陶海龙 秦奋 +4 位作者 李凌 白中乐 龙德勇 王小芳 陈晓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6-549,共4页
目的:研究快速解剖映射(FAM)技术在主动脉窦内起源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导管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AM技术对20例起源于主动脉窦内室早患者进行主动脉窦的解剖建模、激动标测和射频消融。观察消融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和... 目的:研究快速解剖映射(FAM)技术在主动脉窦内起源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导管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AM技术对20例起源于主动脉窦内室早患者进行主动脉窦的解剖建模、激动标测和射频消融。观察消融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和X射线曝光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通过随访评价导管消融的远期疗效。结果:主动脉窦内室早位于左冠窦6例(30.0%),右冠窦7例(35.0%),左右冠窦交界区7例(35.0%)。放电(2.3±0.2)次室早完全终止,放电时间(66.3±5.7)s,手术时间(1.9±0.8)h,X线曝光时间(8.4±3.5)min。所有患者术中即刻均达到消融终点,随访(10±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采用FAM技术导管消融治疗主动脉窦内起源的室早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解剖映射技术 导管消融 室性早搏 主动脉窦
下载PDF
起源于主动脉窦内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和/或频发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36
5
作者 杨平珍 吴书林 +3 位作者 陈纯波 詹贤章 李海杰 薛玉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5期338-340,共3页
探讨起源于主动脉窦内的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和/或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的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35例该类患者的室速和频发室早的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情况.结果: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 探讨起源于主动脉窦内的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和/或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的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35例该类患者的室速和频发室早的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情况.结果: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简称左冠窦)的30例、无冠状动脉窦3例和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下2例.左冠窦的心电图特点:Ⅰ和aVL导联为rs、rS或QS波形,Ⅱ、Ⅲ和aVF导联为R波形,胸导联R波移行区在V2或V3导联,V5、V6导联为高振幅R波,无S波;V2导联R高度/S高度比值1.29±0.36.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下起源的心电图特点:和左冠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基本相同,但V5、V6导联有S波.无冠状动脉窦起源的心电图特点:Ⅰ和aVL导联为Rs或R波形,Ⅱ、Ⅲ和aVF导联为R波形,胸导联R波移行区在V3导联.34例消融成功,手术操作时间65~120 min,X光曝露时间12~30 min.1例出现冠状动脉前降支急性闭塞.随访2~53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起源于主动脉窦内的室速和/或频发室早有其独特的心电图表现,射频消融能安全、有效地根治此类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 主动脉窦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靳晨亭 周晓舟 +1 位作者 朱桂平 周万兴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室早)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8例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激动顺序标测,靶点V波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30~50ms,温控大头导管温度65℃~70℃,放电240s。结...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室早)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8例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激动顺序标测,靶点V波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30~50ms,温控大头导管温度65℃~70℃,放电240s。结果:靶点位于主动脉左窦左冠状动脉开口下方1~2cm,即刻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内,18例患者复查动态心电图均仍见室早,由术前(28157±1360)次/日降低为术后(856±310)次/日。术后1个月后,除4例器质性心脏病者仍见室早(697±263)次/日,其余患者室早消失。随访3~24个月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安全有效,器质性心脏病者也可以尝试射频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室性早搏 主动脉窦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起源于主动脉窦与二尖瓣环交界处的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 被引量:6
7
作者 周贤惠 李晋新 +5 位作者 张宇 李耀东 许国军 张疆华 张燕一 汤宝鹏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研究起源于主动脉窦与二尖瓣环交界处(AMC)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观察6例起源于AMC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结果 41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成功完成射频消融并且证实其起源部位,其中6例起源于AMC... 目的研究起源于主动脉窦与二尖瓣环交界处(AMC)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观察6例起源于AMC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结果 41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成功完成射频消融并且证实其起源部位,其中6例起源于AMC。仅有起源于AMC的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QRS波电轴右偏,V1~V6导联中见到R或Rs波形,下壁导联振幅较高,Ⅰ导联呈Rs或rs形,RⅡ/RⅢ<1。三维激动扩布图可见始于AMC的波阵扩布,随后沿AMC传导至主动脉根部及左室,成功靶点消融时间短于左、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室性心律失常时V1~V6出现R或Rs波形提示其起源于AMC,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主动脉窦 二尖瓣环 室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异常电位对主动脉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消融靶点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霄燕 王靖 +4 位作者 楚建民 赵英杰 郭琦 浦介麟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 :探讨异常电位对主动脉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ASC-IVAs)消融靶点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成功消融ASC-IVAs患者29例(ASC-IVAs组),另选我院同期成功消融的右心室流出道IVAs患者10例(IVAs对照亚组)和左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 目的 :探讨异常电位对主动脉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ASC-IVAs)消融靶点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成功消融ASC-IVAs患者29例(ASC-IVAs组),另选我院同期成功消融的右心室流出道IVAs患者10例(IVAs对照亚组)和左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1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对照亚组]作为对照组。建立三维激动/解剖标测图,分析两组间异常电位的发生和分布,及ASC-IVAs组中异常电位与消融靶点的关系。结果 :ASC-IVAs组患者前电位发生率、消融前后晚电位平均振幅和消融后QRS-晚电位间期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ASC-IVAs组中,与非成功消融点相比,成功消融靶点的前电位平均振幅较小(P<0.05),且消融前后晚电位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QRS-晚电位延迟对ASC-IVAs患者成功靶点的预测敏感度为72%,特异度为100%。结论 :ASC-IVAs消融靶点处常可记录到前电位和晚电位,其中晚电位指导消融的意义较大,晚电位延迟可作为成功消融靶点较为敏感和特异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主动脉窦 异常电位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起源与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振华 胡建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 探讨右室流出道起源与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心电图的主要区别.方法 回顾分析因频发室性早搏,心电图室性早搏胸前导联呈左束支传导阻滞,Ⅱ、Ⅲ、aVF导联QRS主波向上,行射频消融成功的患者126例,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起源组66例,... 目的 探讨右室流出道起源与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心电图的主要区别.方法 回顾分析因频发室性早搏,心电图室性早搏胸前导联呈左束支传导阻滞,Ⅱ、Ⅲ、aVF导联QRS主波向上,行射频消融成功的患者126例,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起源组66例,主动脉窦(ASC)起源组60例.结果 V1、V2导联R波时限指数和R/S波幅指数ASC组高于RVOT组.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RVOT组高于ASC组.ROC曲线分析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鉴别室性早搏起源有较高价值.结论 心电图呈左束支传导阻滞且Ⅱ、Ⅲ、aVF导联QRS主波向上的室性早搏,分析V1、V2导联R波时限指数、R/S波幅指数和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可判断RVOT起源与ASC起源,指导射频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 主动脉窦 室性早搏 导管消融 心电图
下载PDF
冠状动脉的起源与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铁山 娄丽芳 +5 位作者 郑琳琳 马忠良 徐影 王政 徐高磊 张振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中国人冠状动脉开口的变异情况,为临床冠状血管造影和介入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选择55例保存完好的心脏标本,探查每例标本的主动脉窦,观察各个窦中冠状动脉开口的数目和位置,测量从窦底分别到瓣尖、冠状动脉开口以及窦管交界... 目的观察中国人冠状动脉开口的变异情况,为临床冠状血管造影和介入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选择55例保存完好的心脏标本,探查每例标本的主动脉窦,观察各个窦中冠状动脉开口的数目和位置,测量从窦底分别到瓣尖、冠状动脉开口以及窦管交界的高度,并对所得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主动脉窦中冠状动脉开口总数为2~5个不等,多数情况下右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右窦,回旋支和左冠状动脉合并开口于主动脉左窦,肺动脉窦或主动脉后窦中未发现开口。大多数开口位于窦管交界以下(94.5%)和瓣尖上缘以上(80%),5例标本存在高位开口,即开口位置高于窦管交界。结论多数冠状动脉开口的位置在主动脉右窦和主动脉左窦内,瓣尖之上,窦管交界之下。一些变异比如多开口、纵向或环向的位置偏移及裂隙状开口会对解释图像带来困难,对临床进行血管造影、血管成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操作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尖 主动脉窦 冠状动脉开口 窦管交界 解剖学测量
下载PDF
主动脉窦部室性早搏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室性早搏心电图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玉平 赵文婷 +5 位作者 陈庆兴 邹操 杨宝诚 李勋 杨向军 朱文青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部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室早心电图特征的差别。方法选取12例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室早(A组)心电图作为对照,分析12例主动脉窦部室早(B组)的心电图特征。结果与A组相比,B组V1、V2导联的R...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部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室早心电图特征的差别。方法选取12例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室早(A组)心电图作为对照,分析12例主动脉窦部室早(B组)的心电图特征。结果与A组相比,B组V1、V2导联的R波时间指数增大[V1导联:(0.23±0.10)vs.(0.49±0.28);V2导联:(0.24±0.12)vs.(0.57±0.23);P均<0.05]。V1、V2导联的R/S波幅指数A组小于B组[V1导联:(0.10±0.02)vs.(0.87±0.55);V2导联:(0.21±0.14)vs.(1.13±1.49),P均<0.05]。A组胸前导联R波移行在V3导联或其后,B组胸前导联R波移行在V1或V2导联。A组V1、V2导联的R波移行指数小于B组[V1导联:(0.25±0.15)vs.(1.30±0.68);V2导联:(0.31±0.20)vs.(1.71±1.14),P均<0.05]。结论主动脉窦部室早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室早在V1、V2导联R波时间指数、R/S波幅指数、胸前导联R波移行位置及移行指数上有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心电图 主动脉窦 右心室流出道 导管消融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的外科治疗
12
作者 朱水波 殷桂林 +5 位作者 张殿堂 胡健才 王荣平 张晓明 高旭辉 郗二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3678-3680,共3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脱垂(AVP)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在VSD合并AVP153例患者中,右冠状动脉瓣脱垂140例,右和无冠状动脉瓣均脱垂13例,其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94例。VSD补片修补147例,直接缝合6例;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成形2...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脱垂(AVP)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在VSD合并AVP153例患者中,右冠状动脉瓣脱垂140例,右和无冠状动脉瓣均脱垂13例,其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94例。VSD补片修补147例,直接缝合6例;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成形25例,瓣膜置换(AVR)9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低心排6例(3.9%)。对单纯AVP的59例患者,VSD修补术后AVP完全纠正,无1例发生AI。在AVP伴轻度AI60例患者中,出院时脱垂的主动脉瓣复位良好,超声检查见14例患者仍有轻度AI,随访中2例加重需再次手术。在主动脉瓣成形术25例患者中,UCG发现均有主动脉瓣轻微或轻度反流,3例反流加重。1例AVR术后1年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结论在出现AI之前修补VSD,能使脱垂的瓣膜复位,可防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若伴有AI,应根据主动脉瓣病理改变而选择恰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瓣脱垂 主动脉瓣成形术
下载PDF
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
13
作者 林加锋 张建华 +1 位作者 姜文兵 陈晓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6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13例右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1例左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行射频消融治... 目的探讨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13例右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1例左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体表12导联心电图QRS波特征:工导联呈rs、m、QS及R型,aVR、aVL均呈QS型,Ⅱ、Ⅲ、aVF、V5—6导联均呈单向R波型,胸前导联R波移行区常在V3、V3导联之后,V1、V2导联R高度/S高度比值常〈0.3。左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的QRS波特征与右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类似,但其胸前导联R波移行区常在v2导联之前,V1、V2导联(尤其V2导联)R高度/S高度比值常〉10.8。13例消融成功,手术操作时间45—156min,X线曝光时间8—28min。术后随访2—3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的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有其独特的心电图表现,射频消融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根治此类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 主动脉窦 右心室流出道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窦管交界和窦部直径对主动脉瓣关闭功能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乔爱科 潘友联 董念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6-780,共5页
为了探讨窦管交界和窦部直径对主动脉瓣关闭功能的影响,首先按照Labrosse提供的临床手术指导尺寸,建立基本的主动脉根部几何模型;改变窦管交界直径(分别为基本模型的1.2倍和0.8倍)、窦部直径(分别为基本模型的1.2倍和0.8倍)以及窦管交... 为了探讨窦管交界和窦部直径对主动脉瓣关闭功能的影响,首先按照Labrosse提供的临床手术指导尺寸,建立基本的主动脉根部几何模型;改变窦管交界直径(分别为基本模型的1.2倍和0.8倍)、窦部直径(分别为基本模型的1.2倍和0.8倍)以及窦管交界直径和窦部直径(均为基本模型的1.2倍),共建立6组几何模型.窦部和瓣叶均施加0~10.665 kPa线性变化的压力负载,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定量研究主动脉根部从接近关闭到完全关闭过程中,模型受到的最大应力数值和位置、瓣环直径变化以及对合区域面积比.计算结果表明:6组模型的主动脉根部最大应力值均出现在瓣叶和窦部接合位置,且最大应力值的范围是567~601 kPa,与Marom、Labrosse和Katayama的计算结果接近;窦管交界直径增大为基本模型的1.2倍时,瓣环直径扩大8.3%;6组模型的对合区域面积比计算结果相对变化不超过5%.结果表明:窦管交界变化比窦部直径变化对瓣环直径的影响大,而同样的主动脉根部结构,增大瓣环直径会减少瓣叶的有效对合,从而影响主动脉瓣关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窦管交界直径 窦部直径 瓣环直径 对合区域面积比
下载PDF
经主动脉无冠状窦内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心动过速
15
作者 杨庆辉 董玉梅 +3 位作者 宋湘 刘晓霞 陈延军 李学奇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82-83,87,共3页
目的:报告经主动脉无冠状窦内射频消融6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消融结果。方法:6例患者中男女各3例。阵发性房速病史(6±3)年。常规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术中心房和心室刺激诱发房速,分别在右心房、左心房和主动脉无冠状窦内... 目的:报告经主动脉无冠状窦内射频消融6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消融结果。方法:6例患者中男女各3例。阵发性房速病史(6±3)年。常规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术中心房和心室刺激诱发房速,分别在右心房、左心房和主动脉无冠状窦内标测最早心房激动,并进行射频消融。结果:心房刺激能反复诱发和终止6例患者的房速。心房内的前间隔部位标测相对提前的心房激动,但多次消融未成功。经主动脉无冠状窦内消融成功。平均随访3~17个月,无1例房速复发。结论:经主动脉无冠状窦消融前间隔房速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房性 阵发性 射频导管消融 主动脉无冠状窦
下载PDF
零射线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主动脉窦内室性早搏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庭延 刘深荣 +4 位作者 陈燕玉 谢亮真 何利伟 孟素荣 彭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在CARTO3指导下零射线与常规在X线指导下对特发性主动脉窦内室性早搏(ASC-PVCs)导管射频消融来评价其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分析2013年4月~2015年10月于南方医院因特发性主动脉窦内室早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患... 目的通过比较在CARTO3指导下零射线与常规在X线指导下对特发性主动脉窦内室性早搏(ASC-PVCs)导管射频消融来评价其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分析2013年4月~2015年10月于南方医院因特发性主动脉窦内室早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患者52例,其中零射线组23例,即运用Carto3系统重建主动脉窦三维模型后在零射线下行导管消融。另29例在X线下常规标测和消融,为常规消融组。比较两组的靶点标测时间、总放电次数、手术即时成功率、手术总时间、X线曝光时间、随访观察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零射线组手术即时成功率看似高于常规组,但两组患者即时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3(96%)vs 24/29(83%),P=0.21];两组患者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与常规组相比,零射线组靶点标测时间明显缩短(4.3±1.7 vs 7.8±2.6 min,P<0.01),零射线组与常规组手术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6±8.8 vs 77.4±7.2 min,P=0.332)。与零射线组比较,常规组放电次数明显较多(7.9±3.2 vs 4.8±1.1,P<0.01),零射线组整个手术过程完全零射线,而常规组X线曝光时间为23.1±6 min,随访5~20个月,常规组复发4例,零射线组1例复发。结论 CARTO3指导下零射线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主动脉窦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CARTO3指导零射线射频消融相对常规消融方法;其靶点标测时间缩短、总放电次数减少且不延长手术总时间,而且全手术过程为零射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射线 射线危害 主动脉窦 室性早搏 导管消融
下载PDF
两例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及导管消融治疗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卉 凌智瑜 +3 位作者 杜华安 刘增长 殷跃辉 苏立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223-3225,3228,共4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导管消融策略。方法 选择两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分别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及右冠状动脉窦的室性早搏/心动过速病例,分析其体表心电图特点,并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治...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导管消融策略。方法 选择两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分别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及右冠状动脉窦的室性早搏/心动过速病例,分析其体表心电图特点,并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治疗。结果 两例患者室性早搏/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均呈高大的R波型,aVR导联呈QS型,V1导联R波时限指数均大于或等于50%、波幅指数均大于或等于30%。其中,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者Ⅰ导联呈rS型,aVL呈QS型,胸前导联移行位于V2~3;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者Ⅰ导联呈Rs型。两例患者均成功消融,无并发症,随访12月无复发。结论起源于主动脉窦的室性早搏/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导管消融主动脉窦内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性 VALSALVA窦 室性早搏复合征 主动脉窦 导管消融 心电图
下载PDF
aVL导联结合V_1导联:鉴别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的新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帆 刘启明 +6 位作者 孙超 秦奋 李溢溪 罗昔金 刘娜 杨宇帆 周胜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30-335,共6页
目的探讨aVL导联结合V_1导联对鉴别主动脉窦(ASC)起源室性早搏的实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102例。比较起源于ASC与右心室流出道(RVOT)... 目的探讨aVL导联结合V_1导联对鉴别主动脉窦(ASC)起源室性早搏的实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102例。比较起源于ASC与右心室流出道(RVOT)的室性早搏,其12导联体表心电图的QRS波振幅之间的差异。结果 (1)28例(27.5%)室性早搏起源于ASC,74例(72.5%)起源于RVOT。V_1导联R/S波振幅比和aVL导联S波振幅为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的两个指标,AUC值及95%CI分别为0.894(0.824~0.964)和0.831(0.749~0.912),界值分别为0.25和0.80;ASC组V_1导联R/S波振幅比[(1.14±1.32)比(0.16±0.18),P<0.001]和aVL导联S波振幅[(0.99±0.36)mV比(0.56±0.26)mV,P<0.001]均显著高于RVO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V_1导联R/S波振幅比>0.25诊断ASC起源室性早搏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8.6%、85.1%和83.3%;aVL导联S波振幅>0.80 mV诊断ASC起源室性早搏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7.9%、83.8%和79.4%。aVL导联S波振幅>0.80 mV联合V_1导联R/S波振幅比>0.25形成诊断ASC起源室性早搏的新方法,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0.7%、93.2%和84.3%,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提高。结论 aVL导联结合V_1导联可准确鉴别ASC起源的室性早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L导联 V1导联 室性早搏 主动脉窦
下载PDF
aVL/aVR导联S波振幅比鉴别左冠窦起源室性期前收缩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帆 刘启明 +2 位作者 秦奋 孙超 周胜华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9期1883-1889,共7页
目的:探索aVL/aVR导联S波振幅比鉴别左冠窦(leftcoronarycusp,LCC)起源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ventricularcontraction,PVC)的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经体表心电图初步... 目的:探索aVL/aVR导联S波振幅比鉴别左冠窦(leftcoronarycusp,LCC)起源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ventricularcontraction,PVC)的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经体表心电图初步判断及导管射频消融术中腔内电生理图证实的特发性流出道PVC患者372例。比较起源于不同部位的PVC,其12导联体表心电图QRS波振幅之间的差异。结果:45例PVC起源于LCC,58例起源于右冠窦(right coronary cusp,RCC),269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ightventricularoutflowtract,RVOT)。心电图QRS波相关参数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的指标为a VL/aVR导联S波振幅比,其在LCC组(1.69±0.74)高于RCC组(1.29±0.63,P<0.001)和RVOT组(0.84±0.48,P<0.001);其AUC值及95%CI为0.894(0.824~0.964),界值为1.50。a VL/aVR导联S波振幅比>1.50鉴别LCC起源PVC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9%,91.4%和91.1%。结论:a VL/aVR导联S波振幅比在LCC起源PVC的鉴别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主动脉窦 左冠窦 a VL/aVR导联S波振幅比
下载PDF
单瓣叶置换术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任仕杰 许铭 +3 位作者 宋来春 陶超 李晓勇 陶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9期832-836,共5页
目的 分析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incompetence,AI)患者行单瓣叶置换术的中长期临床结果,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从2005年9月至2014年3月,我院共172例VSD合并AI患者接受VSD修... 目的 分析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incompetence,AI)患者行单瓣叶置换术的中长期临床结果,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从2005年9月至2014年3月,我院共172例VSD合并AI患者接受VSD修补+单瓣叶置换手术.中位年龄为19.5岁(9个月至67岁),术中同期修复其他的合并畸形包括主动脉窦瘤修补、动脉导管未闭结扎、卵圆孔未闭缝闭、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术.结果 1例左心室扩大的患者(术前左心室舒张末直径9.8cm)术后因顽固性心功能不全死亡.4例患者二次阻断,其中2例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16%)、2例残余室间隔缺损(VSD).4例患者因术后出血或心脏压塞行二次开胸探查手术.平均随访时间为(53.27±25.3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6.5个月,3~104个月).随访期间3例患者因主动脉瓣病变而再次手术治疗.随访期间3例患者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心脏扩大不明显、无临床症状而未手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心内膜炎的发生.结论 VSD合并AI患者行主动脉瓣单瓣叶置换是安全的、可行的,其中期随访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牛心包 单瓣叶置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