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血压控制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系
1
作者 李培 薛万腾 赵鹏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4-301,共8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患者术后血压控制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TA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术后院内的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n=...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患者术后血压控制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TA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术后院内的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n=80)和存活组(n=8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72 h内的血压水平。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确定发生院内死亡的风险因素。使用逐步回归方法进一步筛选与院内死亡发生关联最重要的临床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按术后72 h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水平从低到高等分为5分位数组(Q_(1)~Q_(5)),比较5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各时间段SBP及MAP水平与院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与存活组患者相比,死亡组主动脉瓣返流(P<0.05)、腹部血管累及(P<0.01)与主动脉轮廓异常(P<0.01)患者比例更多,发病至就诊时间(P<0.05)更长,LVEF(P<0.01)水平更低,D-D(P<0.01)水平更高,术后72 h内SBP(P<0.01)水平及术后72 h内MAP(P<0.01)水平降低均为老年高血压合并TAA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SBP、MAP、LVEF和D-D与患者发生院内死亡关联最大。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列线图一致性指数(C index)分别为0.756(95%CI:0.744~0.760)和0.743(95%CI:0.732~0.750)。术后72 h内的SBP及MAP水平与院内死亡风险存在独立相关性(OR=0.56,95%CI:0.39~0.77,P<0.01)及(OR=0.55,95%CI:0.37~0.79,P<0.01),且术后各时间段SBP及MAP从低到高五分位数组趋势性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老年高血压合并TAAD患者术后72 h内SBP及MAP水平降低,院内死亡率逐渐升高。因此,应注意老年高血压合并TAAD患者术后72 h SBP及MAP水平变化,可有效降低院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术后血压 院内死亡
下载PDF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An update
2
作者 Ruth A Benson Ben O Patterson Ian M Loftus 《World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5年第2期79-84,共6页
Acute 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is part of the acute aortic syndrome triad.Caused by an intimal tear in the lumen of the aorta,it leads to the cre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a false lumen.In the acute setting this can l... Acute 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is part of the acute aortic syndrome triad.Caused by an intimal tear in the lumen of the aorta,it leads to the cre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a false lumen.In the acute setting this can lead to malignant hypertension,pain and end organ malperfusion.In the chronic setting it can lead to aneurysm formation and rupture.It remains the most common aortic emergency,affecting up to 4 per 100000 people per year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United States.Despite advances in treatment and centralisation of vascular services,it continues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high pre-admission and in-hospital mortality.Dissection is classified in several ways according to anatomical extent,timing and underlying pathology,all of which guides clinical management.Traditionally,medical management has been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uncomplicated disease.Surgery has been used in symptomatic patients.With published information now available from several prospective international registries,we are beginning to see the advantages of newer 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such as endovascular repair,in the acute setting.This review provides an update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ortic dissection,including new information that has become available in recent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rtic DISSECTION ENDOVASCULAR Acute aortic syndrome aneurysm dissecting ENDOVASCULAR procedures hypertension Malignant REGISTRIES
下载PDF
成人心脏性猝死的心脏大体病理学测量数据报告
3
作者 吴嘉仪 俞尤嘉 +7 位作者 李开 殷鑫 范涵婷 李荣 张志威 唐伟 黄惠结 陈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6,12,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原因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大体病理学数据,为不明原因的猝死鉴定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2010—2020年行法医病理鉴定的167例成人SCD案件,汇总SCD案例的大体病理学检验数据,统计分... 目的分析不同原因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大体病理学数据,为不明原因的猝死鉴定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2010—2020年行法医病理鉴定的167例成人SCD案件,汇总SCD案例的大体病理学检验数据,统计分析不同死因的特征。结果男、女性SCD案例比例3.4∶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引起SCD的首要原因,主要分布于40岁以上的人群。心肌炎导致的猝死主要分布于年轻群体,平均死亡年龄为(34.00±9.55)岁。分析不同原因SCD的心脏病理学参数差异发现,主动脉瘤或动脉夹层猝死者的主动脉瓣瓣环周径多呈明显扩张(P<0.05)。男性主动脉瘤或动脉夹层和合并死因组的心脏质量增大,合并死因组的肺动脉瓣和三尖瓣瓣环均扩张(P<0.05)。结论不同原因SCD存在多个大体病理学测量指标差异,在心脏性猝死的原因推断中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心脏性猝死 死亡原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主动脉瘤 动脉夹层
下载PDF
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对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陆清声 景在平 +8 位作者 包俊敏 赵志青 冯翔 赵珺 冯睿 黄晟 熊江 廖明芳 赵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46-847,共2页
目的 :通过对 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前后患者血压和肾功能变化的观察 ,初步探讨此术式对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共观察 111例。以平卧位右上肢肱动脉无创血压为标准 ,术前和术后 2周、3个月... 目的 :通过对 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前后患者血压和肾功能变化的观察 ,初步探讨此术式对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共观察 111例。以平卧位右上肢肱动脉无创血压为标准 ,术前和术后 2周、3个月进行观察。术前、术后 1周内每日、术后 1个月检查患者血尿素氮和肌酐。测量患者术前、术后降主动脉真腔内径、肾动脉内径 ,了解肾脏真、假腔供血情况。结果 :术前并存高血压 82例 ,术后高血压改善 34例 (41.5 %)。术前肾功能正常者 94例 ,术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术前肾功能异常者 17例 ,术后出现肾功能异常一过性加重。术后肾动脉内径增大 2例 ,高血压均明显改善 ,肾功能无明显改善。术后肾动脉恢复真腔供血 9例中 ,6例高血压改善 ,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善。术后主动脉真腔明显增粗 11例 ,7例高血压改善。结论 :手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主要为在原有高血压基础上的改善。术后肾脏血供的改善、主动脉真腔增粗 ,血流阻力降低 ,可能是改善高血压的机制。手术对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隔绝术 治疗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血压 肾功能
下载PDF
125例动脉瘤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段大为 张伟达 +3 位作者 刘维永 王晓武 左健 崔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3-75,77,共4页
目的 总结 12 5例主动脉瘤及主动夹层瘤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尘的原因、种类及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12 5例动脉瘤患者 ,手术方法包括 :保留主动脉瓣人工血管置换 18例 ,复合带瓣人工血管置换 5 3例 ,... 目的 总结 12 5例主动脉瘤及主动夹层瘤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尘的原因、种类及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12 5例动脉瘤患者 ,手术方法包括 :保留主动脉瓣人工血管置换 18例 ,复合带瓣人工血管置换 5 3例 ,主动脉根部加主动脉弓替换 13例 ,主动脉根替换加象鼻子手术 6例 ,胸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 16例 ,全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 2例 ,腹主动脉瘤成形加自体肾移植 2例 ,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 11例 ,胸主动脉腔内支架 4例。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 2 5例 ,占动脉瘤手术例数的 2 0 % ,并发症包括截瘫 1例占并发症例数的 4 .0 % (1/ 2 5 ) ,一过性意识障碍 5例占 2 0 .0 % (5 / 2 5 ) ,呼吸功能不全 4例占16 .0 % (4 / 2 5 ) ,消化道大出血 2例占 8.0 % (2 / 2 5 ) ,肾功能不全 2例占 8.0 % (2 / 2 5 ) ,严重感染 4例占 16 .0 %(4 / 2 5 ) ,二次开胸止血 6例占 2 4 .0 % (6 / 2 5 ) ,二次升主动脉 -腹主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 1例占 4 .0 % (1/2 5 )。死亡 11例 ,死亡率为 8.8% ,死亡例数占并发症例数的 4 4 .0 % (11/ 2 5 )。结论 在动脉瘤手术中术后的并发症以二次开胸止血最高 ,其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术后感染、肾功能不全和消化道出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体外循环 并发症 死亡率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猝死16例尸检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顾伟 郑博 +3 位作者 王令彪 曹海澄 王洋 张晶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72-74,84,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猝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发病原因,提高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的预防和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对1995—2013年本科室对由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所引起的16例猝死病例进行尸检分析,进行肉眼和病理组织形态...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猝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发病原因,提高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的预防和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对1995—2013年本科室对由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所引起的16例猝死病例进行尸检分析,进行肉眼和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16例病例中,伴有主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1例(Ⅰ级~Ⅳ级狭窄),5例合并高血压病,2例确诊为Marfan综合征。10例死于动脉瘤破裂导致的心包填塞,6例死于动脉瘤破裂导致的循环障碍。所有病例镜下均可见:主动脉中膜分离并呈退行性变,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变性甚至消失,并可见血肿及含铁血黄素,弹力及胶原纤维断裂,部分区域呈黏液性变。结论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分子遗传学和炎症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对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早期干预,争取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降低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尸体解剖 病理学 猝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沈洪 姚志峰 +6 位作者 陆树洋 赵维鹏 薛渊 姚晨玲 魏来 王春生 舒先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48-650,共3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8年6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收治的36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对收集的资料中9项相关因素(年龄、性别、疼痛与否、疼痛程度、病程、神经...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8年6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收治的36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对收集的资料中9项相关因素(年龄、性别、疼痛与否、疼痛程度、病程、神经系统临床表现、Stanford分型、有无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反流、术后转归)进行高血压病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4.274,95%CI为2.775~6.585,P=0.000)、病程(OR=0.560,95%CI为0.340-0.923,P=0.023)、有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反流(OR=0.366,95%CI为0.198~0.680,P=0.001)和术后转归(OR=0.466,95%CI为0.235-0.942,P=0.029)均与高血压相关,性别、有无疼痛、疼痛程度、Stanford分型、有无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均与高血压不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514,95%CI为1.563~7.900,P=0.002)和有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反流(OR=0.373,95%CI为0.197-0.707,P=0.003)均与高血压相关,病程和术后转归均与高血压不相关(P值均〉0.05)。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并发高血压的危险性升高;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反流并发高血压的危险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高血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合并高血压的自发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曹贵方 毕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高血压的自发性主动脉夹层(AD)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935例临床诊断为自发性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资料)。按伴有高血压(617例)与不伴有高血压(318例)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合并高血压的自发性主动脉夹层(AD)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935例临床诊断为自发性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资料)。按伴有高血压(617例)与不伴有高血压(318例)分为两组。依据Stanford分型标准,将AD分为A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和B型(夹层仅累及左侧锁骨下动脉开口远段的主动脉)。结果①高血压组有167例(27.1%)患者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头晕43例(7.0%),晕厥38例(6.2%),一侧下肢感觉障碍35例(5.7%),昏迷16例(2.6%),下肢单瘫16例(2.6%),截瘫13例(2.1%),偏瘫8例(1.3%),头痛8例(1.3%)。两组患者间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型AD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伴有高血压者晕厥的发生率高于不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7%比5.2%,P<0.05)。有神经系统症状的AD患者中,A型AD比率显著高于无神经系统症状患者A型的比率(75.7%比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型AD是发生神经系统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85,95%CI:2.415~4.473,P<0.001)。高血压不是发生神经系统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65,95%CI:0.961~1.938,P=0.082)结论高血压合并AD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常见,夹层累及升主动脉为导致神经系统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并非造成神经系统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动脉瘤 夹层 高血压 神经系统症状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肺动脉夹层动脉瘤猝死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勇 张敏 +4 位作者 杨雅丽 王晶 李海龙 楚惠媛 陈彻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95-898,共4页
目的:对罕见的主动脉及肺动脉同时发生的夹层动脉瘤进行报道并讨论其死亡原因。方法:分析1例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肺动脉夹层动脉瘤猝死病例的解剖所见、组织学特征,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死者男性,76岁,因外力打击后猝死于家中。... 目的:对罕见的主动脉及肺动脉同时发生的夹层动脉瘤进行报道并讨论其死亡原因。方法:分析1例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肺动脉夹层动脉瘤猝死病例的解剖所见、组织学特征,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死者男性,76岁,因外力打击后猝死于家中。解剖所见主动脉、肺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成,肺动脉各级分支夹层动脉瘤形成伴动脉管腔狭窄。组织学证实大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结论:主动脉合并肺动脉夹层动脉瘤非常罕见,病情凶险,易引起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夹层动脉瘤 猝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猝死患者的临床与尸检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荣超 杨树东 +2 位作者 周志毅 梁加贝 蔡颖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猝死的原因、临床特点、病理基础,从而早期诊断,有效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AD猝死患者的临床尸检病理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生、病理学改变、与死亡的关系以及检查方法和诊断要点。结果 AD临床表现复杂多...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猝死的原因、临床特点、病理基础,从而早期诊断,有效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AD猝死患者的临床尸检病理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生、病理学改变、与死亡的关系以及检查方法和诊断要点。结果 A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理特点为夹层壁内平滑肌细胞明显退行性变、弹力纤维减少或断裂、胶原纤维增生等改变。死亡原因:急性心包填塞6例,休克2例。结论 AD起病隐匿,但其一旦破裂或撕裂,则发病急骤,常导致严重后果。尽早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预防AD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猝死 心脏 尸体解剖 病理学
下载PDF
心性猝死—4例主动脉瘤破裂的法医病理学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鲍现宝 李永宏 +1 位作者 王成权 程利宝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96-298,314,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破裂猝死的发病特点和病理学基础,为临床医师提供帮助。方法:对本系2002年12月至2006年l2月期间,所作450例法医病理检案的4例主动脉瘤破裂猝死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例主动脉瘤破裂致死占尸体解剖总数的0.89%,占SCD...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破裂猝死的发病特点和病理学基础,为临床医师提供帮助。方法:对本系2002年12月至2006年l2月期间,所作450例法医病理检案的4例主动脉瘤破裂猝死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例主动脉瘤破裂致死占尸体解剖总数的0.89%,占SCD的4.1%,其中,DAA3例;2例DAA与AS有关。结论:主动脉瘤破裂病程短骤、凶险,是心性猝死的病因之一,早期症状与冠心病酷似,且病死率极高,因此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提高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心性猝死 尸体解剖 主动脉瘤破裂
下载PDF
8例老年人夹层动脉瘤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利民 周月秀 +1 位作者 陈曼丽 钱贻简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7年第3期124-125,共2页
目的老年夹层动脉瘤患者多病情危重,本文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报道经尸检证实的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改变资料。结果7例患者伴有高血压,所有患者均有冠心病。7例患者因夹层动脉瘤发作而猝死,另1例诊断夹层动... 目的老年夹层动脉瘤患者多病情危重,本文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报道经尸检证实的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改变资料。结果7例患者伴有高血压,所有患者均有冠心病。7例患者因夹层动脉瘤发作而猝死,另1例诊断夹层动脉瘤14个月后,猝死于脑出血。仅1例患者诉心前区疼痛,另1例胸闷。大多数患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心脏破裂、急性心力衰竭或心原性休克。尸检发现4例为DeBakeyⅡ型,均逆行剥离致心包填塞。3例为DeBakeyⅢa型。另1例左颈总动脉内夹层血肿,可能引起反射性心跳骤停。所有患者夹层血肿长度均不超过15cm。Ⅲa型中1例患者降主动脉3处夹层血肿,且动脉内膜无破损,为主动脉滋养血管破裂所致。结论老年人夹层动脉瘤发病急骤,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和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动脉瘤 病理学 猝死 老年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死亡16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牛绍莉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6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以降低院内病死率。方法对2004年10月—2013年10月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且在住院期间死亡的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6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多样,如剧烈的心前区疼痛、胸背部疼...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以降低院内病死率。方法对2004年10月—2013年10月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且在住院期间死亡的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6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多样,如剧烈的心前区疼痛、胸背部疼痛、心悸、憋气、大汗、晕厥等,其中以撕裂样胸背部疼痛多见。本组7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术中死亡,余6例死于术后并发症(感染、消化道大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3例行降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其中2例死于主动脉夹层破裂,1例死于术后消化道大出血。6例未接受外科治疗者均死于主动脉夹层破裂。结论早期识别主动脉夹层的高危患者,及时确诊、治疗,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院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动脉瘤 夹层 死亡 疾病特征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术前猝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骏 姚莉君 +2 位作者 邵月 陈丹 张诚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术前猝死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旨在对Stanford A型术前患者进行危重程度预估,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9年11月急诊收入胸心外科ICU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11例,其... 目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术前猝死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旨在对Stanford A型术前患者进行危重程度预估,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9年11月急诊收入胸心外科ICU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11例,其中15例患者放弃治疗,96例患者接受治疗纳入研究,通过术前猝死与否分为术前猝死组37例和对照组59例,猝死组为术前死亡患者,对照组为成功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先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选取P<0.05的因素,包括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吸烟、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总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收缩压高于180 mmHg。选取其中明显关联的因素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年龄、WBC和收缩压有统计学意义,根据OR得到与猝死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WBC和低收缩压为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术前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在首诊主动脉夹层患者时,需格外注意,以选择适当的手术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Stanford A型 术前猝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瑾 《现代临床护理》 2008年第7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4例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经过。结果14例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9例病情得到控制;5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均为夹层动脉瘤破裂。结论提高病情... 目的探讨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4例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经过。结果14例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9例病情得到控制;5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均为夹层动脉瘤破裂。结论提高病情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对降低疾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高血压 护理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猝死患者的临床与尸检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素艳 毛利民 +1 位作者 杨杰孚 马正中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猝死的原因、临床特点、病理基础,从而早期诊断,有效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猝死患者的临床尸检病理资料。结果 13例中,老年人11例。Ⅰ型1例;Ⅱ型6例;Ⅲa型和Ⅲb型各3例。死...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猝死的原因、临床特点、病理基础,从而早期诊断,有效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猝死患者的临床尸检病理资料。结果 13例中,老年人11例。Ⅰ型1例;Ⅱ型6例;Ⅲa型和Ⅲb型各3例。死亡原因:急性心包填塞8例,以Ⅰ型和Ⅱ型多见;休克4例;1例引起反射性心跳骤停。结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隐匿,但其动脉夹层一旦破裂或撕裂,则发病急骤,常导致严重后果。尽早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夹层动脉瘤的根本措施。对于老年人,应定期查体,防治急性事件发生,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猝死 高血压 尸检病理
下载PDF
重症冠心病、主动脉重度粥样硬化及主动脉夹层猝死1例
17
作者 沈春宇 邓娟 刘畅 《医学与法学》 2015年第2期78-79,共2页
对1例57岁男性猝死案例的基本情况及尸检情况进行详细报道,结合其案情、临床病史和死亡经过综合分析,认为其系在患重症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夹层的基础上因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急性心包压塞而猝死。
关键词 重症冠心病 主动脉重度粥样硬化 主动脉夹层 猝死 尸检
下载PDF
急性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3例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尹立明 王士忠 +3 位作者 秦凤丽 王清江 袁莉 杨苏民 《精准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59-161,166,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简称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原因,探讨降低此类患者术后病死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8年7月120例急性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病人... 目的分析急性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简称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原因,探讨降低此类患者术后病死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8年7月120例急性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病人早期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均无死亡,术后早期死亡23例,其中死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6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5例,脑出血4例,消化道出血3例,感染性休克2例,大面积脑梗死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例。结论术中尽可能缩短手术及体外循环时间;增加各脏器血液灌注,减少缺氧缺血性损伤;积极、有效地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防止主动脉夹层病人术后早期死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瘤 体外循环 手术后并发症 死亡原因
下载PDF
散发性主动脉猝死患者主动脉壁中膜层血管平滑肌细胞MYLK、MYH11、TGFβR2、MMP9的表达观察
19
作者 潘赞 于子翔 +2 位作者 马晓洁 马红 马翔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散发性主动脉猝死(SAD)患者主动脉壁中膜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LK)、肌球蛋白重链11(MYH1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TGFβR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7例散发性SAD患者... 目的观察散发性主动脉猝死(SAD)患者主动脉壁中膜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LK)、肌球蛋白重链11(MYH1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TGFβR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7例散发性SAD患者的主动脉壁中膜层标本为SAD组,27例死因排除主动脉夹层(AD)猝死患者的主动脉壁中膜层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主动脉壁中膜层VSMC中MYLK、MYH11、TGFβR2、MMP9。结果 SAD组主动脉壁中膜层VSMC中MYLK、TGFβR2、MYH11、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 9%(7/27)、29. 6%(8/27)、18. 5%(5/27)、88. 9%(24/27),对照组分别为77. 8%(21/27)、74. 1%(20/27)、81. 5%(22/27)、29. 6%(8/27)。与对照组比较,SAD组主动脉壁中膜层VSMC中MYLK、TGFβR2、MYH11阳性表达率升高,MMP9阳性表达率降低(P均<0. 05)。结论散发性SAD患者主动脉壁中膜层VSMC中MYLK、MYH11、TGFβR2低表达,MMP9高表达。MYLK、MYH11、TGFβR2、MMP9表达变化可能与散发性SAD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猝死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肌球蛋白重链11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一天,症状好转后第三天猝死
20
作者 朱惠明 王玉林 +1 位作者 张万岱 姜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841-842,共2页
1 病例报告男,29岁.因腹胀1 d,伴恶心、呕吐,于1998-12-21入院.患者1 d 前开始出现腹胀、腹痛,以剑突下及脐周明显,呈间歇性,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在当地医院就诊,以肠梗阻给予胃肠减压及输液治疗,半天后症状无好转。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主动脉瘤 主动脉破裂 腹痛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