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十斑大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刘东阳 刘国 +10 位作者 黎洁 邓全 马鹏 陈娟 李斌 王勇 江连强 郭仕平 伍兴隆 李杨 蒲德强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1期114-119,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对十斑大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以为其规模化繁育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实验设计了3种不同的温度处理:25℃恒温、25/30℃变温、30℃恒温,试验过程记录各处理中十斑大瓢虫产卵前期、产卵量、孵化率及成虫体重等...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对十斑大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以为其规模化繁育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实验设计了3种不同的温度处理:25℃恒温、25/30℃变温、30℃恒温,试验过程记录各处理中十斑大瓢虫产卵前期、产卵量、孵化率及成虫体重等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在为期30天的饲养周期内,3种温度处理下十斑大瓢虫的产卵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产卵前期及雌雄虫体重没有显著性差异。产卵开始后第10天和第25天,25℃恒温环境下的卵孵化率显著高于30℃恒温、25/30℃变温饲喂组卵的孵化率(P<0.05)。在30 d的观察期内,各处理组间的平均卵孵化率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表明,25/30℃变温环境和30℃恒温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显著降低了十斑大瓢虫卵的孵化率,但对其产卵前期、产卵量及成虫体重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十斑大瓢虫的规模繁育和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蚜 十斑大瓢虫 温度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豆蚜为害对黄芪叶片总叶绿素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李润红 高娜 孙永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99,136,共8页
为了明确豆蚜与寄主黄芪的互作关系及机理,本研究在人工气候箱内培育黄芪幼苗至15~20 cm左右时,分别接入10日龄成蚜10、20、30头/株和40头/株,并以0头/株作为空白对照,在豆蚜持续取食2、4、6 d和8 d后,分别采集黄芪叶片,测定总叶绿素和... 为了明确豆蚜与寄主黄芪的互作关系及机理,本研究在人工气候箱内培育黄芪幼苗至15~20 cm左右时,分别接入10日龄成蚜10、20、30头/株和40头/株,并以0头/株作为空白对照,在豆蚜持续取食2、4、6 d和8 d后,分别采集黄芪叶片,测定总叶绿素和营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和取食时间的延长,黄芪叶片内总叶绿素和营养物质含量均发生变化。其中总叶绿素含量随着虫口密度增加和取食时间延长均逐渐下降。在40头/株虫口密度处理下,处理2 d,总叶绿素含量降低至11.06 mg/g,比对照降低41.97%。在相同处理时间下,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10、20头/株和30头/株虫口密度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随取食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但在40头/株虫口密度处理下,随取食时间延长,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处理8 d,其含量为8.39 mg/g和27.33 mg/g,分别比对照下降41.86%和37.79%;在相同处理时间下,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10头/株虫口密度处理下,随取食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其他虫口密度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含量随取食时间的延长,均呈逐渐递减趋势;在30和40头/株虫口密度处理下,为害2 d,游离氨基酸含量为8.49μmol/g和7.69μmol/g,分别比对照降低40.30%和45.92%,以后(4~8 d)其含量与处理2 d时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随着虫口密度增加和取食时间的延长,黄芪叶片内叶绿素和营养物质含量均发生变化,这对中草药黄芪的蚜虫防治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蚜 黄芪 为害 叶绿素 营养物质
下载PDF
宏病毒组测序检测豆蚜田间种群病毒种类
3
作者 朴君 靳道然 +3 位作者 朴敬爱 季英华 孙枫 李硕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1-198,共8页
为探究蚜虫体内携带的病毒种类,采集江苏地区豆蚜田间种群,鉴定种类后,提取豆蚜总RNA,以片段化的mRNA为模板构建测序文库,利用宏病毒组测序技术检测分析豆蚜体内的病毒种类,并对获得的2个新病毒进行检测鉴定。结果显示,测序数据经拼接... 为探究蚜虫体内携带的病毒种类,采集江苏地区豆蚜田间种群,鉴定种类后,提取豆蚜总RNA,以片段化的mRNA为模板构建测序文库,利用宏病毒组测序技术检测分析豆蚜体内的病毒种类,并对获得的2个新病毒进行检测鉴定。结果显示,测序数据经拼接、比对和分类注释,最终共得到病毒序列177条,与24种病毒序列一致或同源性较高,包括5种植物病毒(属于5个病毒科)和19种昆虫病毒(涉及9个科和6种暂未分类病毒);对植物病毒中测序丰度最高的种类进行基因检测,获得序列经Blast比对,与其同源性较高的病毒均来自细胞质弹状病毒属,并且它们具有相同的保守区,确定该病毒为一种新的细胞质弹状病毒,暂命名为Aphis craccivoraassociated rhabdovirus(AcARV);基于病毒L蛋白系统进化分析显示,AcARV与水稻条纹花叶病毒(RSMV)构成最小分支,说明这2种病毒在进化上最为近缘;鉴定的多数昆虫病毒种类在蚜虫中鲜有报道;通过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在豆蚜体内均检测出昆虫病毒(HiPV)衣壳蛋白VP1,证实了HiPV对豆蚜的感染,这是首次在蚜虫体内发现HiPV,HiPV豆蚜分离物VP1基因与日本、江苏灰飞虱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5%,99.0%。研究结果表明,豆蚜体内携带多种植物病毒,并含有一种新的弹状病毒AcARV,同时,豆蚜体内昆虫病毒种类非常丰富,HiPV可感染蚜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蚜 病毒种类 宏病毒组测序 细胞质弹状病毒 HiPV病毒
下载PDF
替代饲料饲养对红肩瓢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4
作者 孙莉 陈霞 +1 位作者 高改改 闫成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8-984,共7页
为了研究替代饲料饲养对红肩瓢虫Harmonia dimidiata Fabricius捕食作用的影响,本文以地中海粉螟卵Ephestia kuehniella Zeller加水或蜂蜜水饲喂红肩瓢虫至成虫,测定其对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研究表明:... 为了研究替代饲料饲养对红肩瓢虫Harmonia dimidiata Fabricius捕食作用的影响,本文以地中海粉螟卵Ephestia kuehniella Zeller加水或蜂蜜水饲喂红肩瓢虫至成虫,测定其对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研究表明:各处理红肩瓢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均属于Holling-Ⅱ型。同一猎物密度下,理论日最大捕食量、控害效能(a/T_(h)值)、搜寻效应由高到低均为对照组(豆蚜)处理,地中海粉螟卵加蜂蜜处理,地中海粉螟卵加水处理,但红肩瓢虫同性别间的实际日捕食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经分析,地中海粉螟卵的饲喂不影响红肩瓢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也基本不影响对豆蚜的捕食能力,而适当添加蜂蜜可提高红肩瓢虫对豆蚜的捕食能力,生产中可使用地中海粉螟卵加适量蜂蜜来扩繁红肩瓢虫。在无竞争状态下,饲喂地中海粉螟卵加蜂蜜的红肩瓢虫雌、雄成虫对豆蚜的最佳寻找密度为101.78、90.2,在此蚜虫密度下,红肩瓢虫可发挥最大捕食效能,可作为田间应用的益害比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肩瓢虫 替代饲料 地中海粉螟卵 豆蚜 捕食作用
下载PDF
南方小花蝽对为害蚕豆的三种蚜虫的捕食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晓媛 王葶 +2 位作者 查旭榕 昝庆安 张宏瑞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7,共9页
豆蚜Aphis craccivora、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和豌豆修尾蚜Megoura crassicauda是为害豆科作物的主要害虫。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是重要捕食性食蚜天敌,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为明确南方小花蝽对豆科作物上3种蚜虫的捕食作... 豆蚜Aphis craccivora、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和豌豆修尾蚜Megoura crassicauda是为害豆科作物的主要害虫。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是重要捕食性食蚜天敌,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为明确南方小花蝽对豆科作物上3种蚜虫的捕食作用和生物防治潜能,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南方小花蝽对3种蚜虫的捕食选择性和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对3种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不同龄期南方小花蝽对3种蚜虫捕食量由大到小依次为5龄若虫,雌成虫,低龄若虫。对豆蚜的捕食量均大于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量,对豌豆蚜的捕食量最小,雌成虫对以上3种蚜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豆蚜63.69头/d、豌豆蚜36.23头/d和豌豆修尾蚜49.26头/d。南方小花蝽对3种蚜虫的寻找效应随蚜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小花蝽龄期的增加而升高,相同龄期的南方小花蝽对3种蚜虫的寻找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豌豆修尾蚜,豆蚜,豌豆蚜。南方小花蝽对猎物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的干扰,当猎物密度不变时,随着小花蝽自身密度的增加,单头小花蝽平均捕食量下降,其干扰反应符合HasseⅡ模型方程。南方小花蝽对豆蚜、豌豆蚜和豌豆修尾蚜的喜好性指数分别为0.186、-0.245、0.027,对豆蚜和豌豆修尾蚜表现出正喜好性,且对豆蚜的喜好性强于豌豆修尾蚜,但对豌豆蚜表现出负喜好性。综上所述,南方小花蝽对豆科作物上的3种蚜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花蝽 豆蚜 豌豆蚜 豌豆修尾蚜 功能反应
下载PDF
冷冻豆蚜为猎物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6
作者 韩明港 刘倩宇 +4 位作者 赵洪洋 陈科 何运转 刘顺 秦秋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4-210,共7页
为探究冷冻豆蚜Aphis craccivora是否适合作为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种群扩繁的饲料,本文研究了冷冻豆蚜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冷冻豆蚜、交替饲喂活豆蚜与冷冻豆蚜和幼虫期饲喂冷冻豆蚜成虫期饲喂活豆蚜... 为探究冷冻豆蚜Aphis craccivora是否适合作为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种群扩繁的饲料,本文研究了冷冻豆蚜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冷冻豆蚜、交替饲喂活豆蚜与冷冻豆蚜和幼虫期饲喂冷冻豆蚜成虫期饲喂活豆蚜的异色瓢虫成虫前发育历期分别为19.6、18.4 d和19.3 d,饲喂冷冻豆蚜和幼虫期饲喂冷冻豆蚜成虫期饲喂活豆蚜的异色瓢虫成虫前发育历期显著长于饲喂活豆蚜处理(16.6 d)。饲喂不同饲料处理的异色瓢虫总存活率无显著差异。饲喂冷冻豆蚜、交替饲喂活豆蚜与冷冻豆蚜和幼虫期饲喂冷冻豆蚜成虫期饲喂活豆蚜的异色瓢虫产卵前期分别为41.2、14.8 d和9.6 d,显著长于饲喂活豆蚜(8.8 d);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17.8、546.2粒和564.5粒,显著低于饲喂活豆蚜(1221.4粒)。从幼虫发育历期、总存活率、成虫寿命等方面综合考虑,冷冻豆蚜可以作为异色瓢虫的替代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豆蚜 异色瓢虫 生长发育 繁殖
下载PDF
蜡蚧菌Lecanicillium araneicola HK-1的鉴定及其对豆蚜的生物防治潜力
7
作者 刘盛科 陈聪玲 +3 位作者 沈钰莹 李金花 谭志琼 靳鹏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6-500,共15页
【目的】蚜虫是农业生产中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每年造成巨大的农业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对从死亡蚜虫虫体上分离获得的一株真菌HK-1进行鉴定,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并测定其分生孢子对豆蚜Aphis craccivora成蚜的毒力及其对常用化学农药... 【目的】蚜虫是农业生产中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每年造成巨大的农业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对从死亡蚜虫虫体上分离获得的一株真菌HK-1进行鉴定,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并测定其分生孢子对豆蚜Aphis craccivora成蚜的毒力及其对常用化学农药的敏感性,以期为蜡蚧菌Lecanicillium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结合形态特征和多基因联合分析对HK-1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单独改变培养基、pH、碳源和氮源来测定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采用浸渍法测定孢子悬浮液对豆蚜成蚜的致死率和致死中时(median lethal time,LT_(50));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常用农药对该菌株的半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_(50))。【结果】经鉴定本研究分离的菌株HK-1为蜡蚧菌Lecanicillium araneicola HK-1;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araneicola HK-1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的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状态均较其他培养基上的表现好;pH 9.0时生长速率最快,pH 6.0和7.0时产孢最多,pH 6.0时孢子萌发最好;碳源利用方面,L.araneicola HK-1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蔗糖,产孢最适碳源为山梨醇和麦芽糖,孢子萌发最适碳源为甘露醇和葡萄糖;氮源利用方面,L.araneicola HK-1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氮源为牛肉膏,产孢最适氮源为氯化铵。室内毒力测定发现,1×108孢子/mL L.araneicola HK-1悬浮液处理豆蚜成蚜6 d内累计死亡率为61.67%;其对豆蚜成蚜的LT_(50)值为3.35 d,且LT_(50)值随着所测分生孢子浓度的增大而降低。5%啶虫脒乳油、10%烯啶虫胺乳油和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对L.araneicola HK-1的EC_(50)值分别为32.01,3250.46和164.02μg/mL。【结论】本研究分离得到的蜡蚧菌L.araneicola HK-1对豆蚜成蚜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菌 豆蚜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化学农药
下载PDF
六斑月瓢虫取食不同猎物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特性 被引量:12
8
作者 唐良德 李飞 +2 位作者 赵海燕 吴建辉 任顺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765-5770,共6页
六斑月瓢虫是我国农、林、蔬、果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之一,能够捕食多种猎物。不同的猎物质量显著影响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活力。为评价取食不同猎物对六斑月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研究了六斑月瓢虫取食烟... 六斑月瓢虫是我国农、林、蔬、果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之一,能够捕食多种猎物。不同的猎物质量显著影响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活力。为评价取食不同猎物对六斑月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研究了六斑月瓢虫取食烟粉虱、豆蚜和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取食烟粉虱的世代发育历期最长、存活率、雌虫寿命和繁殖力最低,分别为(26.15±0.42)d、(52.95±1.98)%、(53.73±2.17)d和(157.67±16.79)粒/雌;而取食玉米蚜的世代发育历期最短、存活率、雌虫寿命和繁殖力最高,分别为(16.40±0.49)d、(77.93±0.76)%、(68.33±4.31)d和(798.77±44.29)粒/雌;取食豆蚜时的各生物学参数介于两者之间。种群生命表参数也反映了类似的结果,取食烟粉虱的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_m)和周限增长率(λ)最低分别为71.216、0.092和1.094,世代平均历期(T)最长为47.377d;取食玉米蚜的R_0、r_m和λ最高分别为290.281、0.131和1.143,T最短为42.428d。总体来看,相对于烟粉虱而言,蚜虫更适合六斑月瓢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且玉米蚜优于豆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斑月瓢虫 烟粉虱 豆蚜 玉米蚜 生长发育 繁殖
下载PDF
大草蛉幼虫捕食豆大蓟马和豆蚜的功能反应及生长发育 被引量:38
9
作者 唐良德 王晓双 +3 位作者 赵海燕 付步礼 邱海燕 刘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5,共7页
为了探讨大草蛉幼虫对2种豆科作物害虫的控害潜能和猎物适应性,室内研究了大草蛉幼虫对豆大蓟马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以及两种猎物对大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草蛉2、3龄幼虫对豆大蓟马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 为了探讨大草蛉幼虫对2种豆科作物害虫的控害潜能和猎物适应性,室内研究了大草蛉幼虫对豆大蓟马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以及两种猎物对大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草蛉2、3龄幼虫对豆大蓟马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大草蛉2龄幼虫对豆大蓟马2龄若虫和豆蚜成虫以及大草蛉3龄幼虫对豆大蓟马成虫、2龄若虫和豆蚜成虫的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55.56、416.67头和588.24、1250.00、909.09头。搜寻效应结果表明,大草蛉2和3龄幼虫对豆大蓟马2龄若虫的搜寻效应均大于豆蚜。大草蛉取食豆蚜和豆大蓟马的未成熟期发育历期(1龄至成虫)分别为18.01和19.89 d,存活率分别为96.67%和93.33%,表明豆蚜和豆大蓟马均是适宜大草蛉生长发育的天然猎物。综合分析捕食功能和生长发育各参数,表明大草蛉对豆大蓟马和豆蚜均具有良好的控害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草蛉 豆大蓟马 豆蚜 功能反应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不同猎物饲喂对南方小花蝽捕食量和喜好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昌容 郅军锐 莫利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28-2733,共6页
为探讨南方小花蝽对不同猎物的捕食喜好性,室内用西花蓟马、蚕豆蚜、二斑叶螨、混合饲料(同时饲喂3种猎物)分别饲喂南方小花蝽驯化两代,研究了4种饲喂处理的南方小花蝽初孵若虫、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西花蓟马、蚕豆蚜和二斑叶螨的捕食量... 为探讨南方小花蝽对不同猎物的捕食喜好性,室内用西花蓟马、蚕豆蚜、二斑叶螨、混合饲料(同时饲喂3种猎物)分别饲喂南方小花蝽驯化两代,研究了4种饲喂处理的南方小花蝽初孵若虫、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西花蓟马、蚕豆蚜和二斑叶螨的捕食量和喜好性。结果显示不同猎物饲喂处理驯化的南方小花蝽1龄若虫对同一种猎物的捕食量和喜好性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某种猎物的捕食量因前期取食的猎物种类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均表现出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正喜好性。蚕豆蚜饲喂处理的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蚕豆蚜表现出正喜好性,除二斑叶螨饲喂处理外其余3种处理的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均表现出对二斑叶螨的负喜好性。以上结果表明4种饲喂驯化处理的南方小花蝽1龄若虫的喜好性不受前期取食猎物的影响,但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前期取食过的猎物的喜好性增强,存在一定的学习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花蝽 西花蓟马 蚕豆蚜 二斑叶螨 捕食量 捕食喜好性
下载PDF
茶足柄瘤蚜茧蜂对苜蓿蚜的寄生功能反应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爱萍 黄海广 +3 位作者 徐林波 高书晶 张玉慧 康爱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4,共6页
在室内(25±1℃,L:D=16:8光周期,RH=40%~60%)条件下,研究了茶足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testaceipes(Cresson)对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Koch)若蚜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苜蓿蚜的龄期对茶足柄瘤蚜茧蜂的寄生作用有很大影响,用... 在室内(25±1℃,L:D=16:8光周期,RH=40%~60%)条件下,研究了茶足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testaceipes(Cresson)对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Koch)若蚜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苜蓿蚜的龄期对茶足柄瘤蚜茧蜂的寄生作用有很大影响,用功能反应HollingⅡ模型模拟,其模拟方程为Na=1.118 N/(1+0.0184 N)。通过该方程可明确单头雌成蜂在24 h内最多寄生60.60头苜蓿蚜,其寄生1头苜蓿蚜所需时间为0.396 h。在5个温度梯度下,茶足柄瘤蚜茧蜂对苜蓿蚜的寄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但不同温度下的功能反应参数有明显的差异。此外茶足柄瘤蚜茧蜂自身密度对寄生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其干扰作用通过Hassell-Varley模型拟合,方程为a=0.0621P-0.3062,表明茶足柄瘤蚜茧蜂雌蜂的发现域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寄生蜂雌蜂个体间的相互干扰效应降低了寄生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蚜 茶足柄瘤蚜茧蜂 功能反应
下载PDF
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豆蚜生长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昌燕 万正煌 +3 位作者 焦春海 李莉 刘良军 陈宏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3期89-91,共3页
为了解吡虫啉不同亚致死剂量对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试验种群参数的影响,阐明豆蚜发育及繁殖与亚致死剂量的关系。在(25±1)℃,光周期L∶D=16 h∶8 h,相对湿度(RH)70%~80%条件下,采用带叶浸虫法确定吡虫啉的亚致死剂量,通... 为了解吡虫啉不同亚致死剂量对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试验种群参数的影响,阐明豆蚜发育及繁殖与亚致死剂量的关系。在(25±1)℃,光周期L∶D=16 h∶8 h,相对湿度(RH)70%~80%条件下,采用带叶浸虫法确定吡虫啉的亚致死剂量,通过叶碟饲养,记录其发育历期、产蚜量和寿命。结果表明,豆蚜经处理后,平均寿命表现为LC_(30)处理后显著短于对照,而LC_(20)和LC_(10)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平均产蚜量表现为LC_(30)处理后显著低于对照组。LC_(10)、LC_(20)、LC_(30)处理豆蚜后,F_1代若虫和成虫期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若蚜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吡虫啉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豆蚜后,对其寿命和繁殖力均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 吡虫啉 亚致死效应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温度对3种蚜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43
13
作者 宫亚军 石宝才 +2 位作者 路虹 张胜利 魏蕾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6-98,共3页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豆蚜、豌豆蚜、豌豆修尾蚜3种蚜虫发育历期、产仔量、寿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豆蚜发育起点为(6.05±1.44)℃,有效积温为(106.63±9.19)日度;豌豆蚜发育起点为(5.69±1.72...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豆蚜、豌豆蚜、豌豆修尾蚜3种蚜虫发育历期、产仔量、寿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豆蚜发育起点为(6.05±1.44)℃,有效积温为(106.63±9.19)日度;豌豆蚜发育起点为(5.69±1.72)℃,有效积温(113.01±2.98)日度;豌豆修尾蚜发育起点为(4.02±2.22)℃,有效积温为(131.45±29.84)日度,3种蚜虫最适发育温度为19~23℃,在19℃时产仔量最多,其中以豌豆蚜的繁殖能力最强,达69.5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蚜 豌豆蚜 豌豆修尾蚜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繁殖力
下载PDF
两种猎物饲养对东亚小花蝽捕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文静 张安盛 +5 位作者 门兴元 周仙红 李丽莉 张思聪 于毅 徐洪富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2-307,共6页
本文研究了用两种猎物(豆蚜Aphis craccivora、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饲养后的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成虫对单一猎物的捕食作用及对混合猎物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用不同猎物饲养后的东亚小花蝽成虫对单一猎物的捕食量都... 本文研究了用两种猎物(豆蚜Aphis craccivora、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饲养后的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成虫对单一猎物的捕食作用及对混合猎物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用不同猎物饲养后的东亚小花蝽成虫对单一猎物的捕食量都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东亚小花蝽对饲料的选择性研究发现:猎物密度设置为5、10、15、20、25、30头.皿-1,用西花蓟马饲养3代的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和豆蚜的捕食量分别是4.80、8.80、11.40、16.00、20.20、20.60头和3.00、4.60、6.40、10.20、15.80、16.20头,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倾向于选择西花蓟马;用豆蚜饲养3代的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和豆蚜的捕食量分别是4.00、5.80、8.00、11.80、14.80、16.20头和4.80、6.80、12.00、15.20、18.80、19.20头,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倾向于选择豆蚜。本结果说明东亚小花蝽对长期取食的猎物已产生了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西花蓟马 豆蚜 捕食作用
下载PDF
蚕豆叶片几丁质酶活性的蚜虫诱导──植物生理应激反应的趋同性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海波 陶芸 金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8-71,共4页
在蚜虫和蚕豆构成的种群作用系统中,证实蚜虫的取食危害能诱导植物几丁质酶活性的增加,并且诱导反应的强度与昆虫危害程度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诱导效应能在植物体内传导,诱导反应随时间呈动态变化.综合目前几丁质酶的诱导研究,认... 在蚜虫和蚕豆构成的种群作用系统中,证实蚜虫的取食危害能诱导植物几丁质酶活性的增加,并且诱导反应的强度与昆虫危害程度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诱导效应能在植物体内传导,诱导反应随时间呈动态变化.综合目前几丁质酶的诱导研究,认为几丁质酶不是特异性的抗性蛋白,而是应激反应的伴随产物,并提出在逆境条件下植物的应激反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蚜 蚕豆 几丁质酶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六斑月瓢虫捕食不同猎物的功能反应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唐良德 李飞 +1 位作者 吴建辉 任顺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207,共6页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雌、雄成虫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豆蚜Aphis craccivora和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成虫对3种猎物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雌、雄成虫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豆蚜Aphis craccivora和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成虫对3种猎物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经χ2检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差异不显著。捕食功能反应参数反映六斑月瓢虫雌、雄成虫对烟粉虱、玉米蚜和豆蚜的捕食量差异显著,其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86.21、217.39、303.03头和60.98、151.52、153.85头。六斑月瓢虫雌、雄成虫的搜寻效应均随猎物的密度增加而降低,且以取食豆蚜和玉米蚜的搜寻效应大于烟粉虱。六斑月瓢虫成虫对3种猎物的控制能力大小依次为豆蚜>玉米蚜>烟粉虱,且雌成虫大于雄成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斑月瓢虫 烟粉虱 豆蚜 玉米蚜 功能反应
下载PDF
豆蚜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文礼章 陈永年 潘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6-31,共6页
应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20个实验种群生命表,列出了20种不同温、湿度、光周期组合下豆蚜种群生命表的重要参数(净增殖率R_0,平均世代周期T,内禀增长率r_m)及其与温、湿、光周期关系的二次回归模型。温度... 应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20个实验种群生命表,列出了20种不同温、湿度、光周期组合下豆蚜种群生命表的重要参数(净增殖率R_0,平均世代周期T,内禀增长率r_m)及其与温、湿、光周期关系的二次回归模型。温度,湿度,光周期对R_0,T,r_m影响的相对大小各依次为72.78(温),7.38(湿),19.84(光)%;79.13,10.95,9.92%;85.48,14.52%(光周期对r_m的影响不显著)。使r_m最大的温、湿度组合为25℃温度和72%相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蚜 生命表参数
下载PDF
药剂与生物防治协调控制甘草萤叶甲和甘草蚜虫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治科 钱锋利 +2 位作者 张蓉 南宁丽 杨彩霞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8-281,共4页
为了很好地控制甘草多发性害虫,针对甘草主要害虫甘草萤叶甲(Diorhbda tarsalis)和甘草蚜虫(Aphiscraccivora),采用不同时期施药和释放天敌,确定最佳防治时期及防治指标.结果表明,5月中旬,甘草萤叶甲虫口基数达到4头/株时为防治关... 为了很好地控制甘草多发性害虫,针对甘草主要害虫甘草萤叶甲(Diorhbda tarsalis)和甘草蚜虫(Aphiscraccivora),采用不同时期施药和释放天敌,确定最佳防治时期及防治指标.结果表明,5月中旬,甘草萤叶甲虫口基数达到4头/株时为防治关键时期,采用苦参碱(8.33μg/mL)进行控制,药后21 d防效可达93.91%,很好地压低了越冬成虫虫口基数;5月下旬,甘草蚜虫开始发生,虫口基数为50~80头/株时释放天敌(3头/m2),此时对甘草蚜虫的控制效果最好,可达80%以上.研究对甘草萤叶甲和甘草蚜虫起到了很好的协调控制作用,为建立甘草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萤叶甲 甘草蚜虫 协调控制
下载PDF
海南豇豆蚜对敌敌畏、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青 卢芙萍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79-181,共3页
为了解海南豇豆蚜对敌敌畏、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抗药性状况,就海南省崖城、金江、通什和两院地区豇豆上的豇豆蚜对敌敌畏、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敏感性进行了初步调查与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豇豆蚜对... 为了解海南豇豆蚜对敌敌畏、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抗药性状况,就海南省崖城、金江、通什和两院地区豇豆上的豇豆蚜对敌敌畏、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敏感性进行了初步调查与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豇豆蚜对敌敌畏、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崖城和金江两地区豇豆蚜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氰戊菊酯和敌敌畏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药性。以两院地区豇豆蚜作为敏感品系,崖城和金江两地区豇豆蚜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氰戊菊酯、DDV的LC50抗性比值分别为21.86倍、22.78倍、17.88倍、13.49倍和10.91倍、12.59倍、11.47倍和13.49倍。通什地区的豇豆蚜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氰戊菊酯和DDV的抗性也有一定的提高,与两院种群LC50抗性比值分别为1.58倍、12.27倍、4.45倍和2.28倍。而且崖城、金江和通什地区豇豆蚜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氰戊菊酯和DDV抗性种群的异质性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豇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 三氟氯氰菊酯 敌敌畏 辛硫磷 氰戊菊酯 敏感性
下载PDF
四种猎物对南方小花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昌容 郅军锐 莫利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646-5652,共7页
南方小花蝽是多种猎物的天敌,为评价西花蓟马、二斑叶螨、蚕豆蚜和腐食酪螨饲养南方小花蝽的效果,研究了南方小花蝽取食四种猎物时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取食腐食酪螨时若虫只能发育到5龄,4龄若虫累计存活率仅为6.8... 南方小花蝽是多种猎物的天敌,为评价西花蓟马、二斑叶螨、蚕豆蚜和腐食酪螨饲养南方小花蝽的效果,研究了南方小花蝽取食四种猎物时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取食腐食酪螨时若虫只能发育到5龄,4龄若虫累计存活率仅为6.8%。其它3种猎物均可使南方小花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其中南方小花蝽取食西花蓟马时生长发育时间最短,繁殖率最高;取食二斑叶螨时生长发育时间最长,繁殖率最低。取食西花蓟马的南方小花蝽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猎物。用3种猎物连续饲养南方小花蝽两代,以蚕豆蚜和二斑叶螨为猎物时南方小花蝽的未成熟期、成虫的寿命、繁殖情况和生命参数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都有所不同,但以西花蓟马为食料时南方小花蝽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在供试猎物中西花蓟马对南方小花蝽实验种群的增长最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花蝽 西花蓟马 蚕豆蚜 二斑叶螨 腐食酪螨 生长发育 繁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