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QRS波群间期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海
任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7期632-635,共4页
目的观察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QRS波群间期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间隔部起搏双腔起搏器植入的50例患者作为A组,从我院既往行心尖部起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中选择性别、年龄、病情等与...
目的观察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QRS波群间期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间隔部起搏双腔起搏器植入的50例患者作为A组,从我院既往行心尖部起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中选择性别、年龄、病情等与之匹配的100例患者作为B组,采用1:2配对研究,分析两种起搏位点对QRS波群的影响,并比较两组随访1年时的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BNP的变化。结果A、B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构成、起搏器类型、基础QRS波宽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别。术后A组的QRS波宽度明显比B组短[(150.93±20.71)ms比(182.22±18.00)ms,P〈0.05];术前A、B两组的CO、SV、EF、LVEDD及BNP无明显差别,而随访1年时A组的CO、SV、EF明显高于B组[CO(3.63±0.09)L/min比(3.13±0.07)L/min,SV(68.83±3.99)ml比(60.65±3.53)ml,EF(60.57±3.28)%比(53.50±3.79)%],而A组的BNP水平及LVEDD明显低于B组[BNP(56.13±18.36)pg/ml比(77.02±16.15)pg/ml,LVEDD(43.68±5.17)mm比(46.13±3.0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QRS波时限明显低于心尖部起搏组,并且间隔部起搏可获得更好的血流动力学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起搏器
间隔部起搏
心尖部起搏
qrs
波时限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右室起搏电极参数随诊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又平
朱中生
徐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1期1324-1326,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电极参数和心功能的变化趋势,选择更为有利的起搏方式。方法选取心尖部起搏21例和间隔部起搏21例,术时、12个月、24个月随诊,分别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
目的通过比较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电极参数和心功能的变化趋势,选择更为有利的起搏方式。方法选取心尖部起搏21例和间隔部起搏21例,术时、12个月、24个月随诊,分别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起搏心电图测量Ⅱ导联QRS波时限、抽血查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起搏器程控仪记录阈值、阻抗、R波感知进行比较。结果间隔部组比心尖部组QRS时限和电极阻抗小,随起搏时间延长QRS时限、NT-proBNP、LVEDD增加、LVEF(%)下降,心尖部组表现较为明显。结论间隔部起搏QRS波较窄,LVEF(%)下降缓慢、LVEDD(mm)和NT-proBNP(pg/m1)升高缓慢,与心尖部起搏比较,心室同步性好、可延缓心功能减退,是右室起搏较好的选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尖部起搏
间隔部起搏
qrs
波时限
心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优化策略研究
3
作者
李佳霖
李常青
+7 位作者
许国卿
焉晓蕾
刘荣
徐白鸽
高阳
于海波
张权宇
梁延春
《临床军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比较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与传统双心室起搏(BV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CRT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接受传统BVP的56例患者纳入传统BVP组;将自2020年10月至2023年3...
目的比较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与传统双心室起搏(BV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CRT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接受传统BVP的56例患者纳入传统BVP组;将自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应用CRT优化策略的79例患者纳入优化策略组。CRT优化策略为以起搏QRS波时限<130 ms为目标,依次尝试希氏束起搏(HBP)、左束支起搏(LBBP)、传统BVP及双侧间隔起搏联合冠状静脉起搏(BSP-CRT)。记录优化策略组患者方法学应用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改善心脏电学不同步效果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优化策略组79例患者中,56例(70.9%)采用了成功的传导束起搏进行CRT(11例为HBP,45例为LBBP),6例(7.6%)在HBP和LBBP失败后采用传统BVP纠正心脏电学不同步效果满意(QRS波时限<130 ms),17例(21.5%)因传统BVP的QRS波时限≥130 ms而尝试采用BSP-CRT。两组患者术后QRS波时限均较术前缩窄(P<0.05);优化策略组患者术后QRS波时限小于传统BVP组(P<0.05),QRS缩窄程度大于传统BVP组(P<0.05)。优化策略组患者术后QRS波时限<130 ms比例高于传统BVP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术前改善(P<0.05);优化策略组患者术后6个月LVEF高于传统BVP组(P<0.05),LVEF改善程度大于传统BVP组(P<0.05)。优化策略组对CRT的反应率和超反应率均高于传统BVP组(P<0.05)。结论以起搏QRS波时限<130 ms为目标,依次尝试HBP、LBBP、传统BVP及BSP-CRT的CRT优化策略在临床治疗效果上优于传统B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双心室起搏
室间隔
双侧间隔起搏
qrs
波时限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QRS波群间期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海
任勇
机构
襄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二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7期632-635,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QRS波群间期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间隔部起搏双腔起搏器植入的50例患者作为A组,从我院既往行心尖部起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中选择性别、年龄、病情等与之匹配的100例患者作为B组,采用1:2配对研究,分析两种起搏位点对QRS波群的影响,并比较两组随访1年时的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BNP的变化。结果A、B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构成、起搏器类型、基础QRS波宽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别。术后A组的QRS波宽度明显比B组短[(150.93±20.71)ms比(182.22±18.00)ms,P〈0.05];术前A、B两组的CO、SV、EF、LVEDD及BNP无明显差别,而随访1年时A组的CO、SV、EF明显高于B组[CO(3.63±0.09)L/min比(3.13±0.07)L/min,SV(68.83±3.99)ml比(60.65±3.53)ml,EF(60.57±3.28)%比(53.50±3.79)%],而A组的BNP水平及LVEDD明显低于B组[BNP(56.13±18.36)pg/ml比(77.02±16.15)pg/ml,LVEDD(43.68±5.17)mm比(46.13±3.0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QRS波时限明显低于心尖部起搏组,并且间隔部起搏可获得更好的血流动力学预后。
关键词
双腔起搏器
间隔部起搏
心尖部起搏
qrs
波时限
血流动力学
Keywords
Dual-chamber pacemaker
septal
pacing
apical
pacing
qrs
wave
duration
Hemodynamics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右室起搏电极参数随诊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又平
朱中生
徐伟
机构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1期1324-1326,共3页
文摘
目的通过比较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电极参数和心功能的变化趋势,选择更为有利的起搏方式。方法选取心尖部起搏21例和间隔部起搏21例,术时、12个月、24个月随诊,分别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起搏心电图测量Ⅱ导联QRS波时限、抽血查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起搏器程控仪记录阈值、阻抗、R波感知进行比较。结果间隔部组比心尖部组QRS时限和电极阻抗小,随起搏时间延长QRS时限、NT-proBNP、LVEDD增加、LVEF(%)下降,心尖部组表现较为明显。结论间隔部起搏QRS波较窄,LVEF(%)下降缓慢、LVEDD(mm)和NT-proBNP(pg/m1)升高缓慢,与心尖部起搏比较,心室同步性好、可延缓心功能减退,是右室起搏较好的选择部位。
关键词
心尖部起搏
间隔部起搏
qrs
波时限
心功能
Keywords
apical pacing septal pacing qrs wave duration cardiac fianction
分类号
R541.7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优化策略研究
3
作者
李佳霖
李常青
许国卿
焉晓蕾
刘荣
徐白鸽
高阳
于海波
张权宇
梁延春
机构
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临床军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1211-12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071116)。
文摘
目的比较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与传统双心室起搏(BV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CRT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接受传统BVP的56例患者纳入传统BVP组;将自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应用CRT优化策略的79例患者纳入优化策略组。CRT优化策略为以起搏QRS波时限<130 ms为目标,依次尝试希氏束起搏(HBP)、左束支起搏(LBBP)、传统BVP及双侧间隔起搏联合冠状静脉起搏(BSP-CRT)。记录优化策略组患者方法学应用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改善心脏电学不同步效果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优化策略组79例患者中,56例(70.9%)采用了成功的传导束起搏进行CRT(11例为HBP,45例为LBBP),6例(7.6%)在HBP和LBBP失败后采用传统BVP纠正心脏电学不同步效果满意(QRS波时限<130 ms),17例(21.5%)因传统BVP的QRS波时限≥130 ms而尝试采用BSP-CRT。两组患者术后QRS波时限均较术前缩窄(P<0.05);优化策略组患者术后QRS波时限小于传统BVP组(P<0.05),QRS缩窄程度大于传统BVP组(P<0.05)。优化策略组患者术后QRS波时限<130 ms比例高于传统BVP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术前改善(P<0.05);优化策略组患者术后6个月LVEF高于传统BVP组(P<0.05),LVEF改善程度大于传统BVP组(P<0.05)。优化策略组对CRT的反应率和超反应率均高于传统BVP组(P<0.05)。结论以起搏QRS波时限<130 ms为目标,依次尝试HBP、LBBP、传统BVP及BSP-CRT的CRT优化策略在临床治疗效果上优于传统BVP。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双心室起搏
室间隔
双侧间隔起搏
qrs
波时限
心力衰竭
Keywords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Biventricular
pacing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Bilateral
septal
pacing
qrs
wave
duration
Heart failure
分类号
R541.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QRS波群间期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研究
刘海
任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右室起搏电极参数随诊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王又平
朱中生
徐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优化策略研究
李佳霖
李常青
许国卿
焉晓蕾
刘荣
徐白鸽
高阳
于海波
张权宇
梁延春
《临床军医杂志》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