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tochondrial membrane stabilization by 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 in murine aplastic anemia
1
作者 Ping Zhong Xing Cui 《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 2019年第3期151-157,共7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stabilization by 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 (ASP) in murine aplastic anemia (AA).ICR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AA and ASP-treated gr...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stabilization by 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 (ASP) in murine aplastic anemia (AA).ICR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AA and ASP-treated groups. The AA group mice were treated with 60Coγand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s of cyclophosphamide and chloramphenicol. The control animals were treated with lead shielding irradiation and saline injection. The treated AA mice were fed with ASP for 2 wk. Mitochondrial ultrastructure of the bone marrow was observ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he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of bone marrow-nucleated cells (BMNC)was examin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The Cox and MDH contents of the medium were also studied in the three groups.The mitochondrial number and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of BMNC in the bone marrow decreased in the AA group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but improved in the ASP-treated group as compared to the AA group. Complete mitochondrial cleavage in the ASP-trea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layed (P<0.05) as compared to the AA group. We conclude that ASP might improv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stabilization, and suppress the downregulation of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and apoptosis of BMNC in 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lastic anemia 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 MITOCHONDRIA membrane potential ICR mice
下载PDF
Effects of Zaizhang-Ⅰ,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n Immunologically Mediated Aplastic Anemia in Mice
2
作者 周剑锋 何美冬 +6 位作者 李鸣真 杨炜 唐锦治 沈关心 朱慧芬 邵静芳 杨敬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1994年第3期188-192,共5页
Immunologically mediated aplastic anemia in mice were used as animal models to study th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Zaizhang-Ⅰin term of the changes of two pathogenetic aspects in aplastic mice,namely the defciency of he... Immunologically mediated aplastic anemia in mice were used as animal models to study th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Zaizhang-Ⅰin term of the changes of two pathogenetic aspects in aplastic mice,namely the defciency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and the disturbance of immunology.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in aplastic mice, after treatment by Zaizhang-Ⅰ,the loss of mature hematopoietice cells (WBC, RBC, Plt) were reduced, and marrow cellular cytosis,and their clinical findings were improved, indicating a partial remission. The present data show that its curative mechanism lies in the action of promoting the recovery of colony forming unit-spleen (CFU-S) and reversing immunologically-induced plasma colony forming unit granulocyte/macrophage (CFU-GM ) inhibitory activity. Natural killer cells activity (Nka) and interleukin-2 tumor necrosis factors (TNF) were also examin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by which Zaizhang-Ⅰreverse plasma hematopoiet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lastic anemia mice model Zhaizhang-Ⅰ plasma hematopoietic inhibitory activity
下载PDF
An investigation of long-term outcome of rabbit anti-thymocyte globulin and cyclosporine therapy for pediatric severe aplastic anemia
3
作者 Lixian Chang Mingchen Yan +15 位作者 Jingliao Zhang Binghang Liu Li Zhang Ye Guo Jing Sun Yang Wan Meihui Yi Yang Lan Yuli Cai Yuanyuan Ren Haihui Zheng Aoli Zhang Zhenyu Li Jian Wang Yingrui Li Xiaofan Zhu 《Blood Science》 2023年第3期180-186,共7页
Children with 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face heterogeneous prognoses after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IST).There are few models that can predict the long-term outcomes of IST for these patients.The objective of this p... Children with 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face heterogeneous prognoses after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IST).There are few models that can predict the long-term outcomes of IST for these patients.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 more effective prediction model for SAA prognosis based on clinical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from 203 children with newly diagnosed SAA.In the early stage,a novel model for long-term outcomes of SAA patients with IST was developed using machine-learning techniques.Among the indicators related to long-term efficacy,white blood cell count,lymphocyte count,absolute reticulocyte count,lymphocyte ratio in bone-marrow smears,C-reactive protein,and the level of IL-6,IL-8 and vitamin B12 in the early stage a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long-term efficacy(P<.05).Taken together,we analyzed the long-term outcomes of rabbit antithymocyte globulin and cyclosporine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SAA through machine-learning techniques,which may shorten the observation period of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reduce treatment costs and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thymocyte globulin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Machine learning Predictive model Severe aplastic anemia
原文传递
Effect of Ligustrazine on CD_(34) Antigen Expression of Bone MarrowCells in Immune-Induced Aplastic Anemia Mice
4
作者 舒砚君 孙汉英 +3 位作者 董凌莉 徐慧珍 路武 刘文励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1998年第2期148-148,共1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igustrazine on CD34 antigen expression of bone marrow cells in immune-induced aplastic anemia(AA)mice.Methods:The model of immune aplastic anemia mice was in duced by means of 6.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igustrazine on CD34 antigen expression of bone marrow cells in immune-induced aplastic anemia(AA)mice.Methods:The model of immune aplastic anemia mice was in duced by means of 6.0GY60γ-rayirr adi at ion and lym phocyte infusion through tail vein.Immuneinduce dAA mice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thenormal group,the AA control group and the ligustrazine group.Miceof the ligustrazine group were fed by 4 mg of ligustrazine in jecti on twicea day bygastro gavage.On the 10 thday,CD34 an tigen expression intensity of bone marrow cell membrane was measured by flowcy tometer an alysis system.Results:CD34 antigen expressionin tensity of ligustrazine group was 77.6±6.5,with no statistic difference from that in normal group(80.0±2.6),while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muchhigher(68.6±4.5,P<0.05).Conclusion:Ligustrazine could promote proliferation of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of AA mice through in fluencing on bone marrowmicro-environment so as to increase the CD34antigen expression of bone marrow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ect of Ligustrazine on CD Cells in Immune-Induced aplastic anemia mice Antigen Expression of Bone Marrow
原文传递
补脾肾与补气血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预测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5
作者 高琰 丁宇斌 +7 位作者 王文儒 李芮 蒋佩珍 王金环 徐瑞荣 杨淑莲 王涛 唐旭东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目的]探究补脾肾与补气血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疗效相关的临床预测因素,并构建一个可以预测补脾肾与补气血为主治疗AA有效的列线图。[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全国19家医院的585例补脾肾与补气血... [目的]探究补脾肾与补气血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疗效相关的临床预测因素,并构建一个可以预测补脾肾与补气血为主治疗AA有效的列线图。[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全国19家医院的585例补脾肾与补气血为主治疗A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并进行回顾性观察研究,本研究最终纳入243例患者,根据患者短期治疗是否有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单因素分析探究AA补脾肾与补气血为主治疗有效的临床预测因素,采取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临床预测因素,利用R语言制作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建立动态列线图。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进行内部验证,C指数、校正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析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DCA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5个预测因素:病程、AA分型、BMI≥25、中医治疗方案和输血依赖,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由以上5个变量组成。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C指数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均为0.754(95%CI:0.677~0.830);校正曲线及拟合优度检验(χ2=3.525,P=0.897)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为32%~94%时,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值。[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具备良好的预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6
作者 许秋玲 宁俊博 +4 位作者 罗佳棋 潘宇文 林希 迟作华 孙艳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43-148,共6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起攻击,导致细胞破坏、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显著降低。因此建立与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似的动物模型对研究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起攻击,导致细胞破坏、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显著降低。因此建立与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似的动物模型对研究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几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银屑病,以期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银屑病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补髓生血丸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造血功能及骨髓VEGF、TPO、VCAM-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邓梦云 杨丽娟 +4 位作者 李莉 童小慧 刘红娟 杜秉乾 王桐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 观察补髓生血丸(熟地黄、鹿角胶、黄芪、当归等)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的防治作用,并从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角度分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再造生血片,2.70 g·kg^(-1))及... 目的 观察补髓生血丸(熟地黄、鹿角胶、黄芪、当归等)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的防治作用,并从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角度分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再造生血片,2.70 g·kg^(-1))及补髓生血丸低、中、高剂量组(2.25,4.50,9.00 g·kg^(-1)),每组15只。采用白消安(10 mg·kg^(-1))及环磷酰胺(20 mg·kg^(-1))交替腹腔注射给药12 d,制备AA小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0 d。检测小鼠外周血象;采用瑞士-姬姆萨染色法观察小鼠骨髓涂片;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HE染色法观察骨髓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及骨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生成素(TPO)、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的水平。结果 各组间的血清及骨髓TPO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和血小板(PL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血清及骨髓中VCAM-1含量明显下降(P<0.05),血清中VEGF含量明显下降(P<0.05);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骨髓脂肪化明显,出现较大和特大的脂滴空泡,骨髓象损伤评分显著升高(P<0.01);小鼠骨髓腔明显空虚,造血细胞被大量的脂肪细胞代替,造血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淤血、出血和间质水肿等现象显著,巨核细胞未见,骨髓病理损伤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的RBC、HG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补髓生血丸高剂量组小鼠的WBC、PLT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给药组小鼠的血清及骨髓中VCAM-1含量均明显上升(P<0.05,P<0.01),补髓生血丸高剂量组小鼠血清VEGF含量明显上升(P<0.05);各给药组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显著上升(P<0.01),骨髓增生活跃,有核细胞密布,脂滴明显减少、变小,补髓生血丸中、高剂量组小鼠的骨髓象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各给药组小鼠骨髓可见有核细胞、巨核细胞逐渐增多,淤血、出血减轻,脂肪细胞减少,补髓生血丸中、高剂量组小鼠骨髓病理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补髓生血丸能够改善AA小鼠的造血功能,可能与提高VCAM-1、VEGF水平,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髓生血丸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生成素 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 造血微环境 小鼠
下载PDF
基于凝血指标、血栓弹力图构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及其验证 被引量:4
8
作者 陆国健 吴文强 +2 位作者 廖阳东 王晓刚 陆春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673-680,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最佳评估工具,以便及时准确制定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3家医... 目的:探讨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最佳评估工具,以便及时准确制定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3家医院388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人群(n=271)和验证人群(n=117),统计输血不良反应、人口学特征、凝血指标、血栓弹力图,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构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区分度,校准曲线分析模型准确度,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价模型有效性。结果:(1)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2%(35/388);(2)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输血史、过敏史、血小板储存时间、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最终强度(MA)是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P<0.05);(3)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建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列线图预测模型,在建模人群和验证人群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4、0.914,与实际观察结果之间有很好相关性,且净获益率较好;(4)依据模型中位评分(4分)将建模人群和验证人群分为高危人群(≥4分)和低危人群(<4分),高危人群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17.39%)高于低危人群(4.97%,P<0.05)。结论:基于输血史、过敏史、血小板储存时间、FIB、APTT、PT、MA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帮助医护人员实现风险预警前移,采取个体化精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输血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病友支持模式配合协作化的健康管理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负面情绪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萍 江瑞 周丽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314-1319,共6页
目的:研究病友支持模式配合协作化的健康管理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AA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协作化的健康管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病友支持模式... 目的:研究病友支持模式配合协作化的健康管理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AA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协作化的健康管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病友支持模式护理。比较2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负面情绪、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2组病人的治愈率、缓解率、明显进步率以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护理后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以及偏执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以及偏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护理后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知识以及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病人护理后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知识以及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对照组病人一般健康状况、精力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病人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病友支持模式配合协作化的健康管理有利于缓解AA病人的负面情绪,提高其自护能力,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友支持模式 协作化健康管理 护理
下载PDF
川芎嗪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细胞CD_(34)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0
10
作者 舒砚君 孙汉英 +3 位作者 董凌莉 徐慧珍 路武 刘文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7-108,共2页
探讨川芎嗪对免疫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细胞CD_(34)抗原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 6.0Gy~^(60)Coγ-射线照射和尾静脉输注淋巴细胞造成小鼠再障。分为正常组、再障组(对照组... 探讨川芎嗪对免疫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细胞CD_(34)抗原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 6.0Gy~^(60)Coγ-射线照射和尾静脉输注淋巴细胞造成小鼠再障。分为正常组、再障组(对照组)、川芎嗪组,除正常组外均胃饲川芎嗪注射液 4mg/次,1天 2次,第 10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骨髓细胞膜上 CD_(34)抗原表达量。结果:川芎嗪 CD_(34)抗原表达量的荧光强度(77.6±6.5)明显高于再障组(68.6±4.5,P<0.05),与正常组(80.0±2.6)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川芎嗪通过影响骨髓微环境促进免疫再障小鼠的造血干、祖细胞增生,增加CD_(34)抗原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再生障碍性贫血 CD34抗原
下载PDF
免疫介导小鼠再障模型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忻 汪明春 +3 位作者 廖继东 林晨 马秀君 江振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6-717,共2页
目的 :探讨建立免疫介导小鼠再障模型中的最适照射剂量。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的 [60 Co γ]射线对BALB/c小鼠进行全身照射 ,并输入DBA/2小鼠的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 ,于照射并输入细胞后第 14d处死实验小鼠观察股骨骨髓增生程度及病理改... 目的 :探讨建立免疫介导小鼠再障模型中的最适照射剂量。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的 [60 Co γ]射线对BALB/c小鼠进行全身照射 ,并输入DBA/2小鼠的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 ,于照射并输入细胞后第 14d处死实验小鼠观察股骨骨髓增生程度及病理改变 ,以确定诱导再障发生的情况。结果 :6 0Gy、5 5Gy和 5 0Gy各照射剂量再障诱导组的再障发生率分别为 85 7%、84 6 %和 2 2 2 %。各实验组小鼠第 14d存活率分别为 5 7 1%、10 0 %和10 0 %。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 ,5 5Gy的照射剂量对建立免疫介导小鼠再障模型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介导 小鼠 再障模型 再障性贫血 最适辐射剂量 存活率 动物模型 改进方法
下载PDF
人参二醇组皂苷提取物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郑智茵 尹利明 +4 位作者 庄海峰 成志 赵燕娜 余潇苓 高瑞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0-795,共6页
目的观察自行提取分离的中药新药人参二醇组皂苷提取物(PDS-C)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促进造血和调节免疫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经亚致死量照射后输入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制成免疫介导型再障模型。实验分6组,正常小鼠、模型组、P... 目的观察自行提取分离的中药新药人参二醇组皂苷提取物(PDS-C)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促进造血和调节免疫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经亚致死量照射后输入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制成免疫介导型再障模型。实验分6组,正常小鼠、模型组、PDS-C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及环孢素阳性药物对照组,均灌胃给药15 d。检测外周血象、骨髓病理检查造血组织增生状况、脾脏T细胞亚群比例,及T细胞分化相关T-bet、GATA-3和FOXP3转录调控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DS-C治疗再障小鼠的疗效明显,中、高剂量组的外周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骨髓造血组织增生状况也明显优于模型组。PDS-C升高Th2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降低Th1细胞比例,并上调GATA-3和FOXP3蛋白及下调T-bet蛋白的表达。结论 PDS-C有效地促进造血,改善再障的骨髓抑制,加快造血功能恢复而升高外周血象;同时通过恢复再障小鼠失衡的Th1/Th2/Treg细胞比例而参与调节免疫,该文为PDS-C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二醇组皂苷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调节 T细胞亚群 小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益肾生血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造血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许勇钢 麻柔 +5 位作者 王洪蓓 王展翔 王洪志 周霭祥 廖军鲜 钟明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23-26,共4页
目的 探讨益肾生血片(YSSX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作用机理。方法 用马利兰造成小鼠AA模型,观察该药对AA模型小鼠造血细胞的作用。结果 显示益肾生血片对马利兰引起的造血损伤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CFUmix)、粒系祖细胞(CFU-GM)、... 目的 探讨益肾生血片(YSSX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作用机理。方法 用马利兰造成小鼠AA模型,观察该药对AA模型小鼠造血细胞的作用。结果 显示益肾生血片对马利兰引起的造血损伤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CFUmix)、粒系祖细胞(CFU-GM)、红系祖细胞(CFU-E)、有核细胞(MNC)计数、巨核细胞计数和外周血白细胞、血色素和血小板数量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 保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是益肾生血片治疗AA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生血片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细胞 模型小鼠
下载PDF
重组人γ-干扰素联合白消安诱导建立小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香 钟淑萍 +5 位作者 侯丽君 谢锋 李学刚 庞文正 徐景勃 何志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6期5868-5873,共6页
背景:建立理想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对探究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及筛选有效防治药物尤为重要。目的:应用注射用重组人γ-干扰素联合白消安建立小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方法:选择健康雌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再生障碍... 背景:建立理想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对探究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及筛选有效防治药物尤为重要。目的:应用注射用重组人γ-干扰素联合白消安建立小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方法:选择健康雌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造模组(n=50)和对照组(n=10)。再生障碍性贫血造模组予重组人γ-干扰素1×104 U/d腹腔注射,以白消安18 mg/(kg·d)灌胃,均连续用药7 d;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及腹腔注射。比较两组间一般情况、体质量及血细胞计数,并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造模组小鼠骨髓细胞形态学及骨髓活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与结论:给药第7天时,再生障碍性贫血造模组小鼠体质量、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髓细胞形态学及骨髓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再生障碍性贫血造模组小鼠骨髓增生极度减低,非造血细胞团相对易见,油滴明显增多,脂肪空泡明显。提示联合应用重组人γ-干扰素和白消安能成功建立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该造模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组织构建 再生障碍性贫血 修复重建 动物模型 重组人Γ-干扰素 白消安
下载PDF
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永明 黄韬 +1 位作者 薛志忠 黄振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9-62,共4页
用γ射线照射小鼠后输注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成功诱导出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其发生率96.67%,发生时间稳定,实验重复性好,推迟了死亡的时间,为开展再生障碍性贫血机制研究和观察药物作用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实验研究方法。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甘草酸对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任翠爱 张芬莲 +1 位作者 赵秀兰 张茂宏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寻求治疗免疫诱导再障的方法。方法:BALB/c小鼠7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实验组(64只)及正常对照组(8只)。实验组小鼠首先制造再障模型。将制模后小鼠再分...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寻求治疗免疫诱导再障的方法。方法:BALB/c小鼠7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实验组(64只)及正常对照组(8只)。实验组小鼠首先制造再障模型。将制模后小鼠再分为模型对照组(40只)及甘草酸组(24只)。将甘草酸组再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每天经灌胃分别给予10、20、30mg/(kg.d)甘草酸,连续14 d,于第15天脱臼处死小鼠,分别检测血象、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CFU-GM、BFU-E,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其余40只模型对照组小鼠每天经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并分别于第3、5、7、10、15天各处死一批次小鼠。8只正常对照组小鼠只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指标同上。结果:甘草酸组WBC、Hb、BMNC、CFU-GM、BFU-E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模型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凋亡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甘草酸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P<0.05,P<0.01),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甘草酸通过促进成熟淋巴细胞凋亡而有助于免疫诱导再障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甘草酸 细胞凋亡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环磷酰胺和甲苯合用复制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肖纯 黄越燕 +2 位作者 黄桂林 朱金华 李大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9,i001,共4页
目的 以环磷酰胺和甲苯联合应用的方法建立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 ,并进行病理学观察。方法 昆明种小鼠 ,于皮下注射环磷酰胺 (5 0mg kg ,隔天 1次 ,共 4次 )及甲苯吸入染毒 (浓度 30mg L ,每次 2h ,共 8d)。对照组以等量生理... 目的 以环磷酰胺和甲苯联合应用的方法建立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 ,并进行病理学观察。方法 昆明种小鼠 ,于皮下注射环磷酰胺 (5 0mg kg ,隔天 1次 ,共 4次 )及甲苯吸入染毒 (浓度 30mg L ,每次 2h ,共 8d)。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 ,不染毒。 10d ,观察血象、骨髓、脾脏及外周微循环等病理变化。结果 血象 :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象显示三系细胞均有显著降低 (P <0 0 1) ;病检 :骨髓增生显著低下 ,造血细胞含量减少 ,脂肪细胞明显增多 ;脾脏萎缩 ,脾小体变小或消失 ,部分小鼠有髓外造血灶 ;外周血微循环障碍等。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形态学表现。经 35d观察 ,病变持续存在 ,病变及表现与人的再障相似。对照组无上述改变。结论 环磷酰胺与甲苯合用复制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 ,方法简便 ,成功率高 ,有利于药物筛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再生障碍性贫血 环磷酰胺 合用 病理学观察 对照组 脾脏 三系 病变 病理变化
下载PDF
苯诱发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建立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任行洲 俞康 +6 位作者 王明山 杨开颜 陈锡文 杨嫆嫆 王宵霞 吴建波 胡旭东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 :通过探讨不同给苯剂量、苯作用时间的小鼠反应 ,筛选建立苯诱发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的方法。方法 :予雄性CD1小鼠每周三次皮下注射“苯 +玉米油”混合液 ,按给苯剂量不同分为四组 :B1组(0 .5ml/kg)、B2组 (1.0ml/kg)、B3组 (1.... 目的 :通过探讨不同给苯剂量、苯作用时间的小鼠反应 ,筛选建立苯诱发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的方法。方法 :予雄性CD1小鼠每周三次皮下注射“苯 +玉米油”混合液 ,按给苯剂量不同分为四组 :B1组(0 .5ml/kg)、B2组 (1.0ml/kg)、B3组 (1.5ml/kg)、B4组 (2 .0ml/kg) ,以单纯注射玉米油组 (A组 )为对照 ,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血象、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并进行肝、脾和胫骨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B4组在给苯 2 5次后体重和脾脏指数分别下降 18.5 1%和 6 3.86 % (P <0 .0 1) ,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分别下降 74 .97% (P <0 .0 1)、4 1.6 6 % (P <0 .0 1)、30 .96 % (P <0 .0 1)、2 4 .77% (P <0 .0 5 )、4 1.4 7% (P <0 .0 5 )和 6 1.6 1% (P <0 .0 1) ,骨髓涂片检查和病理形态学观察均显示造血细胞减少、脂肪细胞和淋巴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加 ;综合以上结果提示本实验中苯诱发再障模型建立成功。结论 :予CD1小鼠每周三次皮下注射 2ml/kg体重的苯 ,累计给苯 2 5次 ,共 5 0ml/kg ,初步建立了苯诱发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的实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模型 小鼠
下载PDF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与OCH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治疗作用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乔晓红 谢晓恬 +3 位作者 蒋莎义 石苇 覃大卫 李福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4-469,共6页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T细胞配体OCH治疗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60只小鼠分为再障组、OCH组、ATG组及正常组,每组各15只。再障组、OCH组、ATG组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T细胞配体OCH治疗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60只小鼠分为再障组、OCH组、ATG组及正常组,每组各15只。再障组、OCH组、ATG组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再障组不给予任何治疗;OCH组自造模后第1天开始腹腔注射OCH,100μg/kg,每周2次,连续2周;ATG组自造模后1 h内给药,尾静脉注射ATG60 mg/kg,单次。正常组小鼠不作任何处理。自造模开始至60 d,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情况、外周血常规恢复及骨髓病理改变。结果造模后第35天,OCH组及ATG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组水平;造模后第49天OCH组及ATG组小鼠白细胞恢复至正常组水平;造模后第60天OCH组及ATG组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三系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第60天OCH组与ATG组小鼠骨髓病理显示造血组织较再障组明显恢复,造血细胞数目增多,脂肪细胞等非造血细胞数目减少。结论 OCH同ATG一样,可以改善免疫诱导再障小鼠的骨髓衰竭,增加其存活率。[临床儿科杂志,2012,30(5):464-4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OCH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小鼠
下载PDF
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制备条件的实验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梓倩 李姝仪 +6 位作者 袁继巧 杨慧 范燕楠 白金叶 马培 林明宝 侯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78-1183,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影响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模型造模过程的主要因素,优化模型条件。方法采用钴-60γ射线照射联合免疫细胞静脉注射,建立免疫介导的小鼠AA模型,以外周血全血细胞分类计数和网织红细胞比例为检测指标,对造... 目的对比研究影响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模型造模过程的主要因素,优化模型条件。方法采用钴-60γ射线照射联合免疫细胞静脉注射,建立免疫介导的小鼠AA模型,以外周血全血细胞分类计数和网织红细胞比例为检测指标,对造模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以AA临床治疗药物环孢素验证模型可靠性。结果射线照射剂量、动物性别、注射免疫细胞类别、指标检测时间点均是影响造模程度与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本研究,最优模型条件为♂小鼠5.80 Gy钴-60γ射线照射联合胸腺-脾细胞2∶1静脉注射,造模后第二周进行指标检测。结论本研究有利于实验人员在AA药理学研究中对实验过程进行更为有效的控制、保证数据质量,为AA治疗药物筛选评价与机制研究的高效进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模型 小鼠 雌雄差异 全血细胞 网织红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