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外伤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振东 孙建军 +1 位作者 王振宇 于涛 《武警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对所引起痉挛性瘫痪的外科治疗。方法44例脊髓损伤患者,选择性后根切断术10例(术前肌张力都高),神经干细胞移植4例(术前肌张力都高),脊柱固定或椎管扩大成形术23例。结果选择性后根切断术患...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对所引起痉挛性瘫痪的外科治疗。方法44例脊髓损伤患者,选择性后根切断术10例(术前肌张力都高),神经干细胞移植4例(术前肌张力都高),脊柱固定或椎管扩大成形术23例。结果选择性后根切断术患者,术后5例肌痉挛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I例一过性改善;7例患者Babinskii’s sign转为阴性,3例无变化;浅表感觉障碍改善4例,无变化6例;二便障碍改善6例,无变化4例;1例患者有一过性头痛的并发症。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肌张力、二便障碍等均无改善。脊柱固定和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术后浅感觉改善7例,肌张力及二便均无变化,2例出现并发症(伤口感染和呼吸障碍)。用PEACOCK的方法分成7级进行总的运动功能的评估,85%显示出行走功能的改善。结论选择性脊髓后根切断术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痉挛性瘫痪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也需保证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痉挛性瘫痪 外科治疗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治疗肢体痉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焦睿(综述) 陈尚杰(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7期2242-2245,共4页
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常见表现,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目前针对肢体痉挛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一,肉毒毒素注射可能是较好的一种办法,但是也存在有效期的问题。可直接作用于神经中枢的经颅磁刺激对中枢神... 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常见表现,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目前针对肢体痉挛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一,肉毒毒素注射可能是较好的一种办法,但是也存在有效期的问题。可直接作用于神经中枢的经颅磁刺激对中枢神经损伤后多种功能障碍有效,也被用来治疗痉挛。此文总结了近几年经颅磁刺激治疗各种相关疾病痉挛的相关文献,希望能给临床工作中带来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经颅磁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脑卒中 脊髓损伤 痉挛性脑瘫 多发性硬化
下载PDF
痉挛性瘫痪的神经外科治疗:功能性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贵怀 张冰克 +3 位作者 乔慧 孙梅珍 杨俊 王忠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通过术中电生理与显微外科技术,探讨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对严重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46例不同原因所致的肢体痉挛性瘫痪的功能性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治疗经验。其中,脑瘫34例,脑外伤后痉挛性瘫痪4例,脊髓损伤后痉挛瘫痪4... 目的通过术中电生理与显微外科技术,探讨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对严重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46例不同原因所致的肢体痉挛性瘫痪的功能性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治疗经验。其中,脑瘫34例,脑外伤后痉挛性瘫痪4例,脊髓损伤后痉挛瘫痪4例,脑卒中后严重肌痉挛与强直2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术后严重肌痉挛与疼痛1例,脊髓空洞症伴严重肌痉挛1例。对下肢肌痉挛,采用经胸11至腰1或腰2至骶1椎板切开并复位,对腰2至骶2神经后根作选择性切断术;对上肢肌痉挛,采用经颈5至颈7椎板切开或半侧椎板切开,行颈5至胸1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术中根据电刺激神经后根小枝所诱发的肌肉收缩反应、电刺激阈值、异常肌电图等因素决定是否切断该神经小枝,神经根小枝切断数目不超过60%。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即刻表现出肌痉挛程度明显下降,随访6月以上,所有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各种原因引起的肌痉挛从而改善丧失的运动功能。加强显微操作与术中肌电图监测,能更好地提高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瘫痪 神经外科 手术治疗 功能性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 严重肌痉挛
原文传递
脊髓损伤后痉挛性瘫痪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振东 孙建军 +2 位作者 王振宇 于涛 李计东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脊髓损伤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2001年10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的44例脊髓损伤患者中29例患者伤后三个月或半年发生痉挛性瘫痪,其中行选择性脊髓后根切断术10例,前后入路翻修、...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脊髓损伤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2001年10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的44例脊髓损伤患者中29例患者伤后三个月或半年发生痉挛性瘫痪,其中行选择性脊髓后根切断术10例,前后入路翻修、粘连松解加椎体内固定术14例,单纯粘连松解5例,以肌挛缩缓解、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阵挛改善、病理征转阴、感觉平面下降、二便功能改善、肌力改善、并发症发生等和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来综合评价术后效果。结果行选择性脊髓后根切断术后9例患者肌挛缩缓解,9例肌张力下降.7例腱反射减弱,7例阵挛改善,7例病理征转阴,4例感觉平面下降,5例二便功能改善.1例发生并发症。行前后入路翻修、粘连松解加椎体内固定术后5例患者感觉平面下降,6例肌力改善,2例发生并发症,无一例肌挛缩缓解、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阵挛改善、病理征转阴或二便功能改善。行单纯粘连松解术后1例患者肌挛缩缓解,1例肌张力下降,1例阵挛改善,2例感觉平面下降,2例肌力改善,无一例腱反射减弱、病理征转阴、二便功能改善或发生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脊髓后根切断术能有效改善瘫痪肢体的痉挛、强直状态,粘连松解加内固定术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肢体肌力、下降感觉平面。对于脊髓损伤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治疗,选择性脊髓后根切断和内固定术的适当结合也许是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痉挛性瘫痪 脊髓切断术 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腱膜松解术治疗脊髓损伤后四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文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57-861,共5页
目的探讨腱膜松解术治疗脊髓损伤后四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12年3月应用腱膜松解术治疗的28例脊髓损伤后四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7~52岁,平均35.5岁。病程8~16个月,平均12个月... 目的探讨腱膜松解术治疗脊髓损伤后四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12年3月应用腱膜松解术治疗的28例脊髓损伤后四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7~52岁,平均35.5岁。病程8~16个月,平均12个月。外伤性颈脊髓损伤20例,外伤性胸脊髓损伤5例,胸椎管狭窄减压术医源性损伤3例。共42个肢体,其中上肢26个,下肢16个。均伴肌张力增高及动态肌痉挛或静态挛缩。松解术后患肢石膏固定4周,4周后进行康复训练。手术前后患肢运动功能采用Fugel-Meyer评分法评定,患肢肌张力采用Ashworth分级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1例肘关节屈曲畸形因行肱二头肌腱膜松解过度,术后出现屈肘功能障碍,二次手术行肱二头肌肌腱紧缩术,术后屈肘功能恢复。28例均获随防,随访时间1~6年,平均3.5年。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痉挛肌肉肌张力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痉挛肌肉肌张力与术前比较显效20个部位(47.62%)、有效12个(28.57%)、好转6个(14.29%)、无效4个(9.52%);末次随访时显效20个部位(47.62%)、有效14个(33.33%)、好转5个(12.02%)、无效3个(7.14%);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2,P=0.36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肢运动功能Fugel-Meyer评分和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腱膜松解术结合术后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四肢痉挛性瘫痪安全可行,可明显降低痉挛肌肉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膜松解术 脊髓损伤 四肢痉挛性瘫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