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游被囊动物的分类及其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开枝 尹健强 +2 位作者 黄良民 陈清潮 宋星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4-185,共12页
被囊动物(Tunicata)是一类低等脊索动物,包括3个纲:有尾纲、海樽纲和海鞘纲;全部生活在海洋里,其中有尾纲和海樽纲营浮游生活。综述了国内外浮游被囊动物分类和生态研究的现状和进展,综述介绍了有尾纲和海樽纲的分类依据、研究现状、趋... 被囊动物(Tunicata)是一类低等脊索动物,包括3个纲:有尾纲、海樽纲和海鞘纲;全部生活在海洋里,其中有尾纲和海樽纲营浮游生活。综述了国内外浮游被囊动物分类和生态研究的现状和进展,综述介绍了有尾纲和海樽纲的分类依据、研究现状、趋势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浮游被囊动物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域重要的浮游动物类群,种类和数量的分布变化受物理和生物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一方面大量摄食浮游细菌和微小浮游植物,另一方面被一些经济动物摄食,因此在海洋食物链的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占有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囊动物 有尾纲 海樽纲 分类 生态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陆架区住筒虫属(Fritillaria)的种类描述及其丰度分布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开枝 尹健强 +2 位作者 黄良民 陈清潮 林强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86,共11页
住筒虫是浮游被囊动物的一类,隶属于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有尾纲、住筒虫科、住筒虫属,在海洋生物食物链中占重要位置。根据南海西北部陆架区2006年夏季、冬季和2007年春季3个航次各82个站的浮游动物拖网(网目孔径169μm)调查资料... 住筒虫是浮游被囊动物的一类,隶属于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有尾纲、住筒虫科、住筒虫属,在海洋生物食物链中占重要位置。根据南海西北部陆架区2006年夏季、冬季和2007年春季3个航次各82个站的浮游动物拖网(网目孔径169μm)调查资料,共鉴定到8种住筒虫:Fritillariaaberrens,F.abjornseni,F.formica,F.haplostoma,F.megachile,F.pacifica,F.pellucida,F.tenella,其中F.aberrens、F.abjornseni和F.pacifica为南海新纪录。对它们进行了形态描述,并结合环境因子探讨其丰度分布特征。夏季出现住筒虫8种,平均丰度为(2.62±4.68)个/m3;冬季3种,春季4种,平均丰度分别为(0.23±0.52)和(1.72±5.43)个/m3。F.formica是丰度最高的一种,在夏季、冬季和春季分别占总丰度的43.88%,80.18%和84.29%;其次是F.pellucida和F.haplostoma;以上三种分布广,丰度较高。与环境因子分析表明,夏季琼东沿岸上升流和雷州半岛东部海域冷涡现象对种类向沿岸推移及其丰度增加有一定的助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尾纲 住筒虫属 种类 丰度 南海
下载PDF
东海有尾类种类分布和多样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兆礼 张凤英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6-291,共6页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生态学指标,探讨了东海有尾类种的组成、种数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多样性指数(H′)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记录...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生态学指标,探讨了东海有尾类种的组成、种数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多样性指数(H′)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记录东海有尾类6种,其中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长尾住囊虫(O.longicauda)和红粒住囊虫(O.rufescens)是东海的常见种,中型住囊虫(O.intermedia)也较为常见,梭形住囊虫(O.fusiformis)和Oikopleura Spp.则是稀有种;除了Oikopleura.Spp.,其他种在4个季节均有出现,种类季节交替不明显。异体住囊虫有较高的出现率,对环境有广泛的适应;长尾住囊虫也有广泛的分布,但其出现率明显低于异体住囊虫,与异体住囊虫相比,其更有暖水种的特征。红粒住囊虫出现的海区具有高温高盐的特征,可以认为该种是暖水种。中型住囊虫主要在夏季出现,也是暖水种。东海有尾类以分布在外海暖流势力控制的水域为主,显示出该类浮游动物具有暖水性的特征。东海有尾类多样性指数(H′)值较低,个别优势种的集群性,是形成多样性指数值较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浮游动物 有尾类 种类 多样性
下载PDF
东海有尾类数量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兆礼 张凤英 王云龙 《海洋渔业》 CSCD 2006年第2期94-98,共5页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探讨了东海有尾类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秋季有尾类丰度最高,均值为149ind/100m^3,夏季38ind/100m^3,冬季20ind/100...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探讨了东海有尾类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秋季有尾类丰度最高,均值为149ind/100m^3,夏季38ind/100m^3,冬季20ind/100m^3,春季9ind/100m^3;有尾类数量在冬春夏季与水温和盐度相关关系不显著,秋季与表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有尾类数量季节变化机制具有暖水种的特征,这些特征形成与其优势种适温适盐特性有密切的关系。东海有尾类的数量波动,与东海暖流势力消长有密切的联系,也同暖流势力从夏到秋季维持一段时间有密切的关系。在东海,暖流势力较强的海域往往可以成为有尾类高丰度分布区域。秋季有尾类高分布区出现,对东海北部外海绿鳍马面鲀(Navodons eptentrionalis)渔场和东海南部的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和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等多种经济鱼类渔场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浮游动物 有尾类 丰度 分布
下载PDF
无斑肥螈卵巢发育的初步观察
5
作者 徐剑 邹佩贞 +1 位作者 温彩燕 陈建荣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3-45,共3页
对2010-2011年分布在湖南、广东交界处南岭地区的无斑肥螈(Pachytriton labiatus)雌性个体生殖腺进行测量,观察了其生殖腺的大小、重量、以及发育程度的变化,并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卵进行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5-8月份为生殖腺的快速生长期... 对2010-2011年分布在湖南、广东交界处南岭地区的无斑肥螈(Pachytriton labiatus)雌性个体生殖腺进行测量,观察了其生殖腺的大小、重量、以及发育程度的变化,并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卵进行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5-8月份为生殖腺的快速生长期,产卵在8-9月进行.雌性体长113 mm以上时性腺开始膨大,150 mm以上时性腺成熟,卵可以分成3种类型,每次成熟卵粒38~60粒.参照不同发育阶段硬骨鱼卵母细胞的划分办法,该种动物卵母细胞发育的过程可以分为6个时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尾类 无斑肥螈 卵巢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