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人工浅水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莫竞瑜 池仕运 +6 位作者 王竹 王瑞 魏秘 喻霈雯 曾小康 潘静怡 胡菊香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6,共9页
探讨梅溪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为城市人工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后的运营维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2020-2021年在梅溪湖设置14个采样站位(敞水区7个,滨岸带7个),按季节开展底栖动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梅溪湖底栖动物种类达75种,... 探讨梅溪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为城市人工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后的运营维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2020-2021年在梅溪湖设置14个采样站位(敞水区7个,滨岸带7个),按季节开展底栖动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梅溪湖底栖动物种类达75种,滨岸带种类数高于敞水区。整个湖区全年优势种为米虾(Caridina sp.)、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大脐圆扁螺(Hippeutis umbilicalis)、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沼虾(Macrobrachium sp.)。敞水区和滨岸带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除霍甫水丝蚓外,全年优势种是导致2个区域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分类单元。梅溪湖底栖动物现存量和多样性季节间无显著差异,但敞水区和滨岸带之间差异显著,滨岸带远高于敞水区,表明水生植物群落的构建有利于底栖动物种群的壮大和多样性的提高。CCA结果表明,氨氮(AN)和营养水平(TLI)对敞水区和滨岸带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均有较大影响。CoIA分析结果显示,米虾、大脐圆扁螺、铜锈环棱螺、沼虾、椭圆萝卜螺等物种与环境因子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这些物种可以作为梅溪湖水环境条件变化的指示种。合理控制梅溪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并维持较高的多样性水平,可有效促进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带 敞水区 水生植物 底栖动物 富营养化 影响因子 城市湖泊
下载PDF
江苏五大湖泊水生植物资源状况
2
作者 王苗苗 陈焕根 +2 位作者 盖建军 黄春贵 王未未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10期39-42,共4页
简述了江苏五大省管湖泊(太湖、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和滆湖)水生植物历年种类组成和变化。指出,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键要素,是水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哨兵”。提出,江苏是全国唯一同... 简述了江苏五大省管湖泊(太湖、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和滆湖)水生植物历年种类组成和变化。指出,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键要素,是水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哨兵”。提出,江苏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大运河的省份,如何提高水域生态环境中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将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太湖 洪泽湖 高邮湖 骆马湖 滆湖 江苏
下载PDF
含锰改性活性炭联合植物对路域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效果研究
3
作者 谢洪波 《中国锰业》 2023年第4期55-60,共6页
为研究改性活性炭联合植物对路域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效果,以纤维化活性炭(XWT)为原料,双氧水、氢氧化钠、铁的氧化物、硫酸锰为改性剂,联合水生植物水葱(SV)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修复。研究了吸附剂投加量、改性吸附剂物理结构参数及红外光... 为研究改性活性炭联合植物对路域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效果,以纤维化活性炭(XWT)为原料,双氧水、氢氧化钠、铁的氧化物、硫酸锰为改性剂,联合水生植物水葱(SV)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修复。研究了吸附剂投加量、改性吸附剂物理结构参数及红外光谱图,测定了改性活性炭联合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NH_(4)-N吸附量和去除率。根据实验结果得出,3种材料均对水体中TN、TP、NH_(4)-N的去除率显著。其中Mn-Fe-NA-XWT/SV联合处理的效果最好,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TN的额浓度呈现下降的趋势,3种材料对TN、TP、NH_(4)-N的处理能力大小为Mn-Fe-NA-XWT/SV>Mn-Fe-NA-XWT>XWT。含锰吸附剂对富营养物质的单位吸附量大小顺序为TN>TP>NH_(4)-N,吸附剂的加入量为4.5 g的时候,吸附剂对TN、TP和NH_(4)-N的单位吸附量分别为8.67,7.32,6.34 mg/g。考虑到吸附能力和富营养物质的去除率,以及吸附剂的使用成本和效果,推荐吸附剂的加入量为3~4.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水生植物 水葱 路域水体 富营养化
下载PDF
上海乡土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在水生态恢复与水景观建设中的应用潜力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婕 张净 达良俊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1-850,共10页
水生植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主体,对发挥水生生态系统的自维持、自循环功能有重要作用。研究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建立上海地区乡土水生植物名录,并对其科属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生长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地区乡土水生植... 水生植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主体,对发挥水生生态系统的自维持、自循环功能有重要作用。研究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建立上海地区乡土水生植物名录,并对其科属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生长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地区乡土水生植物共计35科83属160种(含变种),单属科、单种属的比例较高,均达65%以上;植物区系组成丰富、成分复杂,以热带成分占优势,达64.6%;生活型以挺水植物为主,沉水植物次之,浮水植物最少;生长型类型丰富,以草本型、禾草型居多,20种生长型可进一步归为表征相似生态学特征和功能地位的6个生长型组。在水生态恢复与水景观建设中,仅有68.8%的景观水体有水生植物应用,且应用种类在2种以下的占79.2%。乡土水生植物应用不足,一半以上为观赏性强的外来物种,应用频率较高的为挺水植物,对具有良好净化效果的沉水植物重视不够。因此,在水生态恢复与水景观建设中,建议加强乡土水生植物资源的繁育栽培,在充分利用乡土水生植物资源配置群落的基础上,根据水质的富营养及基底状况,通过不同生长型组水生植物的应用,构建"沉水-浮水-挺水"植物群落复合体,并通过"近自然型"护岸的营造,形成"水生-湿生"复合生态系统。运用植被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生态浮岛"、"生态沉岛"等技术营造水生植被,将强人工化的水景观建成具生命的水生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水生植物 生长型 景观水体 生态浮岛
下载PDF
中国水生高等植物受危种的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于丹 种云霄 +2 位作者 涂芒辉 汪小炎 周晓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3-21,共9页
本文根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有关受危种类型的划分标准,并参考国内外部分受危种类型的划分原则,试将中国(包括台湾和港澳地区)海域和内陆水体所产水生高等植物受危种划分为7个类型,其中属于灭绝种的有2种,濒危种16种... 本文根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有关受危种类型的划分标准,并参考国内外部分受危种类型的划分原则,试将中国(包括台湾和港澳地区)海域和内陆水体所产水生高等植物受危种划分为7个类型,其中属于灭绝种的有2种,濒危种16种,易危种31种,稀有种22种,未定种44种,脱险种21种和外来种11种。对上述受危种的受危现状与致危因素也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高等植物 受危种 划分标准 内陆水体 海域
下载PDF
汉江水源区生态沟渠对径流氮、磷的生态拦截效应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泉 李占斌 +2 位作者 李鹏 董廷旭 黄文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2期54-58,64,共6页
[目的]研究汉江水源区生态沟渠对径流氮、磷的生态拦截效应,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方法]设置生态沟渠在不同时间对不同断面水体进行监测。[结果]同段沟渠内,侧面外来水对沟渠径流氮浓度变化影响比磷浓度变化明显... [目的]研究汉江水源区生态沟渠对径流氮、磷的生态拦截效应,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方法]设置生态沟渠在不同时间对不同断面水体进行监测。[结果]同段沟渠内,侧面外来水对沟渠径流氮浓度变化影响比磷浓度变化明显;径流TN,NO3-N浓度在上游、中游和下游断面变异系数分别达到19.81%~31.88%,9.57%~16.73%和32.14%~42.81%;NH+4-N和TP在4个断面变异系数在33.33%~88.46%范围内变化;生态沟渠断面之间,水草拦截净化沟渠段氮、磷含量降低幅度在9.52%~31.11%。[结论]沟渠生态拦截对径流氮素净化效果较明显,同时适当布局拦沙工程可以削减磷素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沟渠 拦截 水草 汉江水源区
下载PDF
水生维管束植物在水污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唐晓燕 张永春 胡孟春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随着水污染的加剧,高效低耗的水污染处理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水生维管束植物以其特有的组织和生态功能及易于人工操纵等原因而在净化水体污染、防治富营养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水生维管束植物在水质净化中的作用、影响因... 随着水污染的加剧,高效低耗的水污染处理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水生维管束植物以其特有的组织和生态功能及易于人工操纵等原因而在净化水体污染、防治富营养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水生维管束植物在水质净化中的作用、影响因素、水生植物的综合利用及其在水污染监测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多种植物组合比单种植物能更好地实现对水体的净化,通过温度、水深的调控措施可以加强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温度、水深、水质状况以及水生植物的经济价值等是水生植物选择的重要因素。指出了当前水生维管束植物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在人为操纵下,对于水生植物的长效管理是其在水污染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维管束植物 水污染控制
下载PDF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61
8
作者 程伟 程丹 李强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综述了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作用、净化效果及其应用现状 ,此外 ,还报道了生物浮岛等应用水生植物治理污水的新技术 。
关键词 水污染治理 水生植物 净化机理 污水净化 净化效果 净化作用 用水 应用现状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涨带维管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王勇 厉恩华 吴金清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4期265-274,共10页
三峡库区消涨带是指三峡库区范围内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由于江 (河 )水水位季节性涨落 ,导致其沿江 (河 )两岸土地出现周期性淹没而自然形成的带状区域。该带维管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 :植物种类比较丰富 ,计有维管植物 83科、2 4 0属、37... 三峡库区消涨带是指三峡库区范围内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由于江 (河 )水水位季节性涨落 ,导致其沿江 (河 )两岸土地出现周期性淹没而自然形成的带状区域。该带维管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 :植物种类比较丰富 ,计有维管植物 83科、2 4 0属、377种、2 6变种和 2变型 ;地理成分复杂 ,联系广泛 ,温带成分占优势 ;区系组成表现进化性 ,生活型组成以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和灌木为主 ;地方特有成分不多 ,但中国特有种类比较丰富 ;带内不同区段物种丰富度有差异 ,干流多于支流 ,奉节以东多于奉节以西 ,带上部多于带中部和带下部 ;优势现象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涨带 维管植物区系
下载PDF
沉水植物水槽对农村水体净化效果与机制的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建成 杨扬 +2 位作者 钟胜强 李锟 陈小刚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74-1282,共9页
实验设计中试水槽装置,模拟研究2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nerticillat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对农村水体的净化效果,并探讨沉水植物在水体氮、磷去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沉水植物系统均能显著降低水体中总氮、铵态氮、硝态氮... 实验设计中试水槽装置,模拟研究2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nerticillat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对农村水体的净化效果,并探讨沉水植物在水体氮、磷去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沉水植物系统均能显著降低水体中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和磷酸盐浓度,去除率分别达到50.5%、84.4%、41.9%和64.6%,且轮叶黑藻组选择20 g/m2,苦草组选择40 g/m2为适种密度.水体流经各串联单元时氮、磷去除负荷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总氮、硝态氮、磷酸盐浓度在有植物单元高于无植物单元,铵态氮浓度相反,结合单元内溶解氧浓度、硝化与反硝化细菌总数表明,有植物单元可显著发生反硝化作用,无植物单元可显著发生硝化作用,有无植物串联单元更有利于氮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水槽 有植物区 无植物区 农村水体 轮叶黑藻 苦草
下载PDF
上海地区水生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其利用初探 被引量:10
11
作者 车生泉 可燕 《上海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293-300,共8页
上海地区气候温暖多雨,水网纵横交错,水生植物资源丰富。经调查,有水生高等植物50科,95属,180种。根据上海园林水生观赏植物景观现状,通过筛选,对有栽培利用价值的42种尚未应用的水生高等植物作了报道,同时对它们的“综合利用价值”进... 上海地区气候温暖多雨,水网纵横交错,水生植物资源丰富。经调查,有水生高等植物50科,95属,180种。根据上海园林水生观赏植物景观现状,通过筛选,对有栽培利用价值的42种尚未应用的水生高等植物作了报道,同时对它们的“综合利用价值”进行了评定,并对水景设计中植物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区 水生观赏植物 水体设计
下载PDF
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对水中氮、磷去除效率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小燕 孙成渤 韩志慧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4-27,共4页
随着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利用生物净化水质受到人们的重视。水生维管束植物以其特有的组织、生态功能及易于人工操纵等特点,在净化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研究和探讨水生维管束植物金鱼藻(Cera... 随着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利用生物净化水质受到人们的重视。水生维管束植物以其特有的组织、生态功能及易于人工操纵等特点,在净化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研究和探讨水生维管束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率,为水生维管束植物金鱼藻用于净化水质提供科学依据。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调控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满足金鱼藻的生长所需。试验结果表明,金鱼藻对水体中NO3-N、NO2-N、NH3-N、PO4-P的去除效果较好;对水生维管束植物进行长效管理,是决定水质净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维管束植物 金鱼藻 富营养化 净化水质
下载PDF
大纵湖高等水生植物与生态环境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翁松干 许静波 +3 位作者 樊旭 吴沛沛 郭刘超 徐季雄 《江苏水利》 2017年第12期11-16,共6页
为探索里下河地区浅水型湖泊高等水生植物群落现状及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以大纵湖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5月及7月分别对大纵湖高等水生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相关水质指标,分析了里下河地区典型浅水型湖泊大纵湖水生态环境特征,并提... 为探索里下河地区浅水型湖泊高等水生植物群落现状及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以大纵湖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5月及7月分别对大纵湖高等水生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相关水质指标,分析了里下河地区典型浅水型湖泊大纵湖水生态环境特征,并提出相应改善水生态环境现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水生植物 水生态 浅水型湖泊 里下河地区
下载PDF
生态净化技术处理微污染源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云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0-64,共5页
为了分析生态净化技术对水污染的去除效果,总结了我国生态净化技术的主要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同时,重点介绍了嘉兴石日漾水厂引水河道新塍塘的水质生态净化中试工程,分析了在3种工况下,工程对SS、CODcr、NH4+-N、TN、TP的去除效果。试验... 为了分析生态净化技术对水污染的去除效果,总结了我国生态净化技术的主要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同时,重点介绍了嘉兴石日漾水厂引水河道新塍塘的水质生态净化中试工程,分析了在3种工况下,工程对SS、CODcr、NH4+-N、TN、TP的去除效果。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水力负荷的工况下,新腾塘中试工程可有效改善水体透明度及溶氧环境,SS、CODcr、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4%~88%,26%~59%,84%~87%;76%~83%,3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净化 微污染水 水源地 水生植物
下载PDF
BSC生物基质生态修复(防护)技术在滨海生境营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东新 杨念江 +3 位作者 许晓春 娄晓帆 吴金栋 袁彬鸿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32,共12页
研究以生物防护为主的生态修复技术,用于咸淡水体交替及波浪侵蚀的滨海区域的生境营造工程中。基于某已建滨海工程区域的BSC生物基质生态修复(防护)系统,通过对骨料层抗压强度、基质影响效果以及植被恢复效果进行实验室试验或现场测试,... 研究以生物防护为主的生态修复技术,用于咸淡水体交替及波浪侵蚀的滨海区域的生境营造工程中。基于某已建滨海工程区域的BSC生物基质生态修复(防护)系统,通过对骨料层抗压强度、基质影响效果以及植被恢复效果进行实验室试验或现场测试,提出优化的骨料层配比、基质配比以及植物配置生态修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BSC-WY外加剂(8.5 kg/m^(3)),骨料层的耐海水性能可以显著提升,抗压强度可增加3倍以上,水泥掺量为340 kg/m^(3)时效果最佳。通过在基质中加入BSC-J菌剂作为生物调节剂,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特性提高植被恢复效果,菌剂用量为12 kg/m^(2)时植被恢复效果明显。通过现场观测以及统计植被恢复效果,提出以海滨雀稗、狗牙根、草海桐等为建群种的适宜咸淡水交替区域岸坡生态修复的植物配置方案。分析植物在当地涨落潮水位影响下的恢复情况以及植物生长与工程所在地气候环境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区域 BSC生物基质 生态修复防护系统 植物配置 水环境 水质 水生植物
下载PDF
乌东德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试验区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16
作者 万丹 周火明 +3 位作者 金可 胡月 于江 甘国权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2年第4期1-11,共11页
植物是水库消落带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水土保持、污染过滤、物种多样性维持、景观美化等多种生态功能。为系统揭示干热河谷库区消落带植被演替趋势与规律,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乌东德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试验区水位上涨前... 植物是水库消落带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水土保持、污染过滤、物种多样性维持、景观美化等多种生态功能。为系统揭示干热河谷库区消落带植被演替趋势与规律,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乌东德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试验区水位上涨前的植被现状进行踏查与样方调查,分析了水淹前植物生长现状、特有的植物区系成分和植物种类。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地共有维管束植物46科102属112种,其中禾本科、菊科和豆科植物种类最丰富,单科单属现象明显,一年生植物优势明显,具有典型的萨王纳植被特征;(2)群落类型包括车桑子+扭黄茅群落、银合欢+滇刺枣+扭黄茅群落和银合欢纯林群落,结构单一脆弱,人为干扰严重;(3)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为主,多为耐旱物种;(4)试验区经历水淹后,原有适应陆生环境的耐旱木本植物物种可能逐步减少,草本植物优势进一步增强,不同生活型植物占比发生改变,具体变化有待后续长期生态监测。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干热河谷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提供基础数据与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生态修复 消落带 维管束植物 乌东德库区
下载PDF
水质环境对水生维管束植物生态分布的影响
17
作者 杨海龙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笔者调查了32个水域的水生维管束植物,记录了各样点的种类组成,分析了各样点的水质成分;并对各样点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灰色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水质是影响水生维管束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因素;同时,其他环境因子(底质、水位、水流状态等)
关键词 水质环境 灰色聚类分析 水生维管束植物 生态分布
下载PDF
太湖出入湖河口水质和水生植物中氮、磷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晓艺 胡湛波 +3 位作者 叶春 魏伟伟 李春华 陈洪森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4-80,102,共8页
以太湖蠡湖区和贡湖湾区的13个主要出入湖河口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水质及水生植物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河口的主要水质指标,即总氮(TN)、氨氮(NH^+4-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浓度分别为0.48~4.17,0.26~1.09,0.04~0.29,5.80~... 以太湖蠡湖区和贡湖湾区的13个主要出入湖河口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水质及水生植物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河口的主要水质指标,即总氮(TN)、氨氮(NH^+4-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浓度分别为0.48~4.17,0.26~1.09,0.04~0.29,5.80~18.30mg/L,出入湖河口有机物和氮普遍污染严重;河口广布种的水生植物为芦苇、茭草、香蒲和水鳖,它们对氮、磷的吸收量排序为:芦苇>茭草>香蒲>水鳖;水生植物茎叶TN含量与水体TN含量无明显相关性,而TP的正相关性显著,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水生植物体内磷的积累量随水体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入湖河口 水质 水生植物 氮磷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洱海流域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晓钰 杨桐 +4 位作者 单航 汤鑫 王昊 倪乐意 丑庆川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4-1273,共10页
近年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逐渐受到重视并被广泛运用到流域内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的处理中.为探明洱海流域人工湿地的运行现状及水质净化功能,于2019年9-10月间对洱海流域内34座人工湿地进行调查,测定湿地面积(A)、运行时间(T)、... 近年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逐渐受到重视并被广泛运用到流域内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的处理中.为探明洱海流域人工湿地的运行现状及水质净化功能,于2019年9-10月间对洱海流域内34座人工湿地进行调查,测定湿地面积(A)、运行时间(T)、覆水范围(WC)、植被覆盖度(VC)、水体流动性(F_(vol),F_(vel))、水质净化效率[总磷R(TP),总氮R(TN)]、进出口水体溶解氧(DO)等参数.根据各湿地中R(TP)、R(TN)、WC、VC、入水磷浓度(inflow-TP)等参数的差异将湿地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人工湿地总氮平均去除率R_(m)(TN)和总磷平均去除率R_(m)(TP)分别为51.6%、52.6%,R(TN)与A、T显著负相关,与入水氮磷浓度(inflow-TN,inflow-TP)存在正相关关系,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较挺水植物在氮磷去除上具明显优势,为具有明显净化效果的湿地;第二类人工湿地R_(m)(TN)和R_(m)(TP)分别为-4.9%、-11.8%,这说明此类湿地的氮磷去除能力已退化,无明显净化效果.综上所述,覆水充足、漂浮和沉水植物群落占优势的人工湿地具有较高的氮磷去除能力,中小型湿地(0.10-0.50 km^(2))在运行期间较易管理,其氮磷去除能力较大型湿地(大于0.50 km^(2))更强.本研究结果可为流域尺度上人工湿地的统一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人工湿地 净化效率 湿地面积 覆水范围 水生植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