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Explants Sterilization and Callus Induction of Aquilegia oxysepala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非 姜思佳 +1 位作者 李忠才 刘晓东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7期25-28,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explants sterilization and callus induction of Aquilegia oxysepala.[Method] the seeds of Aquilegia oxysepala were sterilized by different kin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disinfectants,...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explants sterilization and callus induction of Aquilegia oxysepala.[Method] the seeds of Aquilegia oxysepala were sterilized by different kin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disinfectants,and the pollution rate and pollution speed were investigated so as to find the best way to build sterile seedling setup.Taking the roots,stem segments and leaves of the sterile seedlings from Aquilegia oxysepala seeds as explants,the optimum explants and medium were screened by adding MS basic medium with different hormone proportions.[Result] The best germicidal treatment was as follows:explants were soaked in 75% alcohol for 30 s firstly,washed by sterile water for 5 times,then soaked in 0.2% mercuric chloride liquid for 2 min,finally washed by sterile water for 5 times again.The sterilization treatment could get the lowest pollution rate,the highest germinating capacity and the best sterile seedling.Roots were the optimum explants for the callus induction of Aquilegia oxysepala,meanwhile the optimal medium was MS+0.6 mg/L 2,4-D+0.5 mg/L 6-BA.[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Aquilegia oxysepala and also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the medicinal and ornamental value of Aquilegia oxysepa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ilegia oxysepala STERILIZATION CALLUS EXPLANTS
下载PDF
尖萼耧斗菜UGT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表达分析
2
作者 司文 孟缘 +4 位作者 李卓林 樊川钰 苑一超 周蕴薇 白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90-1704,共15页
【目的】明确尖萼耧斗菜和黄花尖萼耧斗菜中UGT家族成员的结构特性,挖掘合成花青素的关键UGT基因。【方法】基于尖萼耧斗菜花色转录组,筛选与鉴定UGT家族基因成员并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基序、系统进化和顺式作用元件等,结合UGT基因在2... 【目的】明确尖萼耧斗菜和黄花尖萼耧斗菜中UGT家族成员的结构特性,挖掘合成花青素的关键UGT基因。【方法】基于尖萼耧斗菜花色转录组,筛选与鉴定UGT家族基因成员并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基序、系统进化和顺式作用元件等,结合UGT基因在2种尖萼耧斗菜萼片中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筛选出合成花青素的候选基因。【结果】共鉴定出154个AoUGT基因成员,编码蛋白质含有52~129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5.897~144.174 kDa,其理论等电点范围为3.21~7.14之间,偏酸性蛋白较多,均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均具有UGT保守结构域。尖萼耧斗菜UGT基因家族成员共分为14个亚家族,A组UGT基因成员数量最多,G和J组的UGT基因成员数量最少。MEME保守基序分析显示UGT基因家族均含有2个高度保守的基序Motif 1和Motif 4,这2个保守基序共同组成UGT基因家族的PSPG保守结构域。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AoUGT家族成员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涉及光响应、激素、胁迫及MYB结合位点等。AoUGT147/127/45/143在尖萼耧斗菜的开花前期(S2)中处于高表达水平,而在黄花尖萼耧斗菜中始终处于低表达水平。【结论】AoUGT147/127/45/143是尖萼耧斗菜花色差异的关键基因,在花色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后续花色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萼耧斗菜 UGT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尖萼耧斗菜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四保 王立为 +2 位作者 高光耀 廖矛川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对尖萼耧菜斗菜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芫花素,芹菜素,木樨草素,当药甙,日本椴甙。结论:所有... 目的:对尖萼耧菜斗菜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芫花素,芹菜素,木樨草素,当药甙,日本椴甙。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萼耧菜 黄酮类化合物 中药
下载PDF
尖萼耧斗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四保 陈士林 +1 位作者 王立为 肖培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9-491,共3页
目的 研究尖萼耧斗菜 Aquilegia oxysepala的化学成分。方法 尖萼耧斗菜全草乙醇浸膏 ,以石油醚、二氯甲烷、醋酸乙酯、丙酮提取 ,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结果 从尖萼耧斗菜全草分离得到 9个化合物。根据波谱分析和理化数据 ,鉴定 9个化... 目的 研究尖萼耧斗菜 Aquilegia oxysepala的化学成分。方法 尖萼耧斗菜全草乙醇浸膏 ,以石油醚、二氯甲烷、醋酸乙酯、丙酮提取 ,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结果 从尖萼耧斗菜全草分离得到 9个化合物。根据波谱分析和理化数据 ,鉴定 9个化合物分别为 :α-棕榈精 (α-十六碳酸甘油酯 ) (α- m onopalm itin,hexadecanoic acid2 ,3- dihy-droxypropyl ester, ) ,5 -羟基 - 2 -吲哚酮 (5 - hydroxy- 2 - indolinone, ) ,原儿茶酸丁酯 (butyl protocatechuate, ) ,原儿茶酸甲酯 (methyl protocatechuate, ) ,α,3,4 ,-三羟基苯丙酸 (α,3,4 - trihydroxy- benzenepropanoic acid, ) ,琥珀酸 (succinic acid, ) ,以及黄酮类化合物木樨草素 - 3′-葡萄糖苷 (luteolin 3′- O-β- D - glucoside, ) ,异金雀花素(isoscoparin, ) ,异荭草素 (isoorientin, )。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萼耧斗菜 酚酸酯 脂肪酸酯 黄酮
下载PDF
尖萼耧斗菜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立军 张友民 +1 位作者 谷安根 盛国志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尖萼耧斗莱(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et Mey.)属毛莨科(Ranunculaceae)耧斗菜属(Aquilegia)植物。其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它与毛莨科的其它属同样,存在一个以子叶节区为中心的两个过渡区。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可分为上... 尖萼耧斗莱(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et Mey.)属毛莨科(Ranunculaceae)耧斗菜属(Aquilegia)植物。其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它与毛莨科的其它属同样,存在一个以子叶节区为中心的两个过渡区。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可分为上胚轴苗区、子叶节区和下胚轴根区等三个区。解剖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谷安根等(1990)提出的关于子叶节区理论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为揭示毛莨科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积累一份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萼耧斗菜 幼苗 初生维管系统
下载PDF
尖萼耧斗菜外植体消毒及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非 姜思佳 +1 位作者 李忠才 刘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19922-19924,19932,共4页
[目的]研究尖萼耧斗菜外植体消毒及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采用不同消毒剂种类和浓度,对尖萼耧斗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研究其污染率和污染速率,寻找建立无菌苗培养系的最佳方法;以尖萼耧斗菜种子获得的无菌苗的根、茎、叶片为外植体,通过... [目的]研究尖萼耧斗菜外植体消毒及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采用不同消毒剂种类和浓度,对尖萼耧斗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研究其污染率和污染速率,寻找建立无菌苗培养系的最佳方法;以尖萼耧斗菜种子获得的无菌苗的根、茎、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在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筛选最佳外植体和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外植体材料最适宜的灭菌处理方法为:先将外植体在75%酒精中浸30 s,用无菌水冲洗5遍,再将其用0.2%升汞液浸泡2 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遍。该消毒方法使污染率最低、发芽率最高,且获得的无菌苗长势最好;诱导尖萼耧斗菜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幼根;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6 mg/L2,4-D+0.5 mg/L6-BA。[结论]为尖萼耧斗菜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其药用和观赏价值的最大发挥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萼耧斗菜 消毒 愈伤组织 外植体
下载PDF
尖萼耧斗菜花药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全雪丽 张美淑 刘迪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9-161,共3页
通过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研究了尖萼耧斗菜花药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尖萼耧斗菜每个花药具4个花粉囊,小孢子在四分体中的排列属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属2-细胞型,并有3个萌发沟。花粉囊壁由4层细胞构成,即表皮(1层)、药室内壁(1层)、中层... 通过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研究了尖萼耧斗菜花药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尖萼耧斗菜每个花药具4个花粉囊,小孢子在四分体中的排列属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属2-细胞型,并有3个萌发沟。花粉囊壁由4层细胞构成,即表皮(1层)、药室内壁(1层)、中层(多层)、绒毡层(1层)。绒毡层发育属分泌型,出现多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萼耧斗菜 花药 解剖学
下载PDF
尖萼耧斗菜的传粉机制与遗传结构 被引量:2
8
作者 庞迪 史凤雪 +4 位作者 李志瑞 崔娜 孙明洲 李霖锋 肖洪兴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2-135,共4页
对尖萼耧斗菜(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et C.A.Mey.)及其变型黄花尖萼耧斗菜(A.oxysepala f.pallidiflora(Nakai)Kitag)进行了传粉生物学与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尖萼耧斗菜及其变型黄花尖萼耧斗菜的繁殖系统没有差异,但其传... 对尖萼耧斗菜(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et C.A.Mey.)及其变型黄花尖萼耧斗菜(A.oxysepala f.pallidiflora(Nakai)Kitag)进行了传粉生物学与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尖萼耧斗菜及其变型黄花尖萼耧斗菜的繁殖系统没有差异,但其传粉高峰期已经产生分化.其次,SSR数据显示这二者的遗传结构也产生了分化,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其种内的微分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茛科 尖萼耧斗菜 繁殖系统 传粉 遗传结构
下载PDF
甘肃耧斗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霞艳 左经会 +2 位作者 吴承梦 刘盛海 王敏敏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5,共5页
对采自贵州韭菜坪的甘肃耧斗菜种子,采用不同温度、3种植物生长素(GA3、IBA、IAA)处理进行萌发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甘肃耧斗菜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68%和43.33%;GA3、IBA、IAA3种植物激素在一定浓度范围... 对采自贵州韭菜坪的甘肃耧斗菜种子,采用不同温度、3种植物生长素(GA3、IBA、IAA)处理进行萌发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甘肃耧斗菜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68%和43.33%;GA3、IBA、IAA3种植物激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甘肃耧斗菜种子的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影响效果表现为GA3>IAA>IBA,即GA3促进作用最强,以GA3200mg/L为最适浓度,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67.33%、48.67%。该研究可为甘肃耧斗菜的应用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耧斗菜 种子萌发 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