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岩混层(I/S)Ar-Ar年龄谱型及^(39)Ar核反冲丢失机理研究——以浙江长兴地区P-T界线粘土岩为例 被引量:149
1
作者 张彦 陈文 +1 位作者 陈克龙 刘新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6-561,共6页
本文以浙江长兴地区P—T界线上的粘土岩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成岩混层I/S进行了K-Ar和Ar-Ar测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岩中成岩混层I/S的K-Ar年龄在没有碎屑含钾矿物混入的情况下,比其对应的地层时代要年轻。成岩混层I/S的常规40Ar/39A... 本文以浙江长兴地区P—T界线上的粘土岩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成岩混层I/S进行了K-Ar和Ar-Ar测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岩中成岩混层I/S的K-Ar年龄在没有碎屑含钾矿物混入的情况下,比其对应的地层时代要年轻。成岩混层I/S的常规40Ar/39Ar阶段升温测年一般情况下得不到年龄坪,只有当类蒙皂石层的含量为零时(即没有膨胀层的成岩伊利石),才能形成平坦的年龄谱。39Ar的核反冲丢失不仅发生在矿物表面,也发生在矿物内部,最高可达48%左右,0.2μm粒级可能是39Ar核反冲丢失量的拐点,同时也表明,用快中子照射硅酸盐样品,核反冲距离可以达到0.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混层I/S K—ar测年 ar—ar测年 ar—ar年龄谱型 核反冲丢失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