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7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chitectural Model of a Dryland Gravel Braided River,based on 3D UAV Oblique Photogrammetric Data:A Case Study of West Dalongkou River in Eastern Xinjiang,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YIN Senlin ZHU Baiyu +5 位作者 GUO Haiping XU Zhenhua LI Xiaoshan WU Xiaojun CHEN Yukun JIANG Zhib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69-285,共17页
Three-dimensiona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oblique photogrammetric data were used to infer mountainous gravel braided river lithofacies,lithofacies associations and architectural elements.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 Three-dimensiona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oblique photogrammetric data were used to infer mountainous gravel braided river lithofacies,lithofacies associations and architectural elements.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and lithofacies associations with detailed lithofacies characterizations were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d to document the architectural model,architectural element scale and gravel particle scale.(1)Nine lithofacies(i.e.,Gmm,Gcm,Gcc,Gci,Gcl,Ss,Sm,Fsm and Fl)were identified and classified as gravel,sand and fine matrix deposits.These are typical depositional features of a mountainous dryland gravel-braided river.(2)Three architectural elements were identified,including channel(CH),gravel bar(GB)and overbank(OB).CH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flow channel and abandoned channel,while GB consists of Central Gravel bar(CGB)and Margin Gravel bar(MGB).(3)The gravel bar is the key architectural element of the gravel braided river,with its geological attributes.The dimensions of GBs and their particles are various,but exhibit good relationships with each other.The grain size of GB decreases downstream,but the dimensions of GB do not.The bank erosion affects the GB dimensions,whereas channel incision and water flow velocity influence the grain size of GB.The conclusions can be applied to the dryland gravel braided river studies in tectonically active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dimensional UAV oblique photogrammetry gravel braided river architecture modern deposits West Dalongkou River
下载PDF
传统孝亲情感与现代工业文明的调适——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上海为个案
2
作者 艾萍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传统的宗法观念拥有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影响深远。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在拥有“国际都市”头衔、以开放著称的上海,也可以看到孝亲情感的长期影响力,做寿之风盛行,丧葬改革步履维艰。即使在工业文明和现代都市的包裹之下,宗法观念、孝亲... 传统的宗法观念拥有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影响深远。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在拥有“国际都市”头衔、以开放著称的上海,也可以看到孝亲情感的长期影响力,做寿之风盛行,丧葬改革步履维艰。即使在工业文明和现代都市的包裹之下,宗法观念、孝亲情感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是以现代性为标识的政府进行社会改革的重点所在。政府应该审慎对待传统宗法孝亲观念,辩证地看待其民族性与世界性,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生存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观念 孝亲情感 现代性 上海
下载PDF
云窟:网师园历史时空中的观与照
3
作者 张彤 闵天怡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2,共7页
园林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归宿和艺术集成。以网师园为历史基底和空间载体,实验性设计作品“云窟”以“冰裂纹”几何图形的三维数字生成及对山石云起之形态的空间再现,用轻质透明材料构筑了一处文化装置。意于网师园历史文化时空图景中,借... 园林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归宿和艺术集成。以网师园为历史基底和空间载体,实验性设计作品“云窟”以“冰裂纹”几何图形的三维数字生成及对山石云起之形态的空间再现,用轻质透明材料构筑了一处文化装置。意于网师园历史文化时空图景中,借由古典语境对话现代技术的“多元时空体文本”,表达时间层序与空间图景的时空因对与古今观照。该作品受邀参展于威尼斯举办的欧洲文化中心2023“时间-空间-存在”建筑双年展,激发了全球语境下关于文化形态的历时性交互和多样态共存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云窟 网师园 古今观照 时空因对
下载PDF
大跨度木结构蒙古包的设计与工程实践
4
作者 吕悦孝 韩潮 +2 位作者 姜兰潮 温旭 刘洋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7,共7页
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和新时代中国民族建筑复兴的背景下,木结构建筑市场再次兴起。在原民族建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结构进行创新,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针对希拉穆仁草原景区设计了一座大跨度蒙古包,在不... 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和新时代中国民族建筑复兴的背景下,木结构建筑市场再次兴起。在原民族建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结构进行创新,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针对希拉穆仁草原景区设计了一座大跨度蒙古包,在不改变建筑材料的基础上,采用木网壳结构体系对传统建筑结构进行创新与优化,其最大跨度为23.5 m,最大高度为11.5 m,且整体结构稳定。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工况进行静力计算和屈曲分析,验证了该结构的可靠性。本研究对我国大跨度木结构的发展和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包 现代木结构建筑 大跨度 木网壳结构 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国际化与国族化:20世纪早期西方国族建筑中的现代主义
5
作者 潘曦 朱安琪 朱逸云 《建筑师》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20世纪,强调“国际化”的现代主义建筑与强调“国族化”的国族主义产生深刻交集,在现代民族国家国族身份认同的塑造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本文阐释了这分别带有排他性和包容性、看似矛盾的两者形成交集之成因,丰富了建筑作为一种政治文化... 20世纪,强调“国际化”的现代主义建筑与强调“国族化”的国族主义产生深刻交集,在现代民族国家国族身份认同的塑造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本文阐释了这分别带有排他性和包容性、看似矛盾的两者形成交集之成因,丰富了建筑作为一种政治文化这一议题的讨论:一方面,现代主义建筑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与部分新生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达成一致,参与到后者对其国族身份认同的塑造中;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逐渐国际化,这一国际式风格成为主流话语的一种体现,使西方世界中的“边缘”国家效仿跟进,成为其国族建筑风格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族建筑 现代主义 国际主义 国族主义
下载PDF
建“木”之心——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现代木构建筑教学探索
6
作者 董凌 沈晓梅 +2 位作者 周扬 薛春霖 张海燕 《华中建筑》 2024年第7期158-163,共6页
顺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建筑产业“绿色”升级转型的趋势,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结合自身学科发展优势,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建筑学人才为目标,开展了系统的现代木构建筑教学探索。以建筑设计课程为核心,基于多学科交叉知识体系融合... 顺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建筑产业“绿色”升级转型的趋势,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结合自身学科发展优势,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建筑学人才为目标,开展了系统的现代木构建筑教学探索。以建筑设计课程为核心,基于多学科交叉知识体系融合方法开展理论、技术、实验、实践等多元内容的集成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种技术方法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整合能力,提高学生深化设计的主动研究和科学探索潜能;为建筑学专业现代木构建筑设计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提供了积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木构建筑 教学体系 教学组织 教学评价
下载PDF
我国近代博览建筑的起源与发展——以天津为例
7
作者 冯琳 胡畔 +1 位作者 宋昆 孙艳晨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近代天津开埠以后,尤其北洋新政的推行,促进了城市博览事业的发展。文章梳理了近代天津自北洋新政至民国政府时期博览建筑的设计与建设,探讨了近代天津博览建筑从沿用传统、效仿西法到走向现代三个不同阶段的特征,揭示了在政权更迭、文... 近代天津开埠以后,尤其北洋新政的推行,促进了城市博览事业的发展。文章梳理了近代天津自北洋新政至民国政府时期博览建筑的设计与建设,探讨了近代天津博览建筑从沿用传统、效仿西法到走向现代三个不同阶段的特征,揭示了在政权更迭、文化冲击、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下近代天津博览建筑的产生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览建筑 近代天津 建筑特征 演变规律
下载PDF
影响深远的时代转折Ⅱ孪生兄弟的生与死:苏联呼捷玛斯与德国包豪斯的相互影响及不同命运研究
8
作者 韩林飞(文/图) 刘岩(文/图) 张晨铭(文/图)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第2期31-39,共9页
1920-1933年苏联的呼捷玛斯(Vkhutemas)与1919-1932年德国的包豪斯(Bauhaus)是二十世纪初培养新一代设计师和建筑师的前卫创新学校,均是现代主义设计教育重要的起源地,通过自己对社会发展及时代变革的独特理解,为探索现代艺术新风格、... 1920-1933年苏联的呼捷玛斯(Vkhutemas)与1919-1932年德国的包豪斯(Bauhaus)是二十世纪初培养新一代设计师和建筑师的前卫创新学校,均是现代主义设计教育重要的起源地,通过自己对社会发展及时代变革的独特理解,为探索现代艺术新风格、现代艺术教育新理念及方法、艺术与工业的结合、艺术门类的互通等方面奠定了基础。两所学校相互促进、相互启发,虽彼此独立运作,但在创新意识上交相呼应,构建了社会主义苏联与资本主义德国在现代艺术教育领域相交的平行线。呼捷玛斯以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目标为导向,成为世界现代建筑与艺术运动的一个重要中心,它与包豪斯的基础教学体系都在不断进行创新与探索,理论授课与实践训练在两所学校成为了共同的教育特色,其教学目标、教育体系、理论成果都有许多相似的印记,分析两所学校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的异同点是本文研究的重点。1930年代,呼捷玛斯与包豪斯双双被政治和强权所扼杀,但这对现代主义孪生兄弟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呼捷玛斯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静默。本文分析了呼捷玛斯被漠视的原因,其与包豪斯对世界现代建筑思想的创立、对世界现代造型艺术教育的探索以及对现代建筑创作方面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呼捷玛斯和包豪斯作为世界现代艺术起源的双中心,其先锋的思想与创造依然影响着世界现代艺术今天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豪斯 呼捷玛斯 构成主义 现代建筑与艺术教育 现代建筑 影响与借鉴
下载PDF
从纯粹主义到粗野主义:苏联先锋派建筑对勒·柯布西耶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韩林飞(文/图) 任嘉乐(文/图)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第3期35-43,共9页
勒•柯布西耶作为现代建筑开创者与旗手,奠定了现代建筑美学基础并推动了20世纪世界建筑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个人认知的深入,其建筑风格与思想也发生着转变。早期他在机器美学、纯粹立体主义思想的引导下,创建了现代建筑的理性原则... 勒•柯布西耶作为现代建筑开创者与旗手,奠定了现代建筑美学基础并推动了20世纪世界建筑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个人认知的深入,其建筑风格与思想也发生着转变。早期他在机器美学、纯粹立体主义思想的引导下,创建了现代建筑的理性原则与几何语汇,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准范式;中期迎来他创作的高峰期,在功能主义设计基础上重新审视自然与地域因素,强调城市与自然的融合。晚期他天才的创造力再次令世人叹服,朗香教堂等现代宗教建筑设计以其独特的造型,粗野主义的形象影响力及精神空间的营造,再次树立了他现代建筑先锋旗手的地位。勒•柯布西耶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中不乏受众多理论的影响,但1920-30年代勒•柯布西耶与苏联的交流却鲜为人知,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与勒•柯布西耶“设计服务大众”的理念如出一辙,促成了他们之间流年似水的往事。此时期正值勒•柯布西耶建筑体系由基础到成熟的过程,苏联的建筑实践与先锋派建筑思想对他后期粗野主义风格的形成与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立足于研究和解密勒•柯布西耶20世纪20-30年代与苏联交流合作的历史,通过系统分析他与苏联交往的历史信息与背景,客观评价苏联先锋派建筑思想在勒•柯布西耶建筑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结合两者建筑作品的对比探讨,从设计手法与思想等多方面探究苏联先锋派建筑对勒•柯布西耶建筑理论及设计风格的影响,深究从纯粹主义到粗野主义建筑创作思想和设计方法演进中现代建筑的变化,进而较全面地揭示现代建筑开创者勒•柯布西耶的世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柯布西耶 苏联先锋派建筑 粗野主义 纯粹主义 现代建筑
下载PDF
现代主义的“再国族化”探索——南亚国家独立初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当代危机与应对
10
作者 潘曦 朱逸云 朱安琪 《新建筑》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近年来,南亚多个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性项目面临被改造甚至拆除的危机。这些建筑建于南亚各国独立初期,其现代主义风格承载了当时强调去殖民化、追求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国族叙事。然而从20世纪后期开始,随着国族叙事从“公民式”向“民族... 近年来,南亚多个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性项目面临被改造甚至拆除的危机。这些建筑建于南亚各国独立初期,其现代主义风格承载了当时强调去殖民化、追求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国族叙事。然而从20世纪后期开始,随着国族叙事从“公民式”向“民族式”转变,现代主义建筑逐渐“祛魅”,不再是国族身份认同的象征,又未能融入遗产保护的话语体系之中,不得不在年久失修后为发展让路,面临危机。对此,南亚建筑师们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叙事,将这些建筑诠释为现代主义适应南亚各国独立初期特定语境的结果,是追求变革与进步的理想和社会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现实之间的联结,从而将其“再国族化”,为这些建筑的保护提供合理性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族认同 现代主义建筑 去殖民化 南亚 遗产保护
下载PDF
“价值变化”视角下近代建筑的建造特征、价值认知与修复理念
11
作者 侯实 赫永皓 《新建筑》 2024年第4期17-22,共6页
从近代时期开始,中国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师参与到都市建筑的建造活动中,而这些近代建筑保留的丰富史料又使得对其建造过程的追溯和相关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考证变得可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近代建筑的价值认知。由于遗产价值的主观性,... 从近代时期开始,中国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师参与到都市建筑的建造活动中,而这些近代建筑保留的丰富史料又使得对其建造过程的追溯和相关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考证变得可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近代建筑的价值认知。由于遗产价值的主观性,近代建筑的价值认知也具有“动态变化”的属性,其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会因历次建造活动而变化,纪念性价值会随历史事件发生而变化,且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从“价值变化”的视角来看,可以将近代建筑的修复理念归结成“以艺术价值为导向”“以纪念性价值为导向”和“艺术价值与纪念性价值兼顾”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建筑 价值变化 建造特征 价值认知 修复理念
下载PDF
徽州古民居生态美学特征的现代建筑设计应用探索
12
作者 王霖 王蓉 《铜陵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徽派古民居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其成型过程中受到徽州地理和文化影响,展现出独特的区域特色,在其造型、功能、装饰等诸多方面也自成一格,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协调美、“道法自然”的和谐美以及“古朴典雅”的整体美的生态... 徽派古民居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其成型过程中受到徽州地理和文化影响,展现出独特的区域特色,在其造型、功能、装饰等诸多方面也自成一格,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协调美、“道法自然”的和谐美以及“古朴典雅”的整体美的生态美学特征。现代建筑设计可遵循特色地域文化与传统建造技术相融合、传统建筑文化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建筑空间形式与功能适用性相统一的原则,探索因地制宜,构建以“和”为美的地形界面;秩序井然,构建以“序”为美的空间界面;情景合一,构建以“情”为美的人文界面,做到古为今用的同时,彰显徽州古民居生态美学的科学构成、地域特色和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古民居 生态美学特征 现代建筑设计
下载PDF
绿色低碳理念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志强 《供水技术》 2024年第2期47-50,共4页
为实现建筑行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缓解能源危机,提出绿色低碳理念在现代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文中先从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缺乏水资源循环利用观念三个方面阐述我国目前建筑给排水设计状况。再研究环保节能理念在现代建筑给排水... 为实现建筑行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缓解能源危机,提出绿色低碳理念在现代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文中先从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缺乏水资源循环利用观念三个方面阐述我国目前建筑给排水设计状况。再研究环保节能理念在现代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新型的节水设备,包括管道、节水型的卫生器具和新型阀门;应用中水回收系统;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有效利用太阳能;严格把控超压出流;以及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节能设计。通过本文的设计应用,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使用,降低运营成本和能源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节能 现代建筑 给排水
下载PDF
西南近代军阀公馆建筑的风格类型与特征
14
作者 侯实 胡孔安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军阀统治是西南近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西南近代军阀和高级将领在驻防城镇和家乡建造的居住类公馆,主要有合院式、外廊式、洋房式三类,由于样式传播的源头不同,受外来建筑材料、风格、技术的影响不同,因而形成不同地域军阀公馆流行类型... 军阀统治是西南近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西南近代军阀和高级将领在驻防城镇和家乡建造的居住类公馆,主要有合院式、外廊式、洋房式三类,由于样式传播的源头不同,受外来建筑材料、风格、技术的影响不同,因而形成不同地域军阀公馆流行类型和特征的差异。军阀公馆建筑风格的选择,反映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受军阀自身观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近代建筑 军阀公馆 风格类型 地域分布 社会观念
下载PDF
影响深远的时代转折Ⅰ——1920年代苏联先锋派建筑理论及作品创作璀璨绮丽的原因探讨
15
作者 韩林飞(文/图) 李安宁(文/图) 韩孟婷(文/图)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构成主义、至上主义、立体—未来主义、理性主义、结构主义、投影主义、线性主义、城市主义、反城市主义、蒙太奇与流动建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先锋建筑流派在苏联迅速地喷薄而发。本文从诸多流派和艺术主义的...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构成主义、至上主义、立体—未来主义、理性主义、结构主义、投影主义、线性主义、城市主义、反城市主义、蒙太奇与流动建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先锋建筑流派在苏联迅速地喷薄而发。本文从诸多流派和艺术主义的类别出发,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关键实例和人物,探讨其思想在若干社会经济、人文艺术等领域的源泉。通过分析多方面因素的交织,探讨这一时期苏联先锋派建筑何以成为时代转折的标志,为何具有长远的预见、璀璨的表现与深远的影响。这些先锋派多姿多彩的探索,对于今天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研究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追根溯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仅可以在先贤者的足迹中前进,而且可以更好地感知时代发展的脉搏,在研究感知与体验中领悟先锋引领发展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先锋派 现代建筑 预见 多元表现 时代转折 创新思想
下载PDF
典型海相砂质临滨坝沉积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俊威 孙海航 +1 位作者 张东伟 王恒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80,共16页
滩坝砂体是重要的油气储层,其形成的水动力机制复杂多变,受露头及现代沉积等资料的局限性影响,坝体的发育过程、几何形态、动态演化模式及构型叠置关系尚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利用沉积数值模拟与现代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正向线性... 滩坝砂体是重要的油气储层,其形成的水动力机制复杂多变,受露头及现代沉积等资料的局限性影响,坝体的发育过程、几何形态、动态演化模式及构型叠置关系尚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利用沉积数值模拟与现代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正向线性临滨坝的沉积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海相临滨坝完整的发育阶段包括锥形坝形成期、弯月坝发育期、条带状复合坝形成期、条带状复合坝扩大生长期以及条带状复合坝停止发育期,现代沉积中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坝体。不同演化阶段的坝体受向岸流、环流、沿岸流和底流等水动力控制。锥形坝及弯月坝为多个小规模、近等间距规则排列的坝体,受向岸流及沿岸环流不断冲刷,锥形坝演化为弯月坝。锥形坝及弯月坝间发育裂流凹槽,坝顶可发育回流沟槽,为典型的顶积式沉积过程。弯月坝坝体及坝间凹槽不断被沉积充填,形成相对整一的条带状复合坝,此阶段表现为典型的侧积式沉积过程。复合坝在向岸流及底流改造下变宽、变厚,最终出露水面形成障壁型滨岸。复合坝内部构型可由多个锥形坝、弯月坝及坝间凹槽构成,呈锥形坝-裂流凹槽-锥形坝或弯月坝-裂流凹槽-弯月坝的构型叠置关系,剖面上呈厚—薄—厚的叠置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数值模拟 沉积构型 沉积水动力机制 临滨坝 海相滩坝 现代沉积
下载PDF
仿写、建造、传统——从遗产价值的角度看大禹陵禹庙大殿钢筋混凝土仿木构建造的传承
17
作者 胡石 郑蒨 《新建筑》 2024年第4期41-47,共7页
重建于1933年的绍兴大禹陵禹庙大殿是一座完全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写仿的“传统木构建筑”。它不仅在梁架系统上完美模拟了木构结构,还运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来制作斗栱、筒瓦屋面和脊饰,并由文人主导进行梁栿彩画的绘制。这种巧妙组合... 重建于1933年的绍兴大禹陵禹庙大殿是一座完全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写仿的“传统木构建筑”。它不仅在梁架系统上完美模拟了木构结构,还运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来制作斗栱、筒瓦屋面和脊饰,并由文人主导进行梁栿彩画的绘制。这种巧妙组合融合了传统建筑形式与新型钢筋混凝土建造技术,并通过乡土工匠对建造过程的参与延续了当地对大禹祭祀传统的承袭。从建造与遗产价值角度来看,固有形式与新材料之间的结合源于对当地历史与文脉的传承和追求。通过对该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发掘传统地方建造系统所具有的巨大惯性和灵活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陵禹庙大殿 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 现代建造技术 传统建筑形式 遗产价值
下载PDF
重新揭示建筑意义的潜在维度:《分裂的再现时代中的建筑》与达利伯·韦瑟利的建筑现象学——阐释学思想
18
作者 何星宇 王凯 《建筑师》 2024年第1期117-124,共8页
本文以达利伯·韦瑟利唯一的专著《分裂的再现时代中的建筑》为线索,评述他的建筑现象学—阐释学思想的内容、背景和瑕瑜。他从建筑再现和其在现代性之下面临的意义交流的危机出发,用现象学和阐释学哲学视角揭示了建筑再现交流所依... 本文以达利伯·韦瑟利唯一的专著《分裂的再现时代中的建筑》为线索,评述他的建筑现象学—阐释学思想的内容、背景和瑕瑜。他从建筑再现和其在现代性之下面临的意义交流的危机出发,用现象学和阐释学哲学视角揭示了建筑再现交流所依赖的潜在维度和它的历史转变,并提出基于“碎片”和“诗学”的出路。他对建筑危机的讨论是1970年代英国反思现代主义浪潮的一部分和延续。对危机的关切使他的思想比其他的建筑现象学更广博深厚,为体验问题提供了公共和历史基础。韦瑟利对建筑意义潜在维度的重新发掘展现了“再现”的危机在认识论和历史叙事上的两种层次,既是了解欧洲建筑文化精神内核的捷径,也为建筑实践提供了更加公共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利伯·韦瑟利 建筑现象学 阐释学 建筑再现 现代性危机
下载PDF
中山纪念与市政改良:岭南近代中山公园的创建
19
作者 王艳婷 彭长歆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4,共7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政府把对于孙中山先生的纪念跟市政建设结合在一起,一系列中山纪念建筑或空间场所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其中以中山公园的分布最为广泛,而岭南地区尤为突出。选取岭南近代59座中山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回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政府把对于孙中山先生的纪念跟市政建设结合在一起,一系列中山纪念建筑或空间场所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其中以中山公园的分布最为广泛,而岭南地区尤为突出。选取岭南近代59座中山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回溯中山公园创建的缘起,并从筹建与选址、空间的建构及功能多样化三方面论述其营建特征。研究表明:1)中山公园经历了从中山纪念到与市政治理结合的过程;2)中山公园在筹建方式上表现为政府与市民的共同参与,它们多选址山水形胜处,且部分位于城市中轴线上;3)中山公园通过空间建构积极推广了孙中山符号,赋予了城市公共空间新的内涵;4)中山公园采取了功能化的空间配置方法。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岭南近代中山公园的营建逻辑及岭南园林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同时也能为当今纪念性公园的建设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近代园林史 岭南园林 中山公园 市政改良
下载PDF
开封近代教育建筑及其保护策略探研
20
作者 李邕 赵凯 郑东军 《城市建筑》 2024年第9期69-72,共4页
开封近代教育建筑是河南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把开封近代教育建筑划分为清末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冯玉祥主政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西式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式风格三种风格方面总结其特征,... 开封近代教育建筑是河南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把开封近代教育建筑划分为清末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冯玉祥主政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西式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式风格三种风格方面总结其特征,并基于开封市近代教育建筑的保护现状,以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堂旧址为例,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教育建筑 保护策略 开封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