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槟榔芋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1
作者 董晓菲 王同帅 +1 位作者 匡云波 叶祖云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8-173,216,共7页
为提高槟榔芋产量和品质,探究槟榔芋疫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从福鼎槟榔芋疫病发病叶片的病斑中分离病原真菌,得到可疑菌株T5-1.经Koch’s法则证病、形态学和测序鉴定,初步证明其属于小孢根霉菌(Rhizopus microsporus).生物学特性研究发... 为提高槟榔芋产量和品质,探究槟榔芋疫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从福鼎槟榔芋疫病发病叶片的病斑中分离病原真菌,得到可疑菌株T5-1.经Koch’s法则证病、形态学和测序鉴定,初步证明其属于小孢根霉菌(Rhizopus microsporus).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其菌落正面为灰白色,反面为黄褐色,菌丝毛绒状延展,边缘整齐,黑色孢子囊.实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pH=5~9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最适为pH=6,培养温度在4~45℃时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 真菌 小孢根霉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槟榔芋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文婷 郭泽镔 +1 位作者 曾绍校 郑宝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84,共5页
以槟榔芋淀粉为原料,采用超高压技术对淀粉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不同压力处理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大,槟榔芋淀粉的溶解度、膨胀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是均显著低于原淀粉;超高压处理可以显著增大槟榔芋淀粉的透... 以槟榔芋淀粉为原料,采用超高压技术对淀粉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不同压力处理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大,槟榔芋淀粉的溶解度、膨胀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是均显著低于原淀粉;超高压处理可以显著增大槟榔芋淀粉的透光率;经200 MPa压力处理后,其冻融稳定性有明显改善。经300 MPa压力处理后,槟榔芋淀粉凝胶的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都显著增加,但弹性和凝聚性变化不显著。RVA测定结果表明:淀粉糊的峰值黏度随处理压力的增大而显著增大;改性后槟榔芋淀粉的崩解值略高于原淀粉,而回生值变化不显著;200 MPa压力处理可降低槟榔芋淀粉的糊化温度。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高压处理可以达到改善槟榔芋淀粉理化性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淀粉 超高压 理化性质
下载PDF
球磨-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槟榔芋淀粉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灿灿 李涛 +2 位作者 万成 黄群 宋洪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0-45,共6页
以槟榔芋原淀粉为原料,经球磨和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制得复合改性淀粉,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快速粘度仪等对其结构和糊化特性进行研究,并与原淀粉、仅酯化和仅球磨的改性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原... 以槟榔芋原淀粉为原料,经球磨和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制得复合改性淀粉,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快速粘度仪等对其结构和糊化特性进行研究,并与原淀粉、仅酯化和仅球磨的改性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酯化淀粉颗粒和晶体结构均无明显变化,但红外光谱图在1725、1572 cm^(-1)处出现新吸收峰,糊化温度降低,峰值温度由81.77℃降低到78.83℃,糊黏度升高,峰值黏度由597.67 m Pa·s升高到2066.33 m Pa·s;球磨淀粉颗粒破碎明显,晶体结构严重破坏,糊化温度降低,峰值温度为72.14℃,糊黏度降低,峰值黏度为296.33 m Pa·s。复合改性淀粉颗粒发生熔融、破损严重,取代度由酯化淀粉的0.01756增加到0.01994,酯化程度更高;糊化温度最低,峰值温度为65.69℃;糊黏度最高,峰值黏度为5063.67 m Pa·s。复合改性淀粉具有更好的低温糊化和增稠特性,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 淀粉 球磨 辛烯基琥珀酸 特性
下载PDF
槟榔芋淀粉与其球磨酯化淀粉理化性质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灿灿 黄群 +1 位作者 孙潇鹏 宋洪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48,共5页
以槟榔芋原淀粉为原料,采用球磨结合辛烯基琥珀酸(OSA)酯化方法制得复合改性淀粉,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并与原淀粉、酯化淀粉和球磨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球磨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和透明度均显著提高(P<0.05),尤其是冷水溶解度,... 以槟榔芋原淀粉为原料,采用球磨结合辛烯基琥珀酸(OSA)酯化方法制得复合改性淀粉,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并与原淀粉、酯化淀粉和球磨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球磨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和透明度均显著提高(P<0.05),尤其是冷水溶解度,但其抗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表观黏度却降低;酯化淀粉和复合改性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透明度、抗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表观黏度均明显提高,由此可见槟榔芋原淀粉和球磨淀粉经OSA酯化改性后品质均得到明显改善,复合改性淀粉的表观黏度增加尤为明显,说明其具有更好的增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 淀粉 球磨 辛烯基琥珀酸 理化特性
下载PDF
福鼎槟榔芋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董晓菲 林镇金 +3 位作者 刘盛荣 吴小蝶 季红 叶祖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1-176,共6页
从福建省福鼎市田间患软腐病的槟榔芋球茎分离到菌株141108,经Koch′s法则验证及形态观察和分子测序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定了其药物敏感性和生物学特性.结果发现:菌株141108为福鼎槟榔芋软腐病的病原菌,其与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 从福建省福鼎市田间患软腐病的槟榔芋球茎分离到菌株141108,经Koch′s法则验证及形态观察和分子测序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定了其药物敏感性和生物学特性.结果发现:菌株141108为福鼎槟榔芋软腐病的病原菌,其与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相似度达99%;菌落为圆形、光滑湿润、乳白色、有臭味,革兰氏阴性杆状,有鞭毛,兼性好氧.该菌对四环素、氯霉素等10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在pH为5.0~10.0时均能生长,最适pH为7.0;在温度为4~45℃时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 软腐病 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球磨-酯化复合改性槟榔芋淀粉对Pickering乳液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灿灿 孙潇鹏 +2 位作者 李坚斌 黄群 宋洪波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为了提高淀粉颗粒的乳化能力,以球磨-酯化复合改性槟榔芋淀粉为颗粒乳化剂,大豆油为油相,制备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采用激光粒度仪、研究级正置显微镜、流变仪等对Pickering乳液外观、液滴粒径、显微形态及动态流变特性进行表征,考... 为了提高淀粉颗粒的乳化能力,以球磨-酯化复合改性槟榔芋淀粉为颗粒乳化剂,大豆油为油相,制备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采用激光粒度仪、研究级正置显微镜、流变仪等对Pickering乳液外观、液滴粒径、显微形态及动态流变特性进行表征,考察淀粉颗粒质量浓度(1、5、10、20、30 mg/mL)和油相体积分数(10%、20%、30%、40%、50%)对乳液稳定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加颗粒质量浓度导致乳化相体积增加,液滴粒径减小;随着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乳化相体积增加,液滴粒径增大。当颗粒质量浓度为20 mg/mL,油相体积分数为40%时,乳液的乳析现象明显改善。球磨-酯化复合改性槟榔芋淀粉颗粒吸附在油/水界面,有效抵抗了液滴聚结,使乳液在储存30 d后仍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流变特性表明:乳液内部存在弹性凝胶网络结构,随着颗粒质量浓度和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液滴间堆积变得更紧密,从而增加了乳液黏度和凝胶强度,使其抵抗形变能力增强。球磨-酯化复合改性槟榔芋淀粉颗粒具有良好的作为Pickering乳液稳定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淀粉 球磨 酯化 Pickering乳液 稳定性 流变特性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槟榔芋贮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大洋 商飞飞 +5 位作者 潘中田 谢玉花 刘艳 邓春丽 宋慕波 段振华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5-140,共6页
以槟榔芋为研究对象,利用辐照剂量为0.1,0.3,0.5,0.7,1.0 kGy的高能电子束对其进行辐照处理,研究辐照剂量对槟榔芋贮藏效果及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电子束辐照能显著降低槟榔芋的贮藏腐烂率并较好地控制发芽,但对硬度、色泽... 以槟榔芋为研究对象,利用辐照剂量为0.1,0.3,0.5,0.7,1.0 kGy的高能电子束对其进行辐照处理,研究辐照剂量对槟榔芋贮藏效果及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电子束辐照能显著降低槟榔芋的贮藏腐烂率并较好地控制发芽,但对硬度、色泽变化、感官品质影响不大,同时能维持槟榔芋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以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槟榔芋贮藏的最佳辐照剂量为0.1~0.5 k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槟榔芋 贮藏品质 抗氧化酶
下载PDF
槟榔芋萌发早期的营养物质及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8
作者 李莉莉 商飞飞 +3 位作者 谢玉花 陈云堂 崔龙 段振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66-1173,共8页
为探究槟榔芋苯点部位萌发早期的营养物质与激素水平变化规律,以槟榔芋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发芽程度槟榔芋芽点部位淀粉、蛋白质、水分等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并基于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探究槟榔芋萌发早期的水分迁移分布状况,同时... 为探究槟榔芋苯点部位萌发早期的营养物质与激素水平变化规律,以槟榔芋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发芽程度槟榔芋芽点部位淀粉、蛋白质、水分等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并基于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探究槟榔芋萌发早期的水分迁移分布状况,同时测定脱落酸(ABA)及赤霉素(GA_(3))等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距球茎顶端越远,发芽槟榔芋的淀粉含量越高;发芽程度越高,芋头球茎顶端蛋白质含量越低;3种发芽长度槟榔芋距球茎顶端2 cm处的水分含量最低;经过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发现,越靠近芋头球茎中心,水分活跃度越高,且随着槟榔芋萌芽长度的增加,结合水逐渐向半结合水转变;核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短芽芋头含水率最高,长芽芋头最低;短芽及中芽芋头的3个部位(块茎、芽、根须)中根须部位ABA含量最高,而长芽芋头3个部位的AB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短芽芋头的GA_(3)含量在3个部位无显著差异(P>0.05),中芽及长芽芋头芽部位GA_(3)含量最高。本研究结果为探索槟榔芋休眠及贮藏后的萌发规律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 发芽 营养物质 水分迁移 激素
下载PDF
沼肥对槟榔芋疫病和软腐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海祥 邓芳 《生物灾害科学》 2018年第1期5-7,共3页
以槟榔芋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沼肥对槟榔芋疫病和软腐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肥较对照氮磷钾复合肥均可降低槟榔芋疫病和软腐病发生,同时可提高槟榔芋产量。其中,以施用45 000 kg/hm^2沼渣+75 000 kg/hm^2沼液处理效果最好,... 以槟榔芋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沼肥对槟榔芋疫病和软腐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肥较对照氮磷钾复合肥均可降低槟榔芋疫病和软腐病发生,同时可提高槟榔芋产量。其中,以施用45 000 kg/hm^2沼渣+75 000 kg/hm^2沼液处理效果最好,对疫病和软腐病的抗病效果分别为37.95%和49.81%,均高于其它2个处理,较对照复合肥处理增产显著。因此,沼肥具有重要的商品化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肥 槟榔芋 疫病 软腐病 防治 产量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对槟榔芋产量、重金属含量及土壤改良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春燕 《东南园艺》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即,750、1 125、1 500、1 875和2 250 kg·hm^(-2))对红壤区农田槟榔芋产量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不施土壤调理剂处理(对照)相比,土壤调...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即,750、1 125、1 500、1 875和2 250 kg·hm^(-2))对红壤区农田槟榔芋产量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不施土壤调理剂处理(对照)相比,土壤调理剂不同施用量处理能增加槟榔芋产量6.2%~12.8%,降低As含量28.9%~40.0%、Hg含量28.6%~50.0%,并提高槟榔芋收获后土壤的pH值4.0%~34.9%,降低土壤的交换性酸10.5%~95.2%,降低土壤有效磷36.4%~54.6%,而对土壤有机质、土壤水解性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则表现不一;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Pb、Cd和Cr的含量均表现出有所增加趋势,对土壤有效态Hg和As含量的影响表现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红壤区 槟榔芋 产量 重金属 土壤酸化改良
下载PDF
仙景槟榔芋“3414”肥效试验初探
11
作者 陈丽娟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45-46,共2页
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开展仙景槟榔芋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的土壤肥力条件下,钾素对仙景槟榔芋产量影响最大,且施用硫酸钾比氯化钾增产明显;每667 m^2施用N 33.6kg、P_2O_5 11.4 kg、K_2O 47.0 kg,仙景槟榔芋产量最高。
关键词 仙景槟榔芋 “3414”试验 肥效 产量
下载PDF
槟榔芋多效唑不同用量试验
12
作者 戴南火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37-39,共3页
在槟榔芋上进行多效唑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具有矮化植株和促进母芋膨大的效果,以每667m^2喷施多效唑50~80g较优,且残留量低于限量标准。
关键词 槟榔芋 多效唑 残留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