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阳定喘汤对哮喘大鼠IL-4及Arg-1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赵芮琪 李竹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47-0150,共4页
探讨温阳定喘汤对哮喘大鼠BALF中IL-4及大鼠肺组织中的Arg-1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模型、布地奈德及中药组各10只,后三组大鼠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卵清白蛋白(OVA)及氢氧化铝造为阳虚型哮喘大鼠模型,分... 探讨温阳定喘汤对哮喘大鼠BALF中IL-4及大鼠肺组织中的Arg-1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模型、布地奈德及中药组各10只,后三组大鼠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卵清白蛋白(OVA)及氢氧化铝造为阳虚型哮喘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布地奈德雾化治疗以及中药温阳定喘汤灌胃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L-4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肺组织中Arg-1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肺泡灌洗液中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布地奈德组和中药组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布地奈德组和中药组比较无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Arg-1mRNA表达升高(P<0.05);布地奈德组与中药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布地奈德组和中药组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温阳定喘汤可以降低阳虚型哮喘大鼠BALF中IL-4及肺组织中Arg-1mRNA水平,发挥缓解气道炎症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巨噬细胞M2型极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定喘汤 支气管哮喘 IL-4 arg-1
下载PDF
Arg-1、HepPar-1、GPC3和AFP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成琳 黄文斌 +2 位作者 赵有财 赵建华 王劲松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598-601,605,共5页
目的观察Arg-1、HepPar-1、GPC3和AFP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49例HCC和45例癌旁良性肝组织中Arg-1、HepPar-1、GPC3和AFP的表达。结果 1Arg-1、HepPar-1、GPC3和AFP... 目的观察Arg-1、HepPar-1、GPC3和AFP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49例HCC和45例癌旁良性肝组织中Arg-1、HepPar-1、GPC3和AFP的表达。结果 1Arg-1、HepPar-1、GPC3和AFP在H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5%、49%、69.4%和12.2%,在良性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7%、85.7%、0和4.1%,GPC3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肝组织(P<0.01);Arg-1在HCC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epPar-1和AFP(P<0.01,P<0.05),而与GPC3无明显差异(P>0.05)。2Arg-1和HepPar-1阳性率随着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而GPC3和AFP阳性率则随着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3个指标中,Arg-1是HCC最敏感的标记物,而GPC3是HCC最特异的标记物,Arg-1和/或GPC3对HCC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Arg-1是一种新的诊断肝细胞癌的标记物,GPC3是一种诊断HCC比较特异的标记物,Arg-1和/或GPC3检测对HC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低分化HCC,建议行Arg-1、HepPar-1、GPC3和AFP等抗体检测可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arg-1 HepPar-1 GPC3 AFP
下载PDF
基于筋之血化现象探讨化腐再生法对糖尿病大鼠溃疡Arg-1、CD206、DECTIN-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旭 孙瀚驰 +4 位作者 徐强 姚美竹 包易如 朱朝军 张朝晖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61-2865,共5页
目的基于筋之血化现象探讨Arg-1、CD206、DECTIN-1表达与糖尿病大鼠溃疡的关系,并探索化腐再生法对促愈过程中免疫因子Arg-1、CD206、DECTIN-1的调控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每组6只,... 目的基于筋之血化现象探讨Arg-1、CD206、DECTIN-1表达与糖尿病大鼠溃疡的关系,并探索化腐再生法对促愈过程中免疫因子Arg-1、CD206、DECTIN-1的调控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每组6只,所有组别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造成糖尿病模型,外科方法加冰醋酸50u滴到创面上造成糖尿病大鼠肌腱变性坏死溃疡模型。对照组水凝胶换药,模型组凡士林油纱换药,治疗1组生肌橡皮膏外涂换药,治疗2组菠萝蛋白酶撒布换药,治疗3组生肌橡皮膏外涂联合菠萝蛋白酶撒布换药,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3、7、14、21d眼眶采血,每次1.5ml, ELISA检测血清Arg-1、CD206、DECTIN-1表达,并分别于治疗3、7、14d提取大鼠创周组织,行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AO)分析方法检测不同时期Arg-1、CD206、DECTIN-1的阳性表达。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治疗期间对照组、治疗1、2、3组Arg-1、CD206、DECTIN-1含量均呈先低后高趋势。治疗早中期(治疗3d、7d、14d)时治疗3组Arg-1、CD206、DECTIN-1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期(治疗21d)时,治疗3组Arg-1、CD206、DECTIN-1含量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AO分析结果显示化腐再生法作用于创周组织Arg-1、CD206在治疗7d时,治疗3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作用于创周DECTIN-1在治疗3d和治疗7d时,治疗3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化腐再生法参与筋之血化过程的早中期时抑制Arg-1、CD206、DECTIN-1表达,在创面修复过程中有效在后期调控Arg-1、CD206、DECTIN-1表达,双向调节从而有效促进筋之血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腐再生法 糖尿病溃疡 筋之血化 arg-1、CD206 DECTIN-1
下载PDF
哮喘小鼠中髓样抑制细胞及Arg-1、iNOs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孟珠 李莉 +3 位作者 薛菲 单文琪 吕剑平(指导) 汪雪峰(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689-2693,共5页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脾细胞中髓样抑制细胞(MDSCs)两个亚群所占有核细胞比例,以及在小鼠中精氨酸酶-1(Arg-1)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方法:将6~8周清洁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哮喘组(OVA),给予哮喘组OV...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脾细胞中髓样抑制细胞(MDSCs)两个亚群所占有核细胞比例,以及在小鼠中精氨酸酶-1(Arg-1)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方法:将6~8周清洁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哮喘组(OVA),给予哮喘组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用PBS代替OVA给予对照组。最后1次激发后24 h内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抗卵清蛋白(OVA)特异性IgE水平;小鼠肺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中MDSCs两个亚群所占有核细胞比例;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小鼠脾细胞及肺组织中MDSCs产物Arg-1、iNOs 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MDSCs产物Arg-1、iNOs蛋白表达。结果:哮喘组小鼠肺部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清抗OVA特异性IgE明显增高(P<0.05);哮喘组小鼠脾细胞中G-MDSC亚群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升高(P<0.001),而M-MDSC亚群无明显变化(P>0.05);哮喘组小鼠脾细胞及肺组织中Arg-1 mRNA表达均增加(P<0.05),而iNOs mRNA表达均减少(P<0.05);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Arg-1 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iNOs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哮喘组小鼠中的MDSCs,尤其是G-MDSC可能通过产生高水平的Arg-1参与哮喘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髓样抑制细胞 arg-1 INOS
下载PDF
复方五凤草液对家兔结核性溃疡iNOS、Arg-1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子慧 余洋 +1 位作者 钱佳燕 朱思洵 《中医外治杂志》 2019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五凤草液对结核性溃疡iNOS、Arg-1的影响。方法:将42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七组:空白组,模型组,复方五凤草液高、中、低剂量组,异烟肼组,亲水性纤维含银辅料组,每组6只,隔天换药,分别于造模后0d、3d、7d、14d、21d观察创面... 目的:探讨复方五凤草液对结核性溃疡iNOS、Arg-1的影响。方法:将42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七组:空白组,模型组,复方五凤草液高、中、低剂量组,异烟肼组,亲水性纤维含银辅料组,每组6只,隔天换药,分别于造模后0d、3d、7d、14d、21d观察创面组织、血清中iNOS、Arg-1的变化。结果:①模型组较空白组相比,iNOS持续高表达,Arg-1低表达,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第3天,各组iNO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空白组iNOS含量较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与其他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1天:各组与前一时间点相比iNOS含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五凤草液高、中剂量组、空白组与其他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除了模型组之外其他各组家兔随时间变化肉芽组织及血清中Arg-1活性检测数值都呈现增高趋势(P<0.05)。治疗第3天,各组Arg-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空白组与其他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空白组、复方五凤草液高、中剂量组Arg-1含量增高,与前一时间点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1天,空白组、复方五凤草液高、中剂量组与其他各组相比Arg-1含量增高明显(P<0.01)。结论:结核性溃疡创面迟迟难愈可能与iNOS异常高表达而Arg-1低表达相关,复方五凤草液可能是通过抑制iNOS过度表达并促进Arg-1表达,从而促进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结核性溃疡 复方五凤草液 INOS arg-1
下载PDF
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髓样抑制细胞Arg-1、iNOS的mRNA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瑞 王文红 +5 位作者 朱波 许秋桂 熊御云 严佳婧 舒扬 焦志军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0-213,共4页
探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发病过程中骨髓和脾脏扩增的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产物Arg-1、iNOS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牛II型胶原免疫DBA/1J小鼠诱导CIA模型,在第一次免疫... 探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发病过程中骨髓和脾脏扩增的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产物Arg-1、iNOS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牛II型胶原免疫DBA/1J小鼠诱导CIA模型,在第一次免疫后的第45天,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小鼠骨髓和脾脏CD11b+Gr-1+的MDSC(纯度>98%),利用定量RT-PCR技术检测MDSC产物Arg-1、iNO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脾脏中,CIA小鼠MDSC细胞Arg-1mRNA表达低于正常小鼠,而iNOS mRNA表达高于正常小鼠,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IA小鼠的骨髓MDSC细胞Arg-1mRNA表达低于正常小鼠,而iNOS mRNA表达高于正常小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上述结果提示CIA小鼠骨髓和脾脏中的MDSC可能通过产生高水平的iNOS参与CIA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导的关节炎 髓样抑制细胞 arg-1 INOS
原文传递
日本血吸虫感染对高脂饮食小鼠肝组织Arg-1和 Fizz-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科 赵娜 +1 位作者 王维 李素梅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97-903,共7页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对高脂饮食小鼠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和肥胖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 C57BL/6J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 组;n=12)、高脂饮食组(high-fat diet group,...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对高脂饮食小鼠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和肥胖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 C57BL/6J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 组;n=12)、高脂饮食组(high-fat diet group,HF 组;n=12)及高脂饮食复合日本血吸虫感染组(high-fat diet with Schistosoma japonicum infection group,HSj 组;n=12)。分别在高脂饲养第6周末及12周末时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eripheral blood glucose,FBG)、空腹血浆胰岛素(fasting plasma insulin,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R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肝脏组织 IL-6及选择活化型巨噬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发现于炎症区域(found in inflammatory zone-1,Fizz-1)mRNA 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感染第6周末及12周末,HF 组 HOMA-IR 均高于 NC 组和 HSj 组(P﹤0.05);HF 组感染12周末的 HOMA-IR 比感染6周末高(P>0.05)。感染6周末 HF 组和 HSj 组 IL-6表达明显高于 NC 组(P﹤0.05),12周末 HF 组 IL-6表达明显高于 HSj 组和 NC 组(P﹤0.05)。感染第6周末及12周末,HF 组Arg-1、Fizz-1表达均低于 NC 组(P﹤0.05);感染第12周末 HSj 组 Arg-1表达最高,HF 组 Arg-1表达最少;感染第6周末及12周末,HSj 组 Fizz-1表达均高于 HF 组和 NC 组(P﹤0.05)。结论血吸虫尾蚴急性感染(6周)小鼠可能会发挥促炎作用,慢性感染(12周)可能是通过改变肝组织巨噬细胞的极性来逆转饮食诱导肥胖小鼠肝脏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arg-1 Fizz-1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g1抑制癫痫大鼠大脑胼胝体区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炎性因子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陆地 边立功 +5 位作者 艾青龙 孙俊 陈媛丽 郭家智 邵庆华 钟莲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2-458,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抑制氯化锂-匹罗卡品联合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大脑胼胝体区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激活和炎性因子的表达作用,为临床应用Rg1治疗癫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抑制氯化锂-匹罗卡品联合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大脑胼胝体区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激活和炎性因子的表达作用,为临床应用Rg1治疗癫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Rg1预治疗组、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预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制备癫痫大鼠模型,治疗组提前进行药物预处理,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行为学发作情况,注射匹罗卡品后2 h给予安定终止,3 d后取材;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大脑胼胝体区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iN OS)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Rg1预治疗组明显缩短癫痫大鼠的大发作时间;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脑胼胝体区MG明显激活,胞体变圆,突起减少,呈"M1型"阿米巴样状态;Rg1预治疗组较模型组相比,MG的激活明显降低,Arg-1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iN OS和IL-1β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显著下调。结论:Rg1增加癫痫大鼠大脑胼胝体区Arg-1蛋白的表达,降低iN OS和IL-1β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MG的激活和极化,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缩短癫痫大鼠大发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癫痫 小胶质细胞 精氨酸酶1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白介素1Β 大鼠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高糖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M1/M2表型转化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郑丹 赵笑芸 +3 位作者 申达月 张曦澜 李元平 廖晖(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2-675,682,共5页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高糖(HG)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向M1型及M2型表型转化的影响作用。方法:①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NO_(2)^(-))含量,以确定可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的HG浓度。②CCK-8法确定HSYA...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高糖(HG)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向M1型及M2型表型转化的影响作用。方法:①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NO_(2)^(-))含量,以确定可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的HG浓度。②CCK-8法确定HSYA在HG中的安全作用浓度。③Western blot检测M1型极化标志物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M2型极化标志物CD206、精氨酸酶-1(Arg-1)的蛋白表达。④ELISA检测IL-1β含量。结果:①与11.1 mmol/L葡萄糖对照组相比,33.3 mmol/L HG的NO2-含量显著升高(P<0.05)。②HSYA在200μmol/L以下时,细胞在33.3 mmol/L HG中的存活率均在95.0%以上。③与HG模型组相比,HSYA可抑制HG诱导的TNF-α、iNOS蛋白表达并增加Arg-1、CD206表达,其中对TNF-α、iNOS及Arg-1的作用显著(P<0.05)。④HSYA可显著抑制NO、IL-1β等炎症因子生成(P<0.05)。结论:HSYA通过抑制HG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M2型标志分子Arg-1表达,抑制NO、IL-1β等炎症因子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高糖 RAW264.7巨噬细胞 TNF-α INOS CD206 arg-1 IL-1β NO
下载PDF
紫草素通过HSP90/PKM2/HIF-1α介导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 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卓 林城 +2 位作者 张换换 刘大川 程秀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800-807,共8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构建体外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LPS(20μg/ml)组和紫草素(0.8,1.4,2.0μmol/L)组。通过ELISA法检测紫草素对TNF-α、IL-6...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构建体外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LPS(20μg/ml)组和紫草素(0.8,1.4,2.0μmol/L)组。通过ELISA法检测紫草素对TNF-α、IL-6、IL-4和IL-10炎症因子分泌和生成的影响;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M1型标志蛋白(iNOS)、M2型标志蛋白(Arg-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糖酵解相关蛋白HSP90、PKM2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三磷酸腺苷(ATP)和乳酸水平;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检测各组细胞中HSP90、PKM2、HIF-1α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结果ELISA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组M1型相关因子TNF-α、IL-6分泌增多(P<0.05),M2型相关因子IL-10、IL-4分泌减少(P<0.05);而相比于LPS组,紫草素组M1型相关因子TNF-α、IL-6分泌降低(P<0.05),M2型相关因子IL-10、IL-4分泌上升(P<0.05),且与紫草素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组iNOS蛋白表达量和荧光强度增加(P<0.01);而与LPS组相比,紫草素组蛋白表达和荧光强度降低(P<0.001),Arg-1的表达趋势与iNOS相反(P<0.001)。与空白组相比,LPS组ATP和乳酸的释放增加,而与LPS组相比,紫草素组ATP和乳酸释放减少。与空白组相比,LPS组HIF-1α和PKM2表达显著增加(P<0.001),而与LPS组相比,紫草素组HIF-1α和PKM2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01),但HSP90无明显变化,CO-IP实验表明紫草素破坏了HIF-1α与HSP90之间的相互作用。结论紫草素可调节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M1/M2极化,改变M1和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水平,并通过破坏HSP90/PKM2/HIF-1α信号通路间相互作用,保护RAW264.7细胞减轻LPS诱导炎症反应,从而影响炎症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脂多糖 RAW264.7细胞 PKM2/HIF-1α arg-1
下载PDF
UV_(185)对偶氮染料酸性红G的降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徐庆 唐玉朝 +4 位作者 伍昌年 黄显怀 王坤 马雪雨 冯琪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51,共11页
该文以UV_(185)为光源,研究紫外高级氧化技术对印染废水中酸性红G(ARG)的光降解反应机理。结果表明:UV_(185)对ARG降解具有显著效果,远远优于UV254光源,光照20 min后降解率可达97.4%。光照功率增加对ARG降解效果显著。酸性条件对ARG的... 该文以UV_(185)为光源,研究紫外高级氧化技术对印染废水中酸性红G(ARG)的光降解反应机理。结果表明:UV_(185)对ARG降解具有显著效果,远远优于UV254光源,光照20 min后降解率可达97.4%。光照功率增加对ARG降解效果显著。酸性条件对ARG的降解速率有提升作用,碱性条件有抑制作用,pH为3.0、6.7、9.0、11.0时,反应动力学常数分别是0.261、0.174、0.151、0.093 min^(-1)。降解反应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90。自由基捕获实验说明UV_(185)光照中产生的活性物种·OH和^(1)O_(2)对ARG降解贡献程度较大,而·O_(2)_(-)无贡献。台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检测到·OH和^(1)O_(2)存在,未检测到·O_(2)_(-)。CO_(3)^(2-)、Cl^(-)对ARG的降解存在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各加入10 mmol/L时,20 min降解率分别降至对照试验的71.0%和80.7%;NO_(3)^(-)和SO_(4)^(2-)对降解过程无明显影响。印染助剂柠檬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存在均显著阻碍ARG的去除。H_(2)O_(2)的存在能显著加快ARG的降解。根据UV-Vis吸收光谱显示,509 nm处吸收峰的强度不断减弱,ARG分子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在ARG降解过程中,共检测16种主要降解产物并提出了可能的转化路径。总有机碳数据显示,在30 min时ARG矿化度达到4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_(185) 酸性红G ·OH ^(1)O_(2) 高级氧化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IL-4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精氨酸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敏 肖鹏 +1 位作者 李卫国 王坤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05,共5页
为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白介素-4(IL-4)刺激的巨噬细胞精氨酸酶1(Arg-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的影响.将6~8周龄Balb/c小鼠经无血清DMEM培养基刺激后,收集腹腔巨噬细胞用于体外培养.体外培养的巨噬... 为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白介素-4(IL-4)刺激的巨噬细胞精氨酸酶1(Arg-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的影响.将6~8周龄Balb/c小鼠经无血清DMEM培养基刺激后,收集腹腔巨噬细胞用于体外培养.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经20ng/mL IL-4和不同浓度EGCG处理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Arg-1和iNOS的mRNA表达水平和含量.结果显示IL-4和EGCG单独处理均可显著刺激Arg-1的表达和抑制iNOS的表达,而EGCG(12.5~50μM)增强IL-4刺激的Arg-1表达和IL-4对iNOS表达的抑制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上述结果提示EGCG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IL-4刺激的Arg-1表达、抑制iNO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腹腔巨噬细胞 精氨酸酶1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rt-PA溶栓时NO/ET-1、L-Arg、PCT与神经功能关系及预测血管再通效能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奕颖 毛峥嵘 +1 位作者 罗莎 江华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0期1761-1764,1769,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时一氧化氮与内皮素-1比值(NO/ET-1)、L-精氨酸(L-Arg)、血小板压积(PCT)与神经功能关系及预测血管再通效能。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时一氧化氮与内皮素-1比值(NO/ET-1)、L-精氨酸(L-Arg)、血小板压积(PCT)与神经功能关系及预测血管再通效能。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2例具有静脉溶栓指征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rt-PA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分为非再通组(n=31)、再通组(n=151),比较两组基线资料、NO/ET-1、L-Arg、PCT水平,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再通组糖尿病心房颤动、NIHSS评分、NO/ET-1、L-Arg、PCT与再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ET-1(r=-0.875,P<0.001)、L-Arg(r=-0.901,P<0.001)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PCT(r=0.804,P<0.001)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将糖尿病、心房颤动、NIHSS评分控制后,NO/ET-1、L-Arg、PCT仍是血管再通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NO/ET-1、L-Arg联合PCT预测血管再通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896)大于单一的NO/ET-1(0.816)、L-Arg(0.778)、PCT(0.812);NO/ET-1、L-Arg高水平者血管再通率高于低水平者,PCT高水平者血管再通率低于低水平者(χ^(2)=32.475、28.344、35.495,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rt-PA溶栓前NO/ET-1、L-Arg降低及PCT升高与神经功能恶化和血管非再通风险增加有关,联合检测三者能为临床预测血管再通提供参考,从而为临床决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RT-PA NO/ET-1 L-ARG PCT
下载PDF
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皮动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Arg和Tspan-1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挺 丛超 +2 位作者 王星际 张超 孙雷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33期131-133,共3页
目的:研究皮动蛋白基因和TSPAN-1及Arg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TSPAN-1和CORTACTIN基因及Arg蛋白在80例结直肠癌组织,13例结肠腺瘤组织及27例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皮动蛋白基因和TSPAN-1及Arg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TSPAN-1和CORTACTIN基因及Arg蛋白在80例结直肠癌组织,13例结肠腺瘤组织及27例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SPAN-1蛋白在正常黏膜、结肠腺瘤、结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3.0%、9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动蛋白在正常黏膜、结肠腺瘤、结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0%、77.0%、9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rg蛋白在正常黏膜、结肠腺瘤、结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30.8%、91.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动蛋白和TSPAN-1及Arg的表达与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五年生存率、组织学分级及浸润深度有关(P<0.01);皮动蛋白和TSPAN-1及Arg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397,P=0.0013)(r=0.397,P=0.0013),三者表达的一致率高达88.8%(71/80)及90.0%(72/80)。结论:皮动蛋白基因的高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性转移性有关,可以被用作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一个标志。皮动蛋白与TSPAN-1基因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的侵袭和发展有关,二者在结肠癌的细胞增殖、浸润和转移中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对于进一步理解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皮动蛋白与TSPAN-1可能作为结直肠癌检测的肿瘤标记物和治疗的分子靶点。Arg的检测对皮动蛋白与TSPAN-1基因的联合检测有协同辅助作用,三者的检测更具有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动蛋白 TSPAN-1 Arg 结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下载PDF
Arg-Phe-amide-related peptides influence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neurons
15
作者 Haluk Kelestimur Emine Kacar +2 位作者 Aysegul Uzun Mete Ozcan Selim Kutl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8期1714-1720,共7页
The hypothalamic Arg-Phe-amide-related peptides, gonadotropin-inhibitory hormone and orthologous mammalian peptides of Arg-Phe-amide, may be important regulators of the hypothalamus-pituitary-gonadal reproductive axis... The hypothalamic Arg-Phe-amide-related peptides, gonadotropin-inhibitory hormone and orthologous mammalian peptides of Arg-Phe-amide, may be important regulators of the hypothalamus-pituitary-gonadal reproductive axis. These peptides may modulate the effects of kisspeptins because they are presently recognized as the most potent activators of the hypothalamus-pituitary-gonadal axis. However, their effects on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neurons have not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GT1-7 cell line-expressing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was used as a model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rg-Phe- amide-related peptides on kisspeptin activation. 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 was quantified using the calcium-sensitive dye, fura-2 acetoxymethyl ester.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leased into the medium was detected via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ults showed that 100 nmol/L kisspeptin-10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levels (at 120 minutes of exposure) and 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s. Co-treatment of kisspeptin with 1 μmol/L gonadotropin-inhibitory hormone or 1 μmol/L Arg-Phe-amide-related peptide-1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levels of kisspeptin-induced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but did not affect kisspeptin-induced elevations of 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 Overal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gonadotropin-inhibitory hormone and Arg-Phe-amide-related peptide-1 may have inhibitory effects on kisspeptin-activated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neurons independent of the 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HYPOTHALAMUS gonadotropin-inhibitory hormone arg-Phe-amide-relatedpeptide-1 kisspeptin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calcium signaling GT1-7 cells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匹罗卡品诱导癫痫大鼠模型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与极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钟莲梅 艾青龙 +5 位作者 郭家智 孙俊 陆地 吴艳芳 边立功 邹智荣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癫痫大鼠模型发作不同时间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极化情况.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癫痫发作后1 d、3 d、7 d、14 d模型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联合制备癫痫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发作相应时间... 目的探讨癫痫大鼠模型发作不同时间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极化情况.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癫痫发作后1 d、3 d、7 d、14 d模型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联合制备癫痫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发作相应时间点取材,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 NOS和Arg-1的表达变化.结果癫痫发作后不同时间点均有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细胞突触减少,胞体变圆,大部分呈阿米巴样;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癫痫发作后不同时间,i NOS的表达均有升高,Arg-1的表达均下降,3 d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中,小胶质细胞在癫痫发作后不同时间出现明显激活和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癫痫 大鼠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精氨酸酶1
下载PDF
西达本胺辅助CHOP化疗方案治疗T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莉 徐赟 郭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671-1673,1680,共4页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辅助CHOP(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地辛+地塞米松,Cyclophosphamide+theprubicin+Vindesine+Dexamethasone)化疗方案治疗T细胞淋巴瘤(T-cell lymphoma,TCL)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淅川县人民...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辅助CHOP(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地辛+地塞米松,Cyclophosphamide+theprubicin+Vindesine+Dexamethasone)化疗方案治疗T细胞淋巴瘤(T-cell lymphoma,TCL)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淅川县人民医院64例TCL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采用CHOP方案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对照基础上西达本胺辅助治疗的34例为观察组。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CC趋化因子配体17(CC chemokine ligand 17,CCL17)、CCL22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CC chemokine receptor 4,CCR4)基因的表达。结果:观察组OR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Arg-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CL17高于对照组,CCR4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消化系统、全身反应、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达本胺辅助化疗案治疗TCL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趋化因子及其受体,通过降低VEGF、Arg-1水平缩小淋巴结,减少血液系统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达本胺 T细胞淋巴瘤 VEGF arg-1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2在内淋巴囊上皮和肾脏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婷 张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s 2,AQP-2)和加压素(anti-diuretic hormone,AVP)在内耳水代谢中的作有机制。方法15只(30耳)成年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只(10耳),A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组(AVP组):腹腔注射AVP(0.2 U/g);C组(DD...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s 2,AQP-2)和加压素(anti-diuretic hormone,AVP)在内耳水代谢中的作有机制。方法15只(30耳)成年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只(10耳),A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组(AVP组):腹腔注射AVP(0.2 U/g);C组(DDAVP组):尾静脉注射V2受体促效剂去精氨酸加压素([deamino-Cys1,D-Arg8]-Vasopressin,DDAVP)1 ng/只。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标记内淋巴囊(endolymphaticsac,ES)中AQP-2的表达,ABC法标记肾脏中AQP-2的表达。结果AQP-2一抗在内淋巴囊上皮胞膜胞浆显示荧光染色,B组和C组的内淋巴囊上皮胞膜胞浆AQP-2的表达明显较A组降低(P<0.01);B组和C组AQP-2的表达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肾脏集合管主细胞胞膜胞浆AQP-2的表达明显较A组增强(P<0.05),B组和C组AQP-2表达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VP促进肾脏表达AQP-2,提高肾脏重吸收的功能,同时抑制内淋巴囊上皮表达AQP-2,从而降低内淋巴囊上皮对水的重吸收;AVP对肾脏和内淋巴囊AQP-2表达的调节可能是通过AVP-V2R-cAMP-AQP2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内淋巴囊 肾脏 加压素 去精氨酸加压素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大鼠
下载PDF
氢气饱和生理盐水对内毒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盛洁莹 谢旺 +3 位作者 厉旭光 张洁 唐瑾 郭忠良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36-39,43,共5页
目的探讨氢气饱和生理盐水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0只雄性BABL/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Sham)组、肺损伤(ALI)组、肺损伤氢气饱和生理盐水干预(ALI+HRS)组,每组30... 目的探讨氢气饱和生理盐水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0只雄性BABL/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Sham)组、肺损伤(ALI)组、肺损伤氢气饱和生理盐水干预(ALI+HRS)组,每组30只。ALI组和ALI+HRS组通过腹腔注射LPS制作肺损伤模型,ALI+HRS组在LPS注射1 h后,腹腔注射氢气饱和生理盐水,每组分别取12只小鼠,观察各组小鼠7 d生存情况。在损伤后3、5、7 d,每组处死3只小鼠,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中iNOS和Arg-1的表达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ALI组生存率降低;与ALI组相比,ALI+HRS组生存率明显升高;H-E染色显示,与ALI组相比,ALI+HRS组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qPCR检测显示,相比于ALI组,ALI+HRS组iNOS的表达量下降,Arg-1表达上升;免疫荧光染色的结果与qPCR相一致。结论对于LPS诱导的小鼠肺损伤,腹腔注射饱和氢气生理盐水能够抑制促炎因子iNOS的表达并促进抑炎因子Arg-1的表达,从而减轻内毒素诱导的小鼠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氢气饱和生理盐水 脂多糖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精氨酸酶1
下载PDF
新型纳米材料及与前成骨细胞联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盛宇 陆永志 +2 位作者 孙丽娟 陈立艳 赵晓军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9年第1期55-60,共6页
自组装的纳米纤维肽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的三维培养以及组织缺损的修复。本研究在传统自组装多肽RADA16—1(RAD16)的基础上,为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构建了一种支架材料,即把细胞黏附基序arginine—glycine—aspartic(RG... 自组装的纳米纤维肽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的三维培养以及组织缺损的修复。本研究在传统自组装多肽RADA16—1(RAD16)的基础上,为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构建了一种支架材料,即把细胞黏附基序arginine—glycine—aspartic(RGD)连接到RAD16上,再与纯RAD16按比例混合,构成本实验的研究材料Hybrid。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通过相差显微镜、MTT、组织化学染色等工具或方法观察成骨细胞(MC3T3-E1)在材料中的生长、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显示,Hybrid可以形成良好的纳米纤维结构。与RAD16相比,这种改进的纳米材料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且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表达呈强阳性,有明显的钙结节形成。实验表明该材料在骨组织工程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Gly—Asp(RGD) RADA16.1 生物材料 前成骨细胞 复合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