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维青 倪多娇 +3 位作者 宋林生 吴龙涛 胥炜 孔晓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4-449,共6页
金属硫蛋白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低分子量、半胱氨酸含量丰富、易于被外界刺激诱导的金属结合蛋白。采用表达序列标签法,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首次获得了海湾扇贝金属硫蛋白(AiMT)的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787bp,5′UTR(Un... 金属硫蛋白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低分子量、半胱氨酸含量丰富、易于被外界刺激诱导的金属结合蛋白。采用表达序列标签法,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首次获得了海湾扇贝金属硫蛋白(AiMT)的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787bp,5′UTR(UntranslatedRegion)为79bp,3′UTR为270bp,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长度为438bp,可编码145个氨基酸。在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半胱氨酸含量丰富,甘氨酸含量也较高,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低,不含组氨酸,存在有无脊椎动物和软体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特征序列CKCXXX-CXCX,C-末端的氨基酸序列也符合软体动物金属硫蛋白标签序列C-x-C-x(3)-C-T-G-x(3)-C-x-C-x(3)-C-x-C-K。序列特征分析表明,该序列具备金属硫蛋白的典型特征,是金属硫蛋白家族的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金属硫蛋白基因 EST CDNA文库
下载PDF
不同贝壳颜色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家系的建立及生长发育研究 被引量:82
2
作者 郑怀平 张国范 +1 位作者 刘晓 阙华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2-639,共8页
海湾扇贝是雌雄同体的贝类 ,其壳色有橙、棕、黄、紫、白等色彩。利用壳色可遗传的特性 ,采用自体受精的交配策略 ,于 2 0 0 2年成功地建立了 4个橙色、3个紫色、4个白色等 3类共 1 1个海湾扇贝自交系 ,并对不同家系的受精卵大小、胚胎... 海湾扇贝是雌雄同体的贝类 ,其壳色有橙、棕、黄、紫、白等色彩。利用壳色可遗传的特性 ,采用自体受精的交配策略 ,于 2 0 0 2年成功地建立了 4个橙色、3个紫色、4个白色等 3类共 1 1个海湾扇贝自交系 ,并对不同家系的受精卵大小、胚胎孵化率及幼虫、稚贝和养成阶段的生长速率与存活率等生物学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幼虫和稚贝等早期发育阶段 ,3类壳色的不同家系在生长速率和存活率等方面没有表现出差异 ,但是在养成阶段 ,在高温的7、8月 ,白壳色家系的生长速率和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其它 2种壳色的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贝壳颜色 自交家系 生长 存活
下载PDF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呼吸的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郝亚威 杨小龙 毛兴华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3年第1期37-43,共7页
本文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的呼吸与个体大小、氧张力、温度和盐度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个体增大,单位个体的耗氧率增加,但单位干重的耗氧率降低。软体干重(X)与单位个体的耗氧率(Y)之间的关系可用Y=0.781X^(0.... 本文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的呼吸与个体大小、氧张力、温度和盐度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个体增大,单位个体的耗氧率增加,但单位干重的耗氧率降低。软体干重(X)与单位个体的耗氧率(Y)之间的关系可用Y=0.781X^(0.391)表示。随着氧张力降低,小个体的耗氧率降低得快,窒息点高于较大个体;温度由8℃升到28℃,耗氧率逐渐升高;盐度由15增到35,耗氧率达最大值,高于35(盐度为40),耗氧率又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 呼吸 温度 盐度
下载PDF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和太平洋牡蛎(Crasostreagigas)呼吸和排泄的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王芳 董双林 +1 位作者 张硕 潘克厚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233-239,共7页
对海湾扇贝和太平洋牡蛎的呼吸和排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贝的体重对两种贝类的耗氧率和氨排泄率都有明显的影响,且两因子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海湾扇贝的耗氧率(QO,mg/g·h)和氨排泄率(QN,μg/g·... 对海湾扇贝和太平洋牡蛎的呼吸和排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贝的体重对两种贝类的耗氧率和氨排泄率都有明显的影响,且两因子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海湾扇贝的耗氧率(QO,mg/g·h)和氨排泄率(QN,μg/g·h)与温度(T,℃)和湿重(W,g)存在下列关系:QO=0.046W-0.2721.08T,QN=6.79W-0.3271.03T;太平洋牡蛎的耗氧和氨排泄率与温度、湿重存在下列关系:QO=0.085W-0.1301.06T,QN=2.66W-0.2361.01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太平洋 牡蛎 呼吸 排泄
下载PDF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性腺萎缩症”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宁 任素莲 宋微波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9-354,共6页
利用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在光镜下研究了患“性腺萎缩症”海湾扇贝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 ,患病贝生殖细胞肿胀或萎缩 ,发育滞后 ;消化盲囊、鳃等器官组织也呈现明显的病理学变化特征 ,主要表现为结构紊乱 ,细胞变形、脱落... 利用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在光镜下研究了患“性腺萎缩症”海湾扇贝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 ,患病贝生殖细胞肿胀或萎缩 ,发育滞后 ;消化盲囊、鳃等器官组织也呈现明显的病理学变化特征 ,主要表现为结构紊乱 ,细胞变形、脱落甚至溃散 ,血细胞增生 ,出现强嗜碱性包涵体等异常结构。组织化学研究显示 :消化盲囊及消化道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含量下降 ;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性腺萎缩症 组织病理学 消化盲囊 消化道 软体动物门 瓣鳃纲 珍珠贝目 扇贝科
下载PDF
海湾扇贝抗氧化肽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曹燕峰 常立炀 +5 位作者 张修正 陈娜 蔡芳瑗 张志芹 刘海梅 赵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7-93,共7页
目的:探究海湾扇贝肽的抗氧化作用以及对乙醇诱导的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两步酶解和膜分离制备低分子质量海湾扇贝肽,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 目的:探究海湾扇贝肽的抗氧化作用以及对乙醇诱导的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两步酶解和膜分离制备低分子质量海湾扇贝肽,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激活率实验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性以及促进乙醇代谢潜力;通过急性酒精中毒模型小鼠,测定其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肝脏中ADH、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SOD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评价其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法分析多肽序列,通过PeptideRanker工具和AnOxPePred 1.0工具进行多肽的潜在生物活性预测,并将抗氧化活性最强的肽段与ALDH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所制得海湾扇贝活性肽分子质量在200~1000 Da的肽段占比为70.38%,抗氧化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68.75%。体外实验显示,海湾扇贝肽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分别为19.43 mg/mL和4.53 mg/mL,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的IC50值为2.19 mg/mL;在海湾扇贝酶解液质量浓度为5 mg/mL时,SOD和ADH激活率分别为19.83%和18.18%,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解酒潜力。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海湾扇贝肽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提升ADH、ALDH、GSH-Px、SOD和CAT活力,并显著降低MDA含量。利用PeptideRanker工具和AnOxPePred 1.0工具对鉴定出的44条多肽进行筛选,有6条达到分子对接筛选的标准,分子对接发现其与ALDH均具有强烈的结合能力,其中DQPHFPF和YSTHPHF、ALDH之间分别形成了7、3个氢键,可以通过与ALDH发生分子相互作用激活其活性。结论:本研究为海湾扇贝肽在解酒护肝产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活性肽 酒精性肝损伤 氧化应激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附着基异养细菌区系初探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筠 生菊 +1 位作者 纪伟尚 徐怀恕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74,共6页
从海湾扇贝附着基上分离出 61株异养细菌 ,对其进行 80项生理生化特征测定 ,以数值分类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 ,海湾扇贝附着基上异养菌属于假单胞菌 ( Pseudomonas)、气单胞菌 ( Aeromonas)、弧菌 ( Vibrio)、芽孢杆菌 ( Bacillus)... 从海湾扇贝附着基上分离出 61株异养细菌 ,对其进行 80项生理生化特征测定 ,以数值分类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 ,海湾扇贝附着基上异养菌属于假单胞菌 ( Pseudomonas)、气单胞菌 ( Aeromonas)、弧菌 ( Vibrio)、芽孢杆菌 ( Bacillus)和产碱杆菌 ( Alcaligenes)。扇贝幼虫附着前附着的细菌主要为芽孢杆菌与假单胞菌 ,扇贝幼虫附着后气单胞菌成为优势 ,弧菌数量明显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附着 异养细菌 数值分类 生物粘膜
下载PDF
消油剂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勇 朱建新 +1 位作者 江涛 刘文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126,共6页
本研究以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为研究对象,通过96 h半静水毒性实验,探讨了消油剂、0号柴油分散液(WAF)与0号柴油乳化液(CEWAF)对海湾扇贝24 h、48 h、72 h、96 h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消油剂对海湾扇贝的24 h、48 h、72 h和... 本研究以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为研究对象,通过96 h半静水毒性实验,探讨了消油剂、0号柴油分散液(WAF)与0号柴油乳化液(CEWAF)对海湾扇贝24 h、48 h、72 h、96 h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消油剂对海湾扇贝的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95%可信限)分别为1905(1570-2451 mg/L)、1293(1070-1556 mg/L)、1015(721-1348 mg/L)、846 mg/L(660-1020 mg/L);WAF对海湾扇贝的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95%可信限)分别为36.57(29.42-48.96 mg/L)、23.10(21.07-25.39 mg/L)、14.99(13.66-16.41 mg/L)、11.31 mg/L(8.37-14.47 mg/L);CEWAF对海湾扇贝的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95%可信限)分别为12.71(10.78-15.55 mg/L)、8.51(7.99-9.07 mg/L)、6.56(4.46-7.74 mg/L)、5.42 mg/L(4.51-6.29 mg/L)。消油剂、0号柴油分散液、0号柴油乳化液对海湾扇贝96 h安全浓度分别为84.6、1.13、0.54 mg/L。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消油剂、WAF和CEWAF对海湾扇贝的半致死浓度(LC_(50))均呈逐渐降低之势,半致死浓度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其关系式分别为y=12242x^(–0.583)、y=564.37x^(–0.848)、y=89.987x^(–0.613)。在受试溶液中暴露相同时间,海湾扇贝的半致死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消油剂、WAF和CEWAF,说明CEWAF对海湾扇贝的毒性大于消油剂和WAF,这对于在养殖海区使用消油剂处理溢油事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A.irradians) 消油剂 0号柴油 急性毒性
下载PDF
海湾扇贝南部亚种(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选育系F_5的生长及SSR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静 刘志刚 +1 位作者 邬思荣 宋雪芹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3-788,共6页
采用现场测量和11对微卫星标记引物对海湾扇贝南部亚种选育系F5与普通养殖群体的生产性能、遗传差异及遗传多样性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生产性能上,选育系的壳高、壳长、壳宽、体重、壳重、软体重、肉柱重、肉柱率、成活率和笼产量... 采用现场测量和11对微卫星标记引物对海湾扇贝南部亚种选育系F5与普通养殖群体的生产性能、遗传差异及遗传多样性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生产性能上,选育系的壳高、壳长、壳宽、体重、壳重、软体重、肉柱重、肉柱率、成活率和笼产量等性状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7.02%、16.67%、15.02%、43.71%、35.86%、58.74%、81.18%、29.46%、17.94%和69.47%。在遗传差异的SSR分析上,选育系和普通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观测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3.2727、3.3636;2.3366、2.3203;0.3152、0.3545;0.5326、0.5441;0.4622、0.4693;群体间遗传距离(Dxy)为0.1161,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465。结果表明,选育系生产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较普通群体有所降低,两群体间出现了显著的遗传分化,选育系F5获得了显著的遗传进展。同时,选育系群体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的选育利用提供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南部亚种 选育系F5 生产性能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中培期和养成期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新品系养殖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栗志民 刘志刚 +1 位作者 刘付少梅 钟毅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57-1565,共9页
于2011年10月—2012年4月选择同一批次的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新品系贝苗,采用大板笼和小板笼对该贝类进行中间培育和养成实验,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对该贝类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以及养成期养殖密度与经济效益... 于2011年10月—2012年4月选择同一批次的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新品系贝苗,采用大板笼和小板笼对该贝类进行中间培育和养成实验,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对该贝类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以及养成期养殖密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培阶段,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壳高、体质量、壳高相对生长率、体质量相对生长率、日增壳高、日增体质量和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养殖密度对该贝存活和生长参数产生显著影响(P<0.05)。Duncan法多重比较分析显示,中培阶段大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180个/层(壳高30.93mm,存活率91.00%),小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120个/层(壳高30.84mm,存活率91.40%)。在养成阶段,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存活率、出肉率、及壳高和体质量的生长参数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养殖密度对墨西哥湾扇贝存活率、出肉率和生长参数产生显著影响(P<0.05)。大板笼养殖密度60个/层时,壳高42.81mm、存活率86.33%、出肉率16.75%,小板笼养殖密度50个/层时,壳高42.35mm、存活率84.21%、出肉率16.91%。养成期经济效益分析表明,随着扇贝养殖密度的升高,养殖笼单层产量、产值和收益均呈现峰值变化规律。大板笼养殖密度为60个/层时,产量、产值和收益均达最大值,分别为177.17g/层、5.03元/层和2.33元/层,小板笼养殖密度为50个/层时,产量、产值和收益均取得最大值,分别为153.15g/层、4.48元/层和2.27元/层。经多重比较不同养殖密度下扇贝生长和存活的差异,以及分析养殖密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提出养成期大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60个/层,小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50个/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湾扇贝 新品系 养殖密度 生长 存活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海湾扇贝-刺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的探索
11
作者 高纪俊 傅仲 +4 位作者 王青林 于姗姗 任海 赵春龙 何振平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84-90,108,共8页
为探究海湾扇贝-刺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的可行性,2022年5月19日—11月19日,在河北省乐亭县浪窝口和昌黎县新开口进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筏式笼养试验。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扇贝养成笼... 为探究海湾扇贝-刺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的可行性,2022年5月19日—11月19日,在河北省乐亭县浪窝口和昌黎县新开口进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筏式笼养试验。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扇贝养成笼(孔径2.5 cm)外套7目(孔径3 mm左右)网袋,单养海湾扇贝和刺参苗种。海湾扇贝壳高0.5 cm左右,大规格刺参(30 ind./kg)每层5头和3头,小规格刺参(100 ind./kg)每层15头、10头和5头。2022年8月19日第二阶段海湾扇贝和刺参单、混养试验,海湾扇贝壳高2 cm左右,每层40粒左右。单养时刺参密度同第一阶段;混养时大规格刺参(20 ind./kg)每层2头和1头,小规格刺参(60 ind./kg)每层2头和3头。结果显示,刺参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混养模式下大规格刺参末体质量每层2头组显著低于每层1头组(P<0.05),小规格刺参特定生长率每层5头组显著低于每层3头组(P<0.05),两海域海湾扇贝混养模式下与对照组(单养模式)间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在海湾扇贝-刺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下,海湾扇贝的生长不受影响,但降低刺参密度可提高刺参的个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综上所述,海湾扇贝-刺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可以作为海湾扇贝规模化养殖区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刺参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下载PDF
即烹扇贝冷冻预制菜的质构特性及营养品质评价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宏 王一帆 +3 位作者 管纹萱 范馨茹 赵前程 李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3-33,共11页
目的 探讨即烹扇贝冷冻预制菜的质构特性和营养价值。方法 采用不同熟化方式对3种扇贝冷冻预制菜(蒸蒜蓉扇贝、香煎扇贝、烤扇贝)进行处理,分析熟化后的质构、色差、微观结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与生扇贝及煮扇贝的差异... 目的 探讨即烹扇贝冷冻预制菜的质构特性和营养价值。方法 采用不同熟化方式对3种扇贝冷冻预制菜(蒸蒜蓉扇贝、香煎扇贝、烤扇贝)进行处理,分析熟化后的质构、色差、微观结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与生扇贝及煮扇贝的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扇贝预制菜品质。结果 扇贝冷冻预制菜熟化后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均显著性增加,但蒸蒜蓉扇贝和烤扇贝的质构指标均低于煮扇贝和香煎扇贝,后者肌肉纤维排列更紧密;香煎扇贝、烤扇贝和蒸蒜蓉扇贝的白度值均显著低于煮扇贝和生扇贝;熟化后扇贝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蛋白质含量为20.68~29.79g/100g,粗脂肪含量为0.50~2.26g/100g;氨基酸组成合理,脂肪酸组成丰富,必需氨基酸含量在22.05~31.07g/100g,烤扇贝具有较高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主成分分析营养价值由高到低为香煎扇贝>烤扇贝>蒸蒜蓉扇贝>煮扇贝>生扇贝。结论 即烹扇贝冷冻预制菜熟化后营养全面,香煎扇贝质构及营养价值综合评价较高,本研究为后续开发扇贝产品提供了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即烹预制食品 质构特性 营养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海湾扇贝、刺参、魁蚶间作立体混养模式试验
13
作者 刘婧美 徐晨曦 +1 位作者 肖国娟 任雪莲 《河北渔业》 2024年第1期9-11,20,共4页
为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降低养殖成本,在海洋牧场海域进行了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间作立体混养试验,形成由不同营养级生物组成的综合养殖系统。苗种增殖后对试验海域... 为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降低养殖成本,在海洋牧场海域进行了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间作立体混养试验,形成由不同营养级生物组成的综合养殖系统。苗种增殖后对试验海域和非试验海域进行了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苗种增殖对试验海域没有造成污染,而三个水产品种的滤食特性对水质有一定的改善。统计三个水产品种收获情况,海湾扇贝、刺参和魁蚶产量分别为11000 kg/hm^(2)、767.59 kg/hm^(2)和1302 kg/hm^(2)。试验证明,海湾扇贝、刺参、魁蚶间作立体混养模式不仅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同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 间作立体混养
下载PDF
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营养及重金属蓄积分析和质量评价
14
作者 姜黎明 李五 +4 位作者 王亮 卢波 吕廷晋 徐晓莹 胡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49-153,共5页
[目的]了解上市时段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常食部位的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情况。[方法]采用常规营养分析和重金属检测方法,对2种扇贝去壳软体部和闭壳肌的一般营养成分、部分矿物元素及重金属Pb、Cd、Hg、Cr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扇贝软体... [目的]了解上市时段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常食部位的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情况。[方法]采用常规营养分析和重金属检测方法,对2种扇贝去壳软体部和闭壳肌的一般营养成分、部分矿物元素及重金属Pb、Cd、Hg、Cr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扇贝软体部和闭壳肌营养成分和重金属蓄积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软体部中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7.13%和12.57%,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48%和0.75%;闭壳肌中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6.08%和21.49%,粗脂肪含量分别为0.57%和0.44%。栉孔扇贝软体部和闭壳肌的粗蛋白含量以及软体部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海湾扇贝(P<0.05)。2种扇贝软体部和闭壳肌中的矿物元素含量均依次为P>Ca>Zn>Cu,且Ca、Cu和Zn含量均表现为海湾扇贝显著高于栉孔扇贝(P<0.05)。2种扇贝重金属含量均表现为Hg含量最低,其中海湾扇贝软体部和闭壳肌中的Cd和Cr含量均显著高于栉孔扇贝(P<0.05),Pb和Hg含量显著低于栉孔扇贝(P<0.05)。比较软体部和闭壳肌中重金属含量,2种扇贝均表现为软体部重金属含量高于闭壳肌,且差异显著(P<0.05)。不同扇贝或相同扇贝的不同组织对不同重金属蓄积程度(P_(i))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采样海域海湾扇贝软体部中Cr的P_(i)值超过1.0,处于重度污染状态。[结论]栉孔扇贝粗蛋白含量高于海湾扇贝,多种矿物质含量低于海湾扇贝,不同重金属含量各有高低;2种扇贝闭壳肌更是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特点,且有害重金属蓄积少,食用价值相较软体部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海湾扇贝 营养成分 矿物元素 重金属
下载PDF
“中科2号”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幼虫期壳长遗传力的估计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守都 李莉 张国范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4-59,共6页
基于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中科2号"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幼虫期壳长的遗传力。通过平衡巢式交配实验设计构建了7个半同胞和21个全同胞"中科2号"海湾扇贝家系。在家系幼虫期的第1天和第6天分别测定每个... 基于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中科2号"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幼虫期壳长的遗传力。通过平衡巢式交配实验设计构建了7个半同胞和21个全同胞"中科2号"海湾扇贝家系。在家系幼虫期的第1天和第6天分别测定每个全同胞家系的30个幼虫个体的壳长。利用SAS 9.0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计算表型变量的原因方差组分,估算壳长遗传力。分析结果显示,"中科2号"海湾扇贝幼虫1日龄和6日龄壳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51和0.58。t检验显示两个日龄壳长遗传力的估计值均不显著(P>0.05),且6日龄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大于雄性遗传方差组分,说明雌性遗传方差组分随日龄增长可能存在较大母性效应。较大的加性遗传方差表明选择育种对于"中科2号"海湾扇贝的早期生长尚具有较大的改良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2号”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全同胞 幼虫期 遗传力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探讨引进物种紫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s)在海湾扇贝属(Argopecten)中的分类地位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丽萍 姜黎明 +1 位作者 黄晓婷 包振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9-1157,共9页
秘鲁紫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s)于2008年被引进我国,与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irradians)成功杂交。为探讨紫扇贝在海湾扇贝属中的分类地位及与相似种海湾扇贝的进化关系,随机选取紫扇贝和海湾扇贝各10个个体,利用通用引物... 秘鲁紫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s)于2008年被引进我国,与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irradians)成功杂交。为探讨紫扇贝在海湾扇贝属中的分类地位及与相似种海湾扇贝的进化关系,随机选取紫扇贝和海湾扇贝各10个个体,利用通用引物进行16S rDNA基因片段扩增并双向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紫扇贝和海湾扇贝扩增获得基因片段长度均为542bp,碱基组成A+T所占比例分别为紫扇贝54.2%和海湾扇贝55.1%。紫扇贝和海湾扇贝种内分别有6和10个变异位点,种间有41个变异位点,且种内和种间变异均为转换或者颠换,无插入/缺失类型。结合Gen Bank同源序列信息,对海湾扇贝属物种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及分子系统树的构建。结果表明:海湾扇贝属7种扇贝[紫扇贝(A.purpuratus)、A.irradians、墨西哥湾扇贝(A.i.concentricus)、A.i.irradians、A.nucleus、A.gibbus和A.ventricosus]在系统树上聚为2支,与紫扇贝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ventricosus,且该两种扇贝单独聚为一支。其余5种扇贝中,A.irradians、A.i.concentricus和A.i.irradians最先聚为一支,支持A.i.concentricus和A.i.irradians为A.irradians两个亚种的结论;另外,A.nucleus与以上三者也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该研究结果为海湾扇贝属物种进化、迁移及其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扇贝 海湾扇贝属 16S RDNA 系统发生 杂交育种
下载PDF
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选育系F7在广西北部湾海域的生长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亚楠 王文杰 +4 位作者 魏钰恒 赵乃乾 封杰 刘行 潘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22-1231,共10页
本实验于2014年9月—2015年6月选用同一批次的墨西哥湾扇贝选育系F7和对照系贝苗,在广西北部湾海域进行生长对比养殖实验。将出池稚贝在海上保苗过渡,长至10mm进入中培期,长至30mm进入养成期,再投放到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3个养殖海域... 本实验于2014年9月—2015年6月选用同一批次的墨西哥湾扇贝选育系F7和对照系贝苗,在广西北部湾海域进行生长对比养殖实验。将出池稚贝在海上保苗过渡,长至10mm进入中培期,长至30mm进入养成期,再投放到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3个养殖海域,采用网笼吊养方式养殖,对各时期的墨西哥湾扇贝选育系F7和对照系的生长性能及在3个海域生长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墨西哥湾扇贝选育系F7的各生长指标都优于同日龄对照系(P<0.05)。在北海海域,选育系和对照系的壳长、壳宽、壳高、体质量、软体质量、肉柱重等各生长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钦州海域,选育系和对照系的以上各生长指标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233日龄除外;在防城港海域,232日龄的选育系和对照系的壳长、壳高差异显著(P<0.05)。在150日龄,墨西哥湾扇贝选育系F7的壳长、壳高表现为北海>钦州>防城港,墨西哥湾扇贝选育系F7的壳宽、体质量、肉柱重表现为北海>防城港>钦州。水质测量结果显示,北海的盐度、温度、pH、溶解氧的变化最为稳定,钦州、防城港的水质变化较大。浮游植物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藻属的种类从大到小依次为钦州>北海>防城港,而浮游植物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北海>防城港>钦州。墨西哥湾扇贝选育系F7的生长性状明显高于对照系,以北海生长最为突出,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和发展潜力。研究结果为墨西哥湾扇贝选育系F7在广西北部湾的推广养殖及进一步选育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湾扇贝 选育系 北部湾 生长 养殖
下载PDF
外源添加物对海湾扇贝肉糜凝胶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黄思佳 孙诗雯 李萌 《渔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为开发高品质扇贝肉糜制品,本文以冷冻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贝柱为原料,选取大豆分离蛋白、羟丙基木薯淀粉、卡拉胶、蛋清添加至扇贝肉糜,探讨外源添加物对扇贝肉糜凝胶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大豆分离蛋白(B组)... 为开发高品质扇贝肉糜制品,本文以冷冻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贝柱为原料,选取大豆分离蛋白、羟丙基木薯淀粉、卡拉胶、蛋清添加至扇贝肉糜,探讨外源添加物对扇贝肉糜凝胶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大豆分离蛋白(B组)和羟丙基木薯淀粉(C组)能有效改善扇贝肉糜质构特性,且后者显著提高扇贝肉糜制品的持水性,但8%蛋清(D组)或0.6%卡拉胶(E组)会降低扇贝肉糜的硬度、内聚性、弹性和持水力;复配外源添加物[F组(7%羟丙基木薯淀粉+1.0%卡拉胶)和G组(8%羟丙基木薯淀粉+1.5%卡拉胶+5%蛋清+4%大豆分离蛋白)]对扇贝肉糜质构影响较小且能够提高持水性;F组感官评价较高;C、F、G组的扇贝肉糜制品均具有较优的氨基酸、脂肪酸配比,但氨基酸组成差异明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EPA+DHA含量分别占总脂肪酸的45.04%、44.74%和30.87%。由此可知,外源添加物的种类和添加比例会显著影响海湾扇贝肉糜的凝胶特性和营养品质,为后续开发不同质构和成本等级的扇贝肉糜制品提供了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扇贝肉糜 质构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温度、盐度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南北亚种回交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守都 李娟 +1 位作者 丛文虎 李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9-96,共8页
开展了海湾扇贝南北亚种杂交子代同海湾扇贝北方亚种间回交、杂交子二代及北方亚种对照组等群体的基因型和温度、盐度等环境因素之间的互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2和回交组别相对纯种组别存在生长优势。温度和盐度均对不同基因型群... 开展了海湾扇贝南北亚种杂交子代同海湾扇贝北方亚种间回交、杂交子二代及北方亚种对照组等群体的基因型和温度、盐度等环境因素之间的互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2和回交组别相对纯种组别存在生长优势。温度和盐度均对不同基因型群体的生产和存活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在逆境温度下杂种F2和回交组能够更加适应并表现出更高的生长优势,而在盐度中结果却并非如此,这表明基因型和环境之间的互作机制比较复杂。研究结果为继续在不同海区环境下开展海湾扇贝回交育种提供了积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 南北亚种 回交 温盐度 基因型
下载PDF
Selective feeding of bay scallop Argopecten irradians on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revealed by HPLC analysis of phytopigments in Bohai Sea, China 被引量:5
20
作者 JIANG Tao WANG Longhua +6 位作者 ZHANG Fuchong FANG Xiao LU Lin ZHANG Jihong WANG Wei QU Keming CHAI Chao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746-1755,共10页
Understanding the feeding selectivity on phytoplankton by shellfi sh is currently a big challeng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bay scallop ( Argopecten irradians ) on phytoplankton, we compared its... Understanding the feeding selectivity on phytoplankton by shellfi sh is currently a big challeng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bay scallop ( Argopecten irradians ) on phytoplankton, we compared its compositions of phytopigments in digestive glands with those in the surrounding seawater, and conducted fi ve consecutive investigations between July and November 2016 in a bay scallop culture area along coast of Qinghuangdao City, northwest of the Bohai Sea, China. Phytopigments in four-size fractionated phytoplankton of seawater (micro-(20-200 μm);nano(L)-[10-20 μm];nano(S)-[2.7-10 μm], and pico-[<2.7 μm]) and digestive glands of A . irradians were examined to investigate the selective feeding of A . irradians . Results show that fucoxanthin and peridinin constituted the major part of taxonomically diagnostic carotenoids (TDCs) in the micro- and nano(L)-phytoplankton in seawater. Compared with total phytoplankton biomass of seawater (TPB, sum of the four sizes), a substantial decrease of fucoxanthin proportion to total DCs in digestive glands was observed while that of peridinin, 19′-butanoyloxyfucoxanthin, alloxanthin and 19′-hexanoyloxy-fucoxanthin showed an obvious increase when those pigments were mainly confi ned to micro-sized phytoplankton (20-200 μm). However, zeaxanthin and prasinoxanthin were mainly confi ned to nano(s)- and pico-phytoplankton, of which the proportions in digestive glands were usually lower in TPB. The contribution of lutein to total DCs in digestive glands (with an average of 7.23%)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PB of seawater (with an average of 0.63%) during all fi ve sampling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PLANKTON PIGMENTS selective feeding argopecten IRRADIANS AQUACUL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