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 in MIB-1 positive cell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survival
1
作者 Dmitriy Sergeevich Kobyakov Ashot Merudzhanovich Avdalyan +2 位作者 Aleksandr Fedorovich Lazarev Elena Leonidovna Lushnikova Lev Moiseevich Nepomnyashchikh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64-269,共6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Ag NOR)-associated protein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and survival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Methods:A total of 20...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Ag NOR)-associated protein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and survival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Methods:A total of 207 surgical specimens diagnosed as NSCLC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Double-staining procedures were performed using antigen Ki-67(clone MIB-1)and silver nitrate by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Ag NOR-staining methods.Results:The Ag NOR area in MIB-1-positive cells of NSCLC is related to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under the TNM(tumor,node,and metastasis)system.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small Ag NOR area in MIB-1-positive cell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large Ag NOR area.Molecular,biological(Ag NOR area in MIB-1-positive cells),and clinicopathological(greatest tumor dimension,metastases to regional lymph nodes,histology,and differentiation)parameters a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of NSCLC.Conclusion:The Ag NOR area in MIB-1-positive cells is related to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and survival in NS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阳性细胞 临床意义 核仁组成区 嗜银蛋白 agnor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下载PDF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 IN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S
2
作者 许良中 陈红莉 +1 位作者 邱丙森 陶玲娣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3期61-64,共4页
The present work studied the application of AgNOR count to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 (CTCL) and cutaneous pseudolymphoma (CPL). Paraffin sections from 50 mycosis fungoides (22 MFI-Premyc... The present work studied the application of AgNOR count to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 (CTCL) and cutaneous pseudolymphoma (CPL). Paraffin sections from 50 mycosis fungoides (22 MFI-Premycotic stage, 24 MF Ⅰ infiltrative stage and 4 MF Ⅲ - tumor stage), 2 nonepidermotropic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 (NECTCL) and 9 CPL were investigated. In each case, 200 cells randomly selected were examined using a × 100 oil immersion lens. The mean number, standard deviation and standard error of the mean of AgNOR counts were as follows: MFⅠ 1.17±0.09, SEM = 0.01; MⅡ 1.17±0.01, SEM = 0.01; MF Ⅲ. 3.55±0.87, SEM = 0.43; NECTCL 4.5±0.28, SEM -0.199; CPL 1.17±0.1, SEM ± 0.03. The results revealed a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TCL (MFⅢ+NECTCL) and CPL (t = 4.75, P<0.001), tumor stage (MF Ⅲ) and pretumor stage (MFI, MF Ⅱ) of mycosis fungoides (t = 4.75, P<0.001). Thus. AgNOR count is valuable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orS MFI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 IN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S
下载PDF
STUDIES OF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 AND MUCIN HISTOCHEMISTRY IN ULCERATIVE COLITIS
3
作者 虞积耀 杜毅 +4 位作者 夏敏良 胡端民 王鲁平 邢惠清 田玉旺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2期46-50,共5页
The argyrophil method for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 (AgNOR) known as the AgNor technique and mucin histochemical stain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dysplasia and cancarat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 Including 58 cas... The argyrophil method for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 (AgNOR) known as the AgNor technique and mucin histochemical stain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dysplasia and cancarat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 Including 58 cases of biopsy specimens and three cases operative specimens. The numbers of AgNOR have been gradully increased with the grades of dasplasls. Similarly the percentage of sialomucin having vicinal diols on side chain of sialic acid also gradully Increased with the grades of dysplasia. The AgNOR reflects rDNA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responsible for degrees of differentiation of cell. Epithelial cells secreting a heterogeneous mucin, could be taken as a signal of abnormal cellular differentiation. AgNOR and mucln chages might be assumed as a criteria In representing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or STUDIES OF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 AND MUCIN HISTOCHEMISTRY IN ULCERATIVE COLITIS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军业 戎铁华 +3 位作者 梁伊仁 龙浩 陈巧伦 马国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7-580,共4页
背景与目的:评估肿瘤组织分裂间期的AgNOR定量分布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肿瘤免疫学证实肿瘤可诱发免疫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表达可以探知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 背景与目的:评估肿瘤组织分裂间期的AgNOR定量分布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肿瘤免疫学证实肿瘤可诱发免疫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表达可以探知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活性表达在食管癌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检测在食管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75例健康人、276例食管癌患者的外周血,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AgNOR含量(AgNOR面积与细胞面积的比值,即I/S%);同时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双抗体夹心法与化学比色法分别检测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表达。结果:(1)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5.64±0.89)明显低于健康人(7.07±0.81)(P=0.000),灵敏度0.674,特异度0.920,Youden指数0.59,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2)食管癌患者AgNOR阳性率(67.4%)明显高于CEA(12.86%)、SCC(15.04%)、TSGF(36.49%),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AgNOR与CEA、SCC、TSGF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3)食管癌患者AgNOR阳性率明显高于CEA+SCC+TSGF联合检测的阳性率(54.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8),而与AgNOR+CEA、AgNOR+S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 agnor检测 食管癌 诊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军业 戴淑琴 +6 位作者 李宝江 林鹏 戎铁华 杨名添 龙浩 姚广裕 陈捷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KL型图像分析系统检测80例乳腺癌患者,4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25例乳腺炎症患者和75例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T淋巴细胞核仁银...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KL型图像分析系统检测80例乳腺癌患者,4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25例乳腺炎症患者和75例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即I.S%),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乳腺癌患者CA153和CEA。结果:发现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5.88±6.05%)明显低于健康人(7.07±0.81%)、乳腺纤维腺瘤患者(6.58±0.72%)和乳腺炎症患者(9.58±0.68%)(P=0.000);乳腺炎症患者AgNOR的活性表达明显高于健康人、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患者(P=0.000);健康人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AgNOR阳性率(65.00%)明显优于CA153(17.50%)和CEA(12.50%)的阳性率(P=0.000)。AgNOR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无相关性(P>0.05)。结论:AgNOR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客观生物学指标;在乳腺癌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核仁组成区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大肠良、恶性病变细胞核DNA含量及AgNORs定量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彭敦发 陈培辉 许敬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2-34,共3页
本文对83例大肠良、恶性病变细胞核DNA含量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非肿瘤性息肉核DNA含量接近正常粘膜,均为二倍体,腺瘤及腺癌DNA含量依次增高,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分别有33.33%(10/30)和69.70%(23/33)的... 本文对83例大肠良、恶性病变细胞核DNA含量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非肿瘤性息肉核DNA含量接近正常粘膜,均为二倍体,腺瘤及腺癌DNA含量依次增高,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分别有33.33%(10/30)和69.70%(23/33)的异倍体率。各组AgNORs计数结果也遵循类似的规律,且正常肠粘膜、非肿瘤性息肉、腺瘤及腺癌各组间AgNORs计数无重叠。表明DNA含量分析结合AgNORs计数及形态学观察对大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DNA 含量 agnor染色
下载PDF
鼻咽癌及癌旁上皮细胞的AgNORs定量分析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茂怀 郑少燕 +2 位作者 李川军 吴名耀 罗锡源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 通过鼻咽癌及癌旁上皮的细胞核仁组成区蛋白 (NORs)图像定量分析 ,评价其反映细胞群体增生能力及分化程度等生物学意义。方法 对 70例鼻咽癌石蜡切片进行银染 (AgNORs) ,应用CAS2 0 0图像分析仪分别测定 2 9例癌旁正常腺上皮、 1... 目的 通过鼻咽癌及癌旁上皮的细胞核仁组成区蛋白 (NORs)图像定量分析 ,评价其反映细胞群体增生能力及分化程度等生物学意义。方法 对 70例鼻咽癌石蜡切片进行银染 (AgNORs) ,应用CAS2 0 0图像分析仪分别测定 2 9例癌旁正常腺上皮、 19例增生 /异型增生柱状上皮、 10例增生 /异型增生鳞状上皮、 5 4例分化性非角化性癌和 16例未分化癌的细胞群体AgNORs参数值并作比较分析 ;结果 每核AgNOR计数、每核AgNOR面积和平均AgNOR面积 /粒从正常腺上皮至增生 /异型增生柱状上皮至分化性非角化性癌或未分化癌呈现显著增加 ,平均核面积、每核AgNOR面积和平均AgNOR面积 /粒从正常腺上皮至增生 /异型增生鳞状上皮至未分化癌呈现显著增加 ,差异均有显著性 ,但增生 /异型增生鳞状上皮与分化性非角化性癌的AgNOR数值差异没有显著差异 ;与分化性非角化性癌比较 ,未分化癌的平均核面积、每核AgNOR面积和平均AgNOR面积 /粒显著增加。结论 AgNORs形态定量分析反映了鼻咽癌及癌旁不同类型鼻咽上皮的细胞增生活性和组织细胞分化程度 ,但不能反映细胞是否恶性转化 ;不同组织类型鼻咽癌细胞存在增殖能力的差异 ,其增生差异程度可能是影响病人对放射线治疗敏感性及其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区 鼻咽肿瘤 上皮 图像分析 银染
下载PDF
女性激素和AgNOR在胆囊癌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柳志向 包国祥 +1 位作者 殷赤军 王雅如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在 40例胆囊癌中表达和AgNOR在胆囊癌中含量及形态变化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ABC法和AgNOR技术对胆囊正常上皮和癌上皮进行实验测定。结果 :胆囊正常上皮ER、PR为阴性 ,癌上皮ER2 6例 (6 ...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在 40例胆囊癌中表达和AgNOR在胆囊癌中含量及形态变化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ABC法和AgNOR技术对胆囊正常上皮和癌上皮进行实验测定。结果 :胆囊正常上皮ER、PR为阴性 ,癌上皮ER2 6例 (6 5 %)阳性 ,PR2 0例 (5 0 %)阳性 ,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 (AgNOR)表示颗粒类型 ,正常上皮为单一型 ,癌上皮主要表现为弥散型 ,其次为混合型。结论 :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对女性激素有一定的依赖性 ,AgNOR计数及形态分类对胆囊癌的生物学行为、预后、病理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激素 agnor 胆囊癌 免疫组化ABC法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胃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AgNOR图像定量分析和PCNA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应光 田宁 +1 位作者 汪祖权 董世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07-209,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区嗜银蛋白 (AgNOR)定量分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在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的意义。方法 :对 5 0例胃镜活组织检查标本的胃黏膜异型增生、早期胃癌的区AgNOR经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 :探讨区嗜银蛋白 (AgNOR)定量分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在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的意义。方法 :对 5 0例胃镜活组织检查标本的胃黏膜异型增生、早期胃癌的区AgNOR经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正常胃黏膜和中高度异型增生之间AgNOR/细胞核与PCNA增殖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 ;中~高度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之间AgNOR/细胞核和PCNA增殖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 结论 :胃黏膜中高度异型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黏膜异型增生 早期胃癌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图像分析系统
下载PDF
青年与老年人胃癌中PCNA和AgNOR计数表达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金萍 王淑秀 +1 位作者 付华民 赵卫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探讨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不同临床特点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 对 6 5例胃癌 (其中青年组 35例 ,老年组 30例 )标本连续切片分别作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免疫组化染色及核仁组成区相关的嗜银蛋白 (AgNOR)的胶体银染色 ,前者结果进... 目的 探讨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不同临床特点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 对 6 5例胃癌 (其中青年组 35例 ,老年组 30例 )标本连续切片分别作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免疫组化染色及核仁组成区相关的嗜银蛋白 (AgNOR)的胶体银染色 ,前者结果进行 χ2 检验 ,后者采用t检验。结果 在非选择人群 ,PCNA的阳性表达率及AgNOR计数均随胃癌分化程度降低而提高 ,AgNOR数目还随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多 (P <0 .0 5 )。在具有相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或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胃癌中 ,青年组中PCNA的阳性率及AgNOR数目均显著高于老年组 (P <0 .0 5 )。 结论 PCNA及AgNOR在青年人胃癌细胞中的高表达提示青年人胃癌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活性及浸润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组化 增殖细胞核抗原 agnor
下载PDF
AgNOR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季 张子诚 于启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13,共3页
通过一步胶染色法对28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细胞核内AgNOR数量、形态和分布进行观察和对比发现:滤泡癌、腺瘤、乳头状癌和腺瘤中乳头状结构四组AgNORs/核均数分别为6.39±0.44、2.75±0.55、5... 通过一步胶染色法对28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细胞核内AgNOR数量、形态和分布进行观察和对比发现:滤泡癌、腺瘤、乳头状癌和腺瘤中乳头状结构四组AgNORs/核均数分别为6.39±0.44、2.75±0.55、5.94±0.66和2.72±0.23.滤泡癌和腺瘤、乳头状癌和腺瘤中乳头状结构之间,AgNOR数量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此外,AgNOR的大小、形态和分布,良、恶性肿瘤之间也有所不同。结论:简便的胶银染色法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银联核仁组成区 恶性 诊断
下载PDF
AgNOR定量测定与TDI-FP法检测宫颈肿瘤及HPV类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群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新途径。方法应用宫颈细胞涂片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定量测定和染料终止子末端掺入-荧光偏振法(TDI-FP)联合检测宫颈病变,宫颈涂片按Ploton一步染色法进行染色,计数,TDI-FP法检测宫颈病变中HPV感染及...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新途径。方法应用宫颈细胞涂片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定量测定和染料终止子末端掺入-荧光偏振法(TDI-FP)联合检测宫颈病变,宫颈涂片按Ploton一步染色法进行染色,计数,TDI-FP法检测宫颈病变中HPV感染及分型情况。结果正常宫颈与慢性宫颈炎组,AgNOR计数多在4以下,高危型HPV16、HPV18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AgNOR计数增多,同时伴随着HPV阳性率增高,AgNOR计数大于5者,高危型HPV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对AgNOR计数大于5者,行TDI-FP法精确检测,结合组织活检,有望提高宫颈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区 嗜银 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肿瘤 荧光偏振
下载PDF
PCNA与AgNOR检测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
13
作者 马晓欣 金英楠 +5 位作者 李一宁 赵艳辉 孔令娜 苗青 张忠福 李晓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早期诊断与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银染法,检测132份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PCNA的增殖指数与AgNOR颗粒数,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以及...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早期诊断与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银染法,检测132份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PCNA的增殖指数与AgNOR颗粒数,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结果PCNA增殖指数与AgNOR颗粒数在正常子宫内膜(16%,2.51±1.97)、子宫内膜增殖症(40%,2.92±2.02)、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63.16%,3.04±2.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74.60%,7.43±2.18)中依次呈升高趋势;且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CNA增殖指数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殖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AgNOR颗粒数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正常子宫内膜,形态由单一型向弥散型转变。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和淋巴结的转移,PCNA增殖指数与AgNOR颗粒数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PCNA增殖指数与AgNOR颗粒数呈正相关。结论PCNA增殖指数和AgNOR颗粒数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CNA与AgNOR的定量值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判断疾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子宫内膜病变
下载PDF
AgNOR染色在淋巴结病变针吸细胞学定量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菊兴 刘桂娟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  探讨 Ag NOR染色技术在淋巴结病变针吸细胞学涂片染色效果及对淋巴结病变定量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胶银染色法 ,对 2 0 8例淋巴结病变针吸细胞学涂片进行 Ag NOR染色 ,油镜下行 Ag NOR颗粒计数和形态、分布观察。结果  Ag NO... 目的  探讨 Ag NOR染色技术在淋巴结病变针吸细胞学涂片染色效果及对淋巴结病变定量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胶银染色法 ,对 2 0 8例淋巴结病变针吸细胞学涂片进行 Ag NOR染色 ,油镜下行 Ag NOR颗粒计数和形态、分布观察。结果  Ag NOR颗粒均值在 81例淋巴结转移癌为( 8.84± 3.1 2 ) ;30例非霍奇金病 ( NHL)为 ( 9.42± 2 .78) ;1 1例霍奇金病 ( HL)为 ( 4 .69± 1 .0 8) ;34例慢性淋巴结炎为 ( 1 .32± 0 .2 8) ;2 8例淋巴结结核为 ( 1 .46± 0 .34) ;2 4例增生性淋巴结炎为 ( 2 .2 6± 0 .45 )。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细胞 Ag NOR颗粒数之间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 ,并且二者之间的 Ag NOR颗粒大小及分布亦呈现明显的不同。结论  Ag NOR染色技术是定量鉴别良恶淋巴结病变 ,尤其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淋巴结 agnor染色 针吸细胞学 定量诊断 淋巴结转移癌
下载PDF
150例良、恶性前列腺组织的AgNOR计数研究
15
作者 叶明福 谢青 +1 位作者 王勇 高广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1-34,共4页
应用嗜银核仁组成区(AgNOR)技术对150例良、恶性前列腺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从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非典型增生(PAH)与前列腺癌(PC)的AgNOR颗粒均数值呈递增性增高,PC的颗粒均... 应用嗜银核仁组成区(AgNOR)技术对150例良、恶性前列腺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从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非典型增生(PAH)与前列腺癌(PC)的AgNOR颗粒均数值呈递增性增高,PC的颗粒均数值明显高于正常及其它各组,PAH颗粒数量界于BPH与PC之间。PC组的分类统计表明在TUR术组、大泡性高分化腺癌中AgNOR颗粒数偏低。根据AgNOR颗粒的形态、大小与数目,作者将其分为:小圆颗粒、大圆颗粒、卫星状圆形颗粒及不规则异形颗粒4种类型。结果提示AgNOR技术对大多数PC与前列腺良性病变具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也提示PAH为PC的癌前病变。并表明不同的颗粒类型与不同病理类型的PC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or染色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肥大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核中AgNOR检测的临床意义
16
作者 詹竹英 韩秋珍 +2 位作者 曾宪昌 曾庆斌 金小君 《医学新知》 CAS 1999年第3期119-121,共3页
为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P)、MMIB与MMNA以及MM治疗前后的骨髓浆细胞嗜银蛋白染色(AgNOR)形态颗粒数量的变化,用AgNOR技术.测定各级AgNOR形态及颗粒数量。结果显示,AgNOR形态在MM组中有单一型、弥漫型、... 为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P)、MMIB与MMNA以及MM治疗前后的骨髓浆细胞嗜银蛋白染色(AgNOR)形态颗粒数量的变化,用AgNOR技术.测定各级AgNOR形态及颗粒数量。结果显示,AgNOR形态在MM组中有单一型、弥漫型、聚集型、核仁形,在RP组中只有单一型,AgNOR颗粒均数在MM组中为6.21±4.12,RP组为202±063,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MMⅢB和ⅢA组,形态及颗粒均数无差异。17例MM治疗前、后各种形态中颗粒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01)。提示骨髓中浆细胞AgNOR形态及颗粒数量对鉴别良、恶性浆细胞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同时也证实了AgNOR法对了解MM中浆细胞增殖水平及预后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银蛋白染色 多发性骨髓瘤 浆细胞核 预后
下载PDF
AgNOR对乳腺病诊断的意义
17
作者 陈莉 肖玉凤 +1 位作者 徐健 钱铮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20-22,91+95,共3页
运用银染技术,检测90例乳腺病变细胞核中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结果:良、恶性乳腺病 AgNOR 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 AgNOR 均数显著高于其它类型癌(P<0.01),AgNOR 颗粒的形态和分布在良、恶性... 运用银染技术,检测90例乳腺病变细胞核中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结果:良、恶性乳腺病 AgNOR 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 AgNOR 均数显著高于其它类型癌(P<0.01),AgNOR 颗粒的形态和分布在良、恶性病变中也不同。提示AgNOR 计数与形态观察对判断良恶性乳腺病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病理学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纤维腺瘤 agnor 诊断
下载PDF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AgNORs定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田景波 宋月荣 曹鹏霄 《中国厂矿医学》 2001年第5期357-358,共2页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AgNORs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计算机辅助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定 3 2例膀胱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银染核仁组成区蛋白 (AgNORs)值的变化 ,并与 11例非肿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膀胱癌患者...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AgNORs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计算机辅助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定 3 2例膀胱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银染核仁组成区蛋白 (AgNORs)值的变化 ,并与 11例非肿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AgNORs低于非肿瘤人群 ,其变化与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治疗手段等有关 ,而与肿瘤的大小无关。结论 :认为外周血淋巴细胞AgNORs的检测可以判断疾病良恶性 ,评价膀胱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指导治疗 ,判断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外周血淋巴细胞银染核仁组成区 图像分析技术
下载PDF
喉鳞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表达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门倩倩 欧阳电 +2 位作者 丁卫泉 苏旋 杨安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4-340,共7页
背景与目的: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ar organizer regions,AgNORs)检测已在恶性肿瘤诊断、预后判断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检测T淋巴细胞的AgNORs含量可用于反映恶性肿瘤的预后及复发。研究发现AgNORs定量分... 背景与目的: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ar organizer regions,AgNORs)检测已在恶性肿瘤诊断、预后判断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检测T淋巴细胞的AgNORs含量可用于反映恶性肿瘤的预后及复发。研究发现AgNORs定量分析是咽癌、多发性骨髓瘤、男性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本研究检测喉鳞癌患者外周血AgNORs的表达,分析其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解剖分区、病理分级、切缘和复发等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2001年2月—2004年6月初治的喉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KL型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喉鳞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的含量;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因素间的相关关系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AgNORs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58%)较阴性组(7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年龄、解剖分区、临床病理分期、T分期、N分期、切缘、复发和AgNORs阳性表达是影响喉癌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AgNORs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T分期、复发和切缘相关(P<0.05);声门上型喉鳞癌AgNORs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8),切缘阴性患者中AgNORs阳性表达与复发相关(P=0.046);年龄和复发是影响喉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后切缘阴性的喉鳞癌患者AgNORs表达阳性推荐术后行积极治疗,声门上型喉癌中AgNORs表达阳性提示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可考虑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癌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预后
下载PDF
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DNA、AgNORs定量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冬岩 张学武 孙权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11-13,共3页
目的 对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DNA含量、AgNORs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胃癌20例,胃癌前病变12例及正常胃黏膜14例细胞核DNA含量;并通过银染技术对细胞核仁组成区AgNORs的数量、大小及形态进行观察。结果 正常胃黏膜、癌... 目的 对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DNA含量、AgNORs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胃癌20例,胃癌前病变12例及正常胃黏膜14例细胞核DNA含量;并通过银染技术对细胞核仁组成区AgNORs的数量、大小及形态进行观察。结果 正常胃黏膜、癌前病变、癌的DNA含量分别为(1.53±1.03)mg/L,(3.18±0.41)mg/L,(4.73±0.65)mg/L;AgNORs数量分别为1.57±0.24,3.24±1.08,4.43±1.60;平均最大直径分别为(1.01±0.17)μm,(1.41±0.38)μm,(2.52±0.62)μm;异形率分别为(10.8±1.2)%,(18.8±2.2)%,(36.4±3.4)%。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过程中DNA含量,AgNORs数量、大小、形态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前病变 DNA含量 核仁组织者区嗜银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