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地震触发崩滑与Arias强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秀英 聂高众 张玲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0年第4期645-656,共12页
利用汶川地震获得的强震记录及诱发的大量崩滑数据,对地震触发滑坡和Arias强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汶川地震在龙门山震区Arias强度可以触发崩滑的水平向下限值约为0.4m/s,上限值可以定为4m/s,研究区不同出露地层可以触发崩滑的Arias... 利用汶川地震获得的强震记录及诱发的大量崩滑数据,对地震触发滑坡和Arias强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汶川地震在龙门山震区Arias强度可以触发崩滑的水平向下限值约为0.4m/s,上限值可以定为4m/s,研究区不同出露地层可以触发崩滑的Arias强度变化范围不同,平均下限不超过1.0m/s.对部署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强震数据拟合,得到汶川地震龙门山震区Arias强度的衰减关系.利用衰减关系对地震触发崩滑影响区域的估计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表明综合了地震动记录的振幅、持时和频率信息的Arias强度参数与地震地表破坏程度关系更为密切.可以将Arias强度参数应用于震后地震触发崩滑等地质灾害影响区域的评估工作,评估结果较以烈度作为评估因子的结果更为集中,比较适合于震后应急期间灾害快速评估,可为应急救援决策和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触发崩滑 arias强度 衰减关系 灾害评估
下载PDF
基于Arias烈度维度扩展概念下十字异形、方形桩屏障隔振作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史海欧 张希 +2 位作者 林本海 罗威力 罗信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59-266,共8页
为反映振动信息的幅值、频谱和持时,引入Arias(IP)烈度用于研究不同截面形状的桩(十字异形桩、方形桩)对振动波的衰减作用。将IP值由点及面,进行维度扩展为IA,提出场隔振效果评价值ηIA,从而研究场的整体隔振效果。在此基础上描述维度... 为反映振动信息的幅值、频谱和持时,引入Arias(IP)烈度用于研究不同截面形状的桩(十字异形桩、方形桩)对振动波的衰减作用。将IP值由点及面,进行维度扩展为IA,提出场隔振效果评价值ηIA,从而研究场的整体隔振效果。在此基础上描述维度扩展理论与数值实现方法,编制计算程序,获得十字桩与方桩的IP空间分布场、IA与ηIA值。通过对比发现:当桩截面积较小时,两者隔振效果差异较小;而当截面积较大时,两者差异则非常明显。整体而言:十字异形桩的隔振效果明显优于方桩。局部而言:在近场时,十字桩隔振效果明显优于方桩;在中场时,十字桩隔振效果略次于方桩;在远场时,两者差异不大。总而言之,截面形状对隔振效果影响较大,十字异形桩屏障优于方形桩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as(IP)烈度 维度扩展 十字异形桩
下载PDF
基于Arias烈度、梯度场概念下连续型屏障的隔振效果研究
3
作者 张希 林本海 +1 位作者 罗威力 覃娇芬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3-1500,共8页
为反映振动信息的三要素:幅值、频谱、持时,引入地震学科的Arias烈度参数,用于研究连续型屏障几何要素改变对隔振效果的影响;同时,为突出屏障隔振效果的整体性,即从空间“场”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一般数值模型的场数据的获得方法。并以... 为反映振动信息的三要素:幅值、频谱、持时,引入地震学科的Arias烈度参数,用于研究连续型屏障几何要素改变对隔振效果的影响;同时,为突出屏障隔振效果的整体性,即从空间“场”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一般数值模型的场数据的获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编制程序计算Arias烈度比值场与梯度场,以比值场与梯度场的变化揭示其隔振作用。结果表明:屏障深度变化基本不会改变Arias烈度比值场的分布形态,它以屏障中心位置为中心,呈现似环形分布,梯度值在近屏障处变化剧烈,远处则变化较缓;屏障长度变化会改变Arias烈度比值场的分布形态,在屏障延伸位置处会出现“第二中心”分布,梯度场在“第二中心”位置处变化剧烈,远处变化也较缓;屏障宽度变化对Arias烈度比值场与梯度场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障隔振 arias烈度 烈度比值场 梯度场 势场
下载PDF
兴文MS5.1地震震裂斜坡地震动响应特征
4
作者 寇瑞斌 王运生 +5 位作者 胡东雨 唐涛 詹明斌 向超 吴昊宸 赵方彬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2-288,共7页
通过对宜宾珙县震裂斜坡上的3台地震动监测仪器记录到的2022-04-06宜宾兴文MS5.1地震地震波传播数据进行滤波和基线校正,分析时程曲线、傅里叶频谱和加速度反应谱。结果表明:1)本次地震持时短、幅度小,2^(#)和3^(#)监测点S波持时较1^(#... 通过对宜宾珙县震裂斜坡上的3台地震动监测仪器记录到的2022-04-06宜宾兴文MS5.1地震地震波传播数据进行滤波和基线校正,分析时程曲线、傅里叶频谱和加速度反应谱。结果表明:1)本次地震持时短、幅度小,2^(#)和3^(#)监测点S波持时较1^(#)监测点长2~5 s;2)傅里叶频谱显示,水平方向低频衰减、中高频放大、频带变宽,垂直方向变化不明显;3)以1^(#)监测点为参考,2^(#)和3^(#)监测点峰值加速度(PGA)放大系数为1.17~3.05,阿里亚斯强度(AI)放大系数在EW和UD向为4.43~7.59,3^(#)监测点NS向可达18.86;4)对比分析芦山仁家村(非震裂斜坡)监测剖面,认为珙县震裂斜坡存在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裂斜坡 峰值加速度 阿里亚斯强度 放大效应
下载PDF
Microtremor-based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a site containing grouped earth fissures
5
作者 Deng Yahong Xuan You +5 位作者 Mu Huandong Chang Jiang Cao Ge He Nainan Zhao Xunchang Sun Longfei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3年第3期689-702,共14页
In this study,the Beibu earth fissure site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Weihe Basin,which contains four nearly parallel earth fissures,was studied.A long straight microtremor measuring line,containing 49 measuring poin... In this study,the Beibu earth fissure site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Weihe Basin,which contains four nearly parallel earth fissures,was studied.A long straight microtremor measuring line,containing 49 measuring points across four earth fissures,wa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is site using Fourier spectrum,response acceleration spectrum,Arias intensity,and HVSR analyses.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1)The fundamental frequencies of 44 measuring points obtained from HVSR analysis are concentrated within 1.67 Hz-2.25 Hz,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earth fissures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changes.(2)There is an amplification effect near a single earth fissure.The dynamic responses are large at the measuring points near the earth fissure,and the value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earth fissure.In areas between two adjacent earth fissures,these values decrease and are even lower than those in sites without amplification effects.(3)In this earth fissure site,the general area(or less affected area)and affected areas were delineated based on the amplification effect.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construction design should avoid these affected areas and existing structures should be reinforced to satisfy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 fissure sites MICROTREMORS Fourier amplitude spectrum response spectrum arias intensity H/V spectral ratio fundamental frequency amplification effect
下载PDF
Shaking table test and cumulative deformation evaluation analysis of a tunnel across the hauling sliding surface
6
作者 Lifang Pai Honggang Wu Xu Wang 《Deep Undergroun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3年第4期371-393,共23页
To explore the cumulative deformation effect of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tunnel crossing the hauling sliding surface under earthquakes,the shaking table test was conducted in this study.Combined with the numerical ca... To explore the cumulative deformation effect of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tunnel crossing the hauling sliding surface under earthquakes,the shaking table test was conducted in this study.Combined with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s,this study proposed magnification of the Arias intensity(MIa)to characterize the overall local deformation damage of the tunnel lining in terms of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frequency domain,and energy.Using the time‐domain analysis method,the plastic effect coefficient(PEC)was proposed to characterize the degree of plastic deformation,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eismic cumulative failure effect(SCFE)was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w‐frequency component(f1 and f2≤10 Hz)and the high‐frequency component(f3 and f4>10 Hz)acceleration mainly cause global and local deformation of the tunnel lining.The local deformation caused by the high‐frequency wave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seismic damage of the lining.The physical meaning of PEC is more clearly defined than that of the residual strain,and the SCFE of the tunnel lining can also be defined.The SCFE of the tunnel lining includes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 stage(<0.15g),the elastic–p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 stage(0.15g–0.30g),and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 stage(0.30g–0.40g).This study can provide valuabl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raffic tunnels in high‐intensity earthquake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ification of arias intensity plastic effect coefficient seismic action seismic cumulative failure effect shaking table test tunnel engineering
下载PDF
“4·20”芦山地震冷竹关地震动响应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罗永红 王运生 +3 位作者 何源 高原 刘哲 曹文正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241,共10页
通过在四川省泸定冷竹关沟两岸斜坡不同部位挖掘平硐并放置强震监测仪器的方法,对"4.20"芦山地震在该峡谷两侧斜坡的地震动响应特征、地形放大效应等进行研究。根据7台地震仪器所记录的芦山主震数据,冷竹关沟右岸1#监测点PGA... 通过在四川省泸定冷竹关沟两岸斜坡不同部位挖掘平硐并放置强震监测仪器的方法,对"4.20"芦山地震在该峡谷两侧斜坡的地震动响应特征、地形放大效应等进行研究。根据7台地震仪器所记录的芦山主震数据,冷竹关沟右岸1#监测点PGA水平分量为1.64m/s2,竖直分量为0.67m/s2,明显高于其他监测点的PGA值(0.11~0.42m/s2)。参照康定姑咱强震台主震记录,1#监测点PGA放大系数达到6.9,其阿里亚斯强度放大数十倍。谱比分析(HVSR)显示,1#监测点谱比分析的水平分量地形放大系数达到9.0,2#监测点地形放大系数为3.5,左岸4#~7#监测点地形放大系数一般在1.0~3.0。研究表明,强震条件下冷竹关右岸单薄山梁地震动地形放大效应明显强于左岸中高山斜坡,且1#监测点的凸出地形放大效应最大。随着振幅值的放大,强震动能量以数十倍效应剧增,当短时间内积聚的振动能量超过或远远超过岩土体介质的强度时,易形成震裂、崩塌、滑坡及高陡地形的抛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泸定冷竹关 斜坡地震动响应 监测 地形放大效应 阿里亚斯强度
下载PDF
利用地震动强度指标评价场地液化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燕国 谭晓明 +3 位作者 梁甜 黄博 凌道盛 陈云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69-1877,共9页
场地地震液化灾变(液化触发与震后变形)评价对基础设施抗震设计和安全服役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目前常用地震动强度指标IM的液化灾变评价能力,开展水平饱和砂土场地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对模型在50 g离心加速度下进行了20次不同幅值的振... 场地地震液化灾变(液化触发与震后变形)评价对基础设施抗震设计和安全服役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目前常用地震动强度指标IM的液化灾变评价能力,开展水平饱和砂土场地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对模型在50 g离心加速度下进行了20次不同幅值的振动,得到了液化与非液化响应数据。基于振动台台面输入建立峰值加速度a_(max)、地震剪应力比CSR、阿里亚斯强度I_a和累积绝对速度CAV_5的算法,并利用模型试验数据检验了这几种IM与液化触发和震后变形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几类IM对液化触发的评价能力接近,且从超静孔压产生到初始液化触发都存在明显的IM阈值;几类IM对震后沉降评价能力有一定差异,其中I_a和CAV_5优于a_(max)和CSR,并对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做了初步分析。文中研究为选择合理的地震动强度指标评价场地液化灾变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液化 离心模型试验 地震动强度指标 峰值加速度 地震剪应力比 阿里亚斯强度 累积绝对速度
下载PDF
芦山地震强地面运动之阿里亚斯强度及Newmark位移特征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雪婧 徐伟进 高孟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8-786,共19页
本文以芦山地震强地面运动记录为基础资料,研究了阿里亚斯强度和Newmark位移两个地震动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衰减特征以及与其它地震动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阿里亚斯强度的空间分布与地震断层空间展布和地震破裂方向具有相关性;... 本文以芦山地震强地面运动记录为基础资料,研究了阿里亚斯强度和Newmark位移两个地震动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衰减特征以及与其它地震动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阿里亚斯强度的空间分布与地震断层空间展布和地震破裂方向具有相关性;阿里亚斯强度与峰值加速度(PGA)有较好的相关性,场地条件对二者的相关性具有显著影响,PGA相同时,场地越软,阿里亚斯强度越大;震级也是影响阿里亚斯强度与PGA相关性的重要因素,PGA相同时,震级越大,阿里亚斯强度也越大;Newmark位移与PGA和阿里亚斯强度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阿里亚斯强度的相关性更强,相关系数可达0.94以上。研究还表明,现有模型不能较好地描述芦山地震的阿里亚斯强度和Newmark位移衰减特征,这说明了芦山地震在持时和破裂过程上的特殊性。芦山地震的特殊性揭示了我国西部地震地质构造环境与其它地区有显著差异,因此应该研究适用于我国西部地区地震的地震动参数预测方程。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我们从更多方面了解地震动特性以及我国地震灾害的预测预防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阿里亚斯强度 Newmark位移 峰值加速度
下载PDF
基于阿里亚斯烈度估值的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以四川丹棱县及其周缘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雪婧 吴健 +1 位作者 高孟潭 徐伟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5-561,共7页
以编制《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时所构建的地震潜在震源区模型和地震活动性模型为基本输入,在四川省丹棱县及其周缘地区开展基于阿里亚斯烈度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50年超越概率10%的阿里亚斯烈度(Arias Intensity,Ia)。结果表明:... 以编制《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时所构建的地震潜在震源区模型和地震活动性模型为基本输入,在四川省丹棱县及其周缘地区开展基于阿里亚斯烈度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50年超越概率10%的阿里亚斯烈度(Arias Intensity,Ia)。结果表明:丹棱县及其周缘绝大部分地区的Ia值都在0.11m/s以上,部分地区在0.32m/s甚至0.54m/s以上,具有较高的地震诱发滑坡风险,应当加强人员密集区的地震诱发滑坡危险性评估。根据不同Ia预测方程计算得到的Ia分布有较大差异,因此在计算Ia时应考虑多个Ia预测方程,对最终结果进行加权平均,以减小Ia结果的不确定性。同时还发现Ia值与1.0s的谱加速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这也印证了Ia和1.0s谱加速度与砂土液化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棱县 概率地震危险性 阿里亚斯烈度 谱加速度
下载PDF
人体腰椎节段CT图像的反求建模和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迎春 余兵浩 欧亚龙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3-16,39,共5页
利用Mimics将人体腰椎CT断层扫描图像反求建模,导入UG并加入包含纤维环及髓核的椎间盘,模拟建立人体腰椎L4-L5节段三维模型,再通过UG与ANSYS Workbench的无缝接口将该模型导入后者,对模型赋值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人体直立站位时,正常... 利用Mimics将人体腰椎CT断层扫描图像反求建模,导入UG并加入包含纤维环及髓核的椎间盘,模拟建立人体腰椎L4-L5节段三维模型,再通过UG与ANSYS Workbench的无缝接口将该模型导入后者,对模型赋值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人体直立站位时,正常腰椎的椎体位移云图及应力云图.最后将模型进行简化,利用材料力学的理论公式进行强度校核.得知最大位移发生于椎间盘上表面前部,位移值为0.161 mm;最大应力出现在L4下关节突上,应力值为15.073 MPa.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对误差较小,表明方法可行,计算结果可靠,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反求建模 腰椎L4-L5节段 有限元分析 强度校核
下载PDF
实际滑坡是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合理性检验最好的标准 被引量:9
12
作者 许冲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8-911,共4页
王涛等"基于简化Newmark位移模型的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估——以汶川M S8.0级地震为例"一文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价结果与2008年汶川地震触发实际滑坡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较低。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文中基础数据、分析处理... 王涛等"基于简化Newmark位移模型的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估——以汶川M S8.0级地震为例"一文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价结果与2008年汶川地震触发实际滑坡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较低。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文中基础数据、分析处理过程、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找出这种相关性较低的原因。结果表明值得针对王涛等文章中的Arias烈度分布数据的准确性、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情况、汶川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共三个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本文对探索与发掘更客观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滑坡危险性评价 arias烈度 Newmark位移模型 合理性检验 讨论
下载PDF
2016年新西兰Kaikoura Mw7.8地震动参数分布特征研究
13
作者 刘盼 孙吉泽 陈冬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3-227,共5页
2016年11月13日发生在新西兰的M w7.8地震是一起由多个破裂组成的复杂地震事件,地震持续时间长,滑移速率慢,辐射能少,使得整体的加速度峰值偏小。结合断层的滑移分布,对记录到的强地面运动进行分析发现,地震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南岛东... 2016年11月13日发生在新西兰的M w7.8地震是一起由多个破裂组成的复杂地震事件,地震持续时间长,滑移速率慢,辐射能少,使得整体的加速度峰值偏小。结合断层的滑移分布,对记录到的强地面运动进行分析发现,地震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南岛东北部,具有很明显的方向性效应,断层沿着震中向东北方向进行滑动,在东西两侧的影响较小,沿断层滑动方向上地震动峰值大,CAV和Arias烈度也主要分布在沿着断层破裂方向上,具有两个明显峰值区,这和断层滑移量分布相一致,在断层滑移量影响范围外,Arias烈度和CAV迅速衰减到零,最大值都集中在最大破裂所在的WDFS台站附近。结合地震动预测方程进行分析发现,在100 km以内,地震动预测方程与PGA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随着断层距的增加,在100 km以上,观测值逐渐低于地震动预测方程。综合研究表明,地震动参数主要受到断层滑移量和断层距的影响,且滑移量的影响要大于断层距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 arias烈度 PGA Kailkoura地震 地震动
下载PDF
应用2类Newmark简易模型进行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评估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思远 许冲 +1 位作者 王涛 刘甲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4-788,共15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真实的汶川同震滑坡数据分别对利用Ia和PGA参数的2种简易Newmark滑坡预测模型进行定量评估分析。根据研究区的地形数据和区域地质资料,获得了研究区的临界加速度(ac)分布,利用基于全球地震动记录拟合得到的Newmark经...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真实的汶川同震滑坡数据分别对利用Ia和PGA参数的2种简易Newmark滑坡预测模型进行定量评估分析。根据研究区的地形数据和区域地质资料,获得了研究区的临界加速度(ac)分布,利用基于全球地震动记录拟合得到的Newmark经验公式,结合汶川地震的Ia和PGA参数分布,获得了基于2个地震动参数的滑坡位移分布图。大体上,基于Ia参数的滑坡危险性评估结果略好于基于PGA参数简易模型的评估结果。基于Ia的评估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同震滑坡的宏观分布特征。然而,2种Newmark模型反演得到的滑坡面积要明显大于实际滑坡物源区的面积。这提醒我们基于当前岩性和地震动数据只能获得宏观区域的滑坡相对危险性。而通过更为准确的地形数据和输入参数,才能进一步提高预测位移结果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滑坡 Newmark累积位移模型 arias烈度(ia)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
下载PDF
阿里亚斯强度衰减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伟 俞言祥 肖亮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1-929,共9页
本文选取美国NGA强震数据库中与我国大陆构造环境相近的美国西部、中亚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自由地表强震记录,计算其水平向阿里亚斯强度;采用分步回归法依次求取近场饱和项、距离衰减项、震级项、断层类型项和场地类别项的系数,得出衰减模... 本文选取美国NGA强震数据库中与我国大陆构造环境相近的美国西部、中亚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自由地表强震记录,计算其水平向阿里亚斯强度;采用分步回归法依次求取近场饱和项、距离衰减项、震级项、断层类型项和场地类别项的系数,得出衰减模型,并基于回归结果与实际数据的对比,分析了残差随距离或震级的分布.与前人工作得出的全球活动板块边界、新西兰和我国台湾地区的3种阿里亚斯强度衰减模型进行的比较显示,在MW6.5或远场区域4种模型的结果较接近,近场区域在高震级和低震级时有一定差异.最后,选取2008年汶川M W7.9和2013年芦山M W6.8两次地震的强震记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本文衰减关系均与实际数据拟合得很好,表明本文的模型适用于我国大陆地区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亚斯强度 衰减关系 分步回归 震级饱和 距离饱和
下载PDF
含弱渗透性覆盖层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瑞 景立平 +2 位作者 单振东 张雷 刘廷俊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5-959,988,共6页
针对含弱渗透性覆盖层的饱和砂土地基进行一组离心机振动台试验,并采用OpenSees对试验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讨论OpenSees对于饱和砂土地基地震液化模拟的精度;采用水平方向的Arias强度表示传入某一位置的... 针对含弱渗透性覆盖层的饱和砂土地基进行一组离心机振动台试验,并采用OpenSees对试验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讨论OpenSees对于饱和砂土地基地震液化模拟的精度;采用水平方向的Arias强度表示传入某一位置的地震动强度,并以液化时水平方向Arias强度作为该土层的抗液化强度;采用OpenSees计算不同地震动输入时饱和砂土的反应,以此检验Arias强度作为抗液化强度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引起饱和砂土液化所需要的地震动强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当传入的地震强度达到砂土发生液化所需要的地震强度时,该层砂土将会发生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离心机 振动台试验 液化 数值模拟 OPENSEES arias强度
下载PDF
浅埋地下结构耐震时程分析法最优持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紫蓝 甄立斌 +2 位作者 陈群 赵密 杜修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8-705,F0004,共9页
为研究持时对地下结构耐震时程分析结果的影响,选取II类和III类工程场地中典型的两层三跨地铁车站为原型,以基岩场地地震动均值反应谱为目标谱,构造了6种典型持时的耐震加速度时程曲线作为输入。通过将耐震分析结果与增量动力分析基准... 为研究持时对地下结构耐震时程分析结果的影响,选取II类和III类工程场地中典型的两层三跨地铁车站为原型,以基岩场地地震动均值反应谱为目标谱,构造了6种典型持时的耐震加速度时程曲线作为输入。通过将耐震分析结果与增量动力分析基准结果对比表明,耐震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持时对分析结果影响显著。根据目标时间点与地震动能量指标阿里亚斯强度值的变化规律,给出了最优目标时间点的确定公式并进行验证。由研究结果可知,对于II和III类工程场地,耐震时程曲线较优持时分别为30s和45s;给出的目标时间点的确定公式对上述两类场地中的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具有一定适用性,当构造的耐震时程曲线在目标时间区段内的能量值与实际地震动的能量值较为接近时,耐震时程分析结果最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震时程分析法 地铁车站 增量动力分析 目标时间点 阿里亚斯强度指标
下载PDF
地形效应影响下地震动参数与斜坡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甲美 高孟潭 陈鲲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5-874,886,共10页
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比较复杂,考虑地形放大效应的地震滑坡稳定性分析需要选择合适的地震动参数.本文使用自贡地形影响台阵记录到的2008年汶川MS8.0地震主震加速度记录,分析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阿里亚斯烈度以及90%能量持时随地形高度... 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比较复杂,考虑地形放大效应的地震滑坡稳定性分析需要选择合适的地震动参数.本文使用自贡地形影响台阵记录到的2008年汶川MS8.0地震主震加速度记录,分析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阿里亚斯烈度以及90%能量持时随地形高度的变化,探讨了地形效应作用下峰值加速度和阿里亚斯烈度与地震动作用下斜坡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地形场地对峰值加速度和阿里亚斯烈度均有显著的放大效应.地形放大效应较为复杂,其整体上随台站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平向的放大效应大于竖直向.水平向峰值加速度的放大系数为1.1—1.8,阿里亚斯烈度的放大系数为1.2—3.3;竖直向相应放大系数分别为1.1—1.3和1.2—1.7.2地形对地震动持时也有一定的放大效应,但不同高度、不同分量的放大效应没有显著差异,其放大系数均约为1.3.3阿里亚斯烈度和峰值加速度均能很好地表征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与地震动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与峰值加速度相比,阿里亚斯烈度综合了地震动的多方面特征,可以更好地表征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与地震动作用下斜坡稳定性的相关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贡台阵 地形效应 Newmark位移模型 峰值加速度 阿里亚斯烈度 持时斜坡稳定性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九寨沟M_s4.5级地震斜坡体及覆盖层的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荐霖 王运生 辛聪聪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401-2407,共7页
斜坡地形及深厚覆盖层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是斜坡失稳及建筑物破坏的关键性控制因素。通过九寨沟薛家坝高位深平硐余震监测,对九寨沟M_s4.5级地震斜坡动响应特征及覆盖层放大效应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脚覆盖层及山顶平硐洞口段出现了... 斜坡地形及深厚覆盖层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是斜坡失稳及建筑物破坏的关键性控制因素。通过九寨沟薛家坝高位深平硐余震监测,对九寨沟M_s4.5级地震斜坡动响应特征及覆盖层放大效应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脚覆盖层及山顶平硐洞口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大效应,且平硐由外至内,地震波的放大效应整体上呈非线性递减并最终趋于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地震 斜坡动响应 峰值加速度 阿里亚斯强度 覆盖层放大效应 拟合曲线
下载PDF
Evaluation model of landslide hazards induc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using strong motion data 被引量:3
20
作者 Xiuying Wang Gaozhong Nie Mujun Ma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1年第3期311-319,共9页
Landslides induc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in the Longmenshan area were relatively well instrumented,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investigate the landslides using ground motion records. Firstly, this paper anal... Landslides induc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in the Longmenshan area were relatively well instrumented,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investigate the landslides using ground motion records.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ata from Wenchuan earthquake on both regional and local site scale. The analyses show that the Newmark accumulative displacement calculated from the ground motion recorded in a particular geological hazard zone corresponds to the hazard intensity in that zone; the larger the displacement, the more serious the geologic hazard. The calculated result also shows that the displacement is related to the Arias intensity, which represents the total energy released during the earthquake at the observation site. Secondl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model of Newmark displacement calculated with Arias intensities to estimate the subsequent slope failure resulting from the earthquake. The calculated results based on the model fit well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actual landslides, suggesting that this method is useful for hazard evaluation. Therefore, this type of model can be used for estimating regional-scale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s and their associated hazards immediately after an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evaluation model arias intensity earthquake intens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