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文艺国际传播历程、发展机遇和路径创新 |
汤筠冰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本雅明气息(Aura)理论新诠 |
赵千帆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3
|
数字时代灵光的消逝与解放及其在品牌营销中的实践 |
杜遥
|
《服装设计师》
|
2024 |
0 |
|
4
|
对本雅明文艺批评中“Aura”概念的梳理 |
朱洪举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5
|
“沉浸技术”对艺术接受的影响——基于“沉浸艺术展”受众访谈的定性研究 |
吴恩楠
毛妮莎
|
《艺术传播研究》
|
2023 |
2
|
|
6
|
在遮蔽中建构:新媒体时代的旧媒体艺术 |
张经武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7
|
艺术世俗化的意义——论本雅明的大众文化批评 |
孙文宪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1
|
|
8
|
从“韵味”到“震惊”——再论本雅明的艺术现代性理论 |
陆涛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9
|
朦胧的“语像”与飘浮的“影像”——论异质媒介语境中艺术及艺术观念的转换 |
袁牧华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0
|
艺术自律重提 |
梁晓萍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1
|
韵外之致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龙美术馆西岸馆 |
茹雷
|
《时代建筑》
|
2014 |
4
|
|
12
|
本雅明:复制技术与艺术灵韵的消失 |
李辉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0 |
0 |
|
13
|
灵晕消逝与辩证意象的生成——以本雅明“技术”观念为核心的讨论 |
常培杰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14
|
歌剧《白毛女》与“讲故事的人” |
王鑫
|
《长江学术》
|
2018 |
0 |
|
15
|
灵韵:艺术神学的再现 |
邢崇
|
《绥化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6
|
从“八五新潮”到图像-资本时代——论守望丹青与中国书画家的博物学知识学养 |
杨乃乔
|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
2019 |
0 |
|
17
|
“气”与当代室内设计现状的研究 |
付强
袁姣
|
《科教文汇》
|
2013 |
1
|
|
18
|
从非同质化代币到元宇宙:数字文化工业中的“光晕” |
耿盈章
|
《文学与文化》
|
2022 |
1
|
|
19
|
学院里的“国王”——蔡青对《大卫》的灵韵赋予 |
李磊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16 |
0 |
|
20
|
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几点解析 |
郭雪峰
|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