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艺国际传播历程、发展机遇和路径创新
1
作者 汤筠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7-166,共10页
中国文艺思想始终秉持“文艺为人民”的发展理念。中国文艺国际传播经历了从内化到外显,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历程。文艺国际传播不仅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关键手段。随着新兴媒介的快速发展... 中国文艺思想始终秉持“文艺为人民”的发展理念。中国文艺国际传播经历了从内化到外显,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历程。文艺国际传播不仅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关键手段。随着新兴媒介的快速发展,中国文艺国际传播的受众也由原先的西方精英阶层拓展到大众群体。这就需要文艺国际传播关注和研究目标受众需求和大众审美趋势。新兴媒介推动着文艺生产和视听传播新形态,提升了中国文艺国际传播效果。中国文艺国际传播需要探索创新路径。文艺传播要与新兴媒介技术深入融合,数字文艺作品如能开启“数字灵韵”,将会提升观众审美体验;需要打破西方文化霸权,建立国际交往新秩序,建构文艺国际传播体系;创新始于用户,而非生产者,文艺国际传播需致力为当地受众服务;惟有将文化国际传播嵌入国际传播大平台,才能形成广泛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传播 国际传播 中国文艺思想 数字灵韵
下载PDF
本雅明气息(Aura)理论新诠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千帆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7,共10页
本文根据最权威的一手和二手资料,对本雅明Aura概念作了全新的翻译和解释,主张将之译为"气息"。作品气息的凋弊表示,人类知觉方式以及艺术与大众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艺术生产的行事方式有了根本转变,艺术生产的根基从宗教转... 本文根据最权威的一手和二手资料,对本雅明Aura概念作了全新的翻译和解释,主张将之译为"气息"。作品气息的凋弊表示,人类知觉方式以及艺术与大众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艺术生产的行事方式有了根本转变,艺术生产的根基从宗教转到政治。在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中,手和眼的作用彻底分离,使传统的历史叙述方式不可维系,新时代的艺术生产应该主动适应,带领大众预演对自身历史的当下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息 技术复制 本雅明 艺术作品
下载PDF
数字时代灵光的消逝与解放及其在品牌营销中的实践
3
作者 杜遥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5期30-36,共7页
复制技术改变了艺术的生产与表现方式,艺术民主化为大众带来创作与参与的可能。在AI技术的浪潮下,品牌与艺术间的意义是在新世代中藉由价值转变而重新觉醒的灵光概念。本研究以品牌营销系统理论探勘艺术民主化即灵光解放后,数字时代如... 复制技术改变了艺术的生产与表现方式,艺术民主化为大众带来创作与参与的可能。在AI技术的浪潮下,品牌与艺术间的意义是在新世代中藉由价值转变而重新觉醒的灵光概念。本研究以品牌营销系统理论探勘艺术民主化即灵光解放后,数字时代如何进行品牌营销实践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光 数字复制 品牌艺术 品牌营销系统
下载PDF
对本雅明文艺批评中“Aura”概念的梳理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洪举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Aura”在本雅明的文艺批评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有关此概念的论述进行梳理,以对“Aura”进行多层次的界定,并以此作为契入点,来考察本雅明对现代艺术和古典艺术的看法。
关键词 Aurd 现代艺术 技术复制
下载PDF
“沉浸技术”对艺术接受的影响——基于“沉浸艺术展”受众访谈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恩楠 毛妮莎 《艺术传播研究》 2023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科技与艺术在当代的融合催生了“沉浸艺术”,而利用声光类数字技术制作的、具有“数字光晕”的“沉浸展览”也由此逐渐火爆。立足于本雅明的“光晕”概念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批判视野,结合半结构化的访谈方法,可以探究“沉浸技术... 科技与艺术在当代的融合催生了“沉浸艺术”,而利用声光类数字技术制作的、具有“数字光晕”的“沉浸展览”也由此逐渐火爆。立足于本雅明的“光晕”概念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批判视野,结合半结构化的访谈方法,可以探究“沉浸技术”对艺术接受的影响:首先,“寻奇”“敬仰”与“疗愈”三种情感需求模式共同构成了受众的艺术期待视野。其次,受众的沉浸体验主要分为“五感联动”和“符号内爆”两种。最后,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来说,艺术接受的效果不同:对普通群众而言,展览空间中人与物的场景勾连能够提升他们的艺术接受品质,但也存在一些干扰因素,如嘈杂的人声;对艺术专业人士而言,由于深谙“沉浸艺术”符号背后的“超真实”逻辑,因此不一定会被技术促进艺术接受。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要正视技术的各类影响,并对技术可能产生的反面效果有所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技术 艺术展览 艺术接受 光晕
下载PDF
在遮蔽中建构:新媒体时代的旧媒体艺术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经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97,共5页
新媒体时代,随着数码复制技术的发展,旧媒体艺术的光晕被新媒体造成的冗余环境所遮蔽。在相当程度上,冗余环境会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而冗余对光晕的遮蔽会造成旧媒体艺术的萧条景象。但旧媒体艺术并没有消亡,旧媒体艺术的光晕并没有消失... 新媒体时代,随着数码复制技术的发展,旧媒体艺术的光晕被新媒体造成的冗余环境所遮蔽。在相当程度上,冗余环境会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而冗余对光晕的遮蔽会造成旧媒体艺术的萧条景象。但旧媒体艺术并没有消亡,旧媒体艺术的光晕并没有消失,它依旧以其母本价值捍卫着其生存的合理性。另外,旧媒体艺术还在新媒体环境中产生种种改变,增加了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获得了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媒体艺术 新媒体时代 光晕 母本价值 自适性改变
下载PDF
艺术世俗化的意义——论本雅明的大众文化批评 被引量:21
7
作者 孙文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0-27,共8页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以“批判理论”阐释大众文化 ,而本雅明则致力于探究现代科技怎样改变了艺术作品及其与大众的关系 ;“问题意识”的不同形成了二者在大众文化认识上的差异。本雅明认为技术复制固然使艺术品失去了“灵韵”,却同时消解...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以“批判理论”阐释大众文化 ,而本雅明则致力于探究现代科技怎样改变了艺术作品及其与大众的关系 ;“问题意识”的不同形成了二者在大众文化认识上的差异。本雅明认为技术复制固然使艺术品失去了“灵韵”,却同时消解了传统文化的礼仪性 ,改变了人们的感知方式和缩小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讲 ,大众文化推进了艺术的世俗化过程 ,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彼岸性而实现了艺术与此岸现实人生的融合。本雅明对艺术世俗化意义的阐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阿多诺 大众文化 灵韵 艺术的世俗化
下载PDF
从“韵味”到“震惊”——再论本雅明的艺术现代性理论 被引量:4
8
作者 陆涛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44,共5页
作为现代性的理论家,本雅明对于现代性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就其艺术现代性而言,传统艺术使人们体验出来的是韵味。而韵味作为艺术的本真性,让人体验的是美,呈现给人们的是膜拜价值。而现代艺术带给人们的体验则是震惊,而不再是作为审美... 作为现代性的理论家,本雅明对于现代性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就其艺术现代性而言,传统艺术使人们体验出来的是韵味。而韵味作为艺术的本真性,让人体验的是美,呈现给人们的是膜拜价值。而现代艺术带给人们的体验则是震惊,而不再是作为审美的韵味,呈现给人们的是展示价值。在本雅明那里,这种震惊体验主要表现在电影和现代都市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现代性 韵味 震惊 膜拜价值 展示价值
下载PDF
朦胧的“语像”与飘浮的“影像”——论异质媒介语境中艺术及艺术观念的转换 被引量:1
9
作者 袁牧华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科技推动艺术媒介的变革,从而使艺术符号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本文从宏观的视角来考察在异质媒介语境中艺术符号及其特点的嬗变,并由此带来的艺术审美存在的深刻变化。
关键词 隐像艺术 具像艺术 aura 审美意象
下载PDF
艺术自律重提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晓萍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140,共5页
艺术与艺术自律都是生成物,艺术自律的生成伴随着人们对艺术功能及其存在样态的理解;现代性艺术的形成之路,也是艺术"自律"化的过程;艺术自律的实质是艺术与其他社会领域的分化。艺术自律天生携带着一种魔咒式的矛盾:过分强... 艺术与艺术自律都是生成物,艺术自律的生成伴随着人们对艺术功能及其存在样态的理解;现代性艺术的形成之路,也是艺术"自律"化的过程;艺术自律的实质是艺术与其他社会领域的分化。艺术自律天生携带着一种魔咒式的矛盾:过分强调自律,则艺术会因符号隐喻过多不被理解而遭到排斥;而放弃独创性的形式思索,艺术又会变为毫无意义的形式涂鸦。艺术自律生存的氛围已渐式衰微,然而在今天这缤纷却又充满乱象、自由却又目的性很强的艺术氛围中,艺术自律还有重提的必要:为重赋艺术创作主体以责任与担当,为将斑斓色彩中沉迷的欣赏主体重新拉回,为使艺术作品重新恢复其光韵。当然,也要警惕对于艺术自律的过度阐释与打着艺术自律旗号放弃责任的艺术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艺术自律 形式 光韵 艺术主体 艺术功能
下载PDF
韵外之致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龙美术馆西岸馆 被引量:4
11
作者 茹雷 《时代建筑》 2014年第4期82-91,共10页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为龙美术馆西岸馆塑造出艺术朝圣殿堂的形象,强调机构的权威性、藏品的艺术性与观赏的个人化体验。建筑师受场地的工业历史启发,采用伞状架构营造大尺度的展陈空间,以彰显构筑物的纯粹美感,消解艺术品的叙事延展,并...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为龙美术馆西岸馆塑造出艺术朝圣殿堂的形象,强调机构的权威性、藏品的艺术性与观赏的个人化体验。建筑师受场地的工业历史启发,采用伞状架构营造大尺度的展陈空间,以彰显构筑物的纯粹美感,消解艺术品的叙事延展,并引发与拱廊相关的符号学联想。在一切皆可为艺术的当下,用建筑物营造出灵韵的氛围,让艺术品自身直面观众。作品以建筑的语言回应了艺术及其相关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馆 艺术 艺术品 架构 灵韵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下载PDF
本雅明:复制技术与艺术灵韵的消失
12
作者 李辉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25-28,共4页
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的批判是与对大众文化批判、国家批判、科学技术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以及现代性批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对文化的批判中,他们看到,消费社会并不是我们理想的社会形态,物质的极大丰盛并没有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的批判是与对大众文化批判、国家批判、科学技术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以及现代性批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对文化的批判中,他们看到,消费社会并不是我们理想的社会形态,物质的极大丰盛并没有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并没有带来幸福和民主。本雅明指出,艺术的灵韵已经消失,艺术家的灵魂已被腐蚀。复制技术导致了艺术即时即地性和独一无二性的消失,艺术的膜拜价值让位于展览价值,艺术与观众的关系被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艺术灵韵 复制技术 西方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下载PDF
灵晕消逝与辩证意象的生成——以本雅明“技术”观念为核心的讨论 被引量:6
13
作者 常培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1-200,共10页
从"灵晕"到"辩证意象",是瓦尔特·本雅明美学思想转变的关键线索。本雅明反复辨析了"灵晕"的内涵、发生条件和消逝原因。就艺术问题而言,灵晕的发生与"美的表象"、迷醉体验和事物"原... 从"灵晕"到"辩证意象",是瓦尔特·本雅明美学思想转变的关键线索。本雅明反复辨析了"灵晕"的内涵、发生条件和消逝原因。就艺术问题而言,灵晕的发生与"美的表象"、迷醉体验和事物"原真性"关系密切。其关键在于上述要素保证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本质距离"。然而,机械复制技术恰恰破坏了上述条件,导致灵晕消逝。不过,随着他的思想基础逐渐从犹太神学转向马克思主义,本雅明对灵晕的态度亦从惋惜其消逝,转变为批判其意识形态特征。他进而探讨了"后灵晕艺术"的可能形态,即以辩证唯物主义为认识论基础的"辩证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灵晕 技术 辩证意象 感知媒介 艺术拜物教
下载PDF
歌剧《白毛女》与“讲故事的人”
14
作者 王鑫 《长江学术》 2018年第3期65-72,共8页
民间故事"白毛女"与歌剧《白毛女》的流传史,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可以与本雅明"讲故事的人"的理论视野发生关联。以歌剧形式表现的《白毛女》,聚合了集体经验与"实用关怀"的特征,延续了故事的生命,并在... 民间故事"白毛女"与歌剧《白毛女》的流传史,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可以与本雅明"讲故事的人"的理论视野发生关联。以歌剧形式表现的《白毛女》,聚合了集体经验与"实用关怀"的特征,延续了故事的生命,并在文艺传统的形式层面上被赋予"膜拜价值"。歌剧《白毛女》的情节线索、故事单元,在不同的感知方式和距离中,构成了文本意涵的丰富阐释空间,并在时代征候与社会功能的引入之下,呈现为意识形态信仰的另一种"膜拜价值"。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白毛女》歌剧因此映现出独特的艺术"光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毛女》 讲故事的人 集体经验 实用关怀 艺术“光晕”
下载PDF
灵韵:艺术神学的再现
15
作者 邢崇 《绥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12-114,共3页
灵韵是本雅明首先提出的,它概括了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灵韵是传统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社会人类的审美方式或感知方式。
关键词 本雅明 灵韵 传统艺术
下载PDF
从“八五新潮”到图像-资本时代——论守望丹青与中国书画家的博物学知识学养
16
作者 杨乃乔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年第1期7-58,共52页
"1985"是"文革"终结后中国当代文学艺术走向繁盛的一年,也正是在这一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启动了《黄宾虹画集》与《黄宾虹书简》的出版工作。书画家邓明作为编辑因参与此项出版工作,生成了"用古人笔墨为古... "1985"是"文革"终结后中国当代文学艺术走向繁盛的一年,也正是在这一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启动了《黄宾虹画集》与《黄宾虹书简》的出版工作。书画家邓明作为编辑因参与此项出版工作,生成了"用古人笔墨为古人造像"的艺术观念,并为此坚守了32年,从保守到前卫,最终推出了中国断代图像美术史《守望丹青》。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到"八五新潮",再到后新时期当下的图像-资本时代,从本质上评判,文学与艺术始终是处在一个共同的历史语境下推动着诸种思潮的发展;然而多年来,学科壁垒的划分却导致文学与艺术诸门类闭锁在各自的领域孤独地言说,以至这种研究的狭隘性把文学艺术本然共享的整体历史背景解构得支离破碎。笔者以"八五新潮"为历史坐标,借助一个历经32年不变的水墨观念做参照,以静观动,旨在透视与诠释晚近40年新时期与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发展所经历的喧哗与躁动,并且着重分析在图像-资本时代艺术市场所遭遇的困境,指出当下中国美术界在相当的程度上被资本所操控,艺术的非功利性审美本质被颠覆,因此书画家能够自觉地抵抗资本与拥有博物学知识学养是一种难得的纯粹与高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宾虹 “八五新潮” “用古人笔墨为古人造像” 图像-资本时代 灵韵 观念艺术
下载PDF
“气”与当代室内设计现状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强 袁姣 《科教文汇》 2013年第21期93-94,共2页
"气"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文艺理论上有极大的影响,但是"气"又是内涵极为丰富复杂的概念,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文论家对其内涵的理解和运用各不相同却又紧密联系。首先"气"... "气"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文艺理论上有极大的影响,但是"气"又是内涵极为丰富复杂的概念,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文论家对其内涵的理解和运用各不相同却又紧密联系。首先"气"是概括艺术本源的一个范畴。其次"气"是概括艺术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范畴。再次,"气"是概括艺术生命的一个范畴。通过对气的了解和领会,从而批判当今室内设计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需要去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设计 艺术 精神
下载PDF
从非同质化代币到元宇宙:数字文化工业中的“光晕” 被引量:1
18
作者 耿盈章 《文学与文化》 2022年第2期90-95,共6页
在本雅明的“光晕”(Aura)理论中,艺术品自进入机械复制时代以来,就不再具有独一无二性,传统艺术品所具有的“光晕”消逝了。“NFT艺术”却试图借助其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属性,重新创造数字时代的“光晕”。近年来,依托于NFT技术所创... 在本雅明的“光晕”(Aura)理论中,艺术品自进入机械复制时代以来,就不再具有独一无二性,传统艺术品所具有的“光晕”消逝了。“NFT艺术”却试图借助其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属性,重新创造数字时代的“光晕”。近年来,依托于NFT技术所创造出的数字艺术品成为当下艺术品交易市场中的新热点,而它同元宇宙概念的结合,则承载了人们对于新现实的憧憬。然而,我们不能忽略NFT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强烈金融属性,更要追问NFT艺术执着于重塑“光晕”的原因。就目前而言,大部分NFT艺术创作依然从属于阿多诺所提出的文化工业生产,只不过新兴数字技术的运用为其蒙上了一层更为神秘的面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T艺术 光晕 元宇宙 文化工业
下载PDF
学院里的“国王”——蔡青对《大卫》的灵韵赋予
19
作者 李磊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74-77,共4页
学院作为艺术教育的殿堂,长期以来,一直象征着艺术教育的学术权威。但在多元性、开放性、交复性的当代艺术空间中,如何探究学院艺术与古典艺术、当代艺术的复杂关系虽然不是前沿性的学术问题,但至少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因此,学院里的&qu... 学院作为艺术教育的殿堂,长期以来,一直象征着艺术教育的学术权威。但在多元性、开放性、交复性的当代艺术空间中,如何探究学院艺术与古典艺术、当代艺术的复杂关系虽然不是前沿性的学术问题,但至少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因此,学院里的"国王"——蔡青对《大卫》的灵韵赋予1正是试图进一步探究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艺术 当代艺术 《大卫》 艺术教育 灵韵
下载PDF
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几点解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雪峰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4-65,共2页
本雅明是一个典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也是法兰克富学派著名文艺理论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本雅明的代表著作,堪称体现其技术主义理论的经典作品。此文涉及到的一些概念含义模糊难懂,我就文中的“灵韵”、复制技术与艺... 本雅明是一个典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也是法兰克富学派著名文艺理论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本雅明的代表著作,堪称体现其技术主义理论的经典作品。此文涉及到的一些概念含义模糊难懂,我就文中的“灵韵”、复制技术与艺术、艺术生产理论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灵韵” 复制技术与艺术 艺术生产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