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艾草抗鸡马立克病毒的活性成分与作用机制
1
作者 马圣明 张福良 +3 位作者 翁少亭 邢月腾 王尧 张坤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40,共8页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艾草抗鸡马立克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艾草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查阅文献收集MDV相关宿主基因靶点,建立靶点数据库;利用STRING数据库结合Cy...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艾草抗鸡马立克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艾草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查阅文献收集MDV相关宿主基因靶点,建立靶点数据库;利用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及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和主要活性成分;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显示,从艾草中筛选出8种活性成分,共有108个基因靶点与MDV宿主基因存在相互作用,艾草抗MDV作用的主要靶点有JUN、CCND1、CDK1、IL-6等;GO功能分析涉及细胞活性、炎症反应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涉及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细胞衰老、p53信号通路、细胞凋亡、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异泽兰黄素与靶点蛋白CCND1的对接能力最强。结果表明,艾草主要活性成分异泽兰黄素可能是通过作用于CCND1,干预细胞周期影响细胞活性,进而发挥抗MDV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 网络药理学 马立克病毒 活性成分 靶点
下载PDF
艾的有效成分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范雨欣 蒋亚莉 郝文芳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221-225,共5页
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与广泛的应用价值,对艾的有效成分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综述意义深远。艾含有黄酮类、多糖类、挥发油、多酚类、鞣酸类、三萜类等一系列有效成分,适于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艾在阴坡... 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与广泛的应用价值,对艾的有效成分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综述意义深远。艾含有黄酮类、多糖类、挥发油、多酚类、鞣酸类、三萜类等一系列有效成分,适于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艾在阴坡的中下坡位种植可起到护坡作用,在矿区种植则能够对生态进行修复。药用种植可选取七尖蕲艾,食用则选取食用艾。艾种植以6月浅栽为佳,同时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定期进行田间管理。艾病虫害防控以“绿色植保”为主,可适当配合其他作物进行轮作、间作。蕲艾每年进行3次收割,提取精油以新鲜全株艾为宜,生产灸用制品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年。针对其有效成分,从立地条件、良种的应用、科学栽培与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与储存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探究艾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为艾的科学种植与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 有效成分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艾草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机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赟 张涛 +1 位作者 罗婷 唐红枫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45-48,54,共5页
以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试验菌,通过测定艾草(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水提物与大肠杆菌作用前后细菌培养液的电导率、总糖和总蛋白的变化,阐明艾草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艾草水提物... 以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试验菌,通过测定艾草(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水提物与大肠杆菌作用前后细菌培养液的电导率、总糖和总蛋白的变化,阐明艾草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艾草水提物(3g/mL)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最低抑制浓度(MIC)为浓缩液的32倍稀释物。经艾草水提物处理后,大肠杆菌培养液电导率、总糖浓度、蛋白质浓度均增大,表明艾草水提物可破坏大肠杆菌细胞膜,导致细胞内容物流出,对培养液中相关生理生化指标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水提物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电导率 抑菌机理
下载PDF
蕲艾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明辉 夏振洲 +6 位作者 陈盛虎 陈昌婕 苗玉焕 张继新 余仲武 郭双喜 刘大会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9期105-108,共4页
蕲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 var. argyi cv. Qiai)是闻名全国的中药材,湖北省道地药材,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在蕲春县种植面积达1.56万hm^(2)。文章进行了蕲艾本草考证,从道地性、品牌优势、生态种植模式、加工业、预防新型冠状... 蕲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 var. argyi cv. Qiai)是闻名全国的中药材,湖北省道地药材,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在蕲春县种植面积达1.56万hm^(2)。文章进行了蕲艾本草考证,从道地性、品牌优势、生态种植模式、加工业、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几个方面总结了蕲艾产业现状,分析了蕲艾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var.argyi cv.Qiai) 发展现状 对策
下载PDF
蕲春蕲艾头茬艾和二茬艾的产量及质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卫东 颜鸿远 +2 位作者 陈盛秋 陈中文 陈昌婕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10期1781-1787,共7页
目的:比较蕲春蕲艾头茬艾与二茬艾植株农艺性状、产量和叶片品质的差异。方法:测定头茬艾与二茬艾的农艺性状与产量,比较其出绒率,测定总挥发油的含量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艾叶挥发油中的共有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比较分... 目的:比较蕲春蕲艾头茬艾与二茬艾植株农艺性状、产量和叶片品质的差异。方法:测定头茬艾与二茬艾的农艺性状与产量,比较其出绒率,测定总挥发油的含量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艾叶挥发油中的共有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头茬艾与二茬艾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棕矢车菊素和异泽兰黄素的含量。结果:二茬艾的株高和茎粗与头茬艾相比分别降低了50.26%和37.66%,叶片产量降低了38.46%,叶茎比升高47.46%;二茬艾的出绒率比头茬艾提高了66.34%,总挥发油含量降低了12.9%,艾叶挥发油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90%,相似度较高;从6批蕲艾叶片挥发油中选取31种共有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头茬艾与二茬艾叶片中挥发性组分无明显差异且主要药用成分桉油精的差异较小,但有16种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二茬艾中除隐绿原酸的含量低于头茬艾外,各黄酮和酚酸类成分含量或上升或变化不明显,整体来说二茬艾中黄酮和酚酸类成分的含量高于头茬艾。结论:蕲艾头茬艾与二茬艾的产量、质量比较结果,可以为蕲艾二茬艾的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艾 头茬 二茬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