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青蒿缓解奶牛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潘婵媛 赵梓轩 +2 位作者 段铭洁 蒋林树 童津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1-1084,共14页
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青蒿的药理成分及其作用网络,探讨其缓解奶牛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确定青蒿的化合物组成并筛选活性成分靶点,使用Uniprot找到对应靶点基因;OMIM、Gene Cards和CTD数据库查找与氧化应激(热应激)有关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青蒿的药理成分及其作用网络,探讨其缓解奶牛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确定青蒿的化合物组成并筛选活性成分靶点,使用Uniprot找到对应靶点基因;OMIM、Gene Cards和CTD数据库查找与氧化应激(热应激)有关的病理靶点。用Venny 2.1对活性成分靶点与氧化应激疾病的靶点取交集后导入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并应用Cytoscape 3.9.1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及获取核心靶点。DAVID数据库对活性成分和氧化应激疾病的共同靶点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的网络图。结果表明,青蒿的化合物组成共筛选到19个活性成分及217个对应的靶点基因,氧化应激对应靶点基因共11442个。成分与氧化应激交集靶点基因共有136个,Cytoscape筛选得到5种关键活性成分和33个关键靶点。PPI网络分析共得到11个核心靶点基因,GO功能注释细胞组分、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各320、37、105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70条通路。综上,青蒿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抗奶牛氧化应激损伤,为进一步推进青蒿在缓解奶牛氧化应激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网络药理学 氧化应激 奶牛
下载PDF
青蒿和槟榔制剂浸泡对锦鲤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活性、鳃及鳃丝组织病变的影响
2
作者 马娇娇 许斌 +4 位作者 韦永春 曹鑫盛 张震 张其杰 陈成勋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7,共7页
在水温(28.5±1.0)℃下,将初始平均体质量(45.00±3.00)g的锦鲤(Cyprinus carpio)放入780 mm×575mm×467 mm(实际加水110 L)的养殖箱中,采用槟榔(Areca catechu L.)和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1∶1混合制剂粉碎后无... 在水温(28.5±1.0)℃下,将初始平均体质量(45.00±3.00)g的锦鲤(Cyprinus carpio)放入780 mm×575mm×467 mm(实际加水110 L)的养殖箱中,采用槟榔(Areca catechu L.)和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1∶1混合制剂粉碎后无纺布挂袋药浴,浸泡浓度分别为0 mg·L^(-1)(对照组)、6.25 mg·L^(-1)(A组)、12.5 mg·L^(-1)(B组)、125mg·L^(-1)(C组)和250 mg·L^(-1)(D组)。试验开始的第0 d、3 d、6 d、9 d、12 d和15 d随机取出3尾鱼测定血清中C3a、C5aR、PGE2、PGF-2a、LZM和IL-6含量及鳃部表观变化,研究这两种中草药浸泡对锦鲤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活性、鳃及鳃丝组织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天中,浸泡组C3a、PGE2、PGF-2a和LZM含量显著上升(P<0.05),C5aR和IL-6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同浓度的C3a、C5aR、PGE2、PGF-2a、LZM和IL-6的含量随浸泡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其中D组中含量变化最大。切片显示,在试验第0 d,鱼的鳃丝正常,无病变。在试验第9 d,各浸泡组鳃丝末端均无血细胞增多导致的膨大现象,炎症细胞未增多;而对照组鳃丝红肿溃烂。由此可见,此中药配方在适量范围内可以调节锦鲤体内的炎性因子,增强非特异性免疫。浸泡浓度250 mg·L^(-1)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疾病预防 青蒿槟榔碱混合制剂 非特异性免疫因子 鳃丝病变
下载PDF
伴生植物青蒿及龙须草对紫茎泽兰化感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淑超 廖周瑜 +2 位作者 何黎 张志刚 张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167-6168,6173,共3页
[目的]研究伴生本土草本植物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和龙须草(Eulaliopsis binata)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el)的化感效应。[方法]运用室内生物测定法,以紫茎泽兰种子为受体,测试了青蒿和龙须草叶片的水浸提液对... [目的]研究伴生本土草本植物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和龙须草(Eulaliopsis binata)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el)的化感效应。[方法]运用室内生物测定法,以紫茎泽兰种子为受体,测试了青蒿和龙须草叶片的水浸提液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青蒿和龙须草水浸提液浓度为0.050、0.010和0.005g(FW)/ml时,对紫茎泽兰的种子萌发及其根长均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水浸提液浓度为0.010、0.005g(FW)/ml时,则对苗长具有促进作用。从综合化感效应指数(SEI)来看,浓度为0.050、0.010、0.005g(FW)/ml时,青蒿浸提液对紫茎泽兰的SEI值分别为-0.81、-0.25、-0.22,龙须草浸提液对紫茎泽兰的SEI值分别为-0.36、-0.20、-0.15,均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结论]青蒿和龙须草的化感抑制作用有利于其在紫茎泽兰入侵群落中伴生生存,同时,对紫茎泽兰幼苗种群的建立及其入侵扩散也产生了一定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龙须草 紫茎泽兰 化感作用
下载PDF
茵陈、赤芍、三棱、淫羊藿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病灶的消退作用及原癌基因C-myc、C-fos、V-si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7
4
作者 于永红 胡昌兴 +2 位作者 孟卫星 张国安 王当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1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 观察茵陈、赤芍、三棱、淫羊藿对家兔实验性AS病灶的消退作用及抗AS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损伤合并高胆固醇喂饲复制家兔实验性AS模型 ,观察茵陈、赤芍、三棱、淫羊藿对家兔实验性AS病灶的消退作用及原癌基因C -myc、C -fos、V -si... 目的 观察茵陈、赤芍、三棱、淫羊藿对家兔实验性AS病灶的消退作用及抗AS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损伤合并高胆固醇喂饲复制家兔实验性AS模型 ,观察茵陈、赤芍、三棱、淫羊藿对家兔实验性AS病灶的消退作用及原癌基因C -myc、C -fos、V -sis表达的影响。结果  (1)茵陈、赤芍、三棱、淫羊藿具有不同程度促进主动脉AS病灶及冠状动脉AS病灶消退的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p <0 . 0 1)。 (2 )茵陈、赤芍、三棱、淫羊藿具有不同程度抑制原癌基因C -myc、C -fos、V -sis表达的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p <0 . 0 1)。结论 茵陈、赤芍、三棱、淫羊藿因其多成分复合作用与AS发生发展多机理、多环节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原癌基因 消退 辛伐他汀 茵陈 赤芍 三棱 淫羊藿 AS 中药
下载PDF
猕猴桃病原真菌拮抗菌筛选 被引量:6
5
作者 何应红 钱一鑫 +1 位作者 康冀川 雷帮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年第2期68-72,共5页
为控制猕猴桃真菌病害,本研究使用平板对峙法,从34株青蒿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对5种常见猕猴桃病原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Collectotrichum sp.、Monilinia laxa、phoma sp.、Alternaria alternata)具有广谱高效拮抗作用的菌株,并... 为控制猕猴桃真菌病害,本研究使用平板对峙法,从34株青蒿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对5种常见猕猴桃病原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Collectotrichum sp.、Monilinia laxa、phoma sp.、Alternaria alternata)具有广谱高效拮抗作用的菌株,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拮抗菌株发酵液及其发酵液粗提物对猕猴桃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平板对峙试验中,21号青蒿内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抑制率高达81.16%,对其他几种猕猴桃病原真菌的抑制率也均在50%以上;21号菌株发酵液在浓度为20%时,对Botryoshaeria dothidea,Collectotrichum sp.,Alternaria alternate三种病害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80.26%、79.12%、45.84%;在1 mg/mL浓度下,21号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对Monilinia laxa、phoma sp.的抑菌活性分别达到了100%、60.45%。研究表明21号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能有效抑制猕猴桃病害菌株,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青蒿 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青蒿间作防控多种烟草病害效果及田间互作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潘磊 陈云松 +1 位作者 杨晓东 马文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116-121,共6页
试验测定了烟草-青蒿间作处理对TMV(烟草花叶病)、TLCV(烟草曲叶病)和烟草黑胫病等烟草病害的防控效果,分析农田昆虫群落结构,评价间作处理对烟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青蒿间作能有效降低田间烟草花叶病、烟草曲叶病和烟草黑胫病... 试验测定了烟草-青蒿间作处理对TMV(烟草花叶病)、TLCV(烟草曲叶病)和烟草黑胫病等烟草病害的防控效果,分析农田昆虫群落结构,评价间作处理对烟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青蒿间作能有效降低田间烟草花叶病、烟草曲叶病和烟草黑胫病的发病率,并降低田间烟蚜和烟粉虱的种群相对密度。与对照相比,青蒿间作模式下烟株光合速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基本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参试烟株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青蒿 间作 烟草病害 昆虫群落结构
下载PDF
延安产2种蒿类挥发油提取及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艾飞翔 周靖怡 +5 位作者 马秋 张恩生 陈小莉 胡华林 李䶮 杨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1期104-109,共6页
针对延安产的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和白蒿(Herba artimisiae sieversianae)2种植物,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96孔板法检测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当浓度是2.0 mg/mL时,青蒿挥发油对9种被测植物病... 针对延安产的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和白蒿(Herba artimisiae sieversianae)2种植物,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96孔板法检测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当浓度是2.0 mg/mL时,青蒿挥发油对9种被测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差,对油菜菌核(Sclerotinia sclerotioru)活性最好,也仅为57.30%;白蒿挥发油对受试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人参锈腐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梨黑星病(Venturia nashicola)、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率均达到90%以上;2种精油除了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现出较弱的抑制活性外,对于其他受试菌均无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500 mg/mL。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2种蒿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从青蒿中鉴定出26种化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为石竹烯氧化物(25.75%);从白蒿中鉴定出49种化合物,萘嵌戊烷含量最高(30.37%),分析结果显示延安产2种蒿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和含量与其他产地的差异较大。白蒿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具备开发为绿色杀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蒿精油 青蒿精油 抑菌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下载PDF
三峡水库自然修复消落区适宜植物青蒿时空变化——以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谭绍村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郝艳龙 高芳 +4 位作者 刘正学 秦洪文 李新 刘小莉 梁森林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7年第3期17-24,共8页
采用典型植被随机样方法,对三峡水库自然消落区植被青蒿进行物种数量、盖度、多度等生态指标调查。运用统计学软件对其时空变化趋势进行描述统计。结果表明:(1)年际变化:2013-2015年青蒿物种数量和重要值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2)高程变化... 采用典型植被随机样方法,对三峡水库自然消落区植被青蒿进行物种数量、盖度、多度等生态指标调查。运用统计学软件对其时空变化趋势进行描述统计。结果表明:(1)年际变化:2013-2015年青蒿物种数量和重要值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2)高程变化:165~175 m高程的青蒿物种数量和重要值显著高于145~155 m、155~165 m和175~185 m未淹区段对照高程的物种数量和重要值,青蒿在165~175 m高层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潜力;(3)可在165~175 m高程播种青蒿种子对消落区进行人工植被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自然消落区 青蒿 时间变化 空间变化
下载PDF
广东丰顺县青蒿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9
作者 胡家华 黄云江 刘琼英 《热带农业工程》 2011年第6期37-40,共4页
丰顺县已初步建成一定规模的青蒿种植基地,产业化模式初见端倪。通过建立"GAP"规范,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特色品牌和新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对策,为青蒿的产业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青蒿:产业化发展:对策
下载PDF
中药青蒿本草考证及DNA鉴定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向丽 张卫 陈士林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6-495,共1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中药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但中药青蒿药材名与植物学中的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中文名相同,造成长期以来的混淆和学术争议。本文对古代医药文献中涉及药材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中药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但中药青蒿药材名与植物学中的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中文名相同,造成长期以来的混淆和学术争议。本文对古代医药文献中涉及药材青蒿的原植物形态、分布、物候等资料进行了梳理,并与植物黄花蒿和青蒿分类特征进行了比较,证实古文献中由于分类学知识的局限,所记载的药材青蒿从形态特征上包括植物黄花蒿和青蒿。但由于植物青蒿资源稀少,而黄花蒿资源量大,且含有截疟功效的青蒿素,故当今学者多将植物黄花蒿作为中药青蒿来源,1985年至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药材青蒿标明来源均为植物黄花蒿。同时,本文结合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对植物黄花蒿、青蒿及其易混淆的物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黄花蒿和青蒿两个物种从形态、物候和分子方面都能进行明显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青蒿 青蒿素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青蒿的药理作用规律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宇平 王慧 +3 位作者 杨光 邱智东 曲晓波 张小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072-3077,共6页
该研究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青蒿的药理作用规律,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挖掘了青蒿的主要成分、作用疾病、器官、组织、蛋白、代谢物等信息,制作了网络关系图。挖掘结果显示,青蒿主要成分包括倍半萜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相关疾病主要... 该研究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青蒿的药理作用规律,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挖掘了青蒿的主要成分、作用疾病、器官、组织、蛋白、代谢物等信息,制作了网络关系图。挖掘结果显示,青蒿主要成分包括倍半萜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相关疾病主要是疟疾、脑型疟疾、恶性疟疾、内脏利什曼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相关器官主要关联于肝脏、皮肤、气管、肺脏、脾脏等器官;在与组织细胞相关性中,以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等为主;相关蛋白主要是关联于CYP450,PI3K,TNF-α,AASDPPT,DNA聚合酶等;主要作用通路是乙肝通路、糖酵解通路和P53通路。综上发现,利用文本挖掘技术获得了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青蒿的药理作用规律,可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挖掘 青蒿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日本对青蒿的引进及鉴定——综观中日本草学之青蒿与黄花蒿 被引量:1
12
作者 久保辉幸 刘文俊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78,共8页
国内众多研究认为,日本的饭沼慾斋在其著作《草木图说》中首次将A.apiacea的中文名定为青蒿。通过笔者调查,发现《草木图说》第一版及饭沼慾斋亲笔稿本并无A.apiacea的相关记载,更提出据目前可查证到的史料,《草木图说目录草部》一书最... 国内众多研究认为,日本的饭沼慾斋在其著作《草木图说》中首次将A.apiacea的中文名定为青蒿。通过笔者调查,发现《草木图说》第一版及饭沼慾斋亲笔稿本并无A.apiacea的相关记载,更提出据目前可查证到的史料,《草木图说目录草部》一书最早将A.apiacea定名为青蒿。作为日本引进的外来物种,日本本草学界对青蒿外形特征及日文名、中文名与拉丁名的对应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本文通过研究古典文献梳理了日本国内对于青蒿和黄花蒿的认识和鉴定过程,并结合现代田野调查对古代研究结果进行了重新审视,还探讨了《本草纲目》在引入日本后对认识和鉴定青蒿的影响,更进一步阐述形成这些认识的客观原因及得到的相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黄花蒿 江户时期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