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tecting future antimalarials from the trap of resistance:Lessons from 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 (ACT) failures
1
作者 Nekpen Erhunse Dinkar Sah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41-554,共14页
Having faced increased clinical treatment failures with dihydroartemisinin-piperaquine(DHA-PPQ),Cambodia swapped the first line 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ACT)from DHA-PPQ to artesunate-mefloquine given tha... Having faced increased clinical treatment failures with dihydroartemisinin-piperaquine(DHA-PPQ),Cambodia swapped the first line 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ACT)from DHA-PPQ to artesunate-mefloquine given that parasites resistant to piperaquine are susceptible to mefloquine.However,triple mutants have now emerged,suggesting that drug rotations may not be adequate to keep resistance at bay.There is,therefore,an urgent need for alternative treatment strategies to tackle resistance and prevent its spread.A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all contributors to artemisinin resistance may help us identify novel strategies to keep artemisinins effective until new drugs become available for their replacement.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role of the key players in artemisinin resistance,the current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it and suggests ways of protecting future antimalarial drugs from bowing to resistance as their predecessors d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nin resistance QUIESCENCE K13 mutations Non-K13 mutations 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 (ACT)failure Drugs in development Malaria eradication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Some Artemisinin Combination Therapies on <i>Plasmodium berghei</i>in Swiss Albino Mice
2
作者 U. O. Georgewill O. O. Ebong 《Pharmacology & Pharmacy》 2012年第1期109-112,共4页
This study evaluated and compared the efficacy of five brands of Artemisinin Combination Therapies (ACTs);Dihydroartemisinin plus Piperaquine, Artesunate plus Amodiaquine, Artesunate plus Sulphadoxine/Pyrimethamine, A... This study evaluated and compared the efficacy of five brands of Artemisinin Combination Therapies (ACTs);Dihydroartemisinin plus Piperaquine, Artesunate plus Amodiaquine, Artesunate plus Sulphadoxine/Pyrimethamine, Artemether plus lumefantrine and Artesunate plus mefloquine combinations in vivo in P.berghei infected swiss albino mice.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were pre-screened to rule out infection. All drugs were administered as clinical doses for the curative test and the Mean Percentage Parasitemia level assessed daily for seven days and on day 6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drugs were effective with artesunate plus amodiaquine combination being the most efficacious followed by dihydroartemisinin plus piperaquine and artesunate plus sulphadoxine plus pyrimethamine combinations followed by artesunate plus mefloquine combination and artemether plus lumefantrine combination which was the least efficacious. Results on day 60 showed increasing parasitemia levels in mice which received Artemether plus lumefantrine and Artesunate plus mefloquine combinations which is indicative of recrudesc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ACT’s used in the experiment were all efficacious.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to some of the drugs was shown by the increasing parasitemia levels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artesunate plus lumefantrine and artesunate plus mefloquine combinations on day 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ICACY Malaria artemisinin combination Therapies RECRUDESCENCE Resistance
下载PDF
Revisit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rtemether-Lumefantrine Combin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Malaria in Elele, a Malaria Endemic Area in Rivers State Nigeria
3
作者 L. C. Chukwu P. U. Agbasi +1 位作者 P. C. Unekwe F. N. Oguwike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19年第6期59-72,共14页
Backgrou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dopted Artenisinin 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 (ACT) for the 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malaria in endemic regions. The efficacy of ACT in malaria treatment must have prompted ... Backgrou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dopted Artenisinin 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 (ACT) for the 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malaria in endemic regions. The efficacy of ACT in malaria treatment must have prompted this choice. There’s need to protect the ACT from plasmodial resistance. Hence, clinical scaling up of ACT program is needed. This entails continued assessment,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onent drugs in endemic areas. Purpose: This study revisited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rtemether-lumefantrine combination (ALC) in the 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malaria in Elele, Nigeria. Method: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Elele, a malaria endemic area in Rivers State, Nigeria. This was a facility based descriptive, cross sectional study at Madonna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MUTH) Elele using simple sampling techniqu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100 patients who consented to the study were recruited in the outpatient clinic using semi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as part of study instrument.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having a body temperature of ≥37.5&deg;C, symptoms of malaria, positive parasitemia, non ingestion of antimalarial in the past 2 weeks, etc. MUTH ethics committee gave ethical clearance. Patient recruitment following consent commenced with their symptoms and signs recorded at presentation while disappearance of the same was determined following drug ingestion on days 2/4/6/8/10 and 14. The data gotten was analyzed by tallying the responses to get the frequencies using SPSS 16.0 version and Microsoft excel tools. The student t-test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P-value, values < 0.05 was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Most of the patients knew mosquitoes as the mode of malaria transmission (70%). The ACT is known and used by these patients: artesunate/amodiaquine: 41 (41%);artesunate/lumefantrine: 40 (40%);artesunate/sulphadoxine-pyrimethamine: 38(38%);artesunate/mefloquine: 20 (20%). Fever was the predominant presenting symptom, 92% followed by body weakness (90%);headache (85%);malaise (80%);loss of appetite (80%);nausea (72%);vomiting (70%);abdominal pains (50%). Others were: pallor (30%);hepatomegally (20%);splenomegally (20%);chills (20%);rigor (20%). By day 10 of therapy, fever, vomiting and abdominal pains had disappeared in all patients, some patients still had mild: body weakness 40%;headache 2%;malaise 24%;loss of appetite 20% and nausea 10%. Day 14 recorded no symptoms in all patients. There was effective clinical response (ECR) by day 14. Conclusion: This study hereby reaffirms the effic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Artemether-lumefantrine Combin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malaria in Elele, Nigeria. The need to fill the existing knowledge gap of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ACT in rural endemic areas has been done by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OMPLICATED MALARIA Fever Effectiveness artemisinin based combination Elele
下载PDF
运动针法配合药物及功能训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纯良 吴佳 +1 位作者 张伟 严晓琴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400-404,共5页
目的观察运动针法配合静脉输注英夫利昔单抗及功能训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腰椎活动度、疼痛及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运动针法配合静脉输注英夫利昔单抗及功能训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腰椎活动度、疼痛及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注英夫利昔单抗和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运动针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及血清galectin-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腰椎活动度及血清galectin-3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BASDAI评分、VAS评分和BASFI评分及CRP和ESR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椎活动度及血清galectin-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ASDAI评分、VAS评分和BASFI评分及CRP和ES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4%和10.6%,对照组分别为68.1%和31.9%,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针法配合静脉输注英夫利昔单抗及功能训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血清galectin-3水平,降低CRP和ESR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运动针法 脊柱炎 强直性 针药并用 功能训练 半乳糖凝集素3
下载PDF
阶段式目标结合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提升脑血管病介入培训效果的研究
5
作者 张化彪 吕鸿利 +2 位作者 朱红灿 周朋利 韩新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 探讨阶段式目标教学法(staged target teaching, STT)结合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的教学法,提升脑血管介入的培训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接纳的44名脑血管介入进修... 目的 探讨阶段式目标教学法(staged target teaching, STT)结合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的教学法,提升脑血管介入的培训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接纳的44名脑血管介入进修生,20名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为对照组,其余24名采用STT结合PBL教学法为实验组,比较培训前后两组进修生在基本知识、操作技能、综合知识考核成绩以及满意度的质量与效果。结果 分组前成绩和学习动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半年的培训后,实验组的结业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业后独立工作1年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操作技能、基本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理解力、师生互动、交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技巧、知识掌握程度的得分也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T结合PBL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脑血管病介入的培训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式目标结合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 脑血管病介入 培训效果
下载PDF
循证理念指导下的个性化护理对免疫联合靶向治疗肿瘤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
6
作者 陈锦娇 李丹 +2 位作者 程洁茵 王艳丽 周凯颖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7期1001-1007,共7页
目的探讨循证理念指导下的个性化护理对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的肿瘤患者遵医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接受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的12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循证理念指导下的个性化护理对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的肿瘤患者遵医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接受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的12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指导下的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自我感受负担、心理状态、营养指标、遵医行为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自我感受负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因性疲乏评分、自我感受负担中的情感负担和身体负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负担则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理念下的个性化护理能改善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自我感受负担,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与营养状态,进而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并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联合靶向治疗 循证理念 个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具有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的铂类药物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飞虹 赵德明 苟少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
经典铂类药物是一类潜在的免疫调节剂,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来参与肿瘤免疫调节。因而可将铂类药物分子与免疫治疗药物分子或其药效团进行拼合或融合,提高协同抗肿瘤疗效。铂(Ⅱ)药物是临床化疗最常见药物,由于其副作用和耐药... 经典铂类药物是一类潜在的免疫调节剂,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来参与肿瘤免疫调节。因而可将铂类药物分子与免疫治疗药物分子或其药效团进行拼合或融合,提高协同抗肿瘤疗效。铂(Ⅱ)药物是临床化疗最常见药物,由于其副作用和耐药性等缺点,使其临床应用受限。铂(Ⅳ)配合物具有动力学惰性和优于铂(Ⅱ)配合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发表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抗肿瘤铂配合物,通过化疗协同免疫疗法提高抗肿瘤疗效,为具有免疫功能的铂类药物的进一步研发和未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药物 铂(Ⅱ)药物 铂(Ⅳ)配合物 联合用药 免疫化学疗法
下载PDF
多金属氧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梁敏敏 郑巨添 +1 位作者 林焦敏 杨仕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6-83,共8页
多金属氧酸盐(POMs)又称金属氧簇,具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和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然而,纯无机的POMs往往存在毒性高和体内易解离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将POMs与有机物杂化组装成POM纳米... 多金属氧酸盐(POMs)又称金属氧簇,具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和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然而,纯无机的POMs往往存在毒性高和体内易解离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将POMs与有机物杂化组装成POM纳米复合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无机-有机杂化的POM纳米复合材料不仅能够提高POMs的稳定性和生物兼容性,同时能够改善其细胞穿透能力和肿瘤靶向性(EPR效应),在肿瘤诊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简要介绍了POM纳米复合材料在肿瘤诊疗方面的应用,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光声成像(PAI)、光热治疗(PTT)、化学动力学治疗(CDT)、放射治疗(RT)和多模态成像引导联合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POMs) POM基纳米复合材料 癌症诊疗 联合疗法
下载PDF
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训练的循证实践
9
作者 李楠 王翠丽 +4 位作者 方小娜 许伟凤 姜萍 李春霞 温梦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4期152-157,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康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轻、中度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获取最佳实践证据,并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将最佳实践证据应用于本院老年医学科,共123张床位。比较培... 目的探讨使用康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轻、中度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获取最佳实践证据,并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将最佳实践证据应用于本院老年医学科,共123张床位。比较培训前后护士对阿尔茨海默病康复训练相关知识考核合格情况;比较循证护理方案实施前后照顾者对康复训练知晓情况;比较循证护理方案实施前后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干预覆盖率;比较中学以上组、小学组、文盲组循证护理方案实施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培训后,护士对阿尔茨海默病康复训练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89.36%高于培训前的48.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方案实施后,照顾者对康复训练知晓率94.44%高于循证护理方案实施前的2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方案实施后,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干预覆盖率100.00%高于循证护理方案实施前的3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以上组、小学组、文盲组循证护理方案实施前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循证干预,规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训练,形成最佳实践方案,应用于临床,能提升了护士的相关知识合格率,家属的知晓率,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康复训练 个体化训练 认知联合运动疗法 循证实践
下载PDF
国家非遗三晋王氏妇科治疗月经过少临证经验
10
作者 黄瑶 王金权 +1 位作者 刘雅丽 王慧锦 《光明中医》 2023年第9期1759-1762,共4页
月经过少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女性的正常生理功能、生育能力、身心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且发病率逐年攀升。吾师王金权教授是国家非文化物质遗产三晋王氏妇科第28代传承人,三晋王氏妇科对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有独... 月经过少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女性的正常生理功能、生育能力、身心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且发病率逐年攀升。吾师王金权教授是国家非文化物质遗产三晋王氏妇科第28代传承人,三晋王氏妇科对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有独特的见解且颇有疗效。王金权教授治疗此病的三大法宝:辨证论治、病证结合、周期疗法,根据不同证型、不同疾病、不同月经周期治法治则不尽相同,灵活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少 辨证论治 病证结合 周期疗法 三晋王氏妇科 医案
下载PDF
青蒿素抗疟研究的不断追求:快速消灭疟疾——纪念执行“523”任务50周年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国桥 郭兴伯 符林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03-307,共5页
在国家"523"(防治疟疾新药项目代号)任务实施50周年之际,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素抗疟研究科研团队采用青蒿素复方防治疟疾的历程与所取得的进展进行评述。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523"项目研究小组之一,其青蒿素抗疟研... 在国家"523"(防治疟疾新药项目代号)任务实施50周年之际,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素抗疟研究科研团队采用青蒿素复方防治疟疾的历程与所取得的进展进行评述。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523"项目研究小组之一,其青蒿素抗疟研究科研团队相继主持了采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不同剂型、剂量、疗程治疗疟疾的临床研究(1974~1989)、青蒿素复方(Artekin及Artequick)治疗疟疾的临床研究(1984~2006),并于近10年中在东南亚地区及非洲全力推行快速消灭传染源清除疟疾(Fast Elimination of Malaria by Source Eradication,FEMSE)的抗疟项目。青蒿素抗疟研究科研团队所做的探索与获得的成就为青蒿素类药物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全球快速消灭疟疾创建了一种简单、易行、省钱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青蒿素复方 快速灭源灭疟项目(FEMSE) 疟疾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下载PDF
从虚论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9
12
作者 许清华 郝会莲 +2 位作者 毛艳 刘海涛 唐国斌 《西部中医药》 2011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出发,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总结整理,探究采用内外合治,标本兼顾,攻补兼施治疗此病的现状,旨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从虚论治 中医药疗法 内外合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率观察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晋红 符文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2期2825-2827,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论治,肝郁气滞化火者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阴虚火旺、痰淤凝结者用知柏地黄丸合... 目的:探讨中药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论治,肝郁气滞化火者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阴虚火旺、痰淤凝结者用知柏地黄丸合消瘰丸加减,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者予以生脉散、二至丸合消瘰丸加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42.31%、24.00%,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76.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69%、16.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个月,观察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治疗后第3个月起,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T3、TT4、FT3、FT4和TRAb均降低,TSH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45.45%,对照组复发率66.67%。结论:甲巯咪唑联合中药辨证论治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4个月含利福喷丁抗结核治疗方案疗效观察》解读 被引量:3
14
作者 贺晓新 李波 周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243-1247,共5页
2021年5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4个月含利福喷丁抗结核治疗方案疗效观察》的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非劣效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的论文。202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荐了该方案。该研究设计严谨、合理,质量控制系统、全面... 2021年5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4个月含利福喷丁抗结核治疗方案疗效观察》的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非劣效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的论文。202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荐了该方案。该研究设计严谨、合理,质量控制系统、全面,研究结果可信。研究结果显示,4个月含利福喷丁抗结核治疗方案在治疗效果、安全性及耐受性等方面均不劣于6个月标准化疗方案。该方案中利福喷丁使用剂量(1200 mg/d)是中国药典规定(成人用量为600 mg/次,1~2次/周)的7~14倍。抗结核药物应用是造成中国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目前利福平应用有一定比例达不到现行推荐剂量(600 mg/d),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对肝损伤的顾虑。结合中国药典规定、全国利福平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等综合分析,该短程方案在中国推广应用前需要开展试点研究,并出台相关专业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喷丁 莫西沙星 临床方案 药物疗法 联合 评论 基于问题的学习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肺损害综合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章武(综述) 邱泽武(审校)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百草枯(paraquat,PQ)是人类急性中毒病死率最高的除草剂,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多种自由基造成对机体严重的损害,尤其是对肺脏损害最重。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 百草枯(paraquat,PQ)是人类急性中毒病死率最高的除草剂,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多种自由基造成对机体严重的损害,尤其是对肺脏损害最重。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客观科学的研究依据结合起来,制定出完美的治疗措施并服务于患者。由于目前对百草枯中毒还没有统一且有效的治疗方案,所以各家方法不一,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及抗自由基、血液净化治疗及肺移植等。但何种治疗更有效,哪种综合治疗更合理,需要循证医学研究来调查,得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肺损害 循证医学 综合治疗
下载PDF
食管癌并食管气管瘘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恒文 谢松喜 李伟雄 《循证医学》 CSCD 2012年第4期253-256,共4页
1 病历摘要 女性患者,61岁,已婚。主诉:确诊食管癌4个月,放疗后胸痛并呛咳3天。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气管瘘 综合治疗 循证医学 病例讨论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静 余信国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给予特异性治疗(激素治疗)和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组成:桂枝15 g,茯苓12 g,雷公藤(去皮)12 g,丹参15 g...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给予特异性治疗(激素治疗)和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组成:桂枝15 g,茯苓12 g,雷公藤(去皮)12 g,丹参15 g,桃仁12 g,益母草20 g,琥珀12 g,水蛭10 g)配合三辨施治(辨证施治、辨时施治、辨龄施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定量、24 h尿蛋白定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58.14%,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定量、24 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为42.22%,对照组为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辨证施治 辨时施治 辨龄施治 激素治疗
下载PDF
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实证和行动一致? 被引量:5
18
作者 屠规益 《循证医学》 CSCD 2008年第3期185-188,共4页
读到吴一龙教授的文章:“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困境”,非常有同感。这篇文章写得很及时,应该促进所有参与肿瘤治疗的临床医师来思考和行动,推动综合治疗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循证医学 综合治疗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徐文娟 《河北中医》 2016年第4期609-613,共5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吸氧、止咳、化痰、头孢他啶等及清肺止咳汤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予循证护理。2组均...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吸氧、止咳、化痰、头孢他啶等及清肺止咳汤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予循证护理。2组均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变化,记录2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FVC、FEV1及MMEF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明显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循证医学
下载PDF
速效呃逆平汤联合针刺治疗化疗后顽固性呃逆虚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立民 甄伟 孙旭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速效呃逆平汤联合针刺对化疗后顽固性呃逆虚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化疗后顽固性呃逆患者150例,按简单随机化随机余数分组法分为五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肌内注射盐酸消... 目的:探讨速效呃逆平汤联合针刺对化疗后顽固性呃逆虚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化疗后顽固性呃逆患者150例,按简单随机化随机余数分组法分为五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肌内注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穴位注射组患者于足三里穴肌内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速效呃逆平组患者口服速效呃逆平汤剂;针刺组患者采用普通针刺穴位治疗;联合组患者口服速效呃逆平汤剂联合针刺穴位治疗。5 d为1个观察疗程,观察五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呃逆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5 d后,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为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16/30)、穴位注射组(66.67%,20/30)、速效呃逆平组(70.00%,21/30)和针刺组(70.00%,2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结束后第5日,联合组患者呃逆复发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11/30)、穴位注射组(26.67%,8/30)、速效呃逆平组(13.33%,4/30)和针刺组(16.67%,5/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四组。结论:以虚论治是中医治疗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的重要原则,速效呃逆平汤与针刺的联合应用,通过多种治疗方式产生多重补虚效应,疗效显著,可减少呃逆复发和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呃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后顽固性呃逆 速效呃逆平汤 针刺疗法 以虚论治 针药合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