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SAIDs与放疗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预防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锋锋 高宏梁 +3 位作者 黄胜 王国荣 蒋雪生 李建有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5期826-828,共3页
目的 观察NSAIDs与放疗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预防效果及差异.方法 将随机分配的接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A、B两组作为实验组,并设置空白对照C组,每组56髋.A组术后口服塞来昔布(0.2g,2次/d)2周,B组术前单次7Gy放疗,C组未接受... 目的 观察NSAIDs与放疗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预防效果及差异.方法 将随机分配的接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A、B两组作为实验组,并设置空白对照C组,每组56髋.A组术后口服塞来昔布(0.2g,2次/d)2周,B组术前单次7Gy放疗,C组未接受任何HO预防措施,平均随访18个月,比较异位骨化率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成功随访54髋,异位骨化7髋、副反应6例;B组成功随访55髋,异位骨化8髋、副反应6例;C组成功随访55髋,异位骨化18髋、副反应5例.三组间异位骨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3,P=0.016),其中A组与B组(χ2=0.057,P=0.810,RR=0.875,95%CI0.294~2.608),A组与C组(χ2=6.022,P=0.014,RR=0.306,95%CI0.116~0.810),B组与C组(χ2=5.037,P=0.025,RR=0.350,95%CI0.137~0.894);三组间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6,P=0.930).结论 在THA后HO的预防上,NSAIDs与放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在术后常规预防时,可个性化选择NSAIDs或放疗,但因NSAIDs更简便、经济,故更推荐NSA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髋关节置换 非甾体类抗炎药 放疗 异位性骨化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勇 霍少川 +6 位作者 周驰 唐宏宇 陈德龙 陈建发 郭海 邓章荣 王海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41-1646,共6页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异位骨化较常见,会对术后功能造成一定影响。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因强直性脊柱炎行初次全髋关节...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异位骨化较常见,会对术后功能造成一定影响。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因强直性脊柱炎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且随访达6个月以上的87例(132髋)患者,对患者的手术前后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影像学资料包括患者术前及术后的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末次随访X射线片假体周围异位骨化的范围,并按Brooker分型分为Ⅰ-Ⅳ型。将与异位骨化相关的危险因素分为两大类,不可变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髋关节是否强直;可变因素包括术前C-反应蛋白、术前红细胞沉降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假体类型及麻醉方式,从中找出与异位骨化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1)有43髋在术后发生了异位骨化,发生率为32.6%;(2)男性(P=0.029)、术前髋关节强直(P<0.001)、病程(P=0.029)是异位骨化发生的不可变因素,增加了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手术时间过长(P=0.031)和术中使用全麻(P=0.003)是异位骨化发生的可变因素,也会增加其发生率;患者的年龄、术前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术中出血量和假体类型与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3)综上,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与手术时间长短以及是否全麻等可变因素密切相关,可以通过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尽量避免使用全麻来降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强直性脊柱炎 全髋关节置换 异位骨化 危险因素 术前强直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 麻醉方式 假体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放疗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 被引量:8
3
作者 吴锋锋 高宏梁 +4 位作者 黄胜 王国荣 蒋雪生 李建有 寿志强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联合放疗、NSAIDs、放疗3种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预防效果及差异。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因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而接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68髋分为A、B、C组(A组随访54髋,B组随访55...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联合放疗、NSAIDs、放疗3种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预防效果及差异。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因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而接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68髋分为A、B、C组(A组随访54髋,B组随访55髋,C组随访54髋)。A组原发性骨关节炎5髋,股骨头缺血坏死继发骨关节炎37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12髋,术后口服塞来昔布(0.2 g,每天2次)2周;B组原发性骨关节炎6髋,股骨头缺血坏死继发骨关节炎32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17髋,给予术前单次7 Gy放疗;C组原发性骨关节炎5髋,股骨头缺血坏死继发骨关节炎35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14髋,术前放疗并予术后塞来昔布口服。术后观察各组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情况,并应用骨盆前后位X线片评定异位骨化情况(采用Brooker分级)。结果:各组平均随访21个月,A组成功随访54髋,出现异位骨化7髋,BrookerⅠ型5髋,BrookerⅡ型2髋;B组成功随访55髋,出现异位骨化8髋,BrookerⅠ型6髋,BrookerⅡ型2髋;C组成功随访54髋,出现异位骨化5髋,BrookerⅠ型4髋,BrookerⅡ型1髋。3组均无BrookerⅢ、Ⅳ型发生,3组异位骨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3,P=0.690)。A、B、C组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6例、6例、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5,P=0.935)。结论: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时,首推NSA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放疗 骨化 异位性 副反应
下载PDF
放射治疗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预防髋部手术后异位骨化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一民 马云飞 +3 位作者 姜楠 王博炜 张晟 余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4200-4204,共5页
目的比较放射治疗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预防髋部手术后异位骨化的疗效。方法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髋部手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或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后... 目的比较放射治疗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预防髋部手术后异位骨化的疗效。方法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髋部手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或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后放射治疗(射线组)与NSAIDs治疗(药物组)预防异位骨化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1篇为低质量,7篇为高质量,共1 5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射线组与药物组总体异位骨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1,95%CI(0.51,1.30),P=0.39〕。(2)射线组与药物组THA术后异位骨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0,95%CI(0.44,1.85),P=0.77〕;射线组与药物组ORIF术后异位骨化情况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RR=0.07,95%CI(0.48,1.02),P=0.07〕。(3)按照Brooker分级进行亚组分析,在Brooker-1级〔RR=0.81,95%CI(0.61,1.08),P=0.16〕、Brooker-2级〔RR=0.75,95%CI(0.46,1.23),P=0.26〕、Brooker-3级〔RR=1.20,95%CI(0.77,1.87),P=0.43〕、Brooker-4级〔RR=0.20,95%CI(0.02,1.68),P=0.14〕患者中,射线组与药物组异位骨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射线组与药物组干预后总体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1,95%CI(0.30,1.67),P=0.43〕。(5)放射组与药物组干预后出现的切口问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71,95%CI(0.95,3.05),P=0.07〕。结论放射治疗与NSAIDs治疗预防髋部手术后异位骨化的疗效相似,无相关禁忌证、经济条件一般的患者可采用NSAIDs治疗,必要时再采用放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 异位性 髋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非甾体类抗炎药 放射疗法 META分析
下载PDF
选择性COX-2抑制剂和非选择性COX-1和COX-2抑制剂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步国 薛德挺 +1 位作者 王祥华 严世贵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7期609-614,共6页
目的:比较选择性环加氧酶一2(COX一2)抑制剂和传统的非选择性NSAIDs药用于预防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异位骨化(H0)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uNE、EMBASE、CENTRAL、科学引文索引等数据库,收集选择性COX一2抑制剂和非... 目的:比较选择性环加氧酶一2(COX一2)抑制剂和传统的非选择性NSAIDs药用于预防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异位骨化(H0)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uNE、EMBASE、CENTRAL、科学引文索引等数据库,收集选择性COX一2抑制剂和非选择性COX-1和COX-2抑制剂用于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随机临床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提取有效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tatal0.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在不同Brooker分期的异位骨化发生率。结果:共纳入4个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8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异位骨化总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8,95%CI:0.71~1.64,=O.73),重度异位骨化发病率(BrookerU,Ⅲ)(RR=0.83,95%CI:0.48~1.42,P=0.49)和任意Brooker分型的HO,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整个研究中,16例接受非选择性COX抑制剂的患者(4.4%)因胃肠道反应终止治疗;而选择性COX-2抑制剂组中10例患者(2.7%)因胃肠道反应终止治疗。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与非选择性NSAIDs药用于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同样有效。考虑到非选择性NSAIDs药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建议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 异位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消炎药 非甾类 META分析
下载PDF
消肿止痛合剂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柳海平 李玉吉 +3 位作者 王承祥 李盛华 赵振文 汪俊红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0期857-860,共4页
目的:探讨消肿止痛合剂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5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空白组50例(A组)、消炎痛组55例(B组)和消肿止痛合剂组49例(C组)。154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消肿止痛合剂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5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空白组50例(A组)、消炎痛组55例(B组)和消肿止痛合剂组49例(C组)。154例患者中原发性骨性关节炎9例,继发于髋臼发育不良的骨性关节炎34例,继发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骨性关节炎9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股骨颈骨折5例,其他6例。手术采用改良Gibson入路,术后除常规治疗外A组患者不干预治疗;B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消炎痛,每次50mg,每天2次,应用4周;C组口服消肿止痛合剂,每次50ml,每天2次,应用4周。术后18个月为研究终点,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包括双髋正位、闭孔斜位、髂骨斜位片),观察有无异位骨化形成(骨化程度采用Brooker分级法评定);同时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包括自我评价(PAHSS)80分和查评评价(IAHSS)20分。结果:154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21.2个月。异位骨化发生情况:A组27例(54%),其中BrookerⅠ级8例,Ⅱ级9例,Ⅲ级8例,Ⅳ级2例;B组12例(21.82%),BrookerⅠ级10例,Ⅱ级2例;C组11例(22.45%),BrookerⅠ级9例,Ⅱ级2例。3组异位骨化发生情况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Harris、PAHSS及IAHSS评分数据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Harris、PAHSS及IAHSS评分数据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各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8个月Harris、PAHSS及IAHSS评分进行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8个月Harris、PAHSS及IAHSS评分数据应用LSD-t法,A组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反应A组5例,B组35例,C组4例。结论:消肿止痛合剂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预防效果与消炎痛相似,但其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 异位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消炎药 非甾类 中草药
下载PDF
骨水泥的应用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锋锋 蒋雪生 +1 位作者 王国荣 陆骞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研究骨水泥的应用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异位骨化(HO)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3髋的初次THA后HO发生情况,其中生物型194髋,混合型(骨水泥型股骨柄,生物型髋臼)89髋,临床和影像的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12~60个月),诊断... 目的:研究骨水泥的应用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异位骨化(HO)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3髋的初次THA后HO发生情况,其中生物型194髋,混合型(骨水泥型股骨柄,生物型髋臼)89髋,临床和影像的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12~60个月),诊断主要依据髋关节前后位X线片,按Brooker分级进行分级记录,运用单因素卡方检验比较生物型和混合型假体HO的发生率差异。结果:283例髋中共69髋发生HO,发生率为24.4%,没有发现BrookerⅣ型。194例生物型髋中48髋发生HO,发生率为24.7%,其中Brooker I型34例(占17.5%),Brooker II型9例(占4.6%),Brooker III型5例(占2.6%);89例混合型髋中21例发生HO,发生率为23.6%,其中Brooker I型16例(占18.0%),Brooker II型3例(占3.4%),Brooker III型2例(占2.2%),两组HO发生率及严重HO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Ρ值分别为0.835和0.868)。结论:生物型与混合型假体HO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的应用对术后HO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水泥 骨化 异位性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髋关节术后关节周围大量异位骨化的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易显树 蒋第千 杨洪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451-2453,共3页
目的:通过对髋关节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后果的分析,探讨对异位骨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56例患者患者髋关节手术(其中髋臼骨折手术46例,髋关节置换术10例)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56例患者... 目的:通过对髋关节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后果的分析,探讨对异位骨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56例患者患者髋关节手术(其中髋臼骨折手术46例,髋关节置换术10例)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56例患者中共发生异位骨化21例,发生率37.5%。结论:髋关节术后异位骨化应早预防,早期行放射治疗或者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消炎药是目前公认的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和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最有效药物。手术切除是异位骨化形成后导致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唯一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化 异位性
下载PDF
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道宏 董纪元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069-1070,共2页
目的探讨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手术策略和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58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患者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平均随访时间为26.6(20-45)个月。对手术前后关节疼痛、活动度、关节功能... 目的探讨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手术策略和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58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患者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平均随访时间为26.6(20-45)个月。对手术前后关节疼痛、活动度、关节功能改善进行对比研究,术后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髋关节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屈曲活动度由术前平均22.9°,改善为术后平均83.3°;总活动度由术前平均36.5°,改善为术后139.3°。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8.7分,改善为术后平均87.2分。X线分析未见假体松动、脱位。结论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脊柱炎 强直性 骨化 异位性
下载PDF
全髋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异位骨化并股骨头坏死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海 尹纪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9期876-878,共3页
患者,女,53岁。因“左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半年,左髋部活动不利5个月”入院。半年前因车祸于外院住院治疗,髋关节正位X线片示左髋臼前壁骨折(图1a),诊断为“左髋臼骨折”并行左髋臼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左髋臼骨折复位(图1b),术后... 患者,女,53岁。因“左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半年,左髋部活动不利5个月”入院。半年前因车祸于外院住院治疗,髋关节正位X线片示左髋臼前壁骨折(图1a),诊断为“左髋臼骨折”并行左髋臼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左髋臼骨折复位(图1b),术后定期随访。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髋部偶有疼痛、活动不利,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时跛行步态,行走、蹲起、上下楼梯困难,伴左下肢沉重无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化 异位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陛脊柱炎严重屈髋畸形 被引量:17
11
作者 任凯晶 于建华 +4 位作者 李晓辉 宋立明 高志国 张铁良 郭录增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1-725,共5页
目的分析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严重屈髋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40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屈曲畸形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为男性;年龄21-48岁,平均34.68岁;病程3~16年,平均8.53年;屈曲畸形角度30°-90°平... 目的分析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严重屈髋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40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屈曲畸形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为男性;年龄21-48岁,平均34.68岁;病程3~16年,平均8.53年;屈曲畸形角度30°-90°平均60.13°。单侧16例,双侧12例,16例(24髋)合并髋关节强直。采用改良的髋关节前外侧与外侧联合切口,生物型假体21例(29髋),混合型假体7例(11髋)。采用Harris评分对术前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股骨侧假体采用Gruen的14分区法,髋臼侧假体采用DeLee和Charnley方法进行影像学观察。结果随访时间12,'-64个月,平均42个月。末次随访时,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平均29.88。(0°-95°)增加至术后平均124.75°(90°~175°)。屈曲畸形程度由术前平均60.13°(30°-90°)减少至术后平均6°(0°~10°)。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2.88分(12-58分)提高为随访时平均88.23分(69-98分),优20髋(50%),良15髋(37.5%),可3髋(7.5%),差2髋(5%),优良率87.5%。除1例术中出现股骨干穿通骨折和1例出现髋关节早期脱位外,X线检查均未显示假体松动移位迹象。8髋(20%)出现异位骨化。生物型假体和混合型假体随访时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严重屈髋畸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化 异位性 关节挛缩
原文传递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立东 吴锋锋 +1 位作者 叶凯山 严世贵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I0030-I0034,共5页
目的研究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连续患者(292髋)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情况,临床和影像的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12-60个月),诊断主要依据髋关节前后位X线片,按Brooke... 目的研究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连续患者(292髋)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情况,临床和影像的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12-60个月),诊断主要依据髋关节前后位X线片,按Brooker分级进行分级记录。采用改良Harris评分评价临床功能,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性别、年龄、原发疾病及手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列出高危因素。结果共79髋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为27.1%,其中Brooker I型57髋(19.5%),BrookerⅡ型15髋(5.1%),BrookerⅢ型7髋(2.4%),没有发现BrookerⅣ型者。出现异位骨化时间均在术后3个月内。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5.4±8.1)分提高到术后的(93.8±6.7)分。统计学分析显示男性、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既往患髋手术史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要较其他患者为多,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率低。BrookerⅢ型异位骨化对髋关节屈曲及外展度有明显影响。结论异位骨化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男性、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既往患髋手术史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异位骨化的高危因素,须对这些患者进行必要的预防。BrookerⅢ型异位骨化会导致髋关节活动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化 异位性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