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施尼茨勒的戏剧思想探析
1
作者
谢芳
吴文明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48-54,共7页
在戏剧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施尼茨勒认为戏剧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但此种反映应以意识、半意识、潜意识组成的人的内心活动为重点,并且融入了作家的个人经历、感受、思考等主观因素。在戏剧接受方面,施尼茨勒以“联想说”取代了“幻觉说...
在戏剧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施尼茨勒认为戏剧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但此种反映应以意识、半意识、潜意识组成的人的内心活动为重点,并且融入了作家的个人经历、感受、思考等主观因素。在戏剧接受方面,施尼茨勒以“联想说”取代了“幻觉说”,指出戏剧对观众产生作用的媒介是联想而非幻觉,此外他还对联想产生的条件、特征、效果等有所论及。在戏剧功能方面,他认为戏剧的娱乐功能与审美价值并不统一,同一部作品使不同的接受者获得的愉悦感也存在差异,而且戏剧不具有改变世界的作用。施尼茨勒的上述戏剧思想,一方面与现代西方心理学研究和哲学思潮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颇具前瞻性和开拓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尼茨勒
戏剧与现实的关系
戏剧接受
戏剧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图尔·施尼茨勒小说中的内心独白艺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贾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52-63,158,共13页
维也纳现代派代表作家阿图尔·施尼茨勒是德语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内心独白手法进行创作的作家。其中期小说《古斯特少尉》与晚期小说《艾尔丝小姐》,堪称德语文学中内心独白小说的典范。施尼茨勒独特的题材选择、内心独白中的印象...
维也纳现代派代表作家阿图尔·施尼茨勒是德语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内心独白手法进行创作的作家。其中期小说《古斯特少尉》与晚期小说《艾尔丝小姐》,堪称德语文学中内心独白小说的典范。施尼茨勒独特的题材选择、内心独白中的印象主义色彩、精神分析现象以及特殊的语言规范,都体现着施尼茨勒内心独白艺术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尼茨勒
内心独白
印象主义
精神分析
语言规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越界与互文——论阿图尔·施尼茨勒小说文本《通往旷野的路》的现代性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晓樵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7-124,共8页
阿图尔·施尼茨勒的小说文本《通往旷野的路》是一部很独特的充满着现代气息的文学文本。在处理文本时,他一方面有意识地设置代码,在散播的文本元素间构建意义上的桥梁。另一方面,在文本里作者有意识地对传统经典文本进行影射、戏...
阿图尔·施尼茨勒的小说文本《通往旷野的路》是一部很独特的充满着现代气息的文学文本。在处理文本时,他一方面有意识地设置代码,在散播的文本元素间构建意义上的桥梁。另一方面,在文本里作者有意识地对传统经典文本进行影射、戏拟和颠覆。施尼茨勒在潜文本中构筑了一张复杂的互文性之网,这种隐秘的互文性正体现了施尼茨勒小说文本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图尔·施尼茨勒
《通往旷野的路》
互文性
现代性
原文传递
1900年前后德语文学中的“羞耻的人”——以施尼茨勒为例
4
作者
杜娜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164,共4页
自从亚当与夏娃偷食智慧果并睁开洞晓善恶与知识的眼睛之后,羞耻便进入人类世界,成为人特有的情感类型。本文采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锁定关键词"羞耻"以探讨1900年前后羞耻与人存在方式之间的关系,梳理其在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具...
自从亚当与夏娃偷食智慧果并睁开洞晓善恶与知识的眼睛之后,羞耻便进入人类世界,成为人特有的情感类型。本文采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锁定关键词"羞耻"以探讨1900年前后羞耻与人存在方式之间的关系,梳理其在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具体形态、机制、演变与功能。在此基础上,以阿图尔·施尼茨勒的两部文学文本为例,研究文学在关于羞耻的话语体系中承担何种角色、发出何种声响以及如何预见并演绎羞耻这一人类情感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耻
世纪之交
施尼茨勒
原文传递
题名
施尼茨勒的戏剧思想探析
1
作者
谢芳
吴文明
机构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48-54,共7页
文摘
在戏剧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施尼茨勒认为戏剧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但此种反映应以意识、半意识、潜意识组成的人的内心活动为重点,并且融入了作家的个人经历、感受、思考等主观因素。在戏剧接受方面,施尼茨勒以“联想说”取代了“幻觉说”,指出戏剧对观众产生作用的媒介是联想而非幻觉,此外他还对联想产生的条件、特征、效果等有所论及。在戏剧功能方面,他认为戏剧的娱乐功能与审美价值并不统一,同一部作品使不同的接受者获得的愉悦感也存在差异,而且戏剧不具有改变世界的作用。施尼茨勒的上述戏剧思想,一方面与现代西方心理学研究和哲学思潮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颇具前瞻性和开拓意义。
关键词
施尼茨勒
戏剧与现实的关系
戏剧接受
戏剧功能
Keywords
arthur schnitzl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ater and reality
theatrical reception
function of the theater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图尔·施尼茨勒小说中的内心独白艺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贾晨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52-63,158,共13页
文摘
维也纳现代派代表作家阿图尔·施尼茨勒是德语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内心独白手法进行创作的作家。其中期小说《古斯特少尉》与晚期小说《艾尔丝小姐》,堪称德语文学中内心独白小说的典范。施尼茨勒独特的题材选择、内心独白中的印象主义色彩、精神分析现象以及特殊的语言规范,都体现着施尼茨勒内心独白艺术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施尼茨勒
内心独白
印象主义
精神分析
语言规范
Keywords
arthur schnitzler
interior monologue
impressionism
psychoanalysis
language norm
分类号
I516.1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界与互文——论阿图尔·施尼茨勒小说文本《通往旷野的路》的现代性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晓樵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7-124,共8页
文摘
阿图尔·施尼茨勒的小说文本《通往旷野的路》是一部很独特的充满着现代气息的文学文本。在处理文本时,他一方面有意识地设置代码,在散播的文本元素间构建意义上的桥梁。另一方面,在文本里作者有意识地对传统经典文本进行影射、戏拟和颠覆。施尼茨勒在潜文本中构筑了一张复杂的互文性之网,这种隐秘的互文性正体现了施尼茨勒小说文本的现代性。
关键词
阿图尔·施尼茨勒
《通往旷野的路》
互文性
现代性
Keywords
arthur schnitzler
, The Road to the Open, intertext, modernity
分类号
I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1900年前后德语文学中的“羞耻的人”——以施尼茨勒为例
4
作者
杜娜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
出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164,共4页
文摘
自从亚当与夏娃偷食智慧果并睁开洞晓善恶与知识的眼睛之后,羞耻便进入人类世界,成为人特有的情感类型。本文采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锁定关键词"羞耻"以探讨1900年前后羞耻与人存在方式之间的关系,梳理其在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具体形态、机制、演变与功能。在此基础上,以阿图尔·施尼茨勒的两部文学文本为例,研究文学在关于羞耻的话语体系中承担何种角色、发出何种声响以及如何预见并演绎羞耻这一人类情感方式。
关键词
羞耻
世纪之交
施尼茨勒
Keywords
shame
turn of the century
arthur schnitzler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施尼茨勒的戏剧思想探析
谢芳
吴文明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阿图尔·施尼茨勒小说中的内心独白艺术
贾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越界与互文——论阿图尔·施尼茨勒小说文本《通往旷野的路》的现代性
吴晓樵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
原文传递
4
1900年前后德语文学中的“羞耻的人”——以施尼茨勒为例
杜娜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