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名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PE)组:39名,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行血浆置换;对照组:30名,单纯内科综合治疗。于治疗前、后24 h检测PE组患者...目的评价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名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PE)组:39名,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行血浆置换;对照组:30名,单纯内科综合治疗。于治疗前、后24 h检测PE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和总胆汁酸(TBA)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变,评价整体疗效,并在统计分析患者病情分期、并发症与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关系后,做出临床评判。结果 1)PE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分别为:PT(s)24.5±9.19 vs17.8±6.71、TT(s)16.6±3.87 vs 17.9±11.82、ALT(U/L)281.2±271.16 vs 69.4±91.97、AST(U/L)285.8±247.91vs 64.8±43.94、T-BILI(μmol/L)407.0±178.99 vs 238.2±143.76、D-BILI(μmol/L)316.1±131.09 vs 167.4±110.85、TBA(μmol/L)141.7±83.56 vs 140.6±86.26;2)总体有效率(%),PE与对照组为56.41 vs 30.00,其中早、中、晚期的重型肝炎有效率分别为81.25 vs 41.67、53.85 vs 40.00、20.00 vs 12.50(P<0.05);3)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PE与对照组分别为70.00 vs 40.00。结论 PE是治疗重型肝炎的1种安全、有效方法;对于早期重症肝炎患者疗效优于中晚期重症肝炎患者,对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内科综合疗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名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PE)组:39名,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行血浆置换;对照组:30名,单纯内科综合治疗。于治疗前、后24 h检测PE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和总胆汁酸(TBA)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变,评价整体疗效,并在统计分析患者病情分期、并发症与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关系后,做出临床评判。结果 1)PE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分别为:PT(s)24.5±9.19 vs17.8±6.71、TT(s)16.6±3.87 vs 17.9±11.82、ALT(U/L)281.2±271.16 vs 69.4±91.97、AST(U/L)285.8±247.91vs 64.8±43.94、T-BILI(μmol/L)407.0±178.99 vs 238.2±143.76、D-BILI(μmol/L)316.1±131.09 vs 167.4±110.85、TBA(μmol/L)141.7±83.56 vs 140.6±86.26;2)总体有效率(%),PE与对照组为56.41 vs 30.00,其中早、中、晚期的重型肝炎有效率分别为81.25 vs 41.67、53.85 vs 40.00、20.00 vs 12.50(P<0.05);3)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PE与对照组分别为70.00 vs 40.00。结论 PE是治疗重型肝炎的1种安全、有效方法;对于早期重症肝炎患者疗效优于中晚期重症肝炎患者,对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内科综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