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翅鸟图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静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50,共15页
佛教以金翅鸟擒蛇比喻修行者制伏其心,具有这种象征意义的金翅鸟图像创始于古印度贵霜朝,伴随着犍陀罗文化获得初步发展,之后在古龟兹地区、汉传佛教文化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再后藏传佛教金翅鸟造像盛行于汉地。金翅鸟图像经历几近两千年... 佛教以金翅鸟擒蛇比喻修行者制伏其心,具有这种象征意义的金翅鸟图像创始于古印度贵霜朝,伴随着犍陀罗文化获得初步发展,之后在古龟兹地区、汉传佛教文化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再后藏传佛教金翅鸟造像盛行于汉地。金翅鸟图像经历几近两千年岁月,分布在绵长又广阔地域,成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性佛教文化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翅鸟图像 键陀罗 龟兹石窟 阿育王塔 六挚具
下载PDF
漂流的信仰与图样——泉州石塔半身像表现溯源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越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99-121,共23页
在福建东南沿海一带留存的大量古代石塔中,有一类石塔上的佛菩萨造像表现不全,仅雕刻有胸像或头像,这在全国其他地区罕见。目前发现这类半身像石塔形制多为阿育王塔样式,且大多建造于宋代,以古泉州为中心沿水路分布。阿育王塔的建筑形制... 在福建东南沿海一带留存的大量古代石塔中,有一类石塔上的佛菩萨造像表现不全,仅雕刻有胸像或头像,这在全国其他地区罕见。目前发现这类半身像石塔形制多为阿育王塔样式,且大多建造于宋代,以古泉州为中心沿水路分布。阿育王塔的建筑形制,明显源自闽北五代时期的吴越国地区;而石塔上半身像的表现,则可以在东南亚以及印度神庙建筑中找到大量相似案例。11世纪,泉州在商贸兴起、海路宗教文化复杂的背景下,泉州僧人、商人的对外活动极有可能混用了印度教与佛教中的图像,并将海外建筑上的半身像作为密教形象带回本土,从而在信仰复杂的闽南地区,出现这类原先出现在印度教建筑中的造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 阿育王塔 半身像 印度教图像
下载PDF
南京北宋长干寺七宝阿育王塔所见五代至宋江南舍利装藏之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天跃 《艺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2期54-62,共9页
2008年南京北宋长干寺真身塔地宫铁函出土的七宝阿育王塔是目前存世金属造阿育王塔中体形最大、制作工艺最精美复杂的一座,且有详尽的铭文,甫一出土即受到学界和佛教界的广泛关注。五代至两宋时期,吴越国阿育王塔形制逐渐被以北宋长干... 2008年南京北宋长干寺真身塔地宫铁函出土的七宝阿育王塔是目前存世金属造阿育王塔中体形最大、制作工艺最精美复杂的一座,且有详尽的铭文,甫一出土即受到学界和佛教界的广泛关注。五代至两宋时期,吴越国阿育王塔形制逐渐被以北宋长干寺为代表的民间僧俗借用为舍利装藏容器,并流行一时,反映了宋人对阿育王塔的普遍认知与信仰。阿育王塔之塔形和内涵本身即具有佛教传说的神圣性,阿育王塔与舍利容器的合二为一,正体现了五代至宋江南地区阿育王塔供养与舍利装藏在信仰观念、形制和仪轨实践上逐渐融为一体,以及对复古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干寺真身塔地宫 七宝阿育王塔 舍利装藏 供奉仪轨
下载PDF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阿育王塔干缩变形木胎的润胀复原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琳 陈家昌 +2 位作者 张志国 王军 潘彪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5-119,共5页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宋代阿育王塔是目前国内地宫出土的最大的阿育王塔,该塔的出土对研究我国佛文化的传承体制、发展历程等具有重大意义。为恢复严重干缩变形的阿育王塔檀香木胎的原有形貌,采用"活性碱"作为润胀复原剂,...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宋代阿育王塔是目前国内地宫出土的最大的阿育王塔,该塔的出土对研究我国佛文化的传承体制、发展历程等具有重大意义。为恢复严重干缩变形的阿育王塔檀香木胎的原有形貌,采用"活性碱"作为润胀复原剂,对干缩变形的木胎进行了复原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环境扫描电镜对复原前后的木质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活性碱处理后,檀香木试样的结晶度由处理前的45.5%下降到处理后的38.7%,塌陷的木材细胞腔结构得以重现,变形的木材孔道结构由近椭圆形变化为近圆形。在对一件干缩变形的阿育王塔相轮处理试验中,经复原处理后相轮的经向尺寸提高了1.33%、纬向尺寸提高了10.03%,复原后的相轮与收缩前出土时外观尺寸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 干缩变形 阿育王塔 复原
原文传递
长清灵岩寺塔北宋阿育王浮雕图像考释 被引量:7
5
作者 廖苾雅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85,共34页
1995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清理长清灵岩寺塔基淤土时,发现了37幅北宋阿育王故事浮雕嵌板。迄今所知,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阿育王故事组雕图像,是考察阿育王信仰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笔者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首先介绍灵岩寺... 1995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清理长清灵岩寺塔基淤土时,发现了37幅北宋阿育王故事浮雕嵌板。迄今所知,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阿育王故事组雕图像,是考察阿育王信仰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笔者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首先介绍灵岩寺塔基的浮雕现状,继而结合相关的经典文献,详细地考释了这些浮雕图像的内容,并阐述了阿育王信仰在中国的流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清 灵岩寺塔 北宋 阿育王浮雕
原文传递
深圳宝安“龙津石塔”辨·兼论“宝箧印塔”——宝箧印塔(阿育王塔)在中国陆岸南缘的发现
6
作者 阎焰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21年第1期446-468,478-479,共25页
1980年8月26日,国家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四十年光阴荏苒。深圳,这个地处广东南海边陲、在原宝安县基础上设立的特区,成长为世界瞩目的制造和创新之城。四十年前,深圳这个籍籍无名的边陲小城,同一河之隔的香港天差地别。而今,深圳已经... 1980年8月26日,国家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四十年光阴荏苒。深圳,这个地处广东南海边陲、在原宝安县基础上设立的特区,成长为世界瞩目的制造和创新之城。四十年前,深圳这个籍籍无名的边陲小城,同一河之隔的香港天差地别。而今,深圳已经成为世界侧目的国际都会,2018年度GDP超越香港。但长久以来,世人眼中的深圳只是一座超级经济城市,而并非文化绿洲,也少有历史文化积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南海 宝箧 籍籍无名 阿育王塔 天差地别 历史文化积淀 深圳宝安 经济特区
原文传递
吴越国王钱元瓘所供台州飞霞寺铜塔初探
7
作者 吴天跃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1年第1期417-426,共10页
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吴越国第二代国王钱元瓘舍入浙江台州飞霞寺的铜塔,对于理解唐宋交替之际小型金属造佛塔建筑形制、铸造技术和宗教意涵均十分重要,亦可与钱元瓘第九子——吴越国第三代国王钱俶所造乙卯岁(955)铜塔、乙丑岁(965)... 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吴越国第二代国王钱元瓘舍入浙江台州飞霞寺的铜塔,对于理解唐宋交替之际小型金属造佛塔建筑形制、铸造技术和宗教意涵均十分重要,亦可与钱元瓘第九子——吴越国第三代国王钱俶所造乙卯岁(955)铜塔、乙丑岁(965)铁塔和雷峰塔出土的两座银塔相比较。首先,从构造上看,该塔采用了吴越国佛教建筑中较流行的仿木构形式,为单层方形重檐仿木构式塔。其次,初步描述和考证了该塔的铭文和图像,指出钱元瓘所造飞霞寺铜塔的塔身四面图像均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四面的主尊造像尊格各异,其手印各不相同,结合该铜塔的铭文和吴越时期的石窟、佛塔造像实例,推测其宗教意涵可能与吴越国流行的“西方净土”信仰有关。最后,点明台州、钱元瓘和吴越佛教之于飞霞寺铜塔铸造和供养的特殊意义和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元瓘 飞霞寺铜塔 “西方净土”信仰 吴越国阿育王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