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野驴昼间行为的时间分配 被引量:11
1
作者 毕俊怀 胡德夫 +2 位作者 丁英 司晓艳 蒋志刚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56,共6页
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研究了内蒙古中部中蒙边境地区蒙古野驴(Eqqus hemionus hemionus)的昼间行为及时间分配,并建立了蒙古野驴的昼间行为谱。统计分析表明,蒙古野驴用于取食的时间最多,平均超过50%,其次是站立。蒙古野驴在冬春季节(1... 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研究了内蒙古中部中蒙边境地区蒙古野驴(Eqqus hemionus hemionus)的昼间行为及时间分配,并建立了蒙古野驴的昼间行为谱。统计分析表明,蒙古野驴用于取食的时间最多,平均超过50%,其次是站立。蒙古野驴在冬春季节(11月至次年4月)取食时间明显长于夏秋季(5~10月)。蒙古野驴一天中7:00~10:00时和16:00~18:00时为取食高峰期,11:00~14:00时为其站立和休息高峰,蒙古野驴的其他行为没有明显的高峰期。雌雄蒙古野驴昼间行为时间分配的统计分析表明,取食、运动、卧息和站立凝视无显著的性别差异,而争斗和其他行为两性的差异显著。蒙古野驴昼间用于取食的时间最长,冬春季取食时间(53·95%)多于夏秋季(48·92%)。冬春季,蒙古野驴减少了运动和站立的时间,用于卧息的时间略有增加,中午前后两个取食高峰的间隔时间明显短于夏秋季。蒙古野驴通常在草原的开阔区域取食和移动,在背风和较为隐蔽处卧息。作者进行野外观察时,蒙古野驴对观察者表现出高度的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野驴 行为 时间分配 活动规律
下载PDF
蒙古野驴的警戒防御行为 被引量:8
2
作者 毕俊怀 胡德夫 +2 位作者 丁英 蒋志刚 司晓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2,共5页
2004年6~12月和2005年3~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中蒙边境地区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了蒙古野驴的警戒防御行为,共观察到蒙古野驴132群次。蒙古野驴的防御... 2004年6~12月和2005年3~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中蒙边境地区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了蒙古野驴的警戒防御行为,共观察到蒙古野驴132群次。蒙古野驴的防御行为可分为警觉和发现、预警、矛盾(犹豫)、示威、逃跑、护幼、诱发和争斗8种方式,观察记录到16种体姿。用独立样本t-test检验,对成体蒙古野驴雌雄个体昼间预警行为时间分配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雄性昼间用于预警的时间明显高于雌性。群体中所有个体均能通过体姿、动作和声音发出示警信号,逃跑是蒙古野驴躲避敌害的主要方式。野外观察记录到94次警戒防御行为。统计结果表明,蒙古野驴的安全距离与调查者所使用交通工具有关,并与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呈正相关,因此提出了一个描述蒙古野驴安全距离与威胁源运动速度之间关系的模型。蒙古野驴具有激烈的种内争斗和攻击行为,激烈的争斗甚至导致被攻击个体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野驴 防御行为 示警 逃跑 争斗
下载PDF
蒙古野驴与草食有蹄类家畜冬季食物竞争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毕帅奇 毕俊怀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9年第1期79-84,共6页
2007年11月-2008年3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中蒙边境地区,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结合野外采食行为调查,对蒙古野驴及其分布区内的马、牛、羊、驴、双峰驼冬季的食性进行研究,并对蒙古野驴与家畜之间的食物竞... 2007年11月-2008年3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中蒙边境地区,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结合野外采食行为调查,对蒙古野驴及其分布区内的马、牛、羊、驴、双峰驼冬季的食性进行研究,并对蒙古野驴与家畜之间的食物竞争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蒙古野驴冬季共采食植物10科23种,蒙古野驴与其他有蹄类家畜冬季的主要食物为克氏针茅、芨芨草、碱韭和红沙,其中禾本科、百合科和柽柳科、豆科类植物是该研究区内草食有蹄类动物冬季的主要食物,分别占蒙古野驴、马、牛、羊、驴和双峰驼冬季食物组成的88.7%,87.86%,90.03%,87.73%,85.98%,87.75%.蒙古野驴与其他有蹄类家畜之间的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食物构成的相似性指数均大于74%,食物生态位重叠指数较大(不低于0.75).这表明冬季蒙古野驴和同一生境的有蹄类家畜之间存在潜在的食物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野驴 家养有蹄类 食物竞争 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地区蒙古野驴夏季食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毕帅奇 毕俊怀 高峰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0-33,共4页
2007年6~8月在内蒙古中部中蒙边境地区,使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野外食痕调查,对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的夏季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蒙古野驴夏季共计采食11科21种植物。在夏季食物组成中克氏针茅(48.61%... 2007年6~8月在内蒙古中部中蒙边境地区,使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野外食痕调查,对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的夏季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蒙古野驴夏季共计采食11科21种植物。在夏季食物组成中克氏针茅(48.61%)、芨芨草(16.00%)、寸草苔(7.51%)共占食物组成的72.12%,是蒙古野驴夏季的主要食物,其中克氏针茅是其大宗食物。蒙古野驴对克氏针茅、芨芨草、画眉草、糙影子草、草木樨状黄芪等12种植物有正选择性,对狗尾草、盐爪爪、荒漠锦鸡儿、=牛儿苗、四合木等9种植物有负选择性。蒙古野驴自身的特点及植物质量会影响其夏季食性及食物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野驴 食性 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地区蒙古野驴冬季食性
5
作者 刘燕 司晓艳 +1 位作者 毕俊怀 武晓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8-91,共4页
为了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冬季食物组成和食物的营养质量,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取食的植物种类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粪便显微组织学方法分析了蒙古野驴的冬季食性,并测定了其采食植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为了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冬季食物组成和食物的营养质量,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取食的植物种类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粪便显微组织学方法分析了蒙古野驴的冬季食性,并测定了其采食植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蒙古野驴共取食13科26种植物,其中,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红沙(Reaumuria soongorica)、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为蒙古野驴冬季主要取食的植物,其取食量分别占总取食量的24.44%、15.31%、9.48%、9.41%;禾本科植物是蒙古野驴冬季的主要食物,占取食植物的54.74%;其次为藜科(14.96%),柽柳科(9.48%),豆科(5.43%),蔷薇科(2.17%),鸢尾科(1.57%)。蒙古野驴冬季取食的关键因子是能量高、适口性好,植物分布的丰富度是取食的决定因子。蒙古野驴冬季取食选择性低,因而对该地区生存环境高度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野驴 冬季 食性分析
下载PDF
新疆普氏野马马胃蝇蛆病主要病原体黑腹胃蝇溯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文婷 张东 +5 位作者 胡德夫 初红军 曹杰 葛炎 艾尔肯.吉力力 李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0-95,共6页
马胃蝇蛆病在中国新疆地区马科动物中广泛流行,其中的病原体——黑腹胃蝇的感染比例最高。对该地区感染普氏野马、蒙古野驴和当地家马的黑腹胃蝇195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得到了57个单倍型;采用邻接法(NJ)构建单倍型之间的系统... 马胃蝇蛆病在中国新疆地区马科动物中广泛流行,其中的病原体——黑腹胃蝇的感染比例最高。对该地区感染普氏野马、蒙古野驴和当地家马的黑腹胃蝇195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得到了57个单倍型;采用邻接法(NJ)构建单倍型之间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存在6个遗传分化程度较大的簇。结果表明:1)感染3种宿主的黑腹胃蝇单倍型多样性均很高,说明感染同一宿主个体的黑腹胃蝇来自多个母本;2)感染3种宿主的黑腹胃蝇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其中感染野马和野驴的黑腹胃蝇群体基因交流最频繁,说明放归普氏野马种群每年重复感染的黑腹胃蝇主要源自同域野驴;3)当地黑腹胃蝇传播期较为滞后,其传播盛期发生在家马离开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蒙古野驴 感染 黑腹胃蝇 COI基因 种群遗传结构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蒙古野驴春季食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燕 毕俊怀 武晓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1-328,共8页
2012年3~5月和2013年3~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中蒙边境地区,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野外观察,分析研究了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春季的食物组成。在取食点采集植物标本并进行种类鉴定发现共有20科45种植物;... 2012年3~5月和2013年3~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中蒙边境地区,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野外观察,分析研究了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春季的食物组成。在取食点采集植物标本并进行种类鉴定发现共有20科45种植物;野外共观察到蒙古野驴取食群162次,群体平均大小为29.32头,采集粪样175个,将采集到的粪样按月分组,并组成6个混合粪样组。粪样显微分析结果表明,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的蒙古野驴,在春季共取食15科31种植物,其中实际采食比例(DR)禾本科植物54.88%、藜科植物17.37%、柽柳科植物6.64%、豆科植物6.52%;在取食植物中,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24.38%)、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15.11%)、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9.92%)、狗尾草(Setaria viridis)(6.97%)、红沙(Reaumuria soongorica)(6.64%)、雾滨藜(Bassia dasyphylla)(5.67%)、糙隐子草(Kengia squarrosa)(5.10%),是主要取食植物种类,占取食植物的73.79%。春季采食的植物种类数比冬季多,各种植物在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的差异不显著,低选择性是蒙古野驴春季取食对策的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野驴 食物组成 春季 内蒙古中部
原文传递
蒙古野驴的繁殖行为观察
8
作者 揭志良 毕俊怀 +3 位作者 何志超 陈绍勇 付明霞 刘睿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7-723,共7页
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期间,对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中蒙边境地区(41°14′~42°40′N,109°16′~110°26′E)和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1°5... 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期间,对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中蒙边境地区(41°14′~42°40′N,109°16′~110°26′E)和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1°50′~42°27′N,106°15′~108°00′E)的两个野驴群(1艿3早和283早)的繁殖行为进行研究。采用目标取样法以及目标取样法与扫描取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蒙古野驴的发情交配、产前反应、生产过程及产后行为进行观察。共记录到4类35种繁殖行为,分别为争斗行为、性行为、分娩行为和母幼联系行为。结果表明,雄驴平均日爬跨(4.2±1.7)次(n=14),射精(3.7±1.3)次(n=13),平均邀配持续时间(从雌雄驴靠近调情始到爬跨或其中一个走开止)为(26.6±22.0)s(n=13),平均抽动持续时间为(10.6±1.9)s(n=14),平均阴茎置入持续时间为(18.3±8.8)s(n=13),平均爬跨间隔为(685.7±569.6)s(n=14),平均射精间隔为(924.0±790.0)s(n=10)。蒙古野驴的交配模式属于Dewsbury分类系统中的第11种(无锁结、有抽动、单次插入、多次射精)类型和Dixon分类系统中的第12种(无锁结、有抽动、单次插入、无单次长时间插入)类型。本研究较完整地建立了蒙古野驴繁殖行为谱,提供了繁殖行为方面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野驴 繁殖行为 繁殖行为谱 交配参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