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蚬对太湖梅梁湾沉积物多环芳烃的生物富集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天云 黄圣彪 +3 位作者 孙凡 查金苗 乔敏 王子健 《环境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54-2360,共7页
以采自清洁水体的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实验生物,利用生物富集实验测试了河蚬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生物富集.研究结果表明:将河蚬暴露于多环芳烃污染程度不同的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PAHs总含量分别为991.4~1210.9... 以采自清洁水体的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实验生物,利用生物富集实验测试了河蚬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生物富集.研究结果表明:将河蚬暴露于多环芳烃污染程度不同的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PAHs总含量分别为991.4~1210.9ng.g-1(以干重计),平均为1101.0ng.g-1),暴露7d后各样点中河蚬对PAHs的富集量为233.5~342.6ng.g-1,其中2、3、4环PAHs分别占总含量的23.5%±4.9%、26.2%±4.4%和46.6%±8.5%;含量最高的4种多环芳烃依次为芘、萘、菲和荧蒽,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9.4%±8.2%、23.5%±4.9%、14.6%±6.1%和12.5%±3.6%.河蚬对多环芳烃的生物-沉积物生物富集因子(BSAF)为0.09~0.44,低分子量多环芳烃的BSAF要比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BSAF值高,其中芘、萘、菲和荧蒽的BSAF值分别为0.09±0.04、0.24±0.04、0.44±0.23和0.19±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多环芳烃 生物富集 生物-沉积物生物富集因子 太湖 沉积物
下载PDF
水环境中Cd和Cu污染对监测生物河蚬积累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曾丽璇 陈桂珠 +1 位作者 余日清 卢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64-967,共4页
以河蚬作为指示生物,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和Cu的单独及联合作用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在水体中浓度为10、20、30、40、50μg·L-1的Cd与Cu单独作用下,河蚬体内Cd与Cu的含量分别与其在该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和浓度呈显... 以河蚬作为指示生物,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和Cu的单独及联合作用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在水体中浓度为10、20、30、40、50μg·L-1的Cd与Cu单独作用下,河蚬体内Cd与Cu的含量分别与其在该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和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在同样浓度的Cd与Cu共同存在的环境中,河蚬体内的Cd与Cu的含量仍与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均表现出对污染物质积累的增加。初步建议:河蚬可作为淡水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CD CU 生物监测
下载PDF
河蚬对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HCHs和DDTs的生物富集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天云 黄圣彪 +3 位作者 孙凡 查金苗 乔敏 王子健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9-1016,共8页
以采自清洁水体的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实验生物,利用生物富集实验测试了河蚬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沉积物中HCHs和DDTs的生物富集。研究结果表明,将河蚬暴露于有机氯农药污染程度相似的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HCHs和DDTs浓度分别... 以采自清洁水体的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实验生物,利用生物富集实验测试了河蚬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沉积物中HCHs和DDTs的生物富集。研究结果表明,将河蚬暴露于有机氯农药污染程度相似的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HCHs和DDTs浓度分别为1.5~1.8 ng/g (以干重计)和1.1~1.7 ng/g (以干重计))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24~168 h),河蚬对有机氯农药的富集量随着暴露时间逐渐增加。试验结束时各样点中河蚬对HCHs和DDTs的富集量分别为(9.4±2.2)ng/g (以干重计)、(20.7±7.6)ng/g(以干重计)。实验水体沉积物中HCHs和DDTs的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BSAF)分别为1.5±0.1和4.4±0.7。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BSAF)与有机物的辛醇-水比值(Kow)存在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六六 滴滴涕 生物富集 太湖 河蚬 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
下载PDF
闽江某河段河蚬组织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蓄积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天云 孙凡 +4 位作者 黄圣彪 查金苗 乔敏 雷炳莉 王子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77,共6页
用GC/MS和GC-μECD测定了闽江某河段河蚬体内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并分析了河蚬各器官组织中的蓄积特征.结果表明:河蚬体内鳃、肌肉以及内脏团中检测到的PAHs的总量分别为1 322.03,397.24,951.04 ng/g干重,河蚬易累... 用GC/MS和GC-μECD测定了闽江某河段河蚬体内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并分析了河蚬各器官组织中的蓄积特征.结果表明:河蚬体内鳃、肌肉以及内脏团中检测到的PAHs的总量分别为1 322.03,397.24,951.04 ng/g干重,河蚬易累积低分子量的PAHs,主要是3环PAHs,鳃、肌肉和内脏团中检测到的3环芳烃的比率分别为62.23%,47.04%和36.96%;河蚬对OCPs的蓄积种类主要是DDT类和HCH类农药,OCPs在河蚬鳃、肌肉以及内脏团中的总含量相差不大,分别为19.73,25.46,23.06 ng/g干重,河蚬肌肉和内脏团中OCPs的含量与整体中OCPs的含量相关性较好(R2=0.98和R2=0.98),肌肉中含量与整体有机氯的含量相关系数为R2=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PAHS OCPS 生物蓄积
下载PDF
双酚A对河蚬呼吸代谢和抗氧化酶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悦君 曾丽璇 +1 位作者 康园 张秋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6,共5页
采用静态染毒法,研究了双酚A(bisphenol A,BPA)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的急性毒性以及在96h-LC50的1/10、1/8、1/4、1/2亚急性质量浓度胁迫下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抗氧化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采用静态染毒法,研究了双酚A(bisphenol A,BPA)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的急性毒性以及在96h-LC50的1/10、1/8、1/4、1/2亚急性质量浓度胁迫下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抗氧化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探究河蚬在BPA胁迫下的生物学响应.结果显示:BPA对河蚬96 h-LC50为6.34 mg/L;亚急性毒性指标耗氧率、排氨率以及SOD、CAT对BPA比较敏感,在试验质量浓度范围内(0.63~3.17 mg/L)河蚬耗氧率、排氨率以及2种酶活性变化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和规律性.BPA对河蚬产生了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河蚬 毒性 耗氧率 排氨率 SOD CAT
下载PDF
双酚A和壬基酚对河蚬呼吸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曾丽璇 张悦君 +1 位作者 康园 张秋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为了研究双酚A(Bisphenol A,BPA)和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呼吸代谢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BPA和NP对河蚬的毒性作用。以河蚬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态染毒法,研究了BPA和NP对河蚬的单一毒性等级、联合... 为了研究双酚A(Bisphenol A,BPA)和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呼吸代谢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BPA和NP对河蚬的毒性作用。以河蚬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态染毒法,研究了BPA和NP对河蚬的单一毒性等级、联合毒性作用类型和对河蚬耗氧率、排氨率以及抗氧化酶系统中S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①BPA、NP对河蚬的半致死质量浓度(96 h-LC50)分别为6.34和1.09 mg·L-1,毒性顺序为NP>BPA,二者均为高毒物质;②BPA-NP对河蚬毒性作用类型为协同作用;③亚急性毒性指标耗氧率、排氨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对BPA、NP及二者混合物均比较敏感,在本试验的质量浓度范围内(BPA:0.63、0.79、1.59、3.17 mg·L-1;NP:0.109、0.136、0.271、0.542 mg·L-1;BPA+NP:(0.078 2+0.029)、(0.097 8+0.036 3)、(0.196+0.072 5)、(0.391+0.145)mg·L-1),河蚬耗氧率、排氨率以及两种酶活性变化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中在BPA、NP和二者混合物的质量浓度较低时,河蚬的耗氧率和排氨率、SOD和CAT活性只有微小降低,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河蚬耗氧率和排氨率、两个酶活性相对均有所升高,而在质量浓度极高时其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两个酶活性才又受到显著性或极显著性的抑制。实验结果显示河蚬耗氧率、排氨率和SOD、CAT活性对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反应敏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规律性,耗氧率、排氨率和SOD、CAT活性与其他敏感性指标一起可以作为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的一项早期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壬基酚 河蚬 耗氧率 排氨率 SOD CAT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分析河蚬汤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邹坚桥 高观祯 +8 位作者 杨多佳 汪惠勤 柯李晶 彭彰文 周建武 饶平凡 金义光 余兆硕 罗思浩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5-271,共7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食品组分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方法。在前期建立毛细管电泳检测和分析河蚬汤纳米胶粒的基础上,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分析大鼠外周血巨噬细胞,以及河蚬汤的溶质、胶粒等多尺度组分与巨噬细胞共孵育后汤的组...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食品组分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方法。在前期建立毛细管电泳检测和分析河蚬汤纳米胶粒的基础上,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分析大鼠外周血巨噬细胞,以及河蚬汤的溶质、胶粒等多尺度组分与巨噬细胞共孵育后汤的组分变化和巨噬细胞的电泳行为及形态学改变。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可被毛细管电泳分离成多个迁移时间的细胞群,且迁移时间随细胞浓度的增加而延长;巨噬细胞吞噬河蚬汤可溶性组分和纳米胶粒,平均单个细胞吞噬纳米胶粒的数量从24 h的8.70×10^(2)个增至48 h的2.13×10^(3)个;河蚬汤组分在2 h内即可刺激巨噬细胞分泌,其中纳米胶粒降低了巨噬细胞的表面电荷,加快其电泳迁移率,并促进细胞分化。可见,毛细管区带电泳可快速检测巨噬细胞与食品多尺度组分的互作过程,定量分析互作导致的食品成分、胶粒数量和表面性质的变化,有望成为一个快速检测食品-人体直接相互作用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巨噬细胞 河蚬汤 纳米胶粒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河蚬对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富集及迁移转化影响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谷先坤 刘燕山 +5 位作者 唐晟凯 李大命 张彤晴 沈冬冬 张增 何浩然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5期1-5,共5页
简述了河蚬对沉积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生物富集、迁移转化、沉积物微环境以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与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水相以及河蚬单个种群的影响。提出今后应在河蚬对全沉积物影响、河蚬在“水-沉积物-水生生物”... 简述了河蚬对沉积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生物富集、迁移转化、沉积物微环境以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与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水相以及河蚬单个种群的影响。提出今后应在河蚬对全沉积物影响、河蚬在“水-沉积物-水生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影响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新型污染物对河蚬的生物放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沉积物 河蚬 迁移转化 生物富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