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llen Morphology of Tribes Gnaphalieae, Helenieae, Plucheeae and Senecioneae (Subfamily Asteroideae) of Compositae from Egypt
1
作者 Ahmed Kamal El-Deen Osma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1年第2期120-133,共14页
POLLEN morphology of twenty five species representing 12 genera of tribes Gnaphalieae, Helenieae, Plucheeae and Senecioneae (Asteroideae: Asteracea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l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 POLLEN morphology of twenty five species representing 12 genera of tribes Gnaphalieae, Helenieae, Plucheeae and Senecioneae (Asteroideae: Asteracea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l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genera are Phagnalon, Filago, Gnaphalium, Helichrysum, Homognaphalium, Ifloga, Lasiopogon, Pseudognaphalium, Flaveria, Tagetes, Sphaeranthus and Senecio. Two pollen types were recognized viz. Senecio pollen type and Filago pollen type. Description of each type, a key to the investigated taxa as well as LM and SEM micrographs of pollen grains are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len Morphology asteroideae Asteraceae EGYPT
下载PDF
Three new records of deep-water goniasterids (Echinodermata:Asteroidea:Goniasteridae) from China seas
2
作者 肖宁 廖玉麟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036-1044,共9页
In this paper,three deep-water species of the family Goniasteridae,Ceramaster misakiensis(Goto,1914),Nymphaster arthrocnemis Fisher,1913 and Pontioceramus grandis Fisher,1911,are record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Chine... In this paper,three deep-water species of the family Goniasteridae,Ceramaster misakiensis(Goto,1914),Nymphaster arthrocnemis Fisher,1913 and Pontioceramus grandis Fisher,1911,are record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Chinese waters based on collections deposited in the Marine Biological Museum,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The specimens examined were collected during the period 1956 to 1978 from the East China and South China Seas at depths of 184 to 472 m.Diagnosis,detailed figures,and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 are provided.A revised list of Goniasteridae recorded from Chinese waters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 棘皮动物 深水 海星 中国水域 中国南海 地理分布 博物馆
下载PDF
基于生物原型的仿生壳体结构数字设计与建造
3
作者 梁洁 孙明宇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7期38-40,共3页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有着广泛且悠久的应用,近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仿生理念的深入,发展出一系列基于新理念和新结构的仿生壳体建筑。文章分析了仿生壳体建筑的设计理念,归纳参数化仿生壳体设计与建造流程,并分别以棘皮海星与多孔玻璃...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有着广泛且悠久的应用,近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仿生理念的深入,发展出一系列基于新理念和新结构的仿生壳体建筑。文章分析了仿生壳体建筑的设计理念,归纳参数化仿生壳体设计与建造流程,并分别以棘皮海星与多孔玻璃海绵为生物原型,依托参数化设计流程对两种仿生壳体结构进行参数化设计与实体数字建造,对未来数字建筑研究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体结构 仿生学 棘皮海星 多孔玻璃海绵 参数化设计 数字建造
下载PDF
海星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伟红 李发美 +1 位作者 黄阁 郑址馨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6-50,共5页
海星含皂苷、甾醇、蒽醌、生物碱和脂类等物质。海星的提取物及其提纯的化合物药理活性多样,包括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及抗菌、抗病毒、溶血、降压、抗炎等活性。
关键词 研究进展 海星 化学成分 活性 海洋药
下载PDF
不同海星中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杰 陈发荣 +4 位作者 韩力挥 李景喜 陈军辉 郑立 王小如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51-1056,共6页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海星样品中Cr、Co、Ni、Cu、Zn、As、Se、Cd和Pb元素含量的实验方法 ,对我国山东、辽宁和江苏等7个省份海星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运用SPSS11.5对实验数据进行了主成分...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海星样品中Cr、Co、Ni、Cu、Zn、As、Se、Cd和Pb元素含量的实验方法 ,对我国山东、辽宁和江苏等7个省份海星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运用SPSS11.5对实验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星中Cd和Cr的平均含量均超出了我国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值(GB2762-2012)。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超过60%,得出Zn、Se、Ni和As为海星的特征性元素,并且对特征性元素人体摄入量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利用特征性元素对所测样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当欧式距离为25.0时,所测样品聚为海燕和海盘车两大类,依照此类聚类分析方式,样品还可以聚为5大类和8大类,通过分析结果表明聚类依据大部分取决于海星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海星 微量元素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7个海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及基因变异位点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田美 申欣 +1 位作者 孟学平 程汉良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89-194,共6页
与单基因相比,线粒体基因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信息量丰富等优点,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被广泛地应用于后生动物关键类群的分子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本论文综合分析了海星纲7个物种(多棘海盘车、赭色豆海星、多棘槭海星、砂海星、... 与单基因相比,线粒体基因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信息量丰富等优点,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被广泛地应用于后生动物关键类群的分子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本论文综合分析了海星纲7个物种(多棘海盘车、赭色豆海星、多棘槭海星、砂海星、长棘海星、棘冠海星和海燕)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面揭示了海星纲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海星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标准的37个基因.7个海星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完全一致;与海胆纲及海参纲楯手目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相比,海星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存在4.6 kb长片段的倒位.长棘海星属13个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的非同义替换率(Ka)与同义替换率(Ks)比值都低于1.000 0(为0.006 0~0.221 9),显示出较强的负(纯化)选择.对海星纲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变异位点分析结果表明,nad5、nad4基因可作为备选的分子标记,应用于海星纲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中.同时,在长棘海星属线粒体基因组变异位点分析中,nad5、nad4基因仍然可作为备选的分子标记,用于分析长棘海星不同群体及物种之间的生物多样性,为合理利用其生物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海星纲 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排列 变异位点 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中国海砂海星科(棘皮动物门,海星纲)种类记述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伟 廖玉麟 李新正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4-240,共7页
系统报道了中国海砂海星科的全部种类,计1属9种。提供了分种检索表和各种的鉴别特征、地理分布、外部形态图和地理分布图,并讨论了各种目前存在的分类学问题。
关键词 棘皮动物门 海星纲 砂海星科 砂海星属 中国海域
下载PDF
高效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产酶条件优化及降解寡糖结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国晶晶 宋悦凡 +2 位作者 何云海 武龙 汪秋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2-259,共8页
为筛选高效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以褐藻胶作为唯一碳源,在海星Asteroidea sp.内脏中筛选出一株产胞外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AlgX2,并进行了菌株鉴定、产酶条件优化及降解寡糖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菌株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鉴定,... 为筛选高效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以褐藻胶作为唯一碳源,在海星Asteroidea sp.内脏中筛选出一株产胞外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AlgX2,并进行了菌株鉴定、产酶条件优化及降解寡糖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菌株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鉴定,该菌株属于盐单胞菌属,命名为Cobetia AlgX2;以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测定的菌株酶活性为指标,对褐藻胶裂解酶菌株产酶活性进行正交试验显示,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最适产酶培养基成分为褐藻胶14 g/L、硫酸铵4 g/L、NaCl 30 g/L、初始pH 6.0,优化产酶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2℃、接种量2%、装液量50 mL/250 mL、转速150 r/min;在最优产酶培养条件下进行10 L发酵罐产酶试验显示,发酵液酶活力最高为0.176 U/mL;利用粗酶液酶解制备褐藻胶寡糖,并对寡糖进行HPLC色谱检测显示,样品的聚合度为dp2~dp5。研究表明,Cobetia AlgX2菌株可用于扩大发酵生产,产酶效率高且褐藻胶裂解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星 褐藻胶裂解酶 盐单胞菌 寡糖
下载PDF
海燕视觉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张继文 田涛 +4 位作者 姜城 方星楠 孙宇 范继涵 曲鹏健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8期48-52,共5页
海燕(Asteroidea)是棘皮动物门海星纲有棘目海燕科的一种海洋类无脊椎底栖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渤海和黄海一带。海燕喜食软体动物,包括一些贝类的软体组织,已成为贝类和贝类养殖的敌害。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海燕的视觉行为,可以掌握其行为... 海燕(Asteroidea)是棘皮动物门海星纲有棘目海燕科的一种海洋类无脊椎底栖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渤海和黄海一带。海燕喜食软体动物,包括一些贝类的软体组织,已成为贝类和贝类养殖的敌害。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海燕的视觉行为,可以掌握其行为规律,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海燕对贝类养殖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使用黑、红、蓝、绿4种颜色的水槽对海燕进行了视觉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海燕对黑、红、蓝、绿4种颜色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正常颜色选择实验中,海燕在不同颜色停留时间为黑色>蓝色>红色>绿色。使用4种颜色对海燕进行摄食驯化,红色和蓝色随着摄食驯化的时间增长,海燕在这2种颜色停留的时间越长,黑色和绿色的驯化结果并不理想,随着驯化时间的增长,海燕在这2种颜色区域停留的时间并没有加长。实验证明,海燕对颜色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燕 视觉 摄食驯化 颜色选择
下载PDF
利用低拷贝核基因重建菊科紫菀亚科族间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勉 张彩飞 +1 位作者 黄建勋 马红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9-564,共16页
紫菀亚科(Asteroideae)是菊科最大的一个亚科,包含的种数多于被子植物的绝大多数科。目前,紫菀亚科族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主要依赖于叶绿体基因信息,但是叶绿体基因为单亲遗传,并不能完整反映进化历史。鉴于杂交现象在菊科普遍存在,故利用... 紫菀亚科(Asteroideae)是菊科最大的一个亚科,包含的种数多于被子植物的绝大多数科。目前,紫菀亚科族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主要依赖于叶绿体基因信息,但是叶绿体基因为单亲遗传,并不能完整反映进化历史。鉴于杂交现象在菊科普遍存在,故利用核基因可以反映更完整的紫菀亚科进化历史。该研究首次使用从转录组数据(20个新测+11个从NCBI数据库下载)中筛选出的47个直系同源低拷贝核基因来研究紫菀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共选取了29个物种,代表了紫菀亚科20个族中的13个族。用超矩阵分析方法和溯祖推测分析方法各获得了1个稳定的紫菀亚科系统树,每个树上绝大多数分支都得到了高度支持,且2个树之间没有明显的冲突。新的紫菀亚科族间系统发育关系揭示了千里光超族应并入紫菀超族,春黄菊族可能是千里光族与紫菀族杂交起源的,金鸡菊族很可能也是杂交起源的。该研究结果显示低拷贝核基因可以更好地解决科以下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对菊科乃至被子植物其它科的系统发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紫菀亚科 低拷贝核基因 系统发育 转录组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