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issue Culture and Radiation Mutation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 mongholicus(Bge.) Hsiao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秀娟 张红霞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2期37-40,共4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and callus induction by radiation mutation of A. membranaceus Bge. [ Method ] With the different part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 monghol...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and callus induction by radiation mutation of A. membranaceus Bge. [ Method ] With the different part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 mongholicus ( Bge. ) Hsiao aseptic seedling as explants ( leaves, cotyledons, hypocotyls) induced callus, and cotyledon and hypocotyls taken by the method of radiation mutation were studied. [ 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explants had relatively high callus induced rate in the medium which respectively made up of MS +6-BA 2.0 mg/L + NAA2.0 mg/L, LS +6-BA2.0 mg/L +NAA0.1 mg/L, MS + 6-BA2.0 rng/L + NAA2.0 rag/L; the optimum mutation time of hypocotyls and cotyledons was 15 minutes; the growth of the callus induced from hypocotyls would be better as the mutation time increased, but when it reached a certain time the growth would be weaken, the induction rate also would be reduced. [ Conclusion]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the scientific reference in tissue culture and mutation breeding of A. membranaceus B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 Tissue culture Radiation mutation
下载PDF
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卞云云 管佳 +2 位作者 毕志明 宋越 李萍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217-1221,共5页
目的研究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体积分数为80%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及重结晶等方法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 目的研究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体积分数为80%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及重结晶等方法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7个化合物,其中7个为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黄芪皂苷Ⅳ(ZD1),异黄芪皂苷Ⅱ(ZD2),黄芪皂苷Ⅱ(ZD3),膜荚黄芪皂苷Ⅱ(ZD4),黄芪皂苷Ⅰ(ZD5),乙酰黄芪皂苷Ⅰ(ZD6),异黄芪皂苷Ⅰ(ZD7);2个为异黄烷类化合物,分别为:2′,4′-二甲氧基-3′-羟基异黄烷-6-O-β-葡萄糖苷(ZD10),(3R)-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ZD14);2个为紫檀烷类化合物,分别为:(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ZD11),(6aR,11aR)10-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烷(ZD12);4个为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ZD8),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ZD16),毛蕊异黄酮(ZD13),阿弗罗摩辛(ZD17);其余2个化合物为:β-谷甾醇(ZD9)和胡萝卜苷(ZD15)。结论化合物ZD2,ZD4,ZD6,ZD7,ZD10,ZD1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属 蒙古黄芪 化学成分 皂苷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黄芪中的芒柄花素和毛蕊异黄酮 被引量:28
3
作者 马晓丰 屠鹏飞 +2 位作者 陈英杰 张天佑 魏芸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9-301,共3页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以正己烷氯仿甲醇水组成二相系统作为固定相与流动相,对黄芪的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发现:以正己烷氯仿甲醇水(体积比为1.5∶3∶3∶2)组成的系统可以从黄芪的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分离出毛蕊异黄酮...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以正己烷氯仿甲醇水组成二相系统作为固定相与流动相,对黄芪的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发现:以正己烷氯仿甲醇水(体积比为1.5∶3∶3∶2)组成的系统可以从黄芪的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分离出毛蕊异黄酮,纯度可达95%以上,并可以初步纯化芒柄花素;接着用正己烷氯仿甲醇水(体积比为4∶4∶5∶4)组成的系统进一步纯化芒柄花素,其纯度达95%以上。利用该方法,可以对中药黄芪中的异黄酮进行快速的分离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芒柄花素 毛蕊异黄酮 黄芪
下载PDF
甘肃陇西道地药材蒙古黄芪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志国 马世震 +3 位作者 陈桂琛 张鼎新 李毅 周昌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89-1293,共5页
目的 规范蒙古黄芪种植、加工 ,使蒙古黄芪生产达到优质高产无公害的标准 ,与国际接轨 ,使中药走向世界。方法 通过对陇西县及其毗邻地区黄芪产区的种植历史、基本生态环境、种质资源、良种选育的调查和试验 ,并取样对活性成分进行检... 目的 规范蒙古黄芪种植、加工 ,使蒙古黄芪生产达到优质高产无公害的标准 ,与国际接轨 ,使中药走向世界。方法 通过对陇西县及其毗邻地区黄芪产区的种植历史、基本生态环境、种质资源、良种选育的调查和试验 ,并取样对活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 改变了产区传统生产中存在的不足 ,形成了蒙古黄芪规范化种植规程。结论 通过规范化种植生产出来的蒙古黄芪具有优良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规范化种植(SOP) 优质高产无公害 种质资源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黄芪植株生长中黄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光跃 罗晓雅 +2 位作者 孙窗舒 于倩 陈贵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8-143,共6页
以3年生蒙古黄芪植株为材料,采用盆栽法模拟干旱处理,研究水分胁迫对黄芪生理状态以及其根、茎、叶中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4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黄... 以3年生蒙古黄芪植株为材料,采用盆栽法模拟干旱处理,研究水分胁迫对黄芪生理状态以及其根、茎、叶中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4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黄芪根、茎、叶均有分布,不同器官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表现为根>叶>茎,而毛蕊异黄酮含量则是叶>茎>根。(2)干旱胁迫下,黄芪根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苷在胁迫第8~12天有一定的积累;叶中的毛蕊异黄酮则在干旱第4~8天有明显的积累,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则没有明显变化。研究发现,4种黄酮类化合物在黄芪各器官中分布和含量不尽相同,同一器官中不同黄酮类化合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也存在差异;适度的干旱胁迫能够促进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积累,但过度干旱胁迫则不利于其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黄芪 不同器官 超高效液相色谱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黄芪皂苷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贾晓斌 陈彦 +2 位作者 蔡宝昌 施亚芳 王晓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66-868,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芪皂苷类成分的纯化方法。方法 :应用色谱指纹谱技术 ,研究比较正丁醇萃取法、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黄芪总皂苷。结果 :AB 8树脂吸附纯化与正丁醇萃取纯化的黄芪总皂苷得率相近 ,但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别 ,而其它型号的树脂吸附... 目的 :研究黄芪皂苷类成分的纯化方法。方法 :应用色谱指纹谱技术 ,研究比较正丁醇萃取法、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黄芪总皂苷。结果 :AB 8树脂吸附纯化与正丁醇萃取纯化的黄芪总皂苷得率相近 ,但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别 ,而其它型号的树脂吸附纯化的总皂苷得率偏低。结论 :纯化黄芪总皂苷 ,AB 8树脂优于其它型号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皂苷 色谱指纹谱 大孔吸附树脂法 纯化工艺 正丁醇萃取法
下载PDF
不同来源黄芪中黄芪总皂苷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凤波 侯俊玲 +4 位作者 王文全 于福来 赵志刚 郜舒蕊 韩亚男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8期650-654,共5页
目的:比较全国不同来源黄芪中总皂苷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皂苷含量,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测定波长为541 nm。结果:全国黄芪总皂苷平均含量为20.18 mg·g-1,蒙古黄芪总皂苷平均含量为21.06 mg·g-1,膜荚黄芪... 目的:比较全国不同来源黄芪中总皂苷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皂苷含量,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测定波长为541 nm。结果:全国黄芪总皂苷平均含量为20.18 mg·g-1,蒙古黄芪总皂苷平均含量为21.06 mg·g-1,膜荚黄芪总皂苷平均含量为19.37 mg·g-1;野生黄芪药材总皂苷平均含量为21.33 mg·g-1,人工种植黄芪药材总皂苷平均含量为19.06 mg·g-1,半野生栽培黄芪药材总皂苷平均含量为18.97 mg·g-1。结论:不同来源黄芪药材总皂苷含量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膜荚黄芪 黄芪总皂苷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比较
下载PDF
蒙古黄芪对N、P、K的肥效响应 被引量:12
8
作者 高星 林云 +3 位作者 王渭玲 杨江峰 李星星 高青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45-1852,共8页
采用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N、P、K及其配比对沙地1a生蒙古黄芪的株高、根长、根直径、根干质量等生物学特性及皂苷、黄酮、多糖次生代谢物和Fe、Mn、Cu、Zn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其最佳施肥用量。结果表明:氮... 采用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N、P、K及其配比对沙地1a生蒙古黄芪的株高、根长、根直径、根干质量等生物学特性及皂苷、黄酮、多糖次生代谢物和Fe、Mn、Cu、Zn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其最佳施肥用量。结果表明:氮肥有助于黄芪株高的增高,但施肥量过高黄芪株高反而降低,以氮钾配施处理(N2K2)的株高最高,较对照增加51.93%;磷肥和钾肥能促进根的生长发育,其中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79.41、150和225kg/hm^2处理(N1P3K3)的效果最佳,其根直径与根干质量分别较对照增加58.42%和43.87%。施肥能显著提高蒙古黄芪皂苷和多糖的质量分数,以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225、150和79.41kg/hm^2处理(N3P3K1)的效果最好,其皂苷和多糖的质量分数分别较对照增加118.52%和13.14%;单施氮肥(N3)和单施磷肥处理(P3)均不利于黄酮的积累,其黄酮质量分数分别较对照降低7.56%和6.46%。对于微量元素,施肥能促进黄芪Mn的积累,对Cu、Zn影响不大,单施钾肥处理(K3)使得黄芪Fe元素质量分数降低。此外,结合蒙古黄芪的次生代谢物及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最终得出该地区蒙古黄芪的最佳施肥用量为氮(N)、磷(P2O5)、钾(K)分别为79.41、150和22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施肥 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产地栽培黄芪中13种金属元素含量 被引量:14
9
作者 薛国庆 韩玉琦 +2 位作者 周生寿 施玉珍 宋海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产地栽培黄芪中的金属元素 Na、K、Mg、Ca、Cu、Zn、Mn、Fe、Co、Ni、Cd、Cr、Pb 含量。方法:采用先灰化、再用体积比为4:1的硝酸-高氯酸常压微沸条件下消解黄芪样品,研究了测定不同元素的仪器最佳工作... 目的: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产地栽培黄芪中的金属元素 Na、K、Mg、Ca、Cu、Zn、Mn、Fe、Co、Ni、Cd、Cr、Pb 含量。方法:采用先灰化、再用体积比为4:1的硝酸-高氯酸常压微沸条件下消解黄芪样品,研究了测定不同元素的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并作了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考察。结果:河东、河西栽培黄芪中 Na、K、Mg、Ca、Mn、Fe、Cu、Zn 含量分别为1571.2,3962.0,2057.8,2968.0,10.4,406.7,8.2,12.2 μg·g^(-1)和227.2,11274.8,1047.1,983.5,10.5,362.3,11.3,19.9 μg·g^(-1)。Co、Ni、Cd、Cr、Ph 未检出。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7.16%~102.7%,精密度 RSD(n=9)为0.5%~2.6%。结论: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栽培黄芪 金属元素
下载PDF
黄芪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被引量:19
10
作者 吴玉香 高建平 赵晓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5-316,共2页
本试验采用改良琼脂涂抹法(0.2%的秋水仙碱与0.1%的琼脂混合成半固体)处理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幼苗顶芽,得到的诱导株,经生物学性状鉴定和染色体鉴定为四倍体。
关键词 黄芪 多倍体 诱导 鉴定 改良琼脂涂抹法 生物学性状鉴定
下载PDF
温水浸种对蒙古黄芪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程瑶 方向文 +2 位作者 蒋志荣 马雨婷 肖生旺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3-420,共8页
研究温水浸种破除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种子休眠的适宜条件,采用恒温和变温2种浸种方式,测定蒙古黄芪种子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温水浸种... 研究温水浸种破除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种子休眠的适宜条件,采用恒温和变温2种浸种方式,测定蒙古黄芪种子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温水浸种破除蒙古黄芪种子休眠的效果显著,变温浸种效果略优于恒温浸种。不同温度破除休眠效果排序依次为60℃>70℃>80℃,其中60℃变温浸种2 min和5 min的发芽率分别为对照的2.87倍和2.31倍。浸种时间、浸种温度均可显著影响蒙古黄芪种子萌发,与对照相比,随着浸种时间增加,发芽率总体呈现出先急速升高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发芽指数与浸种温度极显著正相关;浸种温度与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温水浸种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保持种子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温水浸种 发芽率 种子休眠 变温浸种
下载PDF
砷胁迫对药用植物黄芪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姜志艳 王建英 徐彩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279-8281,共3页
[目的]探讨砷胁迫对药用植物黄芪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揭示砷毒害植物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药用植物黄芪为材料,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愈创木酚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及硫代巴比妥酸法研究不同浓度砷胁迫下对药用... [目的]探讨砷胁迫对药用植物黄芪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揭示砷毒害植物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药用植物黄芪为材料,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愈创木酚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及硫代巴比妥酸法研究不同浓度砷胁迫下对药用植物黄芪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影响以和丙二醛(MDA)的浓度变化。[结果]随着砷浓度升高,黄芪叶片中这3种酶的活性能够维持,特别是POD活性显著增加。从时间动态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黄芪叶片中的CAT活性先升高再降低,POD活性增加,SOD活性变化不显著;MDA含量先升后降,第8天达到最大值。[结论]该研究可为中药材重金属含量控制和药理活性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var. mongholicus(bge.)hsiao) 砷胁迫 药用植物 抗氧化酶 酶活
下载PDF
内蒙黄芪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7
13
作者 陈聪颖 陆阳 陈泽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7-569,共3页
内蒙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芪多糖、皂苷类、黄酮类等 ,具有抗衰老、对 DNA损伤的防护作用等药理活性。
关键词 内蒙黄芪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山西黄芪根腐病优势病原菌鉴定及其拮抗菌的多重筛选 被引量:8
14
作者 任小霞 秦雪梅 +3 位作者 王梦亮 雷振宏 王玉龙 高芬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73-2177,共5页
目的:在明确山西省黄芪根腐病优势病原菌的基础上,针对其进行拮抗菌的筛选。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得黄芪根腐病的致病菌,并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回接证病,采用常规形态和EF-1α序列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以优势病原菌... 目的:在明确山西省黄芪根腐病优势病原菌的基础上,针对其进行拮抗菌的筛选。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得黄芪根腐病的致病菌,并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回接证病,采用常规形态和EF-1α序列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以优势病原菌为靶标,通过室内多重筛选的方式筛选获得生防菌株。结果:明确了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为山西黄芪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之一,筛选获得的拮抗菌G10对其表现出了良好的平皿拮抗和离体防病效果。结论:以Fusarium solani为靶标筛选获得的拮抗菌G10,具有开发为专用生防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根腐病 病原鉴定 拮抗菌 多重筛选
下载PDF
蒙古黄芪种子发芽检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贾文秀 王俊杰 侯永霞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119,共5页
对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种子在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选择适宜的发芽温度和发芽床,确定种子检验中蒙古黄芪种子发芽试验的适宜条件和首、末次计数时间。试验结... 对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种子在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选择适宜的发芽温度和发芽床,确定种子检验中蒙古黄芪种子发芽试验的适宜条件和首、末次计数时间。试验结果表明,蒙古黄芪种子存在较高的硬实休眠特性。在种子检验中,破除硬实休眠的适宜方法为精米机打磨4min。蒙古黄芪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5℃恒温和15/25℃变温;适宜发芽床为纸上、纸间和海绵床;发芽试验的初次计数时间为第5d,末次计数时间为第1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种子 发芽试验 标准化
下载PDF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与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冬兰 孙素琴 +1 位作者 徐永群 陈小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96-2400,共5页
采用红外光谱的三级鉴定法分析鉴别了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在一维红外光谱中,刺果甘草的1 737 cm-1C O伸缩振动峰,明显高于黄芪的1 737 cm-1特征峰,说明刺果甘草含有机酯类化合物的量相对高于黄芪。在高分辨的二阶导数谱中,刺果甘草... 采用红外光谱的三级鉴定法分析鉴别了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在一维红外光谱中,刺果甘草的1 737 cm-1C O伸缩振动峰,明显高于黄芪的1 737 cm-1特征峰,说明刺果甘草含有机酯类化合物的量相对高于黄芪。在高分辨的二阶导数谱中,刺果甘草有明显的1 620,1 317,782和516 cm-1的草酸钙特征峰,而黄芪没有。此外,两者都存在1 463,1 511和1 596 cm-1的芳香类化合物的特征峰,不同的是刺果甘草的1 468 cm-1峰的右侧还有一个1 453 cm-1的小肩峰。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两者都存在1 070,1 095和1 140 cm-1的糖苷类化合物的自动峰,不同的是黄芪的1 140 cm-1的自动峰强度最大,但刺果甘草的1 090 cm-1自动峰强度最大。谱图的三级鉴定验证了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在糖苷类化合物、芳香类化合物和有机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上都是不一致的。该方法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别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还提供了两者的有机酯类化合物以及芳香类和糖苷类化合物具有很大差别的一些有用的结构信息。因此,运用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分析和鉴定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 黄芪 刺果甘草 真伪鉴别
下载PDF
蒙古黄芪中黄酮类成分抗超氧阴离子活性研究及构效关系分析 被引量:28
17
作者 卞云云 李萍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中有效成分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能力,并探讨黄酮类物质抗氧化能力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蒙古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中有效成分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能力,并探讨黄酮类物质抗氧化能力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蒙古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这些成分对邻苯三酚-鲁米诺-碳酸缓冲液(pH10·2)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结果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出12个黄酮类单体,分别为:槲皮素(Ⅰ),异槲皮苷(Ⅱ),芦丁(Ⅲ),山柰酚(Ⅳ)和异鼠李素(Ⅴ),芒柄花素(Ⅵ),芒柄花苷(Ⅶ),毛蕊异黄酮(Ⅷ),(3R)-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Ⅸ),2′,4′-二甲氧基-3′-羟基异黄烷-6-O-β-葡萄糖苷(Ⅹ),(6aR,11aR)-10-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烷(Ⅺ),(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Ⅻ)。结果表明,所有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此浓度范围所对应的清除率在10%~90%之间),量效呈对数关系(y=alogx+b)。构效关系结果显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决定其抗氧化活性。结论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清除超氧阴离子活性,是黄芪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且黄酮类成分的清除超氧阴离子活性与其结构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黄酮 抗氧化 超氧阴离子
下载PDF
陇西栽培蒙古黄芪原植物形态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谢小龙 王溪森 +2 位作者 赵利 王莉 李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6期1203-1204,共2页
运用比较形态学方法 ,对陇西栽培蒙古黄芪生长植株进行形态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 :该地栽培蒙古黄芪具有较为丰富的形态多样性 ,存在不同的种内类型。传粉实验初步说明蒙古黄芪为异花授粉植物 ,这是栽培蒙古黄芪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形态多样性 异花授粉
下载PDF
膜荚黄芪SCAR标记的建立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松权 祖元刚 吴基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0-563,共4页
用RAPD方法对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采用BSA法从120个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出7个在膜荚黄芪基因池和蒙古黄芪基因池中表现多态性的引物。单株检测表明,引物OPD14具有膜荚黄芪特异性,在检测的膜荚黄芪个体中均能各自扩增... 用RAPD方法对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采用BSA法从120个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出7个在膜荚黄芪基因池和蒙古黄芪基因池中表现多态性的引物。单株检测表明,引物OPD14具有膜荚黄芪特异性,在检测的膜荚黄芪个体中均能各自扩增出一条300 bp左右的特异带,而在蒙古黄芪的单株中则未见,将该膜荚黄芪特异性片断命名为OPD14-300。获得的RAPD标记OPD14-300经克隆、测序、重新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转化成更稳定的SCAR标记;该SCAR标记只在膜荚黄芪个体中出现,达到了在分子水平上快速、准确地鉴定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蒙古黄芪 RAPD SCAR
下载PDF
蒙古黄芪中毛蕊异黄酮的分离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涂继辉 贾凌云 孙启时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10-712,共3页
目的从蒙古黄芪中分离毛蕊异黄酮并建立测定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及重结晶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用Diamonsil(TM)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50:5... 目的从蒙古黄芪中分离毛蕊异黄酮并建立测定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及重结晶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用Diamonsil(TM)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50:50),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室温。结果毛蕊异黄酮质量浓度在0.008-0.320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7);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2.2%(n=6)。结论该方法为黄芪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毛蕊异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