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Furongtongmai capsule on the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after Intervention Operation
1
作者 Wei Yao Xiu-Hai Su +7 位作者 Yuan-Song Wang Yan-Ling Du Zhan-Yi Gao Yin-Sheng Gao Na Li Na-Na Feng Qing Chen Hua Guo 《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 2018年第4期203-208,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urongtongmai capsule on the in-stent restenosis (ISR) of 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 after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in 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cclusion (ASO)....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urongtongmai capsule on the in-stent restenosis (ISR) of 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 after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in 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cclusion (ASO). Methods: A total of 110 inpatients with ASO who performed 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 stent implant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Both groups received Aspirin 100 mg/d and Clopidogrel 75 mg/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Furongtongmai capsul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After continuous treatment for 6 month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kle Brachial Index (ABI),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PR) and ISR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t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 plasma levels of Hs-CRP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ABI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SR incid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6 months after surgery (9.09% vs 27.78%, P 〈 0.05). Conclusion: Furongtongmai Capsule can inhibit Hs-CRP in patients with ASO after femoral artery intervention, improve the ankle brachial index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rongtongmai capsule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intervention operation restenosis rate HS-CRP
下载PDF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As a Rare Complication of Crohn’s Disease
2
作者 Wei-wei Wu Xue-ying Jiang +2 位作者 Chang-wei Liu Yong-jun Li Rong Ze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67-171,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strategy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CD). Methods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9 cases suffering f...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strategy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CD). Methods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9 cases suffering from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occlusion and CD was investigat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ll the cases were less than 50 years old and the most were females (8/9). Arterial occlusions occurred in either active (5/9) or inactive (4/9) stage of CD. Besides the arteries of lower extremities, other arteries could also be involved such as aorta, iliac artery, renal artery or mesentery artery. Seven cases had atherosclerotic imaging findings (4 had aortic plaques and 6 had iliac artery stenoses). Embolectomy or thromboendarterectomy were mostly performed. Four (44.4%) cases had recurrent lower limb ischemia. Conclusions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is a rare 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 of CD. A thorough inspection of aorta is necessary. Embolectomy is mostly preferred.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is highly recommended after the 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s disease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lower extremity
下载PDF
顾步汤联合腔内成形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双足震动感觉阈值及微循环的影响
3
作者 蔡海珍 王剑 胡颖倩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77-882,共6页
[目的]探究顾步汤联合腔内成形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双足震动感觉阈值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52例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进行LEAOD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腔内成形术+顾步汤,76例)和对... [目的]探究顾步汤联合腔内成形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双足震动感觉阈值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52例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进行LEAOD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腔内成形术+顾步汤,76例)和对照组(腔内成形术,76例),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微循环指标和双足震动感觉阈值做对比。[结果]两组肢体疼痛、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肢体怕冷等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后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96.05%)显著高于对照组(84.2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流态积分、管襻积分、襻周积分均下降,襻顶血管直径均增加,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双足震动感觉阈值均下降,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顾步汤联合腔内成形术能够有效降低LEAOD患者的双足震动感觉阈值,改善患肢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步汤 腔内成形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双足震动感觉阈值 微循环
下载PDF
张伯礼教授基于“病证同治”理论辨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验
4
作者 崔俊波 秦广宁 +1 位作者 江丰 季宏昌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225-1228,共4页
总结张伯礼教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证经验。基于“病证同治”理论,提出“以辨病为先,以分期为主,以辨证为基”的诊疗思路。下肢ASO核心病机为气虚血瘀为本,热毒内蕴为标。治疗方法为全病程补气养血活血,选用当归补血汤;急... 总结张伯礼教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证经验。基于“病证同治”理论,提出“以辨病为先,以分期为主,以辨证为基”的诊疗思路。下肢ASO核心病机为气虚血瘀为本,热毒内蕴为标。治疗方法为全病程补气养血活血,选用当归补血汤;急性期清热解毒凉血,选用四妙勇安汤;稳定期温肾通络止痛,选用补肾通络药组。诊疗之际,应细心权衡轻重、详辨标本之急,处理好标本间关系,确定“治其所苦”为重要治疗策略。再通过典型病案,详细阐释诊疗思路及用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证同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当归补血汤 四妙勇安汤 张伯礼
下载PDF
髂静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苏兴旺 袁土养 +3 位作者 徐孝友 刘永东 何山 孙立伶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1期77-80,共4页
目的对髂静脉支架治疗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支架治疗组(40例)和保守... 目的对髂静脉支架治疗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支架治疗组(40例)和保守治疗组(28例)。支架治疗组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成型支架置入术治疗,保守治疗组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illalta评分、血管通畅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illalt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Villalta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且支架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Villalta评分(10.81±2.97)分、(8.62±2.68)分均低于保守治疗组的(12.54±3.81)分、(9.81±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3、2.089,P均<0.05)。支架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血管通畅率80.00%(32/40)、90.00%(36/40)和95.00%(38/40)均高于对照组的57.14%(16/28)、67.86%(19/28)、75.00%(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髂静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静脉闭塞性疾病可以提高术后静脉血管通畅率,减轻下肢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支架置入 下肢静脉闭塞性疾病 Villalta评分 血管通畅率
下载PDF
CTA与DSA评估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全球肢体解剖学分期系统分期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韩亚庆 丁宁宁 +6 位作者 周丽 崔玉玲 尹翠林 刘哲 杨健 刘亚民 孟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分析CTA与DSA在评估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患者全球肢体解剖学分期系统(GLASS)分期中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LTI患者临床资料。以DSA评估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与DSA评估... 目的分析CTA与DSA在评估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患者全球肢体解剖学分期系统(GLASS)分期中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LTI患者临床资料。以DSA评估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与DSA评估GLASS分期的一致性。结果 CTA评估GLASS评分与DSA具很强的一致性,其中两者评估股腘动脉段评分的加权Kappa系数为0.798(95%CI=0.722~0.873,P<0.01),评估膝下动脉段评分的加权Kappa系数为0.785(95%CI=0.725~0.845,P<0.01),评估GLASS整体评分的加权Kappa系数为0.832(95%CI=0.752~0.911,P<0.01),均显示出很强的一致性。结论 下肢动脉CTA检查可准确评估CLTI患者靶病变GLASS评分和分期,有助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及血运重建技术难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肢体解剖学分期系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CT血管造影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PTA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熊开军 金成勇 +3 位作者 何虎强 江琰 罗晗峰 袁梦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TA治疗的97例慢性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时间踝肱指数(ABI)、血流动力学指标[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速度... 目的:探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TA治疗的97例慢性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时间踝肱指数(ABI)、血流动力学指标[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峰值、血流量]、血清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单蛋白(hs-CRP)]变化,1年后随访再狭窄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慢性下肢ASO患者术后7 d、6个月、1年ABI、足背动脉内径和血流量均高于术前(P<0.05),血流速度峰值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1年,ABI均低于术后7 d和6个月(P<0.05),足背动脉内径低于术后7 d(P<0.05),血流速度峰值高于术后7 d(P<0.05);血管再狭窄者31例(31.96%),未狭窄者66例(68.04%);再狭窄组术前ABI、术后1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低于未狭窄组(P<0.05);植入支架≥2个比率、术前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术后1年TG、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高于未狭窄组(P<0.05),植入支架长度大于未狭窄组(P<0.05);术前ABI、TG、LDL-C和术后1年TG、LDL-C、HDL-C、hs-CRP均为下肢ASO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TA治疗慢性下肢ASO短期疗效显著,但有术后再狭窄风险,术前ABI、TG、LDL-C,术后TG、LDL-C、HDL-C、hs-CRP水平均为下肢ASO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支架内再狭窄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知葛通脉颗粒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徐仁佳 樊月月 +1 位作者 沈晓喻 吴坚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853-861,共9页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初步探索知葛通脉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靶点和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理论支持和线索。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文献补充,筛选知葛通脉颗粒有效成分及效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初步探索知葛通脉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靶点和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理论支持和线索。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文献补充,筛选知葛通脉颗粒有效成分及效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挖掘2型糖尿病LEAD靶点,取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11.5制作PPI网络图,并通过PPI网络拓扑关系分析知葛通脉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LEAD的关键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关系图,筛选中药颗粒核心成分。在Metascape平台进行GO、KEGG富集分析,探索药物治疗疾病的潜在机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图。最后,通过AutoDockTools 1.5.6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药物活性成分与疾病靶点之间的反应活性。结果研究获得知葛通脉颗粒有效成分71种,潜在靶点261个,与DLEAD交集靶点107个,筛选出核心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芒柄花黄素、异鼠李素、去水淫羊藿黄素、薯蓣皂苷元、β-谷甾醇、金圣草素、豆甾醇,关键靶点AKT1、IL-6、TNF、TP53、VEGFA、IL-1B。相关作用通路有183条,作用通路主要涉及MAPK、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HIF-1信号通路等。对接结果显示中药成分与疾病靶点之间可较好地结合。结论知葛通脉颗粒可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芒柄花黄素、异鼠李素、去水淫羊藿黄素、薯蓣皂苷元、β-谷甾醇、金圣草素、豆甾醇等关键有效成分作用于AKT1、IL-6、TNF、TP53、VEGFA、IL-1B等关键靶点,调节MAPK、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HIF-1等信号通路,多靶点、多通路协同发挥对DLEAD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葛通脉颗粒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下载PDF
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汪继辉 徐德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8期54-58,共5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合并足坏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黄石市爱康医院介入科治疗的糖尿病下肢ASO合并足坏疽患者8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 目的:探究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合并足坏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黄石市爱康医院介入科治疗的糖尿病下肢ASO合并足坏疽患者8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及观察组(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各41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糖尿病Wagner分级、血管内径、血流量(髂动脉、股浅动脉)、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足Wagner分级0级、1级、2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级、4级、5级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髂动脉、股浅动脉血管流量、血管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髂动脉、股浅动脉血管流量、血管内径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ASO合并足坏疽效果显著,可增大髂动脉、股浅动脉血管内径,增加血流量,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足坏疽
下载PDF
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5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娄浩然 叶郁青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11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治疗,比对2组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和趾肱指数(...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11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治疗,比对2组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和趾肱指数(TBI)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ABI和T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 前列地尔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载PDF
能谱CT最佳单能量图提高下肢动脉造影成像质量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英豪 彭新桂 +5 位作者 金晖 赵国峰 丁蓉蓉 魏恒乐 陆照璇 邓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97-1001,共5页
目的 探讨能谱CT最佳单能量图对提高下肢动脉造影成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连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其中17例为研究组,接受宝石CT能谱模式扫描检查;另17例为对照组,接受64排螺旋CT扫描... 目的 探讨能谱CT最佳单能量图对提高下肢动脉造影成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连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其中17例为研究组,接受宝石CT能谱模式扫描检查;另17例为对照组,接受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通过计算获得研究组扫描图像中最佳单能量图,分别测量两组图像中髂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及胫前动脉中段平面CT 值及背景噪声(BN)值,计算出相应对比噪声比(CNR),以此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同时2 名资深影像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对两组图像质量作5分制主观评分。结果 客观评价显示,研究组最佳单能量图能量水平集中在58~67 KeV,图像中髂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及胫前动脉CT值及CN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CT值分别提高17.6%、12.2%、12.3%、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8、1.636、1.119、2.907, P<0.01);CNR分别提高44.3%、40.8%、59.5%、1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9、4.686、4.294、5.213, P<0.01)。主观评价显示,研究组、对照组图像质量评分在医师1分别为82分、69分,医师2分别为81分、68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评估一致性较好(K=0.85)。结论 下肢动脉CTA检查中,宝石能谱CT最佳单能量图显示狭窄段血管、远端小血管及去除硬化伪影能力较64排螺旋CT有明显提高,对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前和术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最佳单能量图 下肢动脉造影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对比剂
下载PDF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疾病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希全 凌宝存 +4 位作者 朱伟 潘晓琳 董戈 郭锋 袁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27例LEAOD患者接受了PTAS治疗,制订治疗成功标准并疗效随访,对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BI)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97.64%(124/127),除3...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27例LEAOD患者接受了PTAS治疗,制订治疗成功标准并疗效随访,对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BI)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97.64%(124/127),除3例LEAOD患者PTAS失败外,其余病例均成功,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踝/肱指数(ABI)由0.37±0.15上升为0.87±0.18(P<0.05)。随访3~60个月,53例髂动脉均血流通畅,临床症状无复发;45例股浅动脉中、上2/3段阻塞和29例股浅动脉下1/3段阻塞,PTAS后6、12、36、60个月的通畅率分别为97.78%、91.11%、84.44%、75.56%及89.66%、79.31%、72.41%、65.52%。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LEAOD,可使闭塞血管得到长期的有效开通,显著提高血流动力学指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经皮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徐黄合剂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洁 杨克 +3 位作者 陈敬贤 吕玲玲 卞晓岚 郑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观察徐黄合剂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LEAO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将68例糖尿病性LEAOD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阿托... 目的·观察徐黄合剂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LEAO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将68例糖尿病性LEAOD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贝前列素钠片,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徐黄合剂,2组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2组患者的下肢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h);每2周对2组患者测定1次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经治疗后,通过测定间歇性跛行距离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胫前动脉IMT、胫后动脉IMT、足背动脉IMT、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TC、LDLCh、HDL-Ch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5.76%)(P=0.014)。结论·徐黄合剂对糖尿病性LEAOD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黄合剂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吴刚 王书智 +3 位作者 顾建平 冯敏 殷信道 卢铃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2-89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疑有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重建,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T血管造影技术及应用价值。结果MSCT动脉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病变10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疑有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重建,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T血管造影技术及应用价值。结果MSCT动脉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病变10例,8例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为下肢动脉急性栓塞。其中4例行DSA检查,结果与MSCTA相符。MS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病变12例。4例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6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MSCTV未见异常。其中6例行DSA检查,4例结果与MSCTV相符。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肢 闭塞性病变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与金属裸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和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鹏 陈晓伟 +3 位作者 包晗 张艳君 黄媛丹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76-1180,共5页
目的探讨国产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CB)与金属裸支架(BMS)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效果和安全性差异,为下肢ASO治疗决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收集79例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ⅡA^C型股-腘动脉ASO患者,根... 目的探讨国产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CB)与金属裸支架(BMS)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效果和安全性差异,为下肢ASO治疗决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收集79例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ⅡA^C型股-腘动脉ASO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DCB组(n=41)和BMS组(n=38),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中资料,术后随访1、3、6、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靶病变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与BMS组术后1个月患肢踝-肱指数(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9±0.21对0.84±0.20,P=0.369),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7%(38/41)对94.7%(36/38),P=0.863]。随访期间BMS组出现1例严重不良事件(血管内支架断裂),两组均无截肢和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国产紫杉醇DCB治疗股-腘动脉ASO效果良好,与BMS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比无明显差异。临床决策中DCB是一重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 药物涂层球囊 金属裸支架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64层CT血管造影与DSA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光超 邓钢 +7 位作者 秦永林 杨明 靳激扬 李国昭 丁慧娟 沈志萍 吴旻 滕皋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对照DSA,研究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行64层螺旋CTA检查,检查后2周内行DSA。CT数据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DSA采用步进跟踪... 目的对照DSA,研究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行64层螺旋CTA检查,检查后2周内行DSA。CT数据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DSA采用步进跟踪造影技术或分段DSA进行下肢血管检查,将CTA与DSA结果比较。结果在216个动脉节段中,2种检查方法狭窄程度显示一致的有157个,被CTA高估13个,低估6个。CTA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50%诊断的灵敏度为98.21%,特异度96.15%,准确率97.22%,阳性预测值96.49%,阴性预测值98.04%。结论64层CT血管造影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评估的可靠方法,可为制订介入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CT DSA 血管造影术 下肢动脉闭塞症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20例 被引量:18
17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11 位作者 齐立行 崔世军 郭建明 李杨 高喜翔 佟铸 齐一侠 张成超 吴中俭 杨盛家 张建 汪忠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79-782,共4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0例接受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19例(95%),症状消失...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0例接受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19例(95%),症状消失,静息痛症状缓解;失败1例(伴发腹主动脉瘤、静息痛),瘤腔内大量血栓多次脱落至远端动脉,足部动脉完全闭塞,且取栓后效果不佳,终因剧烈疼痛予膝下截肢。1例前半足截肢患者于术后第7日左下肢动脉形成血栓,经溶栓后症状有所缓解。术后踝-肱指数(ABI)与术前比较,7例(36.8%)提升<0.3,8例(42.2%)提升0.3~0.5,4例(21.0%)提升>0.5。18例患者平均随访4(1~8)个月,症状均缓解,未再次干预;1例足趾溃疡患者溃疡愈合。结论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所致缺血安全、有效,但仍需更大样本量和更长随访时间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减容治疗术中并发症及其处理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承志 林印胜 +3 位作者 张红 刘玉龙 李王海 张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05-409,共5页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减容治疗术中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接受减容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88肢),按照不同减容治疗方式分为溶栓组(43例46肢,接受置管溶栓术)、取栓组(42例49肢,接受机械血栓清除术)及旋切组...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减容治疗术中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接受减容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88肢),按照不同减容治疗方式分为溶栓组(43例46肢,接受置管溶栓术)、取栓组(42例49肢,接受机械血栓清除术)及旋切组(82例93肢,接受定向斑块旋切术)。分析各组术中并发症的种类、发生率、处理方式及治疗有效性。结果对溶栓组46条患肢均行置管溶栓术。取栓组中,16肢采用Angiojet取栓导管治疗,33肢采用Rotarex取栓导管治疗。旋切组中,21肢采用Silverhawk斑块旋切系统治疗,72肢采用Turbohawk斑块旋切系统治疗。减容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8.94%(186/188)。溶栓组、取栓组、旋切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26%(13/46)、6.12%(3/49)及6.45%(6/93)。术中并发症包括血管破裂出血14例、栓子脱落引发栓塞5例、急性血栓形成2例及导丝断裂1例(1条患肢),分别给予压迫止血、覆膜支架植入、栓子抽吸、置管溶栓及断裂导丝抓捕处理,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者。3组间血管破裂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后全部患者Rutherford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Z=2.730,P=0.002)。结论减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确切。血管破裂出血是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且于置管溶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及时干预有利于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闭塞性疾病 减容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氟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康震 王宁 +1 位作者 王芳 姚华强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糖尿病性LEAO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5 mg+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糖尿病性LEAO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5 mg+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观察组患者每晚口服氟伐他汀钠胶囊4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血液黏度、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内膜厚度及TC、TG、Hb A1c、LDL-C、HDL-C达标情况、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狭窄及闭塞患者例数,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血液黏度、TC、TG、Hb A1c、LDL-C、颈动脉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C、TG、LDL-C、HDL-C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患者占比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 A1c达标率、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占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用于糖尿病性LEAOD,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黏度、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栓疾病的发生风险,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阿司匹林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脂 内皮功能
下载PDF
微球囊扩张成形术在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郭晓华 张焱 +6 位作者 胡宪清 何建荣 金红来 林开勤 胡晓钢 吴素理 梅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膝下血管微球囊扩张成形术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以膝下动脉闭塞为主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32例,共38条肢体,均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闭塞或严重狭窄病变。结果 38条肢体中技术成功36条(94.7... 目的探讨膝下血管微球囊扩张成形术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以膝下动脉闭塞为主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32例,共38条肢体,均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闭塞或严重狭窄病变。结果 38条肢体中技术成功36条(94.73%)。主要并发症有动脉穿孔(1例)、痉挛(1例)及穿刺点血肿(1例)。随访6个月,临床成功率92.11%(35/38)。11例坏疽患者中,1例膝上截肢,救肢率90.91%(10/11)。结论血管微球囊扩张成形术为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膝下动脉 血管成形术 微球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