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file and Character of Atmospheric Structure Constant of Refractive Index C_n^2
1
作者 SUN Gang WENG Ning-Quan +1 位作者 XIAO Li-Ming WU Y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2年第3期270-272,共3页
Random fluctuations of turbulence bring random fluctuations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making the atmosphere a random fluctuation medium that destroys the coherence of light-waves. Research in atmospheric turbulence is ... Random fluctuations of turbulence bring random fluctuations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making the atmosphere a random fluctuation medium that destroys the coherence of light-waves. Research in atmospheric turbulence is actually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refractive index. The atmospheric structure constant of refractive index, C n 2 ,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denoting atmospheric turbulence. In this paper, C n 2 is measured during the day and at night and in all four seasons using a high sensitivity micro-thermal meter QHTP-2.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C n 2 in Hefei (0-30 km) is investigated by the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data. The average profile of C n 2 in Hefei exhibits conspicuous day and night differences with increased altitude. The distribution of log(C n 2 ) is nearly normal and has conspicuous seasonal differ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ied optics atmospheric turbulence atmospheric structure constant of refractive index variance profile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wind profiler data to rainfall analyses in Tazhong Oilfield region,Xinjiang,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MinZhong WANG WenShou WEI +2 位作者 Qing HE XinChun LIU ZhongJie ZHAO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2年第4期369-377,共9页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the Oilfield region in the Taklimakan Desert, the Urumqi Institute of Desert Meteorology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MA) conducted a detection exp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the Oilfield region in the Taklimakan Desert, the Urumqi Institute of Desert Meteorology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MA) conducted a detection experiment by means of wind profiling radar (WPR) in Tazhong Oilfield region of Xinjiang, China in July 2010. By using the wind profiler data obtained during the rainfall process on 27 Jul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wind field fea- tures and some related scientific issues of this weather ev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wind profiler data had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and vertical spatial resolution, and could be used to analyze detailed vertical structures of rainfall process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so-scale systems. Before and after the rain event on 27 July, the wind field showed multi-layer vertical structures, having an obvious meso-scale wind shear line and three airflows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speeding up the motion of updraft convergence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Besides, the wind direc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rainfall changed inversely with increasing height. Before the rain, the winds blew clockwise, but after the onset of the rain, the wind directions became counterclockwise mainly; (2) the temperature advection derived from wind profiler data can repro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level thermodynamic evo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rainfall, which is capable to reflect the variation trend of hydrostatic stability in the atmosphere.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precipitation on 27 July, the lower atmosphere was mainly affected by warm advection which had accumulated unstable energy for the rainfall event and was beneficial for the occurrence of updraft motion and precipitation; (3) the "large-value zone" of the radar reflectivity factor Z was virtu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onset and end of the rainfall, the height for the formation of rain cloud particles, and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The reflectivity factor Z during this event varied approximately in the range of 18-38 dBZ and the rain droplets formed mainly at the layer of 3,800-4,5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profiling radar vertical atmospheric structure temperature advection radar reflectivity factor Z Tazhong Oiifield Taklimakan Desert
下载PDF
Analyses of structure of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in ice camp over Arctic ocean 被引量:5
3
作者 卞林根 陆龙骅 +2 位作者 张占海 程斌 逯昌贵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2007年第1期8-17,共10页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over Arctic floating ice is presented by using about 50 atmospheric profiles and relevant data sounded at an ice station over Arctic Ocean from 22 August to 3 Septemb...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over Arctic floating ice is presented by using about 50 atmospheric profiles and relevant data sounded at an ice station over Arctic Ocean from 22 August to 3 September,2003.It shows that the height of th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in day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stability boundary layer in night.The boundary layer can be described as vertical structures of stability,instability and multipl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lative warm and wet down draft air from up level and cool air of surface layer is significant,which causes stronger wind shear,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version with typical wind shear of 10 m/s/100 m,intensity of temperature inversion of 8 ℃/100 m.While the larger pack ice is broken by such process,new ice free area in the high latitudes of arctic ocean.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ir/ice/water are enhanced.The fact helps to under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nd its effect in Arctic floating ic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ic Ocean atmospheric profile sounding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下载PDF
Atmospheric Refractive Turbulence Effect on Diffraction-Limited Infrared Coherent Lidar
4
作者 陈武喝 司徒达 钟旭滨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Kavaya-Suni format, discusses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equation of the diffraction-limited coherent CO 2 lidar in detail, which is applied to atmospheric turbulence. The cumulative SNR and r...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Kavaya-Suni format, discusses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equation of the diffraction-limited coherent CO 2 lidar in detail, which is applied to atmospheric turbulence. The cumulative SNR and relative SNR, which are all affected by the nonlinear effects of the diffraction-limited Gaussian beam, atmospheric molecule and atmospheric turbulence, are simulated by microcomputer. Six instructions for the optimal design of IR CO 2 Coherent Lidar System, are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herent lidar atmospheric refractive turbulence Turbulent structural parameter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Diffraction-limited
下载PDF
无线光通信中大气湍流噪声测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柯熙政 廖志文 +2 位作者 梁静远 王瑞 丁德强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36,共12页
光信号的强度闪烁、光斑漂移、光束扩展、到达角起伏等大气湍流现象会影响光信号在大气中的传输性能。本文将这种闪烁效应看作是光通信系统传输中的乘性噪声,推导了大气湍流乘性噪声模型,并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晴天、雾... 光信号的强度闪烁、光斑漂移、光束扩展、到达角起伏等大气湍流现象会影响光信号在大气中的传输性能。本文将这种闪烁效应看作是光通信系统传输中的乘性噪声,推导了大气湍流乘性噪声模型,并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晴天、雾霾天、雪天、小雨天、中雨天、大雨天及阴天的顺序,湍流乘性噪声对光通信的通信质量影响加剧,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逐渐增大,噪声信号的偏斜度与陡峭度随之增加,导致光强信号的衰落概率变大;同时随着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的增大,系统的中断概率逐渐减小;而在相同的SNR下,中断概率随着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减小而减小。研究大气湍流噪声对无线光通信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大范围、高速的无线光通信技术带来重要的技术突破,对无线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乘性噪声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中断概率 衰落概率
下载PDF
基于风廓线雷达产品的冰雹过程分析
6
作者 李源 杨哲 +2 位作者 徐文隆 吕林静 陈胜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87-191,共5页
利用贵州省威宁县气象局的风廓线雷达基础数据及其二次开发产品、雨量站和MICAPS的实况数据,对2019年6月11日发生在威宁本站的一次冰雹大风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廓线产品可反映出冷暖平流的时空变化及垂直分布,更早探测... 利用贵州省威宁县气象局的风廓线雷达基础数据及其二次开发产品、雨量站和MICAPS的实况数据,对2019年6月11日发生在威宁本站的一次冰雹大风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廓线产品可反映出冷暖平流的时空变化及垂直分布,更早探测冷空气入侵、风场切变情况及低空急流强度;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和垂直速度可以指示降水的发生、持续时间及降水强度情况;强降水发生前有较强风垂直切变,降水过程中风垂直切变值整体大于0.2 s^(-1),风垂直切变的增强会引起垂直速度和地面大风的增大;若以大于15 dBZ和小于10 dBZ为降水的起止标志,风廓线雷达反射率因子较其他产品可以更清晰地指示降水的开始和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风廓线 雷达产品 低空急流 垂直速度 风垂直切变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下载PDF
合肥地区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高度分布模式 被引量:17
7
作者 孙刚 翁宁泉 肖黎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利用QHTP-2型温度脉动探空仪对合肥地区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进行了长期连续的实地探空测量,对大量探空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合肥地区(0~25km)折射率结构常数随高度分布廓线,并以国际广泛应用的Hufnagel—Valley模式为基础拟合得... 利用QHTP-2型温度脉动探空仪对合肥地区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进行了长期连续的实地探空测量,对大量探空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合肥地区(0~25km)折射率结构常数随高度分布廓线,并以国际广泛应用的Hufnagel—Valley模式为基础拟合得出合肥地区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统计模式廓线。研究发现:合肥地区大气湍流随高度分布廓线存在明显的昼夜和季节变化,大气湍流在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上叠加了随机起伏,并具有鲜明的跳跃式结构;合肥地区的高空湍流模式廓线较好地符合实测的平均廓线,能反映自由大气中湍流随高度分布的重要特征——指数递减和对流层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大气湍流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廓线 模式
下载PDF
不同地区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分布特性及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孙刚 翁宁泉 +1 位作者 肖黎明 马成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490,共6页
大气湍流对光波传播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大气随机起伏的湍流引起折射率的随机起伏,破坏了光波的相干性.研究传输问题就是研究湍流所造成的折射率随机变化的规律.主要利用HTP-2型温度脉动探空仪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进行了实地探测及计算分... 大气湍流对光波传播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大气随机起伏的湍流引起折射率的随机起伏,破坏了光波的相干性.研究传输问题就是研究湍流所造成的折射率随机变化的规律.主要利用HTP-2型温度脉动探空仪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进行了实地探测及计算分析.通过对大量探空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分别得出了合肥地区和北方干旱地区(0~30 km)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在不同季节的白天和夜间的分布廓线和分布特性,对合肥地区和北方干旱地区的大气湍流结构特性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为大气光学传输工程的应用和理论计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大气湍流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分布特性
下载PDF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8
9
作者 翁宁泉 曾宗泳 +2 位作者 肖黎明 马成胜 龚知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73-676,共4页
通过对甸安徽合肥、河北香河、云南昆明三个站址整层(0~30km)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n^2的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到了Cn^2的垂直分布特征和统计特征;利用现有的Cn^2高度分布模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 通过对甸安徽合肥、河北香河、云南昆明三个站址整层(0~30km)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n^2的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到了Cn^2的垂直分布特征和统计特征;利用现有的Cn^2高度分布模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己的拟合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结构常数 垂直分布 概率分布 大气
下载PDF
激光雷达测量大气湍流廓线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守川 吴毅 +4 位作者 侯再红 谭逢富 季永华 肖黎明 孙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95-1798,共4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成像激光光斑测量大气湍流廓线的激光雷达原理。通过对分层大气湍流的光束波面变化的测量,获取各分层大气湍流的相干长度,据此利用平面波近似算法反演湍流强度廓线。通过搭建的大气湍流廓线激光雷达实验系统获得了湍流廓... 介绍了一种利用成像激光光斑测量大气湍流廓线的激光雷达原理。通过对分层大气湍流的光束波面变化的测量,获取各分层大气湍流的相干长度,据此利用平面波近似算法反演湍流强度廓线。通过搭建的大气湍流廓线激光雷达实验系统获得了湍流廓线的实验数据,并且与系留飞艇搭载的温度脉动仪在同时段固定高度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了近似递推算法的可行性。最后对实验中出现的误差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廓线 大气相干长度 激光雷达 折射率结构常数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反演大气比湿廓线的初步试验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康远 阮征 +2 位作者 魏鸣 葛润生 董保举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7-415,共9页
基于湍流散射理论,运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WPR)联合RASS(Radio Acoustic Sounding System),GPS/PWV(Global Position System/Precipitable Water Vapor)进行全遥感系统的大气比湿廓线反演试验,并对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利用2011年8—9月云... 基于湍流散射理论,运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WPR)联合RASS(Radio Acoustic Sounding System),GPS/PWV(Global Position System/Precipitable Water Vapor)进行全遥感系统的大气比湿廓线反演试验,并对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利用2011年8—9月云南大理综合探测试验数据的反演结果与探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WPR联合探空的温度廓线和起始边界比湿(q_0)反演大气比湿廓线,与探空大气比湿廓线相比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标准差为0.84 g·kg^(-1),误差随高度增加呈递增趋势;WPR联合RASS,GPS/PWV数据反演大气比湿廓线,与探空大气比湿廓线的标准差为0.85 g·kg^(-1)。参加反演的数据中,折射指数结构常数C_n^2与谱宽σ_(turb)~2对反演影响最大,反演算法中大气折射指数梯度M符号的判断对反演精度也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大气比湿廓线 大气折射指数梯度 折射指数结构常数
下载PDF
激光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测量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纯毅 杨华民 +3 位作者 佟首峰 刘云清 韩成 刘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422-426,共5页
在相距600 m 的两地进行了静态激光大气传输实验,并对接收到的光强和光束到达角起伏进行记录.以每10min 所记录的数据作为样本,计算出光强起伏方差和到达角起伏方差,并根据理论孔径平滑因子计算出点接收时的光强起伏方差,再分别根据光... 在相距600 m 的两地进行了静态激光大气传输实验,并对接收到的光强和光束到达角起伏进行记录.以每10min 所记录的数据作为样本,计算出光强起伏方差和到达角起伏方差,并根据理论孔径平滑因子计算出点接收时的光强起伏方差,再分别根据光强起伏方差和到达角起伏方差计算出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最后,得到一天之内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变化曲线,并分析得出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在早晨和傍晚存在极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激光大气传输 大气湍流 孔径平滑 到达角起伏
下载PDF
基于NOAA模式的典型地区大气湍流高度分布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刚 翁宁泉 +2 位作者 张彩云 高慧 吴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8-393,共6页
研究大气传输问题中的大气湍流主要是研究湍流所造成的折射率随机变化规律。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n2是表示大气光学湍流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主要利用温度脉动探空仪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n2在合肥和北京两个典型地区进行了实地探测及计... 研究大气传输问题中的大气湍流主要是研究湍流所造成的折射率随机变化规律。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n2是表示大气光学湍流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主要利用温度脉动探空仪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n2在合肥和北京两个典型地区进行了实地探测及计算分析,同时根据两个典型地区相应气象站点常规气象探空资料统计分析数据,通过NOAA模式得到大气湍流高度分布廓线,并与HV模式廓线和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分析,为其他不同典型地区大气湍流模式分布特性的研究提供方法验证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大气湍流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NOAA模式
下载PDF
戈壁地区近地面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封双连 张志刚 +3 位作者 强希文 胡月宏 赵军卫 宗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2,共4页
利用温度脉动仪对2010年4—12月库尔勒戈壁地区近地面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进行了测量,按月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数平均。根据对数平均值对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气湍流强弱时段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显示:戈壁地区大气湍流在日落时段... 利用温度脉动仪对2010年4—12月库尔勒戈壁地区近地面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进行了测量,按月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数平均。根据对数平均值对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气湍流强弱时段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显示:戈壁地区大气湍流在日落时段较日出时段弱;日出转换时刻,均值湍流强度在10-15m-2/3以下,日落转换时刻,均值湍流强度在10-16m-2/3左右;4,6,8,9月份的近地面大气湍流强度较强,5,7,10月份居中,11,12月份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戈壁地区 变化特征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探测研究 被引量:53
15
作者 阮征 何平 葛润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40,共8页
基于湍流散射理论,构建了风廓线雷达(WPR)强度信息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估算方法。经过对WPR多种探测模式探测数据的估算分析,发现雷达参数的确切选用、信噪比(SNR)测量方法的合理性以及信号累积得益的认定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准... 基于湍流散射理论,构建了风廓线雷达(WPR)强度信息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估算方法。经过对WPR多种探测模式探测数据的估算分析,发现雷达参数的确切选用、信噪比(SNR)测量方法的合理性以及信号累积得益的认定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准确估算有较大的影响,为此提出适合WPR多种探测模式对该估算值规范化处理方法。利用北京两部对流层风廓线雷达五种探测模式于2005年获取的部分观测数据,进行了规范化计算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邻近时刻的不同风廓线雷达探测估算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其垂直分布结构合理,呈指数形式,统计结果与国内外的分析研究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探测模式 规范化处理
下载PDF
基于雷达海杂波的大气折射率剖面估计技术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爱国 察豪 刘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67-871,共5页
基于雷达海杂波的海洋大气折射率剖面估计简称为RFC,RFC技术能实时地将雷达海杂波中携带的大气折射率空间分布信息提取出来,为舰载雷达和通信系统提供环境评估信息。从Bayes参数统计估计和多参数最优理论的角度简要介绍了RFC的基本原理... 基于雷达海杂波的海洋大气折射率剖面估计简称为RFC,RFC技术能实时地将雷达海杂波中携带的大气折射率空间分布信息提取出来,为舰载雷达和通信系统提供环境评估信息。从Bayes参数统计估计和多参数最优理论的角度简要介绍了RFC的基本原理,其次对其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作了介绍,对其有待解决的四个关键问题:传播模型、环境模型、海杂波模型及反演算法作了重点探讨,对其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折射率剖面 雷达海杂波 反演 抛物方程
下载PDF
利用BP-ANN和地基单站GPS数据反演大气折射率剖面 被引量:7
17
作者 林乐科 赵振维 +2 位作者 张业荣 王红光 王波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42,共4页
分析表明地基单站GPS接收机低仰角信号的斜路径延迟是适合进行大气折射率剖面反演的基础量,为此建立了五层BP-ANN(后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大气折射率剖面的反演。利用青岛地区10年的历史探空数据进行网络训练和仿真反演,仿真反演结... 分析表明地基单站GPS接收机低仰角信号的斜路径延迟是适合进行大气折射率剖面反演的基础量,为此建立了五层BP-ANN(后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大气折射率剖面的反演。利用青岛地区10年的历史探空数据进行网络训练和仿真反演,仿真反演结果与探空剖面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路径延迟 大气折射率剖面 后向传播网络 全球定位系统
下载PDF
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一次观测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孙方林 马耀明 +1 位作者 马伟强 李茂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4-1019,共6页
利用2005年8月31日~9月5日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综合观测研究站的LAP3000风廓线仪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温日变化和大气边界层风廓线结构。结果表明,该地区1500m以下大气边界层主要受高原山地地形及珠峰地区冰川环境的影响,冰... 利用2005年8月31日~9月5日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综合观测研究站的LAP3000风廓线仪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温日变化和大气边界层风廓线结构。结果表明,该地区1500m以下大气边界层主要受高原山地地形及珠峰地区冰川环境的影响,冰川风可能是引起观测期间下午强风天气的主要原因;1500m以上高空受西风气流影响程度增大,但东南风仍占有一定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峰地区 LAP3000风温廓线仪 大气边界层结构 冰川风
下载PDF
利用闪烁和漂移效应测量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马晓珊 朱文越 饶瑞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8-542,共5页
在近海面大气边界层中进行了1 km路径的水平光传输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闪烁和漂移效应推导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定量的理论分析揭示了两者不一致的原因在于:闪烁效应主要对路径中部的小尺度湍涡敏感,漂移效应则对... 在近海面大气边界层中进行了1 km路径的水平光传输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闪烁和漂移效应推导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定量的理论分析揭示了两者不一致的原因在于:闪烁效应主要对路径中部的小尺度湍涡敏感,漂移效应则对发射端附近的大尺度湍涡敏感;随着内尺度变大,漂移效应测量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将大于闪烁效应测量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当内尺度达到20 mm时,前者的测量结果是后者的3倍;当外尺度变小时,漂移效应的测量结果小于闪烁效应的测量结果,当外尺度仅为1 m时,前者的测量结果为后者的1/2;大气折射率3维功率谱的幂律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当幂律大于-11/3时,闪烁效应测量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大于漂移效应测量的折射率结构常数,最大差异接近于25倍,当幂律小于-11/3时,漂移效应的测量结果大于闪烁效应的测量结果,两者的差异甚至可达两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传输 大气湍流 折射率结构常数 闪烁 漂移
下载PDF
北冰洋浮冰站大气边界层结构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卞林根 陆龙骅 +2 位作者 张占海 程斌 逯昌贵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7-97,共11页
利用2003年8月23日—9月3日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北冰洋浮冰站探测的50次大气廓线及相关资料,对北冰洋的大气边界层垂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观测期间北冰洋(78°N附近,143°—148°W)浮冰区白天的对流边界层高... 利用2003年8月23日—9月3日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北冰洋浮冰站探测的50次大气廓线及相关资料,对北冰洋的大气边界层垂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观测期间北冰洋(78°N附近,143°—148°W)浮冰区白天的对流边界层高度大于夜间的稳定边界层高度。大气边界层可分为稳定型、不稳定型和多层结构等几种类型。个例分析表明来自高空较强的暖湿气流与冰面近地层冷空气强烈相互作用,会形成强风切变和逆温、逆湿过程,有时100m高度内的风切变达10m/s,逆温达8℃。此种过程会导致北冰洋高纬度地区的大块海冰破裂,形成新的无冰海域,加强了海/冰/气的相互作用。该观测事实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北冰洋高纬度边界层特征及其影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冰洋 大气廓线探测 边界层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