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Variability of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Winds, Atmospheric Temperatures, Water Levels, Waves and Precipit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L. J. Pietrafesa P. T. Gayes +4 位作者 S. Bao T. Yan D. A. Dickey D. D. Carpenter T. G. Carv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21年第5期499-516,共18页
Atmospheric winds, air temperatures, water levels, precipitation and oceanic waves in the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SC) coastal zone are evaluated for their intrinsic, internal variability over temporal scales rangin... Atmospheric winds, air temperatures, water levels, precipitation and oceanic waves in the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SC) coastal zone are evaluated for their intrinsic, internal variability over temporal scales ranging from hours to multi-decad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bring together a plethora of atmospheric and coastal ocean state variable data in a specific locale, to assess temporal variabilities and possib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variables. The questions addressed relate to the concepts of weather and climate. Data comprise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s of atmospheric and coastal oceanic state variable variability, including wind speed, direction and kinematic distributions and state variable amplitudes over a variety of time scales are assessed. Annual variability is shown to be highly variable from year to year, making arithmetic means mathematically tractable but physically meaningless. Employing empirical and statistical methodologies, data analyses indicate the same number of intrinsic, internal modes of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atmospheric temperatures, coastal wind and coastal water level time series, ranging from hours to days to weeks to seasons, sub-seasons, annual, multi-year, decades, and centennial time scales. This finding demonstrates that the atmosphere and coastal ocean in a southeastern U.S. coastal city are characterized by a set of similar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modulated phenomena. Kinematic hodograph descriptors of atmospheric winds reveal coherent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rotating and rectilinear particle motions. A mathematical statistics-based</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wind to wave-to-wave algorithm i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offshore marine buoy data to create an hour-by-hour forecast capability from 1 to 24 hours;with confidence levels put forward. This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ffect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the conventional deterministic model forecasting of waves.</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leston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Winds Water Level PRECIPITATION Oceanic waves Temporal Scales of Variability Kinematics of the Winds Winds Predict waves
下载PDF
Northern Hemisphere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Extremes in February under the Control of Downward Wave Flux in the Lower Stratosphere 被引量:1
2
作者 WEI Ke CHEN We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2年第3期183-188,共6页
Using ECWMF ERA-40 and Interim reanalysis data, the planetary wave fluxes associated with the February extreme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were studied.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Eliassen-Palm (EP) flux as a measure ... Using ECWMF ERA-40 and Interim reanalysis data, the planetary wave fluxes associated with the February extreme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were studied.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Eliassen-Palm (EP) flux as a measure of the wave activity propagation, the authors show that the unusual warm years in the Arctic feature an anomalous weak stratosphere-troposphere coupling and weak downward wave flux at the lower stratosphere, especially over the North America and North Atlantic (NANA) region. The extremely cold years are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stratosphere-troposphere coupling and strong downward wave flux in this region. The refractive index is used to examine the conception of planetary wave reflection, which shows a large refractive index (low reflection) for the extremely warm years and a small refractive index (high reflection) for the extremely cold years. This study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the downward planetary wave propagation from the stratosphere to the troposphere for explaining the unusual state of the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in Febru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 atmospheric dynamics middle atmosphere planetary wave reflection
下载PDF
NUMERICAL EXPERIMENTS OF EFFECT OF SSTA OVER THE INDIAN OCEAN ON ATMOSPHERIC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IN THE EXTRATROPICAL LATITUDE 被引量:1
3
作者 邱明宇 陆维松 +1 位作者 陈汇林 蔡亲波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forcing dissipation and heating response of dipole (unipole) are carried out using global spectral models with quasi-geostrophic barotropic vorticity equations. For each experiment model integ...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forcing dissipation and heating response of dipole (unipole) are carried out using global spectral models with quasi-geostrophic barotropic vorticity equations. For each experiment model integration is run for 90 days on the condition of three-wave quasi-resonance. The results are given as follows: Under the effects of dipole (unipole) forcing source and basic flow intensity, there exist strong interactions among the three planetary waves and quasi-biweekly and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of the three planetary waves. In the meantime, the changes in the intensity of dipole or unipole forcing source and basic flow have different frequency modulation effects on LFO in the middle and higher latitudes. The results of the stream function field of three quasi-resonant waves evolving with time confirm that the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exists in extratropical latitu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ian Ocean temperature dipole (unipole) frequency modulation waves quasi-resonance atmospheric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下载PDF
Impact of glob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n the recent early winter Arctic tropospheric warming in coordinated large ensemble simulations
4
作者 Lutao Wang Yongqi Gao +3 位作者 Dong Guo Tao Wang Ying Zhang Wei Hua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1年第1期57-62,共6页
Coordinated numerical ensemble experiments with six different state-of-the-art atmosphere models were used to evaluate and quantify the impact of global SST(from reanalysis data)on the early winter Arctic warming duri... Coordinated numerical ensemble experiments with six different state-of-the-art atmosphere models were used to evaluate and quantify the impact of global SST(from reanalysis data)on the early winter Arctic warming during 1982-2014.Two sets of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in the first set(EXP1),OISSTv2 daily sea-ice concentration and SST variations were used as the lower boundary forcing,while in the second set(EXP2)the SST data were replaced by the daily SST climatology.In the results,the multi-model ensemble mean of EXP1 showed a nearsurface(~850 hPa)warming trend of 0.4℃/10 yr,which was 80%of the warming trend in the reanalysis.The simulated warming trend was robust across the six models,with a magnitude of 0.36-0.50℃/10 yr.The global SST could explain most of the simulated warming trend in EXP1 in the mid and low troposphere over the Arctic,and accounted for 58%of the simulated near-surface warming.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uppertropospheric warming(~200 hPa)over the Arctic in the reanalysis is likely not a forced signal;rather,it is caused by natural climate variability.The source regions that can potentially impact the early winter Arctic warming are explored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ic warming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Multi-model coordinated experiment Eliassen-Palm flux planetary wave
下载PDF
A Cross-Seasonal Linkage between Arctic Sea Ice and Eurasian Summertim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5
作者 Yanting LIU Yang ZHANG +2 位作者 Sen GU Xiu-Qun YANG Lujun ZHA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2195-2210,共16页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linkage between summertim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over midlatitude Eurasia and the preceding Arctic sea ice concentration (SIC) by utilizing the squared norm of the temperature anomaly, the 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linkage between summertim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over midlatitude Eurasia and the preceding Arctic sea ice concentration (SIC) by utilizing the squared norm of the temperature anomaly, the essential part of local eddy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as a metric to quantify th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with weather patterns on various timescales. By comparing groups of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analysis, we suggest a significant linkage between strong (weak) August 10-to-30-day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over mid-west Asia and enhanced (decreased) Barents-Kara Sea ice in the previous February. We find that when the February SIC increases in the Barents-Kara Sea, a zonal dipolar pattern of SST anomalies appears in the Atlantic subpolar region and lasts from February into the summer month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n such a background state,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hanges evidently from July to August, so that the August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mplified meridional circulation over Eurasia, weakened westerlies, and high- pressure anomalies along the Arctic coast. Moreover, the 10-to-30-day wave becomes more active in the North Atlantic-Barents-Kara Sea-Central Asia regions and manifests a more evident southward propagation from the Barents- Kara Sea into the Ural region,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enhanced 10-to-30-day wave activity and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i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ic sea ice midlatitud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summertim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wave train North Atlantic SST
下载PDF
北半球夏季急流遥相关:进展与展望
6
作者 王林 徐霈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7-304,共18页
急流遥相关是沿急流波导传播的准静止行星尺度波列,在大气环流的维持和演变中有重要作用,其异常活动常伴随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研究急流遥相关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异特征和机理不仅可以加深对大气环流变化规律的理解,还可以为相应... 急流遥相关是沿急流波导传播的准静止行星尺度波列,在大气环流的维持和演变中有重要作用,其异常活动常伴随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研究急流遥相关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异特征和机理不仅可以加深对大气环流变化规律的理解,还可以为相应时间尺度上的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乃至气候预估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波导的性质,北半球夏季的急流波导可以分为以正压效应为主要维持机制的副热带急流波导和以斜压效应为维持机制的极锋急流波导。本文聚焦夏季急流遥相关活动最为活跃的欧亚大陆地区,在回顾急流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简要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夏季副热带急流遥相关和极锋急流遥相关的形成条件、动力机制、气候影响和未来变化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一些未来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流 大气波导 大气遥相关 行星波 波流相互作用
下载PDF
冬季亚洲两种大气环流型对云南低温事件的影响
7
作者 晏红明 尹俊智 +2 位作者 金燕 马思源 段丽华 《暴雨灾害》 2024年第5期560-571,共12页
利用1961—2022年云南125个国家气象站冬季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NCAR/NCEP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冬季亚洲环流变化的主要类型及其对云南低温事件的影响,发现冬季亚洲500hPa大气环流存在纬向型和经向型两种环流类型,并对云南低温... 利用1961—2022年云南125个国家气象站冬季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NCAR/NCEP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冬季亚洲环流变化的主要类型及其对云南低温事件的影响,发现冬季亚洲500hPa大气环流存在纬向型和经向型两种环流类型,并对云南低温事件产生明显不同的影响。纬向型环流时,冷空气从贝加尔湖直接南下,主要影响东亚东部,云南低温事件也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此时的低温过程与乌拉尔山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加强、欧亚中高纬度波列的活动密切联系;而经向型时,冷空气伴随贝加尔湖地区的异常反气旋东侧偏北气流沿着东亚大陆东部沿岸南下,并在中低纬度地区以回流的形式向东南推进,活动位置偏南偏西,使得云南全省、青藏高原和东南亚低纬度地区气温偏低,此时的低温过程主要与副热带波列的活动和青藏高原海平面气压(Surface level Pressure,SLP)的正距平加强有关,与乌拉尔山和西伯利亚地区的高压加强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大气环流型 云南低温事件 乌拉尔山高压 西伯利亚高压 大气异常波列
下载PDF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期间中高层大气行星波研究进展
8
作者 马铮 龚韵 张绍东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极区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是冬季半球最剧烈的大气扰动现象之一.SSW期间温度和风场的剧烈变化被认为是冬季半球中高层大气波动能量异常增强的主要原因.流星雷达是能够稳定连续探测中间层和低热层风场的重要地基探测设备.主要依托国家... 极区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是冬季半球最剧烈的大气扰动现象之一.SSW期间温度和风场的剧烈变化被认为是冬季半球中高层大气波动能量异常增强的主要原因.流星雷达是能够稳定连续探测中间层和低热层风场的重要地基探测设备.主要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子午工程”,我国已建设了多个流星雷达观测台站,对中间层和低热层风场进行了长期稳定连续的监测,为揭示SSW期间中间层和低热层波动异常变化的物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资料.本文简述了近年来以我国“子午工程”流星雷达监测数据为核心,SSW期间中高层大气行星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深入讨论了冬季半球中高层大气行星波发生异常变化的主要激发机制.随着“子午工程”二期十个流星雷达台站即将建成,本文对利用“子午工程”流星雷达监测台网进一步研究SSW期间中高层大气波动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子午工程 流星雷达 大气行星波
下载PDF
2024年2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先煌 张芳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2-648,共7页
2024年2月北半球大气环流主要特征表现为极涡呈偶极型,东半球极涡中心位于鄂霍次克海到勘察加半岛上空,较常年同期偏强,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路径偏东;中纬度环流呈三波型,位于西伯利亚的平均槽较常年偏强,西风带短波槽活动频繁;南支槽位置... 2024年2月北半球大气环流主要特征表现为极涡呈偶极型,东半球极涡中心位于鄂霍次克海到勘察加半岛上空,较常年同期偏强,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路径偏东;中纬度环流呈三波型,位于西伯利亚的平均槽较常年偏强,西风带短波槽活动频繁;南支槽位置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著偏强。2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8℃,较常年同期(-1.3℃)偏低0.5℃;平均降水量为22.5 mm,较常年同期(16.3 mm)偏多38%。月内有3次主要冷空气过程,其中2月17—22日强寒潮造成剧烈降温和显著低温。受南下冷空气和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月内出现2次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冻雨强度大、范围广,降水量具有极端性,对春运造成严重影响。此外,2月还出现了年度首次沙尘和强对流天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寒潮 雨雪 冰冻 持续性低温 极端性
下载PDF
海洋及其大气的波导分类区划、内在关联与关键影响初探
10
作者 齐庆华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7期32-42,共11页
海洋与大气波导是大地测量、军事海洋学和海洋与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信道资源和通道机制,文章聚焦海洋波导环境,以海上大气波导为出入口,围绕海洋及其大气波导发生规律、分类区划、内在关联和重要影响做简要综述,并依据当前研究现状不足... 海洋与大气波导是大地测量、军事海洋学和海洋与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信道资源和通道机制,文章聚焦海洋波导环境,以海上大气波导为出入口,围绕海洋及其大气波导发生规律、分类区划、内在关联和重要影响做简要综述,并依据当前研究现状不足和理论技术需求加以总结,提出几点研究展望。结果表明:海洋行星波导对海洋气候年际、年代际变率起关键性作用,海洋跃变层与地形波导对海洋声波传播具有重要调制影响。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波导及其传播通过调控海洋与气候环境变化,对海上大气波导环境的演变产生重要作用贡献。我国对海洋及其大气的波导环境和内在关联研究相对薄弱,建议加强海洋与大气波导环境空天地海一体化探观测,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与理论探索,发展海洋及其大气波导诊断方法、传播影响机理分析和预测预报研究,强化海洋与大气波导环境耦合关联与作用影响,开辟波导气候学研究新思路和新途径。集成数据驱动与人工智能,聚焦动态性与气候变化适应,构建海洋与大气联合波导功能与风险区划技术方法体系和标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海洋与大气波导环境综合评估与决策应对服务效能,实现海洋环境国家安全保障与国防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信道 大气波导 陆架陷波 海洋内波 海洋行星波 海洋声学波导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2023年冬季海洋天气评述
11
作者 柳龙生 王慧 曹越男 《海洋气象学报》 2024年第2期123-134,共12页
2023年冬季(2023年12月—2024年2月)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中高纬度西风带呈3波型分布,西风带槽脊较常年同期偏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1个热带气旋,比常年平均(1.53个)偏少0.53个。全球其他海域共生成12个热带气旋... 2023年冬季(2023年12月—2024年2月)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中高纬度西风带呈3波型分布,西风带槽脊较常年同期偏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1个热带气旋,比常年平均(1.53个)偏少0.53个。全球其他海域共生成12个热带气旋,比常年平均(15.33个)偏少3.33个。我国近海有8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其中5次由冷空气产生,1次由温带气旋产生,2次由冷空气和入海温带气旋共同产生。我国近海出现7次明显的海雾过程,出现13次2.0 m以上的大浪过程。近海海面温度逐渐下降,并且北部海域的降温幅度大于南部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大风 海雾 浪高 海面温度
下载PDF
2023年秋季海洋天气评述
12
作者 张增海 刘涛 +3 位作者 张浩 曹越男 郭乙莹 张成宝 《海洋气象学报》 2024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2023年秋季(9—11月)北半球极涡为单极型分布,中高纬度地区呈5波型,欧亚大陆西风环流较为平直,西风带槽脊较弱。我国近海共出现16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其中热带气旋大风过程3次,热带气旋与冷空气共同影响的大风过程3次,冷空气和温带气旋... 2023年秋季(9—11月)北半球极涡为单极型分布,中高纬度地区呈5波型,欧亚大陆西风环流较为平直,西风带槽脊较弱。我国近海共出现16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其中热带气旋大风过程3次,热带气旋与冷空气共同影响的大风过程3次,冷空气和温带气旋共同影响的大风过程3次,冷空气大风过程7次。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4个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活动较常年偏少,全球其他海域生成热带气旋22个。近海出现2.0 m以上大浪过程17次,大浪日数占秋季总日数约71%。近海海面温度较常年平均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大风 热带气旋 浪高 海面温度 “小犬”
下载PDF
临近空间大气扰动变化特性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肖存英 胡雄 +1 位作者 王博 杨钧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1-1221,共11页
本文利用TIMED/SABER 2002年1月至2013年1月共11年的卫星温度探测数据,通过全球网格化及在网格内作数学统计的方法,得到了20~100km高度上全球网格点上温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实现了对临近空间全球大气扰动进行定量刻画的目的.通过定量... 本文利用TIMED/SABER 2002年1月至2013年1月共11年的卫星温度探测数据,通过全球网格化及在网格内作数学统计的方法,得到了20~100km高度上全球网格点上温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实现了对临近空间全球大气扰动进行定量刻画的目的.通过定量分析温度标准差的分布特性,文中得到了临近空间大气扰动的全球分布规律,并讨论了与这些分布规律相关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在20~70km高度上,温度标准差为1~10K,有显著的冬季/夏季的差异,冬季的温度标准差比夏季大;大气重力波扰动是最主要来源,同时大气传播性行星波引起的扰动也是来源之一.在70~100km高度上,温度标准差常年较强,量值为10~30K,冬季/夏季的差异小,低纬地区的温度标准差高于中高纬度地区,呈现许多局地化的小结构.大气重力波是引起该区域大气总扰动量的主要扰动来源,大气潮汐波、传播性行星波(准2天、准6.5天)也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大气扰动 行星波 潮汐波 重力波 定量描述
下载PDF
平流层大气动力学及其与对流层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荣辉 陈文 +2 位作者 魏科 王林 皇甫静亮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3-487,共2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平流层大气动力学及其与对流层大气相互作用动力过程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回顾了近年来关于平流层大气环流和行星波动力学、热带平流层大气波动及其与基本气流相互作用、平流层大气环流变异对对流层环流和气候变异的...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平流层大气动力学及其与对流层大气相互作用动力过程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回顾了近年来关于平流层大气环流和行星波动力学、热带平流层大气波动及其与基本气流相互作用、平流层大气环流变异对对流层环流和气候变异的影响及其动力过程、平流层大气数值模拟以及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平流层大气的长期演变趋势预估等的研究进展。最近的研究揭示了大气准定常行星波传播波导的振荡现象、重力波在热带平流层准两年振荡和全球物质输送中的作用、平流层长期的变冷趋势变化、平流层在对流层天气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现象,表明了平流层大气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性。平流层大气动力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数值模式中平流层模拟性能的提高,最终都会推动整个大气科学和气候变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大气 大气动力学 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 准定常行星波 重力波
下载PDF
近138年上海地区高温热浪事件分析 被引量:70
15
作者 陈敏 耿福海 +3 位作者 马雷鸣 周伟东 施红 马井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7-607,共11页
深入了解特大城市高温热浪的变化特征和发生条件对于科学防御其引发的灾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中国气象局高温日和高温预警信号阈值定义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三级标准,并引入高温有效积温,基于1873-2010年上海市徐家汇站日最高气温... 深入了解特大城市高温热浪的变化特征和发生条件对于科学防御其引发的灾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中国气象局高温日和高温预警信号阈值定义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三级标准,并引入高温有效积温,基于1873-2010年上海市徐家汇站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的多尺度时频特征;基于环流指数和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异常偏强年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将高温有效积温与高温热浪发生频次结合,可更合理地表征高温热浪的炎热程度。(2)近138年来上海共发生214次高温热浪事件,其平均高温有效积温为8.3℃,7月高温热浪发生频次和高温有效积温均多于8月。(3)近138年来上海地区高温热浪有三段持续偏多与偏强期:19世纪90年代初至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80年代末尤其是21世纪初以来;最强的高温热浪事件出现在1934年;而21世纪初的10年,其炎热程度正呈明显上升趋势。(4)上海地区高温热浪异常偏强年的主要环流特征是夏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和印缅槽异常偏弱,如高温热浪异常偏强年夏季平均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伸展至我国东南沿海约122°E附近,而低纬地区印度半岛至孟加拉湾的低槽区基本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高温有效积温 多尺度时频特征 大气环流异常
下载PDF
中层大气中重力波饱和机制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绍东 易帆 +1 位作者 王敬芳 熊东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4-460,共7页
通过对向上传播的重力波波包在中层大气中的非线性传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讨论中层大气中重力波的饱和机制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向上传播的重力波波包的扰动振幅在接近波包的本征水平相速度之前随高度单调增长 ,而当波振幅接近本征水平... 通过对向上传播的重力波波包在中层大气中的非线性传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讨论中层大气中重力波的饱和机制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向上传播的重力波波包的扰动振幅在接近波包的本征水平相速度之前随高度单调增长 ,而当波振幅接近本征水平相速度时 ,在对流不稳定区域出现等位温面的翻转 ,同时波振幅的增长达到饱和 (波振幅随高度不发生变化 ) .小尺度对流在等位温面的翻转和波饱和发生后产生 ,随后波包开始破碎 ,这些非线性过程的最终结果产生湍流 .表明导致重力波饱和的关键因素是等位温面的翻转而不是诸如波破碎、湍流、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波 等位温面 翻转 饱和机制 数值模拟 中层大气
下载PDF
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31
17
作者 吕达仁 陈洪滨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50-769,共20页
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得到大气科学界和日地物理界共同关注的研究前沿。中国科学界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立即抓住这一前沿作为发展重点之一。2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较为系统地开展了这一方向的研... 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得到大气科学界和日地物理界共同关注的研究前沿。中国科学界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立即抓住这一前沿作为发展重点之一。2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较为系统地开展了这一方向的研究,并在一些方面进行了前沿性的工作。作者着重介绍以下几方面的进展:(1)平流层和中层大气探测设施与探测方法;(2)大气臭氧、平流层气溶胶的监测与分析;(3)行星波在中层大气环流与大气臭氧分布中的作用;(4)重力波在中层大气的传播特征与作用;(5)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的动力物理与化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中层大气 对流层 动力学
下载PDF
北半球极区平流层冬季12月与1—2月气候变化形势的对比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仁强 黎颖 +3 位作者 付焱焱 施春华 郭栋 张峰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6-422,共7页
根据1980—2000年ERA-Interim再分析的风场和温度场资料,计算12月与1—2月北半球行星波的EP通量及其散度,并按冬季不同月份分析了平流层整层温度和风场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变化的特征及其与行星波活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2月高纬... 根据1980—2000年ERA-Interim再分析的风场和温度场资料,计算12月与1—2月北半球行星波的EP通量及其散度,并按冬季不同月份分析了平流层整层温度和风场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变化的特征及其与行星波活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2月高纬度地区中低平流层呈增温趋势;而1—2月温度变化呈冷却趋势。在12月中高纬度中上平流层纬向风明显减速;而在1—2月高纬度中高平流层,随着纬度和高度的增加,纬向风呈明显加速趋势。冬季北半球行星波主要沿低纬度和极地波导两支波导向上传播。但是,12月行星波沿低纬度波导的传播减弱,沿极地波导向平流层整层的传播则明显增强。而1—2月行星波沿低纬度波导的传播明显增强,沿极地波导向平流层的传播则减弱。因此,北半球极区平流层1980—2000年间12月与1—2月波流相互作用的年代际变化形势趋于相反,有必要针对冬季不同月份分开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年代际变化 温度 纬向风 行星波活动
下载PDF
中层大气重力波的全球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云 熊建刚 万卫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11-1717,共7页
从2002年1月到2009年12月的SABER温度剖面数据提取了可以反映重力波活动的垂直尺度2~10 km的中尺度温度扰动,分析了全球中层大气重力波的分布.重力波扰动在夏季和冬季明显强于春季和秋季,而冬季与夏季相比,在70 km以下的高度夏季弱于冬... 从2002年1月到2009年12月的SABER温度剖面数据提取了可以反映重力波活动的垂直尺度2~10 km的中尺度温度扰动,分析了全球中层大气重力波的分布.重力波扰动在夏季和冬季明显强于春季和秋季,而冬季与夏季相比,在70 km以下的高度夏季弱于冬季,在70 km以上夏季比冬季要强.从全球重力波分布来看,较大值分布在冬季半球和25°N到25°S的热带范围,其中热带范围重力波的峰值随着高度向北移动,而在南半球高纬度地区重力波扰动较大值位于极区涡流的边缘.热带范围的扰动沿着经度方向有明显的变化,这是由风过滤、地形和波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重力波扰动强度随高度变化,在25~30 km处呈现下降趋势,而超过42 km后又逐渐递增.对比8年平均的重力波在不同高度的强弱分布,可以看到,在较低高度,重力波的强弱明显与地形有关,而在较高高度,重力波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变得不明显.这说明重力波的形成与地形有显著相关性,但在传播过程中重力波的分布会随高度出现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波 中层大气 SABER/TIMED 温度波动
下载PDF
北半球冬季平流层温度和Brewer-Dobson环流对11 a太阳循环的响应 被引量:8
20
作者 施春华 蔡娟 +2 位作者 郭栋 徐婷 陆晏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5-281,共7页
采用北京气候中心大气辐射模式(BCC-RAD)、日本气象厅JRA-55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北半球冬季低纬度平流层上、下两个温度异常区对太阳周期的响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偏强年,低纬度的上平流层温度暖异常是由臭氧短波加热异常... 采用北京气候中心大气辐射模式(BCC-RAD)、日本气象厅JRA-55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北半球冬季低纬度平流层上、下两个温度异常区对太阳周期的响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偏强年,低纬度的上平流层温度暖异常是由臭氧短波加热异常引起的,它在中纬度的上平流层激发出异常强西风,阻碍行星波正常上传,由波破碎驱动的Brewer-Dobson环流也减弱,该环流上升支减弱的动力加热作用导致了低纬度的下平流层暖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周期 臭氧短波加热 平流层温度 行星波 Brewer-Dobson环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