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betes mellitus and atrial fibrillation-from pathophysiology to treatment
1
作者 Marianna Leopoulou Panagiotis Theofilis +4 位作者 Athanasios Kordalis Nikolaos Papageorgiou Marios Sagris Evangelos Oikonomou Dimitris Tousoulis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2023年第5期512-527,共16页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is a leading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round the globe and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edical conditions.Atrial fibrillation(AF)is the most common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is a leading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round the globe and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edical conditions.Atrial fibrillation(AF)is the most common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with a rapidly increasing prevalence.T2DM has been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AF development,identified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Regarding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both AF and T2DM have been linked with high mortality.The underlying pathophysiology has not been fully determined yet;however,it is multifactorial,including structural,electrical,and autonomic pathways.Novel therapies include pharmaceutical agents in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as well as antiarrhythmic strategies,such as cardioversion and ablation.Of interest,glucose-lowering therapies may affect the prevalence of AF.This review presents the current evidence regard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entities,the pathophysiological pathways that link them,and the therapeutic options that exi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ial fibrillation diabetes mellitus PATHOPHYSIOLOGY TREATMENT
下载PDF
Associations of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 in type 2 diabetes:A multicenter nationwide study
2
作者 Wisit Kaewput Charat Thongprayoon +3 位作者 Ram Rangsin Tarun Bathini Michael A Mao Wisit Cheungpasitporn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1年第8期372-380,共9页
BACKGROUND Many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and atrial fibrillation(AF).However,the potential independent contributions of T2DM and AF to the prevalence of visual imp... BACKGROUND Many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and atrial fibrillation(AF).However,the potential independent contributions of T2DM and AF to the prevalence of visual impairment have not been evaluated.AIM To determine whether such an association between T2DM and incident AF with visual impairment exists,and if so,the prevalence and magnitude of this association.METHODS We conducted a nationwide cross-sectional study based on the DM/HT study of the Medical Research Network of the Consortium of Thai Medical Schools.This study had evaluated adult T2DM patients from 831 public hospitals in Thailand in the year 2013.T2DM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wo groups:patients without and with incident AF.T2DM patients without AF were selected as the reference group.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cident AF and visual impairment among T2DM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RESULTS A total of 27281 T2DM patients with available eye examination data were included in this analysis.The mean age was 60.7±10.5 years,and 31.2%were male.The incident AF was 0.2%.The prevalence of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 in all T2DM patients,T2DM patients without AF,and T2DM patients with incident AF were 1.4%,1.4%,and 6.3%,respectively.T2DM patients with incident AF we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OR of 3.89(95%CI:1.17-13.38)for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 compared with T2DM patients without AF.CONCLUSION T2DM patients with incident AF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Therefore,early eye screening should be provided for these high-risk individu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trial fibrillation Visual impairment RETINOPATHY BLINDNESS
下载PDF
Role of diabetes in heart rhythm disorders 被引量:3
3
作者 Buelent Koektuerk Murat Aksoy +2 位作者 Marc Horlitz Ilkay Bozdag-Turan Ramazan Goekmen Turan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CAS 2016年第3期45-49,共5页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DM) is increasing rapidly. DM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hich can lead to varied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by aggravated atherosclerosis in large arteries a...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DM) is increasing rapidly. DM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hich can lead to varied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by aggravated atherosclerosis in large arteries and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thereby grows the risk for macro and microangiopathy such as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roke, limb loss and retinopathy. Moreover diabetes is one of the strongest and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hich associated frequently rhythm disorders such as atrial fibrillation(AF)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 The present article provides a concise overview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M and rhythm disorders such as AF and VA with underlying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ial fibrillation diabetes mellitus Cardiovascularcomplications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Ventriculararrhythmias
下载PDF
不同心房颤动类型患者合并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韩文兵 胡元会 贾秋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707-71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房颤动(房颤)类型患者合并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751例,分为阵发性房颤(367例)和持续性房颤(384例),将不同房颤类型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不同心房颤动(房颤)类型患者合并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751例,分为阵发性房颤(367例)和持续性房颤(384例),将不同房颤类型患者分为缺血性卒中组和非缺血性卒中组,分析不同类型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房颤合并卒中患者中,持续性房颤患者比例大于阵发性房颤(P<0.05),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卒中组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糖尿病比例高于无卒中组,CHA2DS2-VASc评分高于无卒中组[(5.92±1.41)分比(3.97±1.26)分,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OR=3.795,95%CI 1.011~14.241,P<0.05)、糖尿病(OR=2.121,95%CI 1.272~3.536,P<0.05)是阵发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持续性房颤患者中,卒中组女性(P<0.05)、合并高血压(P=0.012)比例高于无卒中组,年龄[(79.34±6.62)岁比(74.5±9.70)岁]、左心房内径(LAD)[(49.28±4.29)mm比(42.13±3.96)mm]、CHA2DS2-VASc评分[(3.97±1.38)分比(3.61±1.37)分]高于无卒中组(P<0.05),接受抗凝治疗患者比例低于无卒中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2,95%CI 1.025~1.100,P<0.05)、女性(OR=2.917,95%CI 1.681~5.060,P<0.05)、LAD(OR=1.165,95%CI 1.105~1.230,P<0.05)是持续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接受抗凝治疗(OR=0.332,95%CI 0.194~0.566,P<0.05)是保护因素。结论冠心病、糖尿病是阵发性房颤患者合并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年龄、女性、LAD、抗凝情况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抗凝治疗。因此,对于阵发性房颤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或积极进行节律控制、抗凝治疗,以降低缺血性卒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卒中 冠心病 糖尿病 年龄 女性 左心房内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房颤合并糖尿病患者影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多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5
作者 黄鑫 张普 +4 位作者 高瑜 陈凯 李晓峰 谷慧阳 梁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36-2243,共8页
目的探讨房颤合并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建立,为房颤合并糖尿病患者MCI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就诊并确诊... 目的探讨房颤合并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建立,为房颤合并糖尿病患者MCI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就诊并确诊为房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99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合并糖尿病患者影响MCI的相关因素,根据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房颤合并糖尿病患者影响MCI的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23)、同型半胱氨酸(P<0.0001)、空腹血糖(P=0.0225)、糖化血红蛋白(P=0.0066)、血尿酸(P=0.0322)为MCI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08,P=0.0004)、同型半胱氨酸(OR=1.37,P<0.0001)、空腹血糖(OR=1.22,P=0.0235)、糖化血红蛋白(OR=1.61,P=0.0042)、血尿酸(OR=1.29,P=0.0091)为MCI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在约登指数(Youden index,YI)最大时,为最佳阈值。本研究在最佳阈值处,灵敏度为0.74,特异度为0.80,曲线下面积(AUC)=0.809,说明该模型能较好预测MCI发生。结论年龄、空腹血糖、血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血糖化血红蛋白是房颤合并糖尿病患者M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对房颤合并糖尿病患者MCI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糖尿病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预测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与治疗
6
作者 王小川 王汉超 +4 位作者 姚宇 李丽 何高燕 李博 朱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2-400,共9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特点,分析与其相关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收集遂宁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的住院AECOPD患者479例,...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特点,分析与其相关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收集遂宁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的住院AECOPD患者479例,经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患者为275例。其中AECOPD组患者为215例,AECOPD合并T2DM组患者为60例。收集变量包括人口学资料、合并症、血常规、感染指标、随机血糖、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等指标。基本描述分类资料采用率及构成比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等级变量数据采用秩和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AECOPD患者合并T2DM的独立相关因素。最后,采用nomogram、效验曲线、ROC曲线和DCA曲线对Logistic回归结果进行验证和可视化。设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Af)、肺功能(GOLD stage)、血中性粒细胞(NS)数、血淋巴细胞(LYM)数、动脉血气(PaCO_(2))、谷丙转氨酶(ALT)和随机血糖值(RBG)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采用上述10个变量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C-index=0.847),结果显示BMI(OR=1.309)、Af(OR=8.188)、LYM数(OR=0.474)、PaCO_(2)(OR=1.082)和RBG(OR=1.434)与AECOPD患者合并T2DM独立相关(P均<0.05)。Nomogram及相关曲线对Logistic回归结果进行验证和可视化。效应曲线MAE为0.021和ROC曲线AUC为0.847,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一致性和准确性。DCA曲线显示nomogram的风险阈值在0.01~0.99时该模型的预测净获益>0,提示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增高的BMI、PaCO_(2)和随机血糖,降低的血LYM数,及Af是AECOPD合并T2DM的独立相关的临床特征。该结果提示AECOPD合并T2DM的免疫功能受损更严重,更容易伴发Af,是导致这部分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因素。同时,该结论需要在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2型糖尿病 危险因素 体质量指数 心房颤动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心房颤动合并糖尿病人群的脑卒中研究进展
7
作者 姜琴 何艳 +1 位作者 李伟 陈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1期175-178,共4页
糖尿病是已被证实的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促进心房颤动及脑卒中的发生,甚至增加死亡风险。现已有的研究提示心房颤动合并糖尿病时将进一步提升脑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本文主要是简述心房颤动合并糖尿病时与脑卒中之间可能存在的相... 糖尿病是已被证实的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促进心房颤动及脑卒中的发生,甚至增加死亡风险。现已有的研究提示心房颤动合并糖尿病时将进一步提升脑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本文主要是简述心房颤动合并糖尿病时与脑卒中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预防脑卒中事件发生的抗凝药物和抗高血糖药物治疗。从而提出:(1)AF合并DM应积极进行干预治疗。(2)与华法林相比,该类人群应服用NOACs预防脑卒中更有益。(3)尽可能服用新型抗高血糖药物SGLT2i或GLP-1 RA控制血糖从而以起到心脏保护作用,降低脑卒中及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合并糖尿病 脑卒中 口服抗凝药 新型抗高血糖药
下载PDF
心肺运动训练对心房颤动伴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内皮功能调节的影响
8
作者 孙燕 钱承嗣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训练对心房颤动伴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内皮功能调节的影响。方法将心房颤动伴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药物治疗+运动训练组(运动训练组)及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开始前1天,开始治疗后1、3、6个月第1天检测...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训练对心房颤动伴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内皮功能调节的影响。方法将心房颤动伴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药物治疗+运动训练组(运动训练组)及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开始前1天,开始治疗后1、3、6个月第1天检测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内皮素-1(ET-1)、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并采用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两组峰值摄氧量(VO2 peak)、峰值能量代谢当量(MET peak)及最大功率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第1、3、6个月,运动训练组较对照组D-二聚体、PAI、ET-1明显下降,VEGF明显升高(t分别=3.37、15.55、17.68;2.63、8.15、12.70;20.37、41.34、68.18;-5.70、-12.37、-17.86,P均<0.05);VO2 peak、MET peak及最大功率、最快心率均升高,基础心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9.42、31.08、43.89;5.03、15.41、13.61;3.06、14.01、18.88;8.38、12.73、15.76;-5.29、-9.69、-18.00,P均<0.05)。结论心肺运动训练在心房颤动伴糖尿病患者中可显著改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及内皮功能,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对于预防心房颤动伴糖尿病患者复发及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糖尿病 心肺运动训练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仲仲 蔺雪梅 +6 位作者 王芳 史亚玲 王清 逯青丽 曹欢 王静 吴松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38-1142,共5页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2015年1~12月西安地区4所三级甲等医院连续入院的AIS患者3117例,登记随访1年的结局事件(脑...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2015年1~12月西安地区4所三级甲等医院连续入院的AIS患者3117例,登记随访1年的结局事件(脑卒中复发、死亡和预后不良),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合并糖尿病的AIS患者564例,其中非老年组275例(年龄<65岁),老年组289例(年龄≥65岁),比较2组一般临床特征。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AIS患者1年预后情况。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肺炎、高血压、心房颤动、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重度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老年组随访1年死亡率和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vs 4.0%,31.5%vs 13.5%,P<0.01)。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糖尿病AIS患者1年预后不良风险显著升高(HR=2.09,95%CI:1.28~3.43,P=0.003)。结论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AIS患者入院具有更重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合并较多并发症,其1年预后不良风险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卒中 肺炎 高血压 心房颤动
下载PDF
1335例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病因(或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龚艳君 丁文惠 +2 位作者 丁燕生 杨玲 吴建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58-661,共4页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住院患者的病因(或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出院时诊断为房颤的13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入选患者1335例,年龄为19~101(68.7±11.9)岁,男女比例为1.3...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住院患者的病因(或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出院时诊断为房颤的13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入选患者1335例,年龄为19~101(68.7±11.9)岁,男女比例为1.31:1,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房颤分别为54.7%、10.6%、34.7%。(2)房颤病因(或相关因素)统计:老年70%,高血压57.3%,冠心病26.3%,风湿性心脏病12.8%,糖尿病19.8%,贫血18.6%,54.1%合并有心房扩大,12.6%有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45岁年龄组的首位病因(或相关因素)为风心病,而≥45岁年龄组为高血压.(3)随着高血压病程延长,房颤发生增加,但左心房内径无进一步增加。(4)房颤患者左心房前后径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38.81±7.69)mm〈(43.55±8.05)mm〈(48.05±10.33)mm,P〈0.05].(5)随着房颤病程的延长左心房前后径增加[〈5年:(39.98±8.05)mm,5~10年:(44.18±10.84)mm,〉10年:(46.17±10.63)mm,P〈0.05]。结论 老年和高血压是房颤最常见的病因(或相关因素),应积极控制高血压,减少或延缓房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群心房颤动的现况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维 刘千军 +2 位作者 韩维嘉 吴毓敏 郭新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心房颤动(房颤)的现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年龄≥65岁常住居民3758例进行现况调查。以心电图或Holter检查作为诊断标准,根据是否合并房颤分为房颤组218例,非房颤组3540例,设计统一问卷...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心房颤动(房颤)的现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年龄≥65岁常住居民3758例进行现况调查。以心电图或Holter检查作为诊断标准,根据是否合并房颤分为房颤组218例,非房颤组3540例,设计统一问卷,包括基本情况、生活方式、疾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并计算房颤患者的CHADS2评分。结果入选者中,房颤患病率为5.8%,其中≥85岁房颤患病率高达27.7%,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1)。房颤组年龄、腰臀比、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力衰竭比例明显高于非房颤组[(76.78±7.32)岁vs(72.32±5.46)岁,P=0.000;0.90±0.60 vs 0.88±0.10,P=0.002;24.3%vs 17.1%,P=0.007;72.0%vs 45.0%,P=0.000;17.4%vs 11.0%,P=0.012;18.8%vs 10.0%,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心力衰竭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房颤组CHADS2评分≥2分176例,占80.7%,年龄与CHADS2评分存在线性趋势关系(P=0.002)。结论社区老年人群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升高,年龄、高血压、心力衰竭均是老年人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房颤脑卒中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脂血症 心力衰竭 年龄因素
下载PDF
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症状性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陈颖 窦智 +3 位作者 许雯蔚 李圆圆 肖凯龙 何国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14-917,共4页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25分的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症状性出血转化(SICH)的危险因素及长期预后。方法选择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80例,根据溶栓后36h内头颅CT或MRI复查SICH患者13例(S...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25分的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症状性出血转化(SICH)的危险因素及长期预后。方法选择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80例,根据溶栓后36h内头颅CT或MRI复查SICH患者13例(SICH组),无SICH患者67例(非SICH组)。分析溶栓后SIC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2组患者90d随防预后及终点死亡事件。结果与非SICH组比较,SICH组入院血糖、溶栓后最高收缩压、发病至溶栓>3h、心房颤动及前循环梗死比例明显升高,后循环梗死比例明显降低(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血糖(OR=2.423,95%CI:1.342~7.450,P=0.023)、溶栓后最高收缩压(OR=1.159,95%CI:1.028~2.240,P=0.029)、心房颤动(OR=3.715,95%CI:1.649~8.370,P=0.002)、发病至溶栓>3h(OR=4.604,95%CI:1.952~10.860,P=0.001)、前循环梗死(OR=4.779,95%CI:1.903~12.004,P=0.001)是溶栓后SICH的危险因素。SICH组预后良好、预后不良分别为3例(23.1%)、10例(76.9%),其中死亡3例(23.1%)。非SICH组预后良好、预后不良分别为23例(34.3%)、44例(65.7%),其中死亡9例(13.4%)。结论溶栓后发生SICH,提示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脂血症 心房颤动 预后
下载PDF
延安市6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亚东 王海晶 +5 位作者 王丽萍 冯莉莉 马利军 高强 姜磊 何进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3-966,共4页
目的了解延安市年龄≥60岁居民脑卒中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延安市年龄≥60岁的居民27153例进行脑卒中筛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本地区年龄≥60岁人群脑卒中发病率为4.4%;高危人群占16.1%;男性... 目的了解延安市年龄≥60岁居民脑卒中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延安市年龄≥60岁的居民27153例进行脑卒中筛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本地区年龄≥60岁人群脑卒中发病率为4.4%;高危人群占16.1%;男性吸烟及低危人群检出率高于女性,高危人群、中危人群、运动缺乏、血脂异常、高血压、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糖尿病、超重/肥胖、脑卒中家族史、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检出率低于女性(P<0.01)。脑卒中人群年龄、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糖尿病、超重/肥胖、脑卒中家族史比例明显高于非脑卒中者[(71.23±7.76)岁vs(69.44±8.04)岁,26.9%vs 21.8%,24.6%vs 10.1%,63.8%vs 24.7%,12.8%vs 4.9%,12.7%vs 4.3%,16.5%vs 9.3%,8.8%vs 3.2%,P=0.000];高血压、脑卒中家族史、糖尿病为年龄≥60岁人群脑卒中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B=1.427,B=0.712,B=0.640,P=0.000)。结论延安市年龄≥60岁人群脑卒中发病率较高,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家族史是本地区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吸烟 高脂血症 高血压 心房颤动 心脏瓣膜疾病 糖尿病 肥胖症
下载PDF
伴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华 袁鹏 +3 位作者 张淑平 刘水平 王力 胡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因急性脑卒中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31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共217例,根据LVE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77例、射血分数中间值... 目的探讨伴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因急性脑卒中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31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共217例,根据LVE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77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组46例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组9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人口学资料、病史、认知功能评分量表以及本次脑卒中责任病灶部位等,比较3组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FrEF组入院收缩压、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显著低于HFmrEF组和HFpEF组,持续性心房颤动、糖尿病、心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HFmrEF组和HFp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FpEF组左心室肥厚比例高于HFrEF组和HFmrEF组(P<0.01)。认知障碍的总体发生率为54.8%,其中HFrEF组为66.2%,HFmrEF组为50.0%,HFpEF组为47.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续性心房颤动、收缩压以及糖尿病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OR=2.757,P=0.017;OR=0.971,P=0.001;OR=2.293,P=0.031)。结论伴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急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有持续性心房颤动、糖尿病病史以及收缩压降低,要重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卒中 心房颤动 糖尿病 认知障碍
下载PDF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合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乔秋博 毕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9-911,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房颤患者16 885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7254例(年龄≥65岁),对照组9631例(年龄<65岁),对比分析老年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总... 目的研究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房颤患者16 885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7254例(年龄≥65岁),对照组9631例(年龄<65岁),对比分析老年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总患病率为9.4%。老年组脑血管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4%vs5.6%,P<0.01),老年组合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中,男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房颤合并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合并脑血管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房颤动合并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脑血管障碍 高血压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糖尿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前认知功能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华 王力 +1 位作者 郭旭 王小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的老年脑卒中患者首发脑卒中前认知功能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540例,伴有非瓣膜性房颤患者87例(房颤组),无房颤患者453例(对照组)。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并于入院或就诊后2d内完成... 目的探讨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的老年脑卒中患者首发脑卒中前认知功能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540例,伴有非瓣膜性房颤患者87例(房颤组),无房颤患者453例(对照组)。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并于入院或就诊后2d内完成神经心理学量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简化版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测评,比较2组资料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540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中,77例(14.3%))脑卒中前有认知功能障碍,9例(1.7%)达到痴呆。房颤组年龄、糖尿病、血管疾病,抗凝药、NIHSS评分、IQCODE评分、IQCODE≥3.44分、IQCODE≥4分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抗血小板药、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年龄、房颤和糖尿病为脑卒中前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P<0.01),房颤组患者年龄和持续性房颤为脑卒中前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1.144,95%CI:1.039~1.259,P=0.006;OR=6.843,95%CI:1.936~24.195,P=0.003)。结论房颤患者脑卒中前认知功能已有损害,并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房颤是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要重视对房颤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卒中 认知障碍 糖尿病 痴呆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金合欢素对糖尿病兔心房重构及心房颤动诱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洋 周玲玲 +3 位作者 吴小寒 李广平 许纲 刘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8-752,共5页
目的探讨金合欢素对糖尿病兔心房重构及心房颤动(房颤)诱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选取16只作为对照组,另32只成功建立四氧嘧啶兔糖尿病模型后,再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金合欢素组(后颈部皮下注射金合欢素前体药物6 mg/k... 目的探讨金合欢素对糖尿病兔心房重构及心房颤动(房颤)诱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选取16只作为对照组,另32只成功建立四氧嘧啶兔糖尿病模型后,再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金合欢素组(后颈部皮下注射金合欢素前体药物6 mg/kg,2次/d,连续8周),各16只。检测各组白兔超声心动图及血流动力学指标,通过病理和电生理检查,测定3组白兔左心房胶原容积分数、250 ms起搏时房间传导时间、心房电生理参数及房颤诱发情况。结果糖尿病组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糖尿病组左心房胶原容积分数高于对照组和金合欢素组[(11.58±2.39)%vs(3.40±0.72)%和(4.26±0.49)%,P<0.01],糖尿病组左、右心房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和金合欢素组减慢(P<0.05,P<0.01);房间传导时间长于对照组和金合欢素组(P<0.01),糖尿病组左心房传导异质性指数、300 ms和250 ms基础起搏周长时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高于对照组和金合欢素组(P<0.05,P<0.01),糖尿病组房颤诱发率高于对照组和金合欢素组(2.71%vs 0.63%和0.63%,χ~2=10.67,P<0.05)。结论金合欢素可改善糖尿病兔心房结构重构及电重构,降低房颤诱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房重构 心房颤动 黄酮类 氧化性应激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房晚电位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和昕 袁放 +2 位作者 吴天凤 江缨 俞晓映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分析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检测心房晚电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ACVU型多功能记录仪记录正常老年人、老年2型糖尿病、老年冠心病及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P波滤波后时限(Ad),P波终末40、30、20 m s电压均方根值(LP40... 目的分析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检测心房晚电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ACVU型多功能记录仪记录正常老年人、老年2型糖尿病、老年冠心病及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P波滤波后时限(Ad),P波终末40、30、20 m s电压均方根值(LP40、LP30、LP20)。结果正常组Ad(133.5±13.1)m s低于2型糖尿病组(142.3±28.8)m s和冠心病组(143.7±15.0)m s(P均<0.05),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154.3±16.3)m s(P<0.01)。正常组LP40(1.87±0.28)μV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组(1.35±0.36)μV,冠心病组(1.33±0.39)μV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1.30±0.66)μV(P均<0.01)。正常组LP30(1.70±0.32)μV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组(1.08±0.49)μV,冠心病组(1.28±0.38)μV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1.06±0.36)μV(P均<0.01)。正常组LP20(1.70±0.32)μV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组(1.06±0.49)μV,冠心病组(1.27±0.36)μV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1.04±0.64)μV(P均<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Ad明显延长,LP明显下降。心房晚电位检测可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心房颤动 心房晚电位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小板容积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锐 黄从新 +3 位作者 沈玉娇 严莉 王建铭 吴肇贵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11期985-989,共5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平均血小板容积(MPV)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T2DM患者222例,根据其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分为房颤组及对照组,...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平均血小板容积(MPV)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T2DM患者222例,根据其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分为房颤组及对照组,并进一步根据房颤的类型将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及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组.统计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容积、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在房颤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高龄及平均血小板容积增高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组及对照组MPV分别为(11.6± 1.0)fl、(11.8±1.1)fl、(11.1±1.0)fl.MPV在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4);而MPV在阵发性房颤组与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570).MPV预测T2DM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4(P<0.01,95%CI0.569~0.719).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小板容积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具有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平均血小板容积 心房颤动
下载PDF
用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脑卒中的风险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卫媛 钱希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在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进展为脑卒中风险的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14例,根据7d内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28例和非脑梗死组86例。同时采用ABCD2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危组13例(6~7分),中危组69例(4~5分)...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在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进展为脑卒中风险的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14例,根据7d内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28例和非脑梗死组86例。同时采用ABCD2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危组13例(6~7分),中危组69例(4~5分),低危组32例(0~3分),观察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脑梗死组ABCD2评分各项指标均较非脑梗死组明显升高(P<0.05)。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7d内发生脑梗死的比例分别是3.1%、28.9%、53.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2评分是临床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卒中 糖尿病 危险因素 颈动脉狭窄 心房颤动 高血压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