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Renshen Gansong herb in the treatment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1
作者 Jing-Qi Guo Ying Li +3 位作者 Ji-Lin Fan Wen-Qing Ren Zhen-Yu Xue Shi-Liang Zh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1年第20期44-49,共6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arget gene and mechanism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Renshen-Gansong in the treatment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Methods: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Rensh...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arget gene and mechanism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Renshen-Gansong in the treatment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Methods: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Renshen-Gansong drug pairs were searched by TCMSP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The potentially effective components were screen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bioavailability(OB)≥30%and drug-like(DL)≥0.18,and the potential targets were predicted by TCMSP database.The human gene name corresponding to the potential target was found by Uniprot database,and the disease target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was searched by Genecards database,the intersection target was mapped with the potential target of drug pair,the Wayne diagram was drawn,and the disease-drug-component-target network map was constructed by Cytoscape3.7.2.The PPI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map was constructed by STRING database to select the core targets,and finally GO analysis and KEGG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Results:A total of 28 active components and 45 effective targets were obtained.GO enrichm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in pathways were 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 activity,ion gated channel activity,passive transmembrane transporter activity,G protein coupled 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 activity and so on.KEGG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in pathways were IL-17 signal pathway,calcium signal pathway,TNF signal pathway and so on.Conclusion:Renshen-Gansong has a synergistic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through multi-targets,multi-pathways and multiple signal pathways,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f drug mechanism and clinical guid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pharmacology Renshen Gansong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mechanism of action
下载PDF
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体质量指数在阵发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陈冰心 宋雪 +2 位作者 古力努尔·依明 芦颜美 范平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体质量指数(BMI)在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收治PAF消融术后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内复发情...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体质量指数(BMI)在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收治PAF消融术后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4)和未复发组(n=85)。109例PAF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4 h内行12导联心电图检测。收集患者术前BMI、左心房内径(LAD)等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AF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P波参数联合BMI对PAF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109例PAF患者中术后1年内复发24例,复发率22.02%。复发组房颤病程、高血压占比、LAD、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以及BMI均高于未复发组(t/χ^(2)/P=2.559/0.012、5.827/0.016、4.557/<0.001、5.254/<0.001、4.436/<0.001)。复发组术前P波时限(PWD)、最大PWD(Pmax)及P波离散度(Pd)均较未复发组显著升高(t=5.617、4.005、9.078,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BMI、LAD、NLR、高血压、PWD、Pmax及Pd均为PAF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95%CI)=1.163(1.008~1.342)、1.256(1.024~1.540)、1.458(1.106~1.922)、1.435(1.045~1.971)、1.509(1.136~2.005)、1.157(1.005~1.332)、1.714(1.308~2.246)]。四者联合预测PAF患者术后复发的AUC优于PWD、Pmax、BMI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017/0.044、2.476/0.013、2.788/0.005),而与Pd单独预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P=1.946/0.052)。结论BMI、LAD、NLR、高血压、PWD、Pmax及Pd是PAF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术前PWD、Pmax和Pd联合BMI对PAF患者术后复发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术后复发 心电图P波参数 体质量指数 预测
下载PDF
血浆NT-proBNP、TyG联合CAAP-AF评分预测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研究
3
作者 熊晨 陈小丹 颜凤玲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08-411,437,共5页
目的 分析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铀肤前体(nitrogen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pep旬出precursor, NT-proBNP)、甘油三醋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 index, TyG)联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年份-心房内径-阵发性房颤评分系统(coro... 目的 分析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铀肤前体(nitrogen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pep旬出precursor, NT-proBNP)、甘油三醋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 index, TyG)联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年份-心房内径-阵发性房颤评分系统(coronary heart disease age atrial diameter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scoring system, CAAP-AF)预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患者射顿消融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226例AF患者根据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AF复发分为复发组(n=31)和未复发组(n=195)。比较两组AF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心功能分级、基础性疾病[冠状动脉粥祥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为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等临床资料,检测血浆NT-proBNP表达水平及计算TyG,同时进行CAAP-AF评分系统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看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血浆NT-proBNP、TyG联合CAAP-AF评分预测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结果 复发组AF患者血浆NT-proBNP表达水平、TyG及CAAP-AF评分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浆NT-proBNP,TyG及CAAP-AF评分均为影响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浆NT-proBNP、TyG联合CAAP-AF预测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29、灵敏度为90.32%,特异度为81.03%,预测价值较高,且均优于血浆NT-proBNP,TyG、CAAP-AF单一指标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TyG联合CAAP-AF预测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甘泊三酯葡萄糖指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年龄-心房内径-阵发性房颤评分系统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心血管病患者的P波峰值时间与阵发性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杜幸 张永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在心血管病人群中,探讨P波峰值时间(P-wave peak time,PWPT)与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的潜在关联。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8月—2023年2月期间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141例患者,根据... 目的:在心血管病人群中,探讨P波峰值时间(P-wave peak time,PWPT)与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的潜在关联。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8月—2023年2月期间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141例患者,根据有无房颤病史、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PAF组和非PAF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超声心动图、常规心电图结果并搜集相关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AF组的PR间期(P=0.006)、P波离散度(P<0.001)、P波最大时限(P<0.001)、PWPTV1(P<0.001)及P波电轴(P=0.041)均显著大于非PAF组。PAF组的QT间期(P=0.001)及QTc(P<0.001)要长于非PAF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波离散度(OR=1.11,P<0.001)及PWPTV1(OR=1.32,P<0.001)是PAF的独立危险因素。在ROC曲线的分析及比较中,PWPTV1和P波离散度的AUC分别为0.870和0.811(P=0.1903),最佳诊断分界点分别为37.5 ms(敏感度94.4%,特异度73.9%)和29.5 ms(敏感度93.1%,特异度58.0%)。结论:PWPTV1是PAF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早期识别房颤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P波峰值时间 P波指数 P波离散度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时序神经网络检测阵发性房颤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风雅 余睿 +2 位作者 宾光宇 周著黄 吴水才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为从动态心电图中准确、有效、快速地检测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设计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时序神经网络检测阵发性房颤的混合模型。方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心... 目的为从动态心电图中准确、有效、快速地检测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设计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时序神经网络检测阵发性房颤的混合模型。方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心电信号特征,然后由注意力机制帮助网络聚焦于重点信息部分,最后输入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用于上下文信息的联系,从而准确检测PAF。结果该模型使用Physionet 2021数据库作为预训练,在CPSC2021数据库上进行迁移学习,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6.86%、98.56%、98.54%。结论相较于其他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检测PAF,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患者心房晚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振莲 史苏娜 +4 位作者 王秀玲 杨柳 任振芳 朱凌凌 彭红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心房晚电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8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心房晚电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8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房内径(LAD)、P波滤波后时限(Ad)及P波终末20 ms电压均方根(LP20),随访2组患者心房颤动发作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LAVI及LAD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LAD较对照组低(P<0.05或P<0.01),但2组LA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的前3个月比较,治疗的后3个月2组的心房颤动发作频度及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P<0.01),但2组治疗的前3个月房颤发作频度及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后3个月,2组心房颤动发作频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Ad明显降低,LP20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可明显改善患者LAD及心房晚电位指标,缩短心房颤动发作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左心房容积指数 心房晚电位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BNP、AngⅡ、心肌酶谱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春园 刘志强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期149-152,157,共5页
目的探究厄贝沙坦+胺碘酮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 目的探究厄贝沙坦+胺碘酮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胺碘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均持续治疗1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房颤动发作情况、BNP及AngⅡ水平、心肌酶谱指标、炎症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房颤动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BNP、Ang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采用厄贝沙坦+胺碘酮治疗效果确切,能够减少房颤发作时间、次数,降低BNP、Ang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心肌酶谱指标复常,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厄贝沙坦 胺碘酮 心肌酶谱指标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左房增大对起搏器术后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再发房颤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海军 史扬 +2 位作者 李健 司全金 王玉堂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植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再发房颤(包括无症状性房颤)发生率及左房容积指数对再发房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起搏器门诊长期随访且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起搏器术后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148例... 目的:探讨植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再发房颤(包括无症状性房颤)发生率及左房容积指数对再发房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起搏器门诊长期随访且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起搏器术后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148例,记录基线特征、超声心动图参数及随访期间内房颤发生情况。分别根据左房容积指数及房颤负荷进行分组,应用Cox回归分析探讨起搏器检测的再发房颤及房颤高负荷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2.79个月,期间57.43%的患者再发房颤,22.97%的患者为房颤高负荷,15.54%的患者为无症状房颤。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左房增大分别是再发房颤及房颤高负荷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房容积指数是预测起搏器术后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复发及房颤高负荷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阵发性心房颤动 左房容积指数 老年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心房扩大与心房电生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翁向群 庄聪文 +3 位作者 李莉 姜洪 杨胜生 曾玉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479-3481,共3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左房内径大小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患者16例,术前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采用心外膜标测技术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波长指数(WLI),并与左房内径行相关性分...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左房内径大小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患者16例,术前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采用心外膜标测技术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波长指数(WLI),并与左房内径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房颤患者左房内径和右房压力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P<0.05),左房内径与AERP和WLI呈负相关(r=-0.882和-0.745)。结论:风心病慢性房颤左心房扩张影响心房的电生理特性,提示左心房的扩张引起心房结构重构,并影响心房的电生理重构而导致房颤的发生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有效不应期 波长指数 左房内径
下载PDF
用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对右房阵发性心房颤动起源与折返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车贤达 屈百鸣 +3 位作者 吴立萱 胡雪烈 俞坚武 李忠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1期22-26,共5页
探讨右房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起源及折返机制 ,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提供指导。对阵发性房颤的病人用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 (EnSite30 0 0 )标测其驱动房颤的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的起源点、起始激动部位、房颤折返途径与传导方向... 探讨右房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起源及折返机制 ,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提供指导。对阵发性房颤的病人用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 (EnSite30 0 0 )标测其驱动房颤的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的起源点、起始激动部位、房颤折返途径与传导方向。结果 :7例右房房颤 ,2例合并左房房颤。其中 5例房早有 3个起源点 :3例起源于上腔静脉(SVC)、下腔静脉 (IVC)和界嵴 (CT) ;1例起源于SVC、SVC口和CT ;另 1例起源于SVC、IVC和峡部 (IS)。 1例有 2个起源点 ,起源于SVC口和IVC。单源起源 1例 ,起源于CT。 7例共 8个房颤的折返驱动点 ,其分别为 :SVC、SVC口和CT各 2个驱动点 ;IVC和IS各 1个驱动点。右房房颤的折返部位主要位于SVC、CT和IS ,部分折返经过IVC ;而所有房颤的折返均经过SVC后壁与右房交界处向CT传导。结论 :①用EnSite30 0 0可以精确标测房颤的起源和折返途径 ,指导消融线的设计和评价消融后的线性阻断效果 ;②房颤的机制是房早驱动的心房内不规则折返 ;③驱动房颤折返的房早起源部位有 :CT、SVC、IVC和IS,分单源、双源和多源 ,但大部分位于心房的上部 :SVC和C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房颤 阵发性 折返机制 非接触心脏激动标测系统
下载PDF
Macmz指数对阵发性心房颤动预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红宇 王红宇 +2 位作者 陈晓丽 郭娜 肖传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8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的Macruz指数是否可作为心房颤动(AF)的预测指标。方法50例PAF患者和100名健康体检者入选,测量12导联心电图上Ⅱ导联的P波时限和P—R段时限,计算P/P—R段的值即为Macruz指数。比较分析PAF组和对...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的Macruz指数是否可作为心房颤动(AF)的预测指标。方法50例PAF患者和100名健康体检者入选,测量12导联心电图上Ⅱ导联的P波时限和P—R段时限,计算P/P—R段的值即为Macruz指数。比较分析PAF组和对照组的Macruz指数,将其分为≥1.4、≥1.6、≥1.8、≥2.0四个标准,评估各自的预测价值。结果PAF组和对照组两组间年龄、性别、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F组Macruz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1.04)比(1.27±0.30),P〈0.01]。当Macruz指数≥1.6时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85%、72%和88%)。结论Macmz指数在PAF组和病例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其≥1.6时应警惕房颤的发生。Macruz指数是可以用来预测房颤的简便、有效的心电图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MACRUZ指数
下载PDF
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触发性房性期前收缩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中良 张彩萍 +3 位作者 王乃玲 孙宝玲 李剑 刘卫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触发性房性期前收缩(APC)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将46例高血压伴APC触发PAf患者(高血压组)的动态心电图进行人工回放,分析触发性APC的起源部位、联律间期(CI)及期前收缩指数(PI),并与35例非高血压伴...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触发性房性期前收缩(APC)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将46例高血压伴APC触发PAf患者(高血压组)的动态心电图进行人工回放,分析触发性APC的起源部位、联律间期(CI)及期前收缩指数(PI),并与35例非高血压伴PAf患者(非高血压组)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触发性APC主要来源于左心房上部(61.7%),与非高血压组(59.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8)。高血压组触发性APC的CI及PI分别为(374.1±31.5)ms和0.50±0.05,均明显短(低)于非触发性APC[(443.6±32.6)ms和0.63±0.06,均为P=0.000],也短(低)于非高血压组[(395.7±38.2)ms和0.55±0.08,均为P=0.000]。高血压组APC前心动周期(PC)为(746.2±50.6)ms,显著长于非高血压组[(724.9±70.3)ms,P=0.004]。结论高血压伴PAf患者触发性APC主要起源于左心房上部,触发性APC的CI和PI明显短(低)于非高血压伴PAf患者。高血压患者出现CI较短或PI较低的APC时,应及时处理,防止PAf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触发性房性期前收缩 联律间期 期前收缩指数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波长指数的特点
13
作者 杨东辉 杨延宗 +4 位作者 高连君 张树龙 洪丽 刘少稳 林治湖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7年第3期130-131,共2页
采用波长指数(WLI)=心房功能不应期×(电极间距/心房除极时限)公式计算心房内希氏束(His)、冠状静脉窦口(CSO)、冠状静脉窦中部(CSm)三个部位的WLI,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肌WLI的特点。观察对象为8例... 采用波长指数(WLI)=心房功能不应期×(电极间距/心房除极时限)公式计算心房内希氏束(His)、冠状静脉窦口(CSO)、冠状静脉窦中部(CSm)三个部位的WLI,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肌WLI的特点。观察对象为8例患者,有房颤病史2日~11年。其中6例进行了导管射频消融改良房室结控制快速心室率治疗。8例改良前His、CSO、CSm等处所测的WLI分别为3.95±0.71,1.23±0.26,1.29±0.24cm,6例改良后分别为4.06±0.75,1.43±026,1.32±0.26cm,与对照组相应的三个部位的WLI(5.56±0.71,1.83±0.27,1.92±0.82cm)分别相比,P均<0.001;改良前、后三个部位的WLI分别相比无显著变化,P>0.5。认为心房肌WLI/小者容易发生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陈发性 波长指数 心房肌
下载PDF
起搏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机制及疗效研究进展
14
作者 韦彩雯 毛家亮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868-871,共4页
起搏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机制包括:双房起搏、右心房多部位起搏、心房特殊位点起搏、起搏预防程序、心腔内电复律等及其疗效。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起搏 预防机制 疗效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甘松药对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经奇 李莹 +3 位作者 范吉林 任雯庆 薛振宇 张世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0期1574-1580,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人参-甘松药对治疗阵发性房颤有效成分的靶基因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中药数据库检索人参-甘松药对的化学成分,以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条件筛选潜在有效成分,并通过TCMSP数据库预测潜...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人参-甘松药对治疗阵发性房颤有效成分的靶基因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中药数据库检索人参-甘松药对的化学成分,以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条件筛选潜在有效成分,并通过TCMSP数据库预测潜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找到潜在靶点相对应的人类基因名称,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阵发性房颤的疾病靶点,与药对的潜在靶点相映射取得交集靶点,绘制韦恩图,通过Cytoscape3.7.2构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图选出核心靶标,最后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结果:共获得28个有效成分和45个有效靶点。GO富集分析发现,主要途径有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离子门控通道活性、被动跨膜转运蛋白活性、G蛋白偶联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主要通路为IL-17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结论:人参-甘松药对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种信号通路协同发挥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药物作用机制提供基础,并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人参 甘松 阵发性房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量化消融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铭晟 王晓飞 +3 位作者 邹操 王温立 林佳 李勋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经量化消融术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量化消融的188例PAF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其中64例在Carto3系统Visitag模块指导下进行逐点式射频消融,124...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经量化消融术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量化消融的188例PAF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其中64例在Carto3系统Visitag模块指导下进行逐点式射频消融,124例在消融指数指导下进行逐点式射频消融。根据术后复发与否分成两组:复发组(n=31)和未复发组(n=157)。房颤复发定义为3个月空白期后出现持续时间≥30 s的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颤等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利用心脏超声检查测量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心房和心室内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等指标。结果①平均随访时间为(14.4±8.3)个月,房颤量化消融总体成功率为83.5%(157/188),PAF伴左心房内径(LAD)<40 mm和LAD≥40 mm者量化消融成功率分别为89.1%(57/64)和80.6%(100/124);②未复发组术后LAD和右心房内径(RAD)明显缩小、二尖瓣E峰流速显著降低(P均<0.05);而复发组术后RAD明显缩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显著增加(P<0.05),两组其他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消融术前,与PAF伴LAD<40 mm者比较,PAF伴LAD≥40 mm者的LAD、R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二尖瓣E峰和三尖瓣反流压明显增大,LVEF值显著降低(P均<0.05);PAF伴LAD<40 mm患者术后RAD明显缩小、二尖瓣A峰明显降低(P均<0.05);PAF伴LAD≥40 mm患者术后LAD、RAD显著减小,二尖瓣E峰明显降低,LVEF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量化消融治疗PAF患者的中远期成功率较高,并且可部分逆转左右心房重构以及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量化消融 消融指数 超声心动图 心脏结构 心脏功能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房颤老年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正华 《黑龙江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838-840,共3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房颤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为我院2019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共计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观察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房颤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为我院2019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共计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观察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应用缬沙坦与胺碘酮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以及NT-proBNP、ALD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LVESD、LVEDD水平治疗后均降低,LVEF、SV水平均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SD、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S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T-proBNP及ALD水平经过治疗后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房颤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NT-proBNP、ALD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胺碘酮 心力衰竭 阵发性房颤 临床效果 心功能 血清学指标
下载PDF
损伤指数指导50 W功率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对患者应激因子及消融达标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燕宾 陈丰毅 +2 位作者 李雪博 孙运 赵育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3期4242-4246,共5页
目的观察损伤指数指导50 W功率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PAF)对患者氧化应激及消融达标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8例PA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损伤指数指导下35 W... 目的观察损伤指数指导50 W功率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PAF)对患者氧化应激及消融达标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8例PA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损伤指数指导下35 W功率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接受损伤指数指导下50 W功率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消融时间、辐射剂量指标及3个月后PAF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手术前后应激因子和心脏超声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18.56±3.74)min、消融时间为(1402.13±117.54)s,均短于对照组(P<0.05)。累及皮肤表面入射剂量为(0.84±0.22)Gy、计量面积乘积为(91.42±14.77)Gy·cm^(2)、透视时间为(26.02±5.17)min、峰值皮肤剂量为(0.86±0.24)Gy,辐射剂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时PAF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应激因子升高,且观察组术后24 h应激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左心房功能指数(LAFI)、左心房最大容积(LAV_(max))下降,左心房排空分数(LAEF)、左心房被动排空分数(LAAEF)、左心房最小容积(LAV_(min))升高,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心脏超声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损伤指数指导50 W功率消融治疗PAF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消融时间,减少辐射损害的同时不增加应激反应,且可改善左心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射频消融 损伤指数 辐射损害 应激反应 左心房功能
下载PDF
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与左室舒张功能关系探讨
19
作者 牛永红 江洪 牛宇龙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 (IPAF)的发生与左房左室结构、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IPAF患者 2 2例 (IPAF组 ) ,健康对照 2 2例 (N组 ) ,两者均在窦性心律下用HP -SONOS 5 0 0 0型彩色脉冲多谱勒超声显像仪测量收缩末期左方前后径 (... 目的 :探讨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 (IPAF)的发生与左房左室结构、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IPAF患者 2 2例 (IPAF组 ) ,健康对照 2 2例 (N组 ) ,两者均在窦性心律下用HP -SONOS 5 0 0 0型彩色脉冲多谱勒超声显像仪测量收缩末期左方前后径 (LAD) ,舒张末期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 (IVST ,LPWT) ,舒张末期左室内径 (LVEDD) ,二尖瓣舒张早期左室充盈速度峰值E(E峰 ) ,二尖瓣舒张晚期左室充盈速度峰值A(A峰 ) ,E/A比值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 ,计算左室重量指数 (LVMI)。结果 :N组与IPAF组的左房前后径 ( 2 .96± 0 .2 0 ;3.2 3± 0 .2 9P<0 .0 1 ) ;左室重量指数 (LVMI) ( 80 .2 9± 1 9.1 6;90 .90± 1 4.69P<0 .0 5) ,E/A比值 ( 1 .2 5± 0 .39;0 .965± 0 .2 9,P<0 .0 1 )均有显著性差异 ,而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内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IPAF)与左房前后径 (LAD)增大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左室重量指数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 左心室重量指数 左心室舒张功能 IPAF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秀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6期151-154,共4页
目的评析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应用缬沙坦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医院接诊的88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按照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分别实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联合缬沙坦治疗,对两组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 目的评析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应用缬沙坦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医院接诊的88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按照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分别实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联合缬沙坦治疗,对两组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脑利钠肽、心力衰竭等级评分、左心房内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应用缬沙坦治疗效果准确,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左心房内径、心力衰竭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高血压 阵发性房颤 心房内径 炎性因子 心功能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