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癌症患者照顾者自杀行为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钰 吴欣娟 +2 位作者 王馨怡 朱晨 郭欣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2-317,共6页
目的:了解终末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自杀行为,并探讨睡眠相关症状、生活质量、抑郁症状与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213例终末期癌症患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病人健康问卷(PHQ-9)、睡眠相关症状3个标准... 目的:了解终末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自杀行为,并探讨睡眠相关症状、生活质量、抑郁症状与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213例终末期癌症患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病人健康问卷(PHQ-9)、睡眠相关症状3个标准化问题及自杀行为3个标准化问题对其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自杀行为检出率为16.43%。终末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得分与抑郁症状得分、睡眠相关症状、自杀行为呈负相关(r=-0.66、-0.29、-0.44,均P<0.01),抑郁症状得分、睡眠相关症状、自杀行为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27、0.51、0.10,均P<0.01)。生活质量得分在抑郁症状得分和睡眠相关症状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r=0.2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5%;抑郁症状得分在睡眠相关症状对自杀行为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效应(r=0.34,P<0.05)。结论:终末期癌症患者照顾者自杀行为检出率高,睡眠相关症状、生活质量、抑郁症状可能是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癌症 照顾者 自杀行为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某热线12~25岁自杀高危来电者近期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分析
2
作者 吴涧蓝 童永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082-1087,共6页
目的:比较某自杀预防热线12~25岁自杀高危来电者中仅自杀计划者和两周内实施过自杀未遂者在一般人口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差异,探索这一高危人群近期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某自杀预防热线在2017—2018年接听的所有12~25岁自杀... 目的:比较某自杀预防热线12~25岁自杀高危来电者中仅自杀计划者和两周内实施过自杀未遂者在一般人口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差异,探索这一高危人群近期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某自杀预防热线在2017—2018年接听的所有12~25岁自杀高危来电者分为两组:自杀计划组(有自杀计划且将在72 h内实施,但两周内无任何自杀行为)和自杀未遂组[在过去两周内(含来电当时)实施过自杀行为]。使用抑郁症诊断筛查量表评估其抑郁程度,询问来电者是否有过酒精或其他物质滥用或依赖、既往自杀未遂史、急性和慢性生活事件等;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2 000例12~25岁的自杀高危来电者,其中1 130例(56.5%)来电者报告两周内实施过自杀未遂,纳入自杀未遂组;870例来电者报告有自杀计划且将在72 h内实施(但近两周内未实施过),纳入自杀计划组。与自杀计划组比较,自杀未遂组女性来电者所占比例高,而成年早期(18~25岁)来电者所占比例低(P<0.05)。在调整了性别和年龄等变量后,自杀未遂组中有既往自杀未遂史以及酒精或物质滥用的比例高(P<0.05);其他社会心理学变量,如急性和慢性生活事件、抑郁程度、被虐待史等,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既往自杀未遂和酒精或物质滥用可能是促使12~25岁自杀高危来电者将自杀计划付诸于行动的相关因素;热线工作人员需更多关注具有这些特征的来电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援助热线 自杀未遂 相关因素分析 青少年 成年早期
下载PDF
杭州市青少年自杀问题现况调查 被引量:39
3
作者 田琪 汪晓敏 +3 位作者 章荣华 陈卫平 祝一虹 朱婉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了解青少年自杀问题的现况与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7335例在校学生,包括初中生2695名、高中生3937名、大学生703名。采用200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人口学... 目的:了解青少年自杀问题的现况与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7335例在校学生,包括初中生2695名、高中生3937名、大学生703名。采用200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人口学资料、最近12个月内的自杀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样本的自杀意念的检出率为14.3%,自杀计划的检出率为6.9%,自杀行为的检出率为2.1%,多次自杀行为的检出率为1.0%。自杀问题的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年级越低(OR=0.92)、求助行为越少(OR=0.62)、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OR=1.15)、孤独感越多(OR=1.41)、自我伤害行为越多(OR=1.40),自杀意念的检出率越高(均P<0.05);求助行为越少(OR=0.67)、孤独感越多(OR=1.21)、自我伤害行为越多(OR=1.49),自杀计划的检出率越高(均P<0.05);不安全感(OR=1.16)、失眠(OR=1.33)、抑郁情绪(OR=2.30)、自我伤害行为(OR=2.45)越多,自杀行为的检出率越高(均P<0.05);年级越高(OR=1.28),抑郁情绪(OR=3.78)、自我伤害行为越多(OR=2.53),多次自杀行为的检出率越高(均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杭州市青少年自杀问题的检出率较高,青少年自杀问题可能与孤独、不安全感、抑郁等负面情绪以及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压力和缺少社会支持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意念 自杀计划 自杀行为 青少年 相关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昆明市15岁及以上居民自杀相关问题现况调查 被引量:16
4
作者 姚坚 黄悦勤 +4 位作者 阮冶 卢瑾 高长青 党卫民 罗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6-540,共5页
目的:了解昆明市居民自杀问题的检出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按照分层容量比例概率随机抽样法,以昆明市≥15岁5033人为调查对象。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2.1版(Composite InternationalDiagnostic Interview-version2.1,CIDI-2.1)回答... 目的:了解昆明市居民自杀问题的检出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按照分层容量比例概率随机抽样法,以昆明市≥15岁5033人为调查对象。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2.1版(Composite InternationalDiagnostic Interview-version2.1,CIDI-2.1)回答后进行自杀相关问题调查,并分析人口学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调查5033人中有自杀意念者占5.89%(95%CI,5.24%~6.54%),计划自杀1.71%(95%CI,1.35%~2.06%),曾有过自杀行为者0.76%(95%CI,0.52%~1.00%)。女性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行为的发生率均高于男性(7.50%vs.4.15%,2.65%vs.0.84%,1.32%vs.0.24%;均P<0.001)。城镇居民更易出现自杀意念(6.27%vs.3.42%;P<0.001);离婚、分居、丧偶、受教育程度低者更易出现自杀计划(P<0.05)。各年龄段、汉族和少数民族自杀问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有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情感障碍、躯体形式障碍者多易出现自杀相关行为。结论:昆明市居民中自杀问题突出,患有几类精神障碍是发生自杀问题的危险因素,应针对自杀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意念 自杀计划 自杀行为 检出率 危险因素 精神障碍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云南省大学生自杀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辉 刘倩倩 +1 位作者 方晓义 蔺秀云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61,共6页
采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编的外显行为量表对云南省3313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并探讨了包括自杀意念及自杀企图在内的自杀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427(13.2%)名大学生有自杀意念,... 采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编的外显行为量表对云南省3313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并探讨了包括自杀意念及自杀企图在内的自杀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427(13.2%)名大学生有自杀意念,卡方检验显示女生人数显著多于男生;154(4.7%)名大学生有过自杀企图,男女生人数没有显著差异;(2)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有显著差异:在自杀意念上,女生、独生子女、文科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和不完整家庭的学生、月支出少于100元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与之对应的大学生;而在自杀企图上,只有来自城市的学生和不完整家庭的学生、月支出少于100元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与之对应的大学生;(3)大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与心理症状、生活事件、情感中心应对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问题中心应对、社会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4)在结构模型中,社会支持在心理症状和自杀行为中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情感中心应对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心理症状的调节作用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而问题中心应对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事件的调节作用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意念 自杀企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复自杀行为众多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东 王绍礼 +6 位作者 李献云 杨甫德 张亚利 梁红 张学立 曹孔敬 许永臣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重复自杀行为者的特点及其自杀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WHO健康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自杀强度量表等对115例住院的自杀未遂者实施调查,并追踪随访6年,对整个病程中仅有单次自杀行为和重复自杀行为两类人群住院时人文特点及评... 目的探讨重复自杀行为者的特点及其自杀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WHO健康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自杀强度量表等对115例住院的自杀未遂者实施调查,并追踪随访6年,对整个病程中仅有单次自杀行为和重复自杀行为两类人群住院时人文特点及评估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15例自杀未遂者中重复自杀行为24例,占20.9%。24例重复自杀行为者就诊治疗时年龄42.6±13.2岁,WHO健康量表得分7.04±5.64,Beck抑郁自评得分26.25±17.36,自杀强度得分10.04±4.94,16例(66.7%)患有精神疾病;91例单次自杀行为者年龄32.6±13.9岁,WHO健康量表得分15.91±5.61,Beck抑郁自评得分6.82±10.51,自杀强度得分7.76±3.97,20例(22.0%)患有精神疾病。重复与单次自杀行为者比较,两组在年龄、WHO健康量表、Beck抑郁自评得分、自杀强度得分、有无精神疾病以及自杀方式、是否真的想死、是否存在困扰1年以上躯体病或残疾、未来没有希望、身体健康状况自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自杀强度得分与是否真的想死得分相加代表的自杀致死倾向(P=0.036,OR=2.85,β=1.047),WHO健康量表与身体健康自评得分相加所代表的健康心理状态(P=0.026,OR=0.320,β=-1.141)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重复自杀行为者多患有精神疾病,抑郁心境、无望、自杀强度高等。有效评估这些因素对了解或防范未遂者再次出现自杀风险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者 重复自杀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晚期癌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调查与干预 被引量:32
7
作者 张秀兰 彭金莲 +2 位作者 韦若梨 周妮亚 詹凤球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4-325,共2页
目的了解晚期癌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探讨危机干预措施。方法对深圳市宁养院38例自杀未遂患者进行跟踪调查。(1)采用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NRS)对癌痛进行评估;(2)采用抑郁评定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定;(3)采用病人一... 目的了解晚期癌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探讨危机干预措施。方法对深圳市宁养院38例自杀未遂患者进行跟踪调查。(1)采用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NRS)对癌痛进行评估;(2)采用抑郁评定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定;(3)采用病人一般状况计分标准(KPS)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晚期癌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与癌痛、抑郁、生活质量下降、家庭经济状况差有明显关系。结论晚期癌症患者是发生自杀行为的高危人群,应及时给予干预措施,重视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及得到有效的社会支持,这对减少癌症患者自杀行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症 自杀未遂 相关因素 干预
下载PDF
医学生自杀倾向与性相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胡利人 谭秋浩 +1 位作者 王效军 丁元林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1-543,共3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自杀倾向发生状况,探讨自杀倾向与性相关行为的相互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问卷调查1466名1~5年级医学本科生的自杀、性相关行为等35项相关因素及行为现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自杀倾向发生状况,探讨自杀倾向与性相关行为的相互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问卷调查1466名1~5年级医学本科生的自杀、性相关行为等35项相关因素及行为现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医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率15.96%;不同年级间自杀倾向发生率有差别,高年级发生率高于低年级;独生子女的发生率高于非独生子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倾向与经常怨天尤人、被告知患性病、打架行为、看黄色书刊影像、异性性行为、自慰行为、使用违禁药品、通宵上网游戏、控制体重、睡眠异常、缺少锻炼、找心理医生等12项因素和性相关行为有联系,OR值分别为3.247,1.868,1.736,1.671,1.566,1.542,1.530,1.478,1.425,1.401,1.351,1.321。结论医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率较高,性相关行为是自杀倾向的重要危险因素,自杀倾向与性相关行为相互影响,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自杀倾向实施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倾向 性相关行为 LOGISTIC回归分析 医学生
下载PDF
心理援助热线多次自杀未遂行为来电者的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岳琳琳 赵丽婷 +4 位作者 童永胜 王翠玲 梁红 李献云 安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34-739,共6页
目的探索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多次自杀未遂行为的特征及有关因素。方法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接听来电中,4519例曾有单次或多次自杀未遂行为的来电者纳入研究。来电过程中评估来电者抑郁情绪和其他精神症状,并询问其... 目的探索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多次自杀未遂行为的特征及有关因素。方法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接听来电中,4519例曾有单次或多次自杀未遂行为的来电者纳入研究。来电过程中评估来电者抑郁情绪和其他精神症状,并询问其物质滥用、躯体健康、生活事件、亲友自杀史、无望感、被虐待、害怕被攻击、精神卫生咨询或治疗史等自杀相关因素的情况。结果 4519例曾有自杀未遂行为来电者中,有多次自杀未遂行为来电者2078例(46.0%)。控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本地居住时间和工作状况等因素进行多因素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被虐待(OR=1.346,95%CI:1.083-1.672)、害怕被攻击(OR=1.266,95%CI:1.006-1.594)、亲友自杀史(OR=1.168,95%CI:1.001-1.363)、无望感(OR=1.196,95%CI:1.025-1.396)、精神卫生咨询或治疗史(OR=0.734,95%CI:0.625-0.863)与来电者多次自杀未遂行为有关(P〈0.05)。结论对于有自杀未遂行为来电者,要注意评估其是否有虐待史、害怕被攻击、无望感、亲友自杀史和曾接受精神卫生咨询或治疗等5个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关于自杀的热线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线电话 自杀未遂 重复自杀行为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虎晓岷 尹晓涛 王家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523-1525,共3页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产生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事件量表、Hamilton抑郁量表,对92名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做出精神病学诊断,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产生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事件量表、Hamilton抑郁量表,对92名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做出精神病学诊断,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自杀未遂者在HAMD分数、过去一年内生活事件频数、生活事件紧张总值、负性生活事件分值、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的分值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主观社会支持、HAMD分值.结论: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自杀行为 心理社会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桂珍 王艳郁 +3 位作者 孙宏伟 孟斌 田雪 吕世欣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38,共4页
青少年自杀已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以青少年自杀行为和保护性因素为线索,回顾了国内外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研究概况,并对其进行总结概括。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主要体现在积极的应对方式、心理韧性、社会支持、朋辈心理... 青少年自杀已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以青少年自杀行为和保护性因素为线索,回顾了国内外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研究概况,并对其进行总结概括。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主要体现在积极的应对方式、心理韧性、社会支持、朋辈心理辅导、宗教信仰及活着的理由等方面,并且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简要论述,进一步探讨青少年自杀的防护体系,以期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发生提供帮助,降低青少年自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杀 自杀行为 自杀意念 自杀计划 自杀未遂 保护性因素
下载PDF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反复来电者的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翠玲 王绍礼 +3 位作者 殷怡 梁红 孟梅 安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3-378,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反复来电者的特征。方法:运用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脑咨询操作系统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拨打该热线的7526例来电者的资料,在2017年拨打热线次数≥5次作为反复来电组(n=517),其他为非反复来电组(n=70... 目的:了解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反复来电者的特征。方法:运用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脑咨询操作系统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拨打该热线的7526例来电者的资料,在2017年拨打热线次数≥5次作为反复来电组(n=517),其他为非反复来电组(n=7009)。比较两组的人口学特征、求助问题类型及自杀危险因素。结果:反复来电者求助问题的前3位为精神障碍、家庭外人际关系问题、与家人关系问题,63.1%有既往精神科诊断;来电时,反复来电组与非反复来电组的自杀风险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反复来电与害怕被攻击感、亲友有自杀行为史和高无望感有关联(AOR=1.38、1.32、1.29)。结论:热线在接听反复来电者时,应关注来电者的害怕被攻击的想法、高无望感及亲友自杀行为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来电者 心理援助热线 自杀危险因素 自杀
下载PDF
精神科急诊患者自杀自伤行为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广泽 潘轶竹 +11 位作者 马征 朱辉 付彤 李颖 及晓 李京渊 李小强 王威 尹利 陈媛 田腾飞 郑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对精神科急诊患者自伤自杀行为发生及相关因素进行初步调查。方法:采用自杀危险因素评估表对精神专科医院急诊非取药患者1 325例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将其分为自伤自杀组146例(评分≥21分)和非自伤自杀组1 179例(评分≤20分),分别... 目的:对精神科急诊患者自伤自杀行为发生及相关因素进行初步调查。方法:采用自杀危险因素评估表对精神专科医院急诊非取药患者1 325例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将其分为自伤自杀组146例(评分≥21分)和非自伤自杀组1 179例(评分≤20分),分别对两组社会人口学及疾病学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女性就诊者自伤自杀行为高于男性(χ2=6.158,P<0.05),白天就诊者高于其他时间段就诊者(χ2=27.740,P<0.001),父母关系不和的就诊者高于父母关系好的就诊者(χ2=9.771,P<0.01),存在疾病诱因的就诊者高于无疾病诱因的就诊者(χ2=15.134,P<0.01),多次发病的就诊者高于首次发病的就诊者(χ2=8.578,P<0.05),临床诊断焦虑抑郁状态的就诊者高于其他临床诊断的就诊者(χ2=125.203,P<0.001)及有躯体疾病的就诊者高于无躯体疾病的就诊者(χ2=9.039,P<0.05)。结论:女性、发病诱因、发病次数、躯体疾病、父母关系、就诊时间及焦虑抑郁状态是精神科急诊患者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的主要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行为 精神科急诊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抑郁症未遂自杀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孙振晓 于相芬 +1 位作者 刘贤臣 陈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6-218,共3页
对140例抑郁症患者的未遂自杀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未遂自杀发生率为34.29%。与对照组相比,发生未遂自杀的48例有以下特点:年龄较大、多有阳性家族史、个人经济收入较低,发病多有诱因、多为急性起病、HAMD睡眠障... 对140例抑郁症患者的未遂自杀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未遂自杀发生率为34.29%。与对照组相比,发生未遂自杀的48例有以下特点:年龄较大、多有阳性家族史、个人经济收入较低,发病多有诱因、多为急性起病、HAMD睡眠障碍和绝望感因子分较高、迟缓因子分较低、多为单相抑郁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未遂自杀的因素主要为HAMD睡眠障碍、绝望感、迟缓因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 相关因素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红 肖艳霞 +2 位作者 杜晶阁 杜霞 陈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41-545,共5页
目的:探索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的一般社会人口学及临床表现方面的危险因素,特别是自杀未遂与混合特征的关联。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抑郁发作标准的患者(抑郁症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357例,根据简明国际神... 目的:探索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的一般社会人口学及临床表现方面的危险因素,特别是自杀未遂与混合特征的关联。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抑郁发作标准的患者(抑郁症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357例,根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的访谈结果,分为自杀未遂组(n=67)及无自杀未遂组(n=290)。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结果:与非自杀未遂组相比,自杀未遂组抑郁症比双相障碍更常见、首次起病年龄更小、混合特征更常见、既往发病次数更多、既往住院次数更多、伴有自杀意念更多见、更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更少伴有焦虑症状(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有自杀意念(OR=26.66)、伴有混合特征(OR=2.69)、伴有焦虑(OR=0.38)与抑郁发作患者发生自杀未遂关联。结论:本研究显示伴有自杀意念及伴有混合特征是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伴有焦虑是自杀未遂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双相障碍 混合特征 自杀未遂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农村自杀未遂者的重复自杀行为发生率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宝鹏 贾存显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8年第3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农村自杀未遂人群重复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及特征。方法在山东农村选取178名自杀未遂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在2012年、2016年展开两次随访。结果共有14例次自杀未遂者出现重复自杀行为(7.87%),其中自杀死亡与自杀未遂各有7例次。具... 目的探讨农村自杀未遂人群重复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及特征。方法在山东农村选取178名自杀未遂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在2012年、2016年展开两次随访。结果共有14例次自杀未遂者出现重复自杀行为(7.87%),其中自杀死亡与自杀未遂各有7例次。具有重复自杀行为的自杀未遂者的首次自杀未遂的平均年龄为(56.21±11.63)岁,重复自杀行为发生的平均年龄为(59.86±11.93)岁,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92.9%。相比单次自杀行为发生者,重复自杀行为发生者有年龄大(t=3.158,P=0.002)、有躯体疾病(X~2=4.587,P=0.032)与有精神障碍(X~2=3.946,P=0.047)的特征。重复自杀行为的两次随访的发病密度分别为1.57/100人年和1.41/100人年,老年人的重复自杀行为的发病密度要大于非老年人,而重复自杀行为的发病密度在性别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自杀未遂者是再次出现自杀行为的高危人群,而农村老年人的重复自杀行为的发生率要大于非老年人,应为自杀预防中重点关注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重复自杀行为 发病密度
下载PDF
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重复自杀行为的随访报告
17
作者 刘阳洋 贾存显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8年第2期62-64,共3页
目的通过一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未遂的转归情况随访,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方法该病例来源于山东省沂水县,其自杀未遂发生于2014年10月4日,后于2017年8月3日对其进行了随访调查。资料以面对面访谈形式进行收集,访... 目的通过一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未遂的转归情况随访,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方法该病例来源于山东省沂水县,其自杀未遂发生于2014年10月4日,后于2017年8月3日对其进行了随访调查。资料以面对面访谈形式进行收集,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自杀行为情况、负性生活事件、精神疾病情况和心理状况等。结果该病例于2016年11月22日再次出现自杀未遂;自杀未遂前精神和心理状况较差,有负性生活事件;目前存在短暂的自杀意念,对自杀意念的控制能力一般,需长期依靠药物来缓解精神分裂症症状。结论提高医务人员及患者家人对患者自杀行为的防范意识,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积极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这对保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自杀行为 自杀未遂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伴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
18
作者 李振阳 班晨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2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伴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收治的308例伴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自杀未遂将其分为自杀未遂组... 目的:探讨伴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收治的308例伴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自杀未遂将其分为自杀未遂组113例和非自杀未遂组19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民族、家族史及自伤行为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未遂组吸烟史、童年创伤史、自杀意念、抑郁程度、焦虑程度与非自杀未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童年创伤史、自杀意念、焦虑程度均为伴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童年创伤史、自杀意念、焦虑程度均为伴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伤行为 青少年 抑郁症 自杀未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学生自杀行为相关因素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婉婷 况利 +5 位作者 艾明 黎雪梅 陈建梅 楼丹丹 牛雅娟 费立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7-520,共4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杀发生率,分析影响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问卷调查9808名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自杀未遂的报告率为1.7%;有无自杀未遂的大学生在自杀态度、所认识的人发生自杀行...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杀发生率,分析影响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问卷调查9808名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自杀未遂的报告率为1.7%;有无自杀未遂的大学生在自杀态度、所认识的人发生自杀行为的情况及所遭受负性生活事件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影响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是:近一年感到绝望的频率高(OR=4.23,95%CI:3.05~5.85),一级亲属有过自杀行为(OR=2.85,95%Ch1.72—4.73),认识的人中有自杀行为(OR=2.82,95%CI:2.05~3.88),已发生过性行为(OR=2.73,95%CI:1.88~3.96),近一个月因心理问题对学习或日常生活有影响(OR=2.53,95%CI:1.80~3.56),女性(OR=2.47,95%CI:1.77~3.45)及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有过自杀行为(OR=2.36,95%CI:1.63~3.41)。结论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受心理、生物、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自杀行为实施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行为 大学生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绵阳市年轻男男性行为者自杀行为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毅 李六林 +7 位作者 周万明 樊静 赵西和 唐宇 何静 刘江 周力 张晓军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70-374,共5页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YMSM)自杀行为现状,分析自杀未遂影响因素。方法在四川省绵阳市以滚雪球抽样法招募15~24周岁男男性行为者作为调查对象并进行血清学检测。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YMSM)自杀行为现状,分析自杀未遂影响因素。方法在四川省绵阳市以滚雪球抽样法招募15~24周岁男男性行为者作为调查对象并进行血清学检测。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共调查350人,自杀意念报告率20.0%,自杀未遂报告率6.6%。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同性性行为被引诱(OR=9.512,95%CI:2.020~44.787)、性角色插入方/均可(OR=5.918,95%CI:1.137~30.308)、因性取向被强迫性行为(OR=24.888,95%CI:2.317~267.329)及抑郁症状(OR=4.187,95%CI:1.043~16.799)是YMSM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18岁(OR=0.060,95%CI:0.012~0.305)是保护因素。结论 YMSM自杀行为发生率高于其他人群,首次性经历、强迫性行为、性角色及心理障碍对自杀未遂影响明显,应在该人群中开展自杀危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 自杀行为 自杀未遂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