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α-Fe_(2)O_(3)纳米棒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1
作者 林青 黎水平 +4 位作者 缪志鹏 丁忆 梁栋 王昭 张小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本工作通过水热法与磁控溅射法结合成功构建了表面均匀沉积纳米Au粒子的α-Fe_(2)O_(3)(Au@α-Fe_(2)O_(3))纳米棒,纳米Au粒子的负载量和形态分别由磁控溅射时间和热处理温度调控。在沉积5.1%的纳米Au粒子后,因纳米Au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本工作通过水热法与磁控溅射法结合成功构建了表面均匀沉积纳米Au粒子的α-Fe_(2)O_(3)(Au@α-Fe_(2)O_(3))纳米棒,纳米Au粒子的负载量和形态分别由磁控溅射时间和热处理温度调控。在沉积5.1%的纳米Au粒子后,因纳米Au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Au@α-Fe_(2)O_(3)纳米棒在550 nm处出现了一个新的吸收峰,其带隙由2.20 eV变窄至1.95 eV。Au@α-Fe_(2)O_(3)纳米棒的荧光强度和电化学阻抗显著降低,光电流从0.27μA·cm^(-2)增大至0.45μA·cm^(-2)。纳米Au粒子既拓宽了Au@α-Fe_(2)O_(3)纳米棒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又抑制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与α-Fe_(2)O_(3)纳米棒相比,Au@α-Fe_(2)O_(3)纳米棒的光催化性能变得更加稳定,Au@α-Fe_(2)O_(3)纳米棒的光催化效率提高约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α-Fe_(2)O_(3) 纳米棒 光催化性能
下载PDF
Au-TiO_(2)光电极界面声子热输运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
作者 桑丽霞 李志康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5,共10页
为了研究光电分解水体系中具有热等离激元效应的Au-TiO_(2)电极的界面热输运特性,本文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温度、界面耦合强度以及添加石墨烯层对Au-TiO_(2)界面热导的影响,并通过声子态密度对界面热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 为了研究光电分解水体系中具有热等离激元效应的Au-TiO_(2)电极的界面热输运特性,本文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温度、界面耦合强度以及添加石墨烯层对Au-TiO_(2)界面热导的影响,并通过声子态密度对界面热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体系温度从300 K增加到800 K时,Au-TiO_(2)界面导热系数增加了78.55%,这与更多的低频声子参与界面热输运相关,更多的热量传递到TiO_(2)上可促进界面反应.随着Au与TiO_(2)界面耦合强度的增大,界面热导率可通过TiO_(2)和Au的声子态密度的重叠程度得到优化.添加单层石墨烯可提高Au-TiO_(2)结构的界面热导,其中0—30 THz的低频区声子对导热贡献最大,但添加2层和3层石墨烯,石墨烯层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阻碍了界面传热,且在低频区的声子数量有所降低,不利于热量在Au和TiO_(2)之间进行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iO_(2) 界面热导 声子态密度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气氛环境下Au/CeO_(2)催化剂烧结行为的原位电镜研究
3
作者 陈炳伟 吴哲敏 +5 位作者 韩仲康 袁文涛 姜颖 杨杭生 王勇 张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气氛环境下原位研究催化剂的烧结行为,能够为理解催化剂在预处理以及反应条件下的烧结机理和高稳定催化剂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本文以Au/CeO_(2)模型纳米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观察其在O_(2)与CO气氛下的... 气氛环境下原位研究催化剂的烧结行为,能够为理解催化剂在预处理以及反应条件下的烧结机理和高稳定催化剂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本文以Au/CeO_(2)模型纳米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观察其在O_(2)与CO气氛下的高温动态烧结过程。实验发现,负载在CeO_(2)上的Au纳米颗粒在O_(2)与CO气氛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烧结行为,其在O_(2)气氛下具有较高的烧结速度,同时存在颗粒迁移与聚集长大(particle migration and coalescence,PMC)和奥斯特瓦尔德熟化(Ostwald ripening,OR)两种烧结过程;在CO气氛下烧结速度较慢,烧结过程以OR为主。对比不同气氛环境下烧结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可知,CO增加了CeO_(2)表面台阶的数量以及表面氧空位浓度,增强了载体对Au颗粒的锚定作用,从而提升Au/CeO_(2)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eO_(2)模型催化剂 氧气 一氧化碳 烧结 原位透射电镜
下载PDF
Au/γ-Al_(2)O_(3)催化剂的绿色制备及其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
4
作者 肖伽励 金党琴 +3 位作者 周慧 周龙生 王升文 郑炳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4-639,共6页
利用侧柏叶提取液为还原剂制备了纳米金负载型Au/γ-Al_(2)O_(3)催化剂,研究了负载条件对金颗粒物理状态及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利用XRD、BET、SEM、TEM对催化剂的晶型、孔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作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了Au/γ-Al... 利用侧柏叶提取液为还原剂制备了纳米金负载型Au/γ-Al_(2)O_(3)催化剂,研究了负载条件对金颗粒物理状态及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利用XRD、BET、SEM、TEM对催化剂的晶型、孔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作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了Au/γ-Al_(2)O_(3)的催化降解能力。结果显示,最佳金负载率为1.00%,最佳煅烧温度为300℃。当Au/γ-Al_(2)O_(3)投加量为0.7 g·L^(-1)时,15 mL 0.5 g·L^(-1) NaBH_(4)能在10 min内降解97.67%的亚甲基蓝,且循环利用5次后单位质量催化剂的亚甲基蓝降解率不下降,说明Au/γ-Al_(2)O_(3)催化剂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制备 au/γ-Al_(2)O_(3) 催化降解能力
下载PDF
星状Au@TiO_(2)介孔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刃天青
5
作者 刘兵 刘智强 +3 位作者 张黄 韩洪亮 胡长文 张英磊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2-440,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核壳材料星状Au@TiO_(2),对其进行了水热晶化处理,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星状Au@TiO_(2)对溶液中刃天青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探讨了降解机理。表征结果显示:晶化处理后,核心星状Au的形貌未发生改变...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核壳材料星状Au@TiO_(2),对其进行了水热晶化处理,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星状Au@TiO_(2)对溶液中刃天青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探讨了降解机理。表征结果显示:晶化处理后,核心星状Au的形貌未发生改变,壳层TiO_(2)由无定形转化为锐钛矿型。实验结果表明:晶化处理后,星状Au@TiO_(2)的光催化性能增强,在初始刃天青质量浓度6 mg/L、催化剂加入量1 g/L、暗反应30 min、氙灯(500 W)照射60 min的条件下,星状Au@TiO_(2)经4次循环实验后,刃天青去除率由99.2%逐渐降低至91.0%,表现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经4次循环使用后,星状Au@TiO_(2)的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稳定性良好。星状Au@TiO_(2)光催化降解刃天青的机理为:在可见光照射下,星状Au会产生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效应,当热电子能量积累超过Au的功函数时,热电子就会迅速迁移到星状Au外层的TiO_(2)表面并参与还原反应,产生·O_(2)^(-);同时,TiO_(2)表面光生空穴会氧化吸附的水分子,产生·OH;刃天青在·O_(2)^(-)和·OH的作用下,被氧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二氧化钛 星状金 可见光
下载PDF
MoS_(2)-In与MoS_(2)-Au异质结界面构型对势垒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国军 李中军 +3 位作者 郑雅惠 汪汉浠 宋宇轩 朱闻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822,828,共6页
文章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比研究单层二硫化钼(MoS 2)与In、Au形成的异质结的界面构型对界面势垒的影响。能带结构和束缚能计算表明,MoS_(2)-In和MoS_(2)-Au异质结是范德华接触;由于界面In原子d轨道和Au原子s轨道电子态空间分布各... 文章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比研究单层二硫化钼(MoS 2)与In、Au形成的异质结的界面构型对界面势垒的影响。能带结构和束缚能计算表明,MoS_(2)-In和MoS_(2)-Au异质结是范德华接触;由于界面In原子d轨道和Au原子s轨道电子态空间分布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界面势垒对构型表现出不同的依赖性;MoS_(2)-In和MoS_(2)-Au异质结的界面势垒明显偏离Schottky-Mott定则的预测值,电子密度差分结果分析证明,界面电荷转移形成的偶极层是势垒偏离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界面构型调控偶极层是调控MoS_(2)-In和MoS_(2)-Au范德华异质结界面势垒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特基势垒 MoS_(2)-In异质结 MoS_(2)-au异质结 界面偶极 界面构型
下载PDF
SnO_(2)-Au-PANI复合材料改性商用NH_(3)传感墨水及其性能研究
7
作者 李彦谋 郑佳辉 +3 位作者 彭媛 谭宏鑫 汪秋宁 张洪艳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6-46,共11页
采用点胶印刷技术,以商用墨水(kz-sense-103)在棉布基底上考察电极指间距和电极对数对氨气(NH_(3))传感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指间距为1 mm、传感器性能最佳的6对叉指电极。研究了以SnO_(2)-Au-PANI复合物改性商用墨水获得的改性墨水的传感... 采用点胶印刷技术,以商用墨水(kz-sense-103)在棉布基底上考察电极指间距和电极对数对氨气(NH_(3))传感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指间距为1 mm、传感器性能最佳的6对叉指电极。研究了以SnO_(2)-Au-PANI复合物改性商用墨水获得的改性墨水的传感性能。结果表明:经改性墨水制备的传感器实际检测限可达到5×10^(-6)的NH_(3),性能远远优于商用墨水,且具有优异的时间、温度和湿度稳定性,并能够从H_(2)、CO、SO_(2)和NH_(3)中区分出NH_(3),表明该传感器墨水适合在日常及工业环境中对NH_(3)的监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传感器 改性墨水 叉指电极 SnO_(2)-au-PANI复合物
下载PDF
Au/Cu_(2)O@Au可见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
8
作者 张瑞 齐仲 +1 位作者 史军军 贺婕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2-1103,共12页
为提高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CO_(2))的产物产率和选择性,采用一步法在空腔氧化亚铜(Cu_(2)O)中引入金属Au,制备了Au/Cu_(2)O@Au光催化剂。通过XRD、SEM、TEM、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表征和光电化学性能测试对光催化剂进行分析,考察了A... 为提高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CO_(2))的产物产率和选择性,采用一步法在空腔氧化亚铜(Cu_(2)O)中引入金属Au,制备了Au/Cu_(2)O@Au光催化剂。通过XRD、SEM、TEM、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表征和光电化学性能测试对光催化剂进行分析,考察了Au/Cu_(2)O@Au光催化剂催化还原CO_(2)性能。结果表明:Au/Cu_(2)O@Au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性能,在光照强度为20 mW/cm^(2)的可见光照射下,该光催化剂将CO_(2)光催化还原为甲烷(CH_(4))和一氧化碳(CO)的产率分别为4.86和42.04μmol/(g·h),选择性分别为31.62%和68.38%。与空腔Cu_(2)O光催化剂相比,CO产率提高了8.12倍,选择性提高了32.84百分点。一步法合成的Au/Cu_(2)O@Au光催化剂中的Au颗粒分布在Cu_(2)O的表面和空腔内部,独特的Au分布与空腔协同作用,提高了光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光生载流子分离能力和转移能力,有效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实现了CO产率和选择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还原 光催化 Cu_(2)O au负载 选择性
下载PDF
复合材料Au/Cu_(2)O的合成及其光催化CO_(2)还原为CO活性研究
9
作者 李艳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59-62,共4页
采用多元醇法制备不同质量百分比Au/Cu_(2)O催化剂,通过SEM、TEM、XPS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进行CO_(2)光还原实验研究。光还原实验表明,与纯Cu_(2)O相比,3%Au/Cu_(2)O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反应4 h... 采用多元醇法制备不同质量百分比Au/Cu_(2)O催化剂,通过SEM、TEM、XPS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进行CO_(2)光还原实验研究。光还原实验表明,与纯Cu_(2)O相比,3%Au/Cu_(2)O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反应4 h后CO产量可达3.5μmol/g,比纯Cu_(2)O的产量高1.4倍。通过对其光学和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表明3%Au/Cu_(2)O的各项性能均优于纯Cu_(2)O。这归因于Au/Cu_(2)O催化剂光吸收性能的提高及Au纳米粒子作为助催化剂捕获Cu_(2)O堆积的多余电子从而促进催化剂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与迁移,使得催化性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u_(2)O CO_(2) CO 光催化 还原
下载PDF
Z型TiO_(2)/Au/CdS异质结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守武 张红兵 +5 位作者 王镜淇 张凯丽 都俐俐 巩大明 卢贵武 邱萍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58-64,104,共8页
为了提高TiO_(2)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性能,采用阳极氧化法在Ti片表面制备TiO_(2)纳米带,再使用离子溅射制备TiO_(2)/Au,然后进一步使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制备出Z型TiO_(2)/Au/CdS异质结复合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 为了提高TiO_(2)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性能,采用阳极氧化法在Ti片表面制备TiO_(2)纳米带,再使用离子溅射制备TiO_(2)/Au,然后进一步使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制备出Z型TiO_(2)/Au/CdS异质结复合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所制备膜层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各元素的价态以及键能进行分析,使用分光光度计分析膜层的光学性质,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膜层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结果表明:TiO_(2)/Au(10)/CdS复合膜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效果最好,其开路电位为-1.252 V(vs SCE),同时光生电流密度达到2.697 mA/cm^(2),是纯TiO_(2)(0.185 mA/cm^(2))的14倍。TiO_(2)复合Au和CdS后形成了Z型异质结,这种Z型电荷转移机制可以改变光生电子的迁移路径,能促进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因此能够为304不锈钢提供有效的阴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TiO_(2)纳米带 Z型异质结 TiO_(2)/au/CdS复合膜 光生阴极保护
下载PDF
改性Au-TiO_(2)光降解废水中诺氟沙星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多佳 姚国栋 +2 位作者 王英霁 曾旭 金滨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4-630,共7页
诺氟沙星作为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一种,被广泛用于医疗、畜牧业、农业和水产养殖等行业,大量抗生素的生产、使用和非法排放造成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而目前现有的抗生素的去除方法效率有限... 诺氟沙星作为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一种,被广泛用于医疗、畜牧业、农业和水产养殖等行业,大量抗生素的生产、使用和非法排放造成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而目前现有的抗生素的去除方法效率有限,本文制备了Au-TiO_(2)光催化剂,重点研究了水中酸碱度、氯离子浓度及AuTiO_(2)催化剂量对Au-TiO_(2)光催化剂可见光降解诺氟沙星的影响,获得最高80.7%的诺氟沙星的降解率。本研究不仅证明了Au-TiO_(2)可见光高效降解诺氟沙星是可行的,也进一步表明了可见光催化技术处理抗生素废水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iO_(2) 可见光催化 降解 诺氟沙星
下载PDF
光热-光催化双功能Au@Cu_(2)O二元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对水的清洁处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诚 董欣欣 +1 位作者 张华 郑敏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50,共8页
为制备具有光热和光催化性能的双功能织物用于净化水,通过分子组装制备出兼具可见光与近红外响应的金氧化亚铜异质结纳米颗粒(Au@Cu_(2)O),使用轧-烘-焙将纳米材料整理到棉织物上,得到可用于界面蒸发生产清洁水的光热-光催化双功能棉织... 为制备具有光热和光催化性能的双功能织物用于净化水,通过分子组装制备出兼具可见光与近红外响应的金氧化亚铜异质结纳米颗粒(Au@Cu_(2)O),使用轧-烘-焙将纳米材料整理到棉织物上,得到可用于界面蒸发生产清洁水的光热-光催化双功能棉织物。利用SEM、TEM、UV-VIS-NIR、XRD、FTIR等对Au@Cu_(2)O及Au@Cu_(2)O改性棉织物进行形貌、结构的表征,并对改性棉织物在模拟太阳光下对水的净化处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u@Cu_(2)O改性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光热、光催化性能,在功率密度0.1 W cm^(2)的模拟太阳光源照射下,Au@Cu_(2)O改性棉织物的蒸发速率为1.25 kg(m^(2)·h),太阳光-蒸汽转换效率为77.4%,可见光辐照180 min后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89.2%。制备的Au@Cu_(2)O改性棉织物在净化水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u_(2)O 光热转换 光催化 双功能织物 界面蒸发
下载PDF
单层MoS_(2)掺杂Au、 Ag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3
作者 左烨豪 倪钦茹 +2 位作者 智兆星 刘刚 欧全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69-270,共2页
二维材料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可调的能带结构广泛应用于传感电子领域,如场效应晶体管、拉曼增强基底、光电探测器等光电子器件。通过掺杂可以将材料改性进而提高材料的载流子浓度和电导率,这将增强材料界面处的电荷转移从而调控材料的... 二维材料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可调的能带结构广泛应用于传感电子领域,如场效应晶体管、拉曼增强基底、光电探测器等光电子器件。通过掺杂可以将材料改性进而提高材料的载流子浓度和电导率,这将增强材料界面处的电荷转移从而调控材料的光电特性。本文搭建了单层MoS_(2)以及在MoS_(2)晶胞中掺杂Au、Ag原子,通过理论计算得到材料的介电函数、光吸收谱和反射谱,为该材料在光电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MoS_(2)掺杂au、Ag 光学性质
下载PDF
Cu_(2)O-Au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在SERS中的应用
14
作者 石灿 张晨杰 +2 位作者 袁亚仙 徐敏敏 姚建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19-220,共2页
表面等离激元催化反应为表面过程的拓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在单一贵金属表面的反应效率往往较低,因此发展符合纳米结构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合成八面体的氧化亚铜(Cu_(2)O),并引入高均匀性和高SERS活性的金纳米粒子单层膜(... 表面等离激元催化反应为表面过程的拓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在单一贵金属表面的反应效率往往较低,因此发展符合纳米结构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合成八面体的氧化亚铜(Cu_(2)O),并引入高均匀性和高SERS活性的金纳米粒子单层膜(Au MLF),将两者完全结合,构建了Cu_(2)O-Au复合异质结SERS基底。以对硝基苯硫酚(PNTP)为探针,通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了Cu_(2)O-Au表面等离激元驱动的偶联反应。结果表明,Cu_(2)O与Au MLF的复合,其SERS性能及催化活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发展高性能的新型复合纳米结构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S PNTP 表面等离催化 金纳米粒子单层膜 八面体Cu_(2)O
下载PDF
Au/CeO_(2)中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形貌效应
15
作者 韩静茹 孙志敏 +1 位作者 李昱 胡执一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82-1690,共9页
以Au/CeO_(2)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不同形貌的CeO_(2)载体来研究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SMSI)的形貌效应。分别以纳米立方块和纳米棒作为载体,通过高分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光电子能谱、氢程序升温还原等一系列表征方法揭示了CeO_(2)纳... 以Au/CeO_(2)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不同形貌的CeO_(2)载体来研究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SMSI)的形貌效应。分别以纳米立方块和纳米棒作为载体,通过高分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光电子能谱、氢程序升温还原等一系列表征方法揭示了CeO_(2)纳米立方块表面更易发生质量传输并形成CeO_(2-x)包覆层。此包覆层大幅抑制了催化剂对小分子气体的吸附能力,并减少了催化活性位点的暴露,对探针反应(丁二烯选择性催化加氢)的催化活性影响显著。以上研究结果表明CeO_(2)纳米立方块比CeO_(2)纳米棒更易构建SMSI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au/CeO_(2) 形貌效应 1 3-丁二烯催化加氢
下载PDF
金纳米核-壳结构(Au@SiO_(2))对铕元素的发光增强机制研究
16
作者 宋妍妍 龙江迷 +3 位作者 赵国营 李永良 蒋楠 陈晓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1-955,共5页
为了增强稀土有机薄膜的发光效果,在制备稀土发光薄膜过程中引入了金纳米核-壳结构(Au@SiO_(2)).利用滴铸法将不同浓度的Au@SiO_(2)滴在石英片上;利用旋涂法将Eu(dbm)_(3)phe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CH_(2)Cl_(2)混合溶液旋涂在石英片... 为了增强稀土有机薄膜的发光效果,在制备稀土发光薄膜过程中引入了金纳米核-壳结构(Au@SiO_(2)).利用滴铸法将不同浓度的Au@SiO_(2)滴在石英片上;利用旋涂法将Eu(dbm)_(3)phe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CH_(2)Cl_(2)混合溶液旋涂在石英片上,制备成薄膜样品.通过对薄膜样品的性能表征后发现:引入Au@SiO_(2)后可增强薄膜的发光强度;激发和发光增强因子最大分别为279.1%和222.9%,同时延长了薄膜样品的荧光寿命.将Au@SiO_(2)引入稀土发光薄膜的制备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升薄膜的发光性能,应用潜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核-壳结构(au@SiO_(2)) au@SiO_(2)@Eu:PMMA发光薄膜 发光增强 表面等离子体
下载PDF
Au/CeO_(2)的制备及在环氧苯乙烷光催化加氢中的应用
17
作者 何婧 张世祖 +3 位作者 王倩芳 张平秀 苏胜培 喻宁亚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39,共8页
以纳米二氧化铈为载体,氯金酸为前驱体,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纳米金光催化剂(Au/CeO_(2))。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AE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表征。以环氧苯乙... 以纳米二氧化铈为载体,氯金酸为前驱体,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纳米金光催化剂(Au/CeO_(2))。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AE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表征。以环氧苯乙烷加氢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制备条件对Au/CeO_(2)光催化剂的影响,在合成pH值为7,加热温度和时间分别为90℃和2 h,金质量分数为3%的条件下,得到了最优催化剂。随后优化了催化反应条件,当异丙醇用量为40 mL,KOH用量为底物物质的量的10%,反应时间为10 h,催化剂用量为50 mg,光通量为220 lm时,环氧苯乙烷加氢光催化反应的TOF值高达6.58 h-1,在此反应条件下,催化剂可重复使用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铈 纳米金 苯乙烯 光催化
下载PDF
Improved Plasmonic Hot‑Electron Capture in Au Nanoparticle/Polymeric Carbon Nitride by Pt Single Atoms for Broad‑Spectrum Photocatalytic H_(2)Evolution 被引量:3
18
作者 Manyi Gao Fenyang Tian +3 位作者 Xin Zhang Zhaoyu Chen Weiwei Yang Yongsheng Yu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423-435,共13页
ABSTRACT Rationally designing broad-spectrum photocatalysts to harvest whole visible-light region photons and enhance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is a“holy grail”for researchers,but is still a challenging issue.Herein,b... ABSTRACT Rationally designing broad-spectrum photocatalysts to harvest whole visible-light region photons and enhance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is a“holy grail”for researchers,but is still a challenging issue.Herein,based on the common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PCN),a hybrid co-catalysts system comprising plasmonic Au nanoparticles(NPs)and atomically dispersed Pt single atoms(PtSAs)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was constructed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For the dual co-catalysts decorated PCN(PtSAs–Au_(2.5)/PCN),the PCN is photoexcited to generate electrons under UV and short-wavelength visible light,and the synergetic Au NPs and PtSAs not only accelerate charge separation and transfer though Schottky junctions and metal-support bond but also act as the co-catalysts for H_(2) evolution.Furthermore,the Au NPs absorb long-wavelength visible light owing to its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and the adjacent PtSAs trap the plasmonic hot-electrons for H_(2) evolution via direct electron transfer effect.Consequently,the PtSAs–Au_(2.5)/PCN exhibits excellent broad-spectrum photocatalytic H_(2) evolution activity with the H_(2) evolution rate of 8.8 mmol g^(−1) h^(−1) at 420 nm and 264μmol g^(−1) h^(−1) at 550 nm,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Au_(2.5)/PCN and PtSAs–PCN,respectively.This work provides a new strategy to design broad-spectrum photocatalysts for energy conversion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 au nanoparticles Pt single atoms Photocatalytic H2 evolution Broad-spectrum photocatalysts
下载PDF
基于Au/SiO_(2)复合纳米球阵列的海洛因及其代谢物的SERS检测与高效鉴别
19
作者 赵凌艺 杨馨 +4 位作者 魏懿 杨瑞琴 赵倩 张洪文 蔡伟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50-3157,共8页
高危阿片类毒品海洛因的泛滥,对国家安定、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高效、准确的海洛因及其代谢物的检测鉴定方法在打击毒品犯罪,处理涉毒案件以及公安禁毒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兼具... 高危阿片类毒品海洛因的泛滥,对国家安定、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高效、准确的海洛因及其代谢物的检测鉴定方法在打击毒品犯罪,处理涉毒案件以及公安禁毒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兼具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指纹识别及无损检测等优点,能够实现对毒品的高效、便携检测。若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避免人为错判的发生,进而实现自动精确分类识别的目的。针对溶液中微/痕量海洛因及其代谢物,提出了基于Au/SiO_(2)复合纳米球阵列(Au/SiO_(2)NSA)的SERS检测与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它们的灵敏检测与高效鉴别。首先,采用气-液界面自组装和磁控溅射沉积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SERS活性和结构一致性的Au/SiO_(2)NSA,以此为SERS基底(芯片),结合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成功实现了对水溶液中海洛因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6-单乙酰吗啡(6-MAM)和吗啡)的灵敏检测,检测限低至10^(-4)mg·mL^(-1)。然后,利用模式识别技术中的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支持向量机(SVM)对所获得的谱图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类识别。结果表明,在HCA和PCA均能准确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径向核函数、线性核函数、多项式核函数、S型核函数中任意一种建立的PCA-SVM模型,均能够100%地对海洛因、6-MAM和吗啡进行定性识别;选取基于径向核函数的SVM模型,对不同浓度海洛因定量区分的准确率可达90.1%;而通过基于线性核函数的SVM模型,对不同浓度6-MAM和吗啡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84.8%、70.2%。这项工作不仅为基于SERS的灵敏检测与精准鉴别提供了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高质量基底(芯片),也为对海洛因及其代谢物进行准确的分类及识别给出了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au/SiO_(2)复合纳米球阵列 模式识别 海洛因及其代谢物 灵敏检测 精准鉴别
下载PDF
基于谷胱甘肽刻蚀核壳Au@MnO_(2)纳米粒子比色检测谷胱甘肽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传豪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5-170,共6页
谷胱甘肽(GSH)在控制细胞氧化还原状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在人体内浓度异常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检测GSH具有重要意义.在磷酸缓冲盐溶液(pH=6.2)中,核壳型Au@MnO_(2)纳米粒子的外壳MnO_(2)被GSH刻蚀,使体系溶液颜色改变(浅绿... 谷胱甘肽(GSH)在控制细胞氧化还原状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在人体内浓度异常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检测GSH具有重要意义.在磷酸缓冲盐溶液(pH=6.2)中,核壳型Au@MnO_(2)纳米粒子的外壳MnO_(2)被GSH刻蚀,使体系溶液颜色改变(浅绿→浅红),吸光度降低.基于此原理,通过测量Au@MnO_(2)体系的比色信号随GSH浓度的变化,可以实现GSH的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Au@MnO_(2)传感体系检测GSH的线性范围为2nmol/L~0.1 mmol/L,检出限为1.62 nmol/L(S/N=3).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可视化,该传感体系对检测GSH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并可用于人血清样品中GSH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比色 au@MnO_(2)纳米粒子 刻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