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9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abrication and SERS Performance of Multi-layer Hollow Au-Ag Alloy Nano Urchins Structure-based SERS Fiber Probe
1
作者 HAO Zhenbang TIAN Qihang +4 位作者 CAO Shiyi HAN Xiaoyu ZHANG Jihong XIE Jun ZHAO Xiujia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74-279,共6页
Novel hollow Au Ag alloy nano urchins were synthesized via Ag seeds growth method,and self-assembly coated on the wall and end-tip of silica fiber for fiber probe fabrication.The nano urchins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Novel hollow Au Ag alloy nano urchins were synthesized via Ag seeds growth method,and self-assembly coated on the wall and end-tip of silica fiber for fiber probe fabrication.The nano urchins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on fiber surface because of fiber silanization.The sizes and tip sharpness of the nano-urchins could be controlled by Ag seeds.The elements distribu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ere was high Ag content in tip-top for better surface enhance Raman scattering performance.The detectable concentration could be as low as 10-8 M using crystal violet molecules as analyte.Moreover,the fiber probes were stable in air,due to Au in the alloy.This fiber probe could be used for low content single molecular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hollow au-ag alloy nano urchins fiber probe
下载PDF
Au-Ag合金纳米粒子制备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梅 姚建林 顾仁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18-1521,共4页
首先采用柠檬酸钠法制得Au-Ag合金纳米种子,然后采用盐酸羟胺生长法得到不同组成的Au-Ag合金纳米粒子.在其UV-V is光谱中只观察到一个位于单金属银和金之间的等离子体共振峰,表明Au-Ag合金纳米粒子已经形成.TEM结果表明,合金纳米粒子的... 首先采用柠檬酸钠法制得Au-Ag合金纳米种子,然后采用盐酸羟胺生长法得到不同组成的Au-Ag合金纳米粒子.在其UV-V is光谱中只观察到一个位于单金属银和金之间的等离子体共振峰,表明Au-Ag合金纳米粒子已经形成.TEM结果表明,合金纳米粒子的粒径约为60 nm,且颜色均一,没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用苯硫酚(TP)作为探针分子研究了合金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结果表明,SERS强度与合金纳米粒子的组成和尺寸有关.当纳米粒子粒径一定时,除Au25Ag75外,随着金的增加SERS强度增强.Au25Ag75的粒径比Ag小,导致SERS强度比Ag低.Au50Ag50和Au75Ag25加入TP分子后,其聚集方式与Au相似,等离子体共振峰逐渐靠近1 064 nm,金含量较高时,TP的SERS归于聚集体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合金纳米粒子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苯硫酚
下载PDF
Au-Ag-Si系钎料合金与Ni的润湿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崔大田 王志法 +1 位作者 莫文剑 姜国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40,共5页
通过分析相图,采用中频感应真空熔炼制成液相点温度在450~500℃之间Au-10.22Ag-3.25Si, Au-14.02Ag-3.28Si和Au-18.47Ag-3.27Si 3种不同成分的Au-Ag-Si系钎料合金。分别在其液相点以上20,40和60℃及流动氢气保护下进行钎料在Ni... 通过分析相图,采用中频感应真空熔炼制成液相点温度在450~500℃之间Au-10.22Ag-3.25Si, Au-14.02Ag-3.28Si和Au-18.47Ag-3.27Si 3种不同成分的Au-Ag-Si系钎料合金。分别在其液相点以上20,40和60℃及流动氢气保护下进行钎料在Ni板上的铺展试验,通过分析铺展面积及润湿角,研究其与Ni的润湿性;采用背散射电子相观察钎料与Ni润湿后的界面组织。研究结果表明:Au-Ag-Si系钎料合金与Ni润湿性良好,随着钎焊温度的增加,铺展面积增加,浸润角减小;钎料合金与Ni润湿后,出现润湿环现象;润湿环主要由Au元素组成;钎料与Ni润湿后,在界面处形成Ni3Si金属间化合物,Ni3Si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钎料焊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Si 钎料 润湿性 润湿环 NI3SI
下载PDF
Au-Ag-Si钎料薄带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莫文剑 王志法 崔大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0,共2页
根据Au-Ag-Si系三元相图制定了熔化温度在450~500℃的共晶钎料合金,针对该共晶合金的难加工性,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次熔炼铜模浇铸的铸锭方式可以获得均匀、细小的共晶组织;组织组成为α初晶+(α+β)共晶的亚共晶... 根据Au-Ag-Si系三元相图制定了熔化温度在450~500℃的共晶钎料合金,针对该共晶合金的难加工性,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次熔炼铜模浇铸的铸锭方式可以获得均匀、细小的共晶组织;组织组成为α初晶+(α+β)共晶的亚共晶合金比α+β的共晶合金更有利于加工;采用先包覆Al热轧再进行冷轧结合中间退火的工艺可以制得厚度为0.1mm表面质量较好的钎料薄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Si 钎料 加工工艺 包覆轧制
下载PDF
富金的Au-Ag-Zr三元合金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康侯 李锦宏 陈亮维 《贵金属》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15,共6页
在Au-Ag、Au-Zr和Ag-Zr二元系相图研究的基础上,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EPMA)和显微金相方法测定了Au-Ag-Zr三元系富金区域的700℃等温截面。发现在该等温截面上的富Au-Ag侧,沿着Au-Ag二元匀晶系存在一个长条形的单相区Au(Ag)或Ag... 在Au-Ag、Au-Zr和Ag-Zr二元系相图研究的基础上,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EPMA)和显微金相方法测定了Au-Ag-Zr三元系富金区域的700℃等温截面。发现在该等温截面上的富Au-Ag侧,沿着Au-Ag二元匀晶系存在一个长条形的单相区Au(Ag)或Ag(Au),确定在该部分等温截面上共有4个单相区:固溶体Au(Ag)或Ag(Au)、Au4Zr、Au3Zr和Au2Zr;4个二相区:Au4Zr+Au(Ag)、Au3Zr+Au(Ag)、Au4Zr+Au3Zr和Au3Zr+Au2Zr;2个三相区:Au4Zr+Au3Zr+Au(Ag)和Au3Zr+Au2Zr+Au(Ag);在该区域没有形成新的三元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图与相变 au-ag—Zr三元系 富金合金
下载PDF
Au-Ag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环己烷氧化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蒋新 汪新杰 邓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7-792,共6页
采用吸附相反应技术,以硅胶为载体,Ni(OH)2为修饰组分,在水/乙醇体系中制备得到了Au、Ag以及Au-Ag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iffuse-reflectancespectra)等手段对催化... 采用吸附相反应技术,以硅胶为载体,Ni(OH)2为修饰组分,在水/乙醇体系中制备得到了Au、Ag以及Au-Ag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iffuse-reflectancespectra)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u,Ag以及Au-Ag的粒子粒径在纳米级别,分散性好,并且在微观尺度结合较好。在70℃的温和条件下,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化剂,考评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环己烷氧化反应中的活性,证明了Au、Ag均有一定的低温活性,Au、Ag共负载时则表现出了很好的协同作用,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有所提高;随着Ag负载量的增大,催化剂的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催化剂 吸附相反应技术 环己烷 液相氧化
下载PDF
新型Au-Ag-Ge钎料的性能及焊接界面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崔大田 王志法 +2 位作者 周俊 吴化波 刘金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0-1054,共5页
根据Au-Ag-Ge三元相图,制备2种新型钎料合金Au-19.25Ag-12.80Ge和Au-21.06Ag-13.09Ge(质量分数,%)。利用差热分析仪和Sirion200场发射扫描电镜对钎料的熔化特性及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并对其与纯Ni的润湿性加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u-19.25... 根据Au-Ag-Ge三元相图,制备2种新型钎料合金Au-19.25Ag-12.80Ge和Au-21.06Ag-13.09Ge(质量分数,%)。利用差热分析仪和Sirion200场发射扫描电镜对钎料的熔化特性及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并对其与纯Ni的润湿性加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u-19.25Ag-12.80Ge合金的性能较好,其熔化温度范围为446.76~494.40℃,结晶温度区间为47.64℃;焊接温度在510~550℃范围内时,Au-19.25Ag-12.80Ge钎料合金与Ni基体具有良好的铺展性和润湿性,焊接时钎料合金与Ni基体之间形成了一条连续的金属间化合物层,能谱分析表明该金属间化合物层为Ge3Ni5,由于该化合物较脆,过厚的金属间化合物层使焊接接头的剪切强度下降,故应适当控制焊接工艺以获得理想的焊接界面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Ge钎料 润湿性 焊接界面 金属间化合物
下载PDF
多轮置换法制备的Au-Ag三角纳米环及其光学性能(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易早 张建波 +5 位作者 陈艳 陈善俊 罗江山 唐永建 吴卫东 易有根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9期2049-2055,共7页
以双还原剂法制备的单晶三角形银纳米盘为模板,在室温HAuCl4溶液中发生多轮置换反应,制备Au-Ag三角纳米环材料。采用TEM、EDX和XRD等检测手段表征反应阶段产物的形貌、组成以及晶体结构。TEM、EDX和电子衍射谱证实Au置换了Ag。反应7轮... 以双还原剂法制备的单晶三角形银纳米盘为模板,在室温HAuCl4溶液中发生多轮置换反应,制备Au-Ag三角纳米环材料。采用TEM、EDX和XRD等检测手段表征反应阶段产物的形貌、组成以及晶体结构。TEM、EDX和电子衍射谱证实Au置换了Ag。反应7轮后纳米盘的面内偶极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从初始的700nm逐步红移到1100nm,形貌从实心盘状逐渐变为空心纳米环。改变每轮加入的HAuCl4量即可精细调节面内偶极峰的红移步进量。通过采用SERS光谱检测方法,随着多步置换反应的进行,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形成机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三角纳米环 多轮置换反应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下载PDF
黑龙江省滨东地区Cu-Pb-Zn-W-As-Sb-Bi-Au-Ag地球化学块体矿产资源潜力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希今 胡忠贤 +1 位作者 李永胜 刘桂香 《地质与资源》 CAS 2007年第2期91-94,共4页
黑龙江省滨东地区是著名的铜铅锌钼成矿带.以金属活动态测量法进行的超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圈定的滨东地球化学块体为基础,运用成矿可利用金属量定量评价模型与方法对该块体的Au、Ag、Pb、W等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远远大于该... 黑龙江省滨东地区是著名的铜铅锌钼成矿带.以金属活动态测量法进行的超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圈定的滨东地球化学块体为基础,运用成矿可利用金属量定量评价模型与方法对该块体的Au、Ag、Pb、W等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远远大于该区已发现矿床的总储量,说明预测结果是合理的.预测结果对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b-Zn-W-As-Sb-Bi-au-ag 资源预测 地球化学块体 黑龙江省滨东地区
下载PDF
小尺寸Au-Ag合金团簇负热容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绪洋 程正富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AuN-XAgX(N=144;X=0,24,48,72,96,120和144)纳米团簇熔化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计算模型采用原子嵌入模型(EAM)和Johnson提出的贵金属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模拟结果表明:金银合金团簇在熔点附近具有负热容特性...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AuN-XAgX(N=144;X=0,24,48,72,96,120和144)纳米团簇熔化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计算模型采用原子嵌入模型(EAM)和Johnson提出的贵金属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模拟结果表明:金银合金团簇在熔点附近具有负热容特性,负热容主要由相变前后团簇内部结构突变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合金团簇 负热容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Cu-Au-Ag三元去合金化制备纳米多孔金材料
11
作者 谭秀兰 汪建 +3 位作者 冯林 牛高 曾勇 罗江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59-7162,7168,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镀铜金银多层膜,经过长时间高温热处理合金化制备前驱体三元合金,以不同的酸溶液自由腐蚀去合金化去除合金中的铜元素和银元素,成功制备出纳米多孔金薄膜。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去合金腐蚀前后样品的形貌和成分进行... 采用磁控溅射镀铜金银多层膜,经过长时间高温热处理合金化制备前驱体三元合金,以不同的酸溶液自由腐蚀去合金化去除合金中的铜元素和银元素,成功制备出纳米多孔金薄膜。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去合金腐蚀前后样品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0℃,36h热处理后铜金银多层膜完全合金化,获得了Au_3Ag_(28.5)Cu_(68.5)合金材料;FeCl_3+HCl溶液自由腐蚀去除铜可获得连续均匀的纳米尺寸孔隙结构,获得了几乎不含铜的样品;采用渐进浓度的硝酸自由腐蚀去合金化后去除银后获得了孔隙率约84%的纳米多孔金薄膜,其微观结构为连续的三维多孔结构,其系带尺寸10~35nm,并且20~25nm的系带分布达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金 三元去合金化 Cu-au-ag 制备
下载PDF
Au-Ag合金纳米球壳的折射率传感特性分析与优化
12
作者 武盼盼 帕尔哈提江·吐尔孙 +1 位作者 郑玉霞 热米莱·阿卜来提 《光散射学报》 2021年第1期72-78,共7页
基于Au纳米颗粒的稳定性、无毒性、生物相容性和Ag纳米颗粒优异的消光特性,Au-Ag合金纳米颗粒在生物传感中存在着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了能找到传感性能更好的合金纳米颗粒,本文利用双层球Mie散射理论和介电函数尺寸修正模型定量研究了Au... 基于Au纳米颗粒的稳定性、无毒性、生物相容性和Ag纳米颗粒优异的消光特性,Au-Ag合金纳米颗粒在生物传感中存在着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了能找到传感性能更好的合金纳米颗粒,本文利用双层球Mie散射理论和介电函数尺寸修正模型定量研究了Au-Ag合金纳米球壳的尺寸参数对折射率灵敏度、半峰宽和品质因子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品质因子和对应的优化尺寸。同时,本文研究了Au摩尔分数对最佳品质因子和优化尺寸的影响。结果发现,当Au摩尔分数x为0.5时,Au-Ag@SiO_(2)(Au-Ag@Vacuum)合金纳米球壳的最大品质因子为2.09(2.20),对应的内核半径和外壳厚度分别为22.3 nm(23.6 nm)和8.7 nm(6.9 nm)。当Au摩尔分数小于0.25时,Au-Ag合金纳米球壳的品质因子优于Au纳米球壳。随着Au摩尔分数的减小,品质因子增大,甚至是Au纳米球壳的2~3倍。此研究为Au-Ag合金纳米球壳在生物传感领域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合金纳米球壳 MIE理论 传感 品质因子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下载PDF
电场对Au-Ag薄膜结构影响的AFM和VAXPS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时方晓 叶小燕 +2 位作者 姚文清 曹立礼 董宇辉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61-266,共6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变角X射线光电子谱(VAXPS)技术研究了Au-Ag/SiO2体系在直流电场作用下,Au、Ag电迁移的特点及所引起的薄膜结构的变化。观察到较低温度下Au、Ag聚集状态的显著变化。发现电迁移...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变角X射线光电子谱(VAXPS)技术研究了Au-Ag/SiO2体系在直流电场作用下,Au、Ag电迁移的特点及所引起的薄膜结构的变化。观察到较低温度下Au、Ag聚集状态的显著变化。发现电迁移过程中Au-Ag薄膜与SiO2基底之间存在界面化学反应,膜层中Au、Ag、Si等元素的化学状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结果表明SiO2表面上Au-Ag复合薄膜电迁移不只是一个水平方向的扩散,而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场作用下Au-Ag薄膜迁移扩散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迁移 AFM VAXPS au-ag薄膜 复合薄膜
下载PDF
贵金属Au-Ag合金修饰ZnO用于光催化高效降解乙烯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慧珊 刘小磊 +6 位作者 王泽岩 刘媛媛 郑昭科 秦晓燕 张晓阳 王朋 黄柏标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13-1621,共9页
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可以促进水果和蔬菜在生长过程中成熟,然而在水果和蔬菜成熟之后,源源不断产生的乙烯会加速它们的衰老和腐烂,不利于水果和蔬菜的贮存和保鲜.考虑到现实因素,直接在储存环境中去除乙烯很有必要,而光催化技术操作简... 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可以促进水果和蔬菜在生长过程中成熟,然而在水果和蔬菜成熟之后,源源不断产生的乙烯会加速它们的衰老和腐烂,不利于水果和蔬菜的贮存和保鲜.考虑到现实因素,直接在储存环境中去除乙烯很有必要,而光催化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在降解乙烯方面具有应用前景.我们发现Zn O具有降解乙烯的作用,但纯ZnO由于光吸收范围窄及载流子分离效率低,使得其降解乙烯的效果不佳.而金、银纳米颗粒由于其表面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可以增强半导体的光吸收,同时贵金属颗粒还可以充当捕获电子的活性位点,加快电子和空穴分离,提高光催化效率.因此,将金或银作为ZnO的助催化剂可能是提高ZnO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一些研究还发现,使用双金属合金作为助催化剂可以达到比单一金属更优越的效果.因此在本论文中,我们采用简单的光沉积工艺和低温煅烧方法合成了Au, Ag和Au-Ag合金负载的ZnO,研究了它们对ZnO光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活性测试表明,在ZnO负载了单独的Au或Ag颗粒后,乙烯降解效率分别是纯ZnO的17.5和26.8倍,光催化活性大幅增加.而当ZnO成功负载Au-Ag合金后,光催化活性进一步提高到纯ZnO的94.8倍.紫外-可见光谱结果表明,由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 Au-Ag合金改性后的ZnO显示出很强的可见光吸收.同时,较高的光电流密度表明AuAg/ZnO具有有效的载流子分离能力.因此,等离子体Au-Ag双金属合金纳米粒子的协同作用和有效的载流子分离能力共同带来了乙烯氧化的优异光催化活性.催化剂稳定性测试表明, Ag/ZnO的光催化稳定性非常差,在10次循环后活性下降很多,而Au/ZnO和AuAg/ZnO在10次循环后光催化稳定性非常好.结合XPS分析可知, Ag单质颗粒可以容易地光氧化成为Ag2O,造成活性降低,而Au-Ag由于形成了合金结构,不易被氧化,因而变得异常稳定.最终我们得到了高活性、高稳定性的AuAg/ZnO光催化剂.这项工作提出了在实际生产中使用金属合金作为助催化剂去除乙烯的新思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au-ag合金 协同效应 高效载流子分离
下载PDF
Au-Ag-Si钎料合金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莫文剑 王志法 +1 位作者 王海山 杨会娟 《贵金属》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51,共7页
针对目前熔点在450~500℃范围内的电子器件用钎料的空缺,通过分析Au-Ag-Si系三元相图,并根据其存在的共晶单变量线e1e2,制备了几种熔化温度在400~500℃的共晶钎料合金,并对其钎焊性和加工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DTA分析发现,合金的熔... 针对目前熔点在450~500℃范围内的电子器件用钎料的空缺,通过分析Au-Ag-Si系三元相图,并根据其存在的共晶单变量线e1e2,制备了几种熔化温度在400~500℃的共晶钎料合金,并对其钎焊性和加工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DTA分析发现,合金的熔点在所选定的合金成分范围内随Ag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此钎料与Ni板浸润性较好;将钎料合金铸锭热轧后表明该合金作为可加工的实用钎料是合适的。同时,初步探讨了Cu元素对于Au-Ag-Si系合金的熔化特性和塑性变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u对于改善合金的加工性能和缩小固液相间距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料 合金 共晶 塑性变形能 钎焊性 加工性能 热轧 可加工 熔点 三元相图
下载PDF
鄂东南地区鸡冠嘴铜金矿床Au-Ag-Bi-Te-Se矿物学研究与金银富集机理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伟 王宏强 +2 位作者 邓晓东 胡浩 李建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6-470,共15页
鸡冠嘴铜金矿床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三叠统大冶组大理岩中,矿石矿物以黄铜矿和黄铁矿及少量金银矿物为主,与矿化有关的蚀变包括矽卡岩化、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钾长石化等。根据野外观察和镜下... 鸡冠嘴铜金矿床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三叠统大冶组大理岩中,矿石矿物以黄铜矿和黄铁矿及少量金银矿物为主,与矿化有关的蚀变包括矽卡岩化、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钾长石化等。根据野外观察和镜下鉴定将成矿过程划分为干矽卡岩阶段、湿矽卡岩阶段、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其中硫化物阶段为金矿化的主要阶段。矿相学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和电子显微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铜矿和黄铁矿,金的赋存状态包括可见金和不可见金,可见金以银金矿为主,其次为自然金和含银自然金,不可见金为纳米级自然金。主要载银矿物是黄铜矿和斑铜矿,银矿物多以可见银(硒银矿、碲银矿和辉银矿等)产出,包括独立银矿物和显微包体银;不可见银主要以次显微包体的形式分布于硫化物中。鸡冠嘴铜金矿床是高温岩浆热液与碳酸盐岩地层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Au在高温热液中可能主要以氯络合物、碲络合物或碲化物熔体的形式搬运。随着矽卡岩化等蚀变作用的进行和热液温度的降低,热液中氯被消耗的同时硫逸度快速上升,Au主要以金硫络合物的形式在热液中运移,硫化物阶段早期大量Bi-Te-S矿物及少量纳米级自然金以显微包裹体的形式包裹于近于同时沉淀的黄铁矿中,随后碲银矿、辉银矿及硫铋铜矿与硫化物及石英和碳酸盐矿物共生产出。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和硫逸度的进一步降低导致金络合物不稳定,当Logf Te2<-20且-14<Logf Se2<-10时,金矿物与硒化物与黄铜矿近于同时沉淀,或充填于先期沉淀的黄铁矿微裂隙和其他矿物之间的空隙中。综合分析表明,鸡冠嘴铜金矿床成矿过程中Te和Bi对Au的富集具有重要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冠嘴铜金矿 金(银)的赋存状态 成矿机理 鄂东南
下载PDF
Au-Ag合金纳米海胆结构用于农药残留的SERS检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侠 张莉 +2 位作者 王红艳 王雪艳 杨良保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9-313,共5页
本文通过合成高密度尖端的Au-Ag合金纳米海胆,实现了对有机磷农药乙基对氧磷和有机氯农药γ-六六六的检测。首先合成Ag纳米颗粒,然后用L-多巴还原Ag纳米颗粒,最终形成高密度尖端Au-Ag合金纳米海胆结构。高密度尖端结构用作SERS基底,通... 本文通过合成高密度尖端的Au-Ag合金纳米海胆,实现了对有机磷农药乙基对氧磷和有机氯农药γ-六六六的检测。首先合成Ag纳米颗粒,然后用L-多巴还原Ag纳米颗粒,最终形成高密度尖端Au-Ag合金纳米海胆结构。高密度尖端结构用作SERS基底,通过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实现对有机磷农药乙基对氧磷和有机氯农药γ-六六六的检测,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该方法简单、方便、灵敏度高,有望实现对农药残留高灵敏的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au-ag合金纳米海胆 便携式拉曼光谱仪 农药残留检测
下载PDF
Au-Ag-Ge钎料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崔大田 王志法 +2 位作者 姜国圣 郑秋波 吴泓 《贵金属》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6-20,共5页
通过对Au-Ag-Ge三元相图的分析确定了Au-19.25Ag-12.80Ge共晶钎料,采取包复热轧后再冷轧制备出厚度为0.1mm的钎料合金薄带,测试了该合金的熔化特性和对Ni板的浸润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钎料合金的液、固相线温度分别为490.1℃和445.0℃,合... 通过对Au-Ag-Ge三元相图的分析确定了Au-19.25Ag-12.80Ge共晶钎料,采取包复热轧后再冷轧制备出厚度为0.1mm的钎料合金薄带,测试了该合金的熔化特性和对Ni板的浸润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钎料合金的液、固相线温度分别为490.1℃和445.0℃,合金在≤550℃下对Ni板的润湿角<15°,在Ni板上的铺展面积随着温度从490℃升至550℃而逐渐增大。该合金可以满足电子器件封装焊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Au—Ag—Ge钎料 熔化特性 浸润性及铺展面积 电子器件封装
下载PDF
Organic Gases in Fluid Inclusions of Ore Minerals and Their Constraints on Ore Genesis:A Case Study of the Changkeng Au-Ag Deposit,Guangdong,China 被引量:5
19
作者 DavidI.NORM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6-94,共9页
The newly discovered Changkeng Au-Ag deposit is a new type of sediment-hosted precious metal deposit. Most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ers believed that the deposit was formed by meteoric water convection. By using a high... The newly discovered Changkeng Au-Ag deposit is a new type of sediment-hosted precious metal deposit. Most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ers believed that the deposit was formed by meteoric water convection. By using a high vacuum quadrupole gas mass spectrometric system, nine light hydrocarbon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the fluid inclusions in ore minerals collected from the Changkeng deposit. The hydrocarbons are composed mainly of saturated alkanes C1-4 and unsaturated alkenes C2-4 and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which the alkanes are predominant, while the contents of alkenes and aromatic hydrocarbons are very low. The Σalka/Σalke ratio of most samples is higher than 100, suggesting that those hydrocarbons are mainly generated by pyrolysis of kerogens in sedimentary rocks caused by water-rock interactions at medium-low temperatures, and the metallogenic processes might have not been affected by magmatic activity. A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shows that the light hydrocarbons have reached chemical equilibrium at temperatures higher than 200?C, and they may have been generated in the deep part of sedimentary basins (e.g., the Sanzhou basin) and then be transported by ore-forming fluids to a shallow position of the basin via a long distance. Most of the organic gases are generated by pyrolysis of the type II kerogens (kukersite) in sedimentary host rocks, only a few by microorganism activity. The compositions and various parameters of light hydrocarbons in gold ores are quite similar to those in silver ores, suggesting that the gold and silver ores may have similar metallogenic processes. Based on the compositions of organic gases in fluid inclusions, the authors infer that the Changkeng deposit may be of a tectonic setting of continental rif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pport from one aspect the authors' opinion that the Changkeng deposit is not formed by meteoric water convection, and that its genesis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Sanzhou basin, so it belongs to the sedimentary hot brine transformed depos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 mineral fluid inclusion organic gas CHANGKENG au-ag DEPOSIT
下载PDF
Au-Ag-Y三元系富Au-Ag区域(Y≤34at%)的700℃等温截面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康侯 陈亮维 +3 位作者 尹俊美 陈藜莉 谢明 符世继 《贵金属》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在Au-Ag、Au-Y和Ag-Y二元合金相图的基础上,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等手段研究了Au-Ag-Y三元系中富金-银区域(Y≤34at%)的700℃等温截面。发现:在该截面的富金银侧沿着Au-Ag二元匀晶系存在一个单相区Au(Ag)或Ag(Au);在二元金属间... 在Au-Ag、Au-Y和Ag-Y二元合金相图的基础上,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等手段研究了Au-Ag-Y三元系中富金-银区域(Y≤34at%)的700℃等温截面。发现:在该截面的富金银侧沿着Au-Ag二元匀晶系存在一个单相区Au(Ag)或Ag(Au);在二元金属间化合物Au2Y和Ag2Y之间存在一个无限固溶体区域(Au2Y)或(Ag2Y)。在该部分700℃等温截面上一共有6个单相区:Au(Ag)或Ag(Au)、Au6Y、Au51Y14、α(Au2Y)或(Ag2Y)、Au3Y和Ag51Y14;9个两相区:Au(Ag)+Au6Y、Au(Ag)+Au51Y14、Au(Ag)+Au3Y、Au(Ag)+α(Au2Y)、Au(Ag)+Ag51Y14、Ag51Y14+α(Au2Y)、α(Au2Y)+Au3Y、Au3Y+Au51Y14和Au51Y14+Au6Y;4个三相区:Ag51Y14+α(Au2Y)+Au(Ag)、α(Au2Y)+Au3Y+Au(Ag)、Au3Y+Au51Y14+Au(Ag)和Au51Y14+Au6Y+Au(Ag)。在Au-Ag-Y三元系的该成分区域没有发现新的三元中间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Au—Ag—Y三元系 合金 相图 等温截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