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Cu-Si三元系液相限
1
作者 刘淑祺 易涛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B295-B296,共2页
用差热分析法测定了Au-Cu-Si系的9个多温截面。作出了三元相图。三元低共熔点的组成为Au(74.7)-Cu(6.1)-Si(19.2)at.-%,温度337℃。
关键词 au-cu-si合金 液相限 差热分析
下载PDF
LIQUIDUS OF Au-Cu-Si SYSTEM
2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1年第7期64-65,共2页
The diagram of system Au-Cu-Si was constructed from data of 9 internal sections by DTA in an atmosphere of dry N_2.The composition of ternary eutectic point melting at 337℃ lies in Au(74.7)-Cu(6.1)-Si(19.2) at.-%.The... The diagram of system Au-Cu-Si was constructed from data of 9 internal sections by DTA in an atmosphere of dry N_2.The composition of ternary eutectic point melting at 337℃ lies in Au(74.7)-Cu(6.1)-Si(19.2) at.-%.The liquidus of the 3 side-binary systems have been re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u-si system LIQUIDUS DTA
下载PDF
Au-Ag-Si钎料合金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莫文剑 王志法 +1 位作者 王海山 杨会娟 《贵金属》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51,共7页
针对目前熔点在450~500℃范围内的电子器件用钎料的空缺,通过分析Au-Ag-Si系三元相图,并根据其存在的共晶单变量线e1e2,制备了几种熔化温度在400~500℃的共晶钎料合金,并对其钎焊性和加工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DTA分析发现,合金的熔... 针对目前熔点在450~500℃范围内的电子器件用钎料的空缺,通过分析Au-Ag-Si系三元相图,并根据其存在的共晶单变量线e1e2,制备了几种熔化温度在400~500℃的共晶钎料合金,并对其钎焊性和加工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DTA分析发现,合金的熔点在所选定的合金成分范围内随Ag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此钎料与Ni板浸润性较好;将钎料合金铸锭热轧后表明该合金作为可加工的实用钎料是合适的。同时,初步探讨了Cu元素对于Au-Ag-Si系合金的熔化特性和塑性变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u对于改善合金的加工性能和缩小固液相间距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料 合金 共晶 塑性变形能 钎焊性 加工性能 热轧 可加工 熔点 三元相图
下载PDF
苏门答腊岛(印尼)成矿带的岩浆作用和源区及其对比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小卫 吴秀荣 杨振强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5年第2期136-150,共15页
本文介绍了苏门答腊岛上两个成矿带(即铜-金矿成矿带和锡矿成矿带)的矿产分布,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特征。根据本研究课题在巴东地区岩石化学资料,本文总结了铜-金矿成矿带含矿母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岩浆岩成因和源区。同时,... 本文介绍了苏门答腊岛上两个成矿带(即铜-金矿成矿带和锡矿成矿带)的矿产分布,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特征。根据本研究课题在巴东地区岩石化学资料,本文总结了铜-金矿成矿带含矿母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岩浆岩成因和源区。同时,将其锡矿成矿带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大地构造环境与其相邻地体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西苏门答腊地体的铜-金矿成矿带的含矿母岩为SI-型埃达克质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ACM)火山弧构造环境,其岩浆物质主要来源于俯冲洋壳板片局部熔融叠加上弱的地幔楔熔融-混染作用(MASH)。而东苏门答腊地体‘锡岛’和"暹缅马苏"地体的锡矿带含矿母岩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类,其形成构造环境为碰撞带的弧后盆地和陆内裂谷,物质源区来自地壳重熔和岩浆分异。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该两地体具有共同的深部岩浆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作用和源区 铜-金成矿带 锡成矿带 SI-型花岗岩 S-型花岗岩 苏门答腊岛
下载PDF
微量Cu元素对Au-24Ag-3.25Si钎料合金组织和焊接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崔大田 王志法 姜国圣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9-442,共4页
通过分析相图,配制成分分别为Au-24Ag-3.25Si、Au-24Ag-3.25Si-1.5Cu、Au-24Ag-3.25Si-2.0Cu、Au-24Ag-3.25Si-2.5Cu4种合金,中频感应真空熔铸法制备铸锭,在流动氢气保护管式电阻炉中进行焊接实验,基板采用纯Ni片,焊接温度为550℃。使... 通过分析相图,配制成分分别为Au-24Ag-3.25Si、Au-24Ag-3.25Si-1.5Cu、Au-24Ag-3.25Si-2.0Cu、Au-24Ag-3.25Si-2.5Cu4种合金,中频感应真空熔铸法制备铸锭,在流动氢气保护管式电阻炉中进行焊接实验,基板采用纯Ni片,焊接温度为550℃。使用微量型DTA差热分析仪测定钎料合金的熔化温度,并通过金相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结合X射线能谱分析对钎料合金的组织和焊接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Cu元素能降低Au-24Ag-3.25Si钎料合金的熔点,减小固液相间隔;Cu元素的加入使Au-24Ag-3.25Si钎料合金的显微组织发生了显著变化,有新固溶体的形成,使得钎料合金的硬度随之升高;Au-24Ag-3.25Si-1.5Cu钎料合金与Ni焊接后铺展形貌良好,润湿角较小,其焊接界面组织形貌与未添加Cu元素前基本一致,仍然有金属间化合物层(IMC)出现,能谱分析和线扫描结果显示,该IMC层由Ni和Si的金属间化合物组成,Cu元素的添加没有明显改善Au-24Ag-3.25Si钎料合金与Ni的焊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si 钎料合金 添加Cu 焊接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