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东天山黄滩金铜锌矿成矿时代——来自白云母^(40)Ar-^(39)Ar年龄和黄铁矿Re-Os年龄约束
1
作者 耿新霞 张志欣 +4 位作者 张振龙 李宁 杨富全 杨成栋 成曦晖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8-379,共12页
卡拉塔格是东天山十分重要的铜矿集区,发育5个不同时代和成矿类型的成矿系统。近年来新发现了黄滩(包括金岭)金铜锌矿床,赋存于火山岩系中,发育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但层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形成时代不清楚,制约了进一步... 卡拉塔格是东天山十分重要的铜矿集区,发育5个不同时代和成矿类型的成矿系统。近年来新发现了黄滩(包括金岭)金铜锌矿床,赋存于火山岩系中,发育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但层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形成时代不清楚,制约了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开展白云母^(40)Ar-^(39)Ar年龄和黄铁矿Re-Os年代学研究,获得黄铁绢英岩中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429.46±3.91 Ma,7件层状矿化中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436.5±4.2 Ma。层状矿化年龄与前人获得含矿岩系英安岩和英安质凝灰岩年龄(434~438 Ma)、脉状矿化年龄(432~438 Ma)一致,表明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是同一成矿事件的产物,黄滩为富金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型矿床。因此,尽管黄滩和红海‒黄土坡为VMS型矿床,红石为火山热液脉状矿床,但它们均为同一VMS成矿系统,形成于430~439 Ma,受控矿因素的差异,造成了成因类型、矿化类型和成矿元素组合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母^(40)Ar-^(39)Ar年龄 黄铁矿Re-Os年龄 VMS矿床 金铜锌 黄滩 东天山
下载PDF
Ore-forming mechanism for the Xiaoxinancha Au-rich Cu deposit in Yanbian,Jilin Province,China:Evidence from noble gas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fluid inclusions in minerals 被引量:9
2
作者 KEISUKE Nagao HIROCHIKA Sumin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2期216-228,共13页
The Xiaoxinancha Au-rich copper deposit is one of important Au-Cu deposits along the continental margin in Eastern China. The deposit consists of two sections: the Beishan mine (North), composed of altered rocks with ... The Xiaoxinancha Au-rich copper deposit is one of important Au-Cu deposits along the continental margin in Eastern China. The deposit consists of two sections: the Beishan mine (North), composed of altered rocks with veinlet-dissemination sulfides and melnicovite-dominated sulfide-quartz veins, and the Nanshan mine (South), composed of pyrrhotite-dominated sulfide-quartz veins and pure sulfide veins. The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noble gases extracted from fluid inclusions in ore minerals, i.e. ratios of 3He/4He, 20Ne/22Ne and40Ar/36Ar are in the ranges of 4.45―0.08 Ra, 10.2―8.8 and 306―430, respectively. Fluid inclusions in minerals from the Nanshan mine have higher 3He/4He and 20Ne/22Ne ratios whereas those from the Beishan mine have lower 3He/4He ratios. The analysis of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ore fluids and its relations with the ore-forming stages and the ages of mineralization suggests that the initial hydrothermal fluids probably come from the melts generat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oceanic crust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fluids from the mantle (mantle-plume type)/aesthenosphere. This also corresponds to the continental margin settings during the subduction of Izanagi ocaneic plate towards the palaeo-Asian continent (123―102 Ma). The veinlet-dissemination ore bodies of the Beishan mine were formed through replacement and crystallization of the mixed fluids generated by mixing of the ascending high-temperature boiling fluid with young crustal fluid whereas the melnicovite-dominated sulfide-quartz veins were formed subsequently by filling of the high-temperature ore fluid in fissures. Pyrrhotite-dominated sulfide-quartz veins in the Nanshan mine were formed by filling-deposition-crystallization of the moderate-temperature ore fluids and the pure sulfide veins were formed later by filling-deposition-crystallization of ore substance-rich fluids after boiling of the moderate-temperature ore fluids. The metallogenic dynamic processes can be summarized as: (1) formation of fluidand ore substance-bearing Adakitic magma by degassing, dewatering and partial melting during subduction of the Izanagi plate; (2) separation and formation of ore fluids from the Adakitic magma; and (3) success-sive ascending of the ore fluids and final formation of the Au-rich Cu deposit of veinlet-dissemination and vein types by secondary boi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rich CU DEPOSIT fluid inclusion He-Ne-Ar isotopes ORE-FORMING MECHANISM Xiaoxinancha Yanbian
原文传递
神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RNA调控及其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靶点的潜力 被引量:1
3
作者 Abhishek Guha Mohammed Amir Husain +6 位作者 Ying Si L Burt Nabors Natalia Filippova Grace Promer Reed Smith Peter H King 杜一星(编译)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神经炎症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炎症介质(如IL-1β、TNF-α、iNOS和IL-6)的诱导。神经炎症会导致从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创伤到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mRNA稳定性的转录后调控途径和翻... 神经炎症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炎症介质(如IL-1β、TNF-α、iNOS和IL-6)的诱导。神经炎症会导致从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创伤到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mRNA稳定性的转录后调控途径和翻译效率是这些炎症介质表达的主要驱动因素。这一调节水平的一个共同元素以富含腺嘌呤和尿苷的元素(ARE)为中心,该元素存在于编码这些炎症介质的mRNA的3’非翻译区(UTR)中。(ARE)-结合蛋白(AUBPs)——如人类抗原R(HuR)、三四脯氨酸(TTP)和KH型剪接调节蛋白(KSRP)——是指导这些转录后通路的关键节点,可以促进(HuR)或抑制(TTP和KSRP)胶质细胞产生炎症介质。本综述将讨论ARE介导的RNA调节的基本概念及其对胶质细胞驱动的神经炎症性疾病的影响。还将讨论针对这种新的基因调控水平以达到治疗效果的策略,并对其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潜力的初步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AU元件 人类抗原R 趋化因子 细胞因子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转录后调控
下载PDF
富碱斑岩成因与Cu—Mo—Au矿床成矿作用——以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为例
4
作者 杨航 王蝶 +2 位作者 吴鹏 王峰 陈福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69-1693,共25页
富碱斑岩因其产出构造环境独特、岩石类型特殊,并常与铜多金属矿床密切相关,而受到广泛关注。笔者等在回顾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岩浆性质和岩浆源区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探讨了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富碱岩... 富碱斑岩因其产出构造环境独特、岩石类型特殊,并常与铜多金属矿床密切相关,而受到广泛关注。笔者等在回顾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岩浆性质和岩浆源区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探讨了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富碱岩浆成矿作用及成岩成矿机制。系统的矿床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等研究表明:①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内成岩成矿作用集中于43~32 Ma,成矿富碱斑岩系始新世—渐新世I型钾玄质花岗斑岩,是印—亚大陆后碰撞背景下大陆内部大型走滑和伸展等动力过程诱导的岩浆活动产物,金沙江和哀牢山—红河断裂的差异走滑运动可能控制了成矿带差异性成岩成矿事件;②成矿带北段以Cu—Mo为主的成矿富碱斑岩源自新元古代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且源区有富集地幔和亏损地幔物质的加入,而南段以Cu—Au或Cu(—Mo—Au)为主的成矿富碱斑岩源自具有不同程度富集地幔物质加入的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③带内以Cu为主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中成矿富碱斑岩的氧逸度(ΔFMQ)与矿床规模具有正相关性。除受氧逸度控制外,源区高K2O含量有利于斑岩—矽卡岩型Au矿床的形成。该研究对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乃至同类矿床研究和找矿勘查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碱斑岩 岩石成因 Cu—Mo—Au矿床 岩浆性质 岩浆源区 金沙江—红河成矿带
下载PDF
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5
作者 何高文 孙晓明 +5 位作者 杨胜雄 薛婷 宋成兵 石贵勇 张美 韩喜球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文章采用火试金分离富集法和等离子发射光谱(ICP_MS)测定了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中PGE和Au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结核中PGE相对于洋壳明显富集,尤其是Pt含量较高,wPt平均值为100.90×10-9。各种类型的多金属结核PGE和Au的球粒陨石... 文章采用火试金分离富集法和等离子发射光谱(ICP_MS)测定了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中PGE和Au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结核中PGE相对于洋壳明显富集,尤其是Pt含量较高,wPt平均值为100.90×10-9。各种类型的多金属结核PGE和Au的球粒陨石配分曲线及有关参数非常一致,均表现为Pt正异常和Pd负异常,显示其中PGE和Au具有相似的来源。多金属结核与海底海山富钴结壳PGE配分模式及特征元素比值对比表明,两者PGE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可能主要来源于海底玄武岩的水岩反应,部分来源于铁陨石,而并非主要来自海底热液及正常海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多金属结核 铂族元素(PGE)和Au 富钴结壳 成矿物质来源 东太平洋CC区
下载PDF
延边地区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的成矿机理:矿物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3
6
作者 门兰静 张馨文 +3 位作者 孙景贵 赵俊康 王好均 刘城先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4-563,共20页
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是中国东部陆缘重要的热液矿床,由不同矿石品位和矿体特征的南山、北山两个矿段组成,矿化形式分别为脉状、细脉浸染状。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北山矿段均一温度为120~470℃,Ⅰ矿化阶段流体盐度为10.1%~20.0%NaCl eqv,... 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是中国东部陆缘重要的热液矿床,由不同矿石品位和矿体特征的南山、北山两个矿段组成,矿化形式分别为脉状、细脉浸染状。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北山矿段均一温度为120~470℃,Ⅰ矿化阶段流体盐度为10.1%~20.0%NaCl eqv,Ⅱ、Ⅲ矿化阶段盐度变化大,为0.4%~45.5%NaCl eqv,流体气相成分为H_2O、CO_2、CH_4,少量N_2。南山矿段均一温度为150~450℃,Ⅰ成矿阶段盐度为4.0%~11.1%NaCl eqv,Ⅱ、Ⅲ矿化阶段盐度随着温度降低盐度逐渐减小,气相成分主要是H_2O、CO_2、CH_4;似斑状角闪花岗闪长岩石英内流体包裹体与南、北山矿段流体显示相近的均一温度范围(150~510℃)和气体成分,盐度4.9%~11.5%NaCl eqv与南山矿段Ⅰ成矿阶段流体相似。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氢氧同位素,稀有气体同位素和Pb同位素结果表明南山矿段的成矿过程为幔源中低盐度流体在围岩裂隙中随着温度、压力降低以充填结晶作用为主而成矿;北山矿段成矿过程为幔源中低盐度流体发生沸腾作用后,与地壳流体混合,随后成矿流体以交代方式成矿,晚阶段两个矿区在大气水的混入作用下,北山矿段形成胶黄铁矿石英脉,南山矿段形成纯硫化物脉;似斑状角闪花岗闪长岩内流体包裹体特征反映了初始含矿流体属性,为中低盐度幔源岩浆热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演化 成矿机理 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 延边地区
下载PDF
AU结合因子1对肝细胞癌患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婷 关贵文 +2 位作者 张婧 鲁凤民 陈香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AU结合因子1(AUF1)对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TCGA-HCC基因表达数据下载自美国Bead研究所基因数据分析中心,最终纳入371例不同病因的HCC组织及50例癌旁组织;LCI-HCC基因表达数据...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AU结合因子1(AUF1)对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TCGA-HCC基因表达数据下载自美国Bead研究所基因数据分析中心,最终纳入371例不同病因的HCC组织及50例癌旁组织;LCI-HCC基因表达数据下载自GSE14520,最终纳入214例有随访信息的乙型肝炎相关HCC患者。35例HCC及配对癌旁样本选取自2009年—2013年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常规根治性手术的HC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检测GPC3和AUF1蛋白在HC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在HCC细胞系中敲减或者过表达AUF1后,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PC3表达;利用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实验和RNA稳定性检测研究AUF1调控GPC3表达的机制。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方法应用于术后患者的生存分析,并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的比较。结果在TCGA和LCI数据库中,肝癌组织GPC3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值均<0.05);TCGA数据库中,GPC3高表达与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PC3和AUF1蛋白均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1%(27/35)和74.3%(26/35)。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在肝癌细胞系HepG2和Huh-7中敲减AUF1明显降低了GPC3表达(P值均<0.05),而过表达AUF1则上调GPC3表达(P<0.05)。AUF1蛋白可与GPC3 mRNA结合,敲减AUF1导致GPC3 mRNA稳定性降低。结论AUF1是调控GPC3基因转录后修饰的重要调节因子,AUF1和GPC3蛋白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AU结合因子1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下载PDF
云南省巍山县扎村金矿区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8
作者 丁星妤 杨广全 +3 位作者 普志坤 包从法 杨孟 刘晓玮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5年第1期60-67,共8页
根据扎村金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结合扎村金矿床与莲花山富碱岩体在成矿时代、蚀变特征、岩性等方面的对比,以及扎村金矿区同位素数据分析,认为莲花山石英二长斑岩岩浆热液系统不仅提供了金矿的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也是驱... 根据扎村金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结合扎村金矿床与莲花山富碱岩体在成矿时代、蚀变特征、岩性等方面的对比,以及扎村金矿区同位素数据分析,认为莲花山石英二长斑岩岩浆热液系统不仅提供了金矿的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也是驱动成矿流体循环的主要热源;从成矿系统的角度探讨了扎村金矿区的主要成矿要素,提出扎村金矿属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并构建了成矿系统模型,总结了找矿标志,预测有利的找矿地段为阿皮洒都、查雷村—五里巷、红花园及扎村金矿—大莲花山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村金矿区 碱性斑岩 成矿系统 找矿方向 云南省
下载PDF
滇西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和文言 莫宣学 +3 位作者 喻学惠 李勇 黄行凯 和中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7-215,共9页
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斑岩型矿床之一。富碱斑岩侵入体为多期、多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岩浆活动时限在64~29Ma。文中提供的锆石LA-ICP-MS U-Pb和辉钼... 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斑岩型矿床之一。富碱斑岩侵入体为多期、多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岩浆活动时限在64~29Ma。文中提供的锆石LA-ICP-MS U-Pb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资料显示,马厂箐含矿岩体锆石U-Pb年龄(封闭温度约800℃时)为(37.93±0.82)Ma,代表了富碱斑岩的成岩年龄;辉钼矿的Re-Os年龄(封闭温度约500℃)为(34.72±0.5)Ma,代表成矿时代。该研究结果与前人确定的晚期富碱斑岩岩浆活动的时间(32 Ma)相近,也与前人获得的蚀变黑云母K-Ar定年(封闭温度300℃)结果(35.1±0.8)Ma相近,因此可以认为成矿作用与岩体快速冷却过程中发生成矿流体大量分离和出溶有关。成岩作用与成矿作用的时间跨度大约为2 Ma。因此,金沙江—哀牢山多金属成矿带的斑岩型铜钼矿床是与富碱斑岩成岩作用近同期成矿作用的产物,成矿作用时限集中在40~35 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 马厂箐铜钼金矿床 新生代富碱斑岩 成岩年龄 成矿年龄
下载PDF
幔源岩浆去气形成富二氧化碳含金流体——可能性与现实性 被引量:21
10
作者 赫英 毛景文 +1 位作者 王瑞廷 张战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5-270,共6页
综合国内外研究资料并结合笔者的研究成果 ,评述了幔源岩浆去气形成富二氧化碳含金流体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笔者认为 ,在地幔熔融和富集交代过程中可以形成富金和二氧化碳的岩浆 ,进一步在岩浆去气过程中金可以气相形式随二氧化碳排出 ,... 综合国内外研究资料并结合笔者的研究成果 ,评述了幔源岩浆去气形成富二氧化碳含金流体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笔者认为 ,在地幔熔融和富集交代过程中可以形成富金和二氧化碳的岩浆 ,进一步在岩浆去气过程中金可以气相形式随二氧化碳排出 ,而一个由深部稳定热源驱动、富含幔源岩浆去气带入的二氧化碳和金并与地壳浅部流体混合的热液环流系统是形成重要金矿化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源岩浆去气 富二氧化碳含金流体 二氧化碳气藏 金矿化 富集 交代作用 热液环流系统
下载PDF
助剂对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Au/α-Fe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锦卫 陈崇启 +1 位作者 林性贻 郑起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2-716,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Au/α-Fe2O3-MOx(M=Zr、A l、Mg、Ca、Ba)催化剂,通过N2物理吸附、XRD、H2-TPR和CO2-TPD-M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考察了富氢下低温水煤气变换(WGS)反应中助剂对Au/α-Fe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Au/α-Fe2O3-MOx(M=Zr、A l、Mg、Ca、Ba)催化剂,通过N2物理吸附、XRD、H2-TPR和CO2-TPD-M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考察了富氢下低温水煤气变换(WGS)反应中助剂对Au/α-Fe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ZrO2能有效提高Au/α-Fe2O3催化剂在富氢气氛下低温WGS反应活性和稳定性,反应温度150℃时CO转化率可达88.45%,且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研究发现,添加ZrO2助剂能抑制载体晶粒的生长,降低载体晶粒度,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改善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表面酸碱度,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剂 低温水煤气变换 Au/α-Fe2O3 富氢气氛
下载PDF
系统结构模型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华山 赵鹏大 +1 位作者 张寿庭 夏庆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05-310,共6页
系统结构模型是一种描述系统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型 ,是概念模型到定量模型的中介 ,特别是对一些难以量化的系统常采用这种模型加以描述。以往矿产勘查系统模型对系统要素结构分析不够深入。文章在系统结构模型介绍... 系统结构模型是一种描述系统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型 ,是概念模型到定量模型的中介 ,特别是对一些难以量化的系统常采用这种模型加以描述。以往矿产勘查系统模型对系统要素结构分析不够深入。文章在系统结构模型介绍的基础上 ,以滇西北地区喜山期富碱斑岩有关Cu Mo Au矿产勘查为例 ,构建了一个适用于本区该类矿产勘查的系统结构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勘查系统结构模型 Cu-Mo-Au矿产 喜山期富碱斑岩 滇西北
下载PDF
湘西沃溪Au-Sb-W矿床中富放射成因锶的成矿流体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18
13
作者 彭建堂 胡瑞忠 +1 位作者 赵军红 符亚洲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研究表明 ,湘西沃溪Au Sb W矿床白钨矿的Sr含量很高 ,为 14 5 5~ 6 810 μg g ;87Sr/ 86 Sr为 0 .74 6 75~0 .75 0 0 3,明显不同于国外金矿中的白钨矿 ,表现出显著富放射成因锶。沃溪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一种显著富放射成因锶的热水溶液 ... 研究表明 ,湘西沃溪Au Sb W矿床白钨矿的Sr含量很高 ,为 14 5 5~ 6 810 μg g ;87Sr/ 86 Sr为 0 .74 6 75~0 .75 0 0 3,明显不同于国外金矿中的白钨矿 ,表现出显著富放射成因锶。沃溪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一种显著富放射成因锶的热水溶液 ,暗示成矿流体不可能是类似于现代大洋中脊喷出的热液或古海水 ,其矿床成因并非前人所认为的“海底热泉 (卤水 )沉积成因”或“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矿床中这种显著富放射成因锶的成矿流体 ,很可能是热水溶液对下伏古老基底淋滤或是对元古界赋矿地层中的碎屑岩选择性优先淋滤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溪Au—Sb—W矿床 成矿流体 富放射成因锶 白钨矿 金矿床 湖南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Au/Fe_2O_3选择性氧化富氢气体中CO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春涛 史鹏飞 张菊香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2-635,共4页
The 1.5% Au/Fe2O3 catalysts prepared by an invers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 XPS, TEM, BET, and tested by CO selective oxidation in H2-rich gas. The results s... The 1.5% Au/Fe2O3 catalysts prepared by an invers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 XPS, TEM, BET, and tested by CO selective oxidation in H2-rich ga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s are greatly chang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he catalyst Au/Fe2O3 calcined at 200℃, highly dispersed particles with the partially oxidized gold species on the support with the mean diameter of 3nm~5nm, displayes the best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CO selective oxidation. However,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Au/Fe2O3 decreases drastically with increasing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due to the aggregation of metallic gold and bigger particle sizes. It is found that the catalytic behavior is related to the gold particle size but the nature of the support. On the basis of characterization data, in addition to the particle size of metallic gold, the oxidation states of gold are proven to be important for CO selective oxidation in H2-rich 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Fe2O3 一氧化碳选择性氧化 富氢气体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下载PDF
云南金矿带划分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薛步高 《云南地质》 2008年第3期261-277,共17页
云南岩金矿床可划分9条成矿带(区),金矿储量占全省岩金上表总储量96.42%,有充分代表性。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金矿带,包括北衙(大型)、金厂箐(中型)、小水井(大型)、长安(大型)等金矿,上表储量66.06 t,远景储量240 t。首次将小水井、... 云南岩金矿床可划分9条成矿带(区),金矿储量占全省岩金上表总储量96.42%,有充分代表性。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金矿带,包括北衙(大型)、金厂箐(中型)、小水井(大型)、长安(大型)等金矿,上表储量66.06 t,远景储量240 t。首次将小水井、长安金矿列为富碱斑岩型金矿床。广南—富宁矿集区,包括老寨湾(大型)、那能(中型)、堂上(中型)等金矿,上表储量35.889 t,工程控制储量达82.549 t。P31β、P32β、P3l等层位赋存玄武岩型金矿;D1、T1、T2层位赋存卡林型金矿,成因与岩浆活动有关,为燕山期中—低(主)温热液矿床,属扬子地块西南缘低温成矿区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带(区)划分 富碱斑岩型金矿 玄武岩型金矿 卡林型金矿 云南 全省
下载PDF
CO选择性氧化催化剂Au/Fe_2O_3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春涛 史鹏飞 张菊香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16,共3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u/Fe2O3催化剂,并用于富氢气体中CO的选择性氧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Au/Fe2O3催化剂对于富氢气体中CO的选择性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低温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40~80℃时对CO的转化率在94%以上,选择性在65%以上。在8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u/Fe2O3催化剂,并用于富氢气体中CO的选择性氧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Au/Fe2O3催化剂对于富氢气体中CO的选择性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低温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40~80℃时对CO的转化率在94%以上,选择性在65%以上。在80℃时连续反应300h,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XRD、XPS和BET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性能与单质Au的粒径有关,粒径越小,催化活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氢气体 C0选择性氧化 Au/Fe2O3
下载PDF
富氢气中优先氧化除去CO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曾尚红 秦斌 +1 位作者 郭强 刘源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479,共5页
介绍了富氢气中CO的净化技术以及选择性催化氧化CO的必要性, 并对各类选择性氧化除去富氢气中CO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和性能进行了对比, 着重评述了各类金基催化剂的特点、反应机理和失活原因。
关键词 富氢气 CO 优先氧化 金基催化剂
下载PDF
富金的Au-Ag-Zr三元合金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康侯 李锦宏 陈亮维 《贵金属》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15,共6页
在Au-Ag、Au-Zr和Ag-Zr二元系相图研究的基础上,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EPMA)和显微金相方法测定了Au-Ag-Zr三元系富金区域的700℃等温截面。发现在该等温截面上的富Au-Ag侧,沿着Au-Ag二元匀晶系存在一个长条形的单相区Au(Ag)或Ag... 在Au-Ag、Au-Zr和Ag-Zr二元系相图研究的基础上,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EPMA)和显微金相方法测定了Au-Ag-Zr三元系富金区域的700℃等温截面。发现在该等温截面上的富Au-Ag侧,沿着Au-Ag二元匀晶系存在一个长条形的单相区Au(Ag)或Ag(Au),确定在该部分等温截面上共有4个单相区:固溶体Au(Ag)或Ag(Au)、Au4Zr、Au3Zr和Au2Zr;4个二相区:Au4Zr+Au(Ag)、Au3Zr+Au(Ag)、Au4Zr+Au3Zr和Au3Zr+Au2Zr;2个三相区:Au4Zr+Au3Zr+Au(Ag)和Au3Zr+Au2Zr+Au(Ag);在该区域没有形成新的三元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图与相变 Au-Ag—Zr三元系 富金合金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146a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19
作者 夏炳辉 林士云 马国添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4-428,共5页
微小核糖核酸-146a是微小核糖核酸的一员,其具有调节免疫应答、炎症、肿瘤、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凋亡的作用,并在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用微小核糖核酸-146a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将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新靶点。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146a AU碱基富集区RNA结合因子1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云南省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晓东 牛翠祎 +2 位作者 王治华 王梁 夏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5-628,共14页
马厂箐地区是滇西成矿带内一个典型的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集区,发育有斑岩型钼铜、接触交代型铜钼(金)和热液脉型金银铅锌等多种类型矿化。其矿化和蚀变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以岩体为... 马厂箐地区是滇西成矿带内一个典型的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集区,发育有斑岩型钼铜、接触交代型铜钼(金)和热液脉型金银铅锌等多种类型矿化。其矿化和蚀变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以岩体为中心的分带性;岩浆活动与铜钼金成矿作用具有同时性。这3种矿化类型的形成受控于马厂箐斑岩岩浆系统,该岩浆系统提供了成矿的物质、流体和动力。文章在分析成矿证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成矿系统结构的剖析,认为正是马厂箐岩体所提供的热动力条件促使从岩浆体中分异出来的成矿流体由岩体向外运移,随着岩体内构造裂隙、接触带构造以及围岩中破碎带等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下发生了不同性质的成矿作用,形成了不同的蚀变和矿化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总体显示出,随着热液成矿作用的进行,矿化由斑岩体向接触带和围岩推进,成矿由高温向低温的演化趋势。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的建立,将对滇西成矿带内其他矿集区的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实践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球化学 成矿系统 富碱斑岩岩浆 马厂箐铜钼金矿集区 云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