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updated narrative review of treatment for limbal epithelial stem cell deficiency
1
作者 Choul Yong Park 《Annals of Eye Science》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Nearly 30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LSCD)was first identified by pioneers and given clinical attention.LSCD remains a difficult disease to treat.It can potentially le...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Nearly 30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LSCD)was first identified by pioneers and given clinical attention.LSCD remains a difficult disease to treat.It can potentially lead to blinding.At present,understanding of limbal stem cells(LSCs)has deepened and various treatment options for LSCD have been devised.The objective of this review is to summarize basic knowledge of LSCD and current treatment strategies.Methods:PubMed search was performed to find studies published in English on LSCs and LSCD including original reports and reviews.Literatures published from 1989 to 2022 were reviewed.Key Content and Findings:LSCs are enigmatic stem cells for which no specific marker has been discovered yet.Although LSCD is not difficult to diagnose,it is still challenging to treat.An important advan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LSCD is the provision of guidelines for selecting systematic surgical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It is also encouraging that stem cell technologies are being actively investigated for their potential usefulness in the treatment of LSCD.Conclusions:Although various treatment options for LSCD have been developed,it should be kept in mind that the best chance of treatment for LSCD i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isease.Every effort should be made to preserve as many LSCs as possible in the early treatment of LS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bus stem cell CORNEA DEFICIENCY 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Transplantation of corneal stem cells cultured on amniotic membrane for corneal burn: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y
2
作者 潘志强 张文华 +1 位作者 武宇影 孙葆忱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5期767-769,158,共3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ultured corneal stem cells and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corneal stem cells cultured on amniotic membranes on the limbal area for treating corneal bur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ultured corneal stem cells and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corneal stem cells cultured on amniotic membranes on the limbal area for treating corneal burns. METHODS: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orneal stem cells in vitro had been examined using colony-forming efficienc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stem cells had been cultured on amniotic membranes and transplanted to the limbal area for treating corneal burns. RESULTS: Corneal stem cells had a high proliferation capacity in primary and first passage, cytokeratin 3 was not expressed in primary culture but partly in first passage. The stem cells could proliferate to form cell layer on an amniotic membrane. When transplanted, stem cells could survive on limbus. After transplantation, ocular inflammation resolved, the cornea re-epithelialized, the stromal opacity reduced, the superficial neovascularity was lessened and the conjunctival fornix re-established. CONCLUSIONS: Ocular surface conditions could be improved by allograft of corneal stem cells cultured on amniotic membr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ES AMNION Animals Burns Chemical cell Culture Techniques cell Differentiation cell Division cell transplantation cells Cultured Epithelium Corneal Eye Burns Graft Survival Humans KERATIN limbus Corneae Rabbits stem cells Treatment Outcome
原文传递
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的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郑霄 赵刚平 +1 位作者 梁先军 朱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92-193,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PECT)或加羊膜移植术这2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翼状胬肉91例分为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24例,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67例。术后随访3a,比较2组的恢复情况及复发... 目的:对比观察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PECT)或加羊膜移植术这2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翼状胬肉91例分为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24例,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67例。术后随访3a,比较2组的恢复情况及复发倾向。结果:胬肉切除角膜缘加干细胞移植术后仅5例术眼有异物感或不适,无任何复发倾向。而羊膜移植术后有18例术眼有异物感或不适,15例眼睑轻度水肿及结膜充血水肿,且2例有复发倾向,无1例睑球粘连。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或加羊膜移植术均为治疗翼状胬肉的可靠方法,但以前者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术 胬肉切除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治疗 复发 异物感 倾向 结论 方法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29
4
作者 黄焱 杨静 +4 位作者 张娣 马惠杰 廖凯 沈平 袁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通过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及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2种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比较其治愈及复发情况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评价其疗效。方法将86例(88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组(A组)43例44眼及翼状胬... 目的通过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及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2种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比较其治愈及复发情况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评价其疗效。方法将86例(88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组(A组)43例44眼及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B组)43例44眼,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其疗效。结果A组10例10眼复发,B组仅有1例1眼复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平均为(5.15±0.92)d,B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平均为(3.36±0.82)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以降低复发率,缩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是治疗翼状胬肉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宋伟涛 夏晓波 +2 位作者 邝国平 朱俊东 武正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126例(214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58例92眼,结膜瓣转位组68例122眼,分别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胬肉切除...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126例(214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58例92眼,结膜瓣转位组68例122眼,分别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术后随访1a,观察并比较2组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a,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4眼复发,复发率为4.35%,结膜瓣转位组23眼复发,复发率为18.85%,2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0.01)。角膜缘干细胞组无一眼发生睑球粘连,而结膜瓣转位组有9眼出现睑球粘连。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结膜瓣转位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4
6
作者 张岩 孔令普 +2 位作者 王翠 马军艳 吕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361-363,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2例曾行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的患者,其中82例行羊膜移植术治疗,90例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60... 目的:比较分析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2例曾行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的患者,其中82例行羊膜移植术治疗,90例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60例在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比较三种术式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低于羊膜移植术(P<0.05);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之间复发率无差异(P>0.05)。角膜上皮缺损,流泪和畏光在0.2g/L丝裂霉素组发生比例较其他两组高(P<0.05),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和羊膜移植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充血及结膜下出血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其他两种术式相比,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有着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深低温保存角膜缘干细胞活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善璧 陈家祺 +2 位作者 黄挺 陈龙山 许丽英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81-482,共2页
目的 评价深低温冷冻保存兔眼角膜缘干细胞活性。方法  12只 (12眼 )新西兰白兔 ,制备 2mm周边角膜和 2mm球结膜的环形浅层角膜缘植片及角膜干细胞缺乏眼表疾病模型。角膜缘植片通过程序降温仪程序降温后 - 196℃深低温保存 ,30天和 ... 目的 评价深低温冷冻保存兔眼角膜缘干细胞活性。方法  12只 (12眼 )新西兰白兔 ,制备 2mm周边角膜和 2mm球结膜的环形浅层角膜缘植片及角膜干细胞缺乏眼表疾病模型。角膜缘植片通过程序降温仪程序降温后 - 196℃深低温保存 ,30天和 6 0天后行角膜缘自体移植。组化及免疫组化证实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干细胞活性。结果 角膜干细胞缺乏导致角膜上皮愈合延迟 ,上皮结膜化 ,PAS染色阳性 ,AE5染色弱阳性 ;基质水肿 ,角膜血管化。深低温保存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移植能促进角膜上皮愈合 ,为角膜表型 ,PAS染色阴性 ,AE5染色阳性。基质水肿逐渐吸收 ,新生血管消退、变细。结论 深低温保存法能保存角膜缘干细胞活性 ;能随时按需为临床提供活性角膜缘材料 ;为深低温保存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临床眼表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保存 角膜缘干细胞 自体移值 眼表疾病
下载PDF
角膜缘部干细胞对角膜上皮创伤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赵东卿 孙秉基 +4 位作者 贺燚 张郑民 李建新 靳伟民 银平章 《眼科研究》 CSCD 1993年第4期233-235,T014,共4页
利用角膜缘上皮移植、结膜移植和非手术的方法分别对角膜上皮创伤伴随角膜缘损伤的兔眼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角膜缘上皮移植组上皮愈合时间短(平均8.5天),且无杯状细胞,无或极少量新生血管;结膜移植组,上皮愈合时间延长(平均11.5天),... 利用角膜缘上皮移植、结膜移植和非手术的方法分别对角膜上皮创伤伴随角膜缘损伤的兔眼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角膜缘上皮移植组上皮愈合时间短(平均8.5天),且无杯状细胞,无或极少量新生血管;结膜移植组,上皮愈合时间延长(平均11.5天),含有杯状细胞和新生血管;非手术组形成角膜血管翳性混浊。而不伴随角膜缘损伤仅有角膜中央上皮创伤的兔眼愈合时间最短(平均3.5天),愈合后无新生血管及杯状细胞。结果证实角膜缘部干细胞的存在并对角膜上皮再生有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结膜移植 角膜上皮创伤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部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被引量:9
9
作者 崔巍 高伟 +5 位作者 金凤琴 云丽霞 赵平 阎国庆 刘森宝 贺燚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271-272,共2页
采用自体角膜缘部上皮移植治疗原发性胬肉55眼,复发性胬肉6眼。经3~6个月随访,原发性胬肉全部治愈无复发,复发性胬肉有一例复发。研究表明本手术法与结膜移植法相比有复发率低、眼部不充血、角膜上皮恢复时间短、角膜无新生血... 采用自体角膜缘部上皮移植治疗原发性胬肉55眼,复发性胬肉6眼。经3~6个月随访,原发性胬肉全部治愈无复发,复发性胬肉有一例复发。研究表明本手术法与结膜移植法相比有复发率低、眼部不充血、角膜上皮恢复时间短、角膜无新生血管等优点,并对自体角膜缘部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部 上皮移植 干细胞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部上皮移植治疗眼球表面疾病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巍 高伟 +2 位作者 贺焱 金凤琴 刘森玉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38-340,共3页
本文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145例眼表疾病,并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50例单纯性胬肉。术后观察6~18月,结果:上皮移植组新生角膜上皮平均7天覆盖全部角膜表面,而对照组则需要12天;上皮移植组4~5周角膜表面新生血管逐渐退缩,... 本文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145例眼表疾病,并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50例单纯性胬肉。术后观察6~18月,结果:上皮移植组新生角膜上皮平均7天覆盖全部角膜表面,而对照组则需要12天;上皮移植组4~5周角膜表面新生血管逐渐退缩,而对照组则需15~18周。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组145例有1例复发,而对照组50例中有17例复发。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P<0.01。讨论了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手术的机制,认为此手术是一个有推广意义的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 上皮移植 翼状胬肉 眼烧伤 化学性
下载PDF
以不同性质羊膜为载体培养人角膜缘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蕾 洪晶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在完整羊膜和去上皮层羊膜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载体羊膜上培养的人角膜缘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将角膜缘组织块种植于完整羊膜(I组)和去上皮层羊膜(D组)上进行培养,并对细胞的生长特点,超微结构以及... 目的:观察并比较在完整羊膜和去上皮层羊膜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载体羊膜上培养的人角膜缘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将角膜缘组织块种植于完整羊膜(I组)和去上皮层羊膜(D组)上进行培养,并对细胞的生长特点,超微结构以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在这两种性质的羊膜上人角膜缘干细胞均可生长形成单层,扫描电镜观察见细胞之间存在细胞连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组细胞BrdU标记阳性率高于D组(I组vsD组,P<0.05),而对AE5和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阳性率低于D组(I组vsD组,P<0.05),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两组均较高。结论:人角膜缘干细胞均可在这两种性质的羊膜上生长,在去上皮羊膜上生长的干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分化,而完整羊膜能更好的维持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 干细胞 细胞培养 羊膜 移植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被引量:13
12
作者 高伟 崔巍 《临床眼科杂志》 1997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角膜缘部上皮移植(limbalautografttansplantation,LAT)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和有效机制。方法采用LAT治疗58例(5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结果除1眼再次复发,其余57眼均获满意效果。随访1年以上,未见胬肉...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角膜缘部上皮移植(limbalautografttansplantation,LAT)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和有效机制。方法采用LAT治疗58例(5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结果除1眼再次复发,其余57眼均获满意效果。随访1年以上,未见胬肉样组织(结膜源性组织)长入角膜,视力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为受损的角膜缘提供了新的干细胞来源,是一种有推广意义的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 翼状胬肉 角膜缘部上皮 移植术
下载PDF
羊膜移植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眼烧伤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辉军 林咸平 +1 位作者 应小娟 李萍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54-756,共3页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联合上下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眼烧伤的效果。方法采用新鲜羊膜移植联合上下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眼烧伤患者15例(17眼)。术后随访平均2月,观察其效果。结果视力大于0.05者12眼占70.59%,10眼角膜无明显新生血...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联合上下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眼烧伤的效果。方法采用新鲜羊膜移植联合上下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眼烧伤患者15例(17眼)。术后随访平均2月,观察其效果。结果视力大于0.05者12眼占70.59%,10眼角膜无明显新生血管,2眼角膜中央留有薄翳,12眼角膜稍有浑浊。17眼全部瘢痕愈合,眼表稳定。结论烧伤早期行羊膜移植联合上下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明显减少睑球粘连并可使早期眼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结膜烧伤 羊膜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对比及对屈光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梁高华 覃瑞 +2 位作者 潘剑莹 马文豪 罗燕妮 《右江医学》 2016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翼状胬肉患者疗效及屈光变化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接收的98例(98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49例(49眼),其中甲组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翼状胬肉患者疗效及屈光变化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接收的98例(98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49例(49眼),其中甲组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乙组则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周对患者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度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周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以及角膜散光度等三项指标与术前3周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术前和术后3周这三项指标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翼状胬肉患者的治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或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为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两种方式在翼状胬肉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对屈光变化的影响相近,具体手术方式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羊膜移植 角膜屈光状态
下载PDF
羊膜移植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晓爽 李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352-2353,共2页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取82例85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B组:4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随访9~32mo,A组术后复发2例...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取82例85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B组:4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随访9~32mo,A组术后复发2例,复发率5%;B组无复发,治愈率为100%,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均取得良好效果,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疗效更加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慧霞 高平 +1 位作者 张康玉 邢丹红 《安徽医学》 2009年第8期869-870,共2页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1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同时术中应用0.02%MM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1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同时术中应用0.02%MM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角膜创面愈合良好,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胬肉复发3眼(复发率5.88%)。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MM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能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丝裂霉素C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传统术式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情况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霄 李翔骥 +1 位作者 王薇 刘军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比较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与传统手术方式术后的复发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年9月至2009年11月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瓣移植术(39眼)、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瓣带蒂转瓣术(32眼)及传统切除手术(18眼)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术后1月、3月、1年... 目的比较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与传统手术方式术后的复发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年9月至2009年11月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瓣移植术(39眼)、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瓣带蒂转瓣术(32眼)及传统切除手术(18眼)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术后1月、3月、1年的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1月、3月、1年随访,三种手术方式复发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瓣移植术与结膜瓣带蒂转瓣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瓣移植术与单纯切除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与传统术式相比明显降低了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翼状胬肉 复发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结膜瓣移植术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46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彩霞 杜振亚 《临床眼科杂志》 2000年第6期439-440,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46例(52眼)初发和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2年。结果46例(52眼)中,42例(47眼)角膜上皮稳定,...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46例(52眼)初发和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2年。结果46例(52眼)中,42例(47眼)角膜上皮稳定,供区创面正常愈合,无1例胬肉复发。4例(5眼)失访。结论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可为病变区角膜和结膜提供新的干细胞来源,是治疗初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 干细胞 移植 翼状胬肉 治疗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邹玉红 徐敏 +1 位作者 徐艳梅 黄芸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8期20-,22,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87例(95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并做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观察12~24个月。结果术后复发3只眼,复发率3.44%。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87例(95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并做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观察12~24个月。结果术后复发3只眼,复发率3.44%。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是肯定的,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 干细胞 移植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供体干细胞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庄铭忠 肖位保 徐国兴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观察新西兰兔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供体干细胞数量的变化与角膜上皮化的关系,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西兰兔30只,分为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两组,建立角膜缘干细胞缺损动物模型,分别进行自体和异体角膜缘干细胞... 目的观察新西兰兔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供体干细胞数量的变化与角膜上皮化的关系,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西兰兔30只,分为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两组,建立角膜缘干细胞缺损动物模型,分别进行自体和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1周、1月、3月空气栓塞各处死5只,取包括角膜缘的角膜标本,免疫组织化学p63蛋白抗体检测供体干细胞的存活数量和增殖分化状况,比较两组的移植效果。结果自体移植术后1周,供体干细胞仍然局限于受体角膜缘;1个月后,上皮细胞覆盖角膜全层,但是层次非常少;3个月后,干细胞的储备数量基本上恢复到正常水平,角膜完全上皮化。异体移植1周,干细胞的数量有一定的减少;1个月后,角膜缘干细胞储备数量明显减少;3个月后,角膜缘已经检测不到干细胞。结论干细胞的储备数量和增殖分化状况直接影响到角膜上皮化的结局;有效的干细胞检测结果可以为临床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效果提供依据,p63蛋白抗体可以作为一个检测角膜缘干细胞的特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P6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