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性骨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林坤 杨扬 +2 位作者 何东宁 李薏 孙淑琪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13-216,共4页
在口腔医学领域中,黏性骨(sticky bone)一般指由第二代血浆基质制品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njectable platelet rich fibrin,i-PRF)与一定质量的骨增量材料(bone grafting materials)混合制备而成的凝胶团块状骨移植物。黏性骨既富... 在口腔医学领域中,黏性骨(sticky bone)一般指由第二代血浆基质制品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njectable platelet rich fibrin,i-PRF)与一定质量的骨增量材料(bone grafting materials)混合制备而成的凝胶团块状骨移植物。黏性骨既富含血浆基质所提供的生长因子和纤维蛋白支架等组织再生所需基本要素,又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在骨增量、上颌窦底提升和牙槽嵴保存等临床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临床经验和相关研究,对黏性骨的基本情况和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作一介绍,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骨增量材料 凝血 骨增量 上颌窦底提升 种植牙
下载PDF
补益健脾祛湿方加减对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骨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洪臣 《临床研究》 2023年第5期127-129,共3页
目的观察补益健脾祛湿方加减对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项城市中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例)与对照组(N=43例),两组入院后... 目的观察补益健脾祛湿方加减对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项城市中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例)与对照组(N=43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自体骨移植术及骨髓血注射治疗,观察组再给予补益健脾祛湿方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X线骨折愈合程度评分、骨代谢水平[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变化,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肿胀缓解时间、瘀斑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X线骨折愈合程度评分、ALP、OC、Harris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体骨移植术及骨髓血注射治疗基础上实施补益健脾祛湿方加减,不仅能促进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还能改善其骨代谢水平,对于其术后功能恢复正常也具有重要作用,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 术后延迟愈合 补益健脾祛湿方加减 自体骨移植及骨髓血注射 骨代谢水平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的比较
3
作者 刘宁宁 聂盼盼 《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16-19,共4页
目的比较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或者净化自体骨髓移植(PABMT)对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采取PABMT... 目的比较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或者净化自体骨髓移植(PABMT)对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采取PABMT治疗)、观察组(采取APBSCT治疗),各43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造血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移植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1×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血小板>20×10^(9)/L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类移植并发症出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BSCT、PABMT对急性白血病的疗效相当,但后者采集方便,能迅速恢复造血,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骨髓移植 急性白血病 缓解率
下载PDF
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创伤性骨缺损 被引量:28
4
作者 孔志刚 田德虎 +2 位作者 于海泉 冯文岭 刘长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2月-2006年4月,应用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创伤性骨缺损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21~68岁,平均38岁。内固定失败骨不愈合11例,严重粉...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2月-2006年4月,应用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创伤性骨缺损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21~68岁,平均38岁。内固定失败骨不愈合11例,严重粉碎性骨折13例,开放性骨折或感染性骨缺损9例,陈旧性骨折需矫形植骨5例。肱骨干骨折8例,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4例,股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8例,股骨干骨折5例,胫骨开放(GustiloⅠ、Ⅱ型)粉碎性骨折4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新鲜骨折17例,陈旧性骨折21例。局限性骨缺损23例,范围3cm×3cm×2cm~7cm×4cm×3cm,整段骨缺损15例,范围在3cm以内。骨折按AO/ASIF分类,B2型5例,B3型10例,C2型16例,C3型7例。新鲜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5~17d,平均8d;陈旧性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5~13个月,平均7.5个月。术中植入同种异体松质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体20~50g,平均28g。结果38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3.2年。复查X线片示36例达骨性愈合,其中新鲜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4个月;陈旧性骨折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7个月。同种异体松质骨6~8周开始与自体骨融合爬行替代。1例感染性骨缺损移植后迟发性感染,去除内固定及同种异体骨,置管冲洗、局部稳定后再次植骨愈合,随访2年1个月骨感染未复发;1例钢板松动致骨折未愈合,再次行内固定、自体骨移植后骨折愈合。根据Mankin等和Komender等标准评定,满意36例,不满意2例。结论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安全、有效,是修复骨折和骨缺损的较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松质骨 自体红骨髓 复合移植 骨缺损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喜林 苏航 +5 位作者 仲凯励 达永 肖秀斌 刘静 余金德 张伟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55-159,共5页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移植及二者联合移植在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毒副作用、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速度等临床方面的差异,总结归纳三种不同移植方式在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方面的优劣。68例难治性恶...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移植及二者联合移植在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毒副作用、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速度等临床方面的差异,总结归纳三种不同移植方式在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方面的优劣。68例难治性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了大剂量放化疗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10例患者为单一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BMT),46例患者为单一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HSCT),12例患者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PBHSCT+ABMT)。结果表明:ABMT、APBHSCT、APBHSCT+ABMT的治疗有效率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75%、57.1%、33.3%);(86.4%和74.4%、54.2%、38.1%);(83.3%和72.7%、55.6%、40%)。白细胞恢复时间分别为13天、11天、8天,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为17天、14天、9天。在移植后3个月、6个月、1年时检测ABMT、APBHSCT、APBHSCT+ABMT患者T细胞亚群正常率分别为(0%、33.3%、60%),(10.8%、32%、73.9%),(27.3%、55.6%、85.7%)。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与单一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相当,但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APBHSCT+ABMT)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略快,有利于拓宽年龄偏大和造血功能受损患者移植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骨髓移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 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经肝动脉自体骨髓或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方 云升皓 +6 位作者 周新人 寇俊峰 蔡国芳 陈瑞丽 杨兴坤 张静 冯淑贤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途径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或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的近期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5例,随机分为骨髓组33例和脐血组32例;骨髓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途径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或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的近期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5例,随机分为骨髓组33例和脐血组32例;骨髓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脐血组经同样途径注入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治疗后8周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和甲胎蛋白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乏力、纳差症状均有改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8w,骨髓组和脐血组白蛋白水平分别由(31.0±4.6)g/L上升至(34.6±7.1)g/L和由(34.6±7.1)g/L上升至(37.8±8.3)g/L,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由(48.8±13.4)%上升至(55.5±11.2)%和由(47.5±12.5)上升至(58.9±14.0)%,但两组间改善程度的差异无显著性;在治疗8w末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甲胎蛋白在骨髓组分别为(45.6±12.3)IU/L、(28.1±13.5)μmol/L和(11.3±4.1)μg/L,在脐血组分别为(47.2±11.8)IU/L、(30.7±14.8)μmol/L和(9.8±3.5)μg/L,两组间与基础水平相比改善程度的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或脐带血干细胞经肝动脉途径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但两种细胞治疗的改善水平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体骨髓干细胞 脐带血干细胞 细胞移植 疗效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翼鷟 张伯龙 +12 位作者 姚善谦 刘海川 楼方定 高春记 韩晓萍 吴晓雄 赵瑜 王全顺 靖域 张苗 靳海杰 史子江 达万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1-85,共5页
为了比较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与自体骨髓移植治疗CR1 期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用APB SCT治疗 4 1例 ,用非净化自体骨髓移植 (ABMT)治疗 17例 ,用净化自体骨髓移植 (PABMT)治疗 30例。结果表明 :APBSCT组造血重建显著快于其... 为了比较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与自体骨髓移植治疗CR1 期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用APB SCT治疗 4 1例 ,用非净化自体骨髓移植 (ABMT)治疗 17例 ,用净化自体骨髓移植 (PABMT)治疗 30例。结果表明 :APBSCT组造血重建显著快于其他两组 ;3组全部病例的 3年无病存活率 (DFS) ,复发率 (RR)和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分别为 5 1.7% ,4 1.7%和 6 .8%。对DFS和RR产生显著影响的是白血病类型 (ALL或AML) ,确诊至CR1 的时间和CR1 至移植时间 3个因素 ;APBSCT组的 3年DFS ,RR和TRM分别为 4 8.4 % ,4 3.9%和 4 .9% ,ABMT组的DFS ,RR ,TRM分别为 4 7.1% ,4 5 .6 %和 11.8% ,PABMT组的DFS ,RR和TRM分别为 6 6 .5 % ,2 9 6 %和 6 .7% ,3组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 :APBSCT治疗CR1 期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与ABMT和PABMT相当 ,但前者具有造血重建快、采集方便等优势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骨髓移植 急性白血病 治疗
下载PDF
rhG-CSF对健康供者外周血和骨髓免疫特性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翔宇 常英军 黄晓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87-790,共4页
本研究探讨rhG-CSF对健康供者外周血采集物(G-PB)和骨髓采集物(G-BM)免疫学特性影响的异同。用MTT法和夹心酶联免疫复合物(ELISA)法检测G-PB和G-BM中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L-4、IFN-γ的分泌,并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种移植物的T细胞亚群、... 本研究探讨rhG-CSF对健康供者外周血采集物(G-PB)和骨髓采集物(G-BM)免疫学特性影响的异同。用MTT法和夹心酶联免疫复合物(ELISA)法检测G-PB和G-BM中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L-4、IFN-γ的分泌,并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种移植物的T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DC)亚群、单核细胞及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结果表明G-PB中淋巴细胞,CD3+、CD4+、CD8+T淋巴细胞,DC1、DC2以及单核细胞的含量,CD4/CD8的比值高于G-BM(P<0.001)。G-PB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高于G-BM(P<0.05);每微升G-PB移植物中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4的量均明显高于G-BM,且G-PB中IL-4/IFN-γ比值小于G-BM(P<0·001),DC2与T淋巴细胞的比值也低于G-BM(P<0.01);而G-PB中CD4+、CD8+细胞上CD28表达的百分比和总体表达均高于G-BM(P<0·001)。结论rhG-CSF体内应用诱导G-PB和G-BM产生的T细胞免疫低反应性是有差异的,而两者之间的差异是G-PB和G-BM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和程度不同的免疫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外周血移植物 骨髓移植物 共刺激分子 免疫低反应性
下载PDF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采集骨髓对健康供者外周血采集物成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常英军 赵翔宇 +2 位作者 霍明瑞 罗小华 黄晓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10-613,共4页
本研究探讨健康供者体内应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后采集骨髓对外周血采集物成份的影响。62例健康供者皮下注射rhG-CSF5μg/(kg·d),连用5天,其中31例供者在第4、5天分别采集骨髓和外周血采集物(A组);另31例供者于第4、... 本研究探讨健康供者体内应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后采集骨髓对外周血采集物成份的影响。62例健康供者皮下注射rhG-CSF5μg/(kg·d),连用5天,其中31例供者在第4、5天分别采集骨髓和外周血采集物(A组);另31例供者于第4、5天均单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供者外周血采集物中的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CD14+、CD34+细胞以及CD3+CD4-CD8-T细胞的数量。结果显示,A组供者每微升外周血采集物中单个核细胞中CD3+、CD3+CD4+、CD3+CD8+、CD14+、CD34+细胞以及CD3+CD4-CD8-T细胞的中位含量分别1.56×105μl、8.56×104μl、6.12×104μl、3.38×104μl、2.27×104μl、3.83×104μl、744μl及3588μl,与B组的1.40×105μl、7.34×104μl、5.32×104μl、3.06×104μl、1.83×104μl、3.21×104μl、554μl及3120μ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外周血采集物中CD4+细胞与CD8+细胞的比值[1.52(0.54-2.87)]、单核细胞与CD3+细胞的比值[0.57(0.15-1.64)]以及CD3+CD4-CD8-T细胞与CD3+细胞[0.064(0.018-0.673)]的比值与B组[1.68(0.31-3.35)]、[0.59(0.18-1.25)]、[0.063(0.021-0.13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供者体内应用rhG-CSF后采集骨髓对外周血采集物成份无影响,对rhG-CSF动员的同一健康供者可单独采集骨髓、外周血采集物或同时采集两种采集物以满足临床移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SF G—CSF动员 外周血采集物 骨髓采集物
下载PDF
rhG-CSF动员的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混合移植物首次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反映混合采集物中CD34^+细胞含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常英军 赵翔宇 +1 位作者 霍明瑞 黄晓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46-150,共5页
本研究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混合移植健康供者首次干细胞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与骨髓/外周血混合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量的关系。对70名亲缘健康供者均皮下注射rhG-CSF 5μg/(kg.d),连... 本研究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混合移植健康供者首次干细胞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与骨髓/外周血混合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量的关系。对70名亲缘健康供者均皮下注射rhG-CSF 5μg/(kg.d),连续5天。第4天和第5天分别采集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首次干细胞采集时用EX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供者外周血细胞计数,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和外周血混合采集物中的CD34+细胞数量。结果表明:rhG-CSF动员的70例供者首次干细胞采集时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数量为(1.15±0.60)×109/L;骨髓和外周血采集物中的CD34+细胞总量分别是(5.85±2.93)×107和(1.33±0.77)×108;骨髓和外周血混合采集物的CD34+细胞总量是(1.92±0.86)×108。Pearson和Spearman分析显示首次干细胞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109/L)与骨髓采集物中CD34+细胞的总量(相关系数:r=0.265,p=0.027)、外周血采集物中CD34+细胞总量(r=0.340,p=0.004)以及混合移植物中CD34+细胞的总量(r=0.398,p=0.001)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首次干细胞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与骨髓采集物、外周血采集物以及混合移植物中CD34+细胞的总量均呈正相关关系(p值分别为0.027、0.004和0.001)。首次干细胞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对混合移植物中CD34+细胞总量预测的敏感性是71%,特异性是70%(p=0.007)。结论:rhG-CSF动员的骨髓和外周血混合移植健康供者首次干细胞采集时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可有效预测输注给受者的CD34+细胞总量即采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移植物 外周血采集物 CD34^+细胞 单核细胞
下载PDF
刺五加对放射损伤骨髓微血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陶明飞 杨卫东 王俊和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3-684,共2页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微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60 Coγ射线辐射小鼠建立骨髓微血管放射损伤模型 ;6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模型 +刺五加注射液低剂量 ,模型 +刺五加注射液高剂量和模型 +复方丹参注射...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微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60 Coγ射线辐射小鼠建立骨髓微血管放射损伤模型 ;6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模型 +刺五加注射液低剂量 ,模型 +刺五加注射液高剂量和模型 +复方丹参注射液 5组。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股骨骨髓血红蛋白溶液标本的吸光度 (A)值 ;鼠尾采血测定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 ;并分别观测骨髓毛细动脉根数、面积和骨髓造血组织容量百分率。结果 刺五加注射液能明显降低放射损伤小鼠骨髓血红蛋白含量 ,提高外周血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以及增加骨髓毛细动脉根数、面积和骨髓造血组织容量百分率。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能明显修复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微血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放射损伤 骨髓 微血管 刺五加注射液
下载PDF
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与人脐血单个核细胞联合移植促进SCID鼠早期造血重建 被引量:6
12
作者 袁雅红 王泳 +2 位作者 丁妍 卢智勇 李东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利用骨髓腔内注射(IBMI)技术初步探讨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联合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共移植入SCID鼠体内后的早期造血重建效应。方法:将人胎盘组织经胶原酶消化、贴壁和传代培养获得人PMSC,运用流式细胞仪术(FCM)检测其表面标... 目的:利用骨髓腔内注射(IBMI)技术初步探讨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联合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共移植入SCID鼠体内后的早期造血重建效应。方法:将人胎盘组织经胶原酶消化、贴壁和传代培养获得人PMSC,运用流式细胞仪术(FCM)检测其表面标志,并将其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继而对其进行成骨分化、脂肪分化鉴定;以人PMSC和脐血MNC为供体,通过IBMI方法或结合静脉注射(IV)方法,将两种细胞联合或单独移植入经亚致死量辐照预处理的SCID受鼠体内,50只受鼠随机分为5组:联合移植A组(PMSC+脐血MNC,IBMI)、单独移植B组(脐血MNC,IBMI)、联合移植C组(PMSC经IBMI,脐血MNC经IV)、生理盐水对照D组(辐照后仅注射生理盐水,IBMI)、空白对照E组(不辐照仅注射生理盐水,IBMI),每组10只。在移植后14 d取各组SCID小鼠注射侧和对侧胫骨腔内骨髓细胞,并用FCM检测分析人CD34+、CD45+细胞的植入水平。结果:从人胎盘组织中成功分离和培养PMSC,FCM检测其表型正常,并成功向成骨和成脂肪细胞诱导分化;SCID小鼠移植后14 d,照射对照组小鼠仅剩4只存活,其他组小鼠全部存活,B组注射侧及对侧胫骨骨髓腔内的人CD34+、CD45+细胞的百分比均明显低于A组小鼠的注射侧和对侧。结论:人PM-SC可以提高脐血MNC的植入率,促进早期造血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重建 骨髓腔内注射 脐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骨髓腔内注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蔡耘 黄绍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79-182,共4页
骨髓腔内注射造血干细胞移植旨在促进HSC的归巢。近年来已有大量的动物实验肯定了不同来源供体细胞通过骨髓腔内注射能有效地归巢并植入骨髓、迅速重建受体造血和免疫功能、减少GVHD,诱导同种异基因器官移植免疫耐受,提高受体生存率。... 骨髓腔内注射造血干细胞移植旨在促进HSC的归巢。近年来已有大量的动物实验肯定了不同来源供体细胞通过骨髓腔内注射能有效地归巢并植入骨髓、迅速重建受体造血和免疫功能、减少GVHD,诱导同种异基因器官移植免疫耐受,提高受体生存率。本文主要对该技术在骨髓移植、脐血移植、研究HSC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腔内注射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脐血移植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与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双次移植的并发症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文荣 达万明 +9 位作者 张伯龙 高春记 韩晓萍 靖域 吴晓雄 赵瑜 李红华 王全顺 张翼卓 薄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0-34,共5页
为了解自体外周血与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先后双次移植 (SD AHSCT)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对我科开展的 2 0例SD AHSCT的移植相关并发症及造血重建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2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SD AHSCT方案为先行外周血造血干 祖细胞移植 ... 为了解自体外周血与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先后双次移植 (SD AHSCT)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对我科开展的 2 0例SD AHSCT的移植相关并发症及造血重建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2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SD AHSCT方案为先行外周血造血干 祖细胞移植 ,再行骨髓移植。结果表明 ,本组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所进行的外周血造血干 祖细胞动员、采集和经髂后上嵴大量抽取骨髓 ,并且两次都采集到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 祖细胞。SD AHSCT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造血重建 ,造血重建与回输造血干 祖细胞数量成正相关 (r =0 .96 8) ,且第 1次移植后造血重建速度快于第 2次 (P <0 .0 5 )。两次移植的皮肤、粘膜出血率无明显差异 ,均无患者发生大出血 ,但第 2次移植后血小板输用量多于第 1次移植 (P <0 .0 1)。第 1次移植后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第 2次 (P <0 .0 1)。SD AHSCT中两次移植的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和感染原无明显差异 (P >0 .10 )。两次移植的移植相关并发症经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 ,移植相关死亡率为 0。结论 :SD AHSCT安全可行 ,值得总结和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祖细胞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双次移植 并发症
下载PDF
活血生肌汤联合自体骨髓血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足创面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旭 佘明明 《陕西中医》 2019年第10期1364-1366,共3页
目的:研究活血生肌汤联合自体骨髓血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足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74例糖尿病足患者,均行常规内科治疗,分为对照组(采取自体骨髓血干细胞移植)和研究组(采取活血生肌汤联合自体骨髓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两组各37例。比... 目的:研究活血生肌汤联合自体骨髓血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足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74例糖尿病足患者,均行常规内科治疗,分为对照组(采取自体骨髓血干细胞移植)和研究组(采取活血生肌汤联合自体骨髓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两组各3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患足溃疡面积、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和治疗后间歇性跛行、足冷感觉、静息疼及愈合情况等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间歇性跛行、足冷感觉、静息疼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患足溃疡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下肢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和腓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加快(P<0.05)。结论:采取活血生肌汤联合自体骨髓血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创面愈合,加快血管新生,有助于尽快建立侧支循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创面 修复 活血生肌汤 自体骨髓血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自体骨髓移植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施红 顾惜春 +5 位作者 朱玲 杨晓云 魏建平 常乃柏 裴蕾 赵夷年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比较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与自体骨髓移植 (ABMT)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ABMT治疗 2 1例 ,用 APBSc T治疗 2 0例。预处理方案包括全身照射 (TBI) 6 .6~ 8.8Gy加环磷酰胺 (CTX) 10 0~ 12 0 m g/ kg或 TBI 2 .0 Gy加全淋... 目的 :比较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与自体骨髓移植 (ABMT)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ABMT治疗 2 1例 ,用 APBSc T治疗 2 0例。预处理方案包括全身照射 (TBI) 6 .6~ 8.8Gy加环磷酰胺 (CTX) 10 0~ 12 0 m g/ kg或 TBI 2 .0 Gy加全淋巴照射 (TL I) 4 .0 Gy加 CTX 10 0~ 12 0 m g/ kg加 Vp- 16 6 0 0~ 10 0 0 m g/ m2加环己亚硝脲 (CCNU ) 2 0 0 m g方案或卡氮芥 (BCNU ) 2 0 0 mg/ m2 加 CTX 12 0 mg/ kg加 VP- 16 80 0 m g/ m2 方案或 MAC方案 (马法兰 140 m g/ m2 加 Ara- C 2~ 4g/ m2 加 CTX 12 0 m g/ kg)。结果 :ABMT组造血重建 2 0例 ,移植相关死亡 2例 (9.5 % ) ,复发 4例 (2 0 % ) ,2年无病生存率 (DFS) 6 8.5 0 %± 10 .87% ;而 APBSCT组均获造血重建 ,无移植相关死亡 ,复发 5例 (2 5 % ) ,2年 DFS为 6 2 .34 %± 14.2 6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APBSCT与ABMT的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自体 干细胞 骨髓移植 白血病 治疗
下载PDF
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与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克民 赵德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与带血管蒂骨瓣转位两种方法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48例(60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分期:Ⅰc~Ⅱc期)分别采用带血管蒂骨瓣转位和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治疗。髓芯减压... 目的对比研究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与带血管蒂骨瓣转位两种方法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48例(60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分期:Ⅰc~Ⅱc期)分别采用带血管蒂骨瓣转位和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治疗。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治疗23例(30髋),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治疗25例(30髋)。术后采用髋关节的Harris评分及影像学稳定情况评定疗效。结果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与带血管蒂骨瓣转位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40.2±16.5min、57.4±18.5min(P<0.05)和180.0±20.5ml、260.6±19.5ml(P<0.05)。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获平均36.5个月随访,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与带血管蒂骨瓣转位两组的优良率为别为83.3%、90.0%(P>0.05);两组影像检查学分别显示24髋、25髋保持稳定(P>0.05)。结论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和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优良率相近,但前者较后者出血少并且手术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自体骨髓细胞 髓芯减压 带血管蒂骨移植
下载PDF
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与稳态骨髓中CD4^+CD8^+初始及记忆T细胞亚群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霍明瑞 赵翔宇 +2 位作者 常英军 罗小华 黄晓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05-609,共5页
本研究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G-PB)与稳态骨髓(SS-BM)中CD4+、CD8+初始、记忆T细胞亚群的差异。依据细胞表面CD45RA和CD62L的表达将CD4+、CD8+T细胞划分为初始T细胞(naive,CD45RA+CD62L+)、中心记忆... 本研究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G-PB)与稳态骨髓(SS-BM)中CD4+、CD8+初始、记忆T细胞亚群的差异。依据细胞表面CD45RA和CD62L的表达将CD4+、CD8+T细胞划分为初始T细胞(naive,CD45RA+CD62L+)、中心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TCM,CD45RA-CD62L+)、效应记忆T细胞(effector memory,TEM,CD45RA-CD62L-)、终末分化效应记忆T细胞(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 effector memory,TTD,CD45RA+CD62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G-PB与SS-BM中CD4+、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的比例组成,并计算每微升采集物中各细胞亚群的绝对数量。结果表明:G-PB中CD4+、CD8+T细胞的比例组成及CD4+/CD8+比值均高于SS-BM(p<0.05);G-PB中CD4+初始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SS-BM(p<0.001),而CD4+TEM比例显著高于SS-BM(p<0.001);G-PB中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亚群的比例与SS-BM无显著差异(p>0.05);与SS-BM相比,G-PB中CD4+CD62L+T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p=0.001),每微升G-PB移植物中的各淋巴细胞亚群均明显高于SS-BM(p<0.001)。结论:G-PB与SS-BM中CD4+、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亚群在相对和绝对数量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影响G-PB和SS-BM移植后急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及其程度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物 外周血移植物 CD4^+T细胞 CD8^+T细胞 初始T细胞 记忆T细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骨条植骨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移植治疗Ⅰ、Ⅱ期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灿林 黎霭云 +1 位作者 邓伟强 黎泽森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0期1540-1542,共3页
目的观察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骨条植骨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移植治疗和干预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选取Ⅰ、Ⅱ期股骨头坏死24例(30髋)。治疗组17例(22髋),对照组7例... 目的观察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骨条植骨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移植治疗和干预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选取Ⅰ、Ⅱ期股骨头坏死24例(30髋)。治疗组17例(22髋),对照组7例(8髋)。治疗组经过自体骨髓干细胞采集、分离、髓芯减压后,先注射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入股骨头病灶内,再把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和骨条混合植入。对照组只行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0~26个月的随访,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①髋关节Harris评分:治疗组由(54.82±9.62)分升至(82.36±8.06)分,优良率为86.36%。对照组由(55.12±7.95)分升至(63.84±8.77)分,优良率为50.00%。②髋关节影像学检查:治疗组仅2例(2髋)发展为Ⅲ期塌陷。对照组3例(4髋)发展为Ⅲ期塌陷。结论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骨条植骨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移植治疗Ⅰ、Ⅱ期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Ⅱ期股骨头坏死 减压 骨条植骨 自体骨髓干细胞
下载PDF
自体混合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达万明 钟建庭 +9 位作者 白海 刘源 冀孟菊 王存邦 徐淑芬 张茜 陆井之 欧剑峰 陈菊梅 王运来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55-58,共4页
作者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用自体骨髓混合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了1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本文报告这些患者混合移植后GVHD的发生情况及其对疗效的影响。结果证实移植过程是安全的,16例中无1例发生aGVHD。但在ABMT后2h内输入... 作者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用自体骨髓混合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了1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本文报告这些患者混合移植后GVHD的发生情况及其对疗效的影响。结果证实移植过程是安全的,16例中无1例发生aGVHD。但在ABMT后2h内输入异基因骨髓的8例皆有不同程度的cGVHD,主要表现在皮肤、粘膜炎,全血细胞减少,肝功异常,发热、体重减轻及易感冒等,中位随访13.5个月无1例复发,除2例在移植后3和8月分别因爆发肝炎和急性阑尾炎穿孔死亡外,余6例皆存活,最长1例已无病存活19月余,其中供受者性别不同的6例移植后性染色体观察3例皆形成嵌合体,最长者12月余。而ABMT移植后6h输异基因骨髓的8例,未观察到急慢性GVHD,其中5例4~7月后复发,仅1例仍持续缓解,其中5例染色体检查未形成嵌合体,提示ABMT后2h内输入异基因骨髓的混合移植,可诱发早发的cGVHD,部分受体内可形成嵌合体,减少白血病的复发,并发症较少而较轻,可望成为恶性血液病治疗的新的更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血液病 白血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