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温滚炒与高温足干提香结合对秋季炒青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黎娜 唐睿 +7 位作者 钟兴刚 黄怀生 陈大海 王敏名 李晋中 张清敏 舒珲 粟本文 《茶叶通讯》 2023年第3期344-351,共8页
为充分利用秋茶鲜叶资源,以一芽三叶(部分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采取变温滚炒与高温足干提香结合工艺加工炒青绿茶,分别对茶样香气与内含品质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香气以变温滚炒(前期温度260℃、时间15 min,后期温... 为充分利用秋茶鲜叶资源,以一芽三叶(部分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采取变温滚炒与高温足干提香结合工艺加工炒青绿茶,分别对茶样香气与内含品质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香气以变温滚炒(前期温度260℃、时间15 min,后期温度220℃、时间25 min)与高温足干提香(105℃、60 min)组合工艺最佳,栗香高锐、持久,滋味浓强、回甘,感官评分最高(91.10分);香气组成为醇类含量36.38%、碳氢类23.43%、杂环化合物12.50%、酯类10.08%、醛类6.30%、酮类5.44%、酸类4.64%及含硫化合物1.24%。变温滚炒处理的醇类和醛类相对含量比恒温滚炒的高33.52%,变温滚炒与高温足干提香结合处理的醇类和醛类相对含量最高。此外,变温滚炒处理的脱氢芳樟醇含量比恒温滚炒的高609.60%。其他内含品质成分方面,变温滚炒与高温足干提香组合处理茶样的茶多酚、咖啡碱含量较恒温滚炒和相对低温足干提香处理的高,酚氨比值较大(5.59),茶滋味较浓强;儿茶素总量及EGCG含量与对照等处理更高,滋味的收敛性更强,回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炒青绿茶 加工工艺 品质 香气成分 秋茶
下载PDF
茶李间作对茶树生长及秋季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丽冉 蒋宾 +6 位作者 焦文文 钟晓雪 刘琨毅 刘明丽 李丽霞 彭康丽 罗学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89-2999,共11页
【目的】研究茶李间作对茶树生长和秋季绿茶品质的影响,为茶园间作李树的可行性判定和提高夏秋茶的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选9号为试材,测定单作茶园和间作茶园的百芽重、百克芽数等生长指标,运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的】研究茶李间作对茶树生长和秋季绿茶品质的影响,为茶园间作李树的可行性判定和提高夏秋茶的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选9号为试材,测定单作茶园和间作茶园的百芽重、百克芽数等生长指标,运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秋季绿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儿茶素、黄酮、氨基酸组分和香气物质等主要品质成分。【结果】间作茶园的相对湿度、百芽重、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茶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茶园(P<0.05,下同),百克芽数、茶多酚、黄酮和酯型儿茶素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茶园。共鉴定出205种香气成分,包括醛类、酯类、醇类、烯烃类、芳烃类、酮类、烷烃类和杂环化合物等,其中酯类和烯烃类的相对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表明,对绿茶香气有花香贡献的水杨酸甲酯、芳樟醇、顺式芳樟醇吡喃氧化物、(Z)-3-己烯醇,以及有栗香贡献的(Z)-己酸-3-己烯酯、苯甲醛、己醛和苯乙醛的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茶园。相关分析表明,茶多酚、黄酮和酯型儿茶素与涩味和苦味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与鲜醇度和甜味强度呈显著负相关;水浸出物、茶氨酸和酪氨酸与鲜醇度和甜味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涩味和苦味强度呈显著负相关;水杨酸甲酯、芳樟醇、苯甲醛和己醛等23种香气物质均与栗香和花香呈正相关,与清香、青香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茶园间作李树能增强茶树生长势,改善茶园小气候,降低秋季绿茶的苦涩味,提高鲜爽度、栗香和花香,整体感官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可为今后继续在川南茶区推广应用茶李间作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李间作 秋季绿茶 滋味成分 关键呈香成分 茶叶品质
下载PDF
提高夏秋绿茶品质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常硕其 张亚莲 +3 位作者 曾跃辉 傅海平 刘红艳 黄仲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1-564,共4页
在夏秋季节,通过采用对茶树遮荫处理、改进加工工艺、运用轻修剪调控夏、秋季茶叶产量比例等技术措施提高秋茶产量,实现夏秋茶增值增效.结果表明,遮荫可降低夏秋茶多酚含量,较对照最大降幅为20.56%,增加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最大增幅为50.9... 在夏秋季节,通过采用对茶树遮荫处理、改进加工工艺、运用轻修剪调控夏、秋季茶叶产量比例等技术措施提高秋茶产量,实现夏秋茶增值增效.结果表明,遮荫可降低夏秋茶多酚含量,较对照最大降幅为20.56%,增加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最大增幅为50.93%,酚氨比值降低;长时间鲜叶摊放可提高夏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增幅可达11.80%;新工艺加工的秋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叶绿素含量增幅分别为9.15%、9.89%、8.84%和0.83%,夏秋茶感官品质得到提升.修剪调控可提高夏秋绿茶中的秋茶比例,使秋茶增加1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绿茶 遮荫 茶叶品质
下载PDF
杀青方式对秋季绿名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钟应富 李中林 +5 位作者 袁林颖 周正科 敬廷桃 尹旭敏 邓敏 刘佳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385-1387,共3页
本文通过对秋季不同品种茶鲜叶进行绿茶杀青工艺试验,从杀青叶叶象、成品茶感官品质和内含物3个方面分析了杀青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认为:微波、汽热杀青能很好地保持绿茶色泽和提高茶叶鲜味品质,更适于秋季绿名茶的杀青工艺,锅炒杀青... 本文通过对秋季不同品种茶鲜叶进行绿茶杀青工艺试验,从杀青叶叶象、成品茶感官品质和内含物3个方面分析了杀青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认为:微波、汽热杀青能很好地保持绿茶色泽和提高茶叶鲜味品质,更适于秋季绿名茶的杀青工艺,锅炒杀青虽然熟粟香更明显,但对于叶质较厚的中、大叶种,不容易杀透、杀匀,而且苦涩味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青方式 秋季绿名茶 品质
下载PDF
夏秋绿茶锰含量及浸出率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常硕其 张亚莲 +3 位作者 粟本文 傅海平 钟兴刚 郑红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61-62,共2页
对福鼎和槠叶齐夏秋绿茶的锰含量及锰的浸出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夏秋绿茶锰含量范围1876.8-2337.4mg/kg,福鼎和槠叶齐锰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8月底锰含量最高,7月初和9月中旬较低;两品种锰浸出率范围35.3%-42.7%,以槠叶齐较高,福鼎较... 对福鼎和槠叶齐夏秋绿茶的锰含量及锰的浸出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夏秋绿茶锰含量范围1876.8-2337.4mg/kg,福鼎和槠叶齐锰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8月底锰含量最高,7月初和9月中旬较低;两品种锰浸出率范围35.3%-42.7%,以槠叶齐较高,福鼎较低,两品种浸出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槠叶齐随时间的推移锰浸出率降低,福鼎随时间的推移锰浸出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绿茶 锰含量 浸出率
下载PDF
改善夏秋绿茶滋味品质研究现状 被引量:21
6
作者 敬廷桃 钟应富 +1 位作者 袁林颖 周正科 《茶叶》 2006年第3期133-135,共3页
本文在论述绿茶滋味构成和环境条件对滋味影响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改善夏秋绿茶滋味品质的技术措施,并建议重点发展茶林间种、茶果间种、茶粮间作等模式的复合生态茶园,推广蒸汽杀青和微波干燥等技术措施,以进一步改善夏秋季绿茶滋味品质。
关键词 夏秋绿茶 滋味品质 改善
下载PDF
不同加工处理对机采秋季绿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辉 龚淑英 +1 位作者 刘蕾 敖存 《茶叶》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以秋季机采叶为原料,采用不同加工处理,制作微波固样和毛茶,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探讨不同加工技术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调温调湿摊青处理,以轻摇加重而次数较少者效果为佳;在晒青失水率5%、摊青温度18~20℃、湿... 以秋季机采叶为原料,采用不同加工处理,制作微波固样和毛茶,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探讨不同加工技术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调温调湿摊青处理,以轻摇加重而次数较少者效果为佳;在晒青失水率5%、摊青温度18~20℃、湿度76%~80%、时间14 h、轻摇三次并共计360 s加工条件下,机采秋季绿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绿茶 调温调湿摊青 轻摇 感官审评 理化分析
下载PDF
不同工艺杀青对夏秋绿茶化学成分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齐桂年 刘勤晋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55-357,共3页
本文利用夏秋季鲜叶原料对不同工艺杀青绿茶化学成分的含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湿热杀青有利于茶多酚物质和蛋白质的水解,茶多酚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增加,有利于绿茶品质。干热不同杀青方法中,虽然锅炒杀青氨基酸含量较高,但同时茶... 本文利用夏秋季鲜叶原料对不同工艺杀青绿茶化学成分的含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湿热杀青有利于茶多酚物质和蛋白质的水解,茶多酚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增加,有利于绿茶品质。干热不同杀青方法中,虽然锅炒杀青氨基酸含量较高,但同时茶多酚含量也较高,品质总分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绿茶 化学成分 品质 杀青工艺 绿茶[49F]
下载PDF
铜仁市夏秋绿茶适制品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玲 田景涛 +1 位作者 徐代华 段小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171-174,177,共5页
为改善铜仁市夏秋绿茶品质,提高夏秋茶原料利用率,以福鼎大白茶作对照,从铜仁市主栽茶树品种中筛选出香山早1号、浙农113及中茶108,通过分析其农艺性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进行夏秋茶适制性研究。结果表明:中茶108、浙农113持嫩性强... 为改善铜仁市夏秋绿茶品质,提高夏秋茶原料利用率,以福鼎大白茶作对照,从铜仁市主栽茶树品种中筛选出香山早1号、浙农113及中茶108,通过分析其农艺性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进行夏秋茶适制性研究。结果表明:中茶108、浙农113持嫩性强、叶质柔软,农艺性状优于福鼎大白茶;中茶108及浙农113制作的夏秋绿茶感官品质均优于福鼎大白茶;以《贵州绿茶第2部分:卷曲形茶》(DB52/T 442.2-2017)为品质判定依据,中茶108加工的夏秋绿茶感官品质均达到一级及以上标准;在内含成分上,3个供试品种加工的夏秋绿茶生化成分指标均达到一级及以上标准,尤其是中茶108,加工得到的夏秋绿茶均表现出高水浸出物、高游离氨基酸、低酚氨比、低儿茶素的生化特性,且配比适当。综合分析,中茶108加工的夏秋绿茶达到一级及以上优质绿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 夏秋 绿茶 品种 筛选
下载PDF
不同鲜叶摊放处理对夏秋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敖存 唐德松 +2 位作者 龚淑英 刘蕾 顾志蕾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392,共9页
对夏秋绿茶鲜叶(单芽、一芽二三叶、单片及对夹叶)采用3种不同的鲜叶处理过程,对加工得到的毛茶进行感官审评比较,并采用顶空微萃取结合GC-MS对毛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经3种处理的夏秋茶鲜叶加工而成的毛茶香气品质都得到... 对夏秋绿茶鲜叶(单芽、一芽二三叶、单片及对夹叶)采用3种不同的鲜叶处理过程,对加工得到的毛茶进行感官审评比较,并采用顶空微萃取结合GC-MS对毛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经3种处理的夏秋茶鲜叶加工而成的毛茶香气品质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处理后的单芽茶中酯类的数量及种类明显增多,形成具有强烈而令人愉快的花香;一芽二三叶毛茶的香气成分种类和数量都大大高于对照组;单片及对夹叶的毛茶经处理后,粗老味减弱,青气消失,花香显现。通过增加调温调湿摊放、摇青、晒青/摇青等处理过程,可以明显改善夏秋茶的香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茶 摊放 香气品质 GC-MS
下载PDF
不同洗茶条件对信阳夏秋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静 刘坤峰 +2 位作者 邢淑婕 陆瑶 徐晓光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6期1-5,共5页
从儿茶素、氨基酸含量、酚/氨比变化,探讨洗茶时间、pH值对信阳夏秋绿茶冲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洗茶时间对信阳夏秋绿茶儿茶素、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洗茶时间的延长,茶汤中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但酚/氨比在20 s... 从儿茶素、氨基酸含量、酚/氨比变化,探讨洗茶时间、pH值对信阳夏秋绿茶冲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洗茶时间对信阳夏秋绿茶儿茶素、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洗茶时间的延长,茶汤中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但酚/氨比在20 s后无显著差异,确定最适洗茶时间为20 s,pH值为6~7,20 s时,茶汤中酚/氨比最低,感官品质有所提升。娃哈哈饮用水和信阳地区自来水最适合淋洗及浸泡夏秋绿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氨基酸 酚/氨比 PH值 信阳夏秋绿茶
下载PDF
品种及添加春副茶对夏秋季颗粒绿茶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袁林颖 李中林 +2 位作者 钟应富 周正科 敬延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19-1321,共3页
分别采用川茶群体种(小叶种)、福鼎大白(中叶种)、蜀永3号(大叶种)3个品种的夏秋季纯鲜叶原料加工颗粒绿茶以及纯鲜叶原料添加春副茶加工颗粒绿茶,对它们的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川茶小叶群体种纯鲜叶原料加工的颗粒绿茶综合... 分别采用川茶群体种(小叶种)、福鼎大白(中叶种)、蜀永3号(大叶种)3个品种的夏秋季纯鲜叶原料加工颗粒绿茶以及纯鲜叶原料添加春副茶加工颗粒绿茶,对它们的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川茶小叶群体种纯鲜叶原料加工的颗粒绿茶综合品质最好,蜀永3号居中,福鼎大白最差;添加春副茶对夏秋季颗粒绿茶的香气和滋味有改善作用,特别是对滋味的改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春副茶 夏秋季颗粒绿茶 品质
下载PDF
“三青”工艺改善夏秋绿茶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叶飞 郑鹏程 +3 位作者 高士伟 王雪萍 李传忠 龚自明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利用工艺技术降低夏秋绿茶苦涩味是业内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通过摊青、摇青和杀青(简称"三青")工艺,改变夏秋绿茶主要品质成分,提高夏秋茶品质。结果表明:适度摊青(环境温度20℃、时间8~12 h)、借鉴乌龙茶工艺适当摇青(摊放... 利用工艺技术降低夏秋绿茶苦涩味是业内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通过摊青、摇青和杀青(简称"三青")工艺,改变夏秋绿茶主要品质成分,提高夏秋茶品质。结果表明:适度摊青(环境温度20℃、时间8~12 h)、借鉴乌龙茶工艺适当摇青(摊放2 h+摇青1 min+摊放4 h+摇青1 min+摊放2 h)和采用滚筒杀青均能有效促进鲜叶中蛋白质、黄酮苷类水解,增加氨基酸、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减少酯型儿茶素含量,可明显改善夏秋绿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绿茶 摊青 摇青 杀青
下载PDF
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夏秋绿茶多酚含量及膨化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秀兰 梁进 +2 位作者 张一芳 刘政权 周裔彬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8-211,共4页
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夏秋绿茶进行挤压膨化,研究物料含水量、套筒温度以及螺杆转速对膨化绿茶粉中茶多酚含量以及膨化度的影响,并分析夏秋绿茶膨化前后浸出功能成分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物料含水量增加,茶多酚含量先减少后... 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夏秋绿茶进行挤压膨化,研究物料含水量、套筒温度以及螺杆转速对膨化绿茶粉中茶多酚含量以及膨化度的影响,并分析夏秋绿茶膨化前后浸出功能成分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物料含水量增加,茶多酚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增加套筒温度会增大茶多酚的浸出,当温度过高时会导致茶多酚的损失;随螺杆转速增大,茶粉破损程度加大,促进茶多酚的浸出。套筒温度、螺杆转速对挤出物膨化度的影响较小,物料含水量的影响相对较大。与未加工夏秋绿茶粉相比,加工后的夏秋绿茶粉中茶多酚、粗纤维、可溶性总糖含量降低,茶氨酸含量增高。夏秋绿茶膨化后,其表面结构变得平整光滑,且机械力作用使物料自身化学键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绿茶 挤压膨化 茶多酚 膨化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微波杀青工艺对秋季绿茶的保绿降苦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梦圆 崔俪丹 +5 位作者 项希 徐洋洋 王继国 刘峰 龚志华 肖文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51-2157,共7页
目的 探究微波杀青工艺对秋季绿茶的保绿降苦作用。方法 以茶树品种碧香早秋季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在传统绿茶杀青、揉捻、干燥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将微波杀青工艺替代传统滚筒杀青工艺,按不同微波强度、微波时间设置14组微波杀青处理,... 目的 探究微波杀青工艺对秋季绿茶的保绿降苦作用。方法 以茶树品种碧香早秋季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在传统绿茶杀青、揉捻、干燥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将微波杀青工艺替代传统滚筒杀青工艺,按不同微波强度、微波时间设置14组微波杀青处理,从感官品质、滋味品质、干茶与汤色色泽3个方面探究微波杀青工艺对秋季绿茶的保绿降苦作用。结果 与传统滚筒杀青工艺相比,采用微波强度500 W、杀青时间为3 min的微波杀青工艺所制绿茶色绿味醇且综合感官品质最佳,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总儿茶素、简单儿茶素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苦味评价指标酚/氨比、酯型儿茶素含量与总儿茶素含量的比值则显著降低(P<0.05),且干茶与茶汤色泽在绿、明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利用微波杀青工艺加工秋季绿茶具有较好的保绿降苦效果,可应用于提高秋季绿茶品质的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秋茶 绿茶加工 微波杀青 保绿降苦
下载PDF
夏秋绿茶复合玉米冲调粉的研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秀兰 梁进 +2 位作者 杨才 钱慧娟 刘政权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5期826-831,共6页
利用双螺旋挤压膨化机对夏秋绿茶复合玉米粉进行挤压膨化加工,并研究粒径、冲水温度和冲水量3个因素对冲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冲调工艺为:粉体粒径为80~100目,冲水温度为80℃,粉体与水的比例为1∶5。此外,试验以夏秋绿茶复合... 利用双螺旋挤压膨化机对夏秋绿茶复合玉米粉进行挤压膨化加工,并研究粒径、冲水温度和冲水量3个因素对冲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冲调工艺为:粉体粒径为80~100目,冲水温度为80℃,粉体与水的比例为1∶5。此外,试验以夏秋绿茶复合玉米膨化粉为主要原料,并加入木糖醇、麦芽糊精和食盐,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冲调粉的最佳配方为:原料10 g,木糖醇5 g,麦芽糊精2.5 g和食用盐0.06 g。获得的冲调粉产品口感好,且富含较高的茶多酚功能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绿茶 挤压膨化 冲调粉
下载PDF
烘焙对夏秋绿茶色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梦桥 万状 +5 位作者 宋玉杰 李婧如 向洋 胡贤春 李慧 赵振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160-166,共7页
【目的】研究烘焙对夏秋绿茶色泽变化的影响,为烘焙工艺在夏秋绿茶品质改良中的优化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模拟烘焙工艺,比较分析烘焙过程茶叶感官品质、色差指标及影响色泽变化的主要理化成分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烘焙过程... 【目的】研究烘焙对夏秋绿茶色泽变化的影响,为烘焙工艺在夏秋绿茶品质改良中的优化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模拟烘焙工艺,比较分析烘焙过程茶叶感官品质、色差指标及影响色泽变化的主要理化成分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烘焙过程中夏秋绿茶颜色总体变化趋势为墨绿→黄绿→红黄→红褐色;色差指标L^(*)、a^(*)和b^(*)在相同烘焙温度下随烘焙时间的延长呈现升高的趋势;叶绿素a、b的热降解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烘焙温度越高,叶绿素a、b的反应速率常数k越大,半衰期(t_(1/2))越短,降解速率叶绿素b>叶绿素a,烘焙过程茶多酚、儿茶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也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结论】80℃烘焙茶叶色差变化较小、叶绿素的降解速率缓慢,茶多酚、儿茶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量最低,茶叶色泽品质保持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绿茶 烘焙 色差 叶绿素 色泽品质
下载PDF
蒸青时间对花香型蒸青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青茹 汪辉 +4 位作者 王彬 唐靖 邸胜达 刘婧 周春江 《农产品加工(下)》 2016年第11期25-27,共3页
以夏秋茶为原料,结合乌龙茶和蒸青绿茶加工工艺,研究不同蒸汽杀青时间对花香型蒸青茶内质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分别测定成品茶的茶多酚、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含量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蒸青时间越长,内质成分转化越多,7 min较5 mi... 以夏秋茶为原料,结合乌龙茶和蒸青绿茶加工工艺,研究不同蒸汽杀青时间对花香型蒸青茶内质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分别测定成品茶的茶多酚、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含量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蒸青时间越长,内质成分转化越多,7 min较5 min的茶叶茶多酚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分别减少0.23%和0.20%;游离氨基酸显著降低,降幅达到6.10%;茶叶色泽、滋味、外形、香气均受到不良影响。花香型蒸青茶工艺可以提升夏秋绿茶的品质,杀青时间以杀透为标准,不宜过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杀青 花香型蒸青茶 内质成分 感官品质 夏秋茶
下载PDF
变温干燥处理对秋季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梦圆 项希 +2 位作者 李敏 覃丽 肖文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909-7918,共10页
目的探究变温干燥处理对秋季绿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茶树品种碧香早秋季一芽二叶为原料,在传统绿茶90℃烘二青、75℃烘至足干的干燥工艺基础上,提高烘二青温度至85~95℃2~4 min,烘三青温度至85~95℃2~3 min,从感官品质、呈味物质及香气... 目的探究变温干燥处理对秋季绿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茶树品种碧香早秋季一芽二叶为原料,在传统绿茶90℃烘二青、75℃烘至足干的干燥工艺基础上,提高烘二青温度至85~95℃2~4 min,烘三青温度至85~95℃2~3 min,从感官品质、呈味物质及香气物质3方面探讨变温干燥及其组合处理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与传统绿茶干燥工艺相比,90℃二青干燥17 min后升温至100℃干燥3 min、75℃三青10 min后,升温至95℃干燥3 min、最后回温至75℃烘至足干的变温干燥处理加工出的绿茶栗香高长、滋味醇厚且综合感官品质最佳,其茶多酚、咖啡碱、酯型儿茶素等苦涩滋味物质含量显著下降(P<0.05),醇类、酯类、杂环化合物等香气物质的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26.14%、38.95%、81.34%(P<0.05),其中苯甲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2-正戊基呋喃等栗香特征性香气成分增幅较大,且新增加了植烯、金合欢醇、丁位癸内酯等甜香、花果香香气成分。结论在秋季绿茶干燥过程中,烘二青、烘三青组合变温处理有利于提高秋季绿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绿茶 变温干燥 感官品质 呈味物质 香气物质
下载PDF
单宁酶处理改善夏秋季绿茶滋味品质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荣梅 余书平 +5 位作者 余秀宏 汪永奇 曹青青 唐平 尹军峰 许勇泉 《中国茶叶》 2022年第3期38-44,共7页
夏秋茶鲜叶原料中酯型儿茶素含量丰富,经传统方法加工而成的绿茶苦涩味重,不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导致经济效益低,因而被广泛弃采并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单宁酶是一种作用于没食子酰基的生物酶,可催化酯型儿茶素生成非酯型儿茶素与没食子酸... 夏秋茶鲜叶原料中酯型儿茶素含量丰富,经传统方法加工而成的绿茶苦涩味重,不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导致经济效益低,因而被广泛弃采并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单宁酶是一种作用于没食子酰基的生物酶,可催化酯型儿茶素生成非酯型儿茶素与没食子酸,改变绿茶儿茶素组成,从而达到改善滋味品质的目的。文章在绿茶加工过程中添加单宁酶处理杀青叶,并分析了酶添加量与处理温度对成品绿茶浸提液感官品质与理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单宁酶处理杀青叶可有效改善夏秋季绿茶浸提液滋味品质。随着酶添加量的提高,浸提液外观色泽越发清亮,苦涩味降低而回甘显著增强,整体口感得到极大改善。此外,酶解处理后,浸提液中的总儿茶素含量虽无明显变化,但酯型儿茶素含量与比例均显著降低,浸提液抗氧化活性得以提升。处理温度的影响虽不及酶添加量,但40℃处理的浸提液品质显著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酶 夏秋季绿茶 感官品质 理化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