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Submergence on Iron Transformation and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in Calcareous Soils
1
作者 ZHUXIAO-PING YINJIN-LAI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31-339,共9页
A thermostatic incub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flooding periods, stalk application and P addition on Fe transformation and P availability in calcareous soils. Submergence increased amo... A thermostatic incub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flooding periods, stalk application and P addition on Fe transformation and P availability in calcareous soils. Submergence increased amorphous Fe,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stalk application. The newly formed amorphous Fe with a great surface area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 sorption; and submergence also stimulated the dissolution of inorganic P, thus increasing the availability of soil P in calcareous soils. Meanwhile, a part of soluble P was adsorbed and fixed again on the surface of newly formed amorphous Fe, thus resulting in a decrease of P availability. Soil rapidly available P increased after ISO-day incubation. 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soil amorphous Fe content and soil Fe-P and rapidly available P contents. Submerged conditions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organic P added to-ward Fe-P in calcareous soil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stalk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areous soils Fe forms rapidly available P SUBMERGENCE
下载PDF
Silicomolybdennm Blne Color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Available Si in Calcareons Soils
2
作者 GUOHUA ZHENG WENJUAN +1 位作者 ZHAN XINHUA LIU YAKUN and BAO SHIDAN(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210095( Chin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79-284,共6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etermination of available Si content in calcareous soils with Mo blue colori-metric analysis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wo acid reagents of sodium acetate bufferingsoluti...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etermination of available Si content in calcareous soils with Mo blue colori-metric analysis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wo acid reagents of sodium acetate bufferingsolution (pH 4) and 0.025 mol/L citric acid generally had a strong ability of extracting soil available Si, andtheir soil filtrates were colorless. On the contrary , two alkaline extractants of 20 mg/mL sodium carbonateand 0.5 mol/L sodium bicarbonate only got a relevantly lower soil available Si and their extracts appeareddeep color of organic and other pigments, which could be decolorized by adding certain amounts of P-freeactivated charcoal (about 0.1 g/g soil). In the procedure of Mo blue colorimetry,adding proper amount ofoxalic acid and K(SbO)C<sub>4</sub>H<sub>4</sub>O<sub>6</sub> could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of P to Si and Si to P, respectively. Theconcentration of acids was not the major factor suppressing the interferences between P and Si in the colori-metric analysis. In the medium of 0.2-0.8 mole H ̄+ /L sulfuric acid, the intensity of the silicomolybdate bltiecolor did not vary with acidity, no matter whether (NH<sub>4</sub>)<sub>2</sub>Fe(SO<sub>4</sub>)<sub>2</sub> or ascorbic acid was used as reductivereagent. About 10 minutes was needed to form a fully blue complex at 20-25℃. After 30 minutes, the bluecolor would slowly change intn light onet and hence, the colorimetric process should be finished within a short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ilable SILICON calcareous soil COLORIMETRIC analysis
全文增补中
Application of NaHCO_3/ DTPA Extractant-ICP Spectrometry Technique in Soil Test for Availability of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s 被引量:4
3
作者 CHEN TONG-BINBeifng Agroecosystem Experimental Statio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fng 100101 (Chin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77-382,共6页
Soil test for availability of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s is extensively served as a means for the evaluations of soil fertility,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phytotoxicity of pollutants in soils, and for the fertiliz... Soil test for availability of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s is extensively served as a means for the evaluations of soil fertility,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phytotoxicity of pollutants in soils, and for the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 in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Therefore, grea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measurement of elemental availability in soil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areous soil elemental availability ICP spectrometry NaHCO3/ DTPA extractant soil test
下载PDF
我国甜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
4
作者 孙洪仁 张吉萍 +2 位作者 冮丽华 王尚波 王志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9-1538,共10页
【目的】甜菜是重要的糖料作物,土壤磷素供应和磷肥施用影响甜菜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开展甜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方法】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建立我国甜菜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回归方程。以“甜菜”... 【目的】甜菜是重要的糖料作物,土壤磷素供应和磷肥施用影响甜菜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开展甜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方法】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建立我国甜菜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回归方程。以“甜菜”“施肥”“磷”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到相关论文44篇,剔除低质量试验数据后,共获得104组包含不施磷和施磷处理甜菜产量数据,及对应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数据,建立不施磷甜菜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参考“土壤养分丰缺分级改良方案”将土壤有效磷含量分为7级,将各节点不施磷甜菜相对产量带入建立的回归方程,计算出每个节点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作为甜菜土壤有效磷分级指标。采用“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公式”,依据目标产量和磷肥利用率,计算了不同丰缺等级土壤的甜菜适宜施磷量。【结果】我国甜菜缺磷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回归方程为:y=14.169 Ln(x)+46.679(R~2=0.3242,n=104,P<0.01)。我国甜菜土壤有效磷由高到低分为7个等级,对应的有效磷含量依次为≥44、22~44、11~22、6~11、3~6、1.5~3和<1.5 mg/kg。当甜菜目标产量为30~90 t/hm^(2)、磷肥利用率为15%~35%时,有效磷第1~7级土壤的适宜施磷量分别为0、13~90、26~180、39~270、51~360、64~450、77~540 kg/hm^(2)。【结论】鉴于收集采用的数据样本量大且来源于高质量试验,本研究建立的我国甜菜缺磷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具有很好的可信度,依据该方程确定了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进而若干目标产量和磷肥利用率下不同丰缺等级土壤的甜菜适宜施磷量得以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测土施肥 土壤有效磷 丰缺指标 施磷量
下载PDF
超声浸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磷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青 孙晓慧 +2 位作者 黄尧 季佩高 李亮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4年第3期196-202,共7页
采用超声浸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实现了石灰性土壤中有效磷的快速、准确、批量化分析要求.将水土混合液在400 W超声功率下于25℃浸提10 min,用3.50 g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降低基体干扰.分析谱线P 214.914 nm,射频功率... 采用超声浸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实现了石灰性土壤中有效磷的快速、准确、批量化分析要求.将水土混合液在400 W超声功率下于25℃浸提10 min,用3.50 g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降低基体干扰.分析谱线P 214.914 nm,射频功率1150 W,载气流量0.6 L/min,采用ICP-AES测定有效磷.结果显示:磷在0~5.00 mg/L范围内校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6),检出限为0.072 mg/kg.方法用于4种不同碱性土壤有效态标准物质的分析,测定值相对误差小于±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且和标准方法(NY/T 1121.7—2014)测定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浸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石灰性土壤 有效磷 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
下载PDF
土壤水分及磷水平对草甘膦农药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6
作者 丁玲玲 薛萐 杨晓梅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9-483,共15页
近年来,草甘膦及其降解产物氨甲基膦酸(AMPA)在土壤中的持久性及其环境风险日益受到关注。然而,草甘膦与磷酸盐结构相似且带电荷,可能与磷酸盐在土壤颗粒表面产生吸附竞争,进而影响其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本研究通... 近年来,草甘膦及其降解产物氨甲基膦酸(AMPA)在土壤中的持久性及其环境风险日益受到关注。然而,草甘膦与磷酸盐结构相似且带电荷,可能与磷酸盐在土壤颗粒表面产生吸附竞争,进而影响其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本研究通过室内控制试验,对不同磷酸二氢钾施用水平(0,50 mg·kg^(-1),100 mg·kg^(-1))及水分条件下(20%田间持水量(20FC),60%田间持水量(60FC))黄土中草甘膦农药降解动力学、土壤速效磷及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磷酸二氢钾施用及水分条件下,草甘膦农药在喷施初期降解速率较快,后期逐渐减缓;不同磷酸二氢钾施用水平对草甘膦降解影响不显著,但不同水分梯度对其影响差异显著。其降解产物AMPA的含量随着草甘膦农药的降解而增加,不同磷酸二氢钾施用水平处理AMPA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水分条件下其峰值及变化特征差异显著,即:20FC条件下至喷施后第14天达到峰值,而60FC条件下在喷施后第7天就达到峰值。通过拟合发现,草甘膦残留数量特征符合污染物一级动力学衰减模型,其半衰期分别为69.3~77.0 d(20FC)和10.5~12.8 d(60FC)。(2)草甘膦农药喷施后,土壤中速效磷含量随草甘膦农药的降解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特征,土壤水分对其影响差异显著。此外,草甘膦农药喷施后,磷酸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N-乙酰胺基-β-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亮氨酸酶活性波动较大。不同磷酸二氢钾施用水平对以上四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不同水分梯度对其影响较大。由此表明:黄土中磷水平对草甘膦农药降解特征的影响不显著,但土壤水分状况显著影响草甘膦农药的衰减速率及其降解产物的残留水平;同时,草甘膦农药喷施,对黄土中速效磷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可能对土壤P循环及植物利用产生影响。因此,后续研究还应考虑草甘膦与土壤磷组分及相关酶活性的互馈效应,特别是在干旱条件下草甘膦及其降解产物的持久性与土壤健康的关系研究,以期为黄土区草甘膦农药的安全喷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氨甲基膦酸(AMPA) 降解动力学 速效磷 土壤健康
下载PDF
不同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磷的活化效应及机理
7
作者 章浩 王雪薇 褚贵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3,共15页
【目的】添加低分子量有机酸是活化土壤难溶性磷有效途径。比较研究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及其组合对土壤磷的活化性能,为土壤磷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低磷和高磷石灰性土壤选自新疆石河子,设置5个低分子有机酸添加处理:草酸、柠檬... 【目的】添加低分子量有机酸是活化土壤难溶性磷有效途径。比较研究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及其组合对土壤磷的活化性能,为土壤磷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低磷和高磷石灰性土壤选自新疆石河子,设置5个低分子有机酸添加处理:草酸、柠檬酸、黄腐酸、柠檬酸+草酸、草酸+柠檬酸+黄腐酸处理,和一个0.01mmol/L KCl对照。采用吸附平衡实验法测定土壤磷的吸附量;采用土壤吸附动力学实验法测定土壤磷的解吸动力学。采用常规和灭菌土壤培养方法,通过连续浸提法研究低分子有机酸及其组合对磷组分动态转化的影响和pH对磷的活化效应。【结果】Langmuir与Elovich模型均可较好地拟合土壤对磷的吸附热力学(R^(2)=0.852~0.994)与吸附动力学过程(R^(2)=0.882~0.975)。低磷土壤的最大吸附量(Q_(max))、最大缓冲容量(MBC)、吸附力常数(K_L)和吸附速率(b)均高于高磷土壤,表明低磷土壤对磷的吸附更强。低分子量有机酸添加均降低了Q_(max)、MBC和b。草酸对Q_(max)和MBC的降幅最大,低磷土壤降幅分别为28.5%和74.9%,高磷土壤分别为14.7%和73.3%。柠檬酸对低磷土壤的b值降幅最大(80.9%),草酸对高磷土壤的b值降幅最大(22.0%)。与CK相比,草酸添加显著提高了Olsen-P含量,草酸+柠檬酸效果次之,黄腐酸对磷的活化效果最差。不灭菌培养条件下,草酸和草酸+柠檬酸处理低磷土壤的Olsen-P含量分别增加了42.6%和18.5%,高磷土壤分别增加了27.3%和1.01%;草酸和草酸+柠檬酸处理的活性磷组分Resin-P在低磷土壤中分别增加了80.9%和77.4%,在高磷土壤中分别增加了79.5%和72.8%;非活性磷组分Di HCl-P在低磷土壤中分别降低了8.87%和5.89%,在高磷土壤中分别降低了8.83%和5.54%;Con HCl-P在低磷土壤中分别降低了25.1%和12.9%,在高磷土壤中分别降低了16.9%和5.30%。柠檬酸处理的Resin-P在低磷和高磷土壤中分别增加了70.2%和79.5%,而NaOH-P则分别降低了14.8%、26.3%,说明草酸、草酸+柠檬酸促进了非活性磷向活性磷组分的转化,柠檬酸则促进了中活性磷向活性磷组分的转化。土壤灭菌培养各处理磷组分含量与不灭菌培养无显著差异,说明微生物对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的效应无显著影响。不论是否灭菌,土壤Olsen-P含量的增加与pH降低呈负相关,因此致酸效应不是小分子有机酸活化土壤难溶性磷的主要机制。【结论】小分子有机酸通过与磷竞争吸附位点或进行螯合反应活化土壤磷,而不是通过致酸效应或激发磷活化相关的微生物。3种小分子有机酸相比,草酸活化磷的效果最大,其次是柠檬酸、黄腐酸,单一有机酸的活化效果大于有机酸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有机酸 吸附等温线 吸附动力学 磷有效性 磷组分转化 石灰性土壤
下载PDF
碳酸氢钠浸提法测定石灰性土壤有效磷中温度影响的探讨
8
作者 范丽华 施玉格 阿加尔古丽·赛依提 《干旱环境监测》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通过对显色温度和浸提温度的影响进行探讨,建立了碳酸氢钠浸提法测定石灰性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的方法。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对土壤中有效磷进行浸提和显色反应,测得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9 4,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在3.5%~7.8%,有证标准样品... 通过对显色温度和浸提温度的影响进行探讨,建立了碳酸氢钠浸提法测定石灰性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的方法。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对土壤中有效磷进行浸提和显色反应,测得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9 4,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在3.5%~7.8%,有证标准样品测定结果均在保证值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精密度准确度均较好,实验条件优化后的方法适用于石灰性土壤中有效磷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磷 显色温度 浸提温度 石灰性土壤
下载PDF
土壤磷素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6
9
作者 孙桂芳 金继运 石元亮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共9页
土壤磷素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研究对解决农业生产中所引起的经济、环境和资源问题有很重要的作用。结合国内外已有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从土壤的形态、磷的分组以及测定方法,土壤各形态磷的生物有效性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土壤磷的研... 土壤磷素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研究对解决农业生产中所引起的经济、环境和资源问题有很重要的作用。结合国内外已有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从土壤的形态、磷的分组以及测定方法,土壤各形态磷的生物有效性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土壤磷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目前在土壤磷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形态 无机磷形态 土壤磷分级与测定 土壤磷有效性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石灰性土壤磷素肥力的影响 Ⅰ.有机质、全磷和速效磷 被引量:67
10
作者 谢林花 吕家珑 +2 位作者 张一平 刘选卫 刘利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87-789,共3页
在陕西关中黄土区连续 2 3年进行了不同施肥、小麦 玉米轮作定位试验 ,研究了 0~ 10 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含量变化 .结果表明 ,长期单施化肥或有机肥与化肥且配施均可增加耕层 (0~ 2 0cm)土壤有机质含量 .长期施用厩肥... 在陕西关中黄土区连续 2 3年进行了不同施肥、小麦 玉米轮作定位试验 ,研究了 0~ 10 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含量变化 .结果表明 ,长期单施化肥或有机肥与化肥且配施均可增加耕层 (0~ 2 0cm)土壤有机质含量 .长期施用厩肥并配施化肥处理对土壤总磷库及无机磷库、速效磷的贡献大于玉米秸秆处理 .长期单施化肥可增加土壤全磷、无机磷和速效磷含量 ,增加幅度低于厩肥和休闲处理 ,与秸秆处理对全磷、速效磷含量的影响效应相近 .2 3年的不同施肥处理 ,与无肥处理相比 ,其理土壤磷素增量在 0~10 0cm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点是 :全磷增量剖面分布可为 3层———耕层 (0~ 2 0cm)为显著累积层 ,2 0~ 6 0cm土层为微增 亏损层 ,6 0~ 10 0cm土层为轻度累积层 .速效磷增量剖面分布趋势与全磷增量分布趋势基本相同 ,仅在 6 0~ 10 0cm土层累积较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年定位试验 石灰性土壤 土壤有机质 全磷 速效磷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有效硒浸提剂和浸提条件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吴雄平 鲍俊丹 +2 位作者 伊田 薛瑞玲 梁东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1-936,共6页
采用外源硒加入土壤中得到硒污染土壤,6种有效硒的浸提剂NaHCO3、KH2PO4、K2SO4、EDTA、AB-DTPA和DTPA+TEA+CaCl2的最佳浸提时间和土液比进行了筛选,并通过盆栽试验对所选择的土壤有效硒浸提剂进行生物学校验,以找出石灰性土壤有效硒提... 采用外源硒加入土壤中得到硒污染土壤,6种有效硒的浸提剂NaHCO3、KH2PO4、K2SO4、EDTA、AB-DTPA和DTPA+TEA+CaCl2的最佳浸提时间和土液比进行了筛选,并通过盆栽试验对所选择的土壤有效硒浸提剂进行生物学校验,以找出石灰性土壤有效硒提取适宜的浸提剂及其浸提条件。结果表明,NaHCO3、KH2PO4、K2SO4、EDTA、AB-DTPA和DTPA+TEA+CaCl26种浸提剂有效硒浸提量都随着浸提土液比的减小而增大,且随浸提时间的增长而增大。其中NaHCO3和KH2PO4最佳土液比为1/15,振荡时间90min;K2SO4和AB-DTPA的最佳土液比为1/15,振荡时间60min;EDTA和DTPA+TEA+CaCl2的最佳土液比则为1/20,振荡时间30min。6种浸提剂在各自最佳的提取条件下提取的土壤有效硒量与白菜地上部分硒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但土壤有效硒的提取量以DTPA+TEA+CaCl2及K2SO4最少,只占KH2PO4、AB-DTPA及EDTA提取量的14%~48%,故不适用于作为石灰性土壤有效硒的提取剂。NaHCO3适用于土壤硒含量高于5mg·kg-1的石灰性土壤有效硒提取。KH2PO4、AB-DTPA及EDTA3种浸提剂既可提取土壤中水溶态硒,亦可提取部分的吸附态硒,提取硒数量较多,过程简单,重复性好,都可作为石灰性土壤有效硒提取的浸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有效硒 浸提条件
下载PDF
土壤磷素的化学组分及其植物有效性 被引量:151
12
作者 向万胜 黄敏 李学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3-670,共8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土壤磷素分级方法、土壤不同磷素组分的转化与植物有效性的关系及影响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不同分级方法的优缺点给予了评价,并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土壤磷素组分 土壤磷素分级方法 磷素有效性
下载PDF
多伦县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全友 童依平 +1 位作者 李继云 孙建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34-1037,共4页
在对该区土壤进行全面调查、分析、评价的基础上 ,对影响土壤中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因素如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 ,以及砂化等进行讨论。结果表明 ,这些因素均影响到元素有效态含量。过度开垦和放牧是造成土壤沙化和肥力下降的... 在对该区土壤进行全面调查、分析、评价的基础上 ,对影响土壤中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因素如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 ,以及砂化等进行讨论。结果表明 ,这些因素均影响到元素有效态含量。过度开垦和放牧是造成土壤沙化和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实行退耕还草、还林、改善生态 ,以控制沙化和优化农、林、牧结构比 ,并结合配方施肥。则是提高粮食、牧草单产及经济效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伦县 土壤 营养元素 影响因素 有效态含量
下载PDF
氮锌配施对石灰性土壤锌形态及肥效的影响 被引量:39
14
作者 陆欣春 田霄鸿 +3 位作者 杨习文 买文选 保琼莉 赵爱青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2-1213,共12页
通过分析石灰性土壤上施用锌肥后土壤中锌的形态变化,研究锌肥的有效性及后效,为指导合理施用锌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潜在性缺锌的石灰性土壤施锌肥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可增加小麦籽粒锌含量,但不同基因型反应差异很大;土壤中的... 通过分析石灰性土壤上施用锌肥后土壤中锌的形态变化,研究锌肥的有效性及后效,为指导合理施用锌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潜在性缺锌的石灰性土壤施锌肥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可增加小麦籽粒锌含量,但不同基因型反应差异很大;土壤中的锌主要以矿物态存在,占全锌91.5%-97.6%,其次为松结有机态锌(1.34%-5.53%)、碳酸盐结合态锌(0.47%-1.55%);施入土壤中的锌增加了交换态、松结有机态、碳酸盐结合态、氧化锰结合态锌含量,但大部分转化为矿物态;种植小麦可以使土壤中的锌向有效态转化;施氮增加了小麦对锌的吸收,也增加了锌矿化的比例;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交换态、松结有机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均能不同程度反映土壤锌的有效性,石灰性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锌含量占有较为可观的比例,因此增加这两种形态储备容量是调节和控制土壤锌营养状况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氮锌配施 土壤锌形态 土壤锌有效性 锌肥后效
下载PDF
猪粪和磷肥对石灰性土壤有机磷组分及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尹金来 沈其荣 +4 位作者 周春霖 洪立洲 王凯 丁金海 王茂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5-300,共6页
通过室温培养—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猪粪和磷肥 (磷酸二氢钾 )后石灰性土壤有机磷组分的变化及不同有机磷组分对黑麦草吸磷总量的贡献。结果表明 ,施用猪粪和磷肥显著地增加了活性、中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的含量 ,其中以中活性有机磷增量... 通过室温培养—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猪粪和磷肥 (磷酸二氢钾 )后石灰性土壤有机磷组分的变化及不同有机磷组分对黑麦草吸磷总量的贡献。结果表明 ,施用猪粪和磷肥显著地增加了活性、中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的含量 ,其中以中活性有机磷增量最大 ;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磷对黑麦草吸磷总量直接贡献较大。活性、中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对黑麦草吸磷总量也有一定的间接贡献。按它们总的贡献可排序为 :活性有机磷 >中活性有机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猪粪 磷肥 有机磷组分 有效性
下载PDF
酸性根际肥对石灰性土壤pH和铁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燕婷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2 位作者 张福锁 江荣风 毛达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2-316,共5页
在无植物栽培的条件下通过肥料在土壤中的扩散试验研究酸性根际肥对石灰性土壤 pH值、有效铁含量的影响 ,利用盆栽试验验证对石灰性土壤上花生缺铁失绿黄化症的矫正效果。结果表明 ,酸性根际肥 (pH 1.0~ 2 .0 )中的酸在土壤中扩散的影... 在无植物栽培的条件下通过肥料在土壤中的扩散试验研究酸性根际肥对石灰性土壤 pH值、有效铁含量的影响 ,利用盆栽试验验证对石灰性土壤上花生缺铁失绿黄化症的矫正效果。结果表明 ,酸性根际肥 (pH 1.0~ 2 .0 )中的酸在土壤中扩散的影响半径可达 6cm ,但对土壤pH降低作用最显著的是在距肥料 2cm内 ;在施肥 2 8d内 ,距肥料 2cm处 ,土壤 pH值降低了 0 .9个单位 ,土壤铁有效性 (DTPA浸提量 )增加了 5 .9mg kg ;施用酸性根际肥可使花生叶绿素SPAD值与叶片活性铁含量显著提高 ,克服了花生缺铁黄化症状 ,使施肥区 (肥料周围 2cm内 )土壤pH值显著降低 ,并显著提高了该区土壤铁的有效性和花生对土壤Fe的吸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根际肥 石灰性土壤 pH值 有效性 影响因素 无植物栽培 扩散试验 症状 吸收量
下载PDF
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机磷组分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49
17
作者 张亚丽 沈其荣 曹翠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9-63,共5页
通过培养与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机磷组分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和紫云英中有机磷的有效性比稻草高;施用有机肥料能显著提高土壤中4种有机磷组分含量,其中活性和中等活性有机磷与土壤速效磷、小麦吸磷量... 通过培养与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机磷组分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和紫云英中有机磷的有效性比稻草高;施用有机肥料能显著提高土壤中4种有机磷组分含量,其中活性和中等活性有机磷与土壤速效磷、小麦吸磷量及籽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二者是小麦最有效的有机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土壤 有机肥料 有机磷组分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VA菌根真菌对石灰性土壤不同形态磷酸盐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冯固 杨茂秋 +1 位作者 白灯莎 黄全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3-48,共6页
用32P示踪法研究了VA菌根真菌对石灰性土壤不同形态磷酸盐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A菌很真菌显著增加了玉米吸收肥料和土壤的磷量。菌根植物和非菌根植物都可不同程度地吸收利用土壤中的Ca_2-P、Ca_8-P、Fe-P和Al-P,VA菌根真菌增加... 用32P示踪法研究了VA菌根真菌对石灰性土壤不同形态磷酸盐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A菌很真菌显著增加了玉米吸收肥料和土壤的磷量。菌根植物和非菌根植物都可不同程度地吸收利用土壤中的Ca_2-P、Ca_8-P、Fe-P和Al-P,VA菌根真菌增加了玉米对它们的吸收。试验结果还表明,施Ca_(10)-P时接种VA菌很真菌对玉米生长的促进作用比施用其它磷酸盐明显,但Ca(10)-P不能直接被玉米植株所利用。说明VA菌根真菌能提高土壤中的有效性磷(Ca_2-P和Al-P)和缓效性磷(Ca_8-P和Fe-P)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VA菌根真菌 石灰性土壤 磷酸盐效性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不同土层磷形态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化党领 余长坤 +2 位作者 刘世亮 刘芳 介晓磊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9期277-282,共6页
为了了解石灰性土壤主要根系深度内不同土层土壤磷形态分布,了解土壤供磷能力和施磷后磷的存在状态,采取河南省十县市石灰性潮土、褐土的73个0~20、20~40cm土样进行土壤磷形态的分级测定。结果表明,Ca-P平均共占无机磷总量的76.41%,... 为了了解石灰性土壤主要根系深度内不同土层土壤磷形态分布,了解土壤供磷能力和施磷后磷的存在状态,采取河南省十县市石灰性潮土、褐土的73个0~20、20~40cm土样进行土壤磷形态的分级测定。结果表明,Ca-P平均共占无机磷总量的76.41%,表明在这十个地区中无机磷以钙磷为主。0~20cm土层有效磷和全磷总量比20~40cm土层多。不论是长期施磷肥的土壤还是不施磷肥的土壤,土壤有效磷和全磷均呈表层(0~20cm)含量较高,20~40cm以下含量骤减的空间分布特征。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效的成分比例降低,无效的成分比例提高。0~20cm土层有机磷总量比20~40cm土层高,有机磷在两个土层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度活性有机磷含量的不同。随着土层加深,活性OP和中活性OP在有机磷中的比重呈减小趋势,而无效的中稳性OP和高稳性OP则呈增加趋势。在0~20cm和20~40cm土层中,随着有机质和有机磷的减少,中性和碱性磷酸酶都有规律地随之减少。不同土层的磷素活化系数对比分析表明,石灰性土壤表层全磷向有效磷的转化较难,亚表层供磷能力更差,磷的有效化程度更低。研究表明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供应主要集中在表层0~20cm,随深度增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土层 磷形态 分级 有效性
下载PDF
用^(32)P示踪法研究石灰性土壤中磷素的形态及有效性变化 被引量:53
20
作者 冯固 杨茂秋 +1 位作者 白灯莎 黄全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01-307,共7页
水溶性磷肥施入土壤后,其有效性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短期内(2个月)有2/3左右变成不可提取态磷(Olsen)法,其形态主要是Ca8—P,Al—P,Fe—P型磷酸盐。在种植玉米时,施入的磷肥22.6—27.8%转化成Ca... 水溶性磷肥施入土壤后,其有效性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短期内(2个月)有2/3左右变成不可提取态磷(Olsen)法,其形态主要是Ca8—P,Al—P,Fe—P型磷酸盐。在种植玉米时,施入的磷肥22.6—27.8%转化成Ca2—P,27.5—30.6%转化成Ca8—P,9.1—10.0%转化成Al—P,10.5—15.6%转化成Fe—P,11.3—18.8%被玉米吸收利用。Ca2—P、Ca8—P、Al—P和Fe—P型磷酸盐对玉米生长都有一定的肥效,它们对植物干物质生产的效率(即引入每百毫克磷所产生的植株干重)的大小顺序是:Ca2—P>Al—P>Ca8—P>Fe—P。Ca(10)—P型磷酸盐对玉米生长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水溶性磷肥 形态 有效性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