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s amo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istological findings, and IGF-I in 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被引量:7
1
作者 Xing-can CHEN Jian WENG +4 位作者 Xue-qun CHEN Ji-zeng DU Miao-ping ZHU Yong-qing PAN Miao LIU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第9期739-746,共8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histological findings, and insu- lin-like growth factor-I (IGF-I) in 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Methods:...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histological findings, and insu- lin-like growth factor-I (IGF-I) in 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Methods: Thirty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 (n=15) and control Group B (n=15). The 7.5 mg/kg (2 ml) of dexamethasone (DEX) and physiological saline (2 ml) were injected into the right gluteus medius muscle twice at one-week intervals in animals of Groups A and B, respectively. At 4, 8 and 16 weeks after obtaining an MRI, the rabbits were sacrificed and the femoral head from one side was removed for histological study of lacunae empty of osteocytes, subchondral vessels, and size of fat cells under microscopy, and the femoral head from the other side was removed for enzyme-linked immunoadsorbent assay (ELISA) for IGF-I. Results: At 4, 8 and 16 weeks after treatment, no necrotic lesions were detected in Group B, while they were detected in Group A. Light microscopy revealed that the fat cells of the marrow cavity were enlarged, subchondral vessels were evidently decreased, and empty bone lacunae were clearly increased. The IGF-I levels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At 8 weeks after the DEX injection, the MRI of all 20 femora showed an inhomogeneous, low signal intensity area in the femoral head, and at 16 weeks, the findings of all 10 femora showed a specific "line-like sign". The MRI findings of all femora in Group B were normal. Conclusion: MRI is a highly sensitive means of diagnosing early experiment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However, the abnormal marrow tissues appeared later than 4 weeks when the expression of IGF-I increased. This reparative factor has an early and important role in response to 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pathology and designing new therap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 诊断方法 磁共振图象 类固醇 股骨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traumatic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by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dogs 被引量:6
2
作者 SHEN Feng YAN Zuo-qin GUO Chang-an SHI Hong-cheng GU Yu-shen ZENG Meng-su LU Xiao-yu LIU Jun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11年第4期227-232,共6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moral head perfusion and to predict the traumatic avascular necrosis (AVN) of the femoral head by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PECT/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moral head perfusion and to predict the traumatic avascular necrosis (AVN) of the femoral head by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PECT/CT). Methods: Totally 18 adult beagle dog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hree equal-sized (n=6) groups. Subsequently different degrees of ischemia model were developed by de- stroying blood vessels of the femoral head. The left hip received sham operation as normal control and the right hip underwent blood interruption. In Group A, the ligamentum teres was cut off. In Group B, the marrow cavity of the right femoral neck was destroyed while in Group C, the soft tis- sues at the base of the femoral neck were stripped in addition to the resection of the ligamentum teres and destruction of the marrow cavity. Three hours after surgery, SPECT/ CT was performed. Laser Doppler Flowmetry (LDF) measurements were also obtained at three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fore operation, immediately and three hours after operation) in order to assess the change process of blood supply to the femoral head. Results: SPECT/CT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dionuclide uptake between the right and left femo- ral heads in Group A (t=-0.09,P=-0.94) and Group B (t= 0.52, P=0.62). However, in Group C, it was 261±62 for the right femoral head, only 12% of that in the left femoral head. LDF measure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femoral head perfusion was decreased from (45.0±3.3) PU to (39.1±3.7) PU in Group A, from (44.0±2.7) PU to (34.3±2.6) PU in Group B, and from (47.3±2.1) PU to (4.96±0.6) PU in Group C immediately after operation. However, the perfusion was restored and returned to normal values three hours after operation except in Group C. Conclusion: SPECT/CT could assess the perfusion of the femoral head semiquantitatively, which might be useful in pred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umatic AV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ur head necrosis femoral head Tomography emission-computed single-photon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原文传递
MRI单髋关节扫描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及在疾病分期中的优势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晓慧 郭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6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单髋关节扫描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及在疾病分期中的优势。方法:纳入萍乡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3年6月174例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诊断,分别采用单髋关节扫描与常规扫描。记录两组图像质量评...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单髋关节扫描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及在疾病分期中的优势。方法:纳入萍乡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3年6月174例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诊断,分别采用单髋关节扫描与常规扫描。记录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检查费用,对比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比较两种方法对不同分期及MRI征象检出情况。结果:单髋关节扫描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结果显示阳性126例,阴性48例。单髋关节扫描阳性123例,阴性51例;常规髋关节扫描阳性108例,阴性66例。MRI单髋关节扫描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95.24%、94.83%,与常规诊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扫描方法诊断Ⅰ期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髋关节扫描对髋关节盂唇、关节软骨损伤检出符合率均高于常规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单髋关节扫描诊断股骨头坏死敏感度、准确率高,能够更准确地分期、检出髋关节盂唇、关节软骨征象,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单髋关节扫描 股骨头坏死 分期 髋关节盂唇 敏感度
下载PDF
CT与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方鸿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7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CT、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77例疑似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CT、MRI的检查,以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的综合评估结果作为... 目的 探讨CT、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77例疑似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CT、MRI的检查,以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的综合评估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于分期的诊断差异。结果 77例疑似患者最终有58例患者诊断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另有19例其他骨关节疾病患者。CT在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1.03%,特异度为84.21%,符合率为81.82%。MRI在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4.83%,特异度为100%,符合率为96.10%。MRI检查对Ⅰ期患者的检出率为91.43%,高于CT检查的71.43%(P <0.05)。结论 MRI、CT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中均有较高的价值,其中MRI相较CT在Ⅰ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优势,能增加早期确诊疾病的机会,有助于更早对疾病实施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股骨头缺血坏死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明振 屈鹏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4期183-186,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MSCT、MRI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能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78例疑似股骨头患者中,临床综合诊断阳性76例,阴性2例;MSCT诊断阳性66例,阴性12例;MRI诊断阳性76例,阴性2例。MRI对股骨头坏死诊断的灵敏度为97.37%、准确度为94.87%,高于MSCT的85.53%、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1、4.332,P均<0.05)。MRI对股骨头坏死不同分期诊断符合率高于MS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RI对股骨头坏死线样征、骨小梁模糊、局部囊性变以及骨髓水肿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74%、76.92%、73.21%、79.59%,均高于MSCT的60.00%、51.28%、41.07%、3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18、11.143、11.813、23.758,P均<0.05)。结论 与MSCT相比,MRI对股骨头坏死诊断效能更高,且可进一步观察股骨头坏死实际情况,为疾病早期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价值及行介入治疗后的效果评估
6
作者 迟强 齐玮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8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诊断价值及行介入治疗后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2年9月于解放军第970医院住院诊治的78例ANFH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介入治疗,判定预后疗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诊断价值及行介入治疗后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2年9月于解放军第970医院住院诊治的78例ANFH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介入治疗,判定预后疗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都给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记录征象特征并给予相关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疗效判断为优50例,良20例,差8例,优良率为89.74%,即优良组70例,非优良组8例.优良组的发病原因、体重指数、发病位置、临床分期、病程、性别、年龄等与非优良组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优良组的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线样征、斑片征等常规核磁共振成像征象为100.00%、87.50%、100.00%、75.00%,均高于优良组的31.43%、30.00%、25.71%、2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优良组的坐骨股骨间隙高于优良组,股方肌间隙低于优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8例患者中,Spearman分析显示疗效优良率与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线样征、斑片征、坐骨股骨间隙、股方肌间隙等都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ANFH患者在核磁共振成像中多伴随有多种征象异常,介入治疗的预后疗效相对比较好,核磁共振成像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价值及行介入治疗后疗效评估具有很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核磁共振成像 介入治疗 骨髓水肿 线样征 相关性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表面积测量及在股骨头塌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赵凤朝 李子荣 +2 位作者 张念非 史振才 张雪哲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图像,计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表面积及坏死面积占整个股骨头表面积的百分比(简称坏死表面积比),检验其准确性,并应用于临床预测股骨头塌陷.... 目的探讨采用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图像,计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表面积及坏死面积占整个股骨头表面积的百分比(简称坏死表面积比),检验其准确性,并应用于临床预测股骨头塌陷. 方法 2001年6月~2003年6月,对8例13髋拟行关节置换的ONFH患者术前作标准的MRI扫描,依T1连续图像计算,得出坏死表面积及坏死表面积比.将手术标本锯成与MRI扫描相同的层厚和层数,应用坐标纸粘贴,图像分析仪测出数据,并作统计学分析.另对16例25髋Ⅰ、Ⅱ期非手术治疗的ONFH患者,用MRI扫描图像法测定其股骨头坏死表面积及坏死表面积比,临床随访至股骨头出现塌陷,未塌陷者至少随访24个月,比较两者差异. 结果 MRI图像法与标本测量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的16例25髋中,17髋发生股骨头塌陷,坏死表面积为31.06±8.10 cm2(95%CI:26.58~35.55),坏死表面积比为58.91%±15.11%(95%CI:51.14~66.68),未塌陷的8髋坏死表面积为14.16±9.32 cm2(95%CI:6.37~21.95),坏死表面积比为29.48%±19.76%(95%CI:12.97~45.99).未塌陷组中仅4髋坏死表面积比>33%,塌陷组均>33%. 结论 MRI图像法能较准确计算股骨头坏死表面积及坏死表面积比,可用于预测股骨头塌陷,坏死表面积比>33%为股骨头塌陷的临界值.此计算法仍较复杂,宜进一步简化,以利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坏死 塌陷 坏死表面积 磁共振扫描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振国 张雪哲 +2 位作者 王武 洪闻 王存利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7-820,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MRI所见对应的病理表现。资料与方法20例患者的28个坏死股骨头MRI表现与大体切片、组织病理做对照研究。结果MRI能准确显示大体标本相对应层面上股骨头坏死区、周围的增生反应区和病灶外正常区,增生反应区包绕坏...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MRI所见对应的病理表现。资料与方法20例患者的28个坏死股骨头MRI表现与大体切片、组织病理做对照研究。结果MRI能准确显示大体标本相对应层面上股骨头坏死区、周围的增生反应区和病灶外正常区,增生反应区包绕坏死区。MRI上28个股骨头坏死区5个为脂样型信号、3个为液样型信号、11个呈纤维型信号、9个呈混杂型信号,坏死区不同的信号对应不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结论MRI能准确地显示病变的大小、位置,MR信号可反映病变的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坏死 股骨头 磁共振成像 病理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定量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后的血流变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程少容 王仁法 +5 位作者 高小玲 胡军武 冯定义 邹明丽 王承缘 夏黎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9期975-977,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动态增强MR参数改变与介入疗效的相关性。方法:30例ANFH介入治疗前、治疗后近期均行动态增强MRI扫描,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测量和计算峰值、最大强化值、最大强化比值、最大斜率等各种参数,然后按常...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动态增强MR参数改变与介入疗效的相关性。方法:30例ANFH介入治疗前、治疗后近期均行动态增强MRI扫描,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测量和计算峰值、最大强化值、最大强化比值、最大斜率等各种参数,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疗效评估,并进行比较,观察ANFH介入治疗前后动态增强MR参数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的关系。结果:ANFH介入治疗前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峰值分别为19.504±1.231,42.125±1.351(P<0.05);最大强化值分别为8.962±0.153,18.177±2.324(P=0.05);最大强化比值分别为1.851±0.231,1.76±0.034(P>0.05);最大斜率分别为0.251±0.011,0.412±0.023(P>0.05)。ANFH介入治疗前后峰值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相关(r=0.475,P<0.01)。结论:动态增强MR部分参数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可用来评估介入疗效,作为临床的辅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介入治疗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表现和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10
作者 路淮英 栾德广 +2 位作者 姜书平 杨青 李传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1期1113-1114,共2页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早期表现 ,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  73例双侧股骨头行X线、CT和MRI检查 ,分析其对早期ANFH的早期显示能力。结果 X线发现Ⅰ~Ⅱ期ANFH 31例 ,诊断准确率 42 .5 % (31/ 73) ;CT发现Ⅰ~Ⅱ期A...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早期表现 ,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  73例双侧股骨头行X线、CT和MRI检查 ,分析其对早期ANFH的早期显示能力。结果 X线发现Ⅰ~Ⅱ期ANFH 31例 ,诊断准确率 42 .5 % (31/ 73) ;CT发现Ⅰ~Ⅱ期ANFH 43例 ,诊断准确率为 5 8.9% (43/ 73) ;MRI发现Ⅰ~Ⅱ期ANFH 6 5例 ,诊断准确率为 78.2 % (5 7/ 73)。结论 X线平片难以发现ANFH的早期表现 ,MRI是显示早期ANFH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X线摄影 CT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勤 汪守中 +1 位作者 杨岳松 李建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6期501-502,共2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 2 0例 32侧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 在 2 0例 32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 ,X线平片确诊其中的 2 3侧(71.9% ) ;CT确诊 11例 19侧股骨头中...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 2 0例 32侧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 在 2 0例 32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 ,X线平片确诊其中的 2 3侧(71.9% ) ;CT确诊 11例 19侧股骨头中的 14侧 (73.7% ) ;MRI发现所有病例的股骨头缺血坏死 (10 0 % )。在MRI中 ,各组病例的T1WI、T2 WI及STIR的表现各不相同。结论 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较平片和CT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MR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17
12
作者 董越 王琰 +5 位作者 王绍武 郑淞文 姜原 王茹欣 宁殿秀 宋清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MR DW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应用MR SE-EPI-DWI序列对3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共40个髋关节[根据Steinberg分期分为I~Ⅱ期(第1组)、Ⅲ~Ⅳ期(第2组)、Ⅴ~Ⅵ期(第3组)]及90名健康志愿者共180个髋关节进行图像采集,... 目的探讨MR DW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应用MR SE-EPI-DWI序列对3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共40个髋关节[根据Steinberg分期分为I~Ⅱ期(第1组)、Ⅲ~Ⅳ期(第2组)、Ⅴ~Ⅵ期(第3组)]及90名健康志愿者共180个髋关节进行图像采集,b值分别选取300、500、700s/mm2。应用Functool软件进行分析,得到ADC图。选取ROI为100mm2,测量双侧股骨头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值为300、500、700s/mm2时,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的ADC均值分别为(13.00±2.54)×10-4 mm2/s、(10.73±3.10)×10-4 mm2/s、(8.77±1.55)×10-4 mm2/s,正常股骨头的ADC均值分别为(3.63±1.34)×10-4 mm2/s、(1.87±0.76)×10-4 mm2/s、(1.49±0.53)×10-4 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1组股骨头坏死区ADC值最小,第2组ADC值最大,而第3组ADC值又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 DWI可以清晰显示股骨头坏死的病变区域,ADC值对于区分正常及病变区域、指导股骨头坏死分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股骨头坏死 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敏感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子和 李国权 +3 位作者 朱世培 牟方胜 刘国庆 杨染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评价X线、CT、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0例186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以及MRI诊断结果。结果:早期(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确诊率分别为26.34%、72.04%、100.0%,CT阳性... 目的:评价X线、CT、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0例186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以及MRI诊断结果。结果:早期(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确诊率分别为26.34%、72.04%、100.0%,CT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片(P<0.001),MRI阳性率较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RI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敏感性和准确率显著优于X线和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体层摄影技术(CT)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MRI)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MRI特征性表现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敏 杜炯 +6 位作者 黄学菁 姚明荣 赵喜 李晨 龚志刚 詹红生 詹松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CT/MRI特征表现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和总结60例86髋经临床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同期行MRI、CT检查。结果:①18个早期病变中,CT示10个表现骨小梁结构模糊,16个表现单纯高密度硬... 目的:探讨CT/MRI特征表现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和总结60例86髋经临床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同期行MRI、CT检查。结果:①18个早期病变中,CT示10个表现骨小梁结构模糊,16个表现单纯高密度硬化;MRI示15个出现骨髓水肿,13个有"线样征";②68个中晚期病变中,股骨头骨小梁断裂及皮质塌陷,CT 45个,MRI 30个(P<0.01);髋臼病变并骨质疏松,CT 49个,MRI 35个(P<0.01)。MRI显示51个关节积液。其他影像学表现两者类似。结论:骨髓水肿,"线样征"是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I特征性表现。骨小梁结构模糊、中断、碎裂骨折、皮质塌陷及骨质疏松改变CT优于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DR、CT、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30
15
作者 余开湖 冯敢生 郑传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影像学表现、分期,并评价其在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30例共43髋ANFH行DR、CT、MRI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期. 结果 DR诊断Ⅰ~Ⅱ期ANFH 13髋,Ⅲ~Ⅳ期19髋,阳性率74.4%;CT诊断Ⅰ~Ⅱ期ANF...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影像学表现、分期,并评价其在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30例共43髋ANFH行DR、CT、MRI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期. 结果 DR诊断Ⅰ~Ⅱ期ANFH 13髋,Ⅲ~Ⅳ期19髋,阳性率74.4%;CT诊断Ⅰ~Ⅱ期ANFH 16髋,Ⅲ~Ⅳ期20髋,阳性率83.7%;MRI诊断Ⅰ~Ⅱ期ANFH 22髋,Ⅲ~Ⅳ期20髋,阳性率97.7%.DR、CT、MRI 三者的敏感性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9.15,P<0.01,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结论 DR难以发现早期ANFH,CT可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MRI是早期诊断ANFH最准确、最敏感的检查方法.DR、CT、MRI在分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诊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CT表现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低场MRI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谢海柱 王滨 +2 位作者 范玉真 孙云霞 狄玉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 (ANFH)低场MRI征象 ,评价ANFH的MRI分期及其关节积液的分级。材料和方法 :在分析 5 0例正常髋MRI基础上回顾性对照分析 5 1例 ( 90个股骨头 )ANFH的低场MRI和X线平片资料。结果 :90个ANFH中 ,2 0个 ( 2 2 % )...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 (ANFH)低场MRI征象 ,评价ANFH的MRI分期及其关节积液的分级。材料和方法 :在分析 5 0例正常髋MRI基础上回顾性对照分析 5 1例 ( 90个股骨头 )ANFH的低场MRI和X线平片资料。结果 :90个ANFH中 ,2 0个 ( 2 2 % )X线平片为阴性 ;64个 ( 71% )MRI示“脂肪强度征”即坏死区内或近侧可见类似皮下脂肪样信号。按照Hungerford分期 :0期 9个 ,Ⅰ期 13个 ,Ⅱ期 3 1个 ,Ⅲ期 2 6个 ,Ⅳ期 11个。ANFH引起的关节积液多为 2~ 3级 ( 60个髋 ,占 67% ) ;Ⅲ、Ⅳ期ANFH合并关节积液量比 0~Ⅱ期明显多 (P <0 .0 0 5 )。结论 :低场MRI能够准确显示ANFH的范围、程度、信号特征及其关节积液的情况 ,并能够对早期ANFH作出可靠诊断 ;“脂肪强度征”为低场MRI的特征性表现 ,对诊断ANFH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ANFH 低场MRI 关节积液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坏死并髂腰肌囊扩张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春红 马大庆 +2 位作者 徐爱德 刘吉华 程晓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497,共3页
目的 探讨髂腰肌囊扩张的CT、MRI表现 ,明确其诊断、原因及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和 /或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 86例 (138髋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CT和MRI片 ,从中挑选出伴髂腰肌囊扩张者 17例 (18髋 )进... 目的 探讨髂腰肌囊扩张的CT、MRI表现 ,明确其诊断、原因及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和 /或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 86例 (138髋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CT和MRI片 ,从中挑选出伴髂腰肌囊扩张者 17例 (18髋 )进行分析。结果  18髋均为圆形、卵圆形或倒水滴状囊性肿物 ,位于髋关节囊前方 ,髂外或股动静脉后外方和髂腰肌 (腱 )内侧。MR上T1WI呈低信号 ,T2 WI呈高信号 ,T2 WI +脂肪抑制呈明显高信号。CT上为等或略低密度 ,CT值 12~ 4 5HU。 5例增强检查 ,囊壁轻度强化。Ⅱ级关节积液并髂腰肌囊扩张 12髋 ,Ⅲ级关节积液并髂腰肌囊扩张 6髋。Ⅱ级关节积液并髂腰肌囊扩张多于Ⅲ级关节积液 (P <0 .0 0 1)。结论 股骨头坏死并髂腰肌囊扩张见于股骨头缺血坏死中晚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髂腰肌囊扩张 影像学表现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吉华 高振华 +1 位作者 徐爱德 解桂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的病理基础、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6 0例 98髋经随访和病理证实的早期 (1980年FicatⅠ~Ⅱ期 )成人FHNMRI影像。结果 :本组 98髋中 ,95髋具有“线样征 ,包括单线征 5 5髋、双线征 2 9...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的病理基础、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6 0例 98髋经随访和病理证实的早期 (1980年FicatⅠ~Ⅱ期 )成人FHNMRI影像。结果 :本组 98髋中 ,95髋具有“线样征 ,包括单线征 5 5髋、双线征 2 9髋和三线征 11髋 ,无“线样征”3髋。“线样征”所包绕病灶区可呈脂肪样、脂肪肉芽组织混合样、肉芽组织样和纤维组织样信号。 2 4髋“线样征”内或邻近区显示不同信号的 (类 )圆形病灶。 5 8髋“线样征”远侧区出现异常信号。结论 :①MRI上“线样征”中单线、双线和三线均为坏死组织和正常组织界面的反映 ,是MRI诊断早期成人FHN的特异性征象。②MRI上“线样征”包绕的病灶区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本病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成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早期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诊断的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金磊 胡柯嘉 +3 位作者 吴永伟 芮永军 陆尧 孔友谊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femoral head necrosis,FHN)的MR、CT、SPECT和X线平片4种影像学检查的成本效益比,寻找较好的成本效益的检查方法。方法:分析和总结82例129髋随访和病理证实或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早期(ARCO I^II期)成... 目的: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femoral head necrosis,FHN)的MR、CT、SPECT和X线平片4种影像学检查的成本效益比,寻找较好的成本效益的检查方法。方法:分析和总结82例129髋随访和病理证实或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早期(ARCO I^II期)成人FHN病人的髋关节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同期行MRI、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和X线平片检查。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 A),对4种影像学检查诊断效率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其正确检出费用(cost of accurate diagnosis,CAD)。结果:4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早期诊断成人FHN的检出费用最低的是X线平片,对于X线平片确诊组和诊断可疑组,MRI检出费用并无太大变化,而CT费用最低;对于X线平片诊断阴性组,MRI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综合比较高于CT和SPECT,且诊断费用也最低。结论:X线适合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筛选,而MRI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综合比较高于CT和SPECT,而且应当作为X线诊断阴性的可疑股骨头坏死患者进一步诊断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放射性核素显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成本效益分析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MRI诊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海柱 王滨 +2 位作者 孙西河 王亦进 郭文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 :建立股骨头缺血坏死 (ANFH)动物模型 ,将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照 ,探讨早期ANFH的病理变化和MRI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成年新西兰兔 36只 ,随机均分成三组。A组 :为正常对照组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B、C组为... 目的 :建立股骨头缺血坏死 (ANFH)动物模型 ,将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照 ,探讨早期ANFH的病理变化和MRI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成年新西兰兔 36只 ,随机均分成三组。A组 :为正常对照组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B、C组为实验组 ,B组 :单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10mg/kg/d连续 7天 ,间隔两周再重复一次。C组 ;马血清与激素共用 ,先静脉注射马血清 10g/kg ,间隔 2周再重复一次 ;继之重复B组给药。之后 4、8、16、2 6周后分别从 3组随机各取 3只 ,先拍X线平片再进行MRI,然后取双侧股骨头做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实验组兔股骨头第 8周T1WI信号强度明显降低 ,T2 WI呈不均匀高信号 ,对应病理改变为骨髓水肿 ,骨髓腔内少量出血和少量骨细胞坏死。 16、2 6周T1WI信号强度增高 ,病理显示骨髓脂肪细胞肥大并融合成大泡状 ,大量骨细胞坏死 ,骨小梁变细、中断。 16、2 6周兔股骨头X线平片示骨质稀疏 ,骨小梁模糊。C组上述变化较B组显著。结论 :1.采用马血清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共用 ,比单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更易诱导出较典型的ANFH动物模型。 2 .MRI能够较全面反映早期激素性ANFH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动物模型 磁共振成像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