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口畸变条件下轴流压气机转子内流的PIV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茂义 陆亚钧 +1 位作者 弓志强 袁巍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1-466,共6页
用50%堵塞比的插板畸变屏模拟低速轴流压气机进口流场畸变,用P IV(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articleIm age V e loc im etry)技术测量均匀和畸变进气条件下压气机转子叶片通道内的流场结构。实验表明,进气畸变条件下压气机流场在转子叶片通道... 用50%堵塞比的插板畸变屏模拟低速轴流压气机进口流场畸变,用P IV(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articleIm age V e loc im etry)技术测量均匀和畸变进气条件下压气机转子叶片通道内的流场结构。实验表明,进气畸变条件下压气机流场在转子叶片通道内不同的周向位置会产生四种不同的流动结构状态,同时,进气畸变大大增加了漩涡扰动、流动亏损和转子叶排气流分离的强度,这样必然会对压气机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实验也验证了经典平行压气机理论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进气畸变 轴流压气机 转子叶片通道 PIV技术 流场结构
下载PDF
部分失速工况下轴流压气机转子受力特性的研究
2
作者 万书亭 豆龙江 詹长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6,共6页
首次将轴流压气机的受力特性与工况相结合,分析压气机转子的速度变化和受力特性。首先从理论角度阐述了轴流压气机的失速原理及过程,然后对压气机在正常运行工况和部分失速工况下的受力表达式进行理论推导,通过仿真得出轴流压气机在部... 首次将轴流压气机的受力特性与工况相结合,分析压气机转子的速度变化和受力特性。首先从理论角度阐述了轴流压气机的失速原理及过程,然后对压气机在正常运行工况和部分失速工况下的受力表达式进行理论推导,通过仿真得出轴流压气机在部分失速工况下的受力特性,最后将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部分相对比。论文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可行性,并得出了失速工况下轴流压气机的速度变化与受力特性,为后续转子的振动分析以及转子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速 轴流压气机 转子 受力特性
下载PDF
轴向滑片式压缩机转子结构参数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敬佑 杨峰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3期39-43,共5页
本文从动力学观点出发,分析了轴向滑片式压缩机的转子结构形式,提出了适宜于在高速场合下应用的转子容气空间的曲线及具体参数.
关键词 滑片式压缩机 转子结构 压缩机 回转式
下载PDF
探针支杆尾迹对压气机转子叶片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向宏辉 高杰 +2 位作者 杨荣菲 刘氦旭 吴森林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66,共9页
针对某轴流压气机试验中出现的第一级转子叶片振动应变信号突增现象,开展了不同构型探针支杆尺寸对压气机转子叶片振动特性影响的对比试验。通过对比不同构型探针支杆尺寸、不同安装布局下转子叶片振动信号的变化,证实了进口探针支杆尺... 针对某轴流压气机试验中出现的第一级转子叶片振动应变信号突增现象,开展了不同构型探针支杆尺寸对压气机转子叶片振动特性影响的对比试验。通过对比不同构型探针支杆尺寸、不同安装布局下转子叶片振动信号的变化,证实了进口探针支杆尺寸是诱发转子叶片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同时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探针支杆尾迹诱发转子叶片共振的流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支杆直径为10mm的圆柱形探针诱发转子叶片发生整转速阶次激振的一阶共振,当探针支杆尺寸减小后,转子叶片振动响应水平显著降低。探针支杆诱发压气机转子叶片共振的扰动频率来源于支杆尾迹诱导频率与支杆通过频率的共同作用,支杆尾迹脱落涡会引起转子叶片进气攻角产生大幅值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探针支杆 转子叶片 动应变 尾迹脱落涡 流固耦合
下载PDF
轴流压气机转子叶尖间隙流动结构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晨凯 胡骏 +1 位作者 王志强 高翔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6-1245,共10页
为进一步加深对轴流压气机转子叶尖间隙内泄漏流/涡流动结构的认识,针对某台用于高压压气机低速模拟的四级重复级大尺度轴流压气机上的转子,采用定常数值方法开展了详细的研究。首先用已有的试验结果校核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随后研究了... 为进一步加深对轴流压气机转子叶尖间隙内泄漏流/涡流动结构的认识,针对某台用于高压压气机低速模拟的四级重复级大尺度轴流压气机上的转子,采用定常数值方法开展了详细的研究。首先用已有的试验结果校核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随后研究了设计点工况下端区复杂流动结构和流动损失的机理,最后比较了无叶尖间隙和不同叶尖间隙大小的轴流压气机转子端区流动结构的差别,以及设计点和近失速情况下叶尖泄漏涡结构、泄漏流/主流交界面、端壁堵塞以及端壁损失的区别。结果表明,在62.5%间隙高度以下的叶尖区域内,从前缘叶尖间隙流出的流体会卷吸成叶尖泄漏涡,且随间隙高度的增加其占据的叶尖泄漏涡的位置由内而外;而在62.5%间隙高度以上,从转子前缘间隙内流出的流体不会卷吸成叶尖泄漏涡,随间隙高度的增加流动受叶尖泄漏涡的影响越来越小,更易出现二次及多次泄漏,且所占据的弦长范围也更宽广;设计状态下,叶尖泄漏涡在向下游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步膨胀,并与主流强烈掺混,无量纲流向涡量迅速减小,但无量纲螺旋度值显示其仍能保持集中涡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泄漏流 叶尖泄漏涡 流动结构 流动损失 轴流压气机 转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