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安沛欣 闻苗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1期94-97,共4页
目的分析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西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90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将其分为低活动度组(56例)和... 目的分析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西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90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将其分为低活动度组(56例)和高活动度组(34例),再纳入同期入院体检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B、T细胞表面BTLA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自身抗体SLE患者B、T淋巴细胞表面BTLA的表达情况。使用Spearman检验分析SLE患者B、T细胞表面BTLA与疾病活动度、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双链DNA(anti-dsDNA)抗体的相关性。结果高活动度组的CD19^(+)/BTLA、CD24^(+)/BTLA、CD4^(+)/BTLA、CD8^(+)/BTLA均明显低于低活动度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活动度组的CD19^(+)/BTLA、CD24^(+)/BTLA、CD4^(+)/BTLA、CD8^(+)/BTL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SLE患者中,AnuA阳性43例,阴性47例,阳性率为47.78%;anti-dsDNA抗体阳性49例,阴性41例,阳性率为54.44%。AnuA、anti-dsDNA抗体阳性SLE患者的CD19^(+)/BTLA、CD24^(+)/BTLA、CD4^(+)/BTLA、CD8^(+)/BTLA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CD19^(+)/BTLA、CD24^(+)/BTLA、CD4^(+)/BTLA、CD8^(+)/BTLA与疾病活动度、AnuA、anti-dsDNA抗体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B、T细胞表面BTLA表达下调,且与疾病活动度、AnuA、anti-dsDNA抗体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 负向共刺激因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活动度 自身抗体
下载PDF
新风胶囊对膝骨关节炎患者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程园园 刘健 +6 位作者 万磊 张金山 冯云霞 刘磊 汪元 王桂珍 张皖东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6-421,共6页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knee osteoarthritis,KOA)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变化及新风胶囊(XinFeng capsule,XFC)对其影响。方法将60例KOA患者按随机分...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knee osteoarthritis,KOA)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变化及新风胶囊(XinFeng capsule,XFC)对其影响。方法将60例KOA患者按随机分为2组:30例治疗组,即XFC组(每次3粒,每日3次)和30例对照组,即氨基葡萄糖组(glucosamine,GS组,每次2粒,每日3次);2组治疗均30天为1个疗程,连续1个疗程。流式细胞术检测BTLA表达频率及活化水平,比色法测定血清SOD,采用魏氏法测定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s-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oss-reacting protein,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血清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0,IL-1β,丙二醛(methane dicarboxylic aldehyde,MDA)。结果①与NC组比较,KOA患者外周血BTLA在CD3+T细胞(CD3+BTLA+T cell)、CD8+T细胞(CD8+BTLA+T cell),CD4+T细胞上(CD4+BTLA+Tcell)的表达频率明显下降,MAD明显升高。与正常范围比较,60%的KOA患者血清SOD水平降低,且随Lequesne MG的加重及病程的延长而降低,而与年龄、性别无关。②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BTLA表达水平与Lequesne MG呈明显负相关,与RP、RE、BP积分呈正相关;CD3+BTLA+T cell、CD4+BTLA+T cell与IL-1β呈明显负相关,与血清IL-10呈正相关;CD4+BTLA+T cell与血清SOD呈正相关(P<0.05或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SF-36总积分、BTLA表达频率、IL-10明显升高,Lequesne MG、症状分级量化评分、IL-1β、MDA明显降低。结论 XFC能提高KOA患者外周血BTLA表达,抑制T细胞活化,降低异常免疫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减轻关节疼痛症状,改善患者全身机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b 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 超氧化物歧化酶 新风胶囊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肺功能变化及与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孙玥 刘健 +1 位作者 万磊 齐亚军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4-239,共6页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肺功能变化及其与外周血BTLA和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心肺功能下降的机制。方法选取RA患者100例并抽取4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采用肺功能仪检测患者肺功能参数FVC、FEV1、MVV、PEF、MEF25、ME...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肺功能变化及其与外周血BTLA和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心肺功能下降的机制。方法选取RA患者100例并抽取4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采用肺功能仪检测患者肺功能参数FVC、FEV1、MVV、PEF、MEF25、MEF50、MEF75。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2组心功能参数EF%、SV%、FS%、E、A、E/A。流式细胞术检测BTLA表达频率及活化水平,魏氏法测定ESR,全自动生化仪测定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TNF-α、IL-4、IL-35)及氧化应激指标(MDA、ROS、SOD、TAOC)。结果 1)与NC组相比,RA患者肺功能参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心功能参数EF、E峰、E/A明显降低,A峰明显升高,SV无明显差异;外周血IL-17、TNF-α和炎性指标ESR、CRP值显著升高,BTLA、IL-4、IL-35值显著降低,ROS、MDA明显升高,SOD、TAOC明显降低。2)相关性分析显示心功能参数与CD24+细胞、CD19+CD24+细胞、TAOC负相关,与BTLA、CD19+Cell、ROS、MDA、SOD呈正相关;肺功能各参数均与ESR、Hs-CRP、DAS28呈负相关,与BTLA、CD19+CD24+、SOD、TAOC、IL-4、IL-35呈正相关,与CD24+BTLA+、ROS、MDA、IL-17、TNF-α呈负相关。结论 RA患者存在心肺功能降低,并与机体BTLA表达减弱、抗氧化能力下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心、肺功能 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 氧化应激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激活在休克/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程婷婷 白建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6-650,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andTlymphocyteattenuator,BTLA)激活在休克/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Au模型组和6A6(BTLA激动性抗体)干预组。采用Westernblo... 目的探讨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andTlymphocyteattenuator,BTLA)激活在休克/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Au模型组和6A6(BTLA激动性抗体)干预组。采用Westernblot观察对照组和AU模型组肺组织BTLA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测定和比较三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浓度,ELISA方法测定肺组织促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水平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TUNEL染色评估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肺组织切片HE染色了解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另外45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如上三组观察10d生存率。结果BTLA在Au模型组肺组织中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与Au模型组比较,6A6干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浓度升高,肺部TNF—α和MIP-2、MCP-1水平升高,肺组织MPO活性增加(P均〈0.05)。TUNEL染色显示,6A6干预组小鼠肺细胞凋亡较Au模型组增加。HE染色显示,6A6干预组较Au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形态损伤加重。6A6干预组较Au模型组小鼠死亡率显著升高。结论BTLA在休克/脓毒症诱导的ALI肺组织中表达升高。BTLA激活使脓毒症诱导的Au小鼠肺通透性增高,肺部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升高,肺部中性粒细胞募集增加,肺细胞凋亡增加,肺组织病理学形态损伤加重,导致ALI小鼠死亡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可溶性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及其配体在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小鼠体内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夏丽坤 李琰 +3 位作者 张胜男 曹哲瑶 陆岩 杨宏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研究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及其配体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erpes virus entry mediator,HVEM)在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erpetic stromal keratitis,HSK)小鼠角膜组织中及外周血CD4+T细胞上的表达水... 目的研究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及其配体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erpes virus entry mediator,HVEM)在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erpetic stromal keratitis,HSK)小鼠角膜组织中及外周血CD4+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探讨共抑制信号BTLA-HVEM是否参与了CD4+T细胞介导的HSK免疫病理反应。方法将106PFU的单纯疱疹病毒I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KOS毒株接种于BALB/c鼠的角膜上建立HSK动物模型,分别于角膜接种病毒前(0d),接种病毒后的第3、7、10、14、21天,用毛细管取小鼠的左眼眼眶静脉窦血1mL,分离淋巴细胞,行荧光抗体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BTLA+T细胞和CD3+CD4+HVEM+T细胞阳性率;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TLA蛋白及HVEM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BALB/c鼠的角膜接种HSV-1后的1~5d,角膜擦拭液中均检测出HSV-1复制,表明小鼠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显示:角膜接种HSV-1后第3天,所有小鼠均患了急性上皮性角膜炎,并于感染后1周内痊愈,自病毒接种后第8天起,小鼠出现角膜基质炎的改变,表现为角膜基质呈灰白色混浊,角膜基质混浊于病毒接种后的第10天达到高峰,持续至第14天后逐渐减轻。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BTLA+T细胞和CD3+CD4+HVEM+T细胞的阳性率,在角膜接种病毒前(0d)分别为(3.15±0.60)%和(9.84±1.06)%,在角膜接种病毒后第10天(HSK疾病程度最严重时)分别增加到(20.47±3.15)%和(45.18±3.90)%(与0d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HSK小鼠角膜组织中BTLA和HVEM的蛋白表达结果一致:HSK临床表现最严重时,即病毒接种后第10天时,BTLA蛋白和HVEM蛋白在角膜组织中表达最强,主要表达于角膜基质层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上,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也有表达。结论在HSK小鼠模型中,BTLA及其配体HVEM蛋白在角膜组织中及外周血CD4+T细胞上表达明显增强,共抑制信号BTLA-HVEM参与了CD4+T细胞介导的HSK的免疫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角膜基质炎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衰减因子 疱疹病毒侵入介体
下载PDF
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豫波 石炳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88-889,共2页
关键词 b 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 抑制性受体 CD272
下载PDF
补肺养阴方联合利奈唑胺对复治肺结核患者呼吸功能、炎性因子及B、T淋巴细胞衰减子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程俊伟 王杰 郁春要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515-519,共5页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联合补肺养阴汤用于治疗复治肺结核对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和肺组织中B、T淋巴细胞衰减子表达的作用。方法选择进行肺结核再次治疗的86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86例患者分成常规组及观察组,每组43例,...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联合补肺养阴汤用于治疗复治肺结核对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和肺组织中B、T淋巴细胞衰减子表达的作用。方法选择进行肺结核再次治疗的86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86例患者分成常规组及观察组,每组43例,常规组予以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予以利奈唑胺联合补肺养阴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水平;白细胞介素(IL)-6、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CD4^+、CD8^+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对比每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与观察组治疗前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FEV1、FVC以及FEV1/FVC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指标高于常规组;二氧化碳分压指标低于常规组;FEV1、FVC以及FEV1/FVC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在IL-6、IL-8以及TNF-α方面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IL-6、IL-8以及TNF-α方面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在CD4^+、CD8^+水平以及CD4^+/CD8^+比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CD4^+以及CD4^+/CD8^+比值方面均高于常规组,CD8^+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7.67%、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出现率分别是9.30%、1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治肺结核病患采用利奈唑胺以及补肺养阴方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机体炎症水平,提升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淋巴细胞衰减 炎性因子 呼吸功能 复治肺结核 补肺养阴方 利奈唑胺
下载PDF
小鼠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
8
作者 夏丽坤 张胜男 +1 位作者 陈琳琳 周晶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目的构建小鼠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分析其在人胚肾HEK293细胞中的表达,为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的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PCR法获得小鼠BTLA胞外功能区的cDNA片段,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获得重组... 目的构建小鼠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分析其在人胚肾HEK293细胞中的表达,为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的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PCR法获得小鼠BTLA胞外功能区的cDNA片段,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BTLA,经酶切鉴定和测序正确后转染HEK293细胞,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TLA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pBTLA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认插入序列正确,与基因文库中提供的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8%~100%。Real-time PCR检测可见转染了重组质粒pBTLA的HEK293细胞内BTLA mRNA表达增强(P=0.00),3个组间HEK293细胞内BTLA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83,P=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重组质粒pBTLA的HEK293细胞内BTLA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转染后24~48 h表达最强。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TLA蛋白主要表达在HEK293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结论成功构建了BTLA的真核表达载体,该重组质粒在HEK293细胞中能够表达BTLA,为后续研究BTLA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 真核表达载体 基因转染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T淋巴细胞核因子-κB及其抑制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浩 刘志红 +2 位作者 陈朝红 杨俊伟 黎磊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03-609,共7页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T淋巴细胞中核因子 κB活力及其抑制分子IκB的影响 ,进一步阐明雷公藤内酯醇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利用凝胶移率实验 (EMSA)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对于普通培养状态下和同时使用PMA/PHA激活的Jurkat细胞中...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T淋巴细胞中核因子 κB活力及其抑制分子IκB的影响 ,进一步阐明雷公藤内酯醇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利用凝胶移率实验 (EMSA)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对于普通培养状态下和同时使用PMA/PHA激活的Jurkat细胞中NF κB活力的影响 ,并以逆转录 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了雷公藤内酯醇处理后两组Jurkat细胞中IκBα 的mRNA水平的改变 .研究发现 :①在普通培养状态的Jurkat细胞核内存在一定活力的NF κB ,使用PMA/PHA处理可使NF κB活力显著升高 ,雷公藤内酯醇可以降低两种培养状况下的Jurkat细胞中NF κB活力 ,并以激活状态下更为显著 ;②雷公藤内酯醇可以上调Jurkat细胞中IκBαmRNA的表达水平 .雷公藤内酯醇上调IκBα 基因转录有可能是其抑制细胞内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t淋巴细胞 因子b b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对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核因子-кB活化的调控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维宁 徐永健 +3 位作者 张珍祥 王孝养 莫碧文 傅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3-375,共3页
为探讨蛋白激酶 C对哮喘患者 T淋巴细胞核因子 - кB(NF- кB)活化的调控作用 ,分别从 16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及 16名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出 T淋巴细胞并分成 3组培养 ,即空白对照组 ,加入 PKC激动剂 12 -肉豆蔻酰 - 13-乙酸佛波... 为探讨蛋白激酶 C对哮喘患者 T淋巴细胞核因子 - кB(NF- кB)活化的调控作用 ,分别从 16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及 16名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出 T淋巴细胞并分成 3组培养 ,即空白对照组 ,加入 PKC激动剂 12 -肉豆蔻酰 - 13-乙酸佛波酯 (PMA)的 PMA组 ,同时加入 PMA和 PKC抑制剂 Ro31- 82 2 0的 PMA+Ro31- 82 2 0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 Western印迹检测 NF- кB和抑制蛋白 - кB(I- кB)的表达。结果显示 :哮喘 PMA组 NF- кB活化的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正常 PMA组 (P<0 .0 1) ,且 I- кB水平显著低于上述 2组 (P<0 .0 1) ;而哮喘 PMA+Ro31- 82 2 0组 NF- кB活化的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哮喘 PMA组 (P<0 .0 1) ,且 I- кB水平显著高于该组 (P<0 .0 1)。提示哮喘 T淋巴细胞 NF- кB的活化可能受 PKC调控 ,T淋巴细胞 PKC— 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调控 蛋白激酶C 因子b 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肺炎应用不同剂量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后对患儿血浆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佳 刘晓佳 黄光举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1515-152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对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浆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50例,随机分为干扰素α2b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高剂量组给予干扰素α2b每...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对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浆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50例,随机分为干扰素α2b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高剂量组给予干扰素α2b每次20万U/kg雾化吸入,低剂量组给予每次10万U/kg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2 mL雾化吸入。对比治疗前后肺功能、白细胞、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高剂量组(82.00%)和低剂量组(74.00%)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54.00%)(P<0.05),高、低剂量组总有效率无差异(P>0.05)。治疗后3组VPTEF/VE、VT/kg、WBC、CD_(3)^(+)、CD_(4)^(+)、CD_(4)^(+)/CD_(8)^(+)较治疗前升高(P<0.01),呼吸频率、AA、GAS6、CD_(8)^(+)降低(P<0.01),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能有效改善病毒性肺炎患儿SAA和GAS6水平,缓解炎症损伤,恢复气道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改善预后,与10万U/kg剂量相比,每次20万U/kg雾化吸入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病毒性肺炎 儿童 血浆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核因子-κB对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昌明 莫碧文 +3 位作者 黄慧 曾锦荣 白晶 王绩英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6-238,共3页
探讨核因子κB(NF κB)对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HO 1表达的转录调节机制。分离 18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 ,并分成 3组培养 :对照组、加入NF κB激动剂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组、同时加入TNF α和NF 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 探讨核因子κB(NF κB)对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HO 1表达的转录调节机制。分离 18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 ,并分成 3组培养 :对照组、加入NF κB激动剂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组、同时加入TNF α和NF 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醇吡咯烷 (PDTC)组。培养 6h后留取细胞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血红素氧合酶 1(HO 1)的mRNA。培养 2 4h后留取细胞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HO 1的表达。发现TNF α组T淋巴细胞HO 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q =4 4 4 8、2 9 94 ,P均 <0 0 1) ,而同时加入TNF α和PDTC培养组T淋巴细胞HO 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TNF α组 (q =4 3 2 3、2 7 99,P均 <0 0 1)。可见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HO 1基因转录可能是通过激活NF κB进行调控。T淋巴细胞NF κ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b 哮喘 t淋巴细胞 血红素氧合酶-1 表达 调控
下载PDF
基于T淋巴细胞PPAR-γ-核因子-κB通路探讨平喘固本膏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鸿 计忠宇 +2 位作者 赵辉 卢丽艳 代良田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5期111-115,共5页
目的:基于T淋巴细胞PPAR-γ-核因子-κB通路探讨平喘固本膏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和治疗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 目的:基于T淋巴细胞PPAR-γ-核因子-κB通路探讨平喘固本膏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和治疗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平喘固本膏]各5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白三烯D4(leukotriene D4,LTD4)、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T淋巴细胞NF-κB活化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HMGB1、cAMP、LTD4、免疫功能、IL-10及T淋巴细胞NF-κB活化率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基础上口服平喘固本膏可通过升高支气管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源性IL-10水平从而抑制支气管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NF-κB的活性及PPAR-γ-NF-κB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t淋巴细胞 PPAR-γ-核因子b通路 平喘固本膏 机制
下载PDF
痹祺胶囊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燕 张俊莉 杨姝怡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3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痹祺胶囊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40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雷公藤多甙)和痹祺... 目的 探讨痹祺胶囊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40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雷公藤多甙)和痹祺胶囊组(70例,痹祺胶囊+雷公藤多甙)。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血液高凝指标和BLTA水平。结果 痹祺胶囊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枕墙距、晨僵时间、臀地距均缩短,BAS-G均降低,且痹祺胶囊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LT及D-D、Fib水平均降低,且痹祺胶囊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D19+B细胞、CD24+B细胞、CD4+T细胞的BTLA水平均升高,且痹祺胶囊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痹祺胶囊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AS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上调BTL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祺胶囊 雷公藤多甙 强直性脊柱炎 血液高凝状态 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在膀胱肿瘤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15
作者 罗军 靳风烁 +2 位作者 李黔生 江军 高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90-793,共4页
目的 :了解T淋巴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在膀胱肿瘤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1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与膀胱肿瘤细胞EJ、T2 4、正常移行上皮细胞共培养时T淋巴细胞NF κB。 2 用NF κB激动剂、抑制剂调节T淋巴细胞NF κB活性 ... 目的 :了解T淋巴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在膀胱肿瘤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1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与膀胱肿瘤细胞EJ、T2 4、正常移行上皮细胞共培养时T淋巴细胞NF κB。 2 用NF κB激动剂、抑制剂调节T淋巴细胞NF κB活性 ,应用免疫组化法、MTT法 ,了解膀胱肿瘤细胞EJ、T2 4作用下NF κB活性与T淋巴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1 EJ+T淋巴细胞组、T2 4 +T淋巴细胞组 ,T淋巴细胞胞核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与人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组、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 (P <0 0 1) ;2 膀胱肿瘤细胞EJ、T2 4作用下T淋巴细胞NF κB胞核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与增殖反应 (A值 )呈显著正相关 (Pearson相关系数 =0 74 4 ,P <0 0 0 1,n =6 0 )。结论 :膀胱肿瘤细胞EJ、T2 4可能通过下调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t淋巴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小鼠T,B淋巴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彭菲 左永昌 张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116-2118,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T,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以探究IGF-1治疗应激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可能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体外免疫应答中IGF-1对小鼠T细胞分泌白介素-2(IL-2)和B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Ig)的影响....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T,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以探究IGF-1治疗应激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可能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体外免疫应答中IGF-1对小鼠T细胞分泌白介素-2(IL-2)和B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Ig)的影响.结果:小鼠T,B细胞在给予80μg/LIGF-1的条件下培养3d,其上清的IL-2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了366.74nkat/mL(P<0.01),培养6d后正常小鼠T,B细胞培养上清和应激小鼠T,B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gG含量均比对照组高,尤其是应激小鼠T,B细胞培养上清的IgG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41μg/L(P<0.01).结论:抗原刺激后的小鼠T,B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在IGF-1存在下T细胞分泌IL-2和B细胞分泌IgG的能力增强,提示IGF-1对机体的免疫应答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t b淋巴细胞 免疫调节
下载PDF
B和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徐宁安 周文斌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5,共4页
B和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TLA)是新近发现的CD28家族成员,是与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及程序性死亡分子-1类似的抑制性受体,在抑制淋巴细胞活化及维持免疫耐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目前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BTLA及其配体的结构... B和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TLA)是新近发现的CD28家族成员,是与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及程序性死亡分子-1类似的抑制性受体,在抑制淋巴细胞活化及维持免疫耐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目前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BTLA及其配体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 疱疹病毒辅助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被引量:17
18
作者 罗丹 陈勇 +1 位作者 陈清 万十千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48 w,另92例只接受恩替卡韦...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48 w,另92例只接受恩替卡韦治疗。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6、INF-ɑ、IL-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7、TGF-β1和HBV标记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核转录因子RORγt、Foxp3、IL-17mRNA。结果在停药随访24 w,联合组与恩替卡韦组血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6.96%和84.78%(P>0.05);联合组血清HBeAg阴转率为28.89%(13/45),与恩替卡韦组的15.22%(7/46)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血清ALT水平为(34.6±11.6)U/L,显著低于恩替卡韦组【(64.6±20.5)U/L,P<0.05】;联合组外周血CD3^+、CD4^+细胞和CD4^+/CD8^+比值分别为(75.6±14.5)%、(42.7±10.3)%和(1.4±0.6),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66.8±14.4)%、(36.7±8.5)%和(1.0±0.5),P<0.05】,CD8+细胞百分比为(29.3±7.3)%,显著低于恩替卡韦组【(34.8±8.5)%,P<0.05】,两组NK细胞百分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IL-17、IL-4、INF-ɑ、TGF-β1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IL-6水平为(6.8±1.2)pg/ml,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3.5±0.8)pg/ml,P<0.05】,IL-17水平为(0.7±0.3)pg/ml,显著低于恩替卡韦组【(2.8±0.9)pg/ml,P<0.05】,IL-4水平为(1.4±0.5)pg/ml,显著低于恩替卡韦组【(3.8±1.5)pg/ml,P<0.05】,INF-ɑ水平为(4.0±1.3)pg/ml,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2.6±0.9)pg/ml,P<0.05】,两组血清TGF-β1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Foxp3、IL-17和RORγt mRNA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RORγt水平为(0.86±0.31),显著低于恩替卡韦组【(1.56±0.43),P>0.05】,而两组血清Foxp3和IL-17mRNA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和核转录因子水平,从多个环节调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发挥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 被引量:12
19
作者 何亚 李卓成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7期2822-2825,共4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65名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检者外周血T、... 目的研究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65名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检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中不同Child-pugh分级、是否伴有脾肿大患者的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4+及CD4/CD8)及CD5+、血清IL-2水平分别为(57.20±5.15)%、(35.35±3.60)%、(28.98±2.81)%、(1.23±0.12)、(63.23±5.75)%及(4.31±0.41)ng/m L,均低于对照组的(64.24±5.78)%、(42.56±4.18)%、(37.35±3.95)%、(1.78±0.21)、(70.45±6.38)%及(6.20±0.63)ng/m L,其他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20+、CD40L+及CD5+CD19+)及Th1类细胞因子(IFN-γ、TGF-β及TNF-α)分别为(6.84±0.45)%、(9.45±0.63)%、(5.72±0.46)%、(105.64±10.72)ng/L、(276.72±34.75)pg/m L及(1.63±0.24)ng/m L,均高于对照组的(3.31±0.25)%、(5.25±0.37)%、(2.43±0.22)%、(80.25±6.34)ng/L、(169.89±20.34)pg/m L及(0.83±0.13)ng/m L,且观察组中不同Childpugh分级及是否伴有脾肿大患者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呈现明显异常表达状态,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分级及脾肿大均有一定的检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b淋巴细胞亚群 tH1类细胞因子 乙肝 肝硬化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B、T淋巴细胞衰减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海蛟 李洁 沈茜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9期1563-156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B、T淋巴细胞衰减子(BTLA)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原发性肝癌组(45例)及健康体检对照组(28例)及乙肝后肝硬化组(20例)外周血CD4^+、CD8^+及CD19^+淋巴细胞B...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B、T淋巴细胞衰减子(BTLA)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原发性肝癌组(45例)及健康体检对照组(28例)及乙肝后肝硬化组(20例)外周血CD4^+、CD8^+及CD19^+淋巴细胞BTLA的表达,比较其差异。结果3组对象CD19^+细胞BTLA均呈高表达;肝癌组患者外周血中CD8^+,CD4^+细胞BTL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肝硬化组患者外周血中CD4^+细胞BTL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TLA这一负性共信号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肿瘤逃逸免疫应答中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 t淋巴细胞衰减 肿瘤逃逸 流式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