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3篇文章
< 1 2 2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NA、Bcl-2及EGFR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海平 李佳宸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6-82,共7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淋巴细胞瘤-2(Bcl-2)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喉癌行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的喉癌组织及对应癌...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淋巴细胞瘤-2(Bcl-2)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喉癌行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的喉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PCNA mRNA、Bcl-2mRNA、EGFR mRNA相对表达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癌组织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3年,采用Kaplain-Maier曲线分析不同PCNA、Bcl-2、EGFR表达水平患者生存情况差异。结果癌组织PCNA mRNA、Bcl-2 mRNA、EGFR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年龄、肿瘤部位患者PCNA mRNA、Bcl-2 mRNA、EGFR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临床分期Ⅲ、Ⅳ期及淋巴结转移患者PCNA mRNA、Bcl-2 mRNA、EGFR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中、高分化,临床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喉癌组织PCNA mRNA、Bcl-2 mRNA、EGFR mRNA表达的影响因素。Kaplain-Ma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NA mRNA高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59.57%和70.21%,低于低表达患者的80.00%和88.89%(P<0.05);Bcl-2 mRNA高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60.78%和70.59%,低于低表达患者的80.49%和90.24%(P<0.05);EGFR mRNA高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59.09%和70.45%,低于低表达患者的79.17%、87.50%(P<0.05)。结论喉癌组织PCNA、Bcl-2、EGFR呈高表达,且其高表达状态与肿瘤分期高、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有关,PCNA、Bcl-2、EGFR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临床病理 生存率 增殖细胞核抗原 b淋巴细胞瘤-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与Bcl-2、CXCL13、PAX8表达情况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洋 刘伟 +2 位作者 韩晓东 马娜 秦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1431-1435,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配对盒基因8抗体(PAX8)表达情况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癌组织与癌旁组...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配对盒基因8抗体(PAX8)表达情况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Bcl-2、CXCL13、PAX8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3项指标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Bcl-2、CXCL13、PAX8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雌激素受体(ER)阴性、肿瘤最大径≥3 cm、孕激素受体(PR)阴性患者比较,ER阳性、肿瘤最大径<3 cm、PR阳性患者中Bcl-2高表达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Ⅲ~Ⅳ期患者中CXCL13高表达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Ⅱ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PAX8高表达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表达情况与Bcl-2表达情况呈正相关(P<0.05),肿瘤最大径与Bcl-2表达情况呈负相关(P<0.05);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与CXCL13、PAX8表达情况呈正相关(P<0.05);分化程度与PAX8表达情况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Bcl-2、CXCL13、PAX8表达情况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明显影响,有望成为评估乳腺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趋化因子配体13 配对盒基因8抗体 临床病理
下载PDF
下调HMGB2表达对肝癌LM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AKT/mTOR信号通路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魏雁虹 杨晨雪 +4 位作者 杨广民 宋帅 李明 杨海娇 魏海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9,共7页
目的:探讨下调肝癌细胞中高迁移率族框蛋白2 (HMGB2)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LM3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HMGB2 RNA干扰组(HMGB2 siRNA组),分别以Lipofectamin ... 目的:探讨下调肝癌细胞中高迁移率族框蛋白2 (HMGB2)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LM3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HMGB2 RNA干扰组(HMGB2 siRNA组),分别以Lipofectamin 2000为载体转染无关序列的RNA寡核苷酸(RNA oligo)和敲除HMGB2序列的RNA oligo。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HMGB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 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MGB2 siRNA组细胞中HMGB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HMGB2 siRNA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cadherin、Vimentin、mTOR、AKT和磷酸化AKT (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下调HMGB2的表达可降低肝癌LM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抑制E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参与调节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高迁移率族框蛋白2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下载PDF
胃癌患者EB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对癌组织p53、Bcl-2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刘松杰 徐兵 +2 位作者 赵健 贾磊 沈裕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2731-2735,共5页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人类疱疹(EB)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对癌组织p53、B淋巴细胞瘤-2(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9年8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6例胃癌患者,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EB病毒编码小分子RNA表达,采用...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人类疱疹(EB)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对癌组织p53、B淋巴细胞瘤-2(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9年8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6例胃癌患者,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EB病毒编码小分子RNA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53、Bcl-2 mRNA表达,分析EB病毒感染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癌组织p53、Bcl-2表达的关系。结果76例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EB病毒阳性率为27.63%(21/76),邻近癌旁组织标本中EB病毒阳性率为4.29%(3/76),胃癌患者癌组织EB病毒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EB病毒阴性的胃癌患者比,EB病毒阳性患者中病灶位于近端胃、组织浸至浆膜层、有淋巴结转移的占比较多(P<0.05);胃癌患者癌组织p53及Bcl-2 mRNA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EB病毒感染胃癌患者癌组织p53及Bcl-2 mRNA表达均高于未感染胃癌患者(P<0.05)。结论EB病毒感染与胃癌患者近端胃病变、组织浸至浆膜层及有淋巴结转移有关,EB病毒可能通过驱动宿主p53基因甲基化来上调p53表达,与Bcl-2协同促进癌细胞生长,这些可能为临床提供胃癌诊疗评估因子及免疫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类疱疹病毒 P53 b淋巴细胞瘤-2
下载PDF
以皮肤肿块为首发临床表现的伴MYC和BCL2重排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5
作者 何欣 刘凤磊 +3 位作者 陈城 李振珺 吴先伟 何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报告1例以皮肤肿块为首发临床表现的伴细胞性骨髓细胞瘤病病毒癌(MYC)基因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基因重排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女,87岁。左侧眉弓上方皮肤结节1年。皮肤科检查:左眉上方一肤色圆形肿物,隆起于皮肤表面,肿物表面... 报告1例以皮肤肿块为首发临床表现的伴细胞性骨髓细胞瘤病病毒癌(MYC)基因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基因重排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女,87岁。左侧眉弓上方皮肤结节1年。皮肤科检查:左眉上方一肤色圆形肿物,隆起于皮肤表面,肿物表面可见浸润性红斑,伴少许渗出,并见结痂、鳞屑,边界清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形态正常,真皮层内大量母细胞样淋巴细胞结节状浸润。免疫组化:母细胞样淋巴细胞CD45、CD79a、B细胞淋巴瘤因子6(BCL6)、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MYC均(+);CD3、CD2、CD30、细胞角蛋白(CKP)、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及Epstein-Barr病毒编码RNA(EBER)均(-)。荧光原位杂交检测:MYC、BCL2及BCL6均重排。诊断:伴MYC和BCL2重排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未治疗,2个月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性骨髓细胞瘤病病毒癌基因 b细胞淋巴瘤因子2基因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皮肤肿块
下载PDF
lncRNA-MIAT通过靶向调控miR-584/EZH2轴促进DLBCL细胞的自噬
6
作者 张红莉 徐晓玮 +1 位作者 阿迪娜·乌提库尔 石雨薇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0期1412-1418,1426,共8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IAT通过调控微小RNA(miR)-584/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ZH2)轴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DLBCL细胞系Raji分为siMIAT组[lncRNA-MIAT的小干扰RNA(siRNA)构建沉默组]、沉默阴性对照...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IAT通过调控微小RNA(miR)-584/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ZH2)轴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DLBCL细胞系Raji分为siMIAT组[lncRNA-MIAT的小干扰RNA(siRNA)构建沉默组]、沉默阴性对照组(siNC组)、miR-584的模拟物组(mimic组)、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mic-NC组)。将siMIAT组的Raji继续分为miR-584的inhibitor组(inhibitor组)、inhibitor的阴性对照组(inhibitor-NC组)、EZH2过表达组(pcDNA-EZH2组)以及过表达空载体组(pcDNA-null组)。用实时定量PCR法(qRT-PCR)检测lncRNA-MIAT和miR-584的表达,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检测lncRNA-MIAT在Raji中的定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ZH2和细胞自噬标志物LC3-I、LC3-II、Atg5、Beclin-1和p62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584与EZH2的靶向调控作用以及miR-584与lncRNA-MIAT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与B淋巴细胞系MAO比,lncRNA-MIAT在Raji中高表达(P<0.05),lncRNA-MIAT的表达主要定位在MAO和Raji的细胞质中。沉默lncRNA-MIAT抑制细胞的增殖活性并抑制细胞的自噬(均P<0.05),沉默lncRNA-MIAT还抑制EZH2的表达并促进miR-584的表达(均P<0.05)。生信分析预测lncRNA-MIAT与miR-584具有多个结合位点,以及EZH2与miR-584也具有多个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EZH2是miR-584的靶基因,且miR-584与lncRNA-MIAT也具有靶向调控作用。在沉默lncRNA-MIAT的细胞中,与inhibitor-NC组比,inhibitor组中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细胞的自噬均增加(P<0.05)。在沉默lncRNA-MIAT的细胞中,与pcDNA-null组比,pcDNA-EZH2组中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细胞的自噬均增加(P<0.05)。结论lncRNA-MIAT通过靶向调控miR-584/EZH2轴促进DLBCL的增殖,增强DLBCL细胞的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MIAT 微小RNA-584 ZESTE同源物增强子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 自噬
下载PDF
芍药苷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鼠双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研究
7
作者 许卫星 张薇 +2 位作者 陈姣敏 尹凤雷 王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l/L PAE)、PAE高浓度组(60μmol/L PAE)、PAE高浓度+SC79(AKT激活剂)组(60μmol/L PAE+8μg/ml SC79),同时以未经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48 h后,分析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及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检测AKT/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E低浓度组、PAE中浓度组、PAE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增加,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降低(均P<0.05)。与PAE高浓度组比较,PAE高浓度+SC79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增加(均P<0.05)。结论:PAE通过抑制AKT/MDM2上调p53表达,抑制DLBCL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展,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芍药苷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鼠双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PLA2G4C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线粒体自噬促进DLBCL进展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王敬如 张琳 李峰敏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1-66,共6页
目的研究磷脂酶A2ⅣC组(phospholipase A2 groupⅣC,PLA2G4C)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作用及其可能调节机制。方法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LA2G4C在DLBCL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构建PLA... 目的研究磷脂酶A2ⅣC组(phospholipase A2 groupⅣC,PLA2G4C)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作用及其可能调节机制。方法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LA2G4C在DLBCL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构建PLA2G4C过表达或敲低表达的DLBCL细胞系,后用自噬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CQ)或p38抑制剂SB203580处理细胞24h。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PLA2G4C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PLA2G4C蛋白、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Ⅰ(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Ⅱ/Ⅰ,MAP1 LC3Ⅱ/Ⅰ),Beclin1,p62,PTEN诱导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和Parkin],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p38/MAPK(phosphorylated-p38/MAPK,p-p38/MAPK)]表达水平;CCK-8法、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能力。进一步构建异种移植瘤裸鼠模型,观察PLA2G4C对裸鼠体内肿瘤生长及线粒体自噬的影响。结果DLBCL患者淋巴瘤组织中PLA2G4C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3.47±0.42 vs 1.01±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002,P<0.001);DLBCL细胞中PLA2G4C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人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和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3.771,P<0.001)。沉默PLA2G4C显著降低DLBCL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t=6.909~11.390);过表达PLA2G4C后结果与之相反(t=2.392~19.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过表达PLA2G4C显著促进线粒体自噬的发生,而CQ或SB203580处理则可显著逆转PLA2G4C过表达对DLBCL细胞生物学行为及线粒体自噬的作用。体内裸鼠实验显示,敲低PLA2G4C显著抑制移植瘤裸鼠体内肿瘤生长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16~25.926,均P<0.001)。结论PLA2G4C在DLBCL中表达显著上调,可能通过促进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抑制细胞凋亡,参与DLBCL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磷脂酶A2ⅣC组 线粒体自噬 p38/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TRPM7和BTG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周立飞 高跃丽 +4 位作者 耿欣 张静亚 耿飞龙 康非 王亚凡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7通道(TRPM7)和B细胞迁移基因2(BTG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取其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根据随访情况分为预后良...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7通道(TRPM7)和B细胞迁移基因2(BTG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取其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根据随访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旁组织和肿瘤组织中TRPM7、BTG2蛋白表达,分析TRPM7、BTG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肿瘤组织中TRPM7、BTG2蛋白表达,采用Cox回归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TRPM7、BTG2水平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肿瘤组织中TRPM7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TG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TRPM7、BTG2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恶性肿瘤国际临床病理(TNM)分期有关(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肿瘤组织中TRPM7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TG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TRPM7、TNM分期(Ⅲ期)、肿瘤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BTG2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TRPM7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低于TRPM7低表达组(P<0.05);BTG2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高于BTG2低表达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RPM7蛋白表达上调,BTG2蛋白表达下调,均与宫颈癌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M7通道 b细胞迁移基因2 宫颈癌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2对宰后秦川牛肉细胞凋亡及保水性的调控作用
10
作者 刘长玲 高爽 +3 位作者 马佳荣 李亚蕾 罗瑞明 曹松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05-213,共9页
为研究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对宰后秦川牛肉细胞凋亡及保水性的调控作用。用200μmol/L甘氨鹅脱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ic acid,GCDA)和10μmol/L 2-乙基-3-甲基戊酰胺(2-ethyl-3-methylpentanamide,ABT-737)溶液... 为研究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对宰后秦川牛肉细胞凋亡及保水性的调控作用。用200μmol/L甘氨鹅脱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ic acid,GCDA)和10μmol/L 2-乙基-3-甲基戊酰胺(2-ethyl-3-methylpentanamide,ABT-737)溶液注射处理秦川牛背最长肌,测定并分析在4℃条件下分别成熟0、6、12、24、48、72、120 h时,Bcl-2、Bcl-2关联X蛋白含量、内质网和线粒体钙离子浓度、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protein 1,VDAC1)表达量、钙蛋白酶含量以及线粒体细胞凋亡途径和保水性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宰后6 h,GCDA处理组的Bcl-2含量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并且其内质网钙离子浓度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个处理组的蒸煮损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宰后12 h和24 h,ABT-737处理组的Bcl-2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宰后12 h和120 h,ABT-737处理组的内质网、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和钙蛋白酶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宰后0~120 h,两组处理组的VDAC1总表达量低于对照组。综上,秦川牛宰后成熟过程中,在Bcl-2的调控下,通过VDAC1通道运输发生钙离子超载,造成钙蛋白酶的活化,线粒体内Ca^(2+)超载会促使半胱天冬酶(Caspase)-9和Caspase-3被激活,从而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和Caspase激活程度越高,肌原纤维蛋白降解越多,持水能力越差,肉品保水性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2 宰后成熟 秦川牛背最长肌 细胞凋亡 Ca^(2+) 肉的保水性
下载PDF
木犀草素通过与B淋巴细胞瘤-2蛋白结合抑制硅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李芸芸 丁选胜 +6 位作者 周家伟 刘紫琴 杨雪莲 刘亚锋 郭健强 胡东 吴静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8期7-15,共9页
目的探究中药丹参有效成分在治疗硅肺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中药丹参治疗硅肺的有效成分和关键靶点。热转移实验检测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稳定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上皮细胞的迁移能力,蛋白质... 目的探究中药丹参有效成分在治疗硅肺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中药丹参治疗硅肺的有效成分和关键靶点。热转移实验检测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稳定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上皮细胞的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的标志蛋白、纤维化标志蛋白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中药丹参的有效成分木犀草素与硅肺关键靶点B淋巴细胞瘤-2(BCL-2)具有最低的结合能,热转移实验验证木犀草素与BCL-2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稳定性。细胞划痕实验显示木犀草素能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的上皮细胞迁移。蛋白质印迹法证明木犀草素能够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组相比,木犀草素给药及沉默BCL-2后能够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及胶原蛋白的形成,进而抑制纤维化的进程。木犀草素给药及沉默BCL-2后能够促进细胞凋亡。结论木犀草素能够与BCL-2结合进而抑制硅肺纤维化的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木犀草素能够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硅肺 木犀草素 b淋巴细胞瘤-2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MCP-1及CCR2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王蒙 张平平 +4 位作者 朱清 胡忠利 白雪 伍燕平 李佳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9,共8页
目的:分析MCP-1及CCR2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估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确诊及治疗的141例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 目的:分析MCP-1及CCR2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估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确诊及治疗的141例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资料,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CP-1及CCR2在初治DLBCL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生存的关系。结果:MCP-1及CCR2的表达与DLBCL患者Ann Arbor分期晚、IPI评分高、乳酸脱氢酶(LDH)升高、Ki-67指数高及疗效差有关,与其他病理学参数(如性别、年龄、β2-微球蛋白、BCL-2、BCL-6、Hans分型、首发部位、有无B症状、骨髓是否受累)均无显著相关性。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CP-1或CCR2阳性组与阴性组OS及PFS具有统计学差异,且与预后不良有关。单因素Cox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β2-微球蛋白、Ki-67指数、IPI评分、MCP-1、CCR2表达水平对患者的PFS和OS有影响,疗效不佳的患者的PFS和OS明显缩短(P<0.05),性别、年龄、LDH、BCL-2、BCL-6、Hans分型、肿瘤原发部位、有无B症状、骨髓是否受累、Ann Arbor分期对患者的PFS及OS无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β2-微球蛋白高表达、Ki-67指数高、IPI评分高、MCP-1、CCR2高表达水平及疾病缓解的深度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MCP-1或CCR2在初治DLBCL中表达率高,且与DLBCL患者Ann Arbor分期、IPI评分、LDH及Ki-67指数相关预后差的临床指标有关,是影响PFS和OS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MCP-1 CCR2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晚期胃癌患者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治疗前后血清Bcl⁃2、Bax、Fas与预后的相关性
13
作者 徐丽君 韩毛毛 郑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1期2046-2049,2054,共5页
目的研究晚期胃癌患者血清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自杀相关因子(Fas)与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安徽省颍上县人民医院进行参一胶囊联合化疗的72例晚期胃癌患者患者... 目的研究晚期胃癌患者血清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自杀相关因子(Fas)与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安徽省颍上县人民医院进行参一胶囊联合化疗的72例晚期胃癌患者患者并进行1年随访,随访期间存活的患者作为预后良好组(n=48)、死亡的患者作为预后不良组(n=2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临床资料及血清Bcl⁃2、Bax、Fas水平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Bcl⁃2、Bax、Fas对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晚期患者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治疗前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Bcl⁃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9、5.032、6.033,P<0.05);血清Bax、Fas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7、7.018,P<0.05)。治疗前血清Bcl⁃2水平升高是晚期胃癌患者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Bax、Fas水平升高是晚期胃癌患者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治疗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Bcl⁃2、Bax、Fas及血清Bcl⁃2+Bax+Fas均对晚期胃癌患者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治疗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血清Bcl⁃2+Bax+Fas预测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87.5%。结论血清Bcl⁃2增加、Bax和Fas降低与晚期胃癌患者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治疗预后不良有关,治疗前血清Bcl⁃2+Bax+Fas对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参一胶囊 b细胞淋巴瘤⁃2基因 bcl⁃2相关X蛋白 自杀相关因子
下载PDF
基于WGCNA分析筛选c-MYC/Bcl-2重排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关键基因
14
作者 李泓毅 郭搏 +3 位作者 张昊军 陈浩然 侯传东 卢学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目的:筛选c-MYC/Bcl-2重排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潜在的高风险致病基因及致病通路,为此类淋巴瘤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GSE44164及GSE43677数据集,选择c-MYC/Bcl-... 目的:筛选c-MYC/Bcl-2重排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潜在的高风险致病基因及致病通路,为此类淋巴瘤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GSE44164及GSE43677数据集,选择c-MYC/Bcl-2重排的DLBCL数据为实验组、生发中心B细胞为对照组。采用R程序语言的limma包、WGCNA包及clusterProfiler包对获得的mRNA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基因共表达变化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蛋白互相作用网络分析,并使用Cytoscape软件内置的插件(包括CytoHubba及CytoNca插件)筛选核心基因。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IM-9细胞系及DOHH-2细胞系进行mRNA转录组测序,使用Read count值将核心基因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筛选P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因为疾病的核心基因。挑选部分关键基因使用Western Blot技术在蛋白层面进行验证。结果:差异分析共得到835个DEGs,WGCNA获得一个与c-MYC/Bcl-2重排的DLBCL高度相关的模块(turquoise模块,cor=0.86,P值<0.05)。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生物学进程BP共富集到1 437条,细胞组分CC富集到123条,分子功能相关MF富集到147条;KEGG富集到72条相关通路,主要与ECM受体相互作用、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相关。STRING数据库中PPI网络共得到284个相互关联作用的蛋白质,通过Cytoscape软件进一步筛选,再通过二代高通量测序及蛋白验证得出COL1A1、COL3A1、COL1A2、MMP2、COL5A1、COL5A2、COL4A2、TIMP1、MMP9、POSTN、BGN、DCN、LUM为此类淋巴瘤的核心基因,影响此类淋巴瘤细胞生存、侵袭和迁移等。结论:使用生物信息学及基础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与c-MYC/Bcl-2重排的DLBCL淋巴瘤细胞致病或侵袭迁移等相关的关键基因,为更深入地探索此类淋巴瘤发生发展机制及寻找相关靶向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基因重排 医学生物信息学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锌指蛋白38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刘思哲 安万花 +4 位作者 郭淑利 王慧睿 肖蓬莉 王万里 王双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382(ZNF38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洛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57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活检病理标本及临床资...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382(ZNF38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洛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57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活检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另取洛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保存的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En vision二步法检测DLBCL组织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ZNF382表达,比较DLBCL组织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ZNF382表达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ZNF382表达与DLBCL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Hans分型、B症状、骨髓浸润、巨大包块、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乳酸脱氢酶(LDH)、Ki67、化学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DLBCL组织中ZNF38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Z=-5.056,P<0.01)。ZNF382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的IPI评分、Ann Arbor分期、Hans分型、B症状、骨髓浸润、巨大包块相关(P<0.05);ZNF382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ECOG评分、β2-MG、血清LDH、Ki67、化学治疗方案是否联合利妥昔单抗无关(P>0.05)。57例DLBCL患者中治疗有效者36例(63.20%),无效者21例(36.80%);治疗有效患者肿瘤组织中ZNF38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治疗无效患者(Z=-2.895,P<0.05)。ZNF382高表达组DLBCL患者2 a无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ZNF382低表达组(χ^(2)=17.955,P<0.001)。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淋巴结内原发、有B症状、有骨髓浸润、有巨大包块、IPI评分≥3分、β2-MG升高、Ki67>70%、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淋巴癌、Ann Arbor分期Ⅲ~Ⅳ期、ZNF382低表达是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内原发、Ann Arbor分期Ⅲ~Ⅳ期、ZNF382低表达是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ZNF382蛋白在DLBCL组织中呈低表达,与DLBC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DLBCL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锌指蛋白382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血清乳酸脱氢酶、β_(2)-微球蛋白及铁蛋白水平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湃 潘琼 闫晓倩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铁蛋白水平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均接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化疗,治疗4个疗程后...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铁蛋白水平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均接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化疗,治疗4个疗程后评估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LDH、β_(2)-MG、铁蛋白水平。随访3年,比较不同预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血清LDH、β_(2)-MG、铁蛋白水平,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60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4个疗程后,完全缓解38例,部分缓解7例,疾病稳定4例,疾病进展11例,疾病控制率为81.67%(49/60)。治疗4个疗程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LDH、β_(2)-MG、铁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年,所有患者均无失访,生存43例,死亡17例。生存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血清LDH、β_(2)-MG、铁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DH、β_(2)-MG、铁蛋白水平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生存均呈负相关(r=-0.718、-0.823、-0.753,P﹤0.05)。结论血清LDH、β_(2)-MG、铁蛋白水平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生存均呈负相关,有助于临床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 R-CHOP方案 乳酸脱氢酶 β_(2)-微球蛋白 铁蛋白
下载PDF
N-丁基-9 H-嘧啶并[4,5-b]吲哚-2-甲酰胺通过NLRP3/Caspase-1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及焦亡作用
17
作者 舒志云 呼延子旭 +4 位作者 张文晴 谢世顺 成鸿源 徐国兴 李相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5-1041,共7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了嘧啶并吲哚类衍生物N-丁基-9 H-嘧啶并[4,5-b]吲哚-2-甲酰胺(BFPI),探讨其是否通过NLRP3/Caspase-1通路抑制巨噬细胞焦亡和泡沫化作用。方法以2,4,6-三乙氧羰基-1,3,5-三嗪和2-氨基吲哚为起始原料合成BFPI,并通过1H NMR... 目的设计并合成了嘧啶并吲哚类衍生物N-丁基-9 H-嘧啶并[4,5-b]吲哚-2-甲酰胺(BFPI),探讨其是否通过NLRP3/Caspase-1通路抑制巨噬细胞焦亡和泡沫化作用。方法以2,4,6-三乙氧羰基-1,3,5-三嗪和2-氨基吲哚为起始原料合成BFPI,并通过1H NMR、13 C NMR、ESI-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体外培养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为空白组、模型组(PA)组和治疗组(BFPI)组,各组细胞用对应培养液处理24 h后,用MTT法检测其增殖活力,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滴形成情况,并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NLRP3、Caspase-1和MC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脂滴形成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增加,脂滴形成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NLRP3、Caspase-1和MC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细胞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FPI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NLRP3、Caspase-1和MCP-1的表达进而促进其增殖并抑制脂质吞噬能力,有助于延缓动脉粥化时巨噬细胞来源的泡沫细胞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丁基-9 H-嘧啶并[4 5-b]吲哚-2-甲酰胺 NLRP3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细胞泡沫化 细胞焦亡
下载PDF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伴B淋巴细胞增生2例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18
作者 范玲 李文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23年6~9月确诊的2例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病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的小RN... 目的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23年6~9月确诊的2例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病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的小RNA(Epstein-barr virus encoded small RNA,EBER)检测,观察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原位杂交EBER检测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老年男性患者,病变部位均为右侧鼻腔,组织学特征为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细胞大中小不等,以中大细胞为主,胞核不规则,胞质淡染或透明,核椭圆形,染色质呈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较多见,凝固性坏死及凋亡明显;背景见小淋巴细胞灶状聚集,淋巴滤泡散在分布。免疫组织化学CD2,CD3,CD56,TIA-1和颗粒酶B(GrB)阳性表达;CD20,CD79a和PAX-5局灶阳性表达;CD21,CD23及CD35见残存FDC网;CD5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约30%。原位杂交检测EBER肿瘤细胞阳性。病理诊断: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结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伴B淋巴细胞增生少见,尤其是B淋巴细胞增生形成淋巴滤泡时,经验不足很容易造成诊断困扰,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综合分析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b淋巴细胞增生 反应性增生
下载PDF
BTG2、ARL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分型的相关性
19
作者 孙涛 刘仁龙 +3 位作者 段美丽 吕天琳 姜彩丽 杨铁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探讨ADP核糖基化样因子2(ARL2)、B细胞异位基因2(BTG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病理分型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组织和癌旁正... 目的探讨ADP核糖基化样因子2(ARL2)、B细胞异位基因2(BTG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病理分型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60对,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组织作为实验组,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RL2蛋白和BTG2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ARL2蛋白和BTG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分型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中ARL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4%(P<0.05);实验组中BTG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4%(P<0.05)。ARL2、BTG2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直径、复发率、病理学分级、复发相关性密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47.6%(29/60),其中ARL2阳性生存率为31.0%(6/20),ARL2阴性生存率为81.0%(30/40);BTG2阳性生存率为96.1%(25/26),BTG2阴性生存率为35.0%(11/34);ARL2阴性、BTG2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AR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T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证实了ARL2水平的高表达和BTG2的低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ARL2阳性蛋白、BTG2阴性表达与病理分型有着十分密切的相关性,值得未来在预后方面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基化样因子2 b细胞异位基因2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预后
下载PDF
基于UBA2/PTEN/PI3K/Akt通路探讨蔓荆子黄素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20
作者 张东姣 曹伟 +4 位作者 田志刚 樊丽伟 张磊 汪景坤 王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629-1634,共6页
目的 基于泛素样修饰激活酶2(UBA2)/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探究蔓荆子黄素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SW480细胞,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蔓荆子黄... 目的 基于泛素样修饰激活酶2(UBA2)/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探究蔓荆子黄素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SW480细胞,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蔓荆子黄素组细胞加入10μmol/L蔓荆子黄素培养,UBA2抑制剂组细胞加入0.5μmol/L UBA2抑制剂培养,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细胞加入10μmol/L蔓荆子黄素和0.5μmol/L UBA2抑制剂共培养。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单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观察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UBA2/PTEN/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显示,UBA2抑制剂组和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培养72 h后的细胞增殖吸光度OD值明显低于蔓荆子黄素组(P均<0.05),细胞克隆形成数量均明显少于蔓荆子黄素组(P均<0.05),UBA2抑制剂组和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增殖吸光度OD值和细胞克隆形成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显示,UBA2抑制剂组和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划痕间距均明显宽于蔓荆子黄素组(P均<0.05),穿膜细胞数量均明显少于蔓荆子黄素组(P均<0.05),UBA2抑制剂组和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蔓荆子黄素组、UBA2抑制剂组和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细胞中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UBA2、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UBA2抑制剂组和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细胞中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蔓荆子黄素组(P均<0.05),UBA2、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蔓荆子黄素组(P均<0.05),UBA2抑制剂组和蔓荆子黄素+UBA2抑制剂组UBA2、PTEN、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蔓荆子黄素可能通过抑制UBA2/PTEN/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黄素 SW480细胞 泛素样修饰激活酶2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