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超联合血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B型RAF基因V600E在诊断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廖观生 王晓龙 +1 位作者 徐波 吴立旋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彩超联合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B型RAF基因V600E(BRAFV600E)在诊断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PTC)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805例中106例... 目的:探讨彩超联合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B型RAF基因V600E(BRAFV600E)在诊断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PTC)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805例中106例MPTC为A组,4例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为B组,剩余69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为C组。比较三组血清TGAb、TPOAb阳性率以及BRAFV600E基因突变状况。以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诊断试验四格表分析单独应用彩超检查、血清TGAb、TPOAb阳性以及BRAFV600E基因突变在MPT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四者联合诊断MPTC的价值。结果:A组血清TGAb、TPOAb阳性率以及BRAFV600E基因突变率均高于B组和C组(P<0.05)。多因素Logisi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Ab阳性、TPOAb阳性、BRAFV600E基因突变等均是MPTC的高危因素。彩超检查诊断MPT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80.19%、74.39%、75.16%、19.81%和25.61%;血清TGAb阳性诊断MPT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80.19%、75.54%、76.15%、19.81%和24.46%;血清TPOAb阳性诊断MPT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76.42%、76.39%、76.40%、23.58%和23.61%;BRAFV600E基因突变诊断MPT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78.30%、69.10%、70.31%、21.70%和30.90%。超联合血清TGAb、TPOAb阳性以及BRAFV600E基因突变联合诊断MPT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95.28%、97.42%、97.14%、4.72%和2.58%。相对于单独应用于MPTC诊断,彩超联合血清TGAb、TPOAb阳性以及BRAFV600E基因突变联合诊断MPT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提高,漏诊率和误诊率则均降低(P<0.05)。结论:彩超联合血清TGAb、TPOAb阳性以及BRAFV600E基因突变联合诊断MPT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较高,可有效减少漏诊误诊,在MPT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b型raf基因v600e 诊断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BRAF V600E突变及超声造影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王亦璜 陈永安 +3 位作者 郑炜 黄小荣 熊志强 陈永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551-1554,共4页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突变及超声造影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一般资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突变及超声造影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一般资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中BRAF V600E突变情况,根据癌组织标本有无BRAF V600E突变分为BRAF V600E突变组和无突变组,比较两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结果:癌组织标本BRAF V600E基因突变阳性率为77.59%,高于癌旁组织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 V600E突变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无BRAF V600E突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 V600E突变组和无突变组超声造影增强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增强、等增强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弱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增强、等增强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BRAF V600E突变率明显升高,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不同超声造影增强结果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预测作用,但无法提示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癌 braf v600e 基因突变 颈部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中KRAS、BRAF^(V600E)基因突变与^(131)I放射治疗耐受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怡 杨雷 +2 位作者 雷学芬 李洪勋 王丽娟 《肿瘤药学》 CAS 2022年第1期69-76,共8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BRAF)基因突变与^(131)I放射治疗耐受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3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及术后行^(131)I放射治疗的...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BRAF)基因突变与^(131)I放射治疗耐受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3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及术后行^(131)I放射治疗的219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样本,根据患者对^(131)I放射治疗的耐受情况分为耐受组和敏感组,检测病理组织样本中KRAS和BRAF^(V600E)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耐受组年龄≥45岁、甲状腺滤泡状癌(FTC)、远处转移及转移灶≥1 cm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RAS基因突变在FTC中发生率较高,BRAF^(V600E)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发生率较高;此外,KRAS和BRAF^(V600E)基因突变均与原发肿瘤最大直径、AJCC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腺外侵犯、远处转移及转移灶大小有关(P<0.05)。耐受组KRAS和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敏感组(P<0.05)。年龄≥45岁、转移灶≥1 cm、KRAS和BRAF^(V600E)基因突变是DTC患者^(131)I放射治疗耐受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耐受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敏感组,KRAS突变型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患者,BRAF^(V600E)突变型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患者,耐受组KRAS、BRAF^(V600E)突变型患者5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野生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RAS基因和BRAF^(V600E)基因突变是导致DTC患者^(131)I放射治疗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癌 KRAS braf^(v600e) 基因突变 ^(131)I放射治疗耐受
下载PDF
中国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B-RAF基因(V600E)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鸽 赵建军 +1 位作者 王庆宇 杨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12期2077-2080,共4页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IPMNs)是胰腺癌最重要及最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约占临床诊断胰腺肿瘤的7%,占偶然发现的胰腺囊肿的50%[1,2]。IPMN分型包括伴轻度不典型增生、I...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IPMNs)是胰腺癌最重要及最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约占临床诊断胰腺肿瘤的7%,占偶然发现的胰腺囊肿的50%[1,2]。IPMN分型包括伴轻度不典型增生、IPMN伴中度不典型增生、IPMN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及IPMN相关浸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 b-raf基因 v600e 粘液性肿瘤 不典增生 胰腺肿瘤 癌前病变 基因突变 胰体
下载PDF
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V600E基因及生长分化因子15表达变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研究
5
作者 叶宗媛 许雪 胡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765-1769,共5页
目的:探究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F基因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变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出现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无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53例作为... 目的:探究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F基因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变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出现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无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均测定BRAF V600E基因及GDF-15表达。比较两组患者BRAF V600E基因及GDF-15表达差异。分析两指标与研究组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分析两指标对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及与患者预后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及GDF-15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GDF-15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TC患者肿瘤直径和是否包膜侵犯有关(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GDF-15阳性表达对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两项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患者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低于BRAF V600E基因未突变患者,GDF-15阳性表达患者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低于GDF-15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结论:PTC患者BRAF V600E基因及GDF-15表达变化与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均可能参与了PTC病情发生及进展过程,可以作为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v600e基因 生长分化因子-15 淋巴结转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TRAP1表达、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观察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梁慧玲 贺晓燕 +2 位作者 杨文秀 王龙 杨勇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表达、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BRAF)V_(600E)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PTC组织100例份(A组)、甲状腺腺瘤组织38例份(B组)、结节性甲状...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表达、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BRAF)V_(600E)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PTC组织100例份(A组)、甲状腺腺瘤组织38例份(B组)、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38例份(C组),观察各组TRAP1蛋白表达及BRAFV_(600E)基因突变情况,分析TRAP1表达、BRAFV_(600E)基因突变两者间的相关性及其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A、B、C组TRAP1阳性率分别为71.00%、13.16%、10.53%,BRAFV_(600E)基因突变率分别为52.00%、0、0,A组分别与B、C组比较,P均<0.05。BRAFV_(600E)基因突变与PTC患者年龄及肿瘤直径相关(P均<0.05)。A组中TRAP1表达与BRAFV_(600E)基因突变呈正相关(r=0.445,P<0.05)。结论 PTC组织中TRAP1阳性率及BRAFV_(600E)基因突变率升高,且TRAP1高表达与BRAFV_(600E)基因突变密切相关,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PT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 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v600e基因
下载PDF
BRAF^(V600E)基因突变和TERT启动子突变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任俊玲 陈斌 程伟波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基因突变及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的发生率及其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7...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基因突变及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的发生率及其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76例经临床病理诊断为PTMC的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直接测序法对甲状腺癌组织中的BRAF^(V600E)突变和TERT启动子突变进行检测。结果:76例PTMC中21例(27.6%)在BRAF T1799A处发生突变;45例(59.2%)在TERT启动子C228T处发生突变,其中2例(2.6%)合并TERT启动子C250T处发生突变。76例PTMC中,12例(15.8%)BRAF^(V600E)和TERT启动子同时突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中央区淋巴结有无转移和是否多灶性间BRAF^(V600E)突变、TERT突变、BRAF^(V600E)和TERT共突变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F^(V600E)基因和TERT启动子突变常见于PTMC,但其不能预测PTMC中央区淋巴结有无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v600e)基因突变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突变 中央区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及BRAF、MUC15、RKIP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丽云 龚健 +3 位作者 徐晋珩 鄢丽敏 崔永兴 张志勇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1450-1454,1458,共6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及BRAF、粘蛋白15(MUC15)及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PTC组织标本56例作为研究组(A组),另选滤泡状癌组织标本18例(B组)、甲状腺腺瘤组织标...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及BRAF、粘蛋白15(MUC15)及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PTC组织标本56例作为研究组(A组),另选滤泡状癌组织标本18例(B组)、甲状腺腺瘤组织标本13例(C组)、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标本7例(D组)作为对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PCR产物测序检测上述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分析组织中BRAF、MUC15、RKIP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和R×C表有序资料的线性趋势χ2检验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A组56例PTC组织中检测到24例BRAF 15外显子有T1799A杂合突变(BRAFV600E突变),突变率42.86%;在BRAF 11外显子上未检测到突变病例;B、C、D组患者组织中均未检测到BRAF基因突变。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Ⅰ期→Ⅱ期→Ⅲ期→Ⅳ期),PTC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率逐步升高(7.14%→8.33%→61.11%→91.67%,χ2=27.255,P=0.000)。有淋巴结转移PTC患者BRAF 15外显子基因突变率(57.58%)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21.73%)显著增加(χ2=7.108,P=0.008)。A组患者组织中BRAF、MUC15、RKI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43%、76.79%、12.50%。BRAF、MUC15、RKIP蛋白阳性表达率在A、B、C、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有淋巴结转移患者BRAF和MUC15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P均<0.01),RKIP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PTC组织中BRAF和MUC15蛋白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的增高(Ⅰ期→Ⅱ期→Ⅲ期→Ⅳ期)逐步升高(χ2=12.658,P=0.005;χ2=20.047,P=0.000);RKIP蛋白阳性表达率的降低则与临床分期的增高无相关性(χ2=6.005,P=0.111)。BRAF蛋白表达与BRAF基因突变有关(χ2=14.439,P=0.000);而MUC15和RKIP蛋白表达与BRAF基因突变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BRAF基因在PTC中易发生V600E型突变,其突变可能通过上调BRAF蛋白表达,参与PTC发生进展和淋巴结转移过程。PTC组织中MUC15蛋白表达的上调及RKIP蛋白表达的下调也参与PTC淋巴结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基因 粘蛋白15 raf激酶抑制蛋白 braf-v600e突变
原文传递
对乳头状甲状腺癌临床分子靶标的筛选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迟晖 张晶 +4 位作者 孟磊俊 宫丽平 常庆 张泓 曾乃燕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4期402-411,共10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和癌旁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以及52个实体瘤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鉴定与PTC临床诊断治疗相关的肿瘤特异性分子靶点。方法:分别提取20例PTC石蜡样本的...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和癌旁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以及52个实体瘤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鉴定与PTC临床诊断治疗相关的肿瘤特异性分子靶点。方法:分别提取20例PTC石蜡样本的癌与癌旁组织的RNA及DNA,运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qRT-PCR)分析NF-κB信号通路目的基因CD44、BCL2、CCND2、c-FLIP、IκBα、A20及ABINs的RNA水平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蛋白水平表达验证。同时利用靶向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其中5例随访复发病例的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筛选。结果:PTC癌组织中CD44和CCND2基因在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PTC间,各NF-κB目的基因的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基因水平,ALK、BRAF、FGFR3/4、KIT、MYC及MAPK信号通路的HRAS、KRAS、NRAS及RET是PTC中的高频突变基因。有2例病例分别含35个和40个突变基因,存在很大肿瘤负荷,结合临床数据发现均为术后复发患者。常见的BRAF V600E突变并非都是体细胞突变(64%),也可为胚系突变(29%);用NGS和qPCR同时检测验证V600E时,2种方法检出结果的相符率达80%。结论:CD44和CCND2基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癌组织中高表达,BRAF、RAS、FGFRs、KIT和MYC等基因的肿瘤特异性突变可能作为临床上对PTC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所需的分子靶点。NGS和qPCR技术对BRAF V600E检测具有很高平行性,联合应用可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荧光定量PCR 靶向基因测序 NF-κb目的基因 braf v600e突变
下载PDF
针对B-RAF突变的抗肿瘤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溪 杜蓉 +2 位作者 魏静 魏旻 罗侣松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55-961,共7页
B—RAF是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一个重要的丝氨酸一苏氨酸蛋白激酶。它的激活突变能够促进细胞的转化与增殖,因此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B-RAF的主要突变形式B—RAF V600E发... B—RAF是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一个重要的丝氨酸一苏氨酸蛋白激酶。它的激活突变能够促进细胞的转化与增殖,因此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B-RAF的主要突变形式B—RAF V600E发生于约8%的实体肿瘤中,其中占黑色素瘤的50%~80%、乳突型甲状腺癌的30%~70%、结肠癌的5%~15%以及非小细胞肺癌的2%~4%。目前,基于B-RAF的特异性抑制剂在临床上治疗B—RAF V600E的黑色素瘤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这些一代B-RAF抑制剂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不良反应大、迅速耐药以及适应症有限等。本文综述了B-RAF突变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依据、3种FDA批准的针对B-RAF V600E突变的靶向抑制剂的临床疗效及其肿瘤耐药机制以及第2代B—RAF抑制剂的研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通路 braf v600e突变 抑制剂 靶向肿瘤治疗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