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基因改变和相关发病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苟阳 唐永杰 +8 位作者 杨程 杨武晨 王平 邓小娟 李佳 刘思恒 墙星 张曦 彭贤贵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8期2806-2808,2812,共4页
现有的造血理论认为,与髓系一样,淋系来源于淋巴干细胞,但是淋系的发育过程比髓系复杂,已知的淋系肿瘤也更多。WHO 2016分类包括的淋系肿瘤超过50种,B淋巴细胞(下文均简称为B细胞)和T淋巴细胞肿瘤的发病占了90%以上,在分类、临床特征... 现有的造血理论认为,与髓系一样,淋系来源于淋巴干细胞,但是淋系的发育过程比髓系复杂,已知的淋系肿瘤也更多。WHO 2016分类包括的淋系肿瘤超过50种,B淋巴细胞(下文均简称为B细胞)和T淋巴细胞肿瘤的发病占了90%以上,在分类、临床特征和病理机制上T淋巴细胞肿瘤比B细胞肿瘤复杂,发病率相对较低,本文将重点阐述常见的慢性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来源、基因改变和相关发病机制[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淋巴瘤 基因改变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特发性Evans综合征复发后确诊为小B淋巴细胞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琰婷 张路 +4 位作者 陈苗 张炎 魏冲 潘伯驹 赵甲维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423-426,共4页
Evans综合征是指同时或相继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较为常见的继发因素。现报道1例特发性Evans综合征病例,首次起病时排除了可能的继发因素,经利妥昔... Evans综合征是指同时或相继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较为常见的继发因素。现报道1例特发性Evans综合征病例,首次起病时排除了可能的继发因素,经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后病情改善,1年后再次发病并最终确诊为小B淋巴细胞淋巴瘤,提示对于复发或难治性Evans综合征,应仔细筛查相关继发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此患者疾病复发过程、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治经过,以期为临床医师诊治该类疾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NS综合征 b淋巴细胞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弥漫大B淋巴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霍娜 吴朝 +4 位作者 李俊 张建华 农林 刘卫平 赵鸿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67-868,共2页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7岁,因“发现HBsAg阳性25年、抗-HCV阳性23年、左腋下肿物6个月”入院。患者25年前饮酒后出现恶心、呕吐等明显消化道症状,检查HBsAg为阳性,转氨酶、胆红素明显升高,经保肝及输血浆等治疗后好转、未予抗...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7岁,因“发现HBsAg阳性25年、抗-HCV阳性23年、左腋下肿物6个月”入院。患者25年前饮酒后出现恶心、呕吐等明显消化道症状,检查HBsAg为阳性,转氨酶、胆红素明显升高,经保肝及输血浆等治疗后好转、未予抗病毒治疗。23年前发现抗-HCV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病毒 丙型 弥漫大b淋巴细胞淋巴瘤
原文传递
美罗华治疗B淋巴细胞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护理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少芳 黎燕芳 何湘子 《南方护理学报》 2003年第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美罗华 治疗 b淋巴细胞非何杰金氏淋巴 护理
下载PDF
周晓园教授辨治B细胞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病例剖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吕斌 曹芳 周晓园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10期81-83,共3页
周晓园教授立足辨证,慢病守方,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临床多使用汤剂,同时配合麝珠散等口服治疗。在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体能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细胞淋巴 周晓园 验案
下载PDF
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梁春林 崔建东 +1 位作者 张羽 龙桂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侵袭性b淋巴细胞淋巴 CHOP 化疗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合并产单核李斯特菌感染脑膜炎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毛德超 尹春琼 +3 位作者 包艳 王星花 白志瑶 陶娅琳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2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目的报告1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合并产单核李斯特菌血流感染及脑膜炎感染经治疗失败的病例,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临床对此类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1年5月17日收治1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 目的报告1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合并产单核李斯特菌血流感染及脑膜炎感染经治疗失败的病例,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临床对此类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1年5月17日收治1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血培养检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诊断为血源性感染导致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经治疗无效死亡。结果患者为58岁男性,因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接受VDP方案化疗,2021年4月27日化疗结束后复查骨髓穿刺涂片正常,病情评估为持续完全缓解(CR)出院。5月17日患者因“头痛2 d,发热1 d”再次入院,血培养检出产单核李斯特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对复方新诺明、青霉素、美罗培南、氨苄青霉素敏感;脑脊液标本二代基因测序(NGS)检出产单核李斯特菌。诊断为合并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血源性感染及李斯特菌脑膜炎,经先后使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效果欠佳,患者于5月27日16:33死亡。结论临床针对李斯特菌的治疗首选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但对李斯特菌脑膜炎患者应考虑到血脑屏障对治疗药物的影响,因此,选择美罗培南联合使用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淋巴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血源性感染 李斯特菌脑膜炎 二代基因测序 血脑屏障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26例B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李虎生 张华 陶晓明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432-433,共2页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ritux im ab,商品名美罗华)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淋巴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56例NHL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6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治疗组),30例单用CHOP方案...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ritux im ab,商品名美罗华)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淋巴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56例NHL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6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治疗组),30例单用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1.5%和33.3%(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8.5%和60.0%(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B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且毒副作用无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b淋巴细胞淋巴 CHOP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运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潘静 陈炳珍 晏炬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0年第2期97-103,共7页
近10年来,免疫治疗在白血病领域,特别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免疫治疗在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refractory or relapsed B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r/r B-ALL)中取得了突破性... 近10年来,免疫治疗在白血病领域,特别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免疫治疗在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refractory or relapsed B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r/r B-ALL)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具有代表性的CD19 CAR-T治疗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实验数据是2014年和2018年分别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短期缓解率和5年的长期随访结果[1~5]。在r/r B-ALL中取得了90%的整体反应率,但5年的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不到20%,离治愈还有很大的距离。中国团队率先证实了多靶点CAR-T和后续移植治疗可以提高此类患者的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复方守宫散联合唑来膦酸通过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细胞淋巴瘤因子6通路对肺癌骨转移的研究
10
作者 张良军 蔡琪 +3 位作者 张思龙 黄璟 田敬海 夏黎明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3年第11期1152-1158,1178,共8页
目的探讨复方守宫散联合唑来膦酸对肺癌骨转移的治疗作用,及对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B lymphocyte induced maturation protein,Blimp)1/B细胞淋巴瘤因子(B-cell lymphoma factor,Bcl)-6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分为... 目的探讨复方守宫散联合唑来膦酸对肺癌骨转移的治疗作用,及对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B lymphocyte induced maturation protein,Blimp)1/B细胞淋巴瘤因子(B-cell lymphoma factor,Bcl)-6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分为骨转移组、中药低剂量(40 mg/kg复方守宫散)组、中药高剂量(120 mg/kg复方守宫散)组、西药(50μg/kg唑来膦酸)组以及联合用药(120 mg/kg复方守宫散+50μg/kg唑来膦酸)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21 d后,观察胫骨损伤、病理形态、统计破骨细胞数目、骨转移细胞活体成像系统荧光信号以及胫骨组织中Blimp1、Bcl-6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骨转移组破骨细胞数目、肿瘤细胞荧光信号以及Blimp1表达增加,Bcl-6表达降低(P<0.01);与骨转移组相比,中药低、高剂量组以及西药组的破骨细胞数目、肿瘤细胞荧光信号以及Blimp1表达降低,Bcl-6表达增加(P<0.01);联合用药增强肺癌骨转移的治疗作用(P<0.01)。结论复方守宫散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limp1/Bcl-6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守宫散 唑来膦酸 肺癌骨转移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细胞淋巴因子-6
原文传递
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BCL11A的表达可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红莉 桂琛 颜丽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32-1535,1540,共5页
目的探讨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基因11A(BCL11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及沉默BCL11A后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乳腺癌及8例癌旁组织中BCL11A的表达,分析BCL11A表达与乳腺... 目的探讨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基因11A(BCL11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及沉默BCL11A后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乳腺癌及8例癌旁组织中BCL11A的表达,分析BCL11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化学合成的针对BCL11A的小干涉RNA(siRNA),转染MDA-MB-231细胞48 h后,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CL11A沉默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BCL11A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且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BCL11A的表达量和临床分期相关,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关;合成的BCL11A-siRNA能有效沉默BCL11A在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BCL11A基因沉默后MDA-MB-231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BCL11A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沉默BCL11A后可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基因11A(bCL11A)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细胞凋亡
下载PDF
B区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一例
12
作者 林凤如 严庆汉 +3 位作者 乔旭柏 王莉 昌红 曲丛玲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b区小淋巴细胞淋巴 病理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结肠腺癌细胞微小RNA-21-5p和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7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凌怡庭 李森娟 李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05-220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1-5p/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7(BCL7A)轴在对结肠腺癌细胞系体外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公共数据库GEPIA2和Starbase 2.0官网分析miR-21-5p和BCL7A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特点,以及两者的相互...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1-5p/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7(BCL7A)轴在对结肠腺癌细胞系体外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公共数据库GEPIA2和Starbase 2.0官网分析miR-21-5p和BCL7A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特点,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并开展体外细胞学研究,采用48孔板体外培养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设立miR-21-5p模拟物组(miR-21-5p mimics)、mimics阴性对照组(mimics NC)、miR-21-5p抑制剂组(miR-21-5p inhibitor)、inhibitor阴性对照组(inhibitor NC)、miR-21-5p inhibitor+sh-BCL7A组,每组3个样本,均采用慢病毒转染实验过表达或敲减相应基因。基因干扰成功后,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用于检测Caco-2细胞的BCL7A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划痕实验实验来评估细胞迁移率。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结肠腺癌组织miR-21-5p表达水平为17.6±3.8,高于癌旁样本(11.5±2.6,t=7.587,P<0.05)。体外细胞学研究结果显示,miR-21-5p mimics组BCL7A表达水平为(98.5±10.5)%,高于mimics NC组[(44.5±5.2)%,t=7.982,P<0.05];miR-21-5p inhibitor组的细胞增殖活力(55.3±6.5)%,低于inhibitor NC组[(99.6±15.5)%,t=4.565,P<0.05];迁移率为(38.5±5.2)%,低于inhibitor NC组(75.6±12.0,t=4.913,P<0.05);miR-21-5p inhibitor+sh-BCL7A组的细胞增殖活力为(75.2±9.3)%,高于miR-21-5p inhibitor组[(55.3±6.5)%,t=3.038,P<0.05];迁移率为(55.3±8.2)%,高于miR-21-5p inhibitor组[(38.5±5.2)%,t=2.997,P<0.05]。结论miR-21-5p在结肠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上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癌 微小RNA-21-5p 细胞增殖 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7 细胞迁移
原文传递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B细胞淋巴瘤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王华 辛春红 +5 位作者 王志永 景瑞 尚应辉 衣文婷 董於坪 冯四洲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提高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B细胞淋巴瘤(CLL/SLL)继发髓系肿瘤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CLL/SLL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并对该病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可能的机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CLL/SLL继发髓系肿瘤患者大多数伴有染色体异... 目的提高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B细胞淋巴瘤(CLL/SLL)继发髓系肿瘤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CLL/SLL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并对该病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可能的机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CLL/SLL继发髓系肿瘤患者大多数伴有染色体异常,对接受以氟达拉滨为基础联合化疗的患者出现造血不良特征或血细胞减少应加强评估。结论CLL/SLL继发髓系肿瘤少见,预后差,临床医师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争取早诊断、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b细胞淋巴 第二肿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药物疗法 联合
原文传递
沉默IL-37表达对骨肉瘤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15
作者 陈海堡 宋毅昌 +3 位作者 彭磊 曾统 张迪 靳松 《新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416-422,共7页
目的探讨IL-37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人正常成骨细胞(hFOB1.19)和骨肉瘤细胞(U2OS、MG63、Saos-2)中IL-37 mRNA的表达情况;设计沉默IL-37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转染... 目的探讨IL-37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人正常成骨细胞(hFOB1.19)和骨肉瘤细胞(U2OS、MG63、Saos-2)中IL-37 mRNA的表达情况;设计沉默IL-37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转染骨肉瘤细胞系,将转染干扰序列siIL-37沉默IL-37表达的细胞作为siIL-37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作为阴性对照组(siNC组),检测沉默IL-37后骨肉瘤细胞IL-37 mRNA的表达。采用CCK-8法、Transwell法检测沉默IL-37表达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IL-37表达对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沉默IL-37表达对骨肉瘤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BCL)关联X蛋白(BAX)/BCL-2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IL-37 mRNA在U2OS、MG63和Saos-2细胞中均高于其在hFOB1.19细胞中的表达(P均<0.05)。siIL-37组中的IL-37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siNC组(P均<0.05)。与siNC组比较,siIL-37组的细胞增殖比例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增多,BAX表达上调而BCL-2表达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c-Myc、β-catenin、转录增强因子1、细胞周期蛋白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均下调(P均<0.05)。结论IL-37在骨肉瘤细胞中表达升高,沉默IL-37表达可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迁移和侵袭。IL-37可能通过BAX/BCL-2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骨肉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 白介素-37 b淋巴细胞关联X蛋白/b淋巴细胞-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分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青晓艳 姚文秀 +5 位作者 徐义全 王影 覃胜 李伦 万俊峰 汤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7期5073-5078,共6页
目的了解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免疫分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复习94例原发结外DLB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单因素和... 目的了解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免疫分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复习94例原发结外DLB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参照Hans等的分型原则将其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标记抗体包括CD20、CD10、bcl-6、MUM-1和Ki-67。结果 (1)本组患者中,以胃肠道受累为主,有39例(41.5%),其次包括鼻咽部、牙龈、腮腺、甲状腺、睾丸、卵巢、皮肤等。(2)肿瘤细胞均表达CD20抗原;CD10、bcl-6、MUM-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4%(37/94)、72.3%(68/94)、45.7%(42/94),Ki-67阳性指数25%~95%,中位数为80%。Hans分型:53.2%(50/94)为GCB型,46.8%(44/94)为non-GCB型。(3)89.4%(84/94)的患者接受化疗,66.8%(60/94)的患者接受手术。患者的2、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1.3%、61.7%和36.2%,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CHOP)治疗组的2、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0.3%、60.8%和37.8%。GCB型2、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8.0%、70.0%和48.0%,non-GCB型2、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3.6%、52.3%和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0,P=0.003)。结论 Hans分型、结外病变数量、IPI评分、化疗是原发结外DLBCL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b淋巴细胞 免疫表型分型 预后 原发结外
原文传递
生酮饮食治疗对难治性癫痫患儿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厚福 李成荣 +3 位作者 廖建湘 王国兵 林素芳 陈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治疗对难治性癫痫患儿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难治性癫痫患儿33例,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39.6个月。健康对照组选自深圳市儿童医院同期体...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治疗对难治性癫痫患儿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难治性癫痫患儿33例,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39.6个月。健康对照组选自深圳市儿童医院同期体检健康同龄儿童17例。研究对象分别于KD治疗前和治疗l周时取血备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FH、各阶段B淋巴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1)、B淋巴细胞诱导的成熟蛋白-1(Blimp-1)、B淋巴细胞淋巴瘤6(Bcl6)和IL-21mRNA的表达。结果1.KD治疗后难治性癫痫患儿TFH细胞数量[(3.57±0.58)%]明显下降(P〈0.01),难治性癫痫患儿治疗前TFH细胞数量[(4.934±0.70)%]与健康对照组[(5.03±0.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难治性癫痫患儿KD治疗后TFH细胞转录因子Bcl6表达下降(P〈0.05),抑制因子Blimp-1表达增高(P〈0.05)。3.KD治疗后难治性癫痫患儿血IL-21水平呈下降趋势,CD4+T淋巴细胞IL-21mRNA表达较治疗前显著下降(8.28×10~4-1.19x10。比1.72×10~4-0.81×10~,t=3.08,P〈0.05)。4.KD治疗前后CD27-IgD+B淋巴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27+IgD+B淋巴细胞和CD27-IgD—B淋巴细胞呈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7-IgD—B淋巴细胞和cD27-IgD—CD3shigh浆细胞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5.TFH细胞数量与cD227-IgD—B淋巴细胞和cD227-IgD—CD38high浆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785、0.745,P〈0.05)。6.难治性癫痫患儿KD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PPAR-1mRNA表达显著增高(3.49×10-3±1.10×10。比2.28±10-3±1.30×10-3,t=3.41,P〈0.05),PPAR-1表达与TFH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619,P〈0.05)。结论KD可通过诱导CD4’T淋巴细胞PPAR.1表达下调TFH细胞数量及功能,抑制B淋巴细胞分化,这可能是少数患儿长期KD治疗导致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酮饮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 细胞介素-21 b淋巴细胞淋巴瘤6 b淋巴细胞诱导的成熟蛋白-1
原文传递
高度疑诊成熟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的治疗
18
作者 苏萌 潘慈 +4 位作者 叶启东 周敏 薛惠良 陈静 汤静燕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成熟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儿童的治疗,分析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及疗效。方法将部分符合B-ALL诊断标准病例定义为“成熟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可能”(mature B-ALL/NHLp),制定入组标准及治疗方案。选择2003年2月... 目的研究急性成熟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儿童的治疗,分析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及疗效。方法将部分符合B-ALL诊断标准病例定义为“成熟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可能”(mature B-ALL/NHLp),制定入组标准及治疗方案。选择2003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SCMC)诊断并接受治疗和随访的mature B-ALL/NHLp患儿15例,采用本院制定的SCMC-mature B-ALL/NHLp-2003方案进行治疗,对患儿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评估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5例患儿中诊断时年龄8.7岁(1岁5个月~14岁4个月)。其中4例患儿以局部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颌面部肿块、颈部肿块和腹部肿块;余10例均有发热、面色苍白等全身表现。免疫分型示:膜免疫球蛋白M、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cμ、CD10、CD19、cCD79a不同程度和比例表达。随访至2013年11月30日,无事件生存者中位随访时间为80个月(39~128个月),5年无事生存率为(80.0±10.3)%。单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4倍正常值、血清铁蛋白〉2倍正常值及无微小残留病标记为预后不良因素(X2=5.49、4.89、5.49,P均〈0.05)。结论SCMC-mature B-ALL/NHLp-2003方案治疗部分儿童mature B-ALL有合理性和临床现实意义,可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 儿童 疗效 无事生存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新遗传学亚型分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兆琦 文飞球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543-547,共5页
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是儿童常见血液系统肿瘤,虽然该病已可有效治疗,但是患儿一旦出现复发或者难治,则通常预后不良,其长期存活率极低。根据传统的遗传学检测方法,可将BCP-ALL分为6种遗传学亚型,但是仍有20%~30%BCP-ALL患... 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是儿童常见血液系统肿瘤,虽然该病已可有效治疗,但是患儿一旦出现复发或者难治,则通常预后不良,其长期存活率极低。根据传统的遗传学检测方法,可将BCP-ALL分为6种遗传学亚型,但是仍有20%~30%BCP-ALL患儿不能归类为这6种亚型。全基因组测序等现代高分辨率遗传学检测技术的发展,使BCP-ALL新遗传学亚型分类取得新进展,这有助于更精准地对患儿进行危险度分层及靶向治疗,进而探索精准化治疗方案。笔者拟就BCP-ALL新遗传学亚型、未归类的其他B-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LL)亚型、新发现治疗相关BCP-ALL亚型的遗传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相关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 前体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 基因融合 危险因素 遗传学亚型 儿童
原文传递
哮喘患者外周血BCL11B、RORγt和IL-17A的表达及意义
20
作者 胡华元 吴晶 +1 位作者 张黎 陈思 《国际呼吸杂志》 2016年第7期508-511,共4页
目的探讨BCL11B在不同阶段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中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是否可以通过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素受体γt(retinoid—related orphann uclearr eceptorγt,RORγt)调控哮喘患者IL-17A的表达。方法10例急性发作期... 目的探讨BCL11B在不同阶段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中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是否可以通过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素受体γt(retinoid—related orphann uclearr eceptorγt,RORγt)调控哮喘患者IL-17A的表达。方法1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为急性组,25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为慢性组,10例非哮喘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通过Taqman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BCL11B的表达水平,通过SYBRGreenI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RORγt和IL-17A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组哮喘患者BCL11B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人,而RORγt和IL-17A表达均高于正常人。急性组BCL11B的表达低于慢性组,两组哮喘患者RORγt和IL-17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急性哮喘患者BCL11B的表达与RORγt和IL-17A均呈负相关。慢性组BCL11B表达水平与RORγt无明显相关,与IL-17A呈负相关。结论BCL11B表达与哮喘严重程度相关,急性期哮喘可能通过低表达的BCL11B通过RORγt上调IL-17A的表达,从而参与哮喘炎症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11b基因 维甲酸相关孤儿素受体γ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