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亚二倍体核型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陈成璇 翁开枝 +3 位作者 温红 庄树铨 吴兴国 郑湧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6-1364,共9页
目的:探讨儿童亚二倍体核型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5家医院收治的1287例初诊BCP-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染色体核型将患儿分为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与不... 目的:探讨儿童亚二倍体核型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5家医院收治的1287例初诊BCP-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染色体核型将患儿分为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与不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诱导治疗中及诱导后的微小残留病(MRD)]及远期疗效[总生存率(OS)及无事件生存率(EFS)],并进一步探讨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287例B-ALL患儿中28例(2.2%)为亚二倍体核型。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初诊白细胞计数≥50×10^(9)/L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不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P=0.004),而两组在性别比例、初诊年龄分组、早期治疗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的5年EFS及OS率分别为75.0%(95%CI:66.8%-83.2%)、77.8%(95%CI:69.8%-85.8%)均低于不伴有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的79.6%(95%CI:78.4%-80.8%)、86.4%(95%CI:85.4%-87.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按危险度分层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5年EFS及OS率均显著低于不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的低危(LR)组[LR组EFS:91.4%(95%CI:88.4%-93.6%),P<0.001;OS:94.7%(95%CI:92.1%-96.4%),P<0.001];与除外亚二倍体核型的中危(IR)组BCP-ALL患儿相近[IR组EFS:79.4%(95%CI:74.9%-83.2%),P=0.343;OS:87.3%(95%CI:83.6%-90.2%),P=0.111];均高于高危(H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组EFS:58.7%(95%CI:52.6%-64.8%),P=0.178;OS:69.9%(95%CI:63.5%-75.4%),P=0.4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及诱导治疗中对OS及EFS均无显著的影响;染色体数目<40的患儿OS更低(P=0.026),但对EFS无显著影响;诱导治疗后MRD≥0.01%是更低OS及EFS的危险因素(P分别为0.002、0.001)。结论:儿童亚二倍体核型BCP-ALL预后中等,诱导治疗后MRD≥0.01%可能为其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二倍体核型 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下载PDF
贝林妥欧单抗在儿童复发或难治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2
作者 尚倩雯 张乐萍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1-85,共5页
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是常见的儿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复发或难治(R/R)仍是治疗中的一大难题。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在成人R/R ALL-B患者中已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尤其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工具。回顾近年来的... 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是常见的儿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复发或难治(R/R)仍是治疗中的一大难题。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在成人R/R ALL-B患者中已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尤其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工具。回顾近年来的临床试验及单臂研究,证明贝林妥欧单抗无论作为挽救还是巩固治疗在儿童R/R BCP-ALL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 复发或难治 贝林妥欧单抗 儿童
下载PDF
定量检测平均每日血小板增长量在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岚 陈琪 王月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3-417,共5页
目的:评价平均每日血小板增长量(average daily platelet amount increase, Ap)在CCCG-ALL-2015方案治疗的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初发B-ALL患儿,标准化MRD检测方案检测化疗后d 19与d 46... 目的:评价平均每日血小板增长量(average daily platelet amount increase, Ap)在CCCG-ALL-2015方案治疗的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初发B-ALL患儿,标准化MRD检测方案检测化疗后d 19与d 46 MRD水平,Sysmex XE-2100检测血小板计数,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儿的无事件生存(EFS)率。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PPC和TPR呈负相关(r_(s)=-0.519,P=0.021)。Ap>5.4×10^(9)/L组患儿3年EFS率为95.7%,明显高于Ap≤5.4×10^(9)/L组的79.5%(χ^(2)=5.236,P=0.035);多变量分析显示,Ap≤5.4×10^(9)/L是影响B-ALL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3.978;95%CI:1.336-11.523,P=0.041)。若同时将MRD与Ap≤5.4×10^(9)/L作为候选变量,Ap≤5.4×10^(9)/L便失去了独立预后价值(RR=1.225;95%CI:0.892-13.696,P=0.089),d 19和/或d 46 MRD水平与Ap>5.4×10^(9)/L的相关性(χ^(2)=4.318,P=0.038)可解释这一现象。结论:Ap增生可反映B-ALL化疗效果,可用于B-ALL患儿疗效及预后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流式细胞 血小板 微小残留病 儿童
下载PDF
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安全用药实践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颖莉 杨润瑜 +1 位作者 邹夏 蒋艳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目的总结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CP-ALL)的安全用药实践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9例R/R BCP-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用药情况、输注中断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 目的总结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CP-ALL)的安全用药实践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9例R/R BCP-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用药情况、输注中断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结局。结果9例患者共接受446次贝林妥欧单抗静脉输注,其中由疾病原因导致用药提前结束4次,实际按规定剂量完成用药442次。发生计划外中断输注6次(1.36%,6/442),输注中断原因包括输液泵报警、输液器脱出、药液未能及时配送到病房。9例患者均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严重不良事件2例,其中1例为肺部感染,1例为听力受损,均未发生神经系统毒性和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随访时间0~20个月,中位随访13个月,1例患者保持完全缓解,4例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2例死亡),2例患者行姑息性化疗后死亡,2例患者回当地医院治疗后失访。结论贝林妥欧单抗药物配置过程复杂,持续输注要求严格,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静脉导管维护技术和早期发现、识别不良反应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林妥欧单抗 复发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安全用药 免疫治疗 经验总结
下载PDF
3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及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
5
作者 余先球 费小明 +4 位作者 王丽霞 雷芳 陆雯萍 曹江 汤郁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82-84,共3页
目的 通过对3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移植治疗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方法分析,总结这类疾病有效治疗方案及预防方案。方法 3例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中2例为费城染色体Ph(+),在确定半相合供者... 目的 通过对3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移植治疗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方法分析,总结这类疾病有效治疗方案及预防方案。方法 3例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中2例为费城染色体Ph(+),在确定半相合供者后,给予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桥接治疗,缓解后接受亲缘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GIAC进行移植治疗,同时在移植后给予小剂量环磷酰胺(PTCY,14.5 mg/kg体质量)预防GVHD。结果 3例B-ALL患者CAR-T细胞治疗后均获得了完全缓解(CR),其中2例达分子生物学缓解,1例达流式MRD阴性缓解;其中2例患者顺利接受haplo-HSCT,回输后均成功供者细胞造血重建,无严重GVHD,白血病疾病状态稳定。另1例伴有p. T315I突变的Ph(+)-ALL患者,CAR-T细胞治疗后获得短暂分子生物学缓解,但在移植准备过程中再次复发后失去移植机会。结论 CAR-T治疗后序贯亲缘半相合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效果良好;小剂量PTCY联合GIAC移植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GVHD的发生;CAR-T细胞治疗后短期再次复发的B-ALL患者目前仍然治疗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环磷酰胺
下载PDF
核型分析与FISH技术诊断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臂双着丝粒费城染色体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能干 史克倩 +4 位作者 刘恒涛 刘倩倩 张晋玚 李存玺 杨同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提高对携带复杂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1例成人B细胞ALL(B-ALL)患者骨髓细胞做细胞遗传学检查;核型... 目的提高对携带复杂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1例成人B细胞ALL(B-ALL)患者骨髓细胞做细胞遗传学检查;核型异常细胞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行验证。结果首次发现该B-ALL患者异常细胞系携带等臂双着丝粒Ph,并呈现克隆演化趋势;干系克隆细胞携带典型的Ph,旁系克隆细胞的Ph发生多种演化;FISH检测显示BCR/ABL1融合基因的拷贝数逐步增加。结论成人B-ALL中Ph经复制重排形成等臂衍生Ph非常罕见;这些重排使BCR/ABL1拷贝数增加,可能是导致白血病细胞快速增殖及耐药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AbL1融合基因 等臂双着丝粒费城染色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核型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美国FDA批准Blincyto(blinatumomab)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1
7
作者 夏训明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75-775,共1页
美国FDA于2014年12月3日批准Blincyto(blinatumomab)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negative precursor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这是一种罕见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美国FDA于2014年12月3日批准Blincyto(blinatumomab)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negative precursor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这是一种罕见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前体b细胞 费城染色体 美国FDA FDA批准 阴性 治疗 b-CELL
下载PDF
免疫疗法有望治愈复发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8
作者 编辑部 《转化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89-89,共1页
一项初步试验性研究表明以免疫系统为靶标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方法来治疗成人白血病。参与这项研究的只有5例成年复发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 lastic leukemia,ALL)患者。这项研究发表在2013年3月20日的Science Transl... 一项初步试验性研究表明以免疫系统为靶标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方法来治疗成人白血病。参与这项研究的只有5例成年复发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 lastic leukemia,ALL)患者。这项研究发表在2013年3月20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杂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细胞 复发性 免疫疗法 治愈 试验性研究 白血病 免疫系统
下载PDF
盐酸青藤碱抑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CEM细胞株的作用及转录组学分析
9
作者 康林之 刘振帅 +2 位作者 魏佳旭 常娜 朱大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6674-6680,共7页
背景:盐酸青藤碱有抗多种肿瘤的作用,但目前尚不清楚盐酸青藤碱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目的:探讨盐酸青藤碱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CEM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5,1,2,4 mmol/L)盐酸青藤碱处理CEM细胞,CCK-8检测细胞... 背景:盐酸青藤碱有抗多种肿瘤的作用,但目前尚不清楚盐酸青藤碱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目的:探讨盐酸青藤碱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CEM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5,1,2,4 mmol/L)盐酸青藤碱处理CEM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IC50;倒置显微镜和吉姆萨染色观察CEM细胞形态变化;利用RNA-Seq测序分析差异基因表达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转录组测序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1,2,4 mmol/L)盐酸青藤碱作用后CEM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1,2,4 mmol/L)盐酸青藤碱作用后CEM细胞中Bcl-2、Bax、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盐酸青藤碱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CEM细胞生长;②盐酸青藤碱干预后CEM细胞数量下降,核固缩;③RNA-seq测序筛出53个异常表达基因,基因本体分析主要富集在细胞过程、细胞解剖实体与粘连关系等,信号通路分析与肿瘤相关的是细胞凋亡;④盐酸青藤碱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CEM细胞凋亡;⑤盐酸青藤碱上调CEM细胞中Bax、Caspase-9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由此可见,盐酸青藤碱可诱导CEM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可能与其上调Bax和Caspase-9蛋白表达,以及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青藤碱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CEM细胞 细胞凋亡 RNA-seq测序 增殖抑制 工程化细胞
下载PDF
第19天微小残留病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预后的关系分析
10
作者 辛聪 密鑫 +3 位作者 潘俞夙 郭雷 王勇超 高吉照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究第19天(D19)微小残留病(MRD)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预后的关系及与相关生物学改变的联系。方法统计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于该院初诊且符合入组条件的88例B-ALL患儿诱导治疗D19 MRD、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 目的探究第19天(D19)微小残留病(MRD)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预后的关系及与相关生物学改变的联系。方法统计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于该院初诊且符合入组条件的88例B-ALL患儿诱导治疗D19 MRD、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染色体核型、融合基因和突变基因,以MRD≥0.01%为阳性,将入选儿童分为MRD阳性组和MRD阴性组,比较两组3年OS率、EFS率、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特点。结果88例患儿3年OS率和EFS率分别为92.0%和86.4%,MRD阳性组OS率及EFS率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D阳性组CD10检出率低于MRD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36.4%)患儿检出8种35个融合基因。MRD阳性组中BCR-ABL1、E2A-PBX1检出率均高于MRD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54.5%)患儿检出41种91个突变基因,余突变基因均<5例;18例(20.5%)患儿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17例无核分裂相,正常和异常核型MRD无区别。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CR-ABL1、E2A-PBX1均是B-ALL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D19 MRD阳性是B-ALL患儿OS和EFS不良的影响因素,E2A-PBX1、BCR-ABL1均对B-ALL患儿预后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微小残留病 儿童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VDLD化疗方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影响
11
作者 张阳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VDLD化疗方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收治的80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VDLD化疗方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收治的80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VDLD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血清学指标、血常规指标、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及VDLD化疗方案可提高ALL患儿疗效,加快免疫功能复常,纠正血液指标异常,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利于更好地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磺酸伊马替尼 VDLD 化疗方案 免疫功能 远期预后
下载PDF
CD19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毓 薛玉娟 +4 位作者 左英熹 贾月萍 陆爱东 曾慧敏 张乐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64例难治/复发B-ALL患者,男35例、女29例,中位年龄8.5(1.0~17.0)岁。CD 19 CAR-T回输后1个月进行短期疗效评估,64例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兼部分血细胞计数缓解(CRi),其中有62例患者达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分别为78.1%及23.4%。共22例患者复发,中位复发时间10.1个月,4年总生存(OS)率为(66.0±6.0)%,4年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63.0±6.0)%。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LFS和OS率均优于未桥接移植患者(4年LFS率:81.8%±6.2%对24.0%±9.8%,4年OS率:81.4%±5.9%对44.4%±11.2%;均P<0.01)。结论CD 19 CAR-T可有效治疗难治/复发B-ALL,输注后桥接allo-HSCT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CD 19 难治 复发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基于STAMP营养筛查数据下动态营养管理策略对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营养状态及感染风险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董旭辉 郭会娟 张闪闪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儿科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Screening tool for the assessment of malnutrition in pediatrics,STAMP)营养筛查数据下动态营养管理策略在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其营养状态及院内感染... 目的探讨基于儿科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Screening tool for the assessment of malnutrition in pediatrics,STAMP)营养筛查数据下动态营养管理策略在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其营养状态及院内感染风险的影响。方法将97例于2021年01月至2023年0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常规营养支持的对照组(n=48)和基于STAMP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动态营养管理策略的观察组(n=49),对比两组患儿营养状态、癌因性疲乏、感染发生情况、化疗并发症。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体质量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转铁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年后,两组piper疲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感染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消化系统、血液等部位,观察组感染总发生率为18.37%,低于对照组的43.75%(χ^(2)=7.313,P=0.007);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化疗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STAMP营养筛查数据下动态营养管理策略可显著改善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的营养状况,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有利于感染发生率及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 动态营养管理策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维持治疗期 感染风险
下载PDF
CAHB诱导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14
作者 张佳 洪叶 +1 位作者 陈葆国 罗文达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0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讨二乙酰己二胺(diacetyl hexamethylene diamine,CAHB)诱导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的机制,为CAHB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AHB处理后Jurkat细胞AnnexinⅤ^(+)/PI^(-)细胞率,观察应用胱... 目的 探讨二乙酰己二胺(diacetyl hexamethylene diamine,CAHB)诱导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的机制,为CAHB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AHB处理后Jurkat细胞AnnexinⅤ^(+)/PI^(-)细胞率,观察应用胱天蛋白酶(caspase)-9抑制剂Z-LEHD-FMK处理后AnnexinⅤ^(+)/PI^(-)细胞率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观察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 CAHB诱导后Jurkat细胞体积缩小、胞膜皱缩、染色质浓染、核固缩或碎裂等,可见典型凋亡小体。CAHB通过激活caspase-9、caspase-3诱导Jurkat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间依赖性,caspase-9抑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AHB的凋亡诱导作用。结论 CAHB诱导Jurkat细胞凋亡与激活caspase-9及caspase-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酰己二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JURKAT细胞 凋亡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乳酸脱氢酶、前白蛋白及二者比值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
15
作者 宋丽丽 马平 +2 位作者 管玉洁 黄闪 刘炜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前白蛋白(PA)及二者比值(LPR)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B-ALL患儿126例,观察患儿初诊时(化疗前,T0)、化疗第3 d(T1)、化疗第33 d(T2)...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前白蛋白(PA)及二者比值(LPR)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B-ALL患儿126例,观察患儿初诊时(化疗前,T0)、化疗第3 d(T1)、化疗第33 d(T2)的LDH、PA水平及LPR值。按照化疗第33 d微小残留病比例,将患儿分为疗效良好组(n=94)和疗效不良组(n=3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化疗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T1时患儿LDH及LPR低于T0,且T2低于T1(P<0.05);T2时PA高于T1(P<0.05)。临床危险度为高危、T0-WBC≥100×10~9/L、T0及T2时的LPR较高是患儿化疗早期疗效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后,B-ALL患儿LDH及LPR呈逐渐下降趋势,PA呈逐渐上升趋势,LPR与患儿化疗早期疗效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乳酸脱氢酶 前白蛋白 乳酸脱氢酶与前白蛋白比值 化疗 早期疗效 相关性
下载PDF
来那度胺致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晓玉 马薇 +7 位作者 荣爱红 田文灏 闫洪超 王冲 邢彩霞 刘爱琪 尹亚南 石凤芹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但使远期并发症相对增多,其中第二原发肿瘤已经成为新的临床难题。本文报道1例来那度胺致MM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停止服用来那度胺4个月后完全缓解,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来那度胺 第二原发肿瘤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miR-760/CPEB2轴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述川 郭强 +2 位作者 张宇晶 林婧祎 张颖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目的探究miR-760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760和细胞质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2(CPEB2)相对表达。Ball-1细胞分为不同组:miR-NC组(转染miR-NC)、miR-760mimic组(转染... 目的探究miR-760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760和细胞质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2(CPEB2)相对表达。Ball-1细胞分为不同组:miR-NC组(转染miR-NC)、miR-760mimic组(转染miR-760 mimic)、si-NC组(转染si-NC)、si-CPEB2组(转染si-CPEB2)、oe-NC组(转染oe-NC)、oe-CPEB2组(转染oe-CPEB2)、miR-760 mimic+oe-NC组(共转染miR-760 mimic+oe-NC)和miR-760 mimic+oe-CPEB2组(共转染miR-760 mimic+oe-CPEB2)。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ax、c-caspase-3、t-caspase-3、Ki67、PCNA和CPEB2相对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760和CPEB2靶向结合。结果与人B淋巴母细胞HMy2.CIR比较,ALL细胞系Ball-1、Reh和JurkatE6中miR-760水平表达下降,CPEB2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上升(P<0.05)。与miR-NC组比较,miR-760 mimic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caspase-3水平表达上升,而Ki67和PCNA水平表达下降(P<0.05)。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760靶向调控CPEB2,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PEB2是miR-760的靶标。与si-NC组比较,si-CPEB2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caspase-3水平表达上升,而Ki67、PCNA水平表达下降(P<0.05)。上调CPEB2表达能逆转miR-760过表达对细胞凋亡率、Bax、ccaspase-3的促进和对Ki67、PCNA的抑制(P<0.05)。结论miR-760靶向调节CPEB2,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为ALL治疗提供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76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凋亡 增殖 细胞质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2
下载PDF
新发胚系TP53突变致Li-Fraumeni综合征相关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18
作者 徐启璐 冉学红 +3 位作者 孙艳花 刘军 卞倩玉 刘丽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患者男性,13岁。因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伴有间断性牙龈出血及鼻出血半个月于2020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常规:白细胞(WBC)3.99×10^(9)/L,血红蛋白(HGB)101 g/L,血小板(PLT)55×10^(9)/L,C反应蛋白(CRP)138.3 mg/L。实验... 患者男性,13岁。因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伴有间断性牙龈出血及鼻出血半个月于2020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常规:白细胞(WBC)3.99×10^(9)/L,血红蛋白(HGB)101 g/L,血小板(PLT)55×10^(9)/L,C反应蛋白(CRP)138.3 mg/L。实验室检查:腹部彩超示肝左叶前后径8.0 cm,肝右叶斜径16.1 cm;脾大,20.4 cm×5.8 cm。骨髓形态: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61%,外周血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17%。免疫分型:异常B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的14.7%,普通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骨髓染色体:46,XY[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基因 胚系突变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Li-Fraumeni综合征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19
作者 闫江泓 王乐 +5 位作者 马琳 杨硕 郭巍巍 赵梦川 刘泽昊 翟小颖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了解EB病毒感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河北省儿童医院90例≤17岁ALL住院患儿,根据是否感染EB病毒分为感染组(78例)和未感染组(12例)。收集所有患儿临床资料,采... 目的了解EB病毒感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河北省儿童医院90例≤17岁ALL住院患儿,根据是否感染EB病毒分为感染组(78例)和未感染组(12例)。收集所有患儿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儿血清EB病毒抗体谱[抗EB病毒衣壳抗体IgM(EBV-CAIgM)、抗EB病毒早期抗体IgG(EBV-EAIgG)、抗EB病毒衣壳抗体IgG(EBV-CAIgG)、抗EB病毒核抗体IgG(EBV-NA1IgG)]。比较2组患儿临床特征和各项指标差异。结果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儿中EB病毒感染占70.59%(12/17),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中,EB病毒感染占90.41%(66/73),不同免疫分型患儿EB病毒感染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L患儿和T-ALL患儿既往感染所占比例均较高(>45%)。结论ALL患儿EB病毒既往感染比例较高,临床应加强对ALL患儿EB病毒的筛查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下载PDF
CD19/CD22 CAR-T细胞治疗MLL基因重排阳性难治/复发儿童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20
作者 杨柳 苏萌 +5 位作者 张婧 安康 蔡娇阳 钱娟 汤燕静 李本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8-894,共7页
目的 分析双靶点CD19/CD22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重排(MLL-r)阳性难治/复发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接受双靶点CD19/CD22 CAR-T治疗的M... 目的 分析双靶点CD19/CD22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重排(MLL-r)阳性难治/复发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接受双靶点CD19/CD22 CAR-T治疗的MLL-r阳性R/R B-AL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37例MLL-r阳性R/R B-ALL患儿,男24例、女13例,诊断时中位年龄1.2(0.5~2.6)岁,其中17例(45.9%)为婴儿白血病。CAR-T细胞输注后中位时间9(7~13)天,37例患儿的完全缓解率达100%。中位随访时间28.2(11.3~30.9)个月,3年总体生存(OS)率为67.6%(95%CI:52.5%~82.7%),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9.5%(95%CI:43.6%~75.4%)。75.7%(28/37)的患者在CAR-T细胞治疗后接受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距离CAR-T细胞输注的中位时间为83(61~92)天。接受巩固性移植与未接受患儿的2年OS分别为75.0%(95%CI:58.9~91.1%)与44.4%(95%CI:11.9%~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35.1%(13/37)的患儿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56(86~202)天,其中4例为CD19、CD22双阳性复发,2例CD19、CD22双阴性复发,4例单纯CD19阴性复发,1例淋系向髓系转化,另2例不明确。97.3%(36/37)患儿发生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11例(29.7%)达到了3~4级,5例(13.5%)患儿出现了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无CAR-T细胞治疗合并症导致的死亡。结论 CD19/CD22 CAR-T细胞治疗可有效诱导MLL-r阳性儿童R/R B-ALL获得快速缓解,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MLL基因重排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难治/复发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