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B细胞抗原决定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金泉 孙楠 +1 位作者 方佩华 冯凭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作为一种重要的甲状腺自身抗原,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多数TPO-B细胞抗原决定簇是高度构象性的,并集中于一个有限的区域——免疫优势区(IDR)中,而TPO表位“指纹”也具有一定...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作为一种重要的甲状腺自身抗原,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多数TPO-B细胞抗原决定簇是高度构象性的,并集中于一个有限的区域——免疫优势区(IDR)中,而TPO表位“指纹”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IDR定位仍不清楚,可能主要由TPO中MPO样区与CCP样区相接的区域高度折叠而构成。TPO中也存在少量的非IDR B细胞抗原决定簇和线性决定簇。TPO-B细胞抗原决定簇及IDR构成、分布、定位等问题的解决很可能有助于阐明AITDs的发病机制,并为开辟特异性分子治疗途径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b细胞抗原决定簇 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免疫优势区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核衣壳蛋白优势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的预测与确定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军 孙培蓓 +4 位作者 张锋 顾春燕 高孟 倪红霞 罗永能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7-602,共6页
为了确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核衣壳蛋白(N蛋白)的优势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位点,本文根据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拥有较强的抗原性、亲水性以及表面性等特点,运用生... 为了确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核衣壳蛋白(N蛋白)的优势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位点,本文根据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拥有较强的抗原性、亲水性以及表面性等特点,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SFTSV 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预测潜在的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位点。根据已解析的SFTSV N蛋白晶体结构,使用PyMOL软件分析预测出的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位点的柔性及其在整个SFTSV N蛋白中的分布情况。人工合成相应多肽片段并以其为抗原,与SFTSV临床感染者的血清反应,采用多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检验多肽片段的免疫原性。结果共预测出六个可能的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位点,即A(40-KKLKETGGDDWVKDTK-55)、B(71-ASGKMSNSGSKRL-83)、C(94-ERAETRL-100)、D(135-LKVENYPP-142)、E(157-GVSEATT-163)和F(184-KMRGASKTEVYNSFRDP-200),均位于N蛋白表面且含有柔性较大的loop区。相应的六段人工合成多肽都与SFTSV临床病例血清呈阳性反应,确定它们均为优势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位点,其各自检测结果与商品化N蛋白抗体检测试剂盒相应检测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呈正相关。综合运用上述多种方法,本研究成功地预测并确定了SFTSV N蛋白的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位点,为该病毒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研究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 核衣壳蛋白(N蛋白) 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 多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71型H3-TY株衣壳蛋白VP1~VP3的优势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预测与确定 被引量:6
3
作者 高丽美 高孟 +2 位作者 王静华 唐彩华 罗永能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193-3195,共3页
目的确定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H3-TY株衣壳蛋白VP1-VP3的优势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位点。方法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中的Protean程序分析EV71 H3-TY株衣壳蛋白VP1-VP3氨基酸序列的亲水性、抗原性和表面可能性,预测出包... 目的确定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H3-TY株衣壳蛋白VP1-VP3的优势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位点。方法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中的Protean程序分析EV71 H3-TY株衣壳蛋白VP1-VP3氨基酸序列的亲水性、抗原性和表面可能性,预测出包含潜在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位点的区段,并计算各区段上述指数的加权平均值。人工合成相应的多肽片段,用多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多肽-ELISA)检测其与明确感染EV71的临床病患儿童血清的阳性反应与否和程度。结果根据抗原性强、亲水性强和表面性好的要求,共预测出15个可能的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位点。相应的人工合成多肽与感染EV71的临床病患儿童血清均呈现为阳性反应但程度不同,其中免疫显性最高的肽段为包含VP1氨基酸残基208-222位的VP1D。结论成功预测并用实验证实了EV71 H3-TY株衣壳蛋白VP1-VP3的优势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位点,有助于揭示EV71衣壳蛋白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 多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原文传递
病毒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触发因素吗?(下)
4
作者 Sandro Vento +3 位作者 Francesca Cainelli 姚勤伟(编译) 杨月(审校)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6年第7期20-21,共2页
4.病毒在AH2型中是否也起了这种作用? 这种自身免疫性肝病标志性的靶点,即LKM1,是细胞色素P450IID6(CYP2D6),肝脏P450酶家族的一个成员。Manns等人认为针对由LKM1抗体识别的CYP2D6主要抗原决定簇的反应可能通过对丙型肝炎病毒(... 4.病毒在AH2型中是否也起了这种作用? 这种自身免疫性肝病标志性的靶点,即LKM1,是细胞色素P450IID6(CYP2D6),肝脏P450酶家族的一个成员。Manns等人认为针对由LKM1抗体识别的CYP2D6主要抗原决定簇的反应可能通过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或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I)的交叉反应而产生,因为HCV E1包膜区域的310-324位氨基酸和HSV1的快速调节蛋白IE175的156-170位氮基酸与CYP2D6免疫决定区的254.271位氨基酸具有序列同源性,可被85%的AH2型患者所识别。然而Klein等人证明针对细胞色素P2D6(CYP2D6196-218)的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的反应发生于多到68%的AH2型患者,而在LKM1+ve的HCV感染患者身上的发生率只有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1型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HCV) 触发因素 b细胞抗原决定簇 自身免疫性肝病 交叉反应 感染患者 细胞色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